季羡林散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季羡林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季羡林散文

季羡林散文范文1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依法保护和利用林地,是保持全县林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林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重要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林地资源现状和特点

1.1林地资源现状

三都县国土总面积23837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8076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5.83%;非林地面积5760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4.17%,森林面积146567.64公顷,林地森林覆盖率61.49%。

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别划分:生态公益林地87816.39公顷,占48.6%;商品林地92948.63公顷,占51.4%。

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有林地144200.4公顷,占79.77%;疏林地210.16公顷,占林地的0.12%,灌木林地13364.19公顷,占7.38%;未成林造林地6568.36公顷,占3.63%;苗圃地12.06公顷,占0.01%;无立木林地2917.47公顷,占1.61%;宜林地13491.62公顷,占7.46%,辅助生产林地0.77公顷,所占比例不足0.01%。

林地中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三项面积157774.74公顷,占林地的87.28%。按五大林种分别为:防护林地70355.58公顷;特种用途林3647.01公顷;用材林地76151.19公顷;薪炭林地3941.64公顷;经济林地3679.32公顷。

1.2林地保护利用特点

1.2.1林地资源比例高,地域性差异明显、呈垂直性分布

从全县土地利用及其森林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林地资源地域性差异明显、森林资源呈垂直性分布。县境区域绝大多数为林业用地,都柳江源头沿河两岸和中西部台地为耕地。海拔400-800米之间,有大面积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成片常绿针叶林,小面积零星的毛竹林和小竹林,以及小面积块状的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海拔800-1000米则以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为主;海拔1200米以上以矮林灌丛和山地草甸为主。

1.2.2森林覆盖率已维持较高水平,并渐趋稳定

据林地保护规划落界调查,森林覆盖率高达61.49%,比全省森林覆盖率40.52高出21.17个百分点。对比05年和09年,森林覆盖率从前期的61.29%增至现在的61.49%,增加0.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05个百分点。说明森林覆盖率已维持比较高的水平,并逐渐趋向稳定在此数值范围。

1.2.3生态公益林分布广,面积达到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三都县十分重视森林生态建设,现有生态公益林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其中国家级公益林主要分布于都柳江及都柳江一级支流两岸,地方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尧人山森林公园、省道两侧、山体坡度36度以上遭创难更新林地以及岩溶地貌区域。三都生态公益林在保水、固土、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以及确保工、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1.2.4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增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都县重视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创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加强基础设施和科研生产建设,促进全县森林植被类型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同时,三都县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逐步完善,防火预警体系初步建立,防火设施配备逐步加强。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深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体系已基本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有害生物的危害。森林公安、林政管理等执法队伍建设和依法治林工作不断加强,森林限额采伐、林地征占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

2林地的保护与利用

2.1林地保护

2.1.1林地分级保护

2.1.1.1林地分级保护管理措施

(1)Ⅱ级保护林地保护管理措施

实行严格保护,以封育改造为主,严格控制森林抚育、更新采伐等生产性森林经营活动,禁止商业性质采伐。对于林地条件好的灌木林地等可以进行补植生态功能较强的乡土阔叶树种,然后封山育林,加大管护力度,逐步提高林分质量。对于该区域的年龄老化、生态功能衰退的林分,也可采用择伐或小面积皆伐方式实施更新采伐,采伐后在林下套种阔叶树、药用植物或绿化大苗。

按照国家和贵州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严格林地用途管制。除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线性工程外,禁止其他各类工程项目征占用此区域林地,不得擅自变更、改变林地用途。项目建设原则上不得征占用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严控制林地征占用。

(2)Ⅲ级保护林地保护管理措施

实行较为严格的保护。经过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允许进行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或改善生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抚育、更新采伐等生产性森林经营活动。该区域的人工林、竹林,在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采伐利用,允许渐伐方式或加大择伐强度,套种绿化树种或珍贵树种、或套种阔叶树的人工促进措施逐步形成复层林和混交林,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和景观效益。

按照国家和贵州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较为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该区域部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凡是征占用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林地的,须先征求原批准建设的部门同意,并按规定调整后,再按有关法定程序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

