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列子学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列子学射范文1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课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分析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中包含了许多门专业课,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等很多门专业课。电气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是学生以后专业技能的基础,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可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实验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线,一切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的确,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是什么都做不了的,但是各高校教师在理论知识为主线的教学环境中的同时自己的意识也受到了影响,对实验和实践环节都放松了,所以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再遇到一线设备的操作维护、查询故障、排除故障问题的时候就不知所措,导致了大批的“纸上谈兵”的学生。还有就是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考核系统尚不完善,考场作弊的现象非常严重,制定出一个严格的教学考核系统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教学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课程教学设计
2.1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的设计理念
CDIO 设计理念:将教师或者经典的实际项目引入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课程设计中,通过实施项目的 C(构思)-D(设计)-I(实施)-O(运作)完整过程,如果这样做会使得学生不仅牢靠地掌握了专业课的知识,又能使学生了解到在工作现场是如何运用已学的知识,使得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工作现场技能两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集成化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引入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课程中来,我们把这个项目称作“Ⅰ”项目,“Ⅰ ”项目里面包含许多门专业课,再把这个“Ⅰ ”项目中的每个分支拿出来分发给各个专业课的教师我们把它称作项目“Ⅱ”教师通过讲解各个分支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了整体的概念,把“Ⅱ”项目和“Ⅰ ”项目有机的联系到了一起,这样就做到了把电气工程自动化课程集成化的目的,这样做能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更完整的掌握了各门专业课知识。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由于社会的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进行改革,新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列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手段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每门课现有的条件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手段进行教学设计。
2.3 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无缝对接教学与生产
现有的教学内容只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线,有很多的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是不知从何入手,导致工作后工作效率低,最终影响自己的专业生涯。所以我们要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把原有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缩减三分之一,把实践内容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因为原有的理论知识抽象、难理解,还有就是学生在学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时候会思索一个问题,学了这个知识能在以后的哪些地方用到?学生们找不到答案就会认为学习它们也没有太大的用处,所以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了学习,但是我们一旦把实际问题引入到教学环境中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再把教学和生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之后还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兴趣,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把理论和实际生产的知识牢牢地掌握住,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如此设计就能高效地完成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4 结合新教学内容体系,编写生产性教材
教学内容设计重构后,原有的教材就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了,所以我们要结合新的教学内容重新编写教材,把实际生产等实践内容编写到教材中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材是实验部分和理论部分分开,而且实验部分不占有大部分课堂时间,所以同学平时更是很少翻看实验教材,如果把实验教材编写到理论教材中,就是使得实验和理论部分捆绑,这样在无形中就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实际生产内容,让学生拥有良好配套教材。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专业课知识和实践技能。
2.5 加强实验教学设计
(1)以“基础+工艺+应用+综合”为主的实验内容设计。课程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工艺实验、应用实验、综合实验4种类型。基础实验主要包括:并励直流电机调速、星三角降压起动。工艺实验主要包括:交流异步电机的结构认识及装配、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单向连续运行电气控制柜的装配。应用实验主要包括:工作台的自动往复控制、皮带传输机的电气控制、生产设备的多地控制。
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改变了过去的一味验证理论性实验思路,更强调了电气控制的综合设计及工艺应用性。
(2)以“必做+选做”为主的实验任务设计。在任务的安排上,分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基础实验为必做实验,占实验总学时的50%。工艺、综合、应用实验为选做实验,占总学时的50%。授课教师根据大纲给定的选做内容,有计划地选择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2学时的机动时间,可以自主设计方案,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实验中选择实验。并且在每个实验中,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及教学效果,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必做内容为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内容,为实验的基础部分。选做内容是教师提供的相关环节或学生自主设计的环节,为层次较好的同学服务,为实验的提高部分。
2.6 严格监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的考试情况
更好地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列教学的内容,就是为了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课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但是现在部分高校虽然做到了高效的课程设计,但是把这其中的重中之重给忽略了,就是考试作弊情况。所以各高校要严格监管考场纪律,不要让我们辛辛苦苦做出的教学设计成为泡影。
3 结束语
按照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列课程教学设计来实施教学任务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验器材的利用率,使得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有效避免了由于大学生毕业后对专业掌握不熟练而与工作机会失之交臂的情况,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世兴,黄向慧,黄梦涛,汪梅.现代电气自动控制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 陈渝光.电气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列子学射范文2
【关键词】教学设计 系列微课 自动化生产线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61-02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综合性强,涵盖光、机、电、气、信等学科领域,综合了机械技术、传感技术、PLC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和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专业核心技术知识。正因为如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它存在既“重要”又“难学”的矛盾。如何有效化解这一矛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教学改革热点问题。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的教学视频载体,它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推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它主要将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易忘点、易混淆点等以视频形式进行呈现,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模仿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微课”资源的开发应用对高职课程改革注入了一针久违的“强心剂”,如何开发、设计并制作整门课程的微课(即“系列微课”)资源对于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微课的教学设计也必将成为微课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
