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代表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冰心的代表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冰心的代表作范文1

遗爱在人间(节选)

――悼念冰心大姐

臧克家

文坛世纪老人冰心安详地走了,撇下她心爱的祖国和她的亿万读者,远行了!她慈祥的面容,宽广的胸怀,高尚的人品,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她用圣洁的爱和纯真的情铸成的作品,将永远地流传下去,直到千年万代!

2月13日,从中国作协传来冰心大姐病危的消息,我的心顿时揪在了一起。我和全家人都在祷祝她能平安地迈进21世纪,再亲眼看看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看看下一代儿童在她的作品滋润下茁壮成长!但是3月1日清晨的广播传来了è hào(),我们都悲痛万分!

冰心大姐是我和我全家都很尊敬的文学前辈。她的《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不朽著作,教育了我家几代人。1923-1926年,我读中学时,酷爱新文学,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诗文集,是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她那对大海和母亲的纯真的爱,那清新的文笔,深深地感染着我。直到1945年2月,我才和冰心大姐初次见面。

后来,我们这些老弱先后下到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算是照顾,我和冰心大姐又一度轮班看菜园。菜园在一个小土坡上,四顾无人,我们像出笼的鸟,自由自在。交班后,我总是和她聊一会儿才走。她健谈又有风趣。

我喜欢作家字,会客室里高挂着郭老、茅公、叶老、闻一多、王统照、老舍、郑振铎等十多位师友的手迹条幅。我去信向冰心大姐求字,她一直不作答。我一再催促,终于在1977年5月19日寄来了她的墨宝,我欣喜万分;更何况她写的是“敬读词二首”后的“旧作”词,真是双璧辉映。她写的词是:

“仰望井冈山赤帜高翻巨人挥手白云端燕雀低飞天欲雨莫下征鞍

百战兴犹酣怕甚艰难熊罴虎豹等闲看唤起全球无产者共越雄关”

我马上以诗答谢:“高挂娟秀字,我作壁下观。忽忆江南圃,对坐聊闲天。”冰心大姐既qiān xùn(

)又风趣地回来一信:“我的几个破字,换来了两信及一张诗笺,我总算一本万利了。老兄诗兴不浅,可喜可贺!”她这幅字,一直与郭老、闻一多先生的条幅一起高挂在我会客室的东墙上。冰心大姐心平如镜,十分达观。1985年9月,我得知文藻同志重病住院,去信慰问。9月9日她来信说:“文藻因心脏病于7月27日入院,8月3日起昏迷不醒……医生正在抢救,暂时平稳。人老了,总得想到身后的事,我想这也是自然规律,我把他惦念的事办好了就行……您也不要太为老友伤心。”

冰心大姐90华诞那天,我和妻子郑曼携小女儿苏伊前去祝寿。她身披红披肩,满面春风,shén cǎi yì yì( )。在挂有她最心爱的梁启超为她题写的对联前的沙发上,她让我和郑曼分坐在她的身边,亲切地注视着我喝完那杯她递来的祝寿酒,她的外孙陈钢摄下了这一瞬间。这张照片,成为我家永远珍藏的纪念品。

冰心大姐住院后,我也病倒了。几年来,我和全家都很惦念她,怕打扰,不敢去医院探望,只不时地给她家打去电话,询问病情。我们是多么希望冰心老人能健强地活到科学家所说的人类生命的极限,让她的爱和美照亮她所关爱的千千万万人的心。而今,她走了;不,她没有走!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汉字。

2.文中作者对冰心的称呼有“冰心老人”、“冰心大姐”、“她”等,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作者最喜欢哪个称呼?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一直把冰心写的字高挂在会客室的东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而今,她走了;不,她没有走!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句话是不是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歌集,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读下面的诗歌,说说你的感悟。

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吧!她只是毫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的春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的代表作范文2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图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冰心的代表作范文3

我曾经给过这三本专著一个关键词:寻访。这个寻访的意义在于田野调查,也即带有人类学或社会学调查性质,但毕竟囿于寻访,更多的时候却明显倾向于场景触摸。做文学研究的人都清楚,自美国新批评以来有“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分。因为传统的“外部研究”毕竟难以抵达文学文本的本质,“内部研究”在很长的时间内成了显学。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尽管形式主义研究在科学性与系统性方面学术成就极高,然而其终难摆脱“以单一结构概括天下作品”的窠臼并逐渐丧失文本的具体分析力而遭人诟病。就在这个文本与理论产生的众多裂缝处,王炳根却掉头选择了“非文本价值”。王炳根的寻访,我不知道后来是否带上了某种职业的惯性(比如文学馆长的“博物癖”)?无论他是去美国、日本、巴基斯坦访问或访学还是在国内的作家故居、故地寻访,都带上了“博物”的眼光和心境。这些,均典型地体现在了其新著《雪里萧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

