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英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聚会英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聚会英文

聚会英文范文1

英语作文1:家庭聚会

The day before the sheep year, everyone is busy with the big meal, all the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and have the dinner. Peopl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it, for they have the less time to get reunited. My family talks so happily and we enjoy the precious moment. The family reunion is so important for all the people, no matter how busy they are, they will come home for the dinner.

在羊年到来的前一天,每个人都在为一顿大餐在忙着,家庭所有的成员都聚集在一起,来吃一顿晚饭。人们很重视这顿饭,因为他们很少有时间聚集在一起。我的家人聊得很开心,我们享受着这个宝贵的时刻。家庭聚会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无论人们多忙,都会为了这顿饭回来。

英语作文2:家庭聚会

Mid 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China.It used to be as important as Spring Festival .It is usually celebrated in September or October.This festival is to celebrate the harvest and to enjoy the beautiful moon light.To some extent,it is like Thanks Giving day in western countries.On this day,people usually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have a nice meal.After that,people always eat delicious moon cakes,and watch the moon.The moon is always very round on that day,and makes people think of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It is a day of pleasure and happiness.Hope you have a wonderful Mid Autumn festival!

英语作文3:家庭聚会

Family means so much for me, I have a big family, because my mother and my father have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Living in the big family, I feel the love all the time, we care for each other. Every week, my family will have a gathering, we will do some activities, so that we can keep in touch closely.

家庭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我有一个大家庭,因为我的妈妈和爸爸有很多兄弟姐妹。生活在一个大家庭,我随时都能感受到爱,我们彼此关怀。每周,我的家人都会有一个聚会,我们会做一些活动,这样才能保持紧密的联系。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in touch with the family members. Since we are busy with our own business in usual, so if we don’t make the appointment, there is no way for us to meet. My family members keep the tradition to have the gathering every weekend. Sometimes we will have the big dinner, sometimes we will have the barbecue. These activities help us to keep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e share our opinion, the parents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work stuff and the kids are playing happily.

和家人保持联系是很重要的。由于我们平时都在忙自己的事务,所以如果我们不进行预约,是不可能见面的。我的家庭成员保持着每周有聚会的传统。有时候我们会 吃一顿大餐,有时候会进行烧烤。这些活动有助于我们保持紧密的联系。我们彼此交流意见,父母谈论他们的工作事宜,孩子就在高兴地玩耍着。

聚会英文范文2

明代云南科举考试与元代相比虽已显成效,但与内地科举发达省份相较仍有差距。鉴于此,明政府对云南也多有优惠照顾政策。比如,逐步增加云南乡试录取名额,以此来适应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云南乡试定额始于洪熙元年(1425年),最初为十名,“凡乡试取士,……云南、交阯各十人”[9]579。宣德四年,云南、贵州两省合并乡试,诏增云南科举额,由十名增至十五名。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又诏令:云南乡试取士不拘数额[6]8;正统五年(1440年),复定取士额,“……上定为……云南二十人”,自此之后,乡试取士之额常有增加。嘉靖十四年(1535年),云南、贵州乡试各自设科,因之前云南乡试二十名为最少,于是命云南“增至四十名,而贵州亦二十名”。南明永历帝曾“驻跸云南”举行丁酉(1657年)乡试,是年录取名额达54人,这是明代最后一科取士,也是云南科额最多的一年。对云南的照顾政策还表现在对生员的甄别方面,如正统七年(1442年),朝廷规定对全国生员三年进行一次甄别考选,有年老、残疾及相貌鄙猥的都取消待遇,年上40岁又不谙文理的也黜废为民。而云南、贵州的生员可以免考。这些措施无疑促进了明代云南科举、教育的发展。在全国大兴科举的背景下,云南也大量兴办地方各类学校为科举考试服务,学校教育相较元代有突飞猛进之势。清朝入关建立政权后即开科举,因袭明代“非科举毋得与官”的旧制,高度重视科举制度,科举的制度名目诸如科举程式、场级、内容、名额分配等都不断得到规范。顺治二年(1645年)定各省乡试名额,云南中式五十四名。顺治十七年(1660年),“题准乡试照旧额减半……云南初定,首举乡试,照旧额取中”[12]2164–2165,这是云南入清后第一次举行乡试,所以名额仍为54人。由于云南贡院未修,学臣未至,总督赵廷臣奏请朝廷延期。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补行十七年(1660年)庚子乡试,云南才真正举行乡试。到康熙二年(1663年),云南与内地其他省份一样“乡试名额照例减半,中二十七名”,康熙五年(1666年),“命云南举行武乡试。照文闱额数,取中二十七名”。自此,云南科举已步入全国正轨,融入科举考试体系中。云南虽地处边疆,但考制一开,就能持续推行。中原因战乱等停试时,云南仍能按制选士。如因故脱试,地方请求补行,朝廷也都应允。