(3)Ⅳ级保护林地保护管理措施

实行一般性保护,采取基地定向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目标。按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该区域林地转为非林业用地。

2.1.1.2林地分级保护结果

(1)II级林地保护区域

该区域为生态区位极端重要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区域,属特殊保护区域。主要包括都柳江第一重山脊内所有林地。

(2)III级林地保护区域

该区域为生态区位比较重要、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主要包括全县地方生态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重点商品林主要集中在东南片区。

(3)IV级林地保护区域

该区域为经济产出高、效益大的商品林地区域,属于集约经营区域。主要包括巫不、坝街、都江、打鱼、拉揽、九阡和扬拱等乡镇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

2.1.2林地林木权属管理

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对森林、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进行调查、登记、确认,发放林权证,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一项法定职责。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拥有者,依法申请登记林地林木权属,经审核登记确认后,颁发全国统一印制的林权证。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县95%以上的林地林木都进行登记申请,并有90%以上的林地林木获得林权证。加强林地管理部门建设,有效服务于林权变更登记,林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林地灭失的等注销登记手续。

2.1.3生态林地用途管制

(1)生态公益林区内的林地是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用,生态公益林实行统一规划、挂牌立标、分级负责、科学经营、严格管护的方针。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征用占用生态公益林地,不得擅自变更、改变林地用途。如确需改变林地用途的,必须依法办理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同时,为确保生态公益林面积不因征占用林地而减少,凡依法经批准的征占用生态公益林地,必须按照等量置换的原则,实行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占补平衡,补划公益林的地块要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小班和位置。

(3)生态公益林区内的宜林荒山荒地,须按规划要求限期造林绿化,不留缺口。在有林地内,可根据地形地势状况,开设防火线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2.1.4商品林地经营流转

对于商品林地而言:一要实行科学经营,以取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二要实行资产化与市场化管理,允许进行使用权流转。为此,实行如下管理措施。

(1)商品林地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

(2)对商品林的林木、林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允许进行使用权流转。

(3)加强对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管理,规范流转行为。凡发生使用权的变更流转,双方应签订流转合同,并依法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或换发林权证。

(4)商品林林地的经营和流转,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因项目建设需要征占用林地的,要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

2.2林地利用

2.2.1林地结构

林地结构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大森林分类体系,三都县2009年林地落界结果表明,生态公益林地面积87816.39公顷,商品林地面积92948.63公顷,生态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面积之比为48.6: 51.4。

2.2.2林种结构

据三都县林地落界结果表明,全县现有防护林面积70355.58公顷,特用林面积3647.01公顷,用材林面积76151.19公顷,薪炭林面积3941.64公顷,经济林面积3679.32公顷,合计林种结构面积157774.74公顷。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的面积比例为44.6:2.3:48.3:2.5:2.3。

2.2.3林地利用区域布局

三都县林地利用分为五大区域:即中北部山区亚热带水果产业生态旅游功能区、芒勇水库水源涵养林功能区、都柳江流域百里林海水土保持林功能区、西部山区石漠化治理功能区、东部商品林功能区。

3主要存在问题

3.1建设项目对林地需求量大,保护与利用矛盾日趋突出

近年来,三都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十分迅猛,各项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园区、城镇、道路、旅游等建设项目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三都是山区的林区县,耕地资源十分有限,需要林地承担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供地责任。而全县林地中,受地理环境、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用地条件的限制,可供建设项目征占用的林地面积较少。因此,林地既要承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任务,又要承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任务,林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趋突出。

3.2林种结构、林龄结构不尽合理

林种结构、林龄结构反映了林地的利用状况,林种结构、林龄结构的合理分布,能充分发挥林地的利用效能。三都县在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体系结构上是基本合理的,但二级林种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防护林和特用林之间的比例不够协调,防护林比例偏高,特用林比例偏低。林龄结构上,全县乔木林优势树种龄组以幼、中龄林为主,占乔木林面积89.8%;近、成、过熟林合计面积仅占乔木林面积的10.2%。

3.3林地保护利用需要统一的规划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只注重管理、不注重基础性工作,三都一直没有编制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致使林地管理无法做到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定量控制、定额管理,突出重点、强化效益。由于缺少统一规划,林地保护利用存在顾此失彼,不合理的征占用林地,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事件时有发生。随着三都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县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加强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林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从源头抓起,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法履行林地资源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林地保护与利用,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4建议

