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家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家文化

国家文化范文1

关键词:国家文化资本;研究框架;测量体系;布尔迪厄;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132-005

在《国家文化资本论》的上篇中,我们在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国家文化资本的定义与分类,及其与国家文化资源及文化软实力的关系问题。本文以此为讨论的起点,聚焦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路径、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及其测量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国家文化资本的全球化及其跨文化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可供决策的、有效的数据支持。

一、 国家文化资本:研究总体框架与路径

国家文化资本研究的总体思路为:基于国家文化资本的学理及类型学研究,以及文化资本当前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家文化资本研究的总体目标(详见下图),从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两个层面对国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全球影响指数指标体系、影响国家文化资本的外部要素,以及国家文化资本与场域,国家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区位、性别乃至人口分布等开展国家文化文化资本的内部和外部研究;并拟选取国家文化资本的典型亚类型如民族文化资本、企业文化资本、大学文化资本、世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文化资本等作为田野调查对象,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严密的数理逻辑和数据分析,构建国家文化资本测量的科学的指标体系,为国家文化资本的绿色积累及其跨文化传播,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全球文化影响力提供具体可行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由下图不难看出,国家文化资本研究的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即国家文化资本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

所谓国家文化资本的内部研究,指的是按照国家文化资本的亚类型及构成要素,构建国家文化资本内部研究的体系,比如,可把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具体分拆为:民族文化资本研究、城市文化资本研究、教育(包括大学)文化资本研究、国家制度文化资本研究、意识形态文化资本研究、宗教文化资本研究等等。

而国家文化资本的外部研究则侧重于研究诸如区域环境、性别,乃至人口分布等可能对国家文化资本的形成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该研究是对国家文化资本内部研究的一种有益且必要的补充,将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置于具体的语境和场域中,而非把国家文化资本作为一个独立和孤立于世界万物的现象来进行考察。

同时,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不应只停留于理论领域,对其应用及进行对策研究,尤其是研究国家文化资本的全球影响力(指数)及其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显然既能对国家文化资本的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同时也体现出国家文化资本理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的意义,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国家文化的国际传播和软实力作了新的解读,从而为国家和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增强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提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二、国家文化资本:研究方法

国家文化资本研究依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总体而言,对其研究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路径。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视具体的国家文化资本的亚类型,分别或综合采用社会学、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原理,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国家文化资本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典型的研究方法分述如下:

1.文献法: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图书馆进行相关文献的查询和检索,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有代表性和分析价值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断跟踪与国家文化资本相关的最新研究动态,通过文献分析,找出国家文化资本研究的最新和最佳视角。

2.问卷调查法:按照研究需求,以国家文化资本所涉及的具体的亚类型,确定不同的问卷调查对象,并围绕亚类型国家文化资本所涉及的关键要素和指标,设计问卷,展开调查。

3.专家深度访谈:对国家文化资本亚类型所涉及的相关学界、企业或其他专家及人物,设计相关话题,尽可能进行深度访谈,

4.焦点小组座谈:选取与亚类型国家文化资本相关的单位、人物(管理层、研究/技术人员和普通人员)、专家等进行焦点小组座谈,以获得相关评价数据。

5.内容分析法:对田野调查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按内容进行系统的定量及定性的分析。

6.个案研究:一方面选取各个亚类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剖析该亚类型国家文化资本的指标体系情况;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不同亚类型所具有的共性个案作为特别研究对象,剖析国家文化资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形成性影响。

7.比较研究法:对国家文化资本的不同亚类型进行比较研究,以找出影响国家文化资源向国家文化资本转化的主要因素,为后期调查提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8.田野调查法:对所涉及的国家文化资本的亚类型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国家文化资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国家文化资本的全球影响指数的理论体系建构提供坚实的田野调查的基础。

9.模型建构法:对国家文化资本各个亚类型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上的量化分析,建构可以具体测量国家文化资本及其亚类型的有效指标体系和可以量化的模型。

三、国家文化资本:测量体系的建构

国家文化资本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建构,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和应用无疑需要具体的指导性框架来确定其具体的数据。对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对其展开测量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才能为国家和民族文化资本研究提供具体可靠的数据和发展决策建议。

构建国家文化资本的测量体系,当然需要全面考虑其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只有将其内部研究与其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我们才可以得到国家文化资本科学的指标体系。依据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三分法,参考上述国家文化资本研究框架中提到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我们可以为国家文化资本建立如图1的指数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国家文化资本测量体系自三级指标开始均没有设计具体的内容,这是因为依据国家文化资本亚类型研究内容和对象的不同,该测量体系中无论是内部(要素)研究还是外部(要素)研究所涉及的三级及四级指标均会有所不同,甚至指标体系本身还视情况有可能延伸到更为细小的五级或六级指标,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具体量化上一级的指标,以期最终将国家文化资本的内部和外部要素均能量化,达到量化国家文化资本及其亚类型的终极目的。

当然,依据国家文化资本的不同分类法,我们也可以不采用布尔迪厄的三分法,而是将国家文化资本具体分为无形国家文化资本和有形国家文化资本,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再将无形和有形国家文化资本细化成三级、四级或五级指标等,以达到最终量化的目的。这样的测量体系构建也是可行的,但需要合理选择有形和无形国家文化资本的三级、四级及五级的指标,不能挂一漏万。

虽然这种国家文化资本的二分法会导致国家文化资本研究的分野,但这种差异只是出现在内部要素的领域,对外部要素领域的影响几近无。有形国家文化资本vs无形国家文化资本的测量体系具体如图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国家文化资本测量体系的建构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对国家文化资本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对于国家文化资本分类标准的不同上。不论这种内部要素研究区别有多大,只要把握好分类的具体标准及下层级指标设计的科学合理性,那么其量化研究的结果差别应该不会是质性的,而是微小且可以忽略不计的。

四、国家文化资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上文重点讨论了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测量体系的构建。本节则聚焦国家文化资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应用价值。总体而言,本文率先提出的国家文化资本论拟回答如下几个基本问题:

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文化资本的现状如何?

2)中国(中华)国家文化资本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全球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如何衡量?

3)中国如何才能快速积累国家文化资本,其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是什么?

