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夏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夏的诗句

关于夏的诗句范文1

1、关羽失荆州下一句是骄兵必败。

2、含义: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故事概况为: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

3、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夏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全局 马克思 中国 中国观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中国观就是认为中国停滞、封闭、落后。笔者认为,从全局的视域来看,这些仅是马克思中国观的一方面,实际上马克思在认为中国停滞封闭的同时,也认识到中国的文明与高尚。此外,马克思在认识中国小农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近古时期大量的中外贸易往来。

封闭停止与文明高尚

在马克思的眼中,中国的确是停滞和封闭的,但也认为中国人文明、高尚且具有道德心。

马克思对中国的停滞有过诸多的表述。他说:“我们总是看到,社会基础停滞不动、而夺得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却不断更迭。”①他在论述运动时说:“它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②

马克思也多次抨击中国的封闭,他说,中国“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处于“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③此外,马克思还沉痛地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④马克思也论述了中国封闭的原因,他说:“仇视外国人,把他们排除在帝国之外,这在过去仅仅是出于中国地理上、人种上的原因,只是在满族鞑靼人征服了全国以后才形成为一种政治原则。毫无疑问,17世纪末竞相与中国通商的欧洲各国彼此间的剧烈纷争,有力地助长了满族人实行排外的政策。”⑤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观察力是敏锐而全面的,在指出中国落后的同时,他也论述了中国人的文明与高尚。马克思认为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高度赞扬了中国火药等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⑥马克思也多次提及中国皇帝重视民间疾苦,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他说,1853年1月5日咸丰皇帝在北京下的一道上谕中,就责成南方各省督抚减缓捐税,特别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准额外加征。⑦马克思在论述鸦片贸易时说,早在1830年,如果征收25%的关税,就会带来385万美元的收入,到1837年,就会双倍于此。可是,天朝的野蛮人当时拒绝征收一项随着人民堕落的程度而必定会增大的税收。1853年,当今的咸丰帝虽然处境更加困难,并且明知为制止日益增多的鸦片输入而作的一切努力不会有任何结果,但仍然把吸食鸦片当作一样来取缔。⑧

再如马克思在论述第二次的导火索―“亚罗号”事件时,一再指出中国是正义的一方,而英国方面则是蛮横无理的,他说:“在全部事件过程中,错误是在英国人方面”,马克思还借用《每日新闻》社论来抨击英国政府“无所顾忌地任意把人命送上虚伪礼节和错误政策的祭坛,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丑恶和卑鄙的”。⑨马克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学习外来事物的能力,他说:“在一切实际事务中―而战争就是极其实际的―中国人远胜过一切东方人。因此毫无疑问,英国人定会发现中国人在军事上是自己的高材生。”⑩最后,马克思也高度赞扬了中国人的勇敢和团结,在论述第二次时他说:“至少在迄今斗争所及的南方各省,民众积极地而且是狂热地参加反对外国人的斗争。他们经过极其冷静的预谋”,中国人采取的方式是全民参与。

自然经济与近古时期中外贸易往来发展

马克思对中国的论述中相当部分与中国经济有关,他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运转做了深刻的研究。与此同时,他对近古时期中外贸易往来也做了一定的研究。

在马克思看来,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产物,他借用英国官员米切尔的报告来描述这种生产状态:“收获完毕以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齐去梳棉、纺纱和织布,他们就用这种家庭自织的料子,一种粗重而结实、经得起两三年粗穿的布料,来缝制自己的衣服;而将余下来的拿到附近城镇去卖。城镇的小店主就收购这种土布来供应城镇居民及河上的船民”,中国福建的农民“不单单是一个农民,他既是庄稼汉又是工业生产者。他生产布匹,除原料的成本外,简直不费分文”。

马克思进而对中国这种自然经济的影响做了论述,首先,这种生产结构的简单性就是中国社会长期不变的秘密,“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其次,马克思认为这种自然经济对外来的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抵御力。他说:“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根本谈不上大宗进口外国货。”事实也确实如此,1856年,马克思根据英国驻上海领事罗伯逊的报告,认为最近十年来中国茶叶的出口增加了大约63%,丝的出口增加了216%,而工业品的进口却减少了66%。估计从世界各地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比十年前多558万英镑。1857年,马克思写道:“从1854年到1857年,向中国出口的英国工业品平均不超过125万英镑,而这是第一次对华战争以前的年份里常常达到的数字。”