“博物情结”可能有个基本的特点,便是太熟了没有新鲜感,太生疏了就可能不知所云。冰心、郭风、蔡其矫、林语堂跟福建有关的作家不用说,萧红、沈从文、老舍都是中国的顶尖作家当然耳熟能详,我颇感兴趣的是王炳根对美国康城作家爱默生、梭罗、奥尔科特、霍桑等故居或故地的寻访。对这些作家的作品王炳根显然是熟悉的,由于寻访冰心当年留学美国的足迹,流连于同属波士顿西郊的慰冰湖和瓦尔登湖,并进而领略康拉德镇的文学精神:尤其是梭罗的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身体力行,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与美国精神,等等。与此同时却也似乎成了“压在纸背上的心情”,以为爱默生是“一个国家的先圣与发言人,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一个用终生来实现自己诺言的‘美国学者’。还想说一句话,爱默生时代的美国,与今天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谁来为我们的心灵指点迷津?”(第151页)是否王炳根对作家的期望值未免过高了?其实他愿意关注一下当下的中国思想界,其实跟爱默生时代的美国一样,关于“主体性中国”的思想早已经出现,而且颇有燎原之势。即便是梭罗的个性独立与精神自由向往,以及《爱默生与梭罗》文中所揭示的颇为耐人寻味的“自由与平等”的内在精神冲突,在当下中国也屡见不鲜。而从《小妇人》中读出奥尔科特与冰心“爱的哲学”的某种共通性并高度赞赏,则跟他对冰心文学精神的默有会心有关。

在我看来,其在美国寻访冰心当年留学时生病所住的青山沙穰疗养院的过程中,读出的“爱在右,同情在左”文学思想产生的契机与根据显得尤其有力度:那是一种生命意义的倾听,就像人们常说的“病人和穷人离上帝更近”一样,如果当年冰心不是在异国他乡生病了,几乎贯穿了她一生的这种中西合璧的生命哲学精神,以及经历了革命的浪潮冲击和退潮之后仍然葆有的精神高度,是否可能?另外则是对“青山”的近乎圣地的朝拜,尽管“冰心体”完全得益于五四精神,但“青山”的意义确为异乎寻常:“《寄小读者》中有七篇写于青山,《往事》(二)计10篇写于青山,而专门描写青山的便有5篇,《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也计有10篇……这些描写青山的篇章,在冰心的散文中,皆为上乘之作。”(第130页)意味深长的是,这种青山情境的精神寻幽其还延伸到了林语堂和郭风,前者所谓“两脚踩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似乎都跟山地板仔之山的高度有关,当然也跟远在上海主编《万国公报》(原为《教会新报》)的“美国进士”林乐知有关,是当牧师的父亲得风气之先把子女送出山地板仔接受新学教育,才跨越了那山的高度的;后者那五官感觉的开放所带来的文本清新的气息的《山中叶笛》,一点也不亚于作者早年“故乡的叶笛”名篇。如果说,前者毕竟还不能完全回答为何林语堂要在他的代表作《京华烟云》等中充塞了那么多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嫌啰嗦的道家思想以及人物,而后者除了得益于郭风当年下放地浦城山乡实地寻访的场景触摸,还得益于相关的文本分析,从而反衬出非文本的精神价值的,如:“抒情的优美,童真与童趣,视觉的流动,简洁的浸染,叠句与回环式的咏叹,令人想起《雨季》,想起《花的沐浴》,想起……”(第64页)等等。

在这一点上,全书最精彩的恐怕要数对川端康城笔下的实地场景的触摸。有趣的是,在具体寻访的行走、感受、感觉、联想和触摸的理解全过程之外,《阅“古都”》本身反而成了个颇具精神张力的精彩文本。我想,除了得益于对川端文学作品的熟悉和喜爱之外,川端小说中的那么多的实景实地描写——对我们来说,是货真价实的异国风情,这显然还得益于新鲜感的触摸与感悟,诸如“垂樱”、“踏石与桥殿”、“嵯峨野”、“四条大桥与祈园节”、“八坂神社与御旅所”、“红格子门与小格子窗”等等。《古都》中的人物千重子等就反复叠印在作者寻访的实地与实景当中,这可能又跟他理解川端作品“是用感觉的片断来缀叙人物的命运,而非以故事演义之,这是他最重要的文学观念。因而,他的小说都不长,哪怕是有着极大的人生容量的作品,也在一个中篇里便完成了,其如《雪国》与《名人》都是如此”(第251页)有极大关系,其感觉碎片的缀叙,人物与场景的交替触摸与细节理解(比如千重子与养父太吉郎的“庵里幽会”的“感情的流动”和千重子与苗子在御旅所相认等),目的显然是努力接近于川端的感觉,“常常借助自然的力量与神的力量,这就使他的感觉有些神秘甚至玄妙”。在我看来,可能便是这同样体验着的“神秘与玄妙”的感觉以及具体的鲜活而跳跃的感受充满了文本张力,成就了这篇美文。