4)中国国家文化资本的输出与国家形象的提升有何关系?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对我国国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建构中国国家文化资本的全球影响指数模型,并通过建设中国国家文化资本的全球影响动态数据库和案例库,结合国家文化资本影响指数模型进行实证效果对比分析,最终提出中国国家文化资本积累及全球化的有效路径,为实现中国的“文化强国”战略服务。

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国家文化资本研究,通过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法和国家文化资本全球动态数据库和案例库建设,在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的分析报告:

1)中国国家驰名商标文化资本全球影响指数分析;2)中国国家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本全球影响指数分析;3)中国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本全球影响指数分析;4)中国国家城市文化资本全球影响指数分析;5)中国国家企业文化资本全球影响指数分析;6)中国国家大学(教育)文化资本全球影响指数分析。

结 语

本文重点对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国家文化资本测量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文化资本论的体系,以期为未来的国家文化资本论的实证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第三部分所建构的两种国家文化资本测量体系,无论其对国家文化资本要素的理解多么不同,最终的测量结果都是静态的和有时效性的;而由此得出的国家文化资本的全球影响指数也必然是静态和有时效性的,究其根本,这样的研究是结果导向的。要动态的计算国家文化资本在全球的影响指数,也可以采用过程导向研究,比如,重点研究国家文化资源是如何向国家文化资本转化的,而国家文化资本的跨文化传播(输入与输出)又是如何能够转化成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的。这样的过程性研究其实很有必要,也是对国家文化资本静态和结果导向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限于篇幅,笔者拟另辟专文进行阐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即使上述的国家文化资本论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我们依然相信,一个清晰可见、可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家文化资本理论、研究框架及测量体系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跨文化传播必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必将能为我国的“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3.

[2]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国家文化范文2

一、审计文化理论分析

(一)文化及组织文化的界定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古拉丁文中,意指耕作、教化以及开化。而现代的文化可追溯至19世纪末期,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出现,其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由知识、法律、道德、信仰、艺术和风俗等构成的,包含社会组织中个人所获得的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杂的、系统的总体。此后,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文化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涂可国认为文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条件、方式、状态和结果的综合体。马勒茨克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及其成果的总和,主要指既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又存在于人们的精神和物质产品中的构想、信念、观念和世界观所组成的系统。王善平和宋艳认为马勒茨克的文化概念包含了文明,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包括制度和精神两个层面,不同于文明,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文化概念虽然广泛,但在组织层面,总体上认为文化是组织在长期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特定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观念、传统、习惯等。Peters and Waterman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价值观和指导观念,这种价值观和指导观念能够促使组织保持一种上下互相协调一致的良好习惯,给组织成员构建清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Kotter and Heskett提出组织文化是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作为全体组织成员的一种共性通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存留下来。由于每个组织是在自身所处的特定传统和环境下形成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文化,包括意识观念、价值偏向及行为规范等,而这又对组织成员产生影响,如果组织管理层能够对文化加以有效利用,那么,组织文化将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手段。组织正是依赖于组织文化引领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管理哲学和指导思想之中。

(二)审计文化的界定审计文化作为国家审计机关重要的管理手段同样受到关注,陈朝豹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展示的形象等,它具有独立、依法、公正、进取和奉献等特定内涵。郝振平指出审计文化是指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广大审计人员认可、遵循和倡导的,以审计人员群体价值观为其核心内容的,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审计精神、审计作风、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法规制度和物质形态等因素的总和。以上定义将审计实践置于较为核心的位置,较好的体现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考虑到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审计文化定义还应反映出以下特点:一是公共性。因为审计机关是我国的政府部门,公共受托责任强调政府通过税收筹集公共资金、对国家进行治理,理论上社会公众应与政府机关一样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而不应被排斥在公共决策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公共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治理的完善;二是执法性。因为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的财经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因此,依照财经法律法规办事是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最基本要求;三是共生性。国家审计的被审计单位以政府部门及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企事业单位为主,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机关一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影响着国家治理的完善,审计机关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促其规范管理,提高绩效,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的实现。基于以上理解,本文将审计文化定义为:国家审计通过审计执法活动,在服务国家治理过程中形成的,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可及审计人员所遵循的,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实现国家治理为目标的制度、意识和观念的总和。由本文审计文化的定义可知,当将审计文化置于国家治理之中时,审计文化已不再局限于审计机关内部,而成为对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共同产生影响,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手段。

二、审计文化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公众通过受托责任赋予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能,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能中发挥免疫系统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确保被审计单位能够正确、高效的履行相应的职能,向社会公众负责,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的实现。

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主要体现在审计实施上,一是在审计项目选择上应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矛盾,为公众负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采取赶超式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发展的时空发生错位,本应同时出现的问题未同时出现,不应同时出现的问题却同时出现。二是审计目标的确定以纠正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问题,共同服务国家治理为主。被审计单位同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违规或低效使用财政资金,阻碍了被审计单位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审计的目标应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纠错、提效为主。抵御由审计结果的利用体现,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只是手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报告、审计要情或审计专报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形成抵御功能,为推进国家治理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国家治理的实现。预防是国家审计的目的,预防来自于被审计单位对经常性审计监督的认知,要强化这样的认知,需要在审计立项上,做到经常性项目与代表性项目相结合,实现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服务国家治理。以上分析说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应由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发挥作用,这也为审计文化进一步推进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现实可能。

审计文化依托于审计职能,通常由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意识共同构成,贯穿于审计实践活动全过程,其立足于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社会公众的需求,建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培养业务能力、提高合作精神、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社会认同感,具体从以下四个层面发挥作用:

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作用。该层面主要包括审计业务水平、审计内外部环境、审计机关形象等,物质文化层面对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感召力,是不同层面的外在表现及物化成果。通过物质文化层面发挥作用,审计文化不仅会引导审计机关成员的价值观,而且对被审计单位也能起到催化作用,例如在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中,通过较高的审计业务水平、良好的国家审计形象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偏好,使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机关趋向共同的审计目标,即国家治理,从而降低讨价还价成本,配合和支持审计工作。这个层面反映出审计机关为了实现服务国家治理的目标,而要求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审计机关内外都应保持稳定且较为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当物质文化层面相对稳定时,社会各界就会对国家治理的基本使命,服务国家治理的基本运作模式形成较为一致、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所暗含的价值观也逐渐凸显,得到认可之后进一步升级、上升到制度文化层面。

