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环境整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庄环境整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庄环境整治

村庄环境整治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省道、铁路等主干道沿路村庄为重点,以绿化美化村庄、清理“三大堆”(草堆、粪堆、垃圾堆)、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内容,全面实施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和谐文明、生态优美新。

二、目标要求

自7月份开始,按照“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国省道、铁路及其它主干线公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为重点,集中开展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积极创建“绿化文明示范村”,力争三年完成全区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的任务目标。今年全县共涉及村庄44个,其中开发区涉及村庄5个,包括霍家村、北八里村、张官村、相公堂村、西上疃村。

三、主要任务

(一)村庄绿化。广泛发动沿路村庄群众加大村庄绿化力度,突出村旁绿化、路旁绿化、宅旁绿化、河渠旁绿化,实现村在林中、房在绿中。

1、村庄内街道绿化:主要街道两侧各栽植一行以上树木或种植适宜的花、灌、草。

2、庭院绿化:80%以上农户庭院和单位、学校、厂矿等院内及房前屋后适宜植树绿化的地方,全部栽植适宜乔、灌、花、藤本等植物。

3、村庄内隙地绿化:空闲隙地、废弃宅基地、坑塘水面周围、沟渠两侧等适宜绿化地段全部植树绿化。

4、围村林建设:利用村头荒地、围村路或其他围村空闲地建设围村林,林带至少8行或宽度达到30米以上。沿干线路一侧要以园林绿化标准进行建设。

5、造林标准:村内绿化以绒毛白蜡、国槐、石榴、紫叶李、冬青等绿化观赏树种为主,围村林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乔木造林树种胸径不低于3厘米,其它树种因地制宜。实行高标准造林及抚育管理,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二)环境整治。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清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为切入点,做到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卫生死角。

l、清理草堆:在村外统一设置秸秆堆放场地,四周建围墙或植树予以遮挡。加快推进秸秆压块、秸秆还田、沼气等清洁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秸秆乱堆乱放问题。

2、清理粪堆:大力实施“一池两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工程。拆除临街畜禽圈舍,在村外统一规划饲养小区,推行畜禽集中圈养,推进规模化养殖。

3、清理垃圾堆: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投放、清运、填埋。各村要在主要街道合理设置垃圾桶,配备保洁员。各村要设立环卫组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垃圾运输车辆。城中村、周边村等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户收、村集、镇(街道)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行环卫管理一体化建设。偏远村在村外统一设置垃圾处理场所,集中进行处理。

4、村容村貌整治:新建房屋要符合村庄建设规划。

同时,综合采取教育、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农民清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清理残墙断壁,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的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以及有关责任部门(单位)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办,具体负责村庄绿化及整治工程的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集中整治工作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社会事务局做好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财税部门要筹措落实财政奖补资金。林业部门要搞好规划设计,落实各项绿化任务。农业、水利、畜牧兽医等部门要从沼气池建设、水体治理、规模化养殖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的目的、内容及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工程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发放倡议书、明白纸,面对面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活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村集体经济好、村庄建设基础好、“两委”班子强、发展潜力大的村庄培育精品,打造亮点,建设一批在全县乃至全市领先的精品工程,做到工作有抓手、参观有看点、汇报有亮点。

(四)加大投入,严格考核。

采取各级政府投入一块、项目资金倾斜一块、市场机制运作一块、社会各界捐助一块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各村也要增加村庄绿化和环境整治的投入。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与县林水会战统一规划布局、统一部署实施、统一调度指导、统一考核验收,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制度,考核分别安排在每年6月春季造林结束后和12月秋冬造林结束后。对考核验收达标的村庄进行奖补,并颁发奖牌;对考核验收不达标的村庄不予奖补,经整改达标后方可进行奖补,并颁发奖牌。

(五)建章立制,确保效果。

要创新造林投入机制,明晰林木产权和承包经营权,落实管护责任和受益权,激发农民群众投资造林的积极性。要建立环卫长效管理维护机制,有专门组织领导、有专项规章制度、有专职管护队伍、有村民参与和监督制度,确保整治有成效、不反弹。要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对“绿化文明示范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对弄虚作假或降低标准的取消荣誉称号。

村庄环境整治范文2

一、积极动员。按照会议安排,带领90余名镇村干部学习了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要求认识到村庄清洁工作关乎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大事,必须全力以赴落细、落实、落地。同时,22个村在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额,对破旧的村规民约和宣传栏进行了更新,构成了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行动的声势氛围,提高群众家园意识,促进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二、积极推进。全镇参加此次清洁行动达到1800余人次, 共清理村内沟塘158个,并对生活立即堆放点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物105余吨,并组织畜牧站人员,对全镇53处大中型养殖场的粪污排放进行检查,严禁乱排乱放现象发生;共清理废旧广告牌64个,并对村内张贴在墙壁、门口、电线杆的非法小广告、乱涂乱画进行清理,同时组织城管办人员,对商铺的乱贴乱挂进行拆除,龙亢村对街道上的商铺主进行门前三包的加强教育;共清理无功能建筑700余平方米,实现了村庄建筑整齐整洁。此外加大对光大保洁公司的监督,要求对破旧的垃圾桶进行及时更换,并加快镇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速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我镇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积极宣传。22个村对所在村的小学进行了一次爱护环境的宣传教育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以身作则,用心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中去,并能够用心充当好村庄清洁宣传员的角色,透过中小校园带动家长,自行加入到村庄清洁行动中来。总之,全镇上下村庄清洁氛围浓厚。