虽然云南科举已跟上了全国的步伐,但与内地省份相比也有不少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子弟考中者仍很少。为此,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顺治十八年(1661年),“题准云南省土司应袭子弟,令各学立课教训,俾知礼仪,俟父兄谢事之日回籍袭职。其余子弟并令课读,该地方官择文理稍通者开送提学,考取入学应试。”这是清政府为土司子弟接受教育而制定的一个优惠办法。要求土司子弟接受汉族的教育,各地方官选拔其中文理稍通者参加提学主持的特别考试,考取者为入学,可参加各级考试。康熙时还采取增加录取名额的方式,康熙二十二年,“题准云南土官族属子弟并土人应试,附于云南等府,三年一次,共考取二十五名,另行开造,附于各府学册后,照例解送礼部礼科查核。”雍正时,对土司统治之地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后,继续推行一系列措施,鼓励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设社学、义学,雍正元年(1723年),定全国各州县设立社学、义学之例,“允云南土人、四川建昌番夷、湖南永绥等处建立义学,嗣是改土归流,塞外荒区渐次俱设儒学。”[15]雍正三年(1725年)议准,云南威远地方设立义学,令彝人子弟有志读书者入塾诵习,并批准威远(今景谷)的少数民族子弟“就元江府附考,于府学定额外加取二名”,雍正五年(1727年),“议准东川府土童有能作文艺者,该府具题,到日照湖广考取苗、瑶例另编字号考试,于东川府学额内酌量分拨一、二名”。为了保障少数民族考生的权利,雍正六年(1728年),清世宗谕礼部:“今滇黔楚粤等省苗民向化,新增土司入学额数,为学宦者尤宜加意禁伤,毋使不肖士子冒籍贯,阻土民读书上进之路”(《清朝文献通考•学校四》)。有鉴于云南举人赴京会试路途遥远,朝廷也特准在落选者中选择一些“文尚可观”、“人才可用”者侯旨录用,而且不拘人数。这些遴选人才如愿意参加下科会试,不必报名,如愿意就任较低职务,在礼部报名后,经挑选也很快可以被录用。除此之外,对一些负担不起进京费用的应试举人,或无返乡路费的会试落榜考生,清政府还根据路途的远近向他们发放路费。此外,云南、新疆和贵州等地举人进京参加会试,还可以使用驿站的车马,“云南、贵州举人给驿马自顺治八年始,新疆至陕西乡试、至北京会试给驿马,自乾隆四十二年始,沿途用黄布旗书‘礼部会试’四字一位标识。”这些优惠政策体现了朝廷的安抚之意,也有利于鼓励、安抚边远地区应试士子,为他们其一心向学提供了制度保障。从整个清代科举政策来看,清政府比较注意对边远地区、文化落后地区的照顾,特别是早期的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体恤之意很明显。因此,从顺治三年(1646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止,科举考试人才辈出。据党乐群统计,整个清代云南有843人考中了文武进士,9258人考中文武举人。1902年并出现了云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特科状元袁嘉谷。较全国数以万计的科举人才而言,明清两代云南的进士举人数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但它也标志着云南已经全面融入内地的教育、科举体系中。这些进士举人成为明清两代云南的知识阶层,为云南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科举制度对云南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制度之一,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云南科举取士从元代开始实行,到明清时期实施得最为充分。科举制在云南的推行,对明清云南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风俗的转变等方面作简要叙述。