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作用。审计文化中的每一条制度规范,都必须经过暗含价值认同的阐释才可能被接受为行为的规范。那些长期没有价值认同的规范会因为监督成本过高而逐渐消失或演变成其它规范。制度文化层面为审计制度提供意义。随着审计机关及被审计单位新老人员的交替,管理层和已有人员会给审计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给予合理的解释,并向新进人员宣传、演讲及教化这些被合理解释的习惯。管理层以成文的形式将这些获得合理解释的,被审计机关及被审计单位成员所认可的习惯固定下来,便形成了审计制度,审计的制度文化层面便产生了。这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各种管理和行为规范,是对审计文化的制度保障,对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行为及精神文化层面起着规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的碰撞容易动摇人们的文化意识,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制度方面的文化积淀,规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层面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如《审计法》、《审计实施条例》及审计八不准等,在审计项目选择、审计项目实施和审计结果利用上均会发挥作用,《审计法》和《审计实施条例》对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进行了规范,而审计八不准等非正式制度在对审计机关规范的同时,能够强化在社会公众中的审计形象,增强公众认同感。

三是行为文化层面作用。这是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文化,内容渗透于审计执法、审计宣传及审计机关内外部人际关系的处理活动,是审计机关的工作作风、被审计单位面对审计监督的思想态度、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共同价值观的认同。行为文化层面作用是在免疫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校正任务,用国家治理的文化理念渗透审计人员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人,提高人,推动审计机关对国家治理整体意识的提高,并通过审计机关的工作作风,在审计实施过程和结果利用上,把影响扩大和渗透到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中去,共同强化免疫系统的揭示和抵御功能。审计文化的行为文化层面的作用就是形成文化定势,使人们在遵守既定的思维及行动中产生自觉性,而超出定势的思想和行为就无法找到生存的土壤和环境。

四是精神文化层面作用。这是审计文化具体形态中的核心层面,也是最为抽象的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对于组织内外每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完全颠覆组织制度的本身,致使其部分或完全的失效,主要包括价值观、思想意识、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心理情感及精神风貌等。精神文化层面是最为牢固的文化层面,它是经过长期形成的,深深烙在每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中的文化积淀,也被称作精神世界。因为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是审计的目的,但依赖于国家审计的震慑作用,仅能使被审计单位产生不敢违规的想法,而精神文化层面的高度发展可以在审计机关内外形成优秀的群体意识,产生持久而有效的感召力,使得被审计单位产生不想违规的想法,进而为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提供准确的帮助,这是审计文化的基本职能和作用。这样的作用源自审计实施过程产生的凝合力,通过增强情感沟通和情感激励,融合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作风、理念和情操,培养和激励群体意识,增强各界凝聚力。审计文化的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引导审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二是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精神文化补充了制度文化的不足,对内减少了审计机关规范成员的成本,从而降低审计机关的运行成本,提高审计机关的绩效,对外简化信息处理程序,减少信息传递成本,增强沟通能力,提升各界对国家治理的认同感。

审计文化的四个层面在免疫系统功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整体上体现了审计文化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其中精神文化层面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决定了审计文化的作用方向,关系到审计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制度文化层面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作用补充和制度保障;行为文化层面又是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的行动表现;以上文化层面在物质形态上最终表现为物质文化层面。

三、审计文化建设建议

审计文化的作用是在被解释、被认可、被传递、被感召及被遵守的过程中产生的。鉴于审计文化对我国审计事业发展及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审计文化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对内塑造审计文化的特性,对外增强审计文化的强度。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提到,组织具有众多价值观,最为重要的是组织所具有的价值观对组织成员施加的影响。只有为审计机关每个成员提供稳定的文化环境,形成审计文化特性,才能使其明辨方向,在应对工作的困难过程中,使审计机关成员产生内在的强大动力,进而快速稳定的提升审计工作绩效。强有力的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当审计文化非常具有凝聚力时,对外部的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产生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够让外界清楚的了解国家审计的治理目标,并积极支持和配合审计机关实现这样的目标,这种强有力的文化将对审计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审计活动总是和每个审计人员的个性联系着的。不管审计机关如何建立审计共性的文化,如何强调审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以及国家治理愿景规划的宏伟与远大,审计人员的个性依然会努力地与审计机关的共性文化保持合理的距离。因为组织中每个人为了充分舒展自己的个性,需要一块私人精神领地,以获得基本的自由权利。因此,尽管审计人员对审计的基本使命、服务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有共同认识,但仍会保留个体对工作及生活意义的理解,而审计文化只有保障审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诉求和尊重个人的需求,使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的利益协调一致,调动大家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实现服务国家治理的目标共同努力。

三是增强审计文化的心理积淀,形成积极心理力量。Luthans and Avolio(2003)指出一个组织想要取得持续的成长和绩效,心理积淀和积极、支持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若审计文化注重给审计人员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势必会提高审计人员完成任务的自我满足感和克服困难的心理韧性,长期下去,自我满足感和心理韧性形成积极的心理力量,完成心理积淀。通过促进审计人员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极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审计人员能够充满信心并为获取成功勇于付出必要努力,当被问题困扰或身处逆境时,能够具有坚强的心理韧性,对目标锲而不舍,迅速恢复并超越,以取得成功。

国家文化范文3

国务院在《通知》中指出:“我国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形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务院《通知》中的这段话,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以及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作了精辟的阐述,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领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国在世界上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视其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承并光大下去。