马克思认为,中国长期的自然经济虽然自给自足,但中外仍存在贸易往来,1600~1830年间的近古时期尤其如此。他论述说,由于西方需要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不得不用白银来偿付,“从17世纪初起,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对欧洲和美洲的金银市场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白银是这些东方国家的唯一交换手段,也是西属美洲大量输往欧洲的财宝。由于同东方进行贸易,就有一部分白银从欧洲大陆外流”。他认为,从17世纪起到1830年左右,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马克思进而分析说,到17世纪初,荷兰人以及后来的英国人扩大了同中国的贸易,白银的需要量大为增加,但真正大量增加则是从18世纪英国茶叶的消费迅速增长以后,因为英国为购买中国茶叶汇去的几乎全是白银。到18世纪后期,白银从欧洲向中国的外流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乃至吸收掉很大一部分从美洲输入的白银。这个时候,白银也已经开始从美洲直接输往中国,虽然总的说来只限于墨西哥阿卡浦尔科的商船队运到菲律宾群岛去的那个数量。19世纪头30年,欧洲更加感受到亚洲、主要是中国这种吸收白银的情况,由于西班牙的殖民地爆发革命,来自美洲的白银从1800年的4000多万美元降到了1829年的不到2000万美元。另一方面,从1796年到1825年美国运往东亚的白银增加了三倍,而在1809年以后,不仅墨西哥,还有巴西、智利和秘鲁也开始直接向中国输出白银。从1811年到1822年,印度和中国从欧洲输入的白银超过这两个国家输出的黄金3000多万英镑。以中英贸易而言,对华的输出在1697年不到英国出口总额的1/52,而1822年已经达到约1/14,1830年达到1/9左右。

此外,马克思对前中俄陆路贸易也做了一定的研究。他说,除正常的贸易往来外,俄国还在北京派驻有特使,“看来,在内地陆路贸易中,他们不会有什么竞争者。这种贸易是依照1787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订立的一项条约进行的,以恰克图作为主要的(如果不算是唯一的)活动中心。”恰克图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和中国的鞑靼交界处、在流入贝加尔湖的一条河上、伊尔库茨克城以南约100英里的地方。这种一年一度的集市贸易,由12名商管理,其中有6名俄国人、6名中国人。他们在恰克图会商并规定双方商品交换的比率,因为贸易完全是用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的。中国人方面拿来交换的货物主要是茶叶,俄国人方面主要是棉织品和毛织品,在货物定价都不高的情况下,贸易额竟达1500万美元以上。

综上所述,可见马克思对中国的认知是全面、真实而客观的,他对中国的论述绝大部分集中在1853~1859年间,马克思对中国的这种认知对他1859年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有重要的启迪,进而形成了的东方社会理论体系。

马克思对中国的认知是辩证的,全面、真实而客观,但是,对于马克思的这些中国观,中外有些学者却有着不同的诠释。萨义德认为,马克思的中国观充满矛盾,表面上是历史辩证法对进步二重性的解释,但从实际上看却是马克思意识里的欧洲中心论意识与对中国的人文主义同情之间自我冲突的结果。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第114~117页,第2~4页,第64页,第6~7页,第3页,第66页,第16~21页,第53页,第57~58页,第106页,第74页,第13页,第38页,第10~12页,第42~4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7页。

关于夏的诗句范文3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反思现有监控过程的数据处理的“抽样”观,即如何以大数据时代观将“抽样”式的思考转变为“全局”数据的思考。

教育质量监控的涵义与现状

(一)教育质量监控的涵义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就是特定的组织机构,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调控,达到提高区域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从监控工作的流程来看,评估是质量监控必经的关键,而调控是实现监控功能的重要环节。调控一般依赖反馈的信息。

教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具有“全要素”“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等四大特点。(见田芳《浅谈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当代教育论坛.2010.5)

“全要素”是指监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设施或教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等所有因素。“全过程”是指对教育教学进行全程监控,有多个不同角度,教学过程方面,一般指从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到考核等不同阶段;从学生的入学、学习直到最后毕业考核的全过程;含学期前、中、末,或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全员性”是指监控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工作或学习质量。“全方位”是指监控既包括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也包括在科学监测的基础上,对获取反馈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