2.1促进了明清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科举制创立以来,中国古代教育便开始围绕它而运行,并主要为朝廷输送人才。科举制的创立和逐步健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明以前,学校乃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自明始,政府从教育体制上把科举与教育整合为一体,使选才标准与育才标准统一,明令“科举必由学校……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卿相皆由此出也,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可见,进学校读书成了参加科举的必要前提,通过科举又可以获得功名,因此,社会各阶层自然而然就会对学校教育倍加重视。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到明时,“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明王朝的文化教育比元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兴办了更多的学宫、书院和义学,“有清学校向沿明制”,“府、州、县、卫儒学,明制具备,清因之”。明清府州县学教育完全被纳入科举系统之中,地方的教育政策和内容均围绕科举进行,科举为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此背景下,云南官学获得了充分发展,各种民间教育也大放异彩,云南文化教育形成了全面繁荣的局面。首先,儒学获得了极大发展。明代云南儒学在元代较为薄弱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早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朝廷复置大理府及蒙化等州儒学;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重建云南、楚雄二府儒学。随后,儒学从滇云腹地逐渐向边疆民族地区扩展。二百余年间,大多数府、州、县先后建立起了儒学,一个基本的官学教育系统初步形成。根据万历《云南通志》、天启《滇志》等对明代云南儒学的记载,明代云南共有66个府、卫、州、县先后建立了儒学(包括上述元代已建明时获得发展的几个不同级别政区的儒学)。据张媚玲等统计,明代云南共建立官办儒学69所,其中府学16所,直隶州学1所,属州、县、卫学52所。书院共计57所,其中26所书院分布于14个府治之中,其余31所分布于23个属州、县、卫之中。社学兴起于明代,“自洪武八年,延师以教民间子弟”,明代云南全省设社学163所,分布于55个府、州、县、卫治所。这样一来,明代云南共计有289所儒学教育机构分布在76个政区治所。随着明代云南较为有效的教育措施的实行,云南地区的教育取得了蓬勃发展。清代各朝统治者也比较重视地方办学。朝廷在云南广建学宫,还恢复了明代所设府州县学,同时也新设不少各类学校,清代云南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清末新式学堂建立以前,云南的儒学在明代的基础上增加到101所,其中有府学14所、州学29所、县学34所、厅学12所和提举司学3所,以及光绪八年添设定有学额而未建孔庙的县学、厅学9所。从雍正起,明代未建学宫的许多地区都先后建起了学宫。如在普洱府建了5所,开化府建了3所,东川府建了3所,昭通府,明代仅建1所,清代新建了5所。不仅如此,政府还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设立了学宫。顺治十八年(1661),云南巡抚袁懋功奏“滇省土酋既准袭封,土官子弟,应令各学立课教诲,俾知礼义”,得到批准。同年,云贵总督赵廷臣上疏“马乃土司,应改设流官。矣三年后,风俗渐移,人口渐正,立之学宫,以广教习”(《清圣祖实录》卷二),亦获准。这些学宫的设置,使清代云南教育逐步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清政府对书院也比较重视,清代云南共新建226所书院,尤以康、雍、乾三朝建立的最多,计有105所,占清代所建书院的46.5%。雍正十一年(1733年),曾令各省城设立书院,并给1000两银子为开办费。故雍正年间,云南就建起29所书院,平均每年2.5所。清政府重视推广义学,义学也叫义塾,带有蒙学和私塾性质。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云贵总督蔡毓荣提倡兴办义学(当年即在昆明、宜良、昆阳等地办起了第一批义学)始至道光年间(1821—1850年),云南义学已发展到几乎县县有义学的地步。据道光《云南通志稿》记载:全省义学的总数已达709所,一县多则几十所到十几所,少则也有几所,仅有少数几个县未设义学。各地都“因土制宜,随方设学”,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办起了义学。从康熙至光绪年间,云南府厅州县兴建的义学达866所。云南义学的兴盛,对完善云南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高民族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2.2提高了云南整体文化水平

