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丰富的图形世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丰富的图形世界范文1
关键词:图形认识;转化;教学
空间与图形是人们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的重要模型,直观、空间想象等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贯穿了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中,策略上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图形的认识的内容主线
从小学一到六年级,学生要学习不少常见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及其性质的内容。从中不难看出如下几条线索。第一,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表中内容呈现出“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的线索,如从长方体到长方形,到构成长方形的要素(角、线),再到长方体,这也体现了学生认识的“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学习路线。第二,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图像到应用于生活。目前,教师普遍重视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但是反过来将图形及其特征应用到生活中去,似乎挖掘的比较少,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和思考。第三,从直观辨认图形到操作探索图形的特征。比如一年级直观辨认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到一定年级后,需要继续探索这些图形的特征。图形的特征既包括边的特征、角的特征,也包括图形的对称性等方面特征。这一设计也是符合荷兰范・希尔夫妇的几何思维水平。荷兰范・希尔夫妇认为学生几何思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就其原来的主张而言,即是直观化、描述/分析、抽象/关联、形式推理、严密性/元教学五个水平。第四,从直边图形到曲边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到圆,这一点在上面的内容表上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初步感受“以直代曲”的思想。第五是从静态到动态。对于图形的认识,不仅仅可以从静态的角度去认识,还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去丰富对它们的认识。
二、设计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进行平面和立体的转化
“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它视图、展形图之间的转化”是空间观念的重要表现,为此,教师应设计设计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进行平面和立体的转化。在小学阶段,“转化”的内容主要有:立体图形的展开与平面图形的折叠;从正面、侧面、上面等观察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与根据观察到的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长方形绕长或宽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与圆柱“切割”得到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圆锥与圆锥“切割”得到三角形。这些素材不仅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很有帮助,并且又与学生的经验紧密联系,对于他们来说是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总之,把握事物或几何体相应的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思考、想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对空间的理解,而且在教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获得发展。这里须强调,利用操作并且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探索性质;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因此,学习之初,应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应鼓励学生先想象、在动手。
三、注重使学生体会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中应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不仅包括人们所习惯的标准的平面图形,而且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的二维和三维图形),使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这些图形,经历从现实源泉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这里实际上有两层含义:第一,虽然教学中的图形是抽象的,但学生的理解也是需要背景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教学中应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在具体的背景中理解这些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理解它们的广泛应用。第二,仅仅停留在丰富的背景中是不够的,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概括和抽象,从而得到教学中的图形。比如,对于“角”的学习,教师可以呈现或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角”的实际背景,从中抽象出角的特征,这时角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定义,而是有着丰富内容的概念表征。
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供教师收集和进一步挖掘。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从周围世界中发现与图形有关的问题。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很多事物是用图形的方式来表达它所蕴藏的含义。如果尽可能多地收集生活中的图案,并观察这些图案,学生会发现将基本图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会形成许多优美的图案,非常生动、形象,富有活力和震撼力。同时,所学内容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使学生感受到了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体验了空间与图形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四、鼓励学生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图形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静态和动态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去认识图形及其特征。比如,在教学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沿直径对折体会圆的轴对称性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操作体会圆的旋转对称性:把两个一样大小的圆重叠在一起沿圆心钉住,旋转上面的圆,学生发现无论旋转什么角度上面的圆总是和下面的圆重合,这说明了圆关于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是对称的。当然,教学中不必介绍旋转对称的名词,但是可以设计一些活动,使学生从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涵着大量有趣的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图形的认识学习,应使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的联系,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认识并探索图形的性质,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解现实世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中,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空间、发展空间观念;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思考与他人的交流,全面地促进思维发展,养成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综上所述,研究小学数学中图形的认识的教学策略是有积极意义的。学习空间与图形课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发展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形成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D.A.格罗斯.数学教育学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99―501.