一、微课的内涵解析和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微课的内涵解析
微课简称微课堂,广义讲它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和教学反思等。但它又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课堂,传统的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现场的讲授、操作、组织实施完成,一般不具有“重复性”,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需要反复强调,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做笔记,而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内容也不可再现。而“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将整个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和教学反思等“传统课堂”这一完整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继承了传统教学课堂的优点,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通过PC机、手机等操作终端进行观看学习。同时,“微课”又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以反复播放学习,加深理解,特别是一些动手实践的内容,学生可以边学边做,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
“微课”是一种特殊的“微视频”,虽以视频形式呈现,但并非是普通的视频文件,而是内含丰富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没有教学设计的“微课”不能称之为“微课”,而是“微视频”。教学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发挥“传统的课堂”的优点,将完整的教学过程植入“微课堂”,为微课的开发、设计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微课教学设计方法及步骤
按照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易忘点、易混淆点设计了29个微课,每个微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思路、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反思等环节。
(一)微课的选题
微课的选题非常重要,也是微课资源开发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首先要考虑设计什么内容,这些内容选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考虑整门课程的微课是否能够形成系列,既要考虑微课选题的整体性,也要考虑其个体性,使两者得到很好的统一。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是一门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多,专业知识抽象,技术性强,要求掌握供料、加工、装配、分拣和输送等5个工作站的工作原理、电气安装及编程调试,最后能完成整体联机调试。在微课的选题上,要做到“全”“精”“益”。一是“全”,即选题全面,所有选题要覆盖整门课程大纲规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力争通过这些微课视频的辅助,能够使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并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精”,即每个微课的选题尽可能做到精炼,且独一无二,没有重复。三是“益”,即微课选题要有意义,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根据“全、精、益”的设计思想,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系列微课选题包括生产线的整体认识、各工作站的电路安装、气路安装、编程设计和联机调试等五个模块,共计29个微课选题,见表1所示。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选题确定后,接下来第二步是构思教学设计的设计思路,即要回答“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样做”这三个问题。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困难或典型事例等进行改革创新,力争通过本设计来解决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例如,针对“供料站的单站运行”这一微课选题,其设计思路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供料站的功能和工艺控制过程,包括正常的启动工作过程,正常的停止工作过程和异常工作状态,建立良好感性认识。具体的教学过程则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安排。
(三)微课的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学情,即授课的对象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是高职学生还是中职学生,根据他们的学历层次、学习经历、学习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策略设计。
(四)微课的教学策略
微课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等几个方面。以“供料站的单站运行”微课为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目标。知识目标为理解供料站的工艺控制过程;能力目标为具有一定工业控制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素质目标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内容为供料站的单站启动、供料站的单站停止、供料站的异常运行状态。教学重点是供料站的单站启动、停止,教学难点是供料站的异常运行状态。学习环境有电子教室、局域W、因特网、校园网。学习资源类型有课件、多媒体资源库和仿真软件等。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
(五)微课的教学过程
微课的教学过程是微课视频制作的“理论指导”,是微课视频拍摄、录制和制作过程的文字表述。整个过程一般包括片头、课题引入、任务描述、任务展开、小结和片尾等几个步骤。各部分的作用、教学手段及用时见表2所示。
(六)微课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是一种微课教学过程的反馈和思考,根据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如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需要改进,需要怎样去进一步解决,同时思考如何更进一步将本微课应用于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已逐渐深入人心,也引发了广大高职院校教学一线教师投入制作微课的热潮。如何开发整门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系列微课资源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任重道远的一项任务和使命。因此设计课程系列微课的教学设计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是系列微课资源开发的理论指导和制作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
[2]王正华.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5(26)
[3]黄爱科.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5(23)
【基金项目】2015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微课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2015-B16)
列子学射范文3
神话故事《愚公移山》就出自《列子》,这个浪漫的寓言彰显了道家改造自然的雄心。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在《列子》里巍峨耸峙的济源王屋山自古与中国道教文化并行不悖。道教之源原来不是《道德经》,而是发端于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登王屋山顶设坛祭天的恢弘故事。
在很多时候,总以为济源离自己很遥远。济源,西踞王屋,北依太行。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万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
王屋曾是夏王朝的都城“原”,战国至隋唐时期的“轵邑”也以富庶闻名天下。这里还是“华夏文化之源”,开天、女娲补天、黄帝祭天、蚩尤之乱、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皆源于此。
而关于王屋山,它的另一个生动之处,便是它的道教文化。
志书载:王屋……绝顶有坛,为轩辕祁天之所。
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亦云: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列席王屋山,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
轩辕黄帝一统华夏之后,仍以“大道未远播为忧”,广游名山问道,遂成道教始祖。春秋以下,王屋山大道便风靡天下。
在抵临王屋山必经之路的一侧,是王屋山道教宫观的“第一洞天”——皇家道观阳台宫。这里仙凡相守、人神相闻,更有院中一株千年菩提,枝繁叶茂、冠盖似云,正昭示着佛道共融的涅槃宗义。
阳台宫,因地处阳台而得名。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玄宗李隆基命道士司马承桢于王屋山自选形胜,创建道院。开元廿三年(公元735年)道院落成。玄宗亲书“寥阳宫”匾额,并令其妹玉真公主进山拜师学道,朝野震动,道风顿盛。
如今,阳台宫凭着1200多年的泱泱道风开门纳客,广布道理,试图给人醍醐灌顶般的点拨和教化,今人能读懂几许呢?