明清科举对教育的强大推动功能,使得当时中国教育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为唐宋以来所不及。特别是在清代,“学校几乎遍布大清帝国的每座城市和每个乡村。教育受到公众广泛而普遍的重视。因此,如果作人父母者不能送孩子进学堂上学的话,那将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他会因此受到指责和非难。”由明至清,云南科举稳步推进,考试竞争也日趋激烈,教育受到公众广泛而普遍的重视。参加府、州、县学考试的人数相当可观,因此,明清官学办学屡屡突破其初始规模,儒学、社学、书院、义学因此而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遍布城乡的私塾、家学、宗族之学也空前繁荣,为云南子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这样一来,云南入学生员猛增,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更多,其直接结果就是文化教育基础的扩大。据天启元年(1621年)云南提学副使樊良枢统计,仅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云南就有12000余人在各级正规儒学中就学。而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云南人口统计为151214户,共1468465人,就当时教育水平而言,这一就学的比例并不算小。正规官学学额有限,书院、社学及遍布城乡的私学则不在受限之列。加上后者,历年累计,其就学数量相当巨大。那么,仅明代云南各类教育机构中,不下数万,乃至十余万云南子弟诵读其中。这些就读子弟经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而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所受教育的过程,据高明扬描述,一般而言大约有这样几个步骤:一是启蒙识字教育,大约一至二年;二是读书教育,约三至五年;三是开讲、开笔作文教育,约八至十年;五是不断温习,不断练习作八股文,最后参加考试。熟读背诵《四书》、《五经》是八股文教育的基本功。除此之外,还要背诵一定篇数的唐、宋古文,更多篇数的名家时文,还要读熟几百首唐诗、试帖诗、诗韵……总之,除读熟《四书》、《五经》之外,还要学习许多东西,才能完成科举应试的基础教育。要背诵数量可观的时文范文,而且还要能够短时间熟练地完成写作,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这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如《钦定四书文》所收明代八股文486篇,清代八股文297篇,这也是朝廷规定应试者要学习的内容。可见,受过这么多年的八股训练、识字教育,个人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Œ就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既然考中举人、进士的可能性微小,那么为了日后的生计,就必须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而较之刚刚启蒙识字的学童,这些读书人在学习这些知识方面无疑更具有优势,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更高的读、写能力,因此当时的童生、生员大多也学会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据陆韧描述,当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后的职业趋向,大多脱离了体力劳动阶层,靠拥有的学识谋生:或归隐山林,以诗文学术自立;或在乡里开塾授学,化导民俗;或入衙门,为幕僚,供笔吏。他们在推进云南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令人瞩目。天启《滇志•人物志》记载了二三百位没有中举的士人,作为当时云南的俊杰人物,他们来自云南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民族,分布于各个城镇、乡村乃至蛮山夷寨,利用他们掌握的知识为云南文化作出了特有的贡献。可见,科举制在明清云南的施行,客观上加速了云南地区的文化普及,提高了云南整体的文化水平。同时,明清朝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对少数民族士子采取优惠政策,也促进了这些地区一心向学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使文化知识得以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2.3促进了读书尚文风气的形成、社会风俗的改变