丰富的图形世界范文2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空间思维 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结合具体的定理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史实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设计要有弹性,给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的编写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学生在 “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简要谈谈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
一、教学内容尽量体现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
内容的呈现要突出对实践活动过程的体验和几何活动经验的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包括对图形的观察、操作、归纳和类比等大量实践活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图形美的感受,几何发现等都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使他们体会定理的形成过程及证明的必要性和价值。图形与变换的内容包括用变换研究图形的性质,用变换认识、解释现实世界中有关现象,以及利用变换设计图案等过程。教学设计要充分设计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利用图形变换能够更好地认识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积累运用变换的方法解释或处理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
二、教学素材与实际相结合
素材的选取宜注意选择那些具有现实背景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有丰富的数学内涵的内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设计应尽量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例如,变换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长期以来人们所习惯的标准的几何图形,而且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的二维、三维图形。充分选择和展现具有现实背景、能够体现变换思想的素材,将是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的重点。例如,在安排轴对称内容时,可以选择徽标、枫叶、雪花等现实的图案为研究对象,可以设计 “利用简单的图案,选择不同的对称轴设计对称图案”等数学实践活动,也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作为素材。如,某汽车的车牌被前面的物体挡住,但从地面的水面上可以看到车牌的影子。你能从影子中确定该车的牌照号码吗?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展现对称 (二维图形的对称和三维图形的对称)给人的视觉上的美感,而且应当反映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 (例如,飞机、轮船的对称能使飞机、轮船在航行中保持平衡;建筑上的对称多半是为了美观,但有时也考虑到使用上的方便和受力平衡等问题)。
三、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
选择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呈现方式多彩的图形是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素材。教学设计应该增加插图,做到图形与启发性问题相结合,图形与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理论证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计算与推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图形直观与坐标表示的作用,使教学设计案例图文并茂,富有启发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多种多样。例如,在编写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图形之间的相似关系,也可以利用坐标的方法。注重教学设计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紧跟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把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列出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处理变换内容时,不能照搬变换几何的理论,而是用变换的方法和思想处理图形问题,尽量体现变换的工具作用,而不是刻意追求对变换性质的研究,尤其是不刻意追求对变换性质的严格证明。关于几何证明的内容是围绕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而展开的,其中包括作为推理依据的几何概念和公理,以及由此推出的一些结论 (如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及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更关注定理本身和证明的基本过程。“图形与坐标”的学习重点是对坐标法的体会和简单应用,不要任意扩大范围和难度。例如,由已知顶点坐标求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是指,在坐标系中用割补法处理图形。这样的处理形象直观,既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又体现出用坐标法求非常规图形面积的作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究图形之间的对称、平移和相似关系,主要运用点对称、点平移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来帮助理解。
五、教学设计要有弹性
丰富的图形世界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标志 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21-01
作为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形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现代标志能够通过特殊的文字、图形等方式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地、理念等表达出来。同时,它以精炼的形象能够引导人们通过对符号的识别、联想等思维活动,传达一定的信息,吸引人们的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得十分频繁。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东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在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而这些元素也都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并逐渐成为现代标志设计者的广泛认可。总体上来说,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分为汉字书法元素、图形元素、传统思想元素三种类型。
1 汉字书法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而来的文字。它主要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几种方式来传达一定的意思,且带有图形化、符号化的特征,这一点在书法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仅注重字体的造型变化,而且十分注重文字的虚实结合、轻重统一等关系。再如篆刻所谓中国独特的一种艺术门类,随着外在形式的不同,字体风格也不相同,如篆刻通过朱文、封泥表现出来时,风格也会不同,这些都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照,使的汉字书法元素也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例如2010年世博会的会徽,它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就广义层面而言,这个标志代表了“你、我、他”,再进一步也想也代表了全人类。就狭义层面而言,这个标志也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中华民族精神。同时这个文字又与“2010”巧妙组合在一起,深刻地体现了2010年世博会的精神。再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印章不仅代表着一份职责,也体现郑重的约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的设计中就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将其作为标志的主题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印章作为会徽寓意拥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中华民族给世界的庄严承诺:世界给我以信任,我给世界以辉煌。同时,印信上的阴文又将“京”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迎接胜利的运动员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充满动力或活力。可以说,这个标志将中国文化同奥运会的精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杰作。
