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1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习方法】
自学法
交流讨论法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 溶质、溶剂、溶液是什么?
2、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课堂探究】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题1: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交流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
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例题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步骤?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在30
℃时,将10
g食盐溶解在40
g水中,该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25%
C.40%
D.20%
2.从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5
g,所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1000
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
A.0.9
g
B.9
g
C.90
g
D.18
g
4.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10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②在11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③在100份质量溶剂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④在90份质量溶剂中溶有10份质量溶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在一定温度下,往某饱和溶液中加入原溶质,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无法判断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二、填空题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溶液50
g,一般可用________称取________g食盐,再用________量取________毫升水,倒入已盛有食盐的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搅拌即可.
三、计算题
1:50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2
[关键词]腋臭;皮下搔刮;大汗腺修剪;病理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1-0015-03
Therapeutic effects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cosmetic surgical treatment for axillary osmidrosis
MA Bo,REN Fei,LIANG Guo-pi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28, 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ek a more effective and a lower recurrence rate surgical procedure by comparing the method of subcutaneous curettage with apocrine sweat gland pruning.MethodsFrom June 2009 to May 2010, 9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underwent the different surgery that was subcutaneous curettage and apocrine sweat gland pruning respectively. They received follow-up visit 3 to 6 months. Five parameters: odor, the pathological slices apocrine gland remain rate, scar, immobilization time, and other surgical complications such as hematoma, flap necrosis, wound dehiscence and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The group that underwent apocrine sweat gland pruning had the lower recurrence rate and pathological slices apocrine gland remain rate for malodor. However, subcutaneous curettage had advantages such as small invisible scars, a short-term immobilization time, but it had a high rate of dissatisfaction postoperative malodor and pathological slices apocrine gland remain rate. The incidence rate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of two methods are similar.ConclusionThe method of apocrine sweat gland pruning with a little pathological slices apocrine gland remain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is the better choice of treatment of osmidrosis.