科举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风俗。科举制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形成,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科举带来的直接结果。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层努力向学的热情。同时,边疆少数民族子弟也能潜心钻研儒家经典,接受儒家思想熏陶,这对于改变地区的风俗习惯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1读书尚文风气的形成明清科举制度促使云南学校大规模设立,对云南读书尚文的风气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朝军队在1382年平定云南之初,朱元璋即诏令:“府、州、县学校,宜加兴举,本处有司选保民间儒士堪为师范者,举充学宫,教养子弟,使知礼仪,以美风俗。”(明张沈《云南机务钞黄》)。雍正时,任职云南的官员陈宏谋在《查设义学檄》中直接指出:“夫蒙养为圣功之始,则教小子尤切于教成人;兴学为变俗之方,则教夷人尤切于教汉户。”明清两代统治者对化民成俗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明代统一云南后,“遍立学校以施教”,“迄今七十有三年。是以圣化渐被,无间穷僻,椎卉化为衣冠”,“亦何下内地哉!”正如陈文在《云南图经志书•重修云南志序》中所言,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临安府“家有诗书,吾伊之声相闻,而科贡后先不乏”,宁州“家习诗书,人知理道,以气节相尚,而耻为污下之事”。另如一些少数民族的世居地,如澄江府(今云南澄江县一带)“郡多僰人,而汉人杂处其间,初不知学,今以岁久,渐被文教,有以科第跻膴仕而封及其亲者。于是闾里翕然向学,相率延师训子,而家有诵读之声,皆乐于仕,非复昔之比矣”。定远县“民有曰撒摩都者,即白罗罗之类,近年以来稍变其故俗,而衣服、饮食亦同汉、僰,更慕诗书,多遣子入学,今亦有中科第者”。蒙化府(今云南巍山县)“盖自开设学校以来,闻礼仪之教,且近于大理,其今亦有所渐染者欤。”阿迷州(今云南开远市)“民间之俊秀者,亦入学从师,受经取科贡,而风化其渐美矣”永昌府,古哀牢夷之地,正统间始建儒学之后,“选卫子弟之秀者而立师以教之,于是士风渐振,以读书自励而举于乡试者,科不乏人”,等等。这些府州县,明代以前从未设学科考,即或设置学校,但读书向学之风不振。在明朝前期的景泰年间,儒学教育已经开始普及到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随着学校的设立,科举考试的推进,到了嘉靖以后,“滇人士闻风兴起,各地英才遂出,几埒中州”。到了清代,随着科举全面推进,教育进一步发展,云南各地读书向学风气日盛,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向学之风亦渐浓。康熙《马龙州志》记载,马龙州“其土著者有一种,衣冠饮食亦与汉人同焉,亦喜读书,出自仕宦,代不乏人。”乾隆《赵州志》说:“白人,颇读书,习礼教,通仕籍,与汉人无异”,清政府几次增加云南科举名额,有更多的知识分子中举、考取进士,云南较边远地区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雍正时改流的普洱府,原“人多顽蠢,……服饰率从朴素,崇信巫鬼,未革夷俗”,设学以后,“礼教渐兴,骎骎有华风”。所辖威远厅,汉夷杂居而兴办义学最早,光绪时已是“士知务学,里多弦诵”,当地民族“亦知诵读,子弟多有入庠序者,崇儒重道,颇喜为善”;他郎厅,则是“声教覃敷,间有读书应试者”。宁洱县“僰夷”,服食起居与内地人民不甚相远,“念书成名,亦将化夷为汉矣”。清代傣族地区当地民众对汉文化的学习风气也日渐形成,社会风气也有变化,如永昌府居平坝地区的水、旱摆夷,在崇佛教、学习“夷字夷经”之外,“亦间有读汉书者”,到道光十年,“士知尚学,科第相仍……相尚以文”。从以上所引看出,云南的社会风气正在向与内地一致的方向发展。

