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感动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感动的文章

感动的文章范文1

夜半的音乐响起,飘忽不定的温馨旋律。铺满了一床单的千纸鹤。想让它们纷飞在这个浑浑噩噩的季节。当一阵风吹来,像风筝飞向天空。宛如红色的蒲公英,和着知足的音乐,和地上朦知的孩子一快玩闹。

看着床单上的千纸鹤,放飞思绪,在那个朦胧而又清晰的年纪。

它们是被一个可爱女孩叠的,然后笑呵呵地飞到我的手中。还记得那时候的天蓝地不象话,而我幸福地快要死掉。以至于我忘乎所以地牵起了她的手,一路奔跑着,我对着天空说我是多么地快乐。

那样的回忆那么足够,足够我天天将这铭记。

当风吹来,风筝飞向天空,断了翅的纸鹤在地上哭泣。于是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我,问我,纸鹤飞了你拿什么祭奠你的彩虹。我说,我爱上她的笑容,不考虑要怎么拥有,为了她,而期待,而祝福,无论她消失在天空还是永远在我心中弥留。

犹记得那个吹满春风的日子,我载着她去了一片长满花儿的草地。天边的海水,与白云朝晖相映。我们就坐在草地上。她靠在我的肩头。海风吹拂着她的头发,她迎着风在我的身边舞蹈。粉红色的栀子裙随着她的翩舞快乐地蓬松起来。她在风中大声地对我说:“真想一头扎进风的怀抱。”说完就一头扎进我的怀抱。

她说:“我最爱千纸鹤,千纸鹤是一串串美好的祝福,只给最爱的人。”

我说:“好啊好啊,你给了我好多好多千纸鹤啊。恩……所以我是你最爱的人”

我还说过,我会陪她走到最后,陪她看白色的风车,看海上的夕阳,还有她爱的琼瑶小说。两可心不会孤单,不会再让她哭。

那时候的我们像被青春冲昏了头的小猪。

感动的文章范文2

小小的感动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虽是偶感风寒,医院里的养母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沮丧地倚在床栏上,漠视着穿白大褂的护士们鱼贯般穿梭来往,病房的门关关开开。邻床的病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在整天拉家常的病人中间,惟养母“沉默是金”,任凭时光在无所事事的叹息声中,悄无声息地溜走。

九月以来,阴雨连绵。自养母住进医院,晓雾一天过医院三四次,为养母送这送那。

养母趴在窗台上,俯瞰楼下一顶顶五彩的雨伞款款地流动,待转过身,养母不禁想起了晓雾对她的照顾,心里产生了一些小感动。

感动的文章范文3

从小,吃饭是我最大的难题,我吃着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的一碗饭,看着外婆那端着饭碗的布满皱纹的双手和那丝毫没有责怪神情的慈祥的脸,不乖的我只会冲着外婆傻傻的笑,而外婆一定不会忘了告诉我不可以浪费一粒米饭宝宝。外婆常给我讲故事,常带我去屋后不远处的那一大片菜园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然后总告诉我要热爱小动物,说它们既然是有生命的东西,就应该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生活。再大一点妈妈把我送进了幼儿园,每天从幼儿园门口看到外婆,就像尼日利亚的贫民看到救世主,我吵着,连跑带跳拉着气喘吁吁的外婆,朝每日光顾的蛋糕店奔去。当老师把那最简单的知识教给我们时,我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数着外婆粗壮的布满皱纹的手上那永远也数不清的老年斑,然后嬉笑着跑开。而外婆总是颠着她那颤巍巍的小脚,不管刮风和下雨,拉着我走进那知识的殿堂,让我沐浴着温情的阳光。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总是会无缘无故的肚子疼,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发烧,呕吐。那时侯,爸爸和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身边只有外婆,外婆用一辆她亲手为我做的小摇车推着我走遍了市区所有的医院,看着我蜡黄的小脸,外婆的眼睛里布满了泪珠,但最终还是没有让眼泪流下来,依旧笑着对我说要坚强。病榻中的我什么都吃不了,只能吃一点流食,而外婆为了给我补充维生素,让我不要那么虚弱,总是用小刀将苹果削去一块圆形的皮,然后用勺子一点点的慢慢挖,把勺子里的苹果泥喂到我嘴里,我在外婆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的长大了,而外婆也老了,牙口不是很好了,所以现在改成我来喂外婆吃苹果了,那布满皱纹的脸欣慰的笑了。