进入新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清楚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反对文化全球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当今世界,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且日益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因素,国际上已公认文化影响力为一国对外交往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若占了上风,这个国家就可能占有影响其他国家文化发展的主导权,占有未来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如果这样的国家在政治上追求霸权,那么这种文化优势就会演变成为推行其价值观念、实现其政治霸权的工具。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罗马强权、英国强权和美国强权,它们无一例外地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同时辅以强大的文化形态来推进自己的强势。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若失去了自己的传统,它就必然会在这种强势文化的进攻面前丧失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守住固有阵地的能力,就会沦为强势文化的附庸,最终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丧失自己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把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到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高度,提高到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作为国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中国传统文化本来是世界上的强势文化,曾经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数百年来,中国落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综合国力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中国经济的对外影响以及对外贸易额连创新高相比,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却显得式微,存在严重的赤字。比如,有资料显示,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额之比大约是10:1,仅2005年,我国与美国的版权贸易额之比竟是4000:24;影视音像制品更是如此,近五年中国进口影片4300余部,而出口影片却少得可怜。中国无意在世界上谋取霸权,但是倘若中国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复兴长期不协调,在世界文化中占不到应有的份额,我们也难圆世界强国之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庸置疑,与我们对自己的国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弘扬不力有关。应该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很大满足,但是相比较而言,包括文化在内的精神需求却相对滞后,表现为一些人精神空虚,文化浅薄,眼光短视,以虚无主义态度对待民族传统,对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更是不屑一顾,甚至在诸如“旧城改造”等光环的掩护下对文化遗存加以破坏,令人扼腕痛惜。

国家文化范文4

首先是梁楷的画作。这幅画太重要了,里面有非常多的值得研究的内容。我们平时见到的梁楷画作主要都是粗犷型的,最有名的一幅作品就是《泼墨仙人图》了。当然梁楷也有他工细的一面,比如说现藏日本的《释迦出山图》。但是这次展出的《道君像图》则更为工细,傅熹年论证,像这样极为精湛、极为工细的画工是极难作伪的,因此它基本上不可能是伪作。这张画我也看过,确实是梁楷的真迹。梁楷,外号粱疯子,他曾经在宫廷里把腰带卸下来挂在树上,然后辞官而去,可见他的性格是很张扬的。有些美术史家很愿意把他往政治方面靠,但我认为他更多的是一位画家。毫无疑问,梁楷的这幅画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和亮点。

在这批展品中,文徵明的一些家书也让我很感兴趣,这些家书所展现的文徵明和平常我们认识的他是一致的,他在宫廷中的忧虑与痛苦在这些家书中都有所表露。此外我感兴趣的还有唐寅的画、项圣谟的自画像。项圣谟是中国极少数几位有自画像创作的文人画家,这个展览里精品很多,恕不一一列举了。

本次展览的主题“传承与守望”,我们就是要传承中国文化,守望中国文化。我想这次展览,还有翁氏廷绵六代的收藏就是我们传承与守望这一主题最好的活标本。书和画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文化的载体,对于它们的收藏与保护分为公私两家,公的部分最重要的是皇室收藏;私,就是指私家,包括官员、文人还有很多不同的收藏家。过去我们研究艺术史的时候,往往比较重视皇家的收藏,对私人的收藏却比较忽视,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歧视。说老实话,我过去总有这样的设想: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收到博物馆里面去,过去我在故宫书画鉴定研讨班讲课都不收私人机构的学员,只收博物馆的后备人才,博物馆的人来免费都可以。后来我研究中国的艺术史和收藏史,才慢慢意识到文化的传承与守望单单靠国家是不够的,非常需要像翁氏这样的家族收藏。像翁氏这样六代以来保存了大量的文物,使其不散失不毁坏,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个功劳是巨大的。我觉得对于家族收藏、家族文化可以作一个专题研究,这样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翁万戈先生把这些文物收藏在国外并不是他的所愿,他对于祖国的情怀是深沉的,热切的。所以我想到,历代的兴亡战乱中,皇家都守不住的许多东西,要靠家族来守护,这谈何容易,如明代项元汴家曾经拥有过富可敌国的收藏,最终或流散各地,或毁于兵火,如今我们只能从印章中再去寻觅项家的收藏踪迹了。所以,我想今天我们应该有一个观念上的改变,要由家族的传承与守望变成民族的传承与守望,这样我们就会皆大欢喜了。

国家文化范文5

[关键词]文化传播 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94-02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国家会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国家形象,而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为国家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合作伙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渗透是整个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过程,频繁的交流才能够增强彼此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的和谐相处,减少误解和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一、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门新型的跨专业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其的界定不同:从传媒学角度出发可以把一国在新闻传播中的形象视为其国家形象;从国际政治角度出发,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国家形象就是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民众心中的形象……本文比较偏向于吴富有先生的定义:国家形象是特定国家的内部社会公众和外部国际公众通过复杂的心理过滤机制,对该国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以及所作所为)形成的具有较强概括性的、相对稳定的主观印象①。国际形象根据认识的主体不同而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而本文主要讨论国家的国际形象部分。

过去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然而,中国形象的变化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国家对中国的看法还停留在20年前,充满着偏见和恐惧,中国经久不衰地被各个国家提及。而中国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徘徊于自卑与自负之间,时而充满民族自豪感,时而又缺乏安全感。如何消除他国的偏见,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二、文化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递给世界的名片。如今,飞速发展的传媒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熔炉,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多元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在这个熔炉中相互交流、借鉴,这是国家文化形象建立的过程,对国家形象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的文化对外传播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越来越注重文化战略,“中国文化年”和以孔子学院为基地的汉语推广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截至2010年10月,全球96个国家(地区)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连续举办的“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美国中国文化年”等大型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好评。

但是与“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相比,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幅度和影响力就小得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文化大国却非文化传播强国。中国悠久流传的传统文化固然具有深远的吸引力,但中国的文化传播过多地停留在京剧、武术、剪纸、唐装汉服等传统文化方面,使得各国对中国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长城故宫和烤鸭身上,中国的文化传播就有着厚古薄今的倾向。与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文化输出相对比就会发现,渗入中国的外国文化表现形式多样,从影视、书刊、时装、快餐乃至迪士尼乐园,大多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很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相反唐诗宋词和孔老夫子未必能为外国人所理解。我们必须承认传统不等于现实影响力,悠久的文化传统必须经过“现实”的途径,进行创新、转化,才能成为软实力。中国必须设计一套全新的理念来向世人展示自己,这个理念并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而是借助于传统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形成一个包容万象的文化群体,让世人看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而不是一个传统而古老的中国。