2.3.2社会风气、风俗的改变科举考试在明清云南实施之后,便以其强大的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使汉文化在云南广大地区迅速传播开来,并对社会风气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对破除落后的风俗习惯和传播儒家礼仪文明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科举制的逐步发展,促进了儒学的日渐普及,以至于不少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都有儒学的存在。云南汉族士子及大部分少数民族子弟均能潜心钻研儒家经典,接受儒家思想熏陶,这对改变该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文化、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变化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直到明代中后期才表现得比较明显。天启《滇志》对此有详细记载:云南府,“民遵礼教、畏法度,士大夫多材能,尚节义,彬彬文献与中州埒”;临安府,“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民专稼穑,衣冠礼度,与中州埒。人多畏法,少有不平,宁弃不争。多爱清雅,敬老崇文”;永昌府,“士知向学,科第相仍”;楚雄府,“地当孔道,而不染于纷华。文教日兴,士风驯实”;曲静府,“习尚简朴,颇信释教”;蒙化府,“士人冠婚皆用家礼,民间相尚以朴质。饮食服用,视列郡为俭”;鹤庆府(今鹤庆县)“文化丕兴,科第不乏”;姚安府(今姚安县)“士大夫乐谈名理,民间相尚”;广西府,“士知向学,民勤耕织,风化渐行,殊异夙昔”;寻甸府,“置流建学以来,其俗渐改,人文可睹”;武定府(今武定县)“近建学校之后,旧习渐迁。俗尚朴鲁,士民勤业”;景东府(今景东彝族自治县)民众“今渐习书史”;北胜州(今永胜县)“置卫建学后,境土不惊,人文渐盛”。也正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贵州巡抚阎兴邦曾奏请增加贵州乡试中名额说:“仕进之路既广,诵读之士愈奋,边地文化日益振兴矣”(《清一统志•贵州志》)。随着社会风气、道德观念的变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如衣着服饰、生活习气、语言文字、思想观念等也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如大理地区的白族“其平日之语言衣食悉耻其陋而革之,以游于礼教之域”;鹤庆府治附近“皆汉、僰人,今乐育教化,渐被华风,而言语、服食、吉凶、庆节之俗,俱变其旧矣”;永昌府在明中期“正统间始建学,……于是士风渐振,以读书自励而举于乡者,科不乏人”,其土著居民“言动服食,衣冠礼仪,悉效中土制度”;蒙化府“近城居者多汉、僰人,男女勤于耕织。会饮序齿而坐,婚姻必察性行,皆非前代之故习矣。盖自开设学校以来,闻礼仪之教,且近大理,其亦有所渐染者欤”。北胜州近城居民“俗尚争竞”,但“近移立州学”,“闻礼义之教,其将有所变而化者欤!”。宁州“其民尚气节,居于州之近者,家习诗书,人知理道,以气节相尚,而耻污下之事。其仕于外者,往往有廉介忠勇之称”。嘉靖年间,姚安府知府王鼎“禁妇人不得市易,惟事麻桑”,“姚俗为之一变”。寻甸建学之前,“诸夷杂处,习尚顽梗”,“置流建学以来,其俗渐改,人文可睹”。武定建学前,“松皮覆屋,蓑毡蔽身”,建学之后“旧俗渐迁。……骎骎有省会之风。”清代的景东直隶厅土著之人,“语言、习惯骎骎有三江风,而夷民之濡染者,亦渐知学官话,改土风”。导致上述变化的因素较多,但科举制和儒学教育无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

3结语

聚会英文范文3

首先,英语写作是一个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皆有顾及,学生应该加大词汇量的摄入,譬如砖瓦搭建房屋一样,逐层叠加。这里有对常用短语的识记,有对经典文段的默诵,有对中英文差异的了解,缺一而不可。这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众所周知,语感虽然抽象,如将平时识记的工作做足做细,稳扎稳打。这就是功到自然成了。

另外,要写好作文我们还要还需要一些“组句智慧”,即,组句技巧。那么,我们怎么利用“组句智慧”去完成地道的英语作文呢?