4.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地的保护和开发

林业既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的公益事业。林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根本,如果林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就无从实现。所以,各级政府必须认清林地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林地,依法合理地开发利用林地,积极支持林业部门开展工作,全力协调有关部门共同保护和开发林地资源,使有限的林地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

4.2要加大对违法用地案件的查处力度

各级林业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林地专项整治行动、宣传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营造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对群众举报和上级督办案件的查处,力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未批先占、滥占乱挖等非法破坏林地案件,特别对占地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要力排干扰,严厉打击,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

4.3要严格把好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关

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实行审核审批,这是森林法律法规赋予林业部门的法定职责。针对近年来存在的有些建设项目边批边建、甚至未批先占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一是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各级林业部门要提前介入,要逐步建立征占用林地预审制度,提高审核审批工作的主动性;二是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对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的可行性逐步推行专家评审制度,保证所审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三是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跟踪监督,切实防止少批多占,随意改变用途等现象的发生。

认真搞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既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依法保护和管理利用林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林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从源头抓起,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法履行林地资源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林地保护与利用,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季羡林散文范文2

季羡林是季家的独苗,当初他离开母亲来到叔父家,就是为了给季家光宗耀祖的。所谓光宗耀祖,除了要学有所成之外,还要肩负传宗接代的任务。在这方面,季羡林自己是一点发言权也没有的。于是,父叔之命,媒妁之言,季羡林结婚了。

季羡林的妻子名叫彭德华,是季羡林叔父家的一个邻居,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贤良淑德,任劳任怨。她只念过小学,大概能认千儿八百字,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小说。后来季羡林离家求学,她也没有给丈夫写过一封信,因为她根本就拿不起笔来。到了晚年,她连早年能认的千儿八百字也大都还给老师了。所以终其一生,她都不知道季羡林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一开始,季羡林对彭德华并没有多少感情,虽然婚后他们还生育了一子一女,可实际上这也只是长辈交给季羡林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已。除了文化方面之外,就连季羡林都不得不承认彭德华是一个好妻子,因为她一辈子都勤勤恳恳,特别是季羡林十几年都在外求学,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到了她的身上,但她始终无怨无悔,真正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贤德媳妇。

季羡林在散文《我的妻子》中写道:“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将来中国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这应该是季羡林发自内心的对妻子的赞语吧!虽然从婚姻自由、个性解放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旧式婚姻是该被批判的,但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有其合理的一面——季羡林一心向学,他的背后实实在在地需要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来支持他。

彭德华与季羡林的婚姻还算是比较和谐的,但她似乎从未能够进入他的内心世界。那么,季羡林的内心真的永远都那么平静吗?也许在他的散文《爱情》中可以找到些许蛛丝马迹:

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这才是“人间正道”。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真是何苦来!我们不提倡二人“一见倾心”,立即办理结婚手续。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这过程不必太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余出来的时间应当用在刀刃上,搞点事业,为了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为了世界。

可见,季羡林对自身婚姻的态度是一半批判、一半赞赏的。他承认,为了“人间正道”,自己必须结婚,但对于自己与妻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形式则大为不满,认为至少应该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彭德华去世后,季羡林在散文《我的妻子》中说:“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以季羡林的为人,是绝对说不出这样朴素深情的话的。自1929年两人结婚,到1994年彭德华去世,他们的婚姻走过了65年。65年的风风雨雨,65年的相濡以沫,爱情早已转化成了亲情!