2.与我们富裕的外汇储备相比,我们的文化产业处于“逆差”。2008年,我国文化产品引进与走出去的比例为7:1,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渠道还比较狭窄,我国输出的文化产品单价还远远低于引进的同类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占有13%,而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仅有6%。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图书主要出口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逆差是4000:24②。中外交流的结构性逆差还体现在“点和面”的反差上。中国对外国文化的开放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面面俱到的,经过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很大程度上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融进中国现代文化,影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相反中国文化在西方的普及基本上还只是蜻蜓点水,要么是空间上的“点”,比如中国文化符号都挤在狭小的唐人街里;要么是时间上的“点”,每年的春节、中秋这几天外国人才想起要大红灯笼高高挂。

3.文化机制不健全,没有统一协调的传播机制。改革开放以后,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新闻办、外交部、广电、文化部、文物部、商业部以及港澳台办等多个部门都有涉及,新闻办的领导作用很难体现出来。另外,从事对外文化传播的组织繁多,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的组织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整合。没有一个系统的文化战略机制,文化对外传播就很难有序进行。

(二)文化的对外传播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文化的对外传播不等同于冷战时期东西两大阵营之间生硬地对外宣传,文化的传播主体十分广泛,不只是政府,还有民间组织,甚至每一个单独的个人都能够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就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说,其包容性和多样性对西方世界充满了诱惑,中国文化部举办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化年”受到高度评价,2002年姚明登陆NBA而在美国引发的“姚明热”,如今姚明已经是中国形象的明信片了。文化传播的目的不是生硬地输出本国文化以实现同化,而是加强交流和相互理解,是一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交流。与政治经济交流不同,文化的交流是一种情感的互动,是人类心灵之间的交流,是其他任何交流都不可替代的。

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制定了“文化立国”战略,本世纪初“韩流”开始横扫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韩国凭借“韩流”成功扭转了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颓废形象。结合我国实际来讲,中国崛起的道路上“中国”不绝于耳,加上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中国媒体话语权的缺失,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形象更是褒贬不一,甚至落后于中国现实。而有效的文化传播可以更加全面细致地介绍今日中国,使中国形象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展开对外文化传播,建立良好国家形象

首先要打破文化外传播中政府部门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通过建立合理创新的机制协调好官方和民间的关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支持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以及个人的对外交流活动。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代表着中国形象。

其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只有把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够被广泛地接受,把文化产业化经营,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文化交流中来,中国文化就会随着中国制造传播到世界各地。恰如同迪士尼一般,不仅代表着美国大众文化,而且在对外传播中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是我们也要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防止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最后,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争取话语权。传媒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中国大众媒体在国际上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制约了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新兴的互联网传媒是一个集音像图画为一体的多维传播工具,融合了纸质传媒和电视传媒的优势,是一条更宽更广的道路,要在互联网传媒中掌握话语权是成功的开始。另外传播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宗教差异,用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在潜移默化间产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好感。

总之,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中国要尽可能地减少国际社会上的误解和偏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中国文化资源,整合对外交流机制,用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向世界介绍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注释:

①吴富有.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p4.

②赵启正.文化复兴是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海:文汇报.省略.

【参考文献】

国家文化范文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与此同时,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强,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破解文化发展中的难题,提高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以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

为大力推动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我国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文化部于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具体工作由文化科技司负责。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是以国家力量推进的系统工程,以文化创新项目为对象,以文化创新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涵盖观念和理念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创新、文化创作形式创新、文化生产形式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管理创新、文化市场培育模式创新、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培育资助和优化推广一批具有前景的创意设想和创新项目,增强各界人士参与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创新项目成长的文化氛围,加快构建有利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

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2009年度立项内容

2009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遴选了七个项目作为试点,包括“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研究”、“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自助图书馆的研制与实施”、“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项目”、“区域文化联动项目”。(文化科技司)

(一)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

项目承担单位:

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项目背景和意义: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市在认真研究昆曲艺术历史发展规律和总结昆曲保护既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五位一体”的保护思路,即:以节(中国昆曲艺术节和虎丘曲会)、馆(中国昆曲博物馆)、所(苏州昆曲传习所)、院(苏州昆剧院)、场(一批固定的演出场所)五位为一体;中心(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学校(苏州昆曲学校)、曲社、媒体传播(昆曲电视专场和昆曲网站)及中介(海外交流中介机构)、法规五位为一体,形成了《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两个“五位一体”的实施,使苏州逐步形成了在昆曲遗产保护与继承、普及与提高,以及加快昆曲传统剧目抢救与人才培育传承等方面的整体资源优势。“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曾以整体保护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获首届文化部创新奖特等奖。

项目内容和目标:

纳入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之后,该工程将进一步发挥苏州在昆曲遗产保护与继承、弘扬等方面的整体资源优势,使昆曲艺术和昆曲保护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融入苏州古城保护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力争把苏州建设成为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昆曲遗产的保护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使昆曲遗产在新世纪的生存状态与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相匹配。

“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拟总结苏州昆曲遗产保护十多年来的经验,在先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如何发挥苏州在昆曲遗产保护中的“三原”特色与优势,如何在遵循昆曲艺术规律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走出更适合昆曲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从而使“五位一体”的保护格局更为完善,优化昆曲遗产保护的生态环境。自2009年起,按照构筑两个“五位一体”的保护格局稳步推进:

一是继续承办中国昆剧艺术节与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不断扩大规模与影响,使苏州成为海内外昆曲保护工作者、演艺人员、研究人员的交流中心。期间将每年举办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举办第5届中国昆剧艺术节。

二是深入实施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培养观众与发现后备人才。采取动、静、送、传四方面的传播方法,扩大昆曲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动”是在昆曲沁兰厅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一小时演出昆曲传统折子片断,并配合通俗易懂、有问有答的讲解,使普及活动上下互动,气氛活跃、生动活泼。“静”是组织学生观看昆曲博物馆陈列的平面展览知识。“送”是送戏进校。“传”是加强已建立小昆班的中小学的教育、传授工作,使这些已接触昆曲艺术表演的中小学生能活跃在舞台上,为成为专业昆曲人才打下基础。

三是深入开展昆曲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出版工作。

四是复排传统折子戏,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形成大部分传统折子戏的音像资料。

五是培养昆曲演艺的后继人才。加强对2006年以年苏州昆曲学校招收的三届昆曲表演专业大专班150名学生的培养。采取与苏州昆剧院院校合作的方式,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从中选拔一批拔尖人才,使之成为苏州昆曲演出的后继人才。