Key words: osmidrosis; subcutaneous curettage; apocrine sweat gland pruning;pathology
研究发现,腋臭患者其异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大汗腺(顶泌汗腺)的过度分泌,其产物在皮肤细菌的分解下产生特殊难闻的臭味,从而导致患者的社交障碍并造成心理负担[1]。目前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顶泌汗腺分布的广度和深度,非手术治疗常不能彻底根治腋臭。本研究以目前较流行的小切口皮下搔刮法和汗腺组织修剪术作为代表,对两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求找到更好的手术方式。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9年6月~2001年5月间手术治疗90例腋臭患者,男性27例,女性63例。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25岁,均符合Young-Jin Park等认为腋臭的分度标准(详见1.2.3) 中2级和3级诊断标准。其中双侧发病54例,单侧发病36例。2级89个腋臭部位,3级55个腋臭部位。分别采用小切口皮下搔刮法、皮下大汗腺修剪术治疗,术后随访3~6月。
1.2 手术方法
1.2.1 皮下大汗腺修剪术:术前清洗腋窝部,不剪腋毛。患者仰卧,两手外展抱头,用美蓝距腋毛边缘0.5~1.0cm标识好手术的区域,在标记范围内选定皱璧最深的皮横纹作切口,长约5~6cm。用碘伏消毒皮肤,铺巾,用2%的利多卡因20ml稀释至80ml加0.1ml肾上腺素行局部肿胀麻醉。于标记的皮纹处切开皮肤,深达皮下,线剪伸入切口沿外侧缘轻柔分离皮下脂肪,到预设计的范围为止,形成含少量皮下脂肪颗粒的全厚皮瓣。外翻皮瓣,手指顶住皮瓣,直视下用解剖剪、眼科剪修剪皮瓣内面,剪除皮瓣上的脂肪粒、大汗腺及毛囊,直到腋窝皮肤成为淡红色,撅起腋毛区皮肤,透过切口,可见皮下的毛根,剪除毛根,当腋毛区预留的毛发根部可以很轻松被拔除、皮片基底为磁白色时,就说明达到剪除效果。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仔细止血后间断缝合切口。用4号丝线,沿皮瓣边缘,做缝合,将皮瓣固定在皮下组织内,并留足够长线头,以备打包用。以1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并在皮肤表面覆盖凡士林纱布,纱布中央用酒精棉球加压,丝线对应打包。再用无菌棉垫压于所打包上,弹性绷带绕肩做“8”字包扎固定。术后静脉用抗生素5天。双上臂严格制动,术后第7天拆除打包线,第12~15天拆除切口线。
1.2.2 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患者仰卧,两手外展抱头,剪短腋毛,并用记号笔距腋毛边缘0.5cm标识好刮除范围。常规消毒、铺巾,用2%的利多卡因20ml稀释至80ml加0.1ml肾上腺素行局部肿胀麻醉,每侧约20~30ml。麻醉成功后,在腋窝正中皱折最低处切开皮肤1.5~2.0cm左右,通过切口在脂肪层向4周锐性分离达标识线,使大汗腺、毛囊和部分的脂肪组织在皮下形成一皮肤脂肪瓣。用大头刮匙从不同方向反复用力搔刮真皮面,直至皮瓣表面呈淡紫色、皮瓣内面平坦,无脂肪球或腺体附着,残留毛根轻轻用力即能拔出为止。最后用生理盐水1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冲洗创面2~3遍,观察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放置引流条,缝合皮肤,加压行8字绷带包扎。术后静脉用抗生素5天,48h拔除引流条,l0天拆线。
1.2.3 腋臭程度的判断标准:由于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判断腋臭程度的标准,我们根据,Young-Jin Park[2]等制定的判断腋臭的标准。测量90例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腋臭程度。①0级: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腋窝部都不会散发出臭味;②1级:仅仅在重体力活动(比如运动)后腋窝部散发出仅自己(较近距离,20cm内)才能闻到的轻微臭味;③2级:一般的日常活动后腋窝部发出较强烈臭味,但臭味仅在1.5m内闻出;④3级:未活动时也散发出强烈的臭味,并且在1.5m外也可以闻到。
Young-Jin Park等认为0级和1级都是不足以达到诊断腋臭的程度,而达到了2级和3级则可以诊断为腋臭患者。因此,如果治疗后测定腋臭的程度如果为0级和1级则可认为达到了治愈;如果仍有2级或3级,则认为手术不够彻底而复发。
1.2.4 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每组患者都行组织学检查。方法是在手术前后分别在切口的边缘切取一宽约2mm的梭形皮肤全层,皮肤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手术前有无大汗腺及手术后大汗腺有无残留,作出诊断。
1.2.5 观察指标:手术后腋臭的复发率,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切口包扎时间及术后瘢痕的长度。
1.2.6 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描述用构成比,均数加减标准差,假设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 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的比较结果(见表1)。根据判断腋臭程度的标准,在小切口搔刮组(n=68侧)中,有11侧术后腋臭程度为2级,其复发率为16.2%;大汗腺修剪术组(n=76侧)中,有2侧术后腋臭程度为2级,其复发率为2.6%;二组复发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小切口搔刮组复发率比大汗腺修剪组高,即治疗效果大汗腺修剪组比小切口搔刮组明显。
2.2 二组患者术后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的比较结果(见表2)。在小切口搔刮组(N=68侧)中,术前68侧送检皮肤组织均有大汗腺。术后15侧病理切片有大汗腺残留,计算其残留率为22.1%(术后大汗腺残留的切片/术前有大汗腺的切片)。大汗腺修剪术组(N=76侧)中,术前76侧送检皮肤组织均有大汗腺。术后6侧病理切片有大汗腺残留,计算其残留率为7.9 %(术后大汗腺残留的切片/术前有大汗腺的切片)。二组的残留率统计学上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大汗腺修剪组比小切口搔刮组治疗效果明显,既大汗腺清除彻底。