上述四大特点是教育质量监控的理想。然而目前不论是教育质量监控还是监控中的评估手段,离实现四大特点还有很大差距。

从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上来看,它与以下五个子系统密切相关:(见张忠玉、叶宏光《本科教学质量:从监控到决策支持》.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5)

教育质量管理理念。它包括现代教育质量信念、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是整个监控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

组织机构是组织和实施监控的主体。是一个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监控机构网。

资源状况分析。规划与实施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都应纳入到监控体系中,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设施建设与管理、经费管理等。

教育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质量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与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程考试、实践教学等。

质量评价分析。质量评价分析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评估。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确保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

这五个子系统是监控系统必须关注的重心。

(二)目前教育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教育质量监控未能很好地体现前述四大特点,必然导致质量监控出现若干问题:

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还普遍存在科学性、操作性不强的问题。现有的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以及各种教学评价表,大多存在诸如指标不够全面而且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一般性的、笼统的、宏观的指标太多,而刻画这些内容的数据少,导致过于僵化,重静态轻动态。

监控时机及周期选择还存在许多盲区。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由于目前的方式方法问题,我们无法做到对教育过程进行即时评估,因而只能有选择地在部分时间段对其进行监控。

质量监控过程中评估结论时效性弱,汇总和反馈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最后终流于形式。

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监控乏力。课堂教学是教育质量监控的基本单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应该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之上。但是其抽样点过于随意而产生许多盲区,导致对课堂教学监控乏力。

上述若干问题引起了“两费两差一不足”(即费时、费力,信度差、指导性差,宏观决策作用不足)的现象:

1. 现有的评估工作中受评单位为准备好评估材料,往往在评估开展之前就花很长时间准备材料。2. 评估机构为保证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往往要花费很多人力和物力来投入此项工作。3. 由于评估时间和人力的限制,需要进行抽样式监控,导致管中窥豹、评估信度差。4. 由于评估时间的限制,无法观察到较完整的教育过程,所做建议也往往缺乏指导性。5. 分单位之间的评估工作,在尺度上会因人而异,导致不同单位的评估结论可比性差,综述性不强,对区域宏观决策的作用不足。

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关键性原因是监控内在观念性有以下缺陷:

观念性缺陷一,重横向比较,轻纵向发展关注。把质量监控仅仅看作是总结性的、甄别性的,就难以完整实现促进教育改革、质量稳步提高的目标。主要是因监控信息多来源于评估材料定性的分析,导致对差异后面发展原因定量式分析不足,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调控的粗暴――用“甄别”实现调控。

观念性缺陷二,重检查抽查信息,轻日常过程信息。囿于检查抽查自身的问题,在实际监控过程中,基本上以文字性的纸质材料为主,做一些定性的分析,无视原生数据可能提供的监控信息。这种方式导致被评估体为提供评估材料往往需要人为准备材料,使得评估工作流于教育教学过程之外,作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观念性缺陷三,重上报数据,轻日常数据。

因此克服上述观念性的缺陷是解决监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不强、盲区多、时效性弱、课堂监控乏力等问题的关键。

笔者认为,上述三大观念性的缺陷是监控过程中的“评估”过度依赖“抽样”而造成的缺陷。因此要克服这些缺陷,首先要反思现有的监控过程的数据处理的“抽样”观,即如何以大数据时代观,将“抽样”式的思考转变为“全局”数据的思考。

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的评估依据不过于依赖“抽样”,而是从上述评估流程的角度来设计评估工作,重视以平时学校现有数据为主,利用教育领域已有的各校、各区域管理系统所存储的海量数据,并将数据转变为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帮助的“监控的信息”和教育内部“自我调节的知识”,才能很好地实现教育质量监控的四大特点,发挥教育过程数据的价值,使数据成为审慎决策、过程优化的重要依据。

关于夏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大数据;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19-02

海量数据已经使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来源、传播速度和传播数量正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工作习惯。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及互联网的实验室管理技术正在兴起[1,2],那么“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大数据”的发展将会给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带来何种影响或进步,实验室工作者又将如何面对直至驾驭这种进步,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一、“大数据”的概念,特征,相关技术和面临的挑战

(一)“大数据”的概念

一般比较公认的“大数据”概念是:数据量大;数据处理迅速;数据类型多样;数据价值高,密度低。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将大数据定义为:为更经济地从高频率的、大容量的、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3]。另一个对大数据较为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在数据量增长迅速、信息来源繁多庞杂中,实现管理智能的思维形态[4,5]。