外婆没有多少文化,可她从小就教育我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有恒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今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我依然牢记着外婆的教诲,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人们说,亲情是一种深度,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是一种浩荡宏大,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理解堤岸。是的,我的外婆将这些全部都奉献给了我,为我任劳任怨操劳一生的外婆,我爱您!

感动的文章范文4

考生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此外在充分领会“感动”的内涵基础上,还要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一个新视角,去抒写真情。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只有善于用心捕捉,就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内容上,我们即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切记,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能与读者用心交流的。要让读者感动,让生活感动,让世界感动。

写法上,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望而生厌。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必须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感人。

总之,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都符合要求。

感动的文章范文5

对这份感动的诠释可能显得有些复杂。老师教书育人这么多年,有无数像我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学生时代也许成绩平平,按我的逻辑,正是因为太平凡,应该很快被忘记。但老师居然在十多年后偶然的一次看报过程中准确辨认出哪几篇文章肯定是他学生写的,尽管用的可能只是笔名。而这位学生当年并不出众,但大概正是因为当年的不出众,让他今日能久久地兴奋激动不已。老师当年教的,正是语文。

老师是个真正的文人,我一直对同窗们这么评价他。这个时代里,表面看文化还是斗不过金钱,文人两字也远没有商人两字能吸引眼球,但为什么如今无论经商还是从政的昔日同窗们,包括我,听了他的一席话,看了那些他在报纸和博客上的文章,都会被他看淡金钱名利的文人气质深深震撼呢?

所以,从这层意义讲,文人两字的分量在我们内心其实依然很重,正是因为分量依然很重,我们才会在十年后依然想再听听老师的教诲,并深深地为老师感动,为崇明中学感动。

和老师见面后不久,我就出差去了北京,那恰好是我度过大学时代的地方。我独自走进校园,当然早已不是当年模样,又时值寒假,北风呼啸,行人依稀,老师一个都不见,只有内心一份感动还在,这是我的宿舍,那是我的过去。回来后,同事好友会常拉着我去唱歌喝酒,我自会应景点些适合心绪的校园歌曲。

今天书写这些心绪的时候,突然发现办公室窗明几净,身旁清洁工阿姨在努力地擦窗户。我向她问个好,她居然用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自豪地告诉我,今年春节她是和女儿一起回去的,女儿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书,那里的老师很好呢……

(选自《崇明报》,有删改)

情感共鸣

作者用朴实的话语写出了自己对老师的那份感动。之所以感动,就是因为学生时代,成绩平平,自己应该很快被忘记,但老师居然在十多年后偶然的一次看报过程中准确辨认出哪几篇文章肯定是他学生写的。因此,这种感动会使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阅读思考

1.“对这份感动的诠释可能显得有些复杂”,为什么有些“复杂”呢?

感动的文章范文6

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

1.在文章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出论点及分论点;根据全文内容或一段内容,归纳、提炼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识别文章中不同类型材料(如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充当的论据,并能分析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区别,指出具体的论据在文章中的作用;或者评价论据使用是否恰当;或者根据语境需要,补充恰当的论据。

3.指出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相应的判断。

4.识别五种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结合语境指出具体论证方法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5.指出议论的结构,说出论证过程的内在联系。

6.品析议论文的语言,结合语境分析语言特点及作用。

7.联系生活,结合所考查的文本内容进行拓展比较,或将文章的相关内容与原理运用于生活。

议论文阅读考查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类比拓展题。下面按照考点分述其考查方式:

论点的考查多采用填空、简答两种题型,有时也会采用选择题。

对论据考查采用简答题,一般为分析、评价论据的作用,或补充一个恰当的论据;也采用选择题型考查补充论据是否恰当。

对论证方法的考查,多采用结合语境(如画线句内容)分析其作用,一般不作概念名词类考查;有时也会结合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如对比喻论证方法的考查,多采用此法。

对论证结构、论证过程的考查,往往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直问式,如“请说出X段采用的论证结构”;一是调换顺序式,如“X段可不可以与Y段互换位置”,等等。

拓展比较类考题,往往会将文章与其他语段(或是课本内容,或是课外内容,但命题者会提供出来)进行类比,或求同,或求异,旨在考查考生的比较归纳与多元分析能力。

议论文阅读的命题,不注重名词术语的考查,侧重对考生领悟文本内容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与拓展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呈综合性发展趋势。

【知识储备】

议论文阅读涉及到如下知识点:

一、论点,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人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心中总有个观点,将观点行之于文,就是“论点”。论点要求正确、鲜明、针对性强。

二、论据,是证明与支撑论点的材料。我们平时所说“言必有据”的“据”就是指论据。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图表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定理、事理等。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必须典型,与观点相统一。

三、论证,就是组织材料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包括论证方法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事实论证(例证法、摆事实法)、道理论证(讲道理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五种;初中阶段涉及的论证结构主要有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和对比式结构。

四、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限制性、修饰性的词语往往更能突出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多为中考考点。

【高效应对】

【中考题例】(2011年长沙市中考题)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业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③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智慧过人之处。

⑥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默默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热爱、执著追求的事业当中,刚毅而令人敬佩。

⑦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执著精神,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摘自《时文选粹》2010年合订本,略有改动)

【中考原题】

1?郾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2分)

2?郾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3?郾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语段分析其作用。(3分)

【最新拟题】

4?郾在本文中,作者认为“单纯”是指什么?

5?郾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6?郾文章中多处引用名人名言或格言诗句,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引用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

(2)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

(3)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

7.请分析文章第⑤段怎样得出“心境单纯”也是“智慧过人之处”这一结论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8?郾下列素材中不能体现“单纯的心境”与“单纯的境界”的一项是( )。

A.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B.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都德《最后一课》)

C.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吴敬梓《范进中举》)

D.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曹雪芹《香菱学诗》)

【答题指导】

一、如何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此类题目,包括寻找文章论点、概括提炼文章论点、为文章拟一个题目等几种形式。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对论点的类型、特点及一般所处位置有一个大致了解。

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的主张,包括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寻找文章的论点,一需要把握论点的特点,二需要把握论点在文中所处的位置。

论点具有概括性、鲜明性的特征,表述简洁。从位置来看,中心论点一般位于全文的开头(总起)或结尾总括性的段落中,分论点一般位于具体段落的开头。

文艺性议论文,文笔比较优美,语言比较含蓄,有时论点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需要读者加以概括,如长沙卷《单纯的境界》一文。概括时,要将各段各部分之间的内容加以整合,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流露。如长沙卷题5,考查对本文论点的概括,就需要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可以整合为:提倡单纯的人生境界。

二、如何理解文章中的专有名词?

许多文章,特别是科技论文、社科类议论文,往往会涉及到一些专有名词,命题者也喜欢考查考生对此类词语的理解能力。如长沙卷题4,考查考生对文章关键词“单纯”的理解。理解专有名词,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只要讲出其语境义即可。答案:本文中“单纯”是指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这种心境摆脱人生喧嚣,洗尽铅华。

三、如何分析论据在文章中的作用?

首先应当辨明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其次应当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找到其支撑与证明的对象,而这种被支撑或被证明的对象,一般位于这个论据的前面或后面,多为概述性文字。如长沙卷题6,就是分析文章三处名言(道理论据)所起的作用,解答分析的方法就是看每一则名言的前后内容。其答案为:第(1)处用佛家语引出心境单纯是一种信念。第(2)处用熊十力先生的话证明学者的心境要单纯,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第(3)处引用此句,揭示单纯的人对待名利的态度,指出这种态度是人生获得成功的原因。

四、如何补充论据?