四、存在问题。总结我镇村庄清洁行动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全镇人口分布范围广,群众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难度大,很难完整系统的规划在全镇推开;

2、农民环境卫生意识薄弱,思想顽固,加上居住分散,垃圾乱扔乱丢现象一时难以解决;

3、河道仍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垃圾的主要倾倒地方,清理难度十分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工作难度大,动态性、反复性强,但是在我镇镇村两级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在环卫工人、保洁员的辛勤劳动,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村庄清洁行动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乡镇中许多好的做法,再接再厉,取长补短、创新举措,力争使我镇的村庄清洁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为扎实推进我镇村庄清洁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

1、抓宣传教育。继续利用广播车、宣传标语、手机信息、公众号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讲究卫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为了更好地引导村民树立文明生活理念,在各村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通过相互比赛、争当模范的方式,使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等意识无形的深入到群众心中;

2、抓门前“三包”。为巩固前期集中整治工作,以门前“三包”为抓手,集中开展村庄美化工作,制定各项管养机制,规范村民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村庄环境整治范文3

关键词:环境财政支出;事权;预算管理

    一、环境财政支出概述

    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即环境保护支出中政府投入的部分,用于实现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和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的那部分财政资金。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和《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17类“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首次单独设立了“211环境保护”支出功能科目,主要反映政府在履行环境保护职能所发生的支出。“211环境保护”支出功能科目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管理事务、环境监测与监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风沙荒漠治理、退牧还草、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其他环境保护支出等。

    二、我国环境财政支出现状

    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已有了环境保护的支出项目,但由于改革是渐进性的,改革前的旧科目与新科目并未实现数据转换,无法进行比较。另外,统计部门对环境保护资金的数据也没有按照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的分类进行统计,所以很难直接从国家的统计数据中精确了解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具体情况。但有研究表明,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中各级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投入已经占到了70%以上(邹首民等,2005)。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以环保投资为对象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污染控制基本没有投入,与环境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非常有限。80年代以后,我国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但整体投入偏少,“六五”至“八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入只占同期GNP的0.7%左右。

    从“九五”时期开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整个“九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3600亿元,是“八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的0.93%。其中,1999年的环保投入820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1%。“十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猛增至8398.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33倍,占同期GDP的比重进一步达到1.18%。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

    再从增长率指标看,“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8%,已经高于同期GDP的9.5%的增长速度,但是却大大低于同期固定资产22%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环保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2001-2007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同时,环保投资并没有同步跟上,在一轮又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热潮中,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却偏冷。而环保投资欠账将会越积越多,环境形势将会越发严峻。据曲格平(1997)估计,工业污治欠账约在1500—2000亿元,城市与污染控制有关的基础设施欠账至少有3000亿元,环境保护投资的历史欠账总数约在5000亿元左右。要弥补这些投资,要求环境保护投资进一步增加。

    三、我国环境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村庄环境整治范文4

周岚:好的。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内涵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省农村环境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河道疏浚、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以省级试点示范为引导,落实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近1万个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整治,约占规划布点村庄总数的1/4,但还有3万多个规划布点村庄和大量的自然村庄的环境面貌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与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与城市面貌和环境建设相比,我省村庄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有些地方“脏乱差”现象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记者:通过“整治行动计划”,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周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六整治”、“六提升”为重点,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到2012年底,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航道)沿线,城镇及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周边等重点区域村庄环境整治。到2013年底,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到2015年底,全省村庄环境普遍得到有效整治,形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乡村环境面貌,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争取3至5年内全省村庄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观。主要目标是:

1、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建立。

2、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3、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弘扬,建筑特色得到彰显,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

4、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记者: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周岚:是的,这次整治行动,主要工作有两大块,一是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包括:

1、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苏南地区进一步提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和保洁队伍专业化水平,苏中苏北地区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2、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选择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治理方式,突出太湖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通榆河清水走廊等重点区域,优先推进位于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3、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畜禽散养、杂物乱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4、整治工业污染源。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

5、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6、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7、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满足村民日常需求。

8、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

9、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0、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

11、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

12、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二是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1、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适时优化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合理确定劳作半径和集聚规模,选择与生产相适应的居住方式,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数量。

2、推进康居乡村建设。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

3、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依法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严格规划实施管理。注重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

记者:要完成这样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工作,作为这次“整治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省住建厅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保证这一计划能真正落到实处?