称得上美文的单篇文章可能还有《雪里萧红》《雨中凤凰》以及《贵族马克·吐温》等。只不过,对王炳根的赋予作家的故乡以特殊之意义,拙见略有不同,因为它很可能是柄双刃剑。一般而言,对故乡有特殊情感的有三:少年离家的人、因为憎恶周围环境而虚构故乡的人和有家回不得成了离乡有离愁的人。也许如萧红、冰心、林语堂的故乡确实意义颇为特殊,而如蔡其矫、郭风、沈从文则可能未必,也就是说,前者对他们的人格养成可能有关键性影响,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冰心的作品不少有自叙传色彩,这跟当年的个性解放、文体自由的特殊年代有特殊关系;而沈从文、蔡其矫的魅力不少时候可能更出于各自的传奇式经历,从而人们可在其作品中分别读出不同色彩的中国文人特有的那一种“游侠”精神。对故乡,作家们可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虚构”和“寄托”,因此如果寻访那已被虚构和“寄托”了情感的作家故乡,来直接理解作家的精神世界,让我觉得王炳根有点冒险。

冰心的代表作范文4

自古至今,在文学史上,中国有四大名著,曹学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吴承恩的《西游记》,它们都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里流传。现代著明作家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小橘灯》、《读书》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也都是家喻户晓。

在诗歌史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建安诗人的代表。最著名的诗人是陶渊明,他的代表作《归去来辞》、《归园田居》等,写的真实动人。到了唐朝时,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最为著名,现代的诗人陈然在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在囚牢里写下了《我的“自白”书》。他们的诗为后人所传诵,并且他们的诗在文学史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音乐舞蹈方面上,南北朝时期,民歌盛行。北方民歌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和豪放的感情。鲜卑族的《敕勒歌》和《木兰辞》至今仍为人民所喜爱。现代舞蹈有朝鲜族的长鼓舞、满族的“萨满舞”、壮族的跳牛舞和苗族的芦笙舞等,这些舞蹈轻柔活泼、健美多姿。

在数学方面上,古代的数学家商高和周公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数学名著有《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两部;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杨辉三角”。

冰心的代表作范文5

关键词:学语文 诵读 走进文本

诵读,不是学习语文的新法,可恰恰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之法。诵读,词典之意,一是指读出声音来,二是指背诵。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把“扯开噪子,忘我吟唱, 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称作美读吟诵。”他还说“回归语文教育之本――诵读。”2004年5月来自武汉的洪镇涛先生在遵义讲学时,有教师当堂提问:“洪老师,你授课的方法是好,你还说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读。可我们农村学校的阅读教学该怎么办呢?”当时洪镇涛先生振振有词地说:“老师们!我送你一个字――读!你就带着你的学生 头晃脑地读。这一点你能做到吗?”他还说,引导学生最终“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想”。可见,读,在语文教育专家那里也是倍受重视。至于语文课标对诵读的注重、强调,这里就不再赘述。

2007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遵义召开的“西部中学语文新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有来自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赵谦翔老师和来自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分别进行了作课和讲学。深感他们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重视“诵读”。下面笔者就以上三位专家在作课和讲学中反复突出的“诵读”之法作一简要分析,并谈谈自