在玉皇阁廊柱浮雕上凝固着一个我们谙熟的故事——《乌鸦与狐狸》,聪慧与蠢笨的较量演绎了出了的深刻寓意,总会给人们以启迪。
阳台宫,不过是王屋山道教的扉页。从阳台宫到王屋山,还有一段遥遥的路程,这段路程,不仅需要我们用脚去丈量,还需要用心去修行。
列子学射范文4
[关键词]孔子;儒家;传统;旅游理论;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84―05
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儒家,在中国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有儒家的因子,其区别只是所占比重的大小而已。同样,中国传统旅游理论也与儒家的思想息息相关。
儒家旅游理论的产生来源于长期的社会实际。从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看,旅游活动要早于旅游理论。据记载人文始祖黄帝就曾“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而夏禹则“予乘四载”,即乘车、船、橇、横(登山鞋)四种交通工具,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大地,他“东至搏山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南至交址抿、孙朴、续椭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共肱、一臂、在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疆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不有懈堕,忧其黔首,颜色黎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也”。最后死于浙江省的绍兴,所谓“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会稽亦“会稽之山”,今绍兴有大禹陵供人们拜谒,即是禹葬于会稽的明证。自禹而下,还出现了“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糜不穷览”的旅游始祖神“修”,以及以商贸旅游而著称的王亥,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旅行家周穆王等。但是,旅游理论的产生,却是来自于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
春秋时期“礼废乐坏,大小相u”,为更广泛更普及的旅游活动创造了社会条件。所谓师者尊长受徒课学,天下求学者趋之若鹜;各色人物相互串联交流,游学布道,纵论天下。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宗师们对日趋发展的旅游提出了理论上的重大思考。孔子首次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旅游理论,指出仁人君子应该热爱上苍给予我们的山山水水,从自然生成的山山水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生。孔子对千百年来中国人旅游活动在理论上的第一次总结和提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旅游理论奠定了中国古代旅游理论的基础和开了古代中国的旅游理论研究之先河。对此,明末清初的思想巨匠王夫之认为: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情之所动,必与物而相应,则不期乐而自乐。而知者则乐水也,临水而悠然自得,其昭旷之怀,有适焉者也;仁者则乐山也,入山而恬然自遂,其翕聚之情,有安焉者也。
并且指出:“山水之乐,皆造物自然之理;动静之体,则阴阳合撰之能;乐寿之效,皆性命自然之效。则为仁为智,要以体道而成德”。王夫之对旅游活动中内涵的“仁”、“智”、“道”、“德”的认识,是对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旅游理论最好的诠释和发挥。
考察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理论,是建立在山水与仁智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主客观之间。从客观上讲人与山水有着极为密切的依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山水是人类生存资料的主要来源,关系到民计民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孔子也说:“山川神祗立,宝藏殖”。因此,中国人对山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山神、土地、河神、龙王是老百姓几千年来拜祀的神灵,至今仍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从旅游活动来讲,则反映出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不同审美层次的人看待山水也不一样。在中国旅游文化中,山和水与文化是血肉关系,来自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无山不峻无水不灵,是人赋予了山水的鲜活生命。
山水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蕴含着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自然美的形象,因而在中国人的眼里它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并且很早以前就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如此,无论宗教意义上的神山神水,还是人们游览中的名山大川等,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人们由依赖山水转化为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并由此产生了以山水为对象的审美意识,自孔子而下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乐山乐水,而且涌现出一批批山水游的文人墨客,他们在山灵毓秀的氛围中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奠定了人与自然异质同构的相互感应关系,把儒家的思想推向一个人文化的新高度。并且作为旅游活动的一个永恒主题,必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游观山水,放回自然,本是人之性情所在,然而,孔子首次将“仁”融入到旅游理论之中,则赋予了新的内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根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左传》讲“礼”462次,讲“仁”33次,是把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论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在内,讲“仁”109次,由此看来孔子不以礼为核心而是以“仁”为核心的。所以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赵纪彬先生则统计为:“《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五见”,不知何故。什么是“仁”呢?“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能行五者(恭、宽、信、敏、忠)于天下为仁”,“仁者先难而后获”等。所以,孔子对自己“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旅游理论是这样解释的:
子张曰:“仁者何于乐山?”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子张曰:“高则何乐尔?”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鸟兽繁焉,财用出焉,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成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