一、了解中英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比如,一句话:一些外国游客昨天在北京参观故宫。中英文的表达顺序是不一样的。中文强调时间,地点,方式都放在动作前,但英语会把时间,地点,方式放在主干之后。而,英文先交代某人做某事,再交代方式,地点,时间。即。“Some foreign tourists visited the Great Palace in Beijin yesterday.”又如,“两个女孩寒假将乘火车去上海”,英语会说“The two girls will go to Shanghai by train during the Winter Holiday.”如果注意好这点,写出来的句子才更地道。

二、多使用特殊句式

在表达语言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平淡的句子换个方式表达。如强调句,倒装句,感叹句。比如,Mike上周在街上碰到了一位老朋友。我们可以说成:“Mike met an old friend in the street last week.”我们也可以换成“It was an old friend who Mike met in the street last week.”后一句就有特点了不少,也为文章添色不少。其实,英语中有很多句子都可以用强调句表达.因为句子中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方式,原因。这些都可以拿来强调。又如,“An old temple stands at the foot of a hill.’——一座寺庙坐落在山下。一句平淡的句子我们可以换成“At the foot of the hill stands an old temple.”这样的倒装句也是亮点。

三、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有时简单的句子需要扩展,有时繁琐的句子需要简化。比如,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Hangzhou is a beautiful city.稍显平淡,我们可以用定语从句去扩充,杭州是一个每年都吸引很多全世界游客的美丽城市。——Hangzhou is a beautiful city which attacts some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这叫“该长则长”,有的句子则要“该短则短”比如,由于小芳早上起晚了,她错过了公交车-As Xiao fang got up late this morning,she missed the bus.可以用非谓语动词简化为-Getting up late this morning,xiaofang missed the bus.这样一来长句内容丰富具体,短句又不显啰嗦繁琐,不是更有的放矢了吗?

四、学会连接句子

聚会英文范文4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法综治部门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引领平安建设,以平安建设承载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省综治工作绩效和公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作为东部沿海发展较快的地区,我省社会治理领域遇到的问题比较早、比较多。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省维护政治安全压力不断加大,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社会矛盾纠纷持续易发多发,治安要素管控难度明显上升,网络空间安全隐患更加凸显。必须着力创新,切实解决上述诸多难题,深化平安江苏建设。

党的十以来,对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和省委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归纳起来说,根本目标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防范各类社会风险,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重点工作包括健全社会治理格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信息网络管理等。把中央和省委的上述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做到“七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推动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工作理念提升和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化解风险、应对挑战。更加注重主动防范,增强工作预见性、前瞻性,从末端处理中发现前端治理中的普遍性、趋势性问题,由侧重解决显性问题向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转变,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更加注重开放共治,有效动员社会各方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实践,激发起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向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体制转变。更加注重资源整合,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力量资源、服务资源、政策资源、信息资源,提高工作要素集成度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社会治理由单项突破走向整体推进、由分散建设走向融合发展、由局部见效走向全面提升。更加注重科技支撑,主动适应“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新形势,加强整体规划,推动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实战应用,努力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核心战斗力。更加注重法治保障,善于从法治层面谋划工作思路,善于通过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善于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规范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强化基础性设施、基础性平台、基础性机制建设,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足够的力量、有实体的平台、有管用的机制,筑牢平安建设的根基。在具体措施上应着力推进五个方面工作创新:

创新升级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高起点谋划推进,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逐级认真研究制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特别是高标准研究制定技防城建设、技防小区建设、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专项建设规划。推动科技应用创新,以技防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提档升级步伐,着力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大力推进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视频+N”实战应用机制。强化网络社会服务管理,强化网上网下一体化防管措施,完善依法处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机制。深化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坚持层层挂牌督办制度,坚决扭转少数地区治安混乱现象,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创新发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有关部门负责、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多元化解方式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展司法调解范围,促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探索协商、中立评估、第三方调处等矛盾化解方式的运用,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有适合的途径得到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搭建多元化解方式对接平台,进一步推进县乡两级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诉调、检调、公调、访调对接以及专业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不断增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完善多元化解工作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机制,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分析研判的水平,真正做到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措施。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办法,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机制,全面落实“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等措施。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认真抓好近年来中央和我省出台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效应;完善特殊人群分类服务管理措施,以分级分类管控为基础,区分不同类别、根据各自特点,分类施策、分级管控,促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队伍建设,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帮扶为支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培育、引导社会组织为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综合。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水平,认真落实中央综治办等部门下发的《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坚持硬件建设标准化、组织机构实战化、运行机制高效化、服务管理精细化、保障措施长效化,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协调指挥的作用。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充分整合网格内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各类服务管理力量,明确网格员服务管理职责,切实提高服务管理效能。着力提升平安志愿服务社会化水平,通过建立平安志愿者联合会、协会和分会等组织网络,构建纵向覆盖市县镇村四级,横向拓展到城管、环保、教育、交通、住建、物业等行业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最广泛地动员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平安建设。