己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诵读”这一教法的具体操作,与同行探讨。

一、诵读――情感体验

来自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说“诵读的诵乃心在支撑,心到音到,心不到,抑扬顿挫失自然!”这次,他教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以诗人艾青的经历为自己的经历作导语引入,然后说:“古人所说的‘唱诗’的‘唱’,实际就是吟唱,就是诵读。诗歌本来就是拿来吟唱的。今天我给大家吟唱的是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于是,韩老师就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饱含感情地吟诵全诗。韩老师读完全诗的一两秒钟后,全场才响起了雷鸣的掌声。韩老师在诵读过程中,有两三个女生在抹眼泪,上千听课教师心里也戚戚焉。另外,韩老师在读之前,读之后,始终没有说这首诗有多好,也没有说这是艾青的代表作,是现代诗的经典,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这一读,领略到《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这一读,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皆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涤和共鸣。韩老师在品味文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时,将它改为“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来对比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对原句读得低缓,语气中包含诗人不愿意回家的情绪,对改句读得快而兴奋,并把重音落在”终于“上,从而语气中就透出诗人急切盼望着回到父母家而高兴的心情。类似的“换、调、增或删”等多种方式的对比诵读揣摩语言,可以说是韩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韩老师正是通过这样的诵读,在不断的情感把握与情感交流中,学生理解了诗人,理解了大堰河的苦难,理解了大堰河的伟大与高贵,理解了诗人情感之真挚。

二、诵读――独特感悟

同样来自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词。开课时,赵老师没有任何引导语,直入新课,让学生对全词先读五遍,试背两遍,齐背一遍,抽一人背。自行背3分钟,全班一半读,另一半同步背,反复进行两次,齐背一遍,再快速齐背一遍。这样一来,该词在不到十分钟,十五六遍的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便记住了。赵老师在品味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要求学生要诵读出词人因时光流逝而伤感的情绪。在通过全诗的赏析之后,赵老师让每位学生写“一言心得”,即每个学生用一张纸条写上一句简洁明了的句子,来概括你对该词表达的思想的感悟,最后师生共同评析。于是,有写:“表达了美好事物的不长久。”有写:“体现‘好花不常’的惋惜。”有写:“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等等。这“一言心得”,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对文本有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赵老师这节课就很好地诠注了这一语文教学理念,并实现了这一效果。

三、诵读――拓展思维

我们再来看看来自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对冰心《纸船――寄母亲》一诗的作课。胡老师对诗的诵读分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学生自读、齐读、接读等形式整体感知诗文内容。其次是在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相应情感诵读该诗,并对学生在语速、节奏、语气等方面加以指导,对部分句子还作了范读,目的是充分让学生读出冰心对母亲的思恋之情。最后是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来品读诗文,完全与诗人心灵形成共鸣,读出自己类似的情感。从全堂课来看,胡老师从读开始,以读结束,并把读贯穿全课堂,在理解诗人情感上是层层推进,逼近了作者的灵魂。要不是靠诵读是很难达到如此效果的。

胡老师不但注重诵读,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为实现这一点,胡老师是分三个步骤来训练的。首先,学生写出对诗歌鉴赏的心得或评点,并出示写评点的方法,即“选词造句写评点,词句赏析不离篇。点悟内涵评技巧,明白晓畅用语简。”其次是让学生分对子组讨论,并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制作成“MTV”,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评出哪一个组的构思最有创意。最后一步是“QQ连线”,即以句式“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和“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说话。胡老师的这三个设计,有力地拓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诵读――走进文本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学生“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于是笔者在教学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就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来有感情地对比诵读。

首先,对苏词下片“谁道人生不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引导学生在诵读时高昂,语速稍快,重音放在“少”、“尚能西”、“唱黄鸡”上,这一反问句式反复吟诵,便可以走进词人心灵,即词人不怕被贬黄州,不怕身处逆境,反而表现出虽老犹少、豁达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是对晏词,笔者引导学生在诵读“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反问句式用降调稍慢,语气中透露出词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用沉、缓、重来读,读出词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惋惜)之情。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用低沉、舒缓、慢,重音放在“独”上来吟诵,便可领悟到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冰心的代表作范文6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后不久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冰心曾这样赞叹过老舍:“我感到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风光;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

老舍出生在北京城区小杨家胡同的一个普通旗人家庭。但幼年丧父,生活清苦,让他从小就知道了自力更生,对母亲也是特别的孝顺。让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坚贞不屈,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当他面对着凶残、毫无人性的敌人、黑暗的腐败社会的时候,他从没低头,不被压抑住,坚决与他们抗争。他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沉重的代价,为人民写了一本本充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扛鼎之作。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的时候,书上介绍说,那时,祖国又陷入了空前大劫难。老舍一个文弱的书生,但他用笔做武器,著写了《剑北篇》,里面热情地赞颂了边疆军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这场战争中,老舍成了民族英雄,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

老舍是个广交益友的人,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作家,但他不妄自尊大,和许多知名作家都是好朋友,如:郭沫若、茅盾、张恨水、丰子恺等。他们在一起,不耻下问,一起探讨文学方面的琐事,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让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喜欢与他交谈。

上一篇快乐钓鱼

下一篇视频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