周岚:全省村庄环境整治我们准备分两个阶段推进。2011-2012年是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全面动员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兼顾不同区域和村庄类型实施示范项目。全省20%以上村庄实施环境整治,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及其周边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力争完成40%以上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2013-2015年是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现环境整治目标,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2013年底提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2、突出工作指导。根据各地村庄基本条件,分区域、分类型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注重城乡、区域环境连线连片综合整治,强化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塑造,实现环境优良、生态宜居;其他地区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整洁、自然的村容村貌。

3、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跨村组宅基地置换,保障村庄规划建设整治用地需求。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4、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

村庄环境整治范文5

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新农村建设年八项实事工程安排计划的通知》(办发〔〕1号)分工布署,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新农村建设村级划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我厅对各地报来的规划和整治村庄名单进行了审查,经研究确定,下达年度全省300个村级规划和环境整治村庄名单。为提高村级规划和环境整治工作的质量,提出以下要求:

一、科学编制村级规划

(一)村级规划要注重村庄规划、生产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三者之间的相互衔接,本着科学性、前瞻性、完整性、可行性和民主性的要求,从提高农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入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散等落后状况方面下功夫,并将农村奖励性住房、游牧民定居、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等项目纳入村级规划内容。要注重各类设施现状和需要建设项目的列表,做到不重复、不缺项、不漏项,做到以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农牧区人居环境的整体提高。

(二)将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村庄规划应与农村牧区农田水利、道路、生产设施建设相结合,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一村一品生产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规范选址,保障安全。农牧区新建村庄和社区,规划选址要避开地震断裂地带、洪水冲积扇面、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低凹地段、风雪口、不良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域,充分考虑村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即要确保规划选址安全,又要注重生态保护,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一)抓好整治,改善环境。在村级规划指导下,先整后治,分期分段推进。首先治理宅前屋后垃圾、村内外“六乱”和残墙断壁围墙,同时对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最短缺的项目、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排序修建。有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奖励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村庄,要与环境整治“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去危”工程同步进行。新建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房屋,要达到安全、节能、环保、抗震要求,村庄整治达到即见新房又见新村的“七化”目标(即:布局优化、建筑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

(二)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反弹”。乡村两级应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创新农村物业管理模式,开展农村清洁工程,推行垃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评比工作,防止村容村貌出现脏、乱、差“反弹”现象,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

村庄环境整治范文6

一、总体目标

以苏南基本现代化、加快五大城区建设、打造美丽为总要求,巩固我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构建“政府推动、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坚持重点整治创建和长效管理并重,结合两整两创和市容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形成覆盖全区各村的长效管理网络,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二、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资金保障,严格督查考核。同时要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群众普遍接受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措施,把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具体要求为:

(一)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健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指导意见,在局部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

(二)村内道路环境干净。对通村到组道路和村内主要道路路面及两侧、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环卫保洁,做到道路路面干净、两侧整洁,无垃圾、无积水、无乱堆乱放、无杂草滋生。

(三)河塘沟渠清洁卫生。建立健全“河长制”责任机制和保洁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河塘沟渠的清淤和卫生保洁,做到水面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无白色垃圾和漂浮物;坡岸生态美观,无陈年垃圾,无乱建乱堆;河道水系畅通,水质清澈无臭味。

(四)房前屋后院落整洁。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参照城市管理“门前三包”的方式,引导村民各自负责房前屋后和院落的环境卫生保洁,做到垃圾入桶,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不随意堆放杂物,无露天粪坑。院落墙面整洁,无乱涂乱画,院内堆放整齐,及时清理和修缮破败房屋。

(五)绿化种植养护到位。保护村内古树名木,爱护花草树木,村内公共绿化由专人负责养护管理;村道两侧、公共活动场所、房前屋后等地带要做到应绿尽绿,引导村民开展庭院绿化和垂直绿化,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六)公共设施配套完好。村内路灯、公共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和公共休闲场所等必须有专人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缮,保持各类设备设施的完好配套和正常开放使用。

(七)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杜绝乱搭乱建、整治乱堆乱放和乱涂乱贴等行为,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民房屋出租给他人的,村规民约中必须明确房东职责,加大对承租人的管理和教育,强化承租人的家园意识,自觉维护周边环境,保持村内环境整洁有序。

(八)田园风貌整齐美观。要引导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按规定搭建农业生产用辅助用房,杜绝影响田园风貌和整体环境的乱搭乱建,保持农田整齐,棚舍规范。同时要加强对重要窗口地带及村庄周边抛荒地、废弃地的整治,通过绿化、复垦等措施改善农田环境,美化田园风貌。

三、工作措施

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制度建设和工作创新,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村庄环境长治久洁。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关于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明确区城管局为我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全面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确保村庄环境管理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分工。区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区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业务指导和考核工作。

1.区城管局是全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对全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工作;并具体负责对农村环境卫生及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检查考核工作。

2.区建设局负责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村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监管的指导。

3.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指导和监督各相关工作,确保提升和保持村庄环境质量。

4.各镇、开发区、街道参照城市管理社区网格化工作模式,明确每个管理网格(片区)1名片长,实施分片管理、并分别明确各管理队伍负责人。

(三)落实资金保障。坚持多措并举,分级筹措和落实管理经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村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支持的资金多渠道筹集机制,确保长效管理的持续运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落实日常管护经费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支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倡导志愿者、义工等形式开展村民的环境卫生自我管理,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