由此可见,孔子之所以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理论,就是将旅游与最高生活境界的“仁”联系起来,在乐山乐水中回归自然,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孔子“仁”的基本意义是爱人,但不是抽象的概念,孔子是提升为有道德的人,有高尚情操的人。在《论语》一书中爱与仁相关的,或者说是内含仁爱的有四十余处。但“爱人”是出发点。这是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大小相腧,无有爱人之心,只有王霸之道。所以孔子要用“爱”来改变每况愈下的社风。有专家说:“孔子仁学的哲学性意义是从属于 服务于其社会政治目标的”。此言不无道理。反观今天社会之另一面,是“仁”者渐少,“爱人”者日稀,矿难频频发生,假药夺害人命,为富者不仁,返贫者屡现。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如何继续光大到整个社会,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来净化当今社会中所反映出的种种人性和意识上的颓废。
由于“仁”具有道德本身内容上的不同层次,个人修养上的不同层次和为政实践中的不同层次的特点,于是又有了仁德。为此,孔子有意识地将“仁”注入到旅游理论的同时,又提升为“君子比德”的思想理论。史称: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日:“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有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循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蹊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慨,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也”。
水是生命源泉,因此中国人对水所寄托的情感和希望也最大。大禹治水,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化身。通过观水,孔子悟出人生及社会之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和志等。《淮南子》称:“凡人之性,莫贵于仁,莫急于智。仁以为质,智以行之,两者为本,而加上以勇力辨慧、捷疾劬录、巧敏迟利、聪明审察,尽众益也”。人们为什么乐水乐山,后人的解释是:
夫知者何以乐水也?日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乐水之谓也。夫仁者何以乐山也?夫山aT,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也。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旅游理论的发展与升华,从中可以领悟到人生之真谛、万物之根源、自然之变迁、民生之要则、国家之构成。特别将乐山乐水提高到与国家构成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其位置之重要。《淮南子》称:“山为积德,川为积刑”,则发挥得更加具体。因而,高诱注曰:“山仁,万物生焉,故为积德;川水智,智制断,故为积刑也”。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对孔子旅游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旅游理论当中,孔子“君子比德”思想的融入起着开创性的历史作用,同时又启迪着后人对游山玩水的新认识。孟子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致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认为观察自然物要和人的精神之间相互感应,所说观水有术“之术”者,指人物对山水的认识,对美的发现与合乎道的法则。而王夫之则认为是圣人之大道和道之有本。指出:
今夫观水者则有术矣,非惊心于浩渺之无涯,而循其津岸以穷之也。至于海,则其水大而澜亦大矣。夫澜之所以大者何也?其从出者本之天一之生,而不乘乎时盈时涸之涓涓者也。于此观之,则知水之本无量,而后s泓者不测也。
以水“比德”和“观水有术”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理论上的提升。《管子》说:“水,具材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正因为水为万物之源,因此人们如何认识水、善待水便与道德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而“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色。
在旅游家眼里水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可与人相互沟通。谢灵运在《游名山志》中称:“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将山水与衣食等同起来,不能不说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一大特色。而艺术家们则认为:“岳镇川灵,海涵地负,至于造化之神秀,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之于咫尺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发而见诸形容,未必知此”。只有胸中装着山山水水才算是山水。
孔子的旅游理论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了两汉时期有了重要的突破。《淮南子》称:“所谓乐者,游云梦,陟高丘,耳听九韵六茎,口味煎熬芬芳;驰夷道,钩射ht,之谓乐乎?”而枚乘则提出述说原委、增长知识、开拓胸怀的观点:“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此物属事,离辞连类。……澡溉胸中,洒练五藏,澹澉手足,满面颓濯发齿。揄弃恬怠,输写L浊,分史狐疑,发皇耳目”。而东汉大历史学家班彪提出“历九州岛而观风,亦渐入之所虞”的旅游观。显然,这一时期旅游观点的更新与理论上的提高及强盛统一的汉朝息息相关。而人与自然、生命与环境的亲和是永无止境的,以数千年游山乐水形成的人文化的诸多表现而构成的文化与理论,同样是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下,推陈出新,绵绵延长,生生不息。
在中国,大凡一个理论的产生、传播与发展,除了时代背景外,个人的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历史的积淀。孔子之所以能够创立旅游理论,很大程度上与春秋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相关,这是中国历史上学术空气最自由、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儒、道、兵、法等家,涌现出老子、孔子、孙子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巨匠。其中老子、孔子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大师,而孙子则成为世界公认的兵圣。他们的思想不但影响着中国人,而且影响着整个东方和世界。但是,经过历史无情的筛选、扬弃和演变、发展,到西汉早期司马迁父子作《论六家要旨》时,已不足六家。而今天能触摸到并且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道诸家而已。所以,从历史的积淀看,孔子的旅游理论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正是儒家学说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结果。
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孔子所创立的旅游理论通过儒家的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的旅游理论也可以说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旅游理论,所谓“九流皆出儒家”者即是。在发展孔子旅游理论的先贤当中,有一位特别引人关注,他就是文化大师列子。列子,又叫子列子、御寇,春秋末战国初年人。列子一生好游,走过许多地方,所见甚富,常常将民间文化提炼为文学语言,教化社会。所以列子留给后人的寓言特别多,颇有启迪,如“愚公移山”、“纪昌学射”、“杞人忧天”等,其教育意义至今熠熠发光。特别是他在长期的旅游实践中产生了深刻的理论认识。史载:
初子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 见;我之游也,观之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日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
壶丘子,即壶丘子林,是列子的老师。这是对旅游理论的新创意新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旅游之快乐,在于所玩之没有陈旧的。其他人游,是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而我则不同,看到的是事物的变化。列子的这段话,对天今天的旅游理论来讲也不过时。它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旅游活动的新鲜感,也就是“游何所玩无故”,在今天仍是旅游者的主要目的之一;二是通过旅游活动观察事物的变化,即“观之所变”,则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进入到理性的认识,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难能可贵。而壶丘子提出的“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进一步对旅游提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外游与内观”观点的首次提出,表明人们通过长期的旅游活动,体悟到“外游”只是要求事物的完备,追求的也只是一些有变化的事物;而“内观”则是当作一个世界,不断地在更新发展,用不断发展的自我再去旅游变化着的外部事物,才是完满的旅游。所以列子听完老师壶丘子对旅游的认识后“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壶丘子对旅游的认识,可以说是理论上的一大突破,通过自我审视而观游,把自己融入到旅游当中,时至今日依旧是旅游活动的最高追求,毫无疑问也是中国旅游理论的精华之所在。
我们说自从孔子创“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理论开始,中国的旅游理论就与儒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于在今天的旅游理论以及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关系时的既开发又保护,在保护下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等诸多观点的形成和具体的措施实施,无一不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传统旅游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融入了相当成分的道家思想。至少追溯孔子旅游理论中“君子比德”与老子“上善若水”的渊源关系,可以看出孔子在创立旅游理论的过程中曾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而后人在发展这一理论时,又大量地融入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最近有学者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而不是一种现实。它是过去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并且与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结合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概念,旅游文化不断地体现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吸纳了一种均质化的政治议程,暗示生活在一个特定旅游地(场所)的人以相同的总体方式活动,并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群体划出界限来确定该群体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仔细地观察被描述者的行为模式,便会发现这些模式其实并非真的可以划出界限”。我们认为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所要体现的正是传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情结,因为“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活动从根本上讲是创造文化的活动。在旅游文化的创造过程中,旅游者必然把自己塑造成‘文化旅游者’,而不是文化的旁观者”。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当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旅游理论时,就会发现这一时期的探讨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比德”等传统的旅游理论并不矛盾,这充分说明传统旅游理论至今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消亡。
列子学射范文5
摘要本文以中岛敦受道家思想影响最深并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家生命哲学的三个核心内容――崇尚自然、超脱无为、天人合一与《山月记》、《李陵》、《名人传》等三部作品的各自对应关系的分析,探究了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的受容与消化吸收过程。
关键词:中岛敦 自然 无为 哲学
中国道家思想很早(约1400年前)即传入日本,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熟谙中国古典文学、喜爱哲学的日本近现代作家中岛敦更是沉醉于道家的生命哲学之中,先后创作出《山月记》、《李陵》、《名人传》等一系列经典名作。据资料所载,中岛敦曾经与同事一起举办了一个读书会,而阅读列子、庄子等中国道家代表人物的经典著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其“求道”之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岛敦文学研究就已经成为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热点,并出现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比较的角度也日益多样化,但大多囿于狭义上的文学之间的“影响比较”和“平行比较”,跨学科方面的广义的比较研究还未被充分重视,特别是将中岛敦的《山月记》、《李陵》、《名人传》这三篇受道家生命哲学影响最深的作品进行综合性、规律性、互文性的分析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即以这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家生命哲学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三部作品的各自对应关系的分析,探究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的受容与消化吸收过程。
众所周知,道家生命哲学是中国文明三大主流之一,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由汉字记载下来的道家思想更是世界上惟一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生态文化。在人类生存受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危险等直接威胁的现今,很多人已意识到道家生命哲学是人类追求和平、幸福生活所必须汲取的智慧。而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被后人誉为“诗人、哲学家和道德家”的日本作家中岛敦即从中汲取养料,以此来体验心灵的宁静。