2 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将传统图形元素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就是将传统图像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和结构灵活的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这也是提高现代标志设计创意性的方法之一。我国的传统图形注重实形的完整性和装饰性,十分关注形与形之间的穿插、呼应与礼让关系,追求图形的完整与对称。将传统图形元素运用到简洁的现代标志设计中,就需要设计师对传统的图形进行一些取舍、提炼和加工,把具体、鲜明的图像经过新的设计与重组,将其杂糅到现代标志中,从而使现代标志中的图像含义清晰、形态古朴真实,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因而便于大众接受,切实发挥现代标志的作用。
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形似一只腾飞的凤凰。而凤凰在我国被认为是神鸟,相传凤凰出现的地位都会被幸福和吉祥包围,所以不管在我国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将其看做是祥瑞之禽。国际航空公司采用凤凰高飞的形象作为标志,寓意本航空公司的飞行既安全、快捷,又旨在为人们带来幸福与美好,同时凤凰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也就有利于国际航空公司塑造自己的形象,可谓一举数得。
3 传统思想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就“仰则观以天文,俯则察以地理”“远观诸物,近取诸身”,对宇宙和生命进行了思索。到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思想流派纷纷大呼他们对世界、生命、伦理、道法等的见解。经过时光的淘洗和沉淀,这些思想都成为我国朴素哲学思想的基石,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灵魂中扎下了根,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元素对于国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些思想由于影响深远、辨识度高,因此也常被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
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标志造型十分简洁,但寓意却十分深远,总体上来看,中国银行的标志的外形是一枚铜钱,这不仅象征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其中的“中”字也表明了它中国银行业的身份。此外,这个标志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心的方孔以“中”线贯穿,象征流通与联系,外面的圆则象征中国银行面对世界的态度,体现了银行的特征和文化。再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是佛教“八宝”之一的“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标志中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中国联通公司的业务尽然有序,天长地久。这种在标志中运用佛教思想的做法,不仅增强了中国联通公司的形象力,也多了一丝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标志设计者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设计者可以从这些汉字书法、传统图形、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其与设计对象的切合点,以便设计出符合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的标志。而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关键就在一个“巧”字,即不管从构思到形式,都要从客观出现,表现自然合理,不可强求。在应用中设计者只有尊重客观条件,才能使现代标志达到主客观在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崔颖.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J].艺术科技,2013(2).
[2] 段泽民.现代标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J].艺术研究,2008(4).
[3] 王娜娜.论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9(S1).
[4] 刘春骅.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0(16).
丰富的图形世界范文4
[关键词] 图形 中国民族 现代
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频繁,世界各国的文化也随之不断交流、碰撞、融合。图形设计艺术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它对于企业与商家来说,图形艺术是提高商品附加值、创造销售机会、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了解商品信息、满足物质需要与审美需求的重要部分。我国民族图形艺术的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折服世人。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历史变迁等多重原因,中国民族图形要想走向国际舞台,同时打开我国商品流通的海外市场,它必须与现代图形相融合,既要有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要融入国际化设计语言,才能符合国际化发展和现代审美的需求。这是当今中国民族图形发展的必然出路。
一、中国民族图形与现代图形融合是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的要求
由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尤其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增加,国际交流、国际性的对话与日俱增,为图形的国际化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国际化的内容除了传播功能追求共识性、表现形式追求国际特色,还包括审美功能的国际化,也就是图形设计要符合国际审美标准,能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和接受。中国民族传统图形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其形式美感和技术表现很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例如我国出口商品的包装缺乏海外市场的竞争实力,反映平平,甚至不适应国外受众审美标准或风俗习惯而被迫退出市场等屡屡发生。因此,使用现代的审美标准重新演绎民族图形,也是国际设计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现今中国文化处在一个多元化的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减弱,我国图形设计艺术正受着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若全盘西化,将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沦丧,若是固步自封,将会被世界发展的脚步所淘汰。对于中国图形艺术,何去何从值得人们深思。从图形设计艺术的角度讲,特色和个性是重要的基石,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对中国民族传统图形加以梳理、总结和审视,了解其精神和要义,融入时代精神,创造出符合世界发展需求,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图形艺术。因此,中国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融合是必然的。
二、从人类文化心理结构角度分析,中国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融合具有很大可能性
从人类文化心理结构角度分析,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融合具有很大可能性。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包括智力结构(真)、意志结构(善)和审美结构(美)。首先,就它们的形式看,它们形式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普遍性。因此,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人们,在追求真、善、美时才有共识,才有相近的见解与追求。古代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同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虽然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而有所不同,却又有共同性、延续性。正由于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审美心理结构,因而当代人仍能欣赏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典艺术。本民族、本阶级的人仍会感到其他民族、其他阶级的艺术魅力。