六是整修苏州昆曲传习所原址,恢复有关活动,使之成为复排传承昆剧传统折子戏的中心。

七是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继续打造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及《玉簪记》等经典名剧,继续推动青春版《牡丹亭》名校行与《长生殿》名城行的巡演活动,提高与境外演出机构的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展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演出,扩大经典名剧在海内外的影响。

八是通过开展特色文化建设,继续打造周庄等昆曲传承基地,使昆曲在苏州的基础更为坚实。

(二)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

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院、《中国文化报》深圳记者站

项目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以深圳为代表的新兴城市,在文化建设中探索出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克服了文化建设基础薄弱的不足,整体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管理等领域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推动这些新兴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深圳这种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于推动其他城市,特别是新兴城市文化建设走向跨越式发展,推动全国文化建设走向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内容和目标:

“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科技自觉的定义与分类。主要包括:科技自觉的概念与特征、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路径、科技自觉的表现形式和分类,以及深圳文化科技结合的典型机构。

二是深圳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深圳文化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文化管理中的科技发展现状、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中科技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中文化科技新兴业态的发展现状等。

三是重点领域新兴科技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文化领域的科技应用趋势特点,以及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下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和CMMB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是促进文化科技发展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圳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政府在文化科技结合领域的工作建议。

五是深圳的经验和对其他城市的借鉴。主要包括:深圳经验的总结和对其他城市的启示。

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明确文化与科技结合的门类、路径,揭示科技自觉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科技结合领域的管理重点,以及促进文化科技结合发展的思路对策,从而为文化科技结合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实证依据和案例支持。

(三)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自助图书馆的研制与实施

项目承担单位:

深圳图书馆、东莞图书馆

项目背景和意义:

面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图书馆的整体布局不尽合理,辐射范围依然有限,服务配套和运营管理后劲不足,影响了图书馆及其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利化、人性化服务目标的实现。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图书馆领域存在的问题,深圳图书馆和东莞图书馆分别开始研制自助图书馆的尝试。

深圳图书馆2004年确定在新馆引进RFID技术,全面推行自助服务,新馆开放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06年10月提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建设构想;2007年6月被列为文化部科研项目;2008年4月研制出首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样机;2008年7月,10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首次走进社区为市民提供服务;2009年4月,40台自助图书馆构成的网络遍布城市街区,全面提供服务;2009年6月,通过文化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东莞图书馆2004年底初步形成以自助服务方式实现图书馆无间断服务的构思;2005年9月底,24小时服务的自助图书馆正式开放;2005年底,初步形成研发“图书馆ATM”的构思;2007年8月研制出首台图书馆ATM样机,12月正式与读者见面;2008年获美国图书馆协会(ALA)颁发的“国际创新奖”。

上述两个项目以读者需求为目标,以理念创新为引导,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来改造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不仅拓展了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丰富了文化产品的传播手段,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而且引发了图书馆建设、运营模式的大变革。由于效益显著,由东莞图书馆实施的“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与协同发展模式”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由深圳图书馆实施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

目前,自助图书馆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如布点太少、管理软件不够完善等等,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

项目内容和目标:

项目主要内容:

一是完善自助图书馆设备。自助图书馆的核心设备集成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自动控制系统,配备了图书展示架、还书箱、读卡装置、发卡装置、身份证识别装置、收钞装置、打印装置、图书定位与传送装置、图书分拣装置、图书口等。自助图书馆设备具备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与中心系统实时数据交互,采取全自助模式,提供365天、24小时服务。

二是完善计算机网络。自助图书馆不是一台孤立的设备,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心相连,实时传递数据,联机处理各项业务;通过网络,中心掌控着自助图书馆网的运行状况,合理调配资源,组织自助图书馆的服务,并实施远程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三是完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是自助图书馆网技术核心、运营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承担着自助图书馆网的布点规划和实施、资源调配、运营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及服务效果分析评估等工作。

四是建立物流中心。使图书馆的资源流动起来是自助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应该是图书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而资源流动的关键是科学、及时的物流配送,包括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物流中心之间的资源配送。

项目预期目标:

一是在深圳和东莞分别建成一定规模的自助图书馆网络。在现有实践、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通过充分调研制定出本地区自助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形成辐射广泛、布局合理、协调统一的自助图书馆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优化服务组织,降低服务成本。

二是探索包括自助图书馆在内的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模式。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助图书馆将与基层图书馆功能互补,通过其灵活的部署进一步完善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使自助图书馆与已建成的市、区、街道、社区图书馆一起构建成虚实结合、网络互联的“图书馆之城”,为读者提供无层级、无差别、无障碍的统一服务。

三是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整合、流动与共享。图书馆服务最重要的基础是资源,而资源的归属性是影响图书馆利用率的极大障碍。自助图书馆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个资源流动的服务站。图书馆资源可随自助图书馆配送到城市的各个街区,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延伸、流动和共享。通过自助图书馆融入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促进文献采购的统一规划、文献统一调配,减轻政府投入的压力。

四是推进区域自助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协作。借鉴自助图书馆在深圳市和东莞的经验及取得的良好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在深莞惠地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与相邻地区图书馆在资源、服务、网络、数据传输等方面进行协作和系统对接,加强区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区域性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

上海外高桥国际动漫游戏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和意义:

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各类资源配置的依据和出发点。为搭建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间的桥梁,2007年6月,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联合成立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这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首个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是资本市场与动漫游戏产业的首度联姻,是通过产权市场推动动漫游戏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开创了多个业界先河。相比较传统领域的产权交易监管机构而言,产权交易中心内的可交易品种更为灵活多样,进入门槛更低,更加适合于动漫游戏产权交易的需要。截止2009年7月15日,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中心实现的各类动漫游戏成交项目总额达10.887亿人民币及2000万美金。

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国家动漫游戏产权交易中心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由于动漫游戏行业的特殊性,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一般的社会中介机构很难就此类项目出具符合客观实际的专业意见;目前国家尚无系统的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动漫游戏行业的资产、项目转让应当遵循何种规则,接受哪个单位的监管等等。

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后,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将更加自觉地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整合配置全国范围内各类与动漫产业发展相关联的资源,以规范、完善产业链为突破口,通过信息、产权转让、并购重组、产业链整合、产权评估等服务,进一步整合国内有关动画和漫画创意、制作、传播和发行等资源,逐步形成产业配套,强化产业功能。中心将有力推动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产权化、资本化。