道家生命哲学内容丰富而深刻,有专家将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崇尚自然、超脱无为、天人合一。中岛敦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并将其融合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一 “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与《山月记》
“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最高价值期待。在老庄的著作中,“自然”不是所谓的自然界、大自然,而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即顺其自然、自然而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至正之德,本然状态即为其最佳状态;不要为了尘世的名利而迷失自我,异化人性。庄子曾慨叹:“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意即一般人的追求物质利益、知识分子的沽名钓誉、卿大夫的领地食邑之争、圣人的保天下至欲,都会让自己牺牲身体。老庄崇尚自然真性,对因名利而造成的人性的异化皆持批判态度。而中岛敦所著《山月记》中的主人公李征正是被“名利”摧残后变身于虎的“人性异化”之例。
《山月记》发表于1942年,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小说中的主人公李征博学多才、自视颇高,曾做过江南尉,但因不甘与“俗人”为伍,辞官回乡,每日吟诗作词。后因生活拮据,不得不重新做地方官。“妥协”后的李征每日萎靡消沉,个性也慢慢地难以压抑,最终因发狂而遁身山野,变身为兽。这篇小说如果用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的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认为主人公李征的悲剧性命运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失衡,从而引起心理失常,酿成了他永远为虎,无法恢复人身的悲剧。然而从道家生命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这与前者虽“殊途”,但“同归”。李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同时他似乎也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始终没有停住自己追求“名利”的脚步。他虽已官至“江南尉”,但不堪其“卑微”,想通过做诗让自己“扬名立万”,但又过分在意“他人之目”,怕别人耻笑自己无“诗才”。对于自己为何变身为虎,小说中的李征是这样说的:
“各人的性情就像野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驯兽狮。我的猛兽就是自大的羞耻心,是老虎。我的羞耻心令自己受损,使妻子痛苦,也伤害了朋友,结果,我的外表变得和我的内在相称了。”
不难看出,李征所提到的“野兽”以及所谓的“羞耻心”,其实就是他对于“名利”、“物质生活”的过高追求的贪婪表现。他在欲望的驱使下疲于奔命,在迷失本性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正应了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 “浪漫超脱的无为品格”与《李陵》
上善若水,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提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与这种让世人叹服的辩证思想的相似说法在其他章节也可以看到,比如“守柔曰强”,比如“强大处下,纤弱处上”,还有“纤弱胜刚强”。这些都向世人传递一种信息,即纤弱只是表面,其本质是生命的强大。“柔弱”是老子的处世哲学,也是一种克敌制胜、自我保全的策略艺术。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在困境中以道家“浪漫超脱”的意识和“无为”哲学来调适的话,就会能屈能伸、超然通达,柔弱胜刚强。而中岛敦所著《李陵》中的苏武的“流放生活中的从容”以及司马迁蒙受宫刑之奇耻大辱仍继续撰写《史记》的“壮举”,皆是道家“浪漫超脱的无为品格”所调适的结果。
《李陵》取材于中国典籍《史记》、《汉书》、《文选》。小说登场人物之一李陵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为征伐匈奴,他自告奋勇,带领步卒5000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欲以少击众,结果被俘降敌。第二个登场人物司马迁因为给李陵做罪轻辩护而遭受“宫刑”。在狱中经受身心双重折磨的他忍辱负重,最终完成“史家之绝唱”――《史记》。而第三个登场人物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之后在胡地牧羊19年之余,始终未降。这三个人物表面上看都是“忍辱偷生”,但是本质上却是不同的。李陵“患得患失”,左右摇摆,始终没能战胜“心魔”,也难以获得心中的安宁;司马迁“守柔曰强”,能屈能伸,他始终秉承一种纯粹的工作信念,最后完成史学巨作;苏武虽经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但是他“留胡节不辱”,独守自己的那份心灵上的安宁,最后得以回归故里。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苏武忍受着“被囚禁于胡地”的侮辱,心灵却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纯粹的空间。人性返璞归真之后,所有一切都变得清澈明朗。
三 “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与《名人传》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就是由庄子提出的。老子也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相应,天人相通”,道家生命哲学主张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与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他们不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顺应。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即告诉世人“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所以要无私、无争、无求。中岛敦《名人传》中的主人公纪昌从原本的“争强好胜”到最后的“无知无欲”的过程,正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体现。
《名人传》是中岛敦在世期间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依据《列子・汤问》里“纪昌学射”的故事精心改编而成。小说梗概可以总结如下: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的纪昌虽拜善射的飞卫为师,但急于“征服一切”成为“天下无敌”的他,在射艺学成之后却对师父飞卫起了杀心,但没能达到目的。飞卫为了转移他的目标,让他跟自己的师父甘蝇学习更高境界的“不射之射”。在师祖甘蝇身边呆了9年的纪昌下山之后,面部毫无表情,眼神深邃悠远,全然没有了原来的锐利,好似一具木偶,并且已不知弓为何物。众人不解,究其缘由,他答道:“至为不为、至言不言、至射不射”。从此,据说他不用有所为,自有“神灵”执弓保护,不用说小偷强盗,就连鬼怪都难以接近。