其次,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容却是具体的、历史的,并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发展而变化。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形式,虽然具有普遍性、共同性,而它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所感受到的社会内容和情调有所不同,它又始终渗透着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审美意识,所以具有历史具体性。不同国家、民族、阶层在追求真、善、美时才有差异,才有不同的见识和看法。
中西方图形艺术亦是如此,它们在审美结构中既具有普遍共同性,又具有历史具体性。由此可见,图形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融合具有无限可能性。
三、中国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融合是国际化、多元化、人性化和绿色设计,以及信息环境与高科技工艺等方面的多重需求,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1.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设计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同时各国文化不断交流,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在设计领域,图形是视觉语言,它给人们的感受是共同的,它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国际视野,使设计日趋国际化、标准化。而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对图形的创造,思考角度,大众理解提出了合理化的认知观。设计师不得不面向国际大众,在现代设计中,把不同民族图形通过需要进行再组合,力求把所有新的元素考虑在内,以达到传达信息多样化的目的。在构思和表现上,现代图形设计的语言表述是相同的:巧妙而新奇、简炼并达意。民族图形设计必须顺应现代设计的走势,融入国际化语言,和现代图形设计接轨,从而将商品信息传达给国际受众,推动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具备本土化设计需求
本土化设计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环境通过思考,而逐渐形成的设计思想。设计师立足于本土文化、本民族的思想理念及独立的表达能力,由此令人们领悟到民族历史发展的文脉和艺术魅力。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图形设计,无论观念,还是形式,与中国民族传统图形元素还是有着一定的渊源。现代设计的诸多流派均来源于现代绘画风格,而这些西方近现代派绘画在其启蒙时或多或少地汲取了东方艺术的营养。对于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图形的改造,则使图形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更使民族传统图形能够真正成为现代信息的传递载体,符合现代设计的功能并迈向国际舞台。这为中国本土的众多民族品牌商品顺利打开国际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具备时空化设计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设计也逐步从二维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设计中的时空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符号。东、西方空间想象形式,设计图形的叠加、透视、错位、渐变等仿佛将我们带到立体思维的大空间,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融合可以大大超越和突破旧有的二维空间设计。
4.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
现代社会中,设计不仅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
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设计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当设计走向国际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个性化。因此,文化的民族化特征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民族设计风格与民族精神,设计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才更有生命力。近年来,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包装、服装、工艺饰品等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青睐,该类产品出口贸易剧增就是有力的证明。
5.具备人性化和绿色设计需求
商业社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能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失调。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全球设计的主题,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以人为本,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的,绿色设计需求,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民族传统图形艺术品许多采用天然棉、麻、木、竹等可循环利用、无污染材料。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融合从一定程度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具有环保等特点。
6.信息环境与高科技工艺需求
图形设计受科技影响是多方面的,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和高科技的代表,它为设计带来了巨大变革。
(1)设计对象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产品的丰富促使了新的设计行业和设计职业的不断涌现,例如数码图像、商业插图、电脑三维动画、影视数字后期制作等等,这些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为设计提供了广阔前景。
(2)设计方式的变革。这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兴起,例如各类设计软件photoshop、freehand、3dmax等使设计师工作更高效,设计过程视觉化、设计结构精微化、设计成果现实化。
(3)设计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大众媒体,设计师得以共享全球信息资源,从而为设计创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设计师的思维从静态的、被动的传达向动态的、人机对话式的双向沟通转化。这就给设计师的创意带来了更丰富的灵感,更广阔的创作平台。
以上种种表明,加入WTO后,中国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融合才是中国民族图形发展的出路。
四、结语
在现代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图形不但在设计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现代激烈的商品市场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图形艺术要得以发展,就必须继承、发扬并创造出新的民族气质。一个国家艺术的发展,都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的。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前提,而世界性正是民族性的发展和结果。对本民族图形艺术的传承应立足于透过其形式把握其精神,寻求新的现代形式并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以新的目光审视传统,结合传统与现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恩寰:美学引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
丰富的图形世界范文5
图形是打破语言、文字的局限和障碍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它使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可以建立以图形视觉为基础的交流与沟通。当今人们生活在这个既大又小的“地球村”里,并且这是一个充满电子的世界,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图形所包围,人们每天都在有意无意中接触到图形。在这样的背景下,图形设计无疑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图形的设计中,创意是灵魂,没有创意的图形是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的。
二、图形创意具有的特征
(一)创意的图形应该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设计的创意主要是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思维以及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它可使人从视觉到心灵的产生震撼感,从而增强记忆和强化感受。