要说季羡林真的从来不曾有过别样的想法,未免言过其实。季羡林留德十年期间,他与同住一条街上的一家姓迈耶的德国人非常友好,时常走动。时值季羨林做博士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誊清。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恰逢迈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会打字,又有自己的打字机,她愿意帮助季羡林把他的稿子打出来。季羡林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季羡林几乎天天晚上到伊姆加德小姐家去——原稿改得太乱,而且论文的内容稀奇古怪,对伊姆加德来说犹如天书,因此在她打字的时候,季羡林必须坐在一旁,以便随时予以解释。

后来季羡林又写了好几篇论文,每次都请伊姆加德帮他打出来,因此他就成了迈耶家的常客。季羡林当时不过三十上下,年轻英俊,身材颀长,正在读博士学位,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待人又谦和有礼,迈耶一家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碰上喜庆日子,招待客人吃点心、喝茶什么的,迈耶太太必定邀请季羡林参加。每逢季羡林到迈耶家,伊姆加德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满面笑容,格外热情。迈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伊姆加德小姐身材苗条,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年龄比季羡林小一些,尚待字闺中。在频繁的接触中,两人日久生情,一对异国青年就这样坠入了爱河。

如此一来,季羡林就陷入了矛盾与痛苦之中。当他与伊姆加德小姐在一起时,他品尝到的是爱情的甜蜜与幸福,而且他也深信和伊姆加德由相爱而结合,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多么的幸福美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幸福与痛苦、欢乐与自责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季羡林。但最后,他终于决定,为了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还是自己来咽下这个苦果——他选择了放弃爱情。不过,后来这段苦涩的爱情始终都折磨着他。

1983年,季羡林重返哥廷根,还曾打听过伊姆加德,可是伊人早已杳如黄鹤。

季羡林散文范文3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国学大师季羡林遗产纠纷案最近再次开庭了。自2009年季羡林辞世后,与其遗产有关的纠纷一直没有停歇。2016年5月,季羡林之子季承将存放了季羡林物品的北京大学告上法庭,要求北京大学返还其父亲的遗物,一审判决驳回了季承的全部诉讼请求。从辞世到现在整整过去了8年,一次次被推到舆论风口的季羡林,还在承受着世人复杂的眼光。

公众心目中有两个季羡林。一个是那位《怀念母亲》《夹竹桃》《永久的悔》等诸多文章被收进教科书、一生翻译与创作出版了诸多煌煌大著的大师季羡林;一个是那位随着遗产争夺案一起不断被曝光家庭生活的平凡老人季羡林。隐私一次次见诸于媒体,不会磨损季先生一生学术成就的辉煌,但却一度让这位真正走上大师殿堂的文化巨擘,暴露了家庭生活中脆弱的一面,这恐怕是所有尊重他、爱戴他的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季承曾出版名为《我和父亲季羡林》的图书,将父亲形容为“一个人生失败者,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书中还写到诸多类似于这样的细节:“记得父亲在摸了我的头之后,立刻去水缸里淘了一瓢水去冲手,使我感到很新奇。但他从来没有亲过我或拉过我的手。”父亲的冷漠让一个儿子的积怨在成年之后爆发,父子两人曾13年没有见面,这种人伦悲剧的发生,其实无外乎一个字――“爱”。

打官司很容易为季承赢得同情,一方面有“子承父业”这个传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公众的补偿心理也会倾向于季承的利益。缺乏父爱的季承,表面上看是在索要父亲的财物,但暂且放下法律条框、人伦情理,单从情感深处去分析,这何尝不是一个儿子在向父亲讨要欠缺的父爱?在民间,类似的父子恩怨比比皆是。

这些年一直有一个热门的词叫“缺爱的一代”,60后、70后们纷纷自称是“缺爱的一代”,甚至一直被认为在溺爱中长大的80后、90后也认为自己“缺爱”……其实向前追溯,生于1911年的10后季羡林那一代,才真正是“缺爱”的源头。季羡林生于乱世,父亲在他12岁时去世,给他所留下的印象是“荒唐离奇”。他与母亲早早分开,青年时代颠簸流离,娶妻时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现实生活缺乏真实情感的灌注,才是造就季羡林所谓“对亲情冷漠”的真正原因。

对亲情冷漠,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的集体烙印。作家老鬼在《母亲杨沫》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杨沫,她会在父亲打骂时添油加醋,说老鬼的《血色黄昏》是大毒草,给北大写信检举自己的儿子。类似的事例,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并非个例,许多人忙于处理时代伤痕,无暇顾及亲人感受,或者寄情于创作,把所有激情都用于学术钻研,亲情无形中变得如同炭火,触碰一下也会被灼伤。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在女儿、婶母、妻子去世之后,季羡林都没有去参加葬礼,但却分别写了散文作为悼念,也许只有在文章里表达清感才是安全的,不用直接去揭开陈年伤疤,可以用文字去修饰残破人生的裂痕。