读完《名人传》,相信熟悉老子《道德经》的人都会想起第四十八章中的那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名人传》中的主人公纪昌虽然技艺一天比一天长进,可是欲望一天比一天减退。中岛敦似乎在告诉读者,只有这种欲望的日益减退,纪昌才能达到了真正不想有所施为的境地。因为完全顺应、因循自然,不加任何造作,纪昌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由此可见,道家生命哲学之精髓分别在《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中有其具体体现,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思想是全面受容的。不过,如果将三部作品稍作计较,不难发现,中岛敦对于道家哲学思想的汲取和应用是高度自觉、循序渐进的,体现了他作为作家的思想的连续性和延续性。据中岛敦年谱所载,《山月记》、《李陵》、《名人传》都创作于1942年,其中《李陵》是中岛敦的遗作,虽然脱稿较早,但却是1943年7月他去世后才由其好友深田久弥命名并发表在1943年7月的《文学界》上。三部作品中,最早创作并发表的是《山月记》,它的主人公李征未能超越“名利”,从而酿成了他永远为虎、无法恢复人身的悲剧。而《李陵》中的主人公表面上虽为李陵,但是苏武才是中岛敦设定的“理想自我”。苏武不畏威胁,更无视利诱,“守柔曰强”,在困境中独守一片心灵的天空。及至《名人传》,主人公纪昌更是成为“至为不为、至言不言”的“至人”。从李征到苏武,从苏武再到纪昌,我们可以认为中岛敦把这三人合而为一,让一个“求道”者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蜕变。
英年早逝的文学“求道者”中岛敦,在其短短33年的人生历程中所创作的小说中,有大半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小说。而中岛敦并非简单地受容原文本的思想,而是进行了充分地消化吸收,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重新演绎,使这些作品超越了原文本的内涵,让读者去重新审视原作。《山月记》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人虎传》,但作者并没有囿于原作“因果报应”之主题,而是表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郁郁不得志的心理并深刻剖析了“人变成虎”的根源所在。《李陵》虽然基本上符合史实,但是为了表达主题需要,中岛敦也进行了合理的改动。比如李陵的“被动投降”;李陵在苏武面前“说不出一句劝降的话”;苏武“孤身”留胡地19年,等等。特别是中岛敦在创作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了很多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景色描写,这成为小说的一大亮点。在《名人传》中,他还在最后一部分进行了超越原文的“独创”,更明白地阐释了“艺道的极致,虚静的领域”。
近年来,很多专家用“影响研究”的比较方法,对中岛敦取材于中国题材的各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原作以及对其影响和影响途径进行了论述。中国原作固然对中岛敦的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中岛敦赋予原文本的新意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当我们导入重视探讨文本意义是如何被多样化理解的“互文”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还可以通过中岛敦为之沉醉的中国道家哲学这一视角来分析取材于中国的《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三部作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互文性文学理论,我们会发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岛敦文学世界。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2010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道家生命哲学对中岛敦文学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S2010602。
参考文献:
[1] 许士密:《道家生命哲学的现代诠释》,《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2]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孟庆枢:《中岛敦与中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
[4] 郭勇:《自我解体的悲歌――中岛敦〈山月记〉论》,《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列子学射范文6
关键词:《山海经》;《圣经》;蓬莱仙岛;伊甸园;理想乐土;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58-02
在人的追求中,人们总在寻找一个像乌托邦一样的世界,即使是最古老的神话传说里,也能找到原始初民关于理想乐土的描绘。
一、仙山传说――蓬莱仙岛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很多都有关于蓬莱仙岛的描述。《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史记》、《淮南子》、《太平广记》等书中都有关于蓬莱仙岛的记录。这里主要看看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山海经》中关于神话传说中原始先民对神界乐土的向往:
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州中。射姑国在海中,属于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大*居海中。明组邑居海中。蓬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海内东北陬以南者。钜燕在东北陬。国在流沙中者墩端,玺*,在昆仑虚东南。一曰海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肢之国。西湖白玉山在夏东,苍梧在白云山西南,……始鸠在海中,辕厉南。会稽在大楚南。
《山海经》中关于描写仙山的片段,我们可以想象出仙山的情境:位于海内东北角的是钜燕国。盖国在钜燕之南,朝鲜之北。朝鲜以东大海中有倭国,倭人以女子为家长;倭女束发为髻,用丹朱涂身,不知妒嫉。朝鲜以南有姑射国,姑射国西、南环山,东、北抱海,是列姑射的一部分。列姑射包括南姑射山、北姑射山、藐姑射山等。藐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她的肌肤似冰雪那么洁白,体态像处女一般窈窕,她吸清风,饮朝露,不食五谷杂粮,时而驾白云,乘玉龙,遨游至四海之外,她神情凝静,能使万物不受灾病,五谷年年丰登。列姑射之南,依次是明组邑、都州、韩雁国、始鸠国等。始鸠国往南数百里,使禹召集众神的会稽山。列姑射东南方的茫茫大海中,有虚无缥缈的仙人国瀛洲、方丈、蓬莱三山,山上布满黄金制造的宫室,白玉砌成的栏杆,那是穿着洁白衣裳,长有轻巧羽翅的仙人们居住的地方。山中的飞禽走兽皆毛色纯白,望之如漂浮的白云;树木结出的果实尽是珍珠、美玉,这些美玉、珍珠味道鲜美,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从蓬莱山朝东极目远眺,隐约可见海外大人国的城郭街市,往来人物。
在《山海经》中关于仙山的文字很少,我们能想象到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万物应有尽有,金钱已经不成问题,人可以长生不老,也不会再去为生死的问题思考,不再为琐事烦恼,也不在为生存烦恼。原始初民那种对生存和死亡的恐惧感都在这理想的仙界中消失,他们渴望有那么一方理想乐土让他们躁动不安的灵魂有所皈依。
蓬莱仙岛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它不仅是人所向往的理想乐土,也是仙界中具有超人智慧和力量的神们所向往的乐土。它带给了原始初民对生命的渴望,也激励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古代从皇帝到贫民百姓都渴望能到达神界中的理想乐土,可终究没有人能去。即使是神,也对那地方产生敬仰,并没有真正融入那乐土中去。因为每个神灵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职能,他们也要做好自己。而对于人来说,人每天都得去面对一样又不一样的生活,人生短暂,生存和死亡时刻考验着人的意志,而人们只有坚强的活着,把那份对乐土的憧憬化作奋斗的力量去努力生活。
二、尘世的理想――伊甸园
在希腊的神话传说中也有关于神界理想乐土的描述,即使是西方信仰的经典《圣经》也对那理想的世界有所描绘,说明对理想乐土的追寻是人类共有的梦想。
《圣经・创世纪》(Genesis)是《旧约》的首卷,“摩西五经”的第一卷,也是全部圣经的开端,希伯来文原来的书名“起初”取自原文第一句话(起初,上帝创造天地)的第一个词。在《创世纪》的第二、三章,我们看到了犹太人为我们建立的人间理想乐土――“伊甸园”(Eden)。