(二)创意的图形应该具有独特的创新力。一件设计作品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图形语言的独特性和原创性是否把握。生活中无论哪方面优秀的设计作品都是来源于设计者对生活的积累和内心的感触。所以,设计者自身文化素质和生活经验积累是创意产生的源头。
(三)创意的图形应该具有简洁的概括力。简洁不代表简单,而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符合现代人们审美情趣的美。在如今这样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设计作品只有在推崇简洁时尚的同时赋予它深刻的寓意,才能满足人们视觉和心理的需要。(四)创意的图形应具有丰富的感染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感染力是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现如今设计中的图形都具有独特新奇、超呼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和手段。优秀的创意图形是可以成为连接设计者和观赏者心灵的桥梁和纽带的,使人们在瞬间怦然心动,产生心灵的共鸣,回味无穷。
三、图形创意与“设计”的关系
所谓“设计”,可以理解为一个思维的过程,即确定“形”的过程。图形,是设计的重要部分,创意图形则是设计的核心,设计没有创意的作品就会陷于平庸,或与别人类似、雷同而被信息的海洋所吞噬、就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在艺术界、工程界、建筑界、产品界等范围对“设计”的理解是有差异的,美术界认为是一个造型与装饰的过程;建筑界认为是艺术与工程的结合;工业界则认为是新产品的发明与创造。但不管在哪个领域,思想要表达,设计要呈现出来都离不开图形的应用。
四、图形创意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体现
图形的视觉性,沟通性等特点决定了图形必然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平面广告中,好的图形应用,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最终达成促销的目的;在招贴设计中,直观生动和幽默风趣的图形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远远超越了文字的表达意境,能够非常巧妙的传达思想与观念。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说过,一幅好的招贴,应靠图形语言说话而非文字注解。日本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设计的胜利海报,就是以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生动地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其战争发动者终将自食其果的寓意鲜明。平面设计是以图形为载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它能够摆脱文字和语言的束缚,成为不分国家不分种族的语言传播形式,因此,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
五、结语
丰富的图形世界范文6
【关键词】空间观念 联系生活 重视活动 把握时机 美育熏陶
“空间与图形”是新课程标准中安排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儿童时代是空间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技能,并在其过程中建立、发展空间观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从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几何世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联系生活,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空间知识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原型。丰富多彩的现实图形世界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感性、生动的素材,这些是他们感受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和日常经验,引导探索图形的本质特征,把学习过程变成充满想象和富有推理的活动,同时也在进一步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认知水平,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和学生一起准备了五角星、三角尺、正方形纸片、闹钟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并告诉学生:“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望着这些熟悉的图形和物体,学生一下子便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充分感知,学生深刻建立起了角的表象,真切体会到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物体原来是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接着引导学生:“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在实物与角之间反复的比较联系中,实现了形与物的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空间观念和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同时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二、重视活动,经历生动活泼的体验过程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心理学研究证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几何材料的操作,空间观念才易于形成和巩固。因此,我们要善于把知识由静态演示向动态生成转变,调动学生手脑并用,通过操作、探索、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更全面地感悟体验,理解空间,把握空间,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实现知识与初步空间观念的建构。
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面,能不能找到认识的图形朋友。
生1:我找到了,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找到长方形,他在长方体上!
……
师:拿出其他积木用手摸一摸,你也能找到这些图形吗?
学生观察、交流。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图形朋友,如果它们能从积木上走下来跟大家见面,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通过热烈地讨论尝试,争先恐后地汇报各自的方法。
生1:我把正方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那个面画一圈。
生2:我把圆柱蘸上印泥,然后印在纸上,就留下了这个面。
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经历了由“体”到“面”的抽象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起了学生对数学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感受着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奇妙转换,更使空间观念得到了相应的表现和发展。
三、把握时机,展开富有个性的空间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发展空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等思维活动来逐步形成各种表象,建构动态生成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借助丰富的空间想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使空间观念不断向前发展。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当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完茶壶后,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果你走到前面(或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茶壶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好吗?”等学生画完后再进行实地观察,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接着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坐在哪个位置画的,这就再次需要学生展开想象。又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之后,我安排了一个游戏,只给学生看图形的一部分,而把其余部分遮住,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图形,为什么?把握适当的机会引导学生徜徉于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设计比单纯的讲解更能揭示空间与图形的本质含义,使原来在学生眼里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情趣,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培养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