作为局外人,关注季羡林先生家庭的私人生活,应有悲悯之心,他们个人或者家庭的命运,在放大或缩小之后,都会投射到万千家庭那里,只是普通家庭的隐伤,就算暴露后也会很快自我愈合于无声当中,而季先生作为极富知名度的公人物,不得不承受舆论的点评,却是无法躲掉的命运。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才更应该杜绝八卦之心,把季先生放在时代命运的大背景下去打量,理解、体谅这位文化老人的悲伤与无奈。

走出季先生的家庭故事,再跨越20世纪60后、70后、80后这3代人,在20世纪90后,21世纪00后、10后这3代年轻人当中,应当是不缺爱的,这么说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已经逐渐懂得了如何教育孩子去爱,上面几代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已经逐渐学会了如何科学地面对以及解决爱的难题,况且,当下的青少年群体,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了解了更多的事物,拥有更开阔的视野,远比我们想象要独立得多――而独立,恰恰是懂得爱的前提。

季羡林散文范文4

一、季羡林的成就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0岁时开始正式学习英文,高中开始学习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时在省立济南高中求学,其国学老师,翻译家与教育家董秋芳的指教决定了季羡林一生的写作活动。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向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诗比较、英文,同时选修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等,在此期间对梵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至哥廷根大学学习。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中,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巨大,1936年决定选择梵文,对中印文化关系进行彻底的研究。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期间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及巴利文。同时选修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加学南斯拉夫文。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时也是他唯一的听课者。1941年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斯拉夫语言、印度学、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同年成为语言学家艾密尔西克的入室弟子研究吐火罗语。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并继续研究佛教及梵语,在德国期间季羡林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获得了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因战争归国无路的季羡林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经瑞士辗转取道东归,经恩师陈寅恪推荐于1946年进入北京大学任教至1983年,创建东方语言文学并一直担任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北大是我国最早成立东方语文系的大学,培养出了大量东方学的专业人才。1956年季羡林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期间历经磨难受尽屈辱。结束后于1978年复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因病辞世[1]50。

二、季羡林与外国文学的翻译

季羡林在佛典语言、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著作等身,他还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同时还是世界上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评价自己是杂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一生著述颇丰,著作书目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糖史》等,大都被收集入24卷的《季羡林文集》中。其中翻译方面的著作包括有译自德文的马克思所著《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译自英文的《家庭中的泰戈乐》等;译自梵文的印度古代长篇史诗《罗摩衍那》、印度著名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和五幕诗剧《优哩婆湿》、反映印度民间故事的《五卷书》等等,涵盖了印度古代语言、佛经、梵语、吐火罗语、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被奉为印度叙事诗的典范,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对整个南亚地区和宗教都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在中饱受折磨,被下放看门的季羡林在创作与研究都不能进行的困境中,继续坚持翻译方面的工作,并选中了这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篇《罗摩衍那》,由于历史环境的限制,季羡林只能偷偷地进行翻译,由于《罗摩衍那》是以诗体的形式写就,季羡林坚持译文也应是诗体,要将每首三十二音节的颂译成四行汉诗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还要考虑到八万行诗的押韵,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而失魂落魄,在四年时间里,七篇的《罗摩衍那》译了还不到三篇。结束后,季羡林的翻译工作才光明正大地进行,终于在1983年2月将《罗摩衍那》翻译完毕,这是除英译本之外世界上仅有的外文全译本。十年风雨、十载心血,方铸就了这部长达两万颂,译文达九万行,五千余页的巨著。《罗摩衍那》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中印的文化交流铸起了一座丰碑,季羡林因此被印度指定为印度和亚洲文学会分会主席,被印度文学院授予名誉院士,2008年印度更是首次将印度公民荣誉奖授予当时已97岁高龄的季羡林[2]101。季羡林在梵文翻译上的成就众所周知,而在吐火罗文的译述上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本已经失传的语言,仅凭着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的一些残卷而重新面世。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师从艾密尔西克对吐火罗文进行过学习与研究。1974年时,在新疆又出土了44页88面残卷,当时全世界只有不到二十个人懂这种语言,而整个中国只有季羡林懂这些文字,时年63岁的季羡林经过17年的研究,终于破译了全部残卷,并译著出《弥勒会见记》,那时候他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弥勒会见记》的译释,对佛教传入中国的经历,佛教在中亚的传播史等的研究都提供了新的依据。季羡林多年从事各种文字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将首次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给予了季羡林,是对他为中国翻译事业所作贡献的一种肯定。