从题型上看,补充论据有两种考查方法:一是选择题,提供四个选项让考生加以选择;二是填空简答题。从论据的类型上看,有补充事例论据,也有补充道理论据。长沙卷题2要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答案示例一:闻一多专注于古代典籍的研究,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典籍。答案示例二:贝多芬沉浸于交响音乐的创作,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音乐。

五、怎样分析论证方法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此类题往往分两步考查:先指出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再分析该论证方法在具体语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时也应当依次作答。首先方法的界定要准确,其次一定要联系语境加以分析。长沙卷题3即为此类考题。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可知所用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法;因为是比喻论证法,所以一定要分析出所比的具体内容。本题的答案为:采用比喻论证,作者把心境单纯的人比喻成无意争春的红梅,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心境单纯的人单纯的精神境界,使论证形象更有说服力。

六、怎样分析论证过程?

在这两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中,要求分析论证过程的试题逐渐增多,如2010年南京中考卷第19题“第⑤段是怎样得出‘爱朋友胜过爱自己’这一结论的?请简述论证过程”,即属于此类试题;长沙卷中的题7也属于分析论证过程的试题。从涉及面来看,分析论证过程的题目,往往有两种情形:一是全篇的论证过程,二是某一段的论证过程。解答好此类试题,宜先将所要分析的对象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看每一部分之间存在何种联系。题7答案:第⑤段先从生活层面指出“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然后用庄周、陶朱公、陈景润、释迦牟尼等名人的事例加以证明,转到更重要的角度(即事业的角度)分析,指出在事业上的单纯心境并取得成就,从而得出“心境单纯就是智慧过人之处”的结论。

长沙卷题1也涉及到有关论证过程的分析,解答方法同上。答案如下:答案一:只有精力集中而心境宁和,心无旁骛,心系一念,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答案二: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业中,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

七、怎样解答拓展比较题?

从拓展的方向来看,有两种情形:一是向课本拓展,如长沙卷题8;一是向生活拓展,就上述文本,也可以拟“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持单纯的境界的”一类题目。从题型来看,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拓展,也无论哪一种题型,解答时一定要注意语境,要分析语境,否则达不到拓展比较的目的,容易出错。如长沙卷题8,A项叙述“我”听了父亲的指导,没有他虑,只想到脚下一步,终于独自走下悬崖,这是心境单纯的体现;B项写孩子们认真听课,心无旁骛,属于心境单纯;D项中描写香菱潜心做诗,属于心境单纯;而C项范进一心想去参加科举考试,无视老母亲与妻子的生活,这是他一心追求功名的表现,不能视为心境单纯,而是利欲熏心的体现,故选C项。

【名师提醒】

议论文阅读答题,必须坚持“读懂文本内容,明确主要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明晰论证层次,理解各段落间的关系与联系;推敲题干,明确考点,结合语境,规范答题”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分析、作答。即整体把握,局部分析,然后下笔。下笔时审清题目,明确考点,联系语境,规范作答。

在议论文阅读考查中,特别要注意补充论据(含分析论据的作用)与分析论证过程两类试题。这两类试题是考生高频出错的题。下面作简要分析。

在上面的“答题指导”中,已经对如何补充论据作了一般性分析。其实,无论补充何种论据,也无论何种题型,解答好补充论据类试题,有两个依据:一是丰富的积累,考生必须储存大量的事例论据与名言警句类的道理论据,没有充分的积累,解答补充论据类试题,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二是结合语境进行补充,使论据与论点统一。许多考生不看语境,而只是填上一个事例或道理论据,就认为万事大吉,其实往往出错就在此处。下面以长沙卷的题2为例,谈谈如何结合语境补充论据。