(二)“大数据”特征

简称4V特征。为Volume(数据量大)、Variety(种类多)、Value(价值低)、Velocity(高速处理和响应)[6-9]。(1)Volume。指的是由网络应用、科学研究产生的数据量,及从这些数据衍生出来的数据非常庞大。(2)Variety。数据有多种数据源,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3)Value。在大量数据中,有价值的不多,即价值密度较低。(4)Velocity。大量的数据要求对数据快速处理,实时分析,从分析结果中解释并预测事物的发展。

(三)“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1)如何将复杂的数据整合成有机合理的结构成为面临的问题。(2)时效性即对数据处理系统的高速、低耗要求是一个挑战。(3)涉及隐私保护等安全问题,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方面。(4)高能耗是大数据发展的制约瓶颈。(5)大数据分析结果差异化。复杂的分析过程导致差异的分析结果,差异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反而可能制约了获取知识的能力[10,11]。

二、大数据时代实验室管理的框架[12-15]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实训的综合体。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是实验室管理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大数据技术可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数据库结合,引入到实验室管理的理念中,提高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有效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功能。通过各个信息平善建立,有力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有序进行。

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实验室高效管理要建立和完善以下系统。

(一)建立实验室大数据的采集系统

主要分为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按角色划分分为学生,实验室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数据包含各种预约信息,成绩查询和登记等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数据,实验试剂和耗材的信息,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信息,实验室管理文件信息。采集的数据要尽量使数据全面,完整,从各个方面反映事物的真实性。因此在数据采集阶段要合理设计数据的结构和内容。

(二)建立实验室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系统

在采集数据中要做到采集数据完整性和实效性。完整性指信息的统计不仅有简单的数据,还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数据。实效性是指对采集的数据及时更新,如实验室易耗品的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仪器的预约状态等。

(三)实验室管理中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形成决策

以往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大数据下管理的决策、预警主要依靠数据的分析。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后,带着问题对相关的数据分析,提供给管理者解决的方案。

(四)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保密和法律问题

大数据一个巨大的优点是数据资源共享,但实验室内很多数据是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分享的,比如最新的科研数据、客户的送检结果等。因此实验室管理中,在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保密和法律方面的管理。

三、大数据时代实验室管理的特点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化

实验室安全是实现实验室功能的基础保证。门禁系统取代门锁,刷卡出入,视频监控系统可对实验室进出人员控制和监督,并促进实验人员责任心的建立。远程实验室仪器控制和报警系统,可帮助技术人员远程控制实验仪器的操作和电源开关,及时监控实验室仪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动态。

(二)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管理更加动态、实时

通过数据库对试剂耗材的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试剂耗材进行预定和补充,对未来的实验所需加以预测分析。同时对试剂耗材的供货方式,供货速度,供货厂家等分析,可对供货商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保证试剂耗材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三)实验仪器标准化网络管理

实验仪器的唯一条形码识别管理系统,可保证实验仪器从入库,使用,维护的全网络公开、开放。实验室仪器的预约系统可保证大型仪器管理共享,保证仪器的高效使用。使用全程电子记录和监控,可有效统计和分析仪器的使用率,对今后仪器购买提供有效数据。实验室准入制度的网络化学习、考试、准入,不仅保证实验室仪器者的基本素质,而且对仪器的正常高效运转提供必要保障。另外,反馈的数据提供进一步的网络支持。

(四)实验规章制度和课程多样化学习

写实、生动的动画模拟,可以将刻板文字化的规章制度转化更易接受和领会的方式,加深制度的学习和认识,避免实际中因制度不严格执行导致的失误。很多在现实中危险的事故和实验,可结合大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和探索,以避免真正危险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人员管理升级与升级管理

人员管理可在数据系统中划分不同角色,分配不同权限,承担相应义务。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是为更好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实验技术人员可根据现象分析、统计分析,积极协助科研人员的技术开发、仪器升级等工作,并通过数据系统及时了解实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础。实验室是人才培养与人才施展才华的基础条件,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是实验室管理工作持之以恒的追求。大数据时代无疑为这种追求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德凤,张永红,沈红.浅谈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J].北京教育,2013,(2):48-49

[2]李密生,忻圣婷,肖欣.基于校园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4,(4):61-66

[3]张意轩,于洋.大数据时代的大媒体[N].人民日报,2013-01-17.