项目内容和目标:

国家动漫游戏产权交易中心拟在未来3年内对现有服务平台进行逐步优化。具体优化系统包括:开设交易项目网络申报系统,完善扩充动漫游戏交易项目信息库,增设第三方项目评估中心等方面。通过上述努力,使得产品内容的审核、交易信息的统计、版权的保护都在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上体现。

一、增设项目评估中心,培育第三方中介。交易中心将培养一批具有动漫行业相关经验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对这些机构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培训和管理,使之能够真正为文化产业、动漫产业提供各种审计、评估、法律、经纪类服务。交易中心可以参照上海联交所的成熟做法,吸纳这些中介机构成为动漫产权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交易中心所有场内交易涉及到的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事项均需由这些经过认定的会员单位出具,会员单位从事动漫产权中介服务的工作人员也应当经过交易中心认定备案。

创建时段拟为:2010年至2011年;2010年集中开展市场调研,人才吸纳试运作,2011年起试营业。

二、开设交易项目网络申报系统,加强监管力度。目前国内尚无一部系统全面的监管动漫游戏生产、交易、企业资质认定、外资或外国产品引进方面的法律规范。而事实上,以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的形式规范动漫类交易、审查的流程,规定进场企业交易门槛,便可实现初步监管。如将其与动漫企业认定及税收优惠等条件挂钩联动,则会有助于加大管控力度。对于外资投资国内动漫产业或外国动漫产品引进中国时,这种监管显得尤为必要。中心可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内容审核,引导其在中心挂牌,进一步提供项目推广、合作方引荐等服务。

建设时段拟为:2009年至2010年。2009年搭建网络后台,2010年上线试运作。

三、完善产业数据库功能。随着交易中心交易量的扩大,覆盖面的延伸,可以预见其在未来产业信息统计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便利。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和网络数据库可以轻松地对从业单位、内容分类、项目种类、转化率、市场需求、市场价格等产业主要指标进行系统的采集,汇总,统计,分析。利用交易中心的平台建立国家级的动漫游戏交易数据库,将有效辅助统计机构的工作,更加有利于主管部门的产业监管及决策参考。动漫游戏产业信息库直接服务于决策层,对于产业总体状况进行正确把握,为行政决策的计划、立项提供基础信息。通过提供统计信息,将在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反馈,便于掌握信息,预见趋势,从而及时调整策略。

建设时段拟为:2009年至2011年。于2010年完成数据库构建和测试,之后通过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等落地活动推广,丰富采集数据。

(五)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

贵州省文化厅、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贵州省文物局

项目背景和意义:

贵州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多样性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西部省份。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精神,探索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物局、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经过充分的沟通和研究,共同设立“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2006年,该项目开始前期的酝酿。2007年部分项目开始实施。2009年项目全面启动。

该项目选取贵州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不同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的若干村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和农村文化建设等有关工作,以“政府扶持、学术指导、科技应用、村民主导”的方式,推动村寨的全面发展,探索在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文化保护与农村发展的手段和模式。

项目所选村寨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涵盖了苗族、水族、侗族和汉族等民族。这些村寨都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在村寨发展类型上,既有传统稻作农业村寨,也有手工艺村落,还有与清水江木材贸易紧密联系的商业村寨。在发展水平上,既有人均GDP不足1500元的村寨,也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它们都面临着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的难题: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状态堪忧;村寨公共文化活动逐渐萎缩;文化设施缺乏;村寨发展动力不足等。

“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从理念到实施,都有别于一般文化建设或文化保护项目,而是一次将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和支撑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在多次的沟通后,各项目点的官员、参与的学者和民众对项目理念高度认同,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之中,形成了良好的项目实施氛围。在执行过程中,该项目在村一级上将各类文化建设项目有效整合,通盘考虑,尝试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项目也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强调学校、企业、科研的结合,既提出适度商业化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又创造了社科研究的平台和对象。此外,项目强调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良性结合。

项目内容和目标:

项目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类。不同项目点的项目内容有一定的不同,同时各类项目之间有一定的交集,互相影响,协同进行。

一是村寨自然文化景观的整治:民居的修缮和替代性建筑的开发、道路整修、自然文化景观恢复和保护等。

二是村寨文化传承中心的建设:集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研究基地和接待站的功能于一体,整合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馆站建设的相关资源。

三是村寨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制作:采取自下而上式的方法,制作村寨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四是村寨自然文化资源数据库及展示网站建设:运用数据库、网络等方式,对村寨自然文化资源进行管理、展示和传播。

五是村民能力培训:以提高村民发展能力为重点,通过建立村民合作组织,制定村寨发展规划,主导和管理项目在村寨的运行。

六是研究类:结合实践类项目的开展,进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等一系列的前沿课题研究。

具体到各分项目点,将在二到三年内,在各项目点开展以下工作:

1、锦屏县文斗村:以对文斗村所藏的锦屏文书和优质的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切入点,发掘传统资源(锦屏文书、传统契约等)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村寨的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主要包括:文斗村锦屏文书数据库;文斗村自然文化景观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中心;文斗村网站;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2、荔波县水利大寨:依托水利大寨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展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是水利大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的核心,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本项目将人类发展、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旨在通过“三位一体”的方式,推动社区的发展。主要包括:(1)村寨遗产名录: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村民的互动,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出村寨的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使名录体制与社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升保护的自觉性。(2)水族文化传承中心:在村落中,以新的产权制度、管理模式、分配方式建设水族文化传承中心,使其成为村民所有的文化传承空间、学术研究平台和旅游接待中心,成为具备自身造血能力的农村“文化馆站”。(3)村寨环境整治与景观保护:村寨传统自然文化空间的整理,农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替代性建筑的应用等。(4)村民主导的乡村旅游:培养村民旅游组织,进行村民发展能力的培训,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帮助,构建村民管理、村民受益的旅游发展模式。

3、雷山县控拜村:雷山县控拜村是著名的苗族银匠村。本项目将以保护银匠诞生的文化土壤――控拜村落文化景观为重点,通过调查研究、社区扶助、村落文化景观建设和手工艺的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激活控拜村的传统文化记忆,探讨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控拜苗族银饰传承展示中心;苗族民居营造技艺延续与现代化适居性改造研究、实践;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村寨网站。