三、季羡林的翻译思想

季羡林一生所获荣誉与头衔非常多,但他自己乐于接受并承认的只有两个,一是教授,一是翻译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季羡林谢绝所有聘任,唯独在2004年欣然出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其目的竟是为了便于为翻译工作提意见。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从未枯竭的原因是因为不停地有新思想注入,而最大的两次思想注入,一次是来自印度,一次是来自西方。这两次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因此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与他在清华的恩师之一吴宓一样,赞同严复在翻译上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他认为信是忠于原著,达是忠于读者,雅则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即译者需要同时忠于作品、作者和语言。同时做到这三个字,就是上等,可以说是尽翻译之能事了。若是能信而达雅不足,则是中等,而不信不达不雅则为下等。他认为信是翻译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忠实于原文,就不叫翻译。

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原则。这点在他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印度原始的诗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将原文的诗体译成中国的诗体,他决定采用顺口溜似的民歌体。同时将原文分两行写的32个章节的颂译成四行,每行的字数基本整齐,并且押大体上能够上口的韵,季羡林可谓用心良苦。译至第六篇《战斗篇》下半部时,季羡林更为严格地将每行定为七言绝句,间或也有五言,从而更接近于民歌体。除了译文更加简洁精练,保留了原文的节奏,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季羡林在翻译中不但忠实保留了原诗的信息,还尽量押大致上口的韵,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下追求文体之雅[3]133。在音韵上以偶数行押韵,韵脚灵活,音韵协调上口,译文达到了信与美的效果。

季羡林散文范文5

关键词:分析;激趣;探究;拓展

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季羡林,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德国的风景民俗,抒发了故地重游的真切感受,揭示了人生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学生了解了德国的民风,积累了优美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格教育。

二、学情分析

1.家庭背景:我校地处四川西北大草原,学生均来自藏家牧民,一生下来就说自己本民族语言,导致学生有一定的汉语言学习障碍。

2.学习情况:兴趣不高,阅读理解力差,思维不活跃,积累少,表达能力弱,不善于小组合作交流。

3.文本情况:德国的文化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远,课文语言表达又生动、精美隽永,学习有很大的难度。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揭题,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1.让生欣赏鲜花。

2.对比养花图:德国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意图:感受鲜花的美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消除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读课题质疑:德国人为什么把花养在外面?

【意图:理解课题的意思,抓住题眼,直奔文章中心。】

4.介作者、欣赏德国风光。

【意图:了解作者生平,感受异国风情。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二)初读感知,引发赞叹,直扣中心,让文本“活”起来。

1.学习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2.找出作者发出感慨的句子,理解“奇丽”“奇特”的意思。

【意图: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读准、读通全文;然后再经历与文本的初步对话,整体把握全文,以“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切入点,直扣文章中心。】

(三)紧扣“双奇”,深度探究,深刻体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1.自主探究,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奇特”。

(1)理解“家家户户”“脊梁”,明“吃惊”原因,体会“爱花真切。”

(2)出示对话,理解“莞尔一笑”,说说关于“笑”的成语。

【意图:紧扣“双奇”,感受德国人养花的奇特,培养积累词语的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研读第3自然段,体会“奇丽”。

(1)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会花的美;抓住“花的海洋”“应接不暇”体会花的多,用“应接不暇”造句。

(2)欣赏街头花儿“奇丽”的画面,并用其他词来形容。

(3)情景引读:多美的大街啊!放学后,孩子们穿过街头,他们看到的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意图:深入体会景色的奇丽、养花的奇特。积累优美的语言,解决教学重点。】

3.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意图:情景交融,真切感受德国街道花海的美丽及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4.分角色读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引导理解。