2.3 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见表3)。在小切口搔刮组(n=68侧)中,外科并发症(血肿、皮瓣坏死、伤口裂开和切口感染)有12侧。发生率为17.6%;大汗腺修剪术组(n=76侧)中,外科并发症有10侧。发生率为13.2%。二组的发生率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术后大汗腺修剪组与小切口搔刮组外科并发症相同。
4. 二组患者术后并瘢痕长度小切口搔刮组1.5~2.0cm,大汗腺修剪组5.0~6.0cm;固定时间小切口搔刮组5~8天,平均(6.3±2)天;大汗腺修剪组7~13天,平均(9.7±3天)。小切口搔刮组瘢痕小、固定时间短(见表4)。
3 讨论
目前腋臭的手术方法很多,有腋部皮肤切除和不切除的、二切口或四切口的,目的均是去除大汗腺。但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还是皮下搔刮法和皮下修剪法两种。我们一组病人采取沿腋窝皮纹单切口切开修剪法,术后复发率较低仅2.6%,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为7.9%,并发症发生率为13.2%,但瘢痕稍明显(约5~6cm),且固定时间较长(7~13天)。1978年就有人报道了小切口搔刮治疗腋臭的方法[3],但该方法治疗腋臭文献报道效果差异较大。有报道,复发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1.2%[4]。但这些报道治疗效果均为主观判断术后腋窝区残存的气味大小,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客观依据。也有报道这种方法的复发率较高和并发症稍多等[5],这和我们操作基本一致。本组病人术后复发率为16.2%,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为22.1%,并发症发生率为17.6%,但瘢痕较小(约1.5~2cm)。我们认为二种术式比较,皮下搔刮法之所以复发率、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高。是因为:①大汗腺位于真皮与皮下脂肪间的致密组织内,搔刮困难,并且在盲视下操作,手术效果不易把握,存在着清除及破坏不足的缺点。我们在临床上也观察到这一点,皮下搔刮后仍有一些条索状组织附着于术区皮肤上,不易清除,其中很可能有残留的大汗腺存在;②皮下搔刮法是用刮匙钝性搔刮皮下组织以破坏及损伤大汗腺和毛囊为目地,被损伤的汗腺和毛囊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重新增生,恢复机能而造成腋臭的复发[6]。而皮下大汗腺修剪术是直视情况下用组织剪充分剪除汗腺和毛,对大汗腺及毛囊的去除以及对大汗腺导管的破坏更为彻底,因此这种方法治疗腋臭的复发率较低,是手术治疗腋臭的理想术式。
[参考文献]
[1]亓发芝.腋臭[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13:55-56.
[2]Park YJ,Shin MS.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treating osmidrosis[J]?Ann Plast Surg,2001,47:303.
[3]Inaba M,Anthony J,Ezaki T.Radical operation to strip axillary odor and hyperhidrosis[J].Plast Reconstr Surg,1978,62:355-360.
[4]黎智,阎国富,何威. 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治疗腋臭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610-611.
[5]蒋晓丽,童庭辉,郭力.腋臭根治手术方法探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2):184-185.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3
关键词:容量替代治疗;羟乙基淀粉;凝血功能
1.前言
导致机体功能受损以及器官缺氧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低血容量对灌注与循环的影响。合理有效的容量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得以稳定,确保组织充分的供氧及血流,进而降低低血容量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羟乙基淀粉溶液是自右旋糖酐类胶体和明胶之后的一种人工胶体。其中,羟乙基淀粉200/0.5是中分子量低取代级的一种羟乙基淀粉溶液,20万道尔顿的分子量,0.5的平均克分子取代级,具备着临床毒副反应低、组织沉积量少、持续时间长以及容量扩张效应强等突出特点。羟乙基淀粉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能够减少异体输血的危险,满足人血白蛋白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医疗费用。本文深入探究了羟乙基淀粉容量替代治疗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预计失血量超过400毫升的肝胆、胃肠外科择期手术的134例患者,ASAI级至ASAII级。在134例患者中,有62例女性患者,72例男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6周岁,最小年龄为52周岁;体重最大为78Kg,体重最小为49Kg。在手术之前,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和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均正常,术前2周均未接受过任何抗凝治疗。将患者划分成A(46例)、B(48例)、C(40例)三组,A组为6% 羟乙基淀粉130/0.4组,B组为6%羟乙基淀粉200/0.5组,C组为林格溶液对照组。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比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备任何统计学意义,三组具备可比性。
2.2方法