[4]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14,48(6):957-972.

[5]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4):10-16.

[6]霍梦兰.大数据时代的问题挑战与应对策略[J].科技视界,2014,(34):206,311.

[7]王萍丽,吴政,吴英昊.大数据时代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2014,(12):47-49.

[8]吴梅.大数据及其对地矿分析测试工作的启示――以贵州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为例[J].价值工程,2014,(17):234-235.

[9]方巍,郑玉,徐江.大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5):405-419.

[10]李勇辉.大数据概念辨析及应对措施[J].互联网天地,2014,(1):11-13.

[11]王书伟.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2]陈昌兴.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云计算策略与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1-224.

[13]程琳琳,王旭,程延俊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在实验室科学管理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4,(1):16-20.

关于夏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 档案管理 探讨 时代背景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对庞大而复杂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巨大挑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自身产生和拥有的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档案行业也不例外。档案行业以保存社会档案并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为己任,直接面对着对社会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利用等任务,档案工作者已经明显感觉到任务的艰巨,而且很多时候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数据,档案工作者已经不知道如何应对,因此,档案界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给当前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的数据规模巨大,因此一般的数据软件无法对其进行归纳统计,数据种类繁多,必须用各类程序都高于传统软件的新软件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和整合,并且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大数据适用范围广、数据种类繁多、数据操作灵敏、数据使用价值高密度低。因此大数据对当前档案管理来书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一)大数据给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和流程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最初的档案管理模式是由档案管理员来完成,档案管理员将档案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做好记录,方便日后的查询;但是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在不断的进步,档案信息逐渐丰富起来,并且很多档案信息中存在共性,档案信息是交叉存在的,如果依靠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信息归纳起来较复杂甚至无法归纳,并且目前一些档案信息是无法用传统档案管理手法进行保存的。

(二)大数据时代给档案保存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的数据信息一般被记录在电子文档中,还会通过电子图片、音频等形式来存储和记录。这类数据不能保存在纸质材料上,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无法实现这类信息的存储,因此在对新档案保存形式的要求中,特意强调形式的多样化,并且要具备把信息数据归类存储的特点,在查找信息时就可通过关键词来查找。

(三)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种类繁多,处理信息方面较为复杂,因此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存储技术要求略高,而传统档案信息管理技术操作简便,传统档案管理人员只需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操作就可以,但是传统档案管理技术对信息的管理手法较为单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数据的推进,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多种存储信息技术技能,其中包括给档案文件进行分类、查询资料、电子软件中存储信息软件的运用等。

二、大数据时代带给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

(一)大数据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大数据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在处理档案工作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也能够明显降低运作成本。当前,社会上各行业、各单位的档案数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使用纸质材料保存档案所需的保存空间和纸质成本较高;而运用大数据进行保存和处理档案工作,能够把大量的数据保存在信息库中,节省时间成本和降低材料成本。

(二)大数据能够提高档案保存质量

传统的纸质档案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保存档案的地方出现水灾、火灾,纸质档案将难于保存,且纸质档案在保存时间较久后,容易出现纸质老化、字迹模糊等。这些缺点在大数据时代下完全可以避免,运用大数据保存大量的档案数据,只需很少量的数据储存空间就可以做到。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目前信息时代中大数据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当前档案工作还不够完善,对于如何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新思路还需重点分析和探讨,为了我国档案信息管理技术能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顺利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大力培养能够运用大数据进行档案管理的高端人才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大力培养档案管理的高端人才相当关键。培养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鼓励高校开办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如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的交叉学科专业。二是引进国外高端档案管理人才,利用高端人才去指导我国档案管理人才适应新时期下的档案工作。三是大力投入资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

(二)优化档案管理人才结构,注入新鲜血液

我国档案管理的人员结构基本上处于“老龄化多、中年人少、年轻人无”的状况,这是由于长时间以来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处于弱势,比较少的人才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来,几乎没有年轻人去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大数据时代下对人才的要求比任何时期都要高,没有人才参与,信息化无从谈起,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优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结构,改变现在“老龄化多、中年人少、年轻人无”为“年轻人为主、中年人为辅、老年人参与”的结构特点。