4、遵义:黔北地区是贵州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地区。黔北地区的富、学、乐、美“四在农家”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本项目将在此基础上,从文化保护和文化重建的角度,丰富和提升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探索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文化的力量。主要包括:黔北民居现代化研究与实践;新农村建设社区发展模式探索;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模式探索;新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

5、从江县银潭村:从江县银潭村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侗族文化资源丰富,以稻作为核心的农业文化富有特色,自然风光秀丽。本项目将充分挖掘村落的自然文化资源,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的实践。主要包括:银潭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侗族文化传承中心;农业文化遗产登录与保护;村寨网站;侗族民居现代化适居性改造研究及实践。

(六)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

项目承担单位:

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上海市社区文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和意义:

东方社区信息苑是在全国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立项并全力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群众的新型互联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东方社区信息苑以个性化和丰富化相结合的服务平台,集成包括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化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图书馆讲座、社区电子阅览室信息、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宣教资源,以及社区档案服务中心、社区青年中心、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中心、市民(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社区服务点、社区网络青年宫、社区校外数字课堂等全国众多社会团体资源。

东方社区信息苑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创新。首先,东方社区信息苑拥有宽带内容专网平台,实现海量文化内容向社区服务终端推送;其次,拥有终端营业管理系统,支持门店终端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用户认证、上机、下机、重启、关机、警告等),同时支持多种用户管理,并记录其身份信息与照片、上网行为等;再次,拥有运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所有运营网点的运营流程和运营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主要有进销存、资产、人力资源等三个管理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门店终端计算机设备的配置信息采集与汇总,门店资产管理、报修管理与汇总分析,以及区域、门店人力资源管理及考勤管理等功能;最后,拥有信息苑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可对机房核心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对网络安全管理功能进行优化扩充,通过技术过滤确保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绿色的互联网内容服务。

该项目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

项目的内容和目标:

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后,东方社区信息苑将在项目建设及内容服务上实现“三个延伸”,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好、更多、更新的文化信息服务。

一是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全覆盖。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和普惠大众的原则,今后将继续全力推进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国家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点、公共上网服务、有线电视“村村通”于一体的东方农村信息苑建设。将于2009年完成东方农村信息苑建设1600家,基本完成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在服务拓展上,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操作技能培训力度,扫清农民上网技术障碍,真正使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农村、惠及农民。2010年前,全面完成信息苑在上海的全境布局联网连锁,进一步释放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效应和普惠效应。

二是向家庭延伸,实现服务进家庭。随着电脑上网条件的日益普及,一部分社区居民对互联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家庭依赖程度加强,与此同时社区居民也会有进一步的内容依赖和期待。因此,东方社区信息苑宽带专网内容集成平台,将计划以实名用户和公益原则为基础,向拥有信息苑公益卡的居民,提供进入家庭的专网文化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与东方网、东方有线网络在数字网络电视方面的资源整合,挖掘信息苑在社区的集成推送优势,探索向家庭推送网络视音频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丰富内容,放大和提升信息苑的互联网文化服务覆盖、辐射和能级。

三是向纵横延伸,实现资源互动共享。东方社区信息苑本身就是互联网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互动、共建共享的成果,今后,将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信息苑渠道和平台的可互动性和可扩展性,推进与东方网系统的网络资源互动共享;与上海其他宣传文化资源互动共享;与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等场地资源互动共享;与教委、科委、体委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等社会资源互动共享;与面向社区便民服务的互联网文化事业企业商业资源互动共享,尤其是不断推进与全国文化信息化资源共享工程和长三角及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的资源形成互动共享,使东方社区信息苑成为最有互动价值的共建共享的互联网公共文化信息的服务渠道、便民平台和精神家园。

(七)区域文化联动

项目承担单位:

江苏省吴江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 吴江市文化馆

项目背景和意义:

江苏省吴江市地处江苏的最南端,位于江、浙、沪交汇处,人口78万,面积1176平方公里。近年来,吴江经济成就日新月异,综合发展实力位列百强县第九名(2006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多,吴江市首先呈现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需求总量激增,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趋势,这迫使城市必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和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水平。其次江、浙、沪周边地区同属于吴语地区,同质同根的渊源却又产生出不同的流派,形成差异的风格,各地群众在观看其他两地的艺术作品时,既熟悉又陌生,交流互补极为有利。三地的联动恰好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符合群众的艺术欣赏心理。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吴江市提出了以广场文艺演出为主要载体,旨在建立区域内文化交流、互动、共建、共创、共荣的机制和格局,以提升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服务力,促进区域内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目的的“区域文化联动”理念,并于2003年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实施“区域文化联动”项目。

纳入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区域文化联动”项目,将在方法和手段上也有所创新,在政府文化投入力不足的情况下,集聚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资源,丰富文化联动的内容和形式,扩大文化联动的范围,实现区域文化的共建、共创、共荣,大大降低和节约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成本;在机制和体制也有所创新,项目的实施采用了市场运作、财政扶持等多元化方式,逐步将公共文化服务由单纯“喂养式”转变为“自给式”。

项目的内容和目标:

一是通过联合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联合江浙沪周边区域同质文化资源,有效地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以整合、利用,不断突破群众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最大程度地提升群众文化的创造力、文艺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力。二是通过区域文化联动,打破在现有体制下政府文化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瓶颈”,通过优势互补,降低公共文化服务成本,最大程度体现群众文化的市场化价值,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两个效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三是通过联动,创新载体,创设活动,创优作品,提升吴江乃至江浙沪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吴地文化的独特品格,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市场价值,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群众文化繁荣提高探索一条很好的借鉴途径。

进度计划:

一是组建机构。2010年建立由江苏吴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湖州、嘉兴南湖5地市委宣传部、文化管理部门牵头的,各地文化馆(群艺馆)、站参与组成的“长三角区域文化联动战略合作体”,旨在组织开展江浙沪区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的联动交流,丰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措施。各地文化馆为“战略合作体”的活动具体执行者,每年度轮流具体组织安排联动活动,制订互动的方案,实施联动区域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