入选的134例患者全部采取一致的麻醉方法。手术之前8小时禁水禁食,术前30分钟对患者肌注0.1克的戊巴比妥钠和0.5克的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对静脉通路常规性的加以开放,连接监护仪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诸如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等实施动态监测;麻醉诱导以0.1 mg/kg至0.2mg/kg维库溴铵、3μg/kg至5μg/kg芬太尼、1.5mg/kg至2mg/kg丙泊酚缓慢注射以后,将气管导管插入,采取间歇正压通气的方式,80%至90%的吸氧浓度,8ml/kg潮湿量,10次/min至12次/min的呼吸频率,1:2的呼吸比,ETCO2(呼吸未二氧化碳)维持在35mmHg至45mmHg之间;麻醉维持吸入0.8至1.2异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静脉持续输注3 mg/kg至4 mg/kg的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1mg至2mg的维库溴铵,以维持肌肉放松。
给予对照组患者林格溶液。治疗组患者的时间为自麻醉诱导开始到手术结束为止,麻醉医师按照患者的血细胞比容、液体平衡、血压以及CVP等,确定输注成分血亦或是胶体的时间,以便于对血液动力学状态的稳定性加以维持。容量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其一,采用林格溶液来补充患者禁水禁食8小时所丧失的体液量,其中50%的体液量应当快速的在麻醉诱导前输入,而其余的50%的体液量则在麻醉后加以补充。在手术过程当中,以8ml·kg-1·h-1至10 ml·kg-1·h-1来补充术野挥发量,以35 ml·kg-1·d-1至40 ml·kg-1·d-1来补充术中生理需求量;其二,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为33ml/kg体重的最高用量。如果胶体溶液的需求量大于上述标准,则需要采用冰冻血浆予以补充;其三,当血红蛋白比0.8g/L要低时,应当及时补充适量的浓缩红细胞;其四,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有胶体溶液需求量大于4000毫升毫升或者异常出血发生,则需要尽快补充血小板;其五,手术前后切勿等容急性血液稀释,由于麻醉或者手术需要可采取药物同期进行治疗,比如血管活性药物;其六,如果有无法耐受的不良临床反应出现,则需要尽快停药,同时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2.3观察指标
凝血功能指标:在术后1天和术前1天分别检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术中连续监测动脉压、CVP、HR、ETCO2和SpO2,对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输入HES结束时、术后1d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别记录。
3.结果
各组患者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并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等方面的差异,不存在任何统计学意义;在容量治疗过程中,与C组进行比较,A组、B组的液体总输入量显著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在容量替代治疗中,6% 羟乙基淀粉130/0.4及6%羟乙基淀粉200/0.5是十分有效的扩容剂,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维持,有助于对凝血功能影响的减少,医务人员应当提起高度的重视,并且在临床治疗上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楠.羟乙基淀粉容量替代治疗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3).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并为后面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奠定理论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化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在相同体积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一勺白糖和两勺白糖,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入】PPT展示【实验9-7】
在室温下,向三个烧杯中各加入20ml水,然后分别加入0.1g、0.5g、2g固体硫酸铜.
用玻璃棒搅拌,使硫酸铜全部溶解。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个烧杯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交流活动结果】
1.填表P42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总结】【过渡】
对有色溶液来说,可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粗略(定性研究),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的浓稀程度,即溶液的浓度(定量研究)。
如使用农药时,就需准确知道一定量药液中所含农药的量。那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浓度呢?
【介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3内容,深入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课件展示】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练习】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P43
实验【9-8】,并填表
【讨论与交流】交流实验结果,了解配制溶液的简单过程。
【延伸讨论】P43
讨论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思考】学生计算,并分析36%
错误在哪,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件展示】例题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计算,并请一位同学板演。注意书写规范!