(三)大力加强档案数据的安全性

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数据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内存卡进行保存,有便利的优势,但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诸如电脑病毒、内存卡损坏等。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重视其保存的安全性。档案工作人员要提高档案数据保存的安全意识,避免把电脑病毒带入到保存档案数据的电脑中;政府要出台一些档案管理工作细则,避免一些操作不当引起档案数据丢失。

四、档案管理运用大数据需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档案管理在运用大数据时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想从大数据中得到什么,否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分析数据。档案资源太丰富,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算没有走入迷途至少也会觉得非常迷茫。因此,首先要定义使用大数据的目标和标准,之后再使用能够解决特定问题的大数据工具。

(二)要注意潜在的风险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涉及到档案信息的泄密、档案信息的丢失和篡改、隐私权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纠纷等问题,因此,档案管理在运用大数据技术时需要注意这些潜在的风险,通过制定法规、明确权限、厘清任关系等措施来控制和应对这些潜在风险的发生。

五、结语

大数据给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档案管理行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来面对挑战,同时尽最大的努力来抓住此次机遇,真正做到将档案信息中蕴含的知识全部开发出来,并且实现其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关于夏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图书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261-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fast,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such as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to a new level.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digital library as the background, study of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in the two projects and related statistical data.

Key words: big data; digital library; the database

从这个“大数据”展上看到了什么?2016年5月25日,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在致辞中说,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蓬勃发展,使互联网[1]时代迈上一个新台阶。今天的中国要把握住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1],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表示,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等信息网络产业。依靠改革推动发展,这方面需要市场主导,政府也大有可为。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除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数据,都应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市场监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民谋利、解民所忧,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队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面向语义信息环境的嵌入式图书馆服务”为题,从基于系统的服务变化、基于馆员的服务变化以及再造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详细论述。

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技术创新探索”为题,从数字图书馆的理想与现实、浙江数字图书馆建设、资源建设与整合、服务推广、数字图书馆案例的讨论、技术与服务创新探索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作了讲解。提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生态系统,数字图书服务要形成产品,追求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

1 大数据中数字图书馆和自建数据库分析

我们以中国知网电子资源为检索平台,以主题=“大数据数字图书馆”搜索,从发表年度,学科,来源数据库这三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表。

图3和表3是分别对应的,从图表中我们看出,2002年一直到2015年,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方面的文章基础都是在500-600篇左右徘徊,没有太大的发展和突破,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这两个学科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来源数据库主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占了747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占880篇,还有特色期刊占了316篇,还有一些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有300多篇。

图6和表6是分别对应的,从图表中我们看出,2002年一直到2015年,自建数据库方面的文章基础都是在50-300篇左右,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这两个学科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其他领域相对较少,来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占了3698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色期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分别只有100多篇.

从图6,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在近10年左右,创新和发展得很少, 数字图书馆在图书情报领域,计算机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

2 特色数据库研究

本文之前研究的课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苗木种质资源管理应用研究》[2],再加上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为依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苗木种质资源管理应用研究》项目中,数据库主要是搜集苗木信息,并设计相关数据库,研究的是苗木种质资源这块内容。

《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项目主要研究的是花卉信息数据中的相关内容。

这两个项目中研究的都是正对某一领域而专门制作的数据库的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苗木种质资源管理应用研究》是针对苗木数据库而创建的数据库,《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是针对花卉数据库而创建的数据库,在苗木数据库中可以查询到苗木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要点,栽培管理,观赏应用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实物的认识,了解,可以加深课本知识,通过实践来认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通过对花卉信息的收集,通过关联规则算法,找出相关性,通过后台特色数据库的研究,可以加深相关专业对花卉的理解,加大图书馆中花卉方面书籍的流通,从而方便管理,对花卉信息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3 结束语

“如果能够妥善应用大数据,我们可以拥抱更为美好的未来。”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全球首席执行官帕特瓦尔丹说,大数据就像新的原油一样宝贵,对大数据的利用开辟了一个新兴领域。他说,过去三、四十年,中国发展迅速,这使得数亿人摆脱贫困,中国一直在发展服务业和电商产业,制造业正在迅速现代化,这些产业已经比较成熟,中国现在需要新的增长点。“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现在开始关注大数据、互联网产业,并把它们打造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参考文献:

[1] 王浩, 刘冰, 张琳琳.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 新世界图书馆,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