书中这样写到:……野地里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蔬菜还没有长起来,因为耶和华上帝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但有雾气从土地上蒸腾,滋润遍地。……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园中还有生命树和智慧树(分辨善恶的树)。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叫基训,是环绕古宝全地的。第三道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就是伯拉河。耶和华上帝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让他看守和修理,耶和华上帝对他说,园中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当耶和华上帝从亚当(Adam)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领到他面前时,亚当说:这是我骨中骨,肉中的肉(bone of the bone and flesh of the flesh),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却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become one flesh)。《创世纪》对伊甸园的情景也是着墨不多,但可以想见,这里是风景迷人,悦人眼目的理想居所,并有四条河流滋润着园中的大地,树上结满了香甜可口的果子,地上盛产上好的纯金,闪光的珍珠和鲜红的玛瑙……真是一个风光秀美,特产丰富,富于生活得人间乐园。
《圣经・创世纪》中关于理想乐土的描绘好像那个伊甸园从一开始就是上帝为人类准备的。只是人类受蛇(serpent)的诱惑吃了“禁果”(forbidden fruit)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才被赶出了人类理想的乐园。上帝的理想乐土本就属于神界,让人去管理和维修那个乐土。可人有了“智慧”遭到了惩罚,这里好似给人们一个暗示,人如果没有智慧,人不违背上帝的旨意就可以一直住在伊甸园。人类被逐出了伊甸园,所以在人类的内心世界中总想去回归理想的乐土――伊甸园。
人类对美好生活得追求都是在做一种精神回归的努力,上帝给人的宿命就是从土而出,归于尘土(Dust you are to dust you shalf return)并且上帝为了防止人类重返伊甸园偷取生命树(the tree oflife)的果实,在伊甸的东边设置了基路伯和向着四方转动的发射火焰的剑,严格地守卫通往生命树的道路。上帝让人类对于伊甸园的向往只存在于头脑中,也让人类长生不老的愿望不能实现,因为那生命树上长生不老的果实已经被神看守起来。或许一开始生命树和伊甸园就是为人类准备的,可最后那一切都失去了,那一切都只成了人世的理想。
三、人们对理想乐土追求的深层心理根源
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对于所有民族、所有时代都是相通的。原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型,是一种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决定着人类知觉、领悟、情感、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致性。他说:“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神话完整地保存了人类童年时代的集体无意识的梦幻,因而神话不仅成为一切文学艺术的起源,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得以返回的精神家园。
在原始社会中,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明确,在惶恐的自然生存中,人们渴望内心的宁静,也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于是人们为自己创立了理想乐土供人们在现实的痛苦中寻求心灵的安慰。《山海经》中的华夏诸神共有数百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人的理念和形式在变形中分离的半人半兽的准人格神。而在希腊神话中神绝大多数是原始初民完全按照人之自我形象和人的行为尺度塑造的人形神。所以《山海经》中的神界乐土蓬莱仙岛是神、人共同向往与追求的,而《创世纪》中的伊甸园是上帝为人类建造的。
人类一直都在给自身构建一种理想世界,可人类追寻的神界乐土要么是漂浮于海上,只存在于人的理念世界中;要么就是再也回不去的伊甸园。神界中的乐土给了原始初民无限的向往,也让原始初民在生存与死亡的现实考验中更坚定精神世界的追寻。
西方的《圣经》中关于神界理想乐土的描绘和《山海经》一样,文字不多,却给人无尽的想象。原始先民在面对不一样的现实世界中,他们产生了对理想世界的相同的集体无意识(理念),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民族信仰。
人生活的世界中有黑夜和白天,黑夜的宁静就是为了让人们内心平静,让人们把内心的诉求向着人类最本源的理想世界追问。《山海经》关于神的描述我们可以确认,华夏诸神都具有超人的力量,但没有绝对的意志来支配人。在流传的神话传说中,我们总能找到人通过自身的修行或是遇到某位神仙的点化而升入神界这样的事情,于是从最原始的华夏初民那里,人们就相信蓬莱仙岛处于神界,只有极少数的人才可能成为神并到达那理想的乐土。《圣经》以及古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神都有绝对支配人的意志,也有人的弱点,人是按神的意志行事,即使那些半人半神的英雄也是神的意志的使者。在这些神话传说里,人和神和谐共处,但人如果不遵从神的意志,那么连那神为人所设的居所――伊甸园都将失去。人的原罪让人失去了美好的生存家园与精神家园,于是在西方人看来人只有不断地赎罪才会得到内心的安宁,可是神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神把人从伊甸园赶出后,人就再不能回去了,让人重回伊甸园,神的意志就不存在了。
《圣经》与《山海经》里描述的理想乐土都在东方,是因为原始的犹太人和华夏初民都是生活在东方的土地上,《圣经》里的伊甸园有四条河流穿过,而《山海经》里蓬莱仙岛是漂浮于东方的海上,这都与两地的人们生存的空间有很大的关系。
华夏初民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簇拥古昆仑的齐鲁之地,而希腊初民生活的地方是爱琴海怀抱中的希腊半岛,原始的犹太人生活在两河流域。原始先民不同的自然生存环境以及生存的空间让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人们描绘的理想乐土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里面满布黄金、白银、珠宝,食物应有尽有,其次是那里面的人都长生不老。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人类对理想乐土的向往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生存和死亡的两大问题。苏格拉底为哲学下的定义是――为死亡所做的准备。人类一直在对理想的世界进行追问,不管它是人们的信仰还是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探讨,那理想的乐土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参考文献:
[1]徐显之.山海经探源[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2]罗梦山.山海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M].李培某,何其敏,金泽,译.上海:上海出版社,1990.
[4]张朝柯.与希伯来民间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5]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6]杨乃乔.比较诗学与他者视域・神话的本体反思[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7]【德】叔本华.叔本华美学笔记・论死亡[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