【课件展示】例题2
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思考分析】理解稀释原理: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计算
【展示】展示计算过程,板演。
【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变式: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题1…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5
解题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则逸出气体的质量=减少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下物质的总质量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用逸出气体的质量去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1 取2 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98 g,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质量=100 g+2 g-98 g=4 g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MnO2 2H2O +O2
6832
x 4 g
68 x= 32 4 gx=8.5 g
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8.5 g 100 g×100%=8.5%.
二、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已知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及析出沉淀的质量,求反应后某生成物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方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则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析出沉淀的质量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用析出沉淀的质量去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溶质质量,最后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公式去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 某同学取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25 g,滴加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为36.5 g,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沉淀的质量为14.35 g.计算(1)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1)设该稀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溶质的质量为y
HCl + AgNO3 =HNO3+ AgCl
36.5 63 143.5
xy 14.35 g
36.5 143.5=
x 14.35 g
63 143.5= y 14.35 g
x
=3.65 g,y=6.3 g.
则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3.65 g 36.5 g×100%=1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生成的AgCl沉淀既不是溶质也不是溶液.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JP3〗的总质量-析出沉淀的质量=25 g+36.5 g-14.35 g=47.15 g .
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3 g 47.15 g×100%=13.4%.
三、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或求某未知物质的质量
解题方法:主要掌握以下三点.(1)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2)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求某未知物质的质量.
(3)如果结合方程式进行按比例式计算,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乘计量数.
例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1
物质 AB C D
反应前质量/g 9 2 22 1
反应后质量/gx 26 21
(1)这一反应类型是 x= g.
(2)由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
该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剂.
(3)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KG-*2/3〗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解析 :根据题意, C的质量减少,则C是反应物;D的质量增加,则D是生成物; B的质量不变,则B可能是催化剂;A的
质量反应后未知,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因为Δm(C)=22-6=16<Δm(D)=21-1=20
所以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应等于各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
所以A是反应物.
又因为Δm(A)+Δm(C)=Δm(D),则(9-x)g+16 g=20 g,x=5 g.
由于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为C,因此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设A、C、D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c、d;因为Δm(A)=4g,
Δm(C)=16 g
aA + cC= dD
8a 16c
4g 16g
8a 16 c=
4 g 16 g
则 a c= 1 2.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6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原料,其中只含有一种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30g分六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盐酸的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如图表所示。
计算:
(1)表中X值为?摇 ?摇克;
(2)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摇 ?摇。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摇 ?摇。
(4)如果该石灰厂煅烧50t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
分析:
(1)从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克,说明5克稀盐酸反应掉0.5克的CaCO。同理,第二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只剩1.0克固体,说明又反应掉0.5克的CaCO。依此类推,第四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固体剩余物应为0克,但由于含有杂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未反应完的固体剩余物0.3克为2克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故X应当为0.3克。
(2)从表中数据可知,所取的30克盐酸过量,在计算其质量分数时应取其实际参加反应的量,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各加入5克的稀盐酸后HCl已全部反应完,所以可以根据第一次或第二次、第三次所用盐酸的量与CaCO反应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HCl的质量,然后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
(3)要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先求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此时溶质的质量应为生成的CaCl的质量,在计算质量分数时要注意不溶性杂质、气体等不能作为溶液的成分。
(4)要求50t这种石灰石煅烧可得生石灰多少吨,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然后求CO的质量,再用50t减去CO的质量即可。
解:(1)0.3克。
(2)由题可知,5克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0.5克CaCO,设5克盐酸中有HCl的质量为x。
CaCO+2HCl=CaCl+CO+HO
即5g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0.365g,所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7.3%。
(3)设最终生成的CaCl的质量为y,生成CO的质量为z,
CaCO+2HCl= CaCl+HO+CO
CaCl的质量分数=×100%=6.1%
(4)设煅烧50t这种石灰石生成CO的质量为y。而50t这种石灰石含CaCO的质量为:
50t×=42.5t。
CaCO=CaO+CO
100 44
42.5t y
=y=18.7t
最后生成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50t-18.7t=31.3t。
答:略。
练习:
1.将29.1克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的水中(水的密度为1克/ 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的Na2SO4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摇?摇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Cl。为了测定废液中CuCl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克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计算废液中CuCl的质量分数;
(2)计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