原文存在两个语境,大语境中已经列举了董仲舒、大禹与袁隆平三个人物心境单纯、致力于事业的例子,这里暗示了所补论据必须是事实论据;而袁隆平一例画线,则是补充事例的小语境,这个小语境中隐含着两个信息:一是所举人物,最好是历史上在某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或有造诣的人;二是仿照句式,描述所举人物的成就,也就是说此题同时兼顾了仿句的考查,答案必须以“某某人致力于何种工作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何种事物”这一句式来答题,许多考生未对语境仔细推敲,从而丢分。

至于分析论证过程,先将要分析的内容标上句序,划分成几个部分(如果是对全篇或者几个段落进行分析的话,必须先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最好能够梳理出标识各部分内容与关系的树状图),然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递进,或对比,最后用“首先”、“然后”、“再次”、“最后”这样表示序数的词语,分条逐项描述。需要强调的是,理清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解题的根本所在。

【仿真练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陈世旭

①也许是诱惑太多,也许是刺激太甚,也许是节奏太快,冷漠、推诿、嫉妒、内耗,遮住了仁爱、道义、宽厚、同情。于是,感动――世界上最简单又最美好、最平常又最崇高的情感,正悄悄离开某些人的灵魂。

②当下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感动的时代;当下的我们,是一群需要感动的人。

③其实,任何社会都不会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对“感动”的寻找,会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感动”不是奢侈品,而是与我们相依相伴的生活常态。

④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存在于庞大的社会各阶层。他们中既有平凡的公民,也有贡献突出的俊杰。甚至,那些没有光环的小人物,更易激发更多人的共鸣,影响更多人的价值取向。他们是人世间的“盐中之盐,原动力的原动力”。他们的或震撼或平凡的事迹成为人们生命中不可抹去的感动因子,他们的精神日益外化为整个社会的追求和目标,成为中华民族人格史的绚丽篇章。

⑤历史和现实永远不会没有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时代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和英雄。所有与社会公认的价值判断相一致,与大众的精神追求相吻合的感动,必然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必然凝聚全民族的良知。所有让我们感动的名字,一定会让我们凝神。因为有了他们,心情不再灰暗;因为有了他们,日子变得踏实。(A)他们其实就是常人,他们像常人一样说话,只不过表达的思想成为引导我们生活的航标;他们不一定都惊天动地,只不过他们的品质化作了民族骨骼的钙质。可见,他们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⑥人们常常因为感动而泪流满面,但流泪并不是感动的终端,行动才是最后的归宿。“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让我们感动的人物用闪光的人格创造出朴实的奇迹,用无私的行动照亮了别人的生活。无论太远还是太近,无论陌生还是熟悉,他们的行动会在所有人的心里激起持久而悠远的回响。当感动叩响我们每个人的心扉的时候,当他们的道德准则成为大多数人的精神高度的时候,人性的善良与崇高就会成为广泛的社会行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接近理想的乐园。

⑦一群群平凡而卓越的人会连成时代精神的壮丽画图,结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B)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用日复一日的善举去感动我们广阔的社会,去感动我们深远的历史,但我们可以是清澈的甘泉,浇灌干涸的心田,孕育自我的完善,浸润被自私、自卑、自弃和贪欲困扰的灵魂。让感动成为一泓清泉,一种滋养,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催生心灵升华的生机,养育精神之树蓬勃生长。

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更多的感动,正如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阳光洒满大地!

(选自《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2011年第9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的主要观点,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生活中的‘感动’不是奢侈品,而是与我们相依相伴的生活常态。”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作为文中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2010感动中国人物:雷锋传人郭明义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

( )处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时代需要感动。

2.文章开头分析某些人“失去感动”的原因,指出问题所在,引出并从反面证明了“时代需要感动”的中心论点。

3.这句话表明:感动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崇高同时又是最简单、最平常的情感;任何社会都不会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存在于庞大的社会各阶层,他们的事迹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抹去的感动因子。

4.首先提出观点“行动是感动最后的归宿”;然后引用鲁迅的话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分析来证明行动的重要意义;最后呼唤人们在感动中行动起来,使论点得到深化。(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