(1)什么叫“耐人寻味”?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2)引读:“每个同学都是这样,把书拿到教室的时候,(生读:自己的书是让别人看的);阅读课的时候,(生读:自己又看别人的书)。

(3)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如:“每人捐一本书建图书角”。

5.引导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调换位置说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得出哲理:“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

6.变换形式,配乐朗读:描写景色奇丽和民风奇特的句子。

【意图:通过朗读、比较、想象及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深刻体会和感悟重点句,并仿照例子说话,学以致用,培养组织语言的能力。】

(四)感受“美丽”,升华情感,让学生的“笔”活起来。

1.猜猜:这几十年来,德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2.小练笔: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 ,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 ,是的, 始终没有变。”

【意图:借助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遥远的国度德国,领悟梦想之美好,从而升华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宗旨――德国之“美”,美在其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通过小练笔,体味大师季羡林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配乐情境朗读全文,伴随着季先生重温旧梦,让学生的“情”活起来。

【意图:再次疏导课文内容,触摸季羡林大师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对德国人奉献精神的赞美。】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阅读《季羡林散文》,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季羡林散文范文6

古人云:“乐花者寿”。这个道理,在当今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家庭文化生活中,已经被广泛地验证了。作为长寿老人之一,季羡林先生一生都喜欢养花,这不仅仅是他日常生活中喜欢做的一件事情,而且也为他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季老是一位研究相当古老学问的学者,可是,他又是热爱生命,与鲜活花草有着极深情缘的至性之人。季老在研究学问之余,常常与草木交流,关注它们,用手用心去培植它们。正因为此,他与一些植物和花草有了密切的联系,对植物的生长情形,有了超出一般人的深入了解。说起季老喜欢花草,这还要追溯到1946年留学回国后。当时,他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那时他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里,院子里存放着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古碑,因此,这里显得相当阴森。住在这里的季老虽然并不害怕,可孤寂之感却会时常袭来。这时,院子里的马樱花开了。这种花树,密碎的叶子好像一座天棚,上面布满了粉红的花瓣,一眼望去,宛如绿云上浮着团团的红雾。花一开,香气也出来了。满树的花叶,使得这个阴森的院子,透露出别样的生机,它同时抚慰了季老的孤寂。从此,季老开始喜欢上这种先前并不熟悉的马樱花,也使他对马樱花产生了更浓厚的感情。

有时候,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由于他人的发现,也会启迪我们,给我们带来对这些事物更多的理解和体会。这种情形,季老在槐树花上便有深深的感悟。他住进美丽的北京大学朗润园后,每年春夏之交,他总会闻到扑鼻而来的阵阵清香,这香气来自西边荷塘岸边及高低土坡上成片的洋槐树。起初,季老并未特别在意这种在北方很普遍的树种。一次,他陪同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走到槐树下时,这位外国友人用鼻子深深吸了几下,仰头看花,惊异地睁大了眼睛:“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外国朋友对槐花的赞美,引发了季老对槐花的兴趣,此后,槐花成了他所喜欢的花草中的又一爱物。

“”之前,北京大学办公楼前,有两株枝干繁茂、绿叶苍翠的西府海棠,十分有名。每年春天,还有文人专程赶到此处,探望欣赏。季老近水楼台,每逢海棠开花,他必定一次次到树下流连,欣赏花色,看彩蝶飞舞、蜜蜂飞鸣。那时季老的感受,在他后来的回忆中一再提到:是“顿觉得人间毕竟是非常可爱的,生活毕竟是非常美好的,胸中的干劲徒然腾涌起来……”喜爱花木久了,便会遇见一些奇事。1990年,季老屋前的空地上,孩子们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株丝瓜。这都是极普通的植物,可它们的表现却并不一般。例如丝瓜,由于它的蔓总是往上攀的,只要有依托,再难的地方它也能攀上去。季老发现,这丝瓜蔓以每天半尺的速度,从一楼墙面爬生三楼,又爬上三楼……蔓藤攀到哪儿,就将花朵和浓绿带到哪儿,季老觉得它了不起,于是他每天早晨都会观察丝瓜的生长,对它的生命力和顽强的力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