聚会英文范文5

关键词:旅游;社会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概念

作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的影响研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物质环境影响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三个大的类别。其中,单就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而言,又可细分为对旅游者(客人)的影响、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和对主一客关系的影响三方面。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非常复杂,一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研究这一问题:一是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行为来研究这一问题。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旅游者的数量:(2)旅游者逗留时间的长短;(3)旅游者的特征;(4)旅游者的经济特征;(5)旅游者在当地的行为活动。二是通过分析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来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如,巴特勒(1974)等认为,旅游的社会影响在接待地或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接待地或目的地的特征,包括对于主一客关系的影响。如,文化效应、犯罪、示范效应等;另一类是旅游对基础设施和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如旅游开发对地方资源和设施形成的压力,输入外来劳动力对当地就业造成的压力,当地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福克斯指出,“旅游的社会影响被归结为价值体系、个人行为、家庭关系、集体生活方式、安全水平、道德规范、创造力、传统庆典以及社区组织等几方面的改变”。而史密斯则把旅游开发的社会影响归结为示范效应、社会分层与社会化、自尊、文化复兴和憎畏感。马西森和沃尔认为,旅行社会影响是“作用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影响”。所以,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接待地社区和旅游目的地,而不是旅游客源地。

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并且重点集中在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上。本文中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指,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如语言、服饰、民间艺术、宗教等)以及社会生活质量(如家庭结构、性别角色、社会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旅游者一旦进入接待地,与接待地发生各种各样的接触,势必会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造成影响。这不仅会推动接待地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复兴。本文以桂林阳朔县为例,就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做初步探讨。

二、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阳朔县为例

(一)阳朔区域研究概况

1、地理环境。阳朔县地处广西的东北部,桂林市南边,距桂林市陆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石山面积513.66平方公里,有2万多座石山,其中奇特山峰317座;水域面积24.56平方公里,大小河流17条,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于一亿九千万年之前,区域内溶洞众多。阳朔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日照1,548小时,年无霜期307天,年平均气温19℃。

2、阳朔社会调查及结果分析。在阳朔县旅游局的帮助下,本次问卷调查确定了四个不同旅游发展程度的居民点作为调查对象地,即西街、普益、兴坪和高田。调查问卷是依据Ap&Crompton提出的旅游影响评估指标,参考国内旅游影响文献中所提出的相关范围设计而成,共分21个调查项。在小范围试调查的基础上,对问卷调查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估、修改后,在四个调查地区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784份。其中,有效问卷645份,占收回调查表数量的82.12%。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频次分布均值、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表明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相当大的变化,同时居民们也是喜欢这种变化的。因此可以说,对于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普遍持积极支持态度,认为旅游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次调查还分别对33个人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主要集中在阳朔县城,访谈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雇员、居民、农民、学生等。访谈的内容涉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涉及家庭收入及变化,文化生活,对游客的态度、观感,涉及婚姻、、习俗变化,涉及访谈对象与旅游的关联活动情况,涉及访谈对象对个人生活的预期等。对访谈结果记录的归纳总结有如下几条:1、由于本地工业不发达,随着旅游者的增多,地方经济和居民收入对发展旅游的依赖性越来越大;2、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明显:3、居民的经济意识加强了,服务向有偿化的转变已经完成;4、旅游的发展对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5、当地人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主动参与旅游的发展,如家庭旅店、私营餐馆、农民导游等。

3、旅游对阳朔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基于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究,本文对旅游发展对阳朔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做如下总结:“阳朔现象”的出现与在当地的驻留旅游者身份特征(背包旅游者为主体)及其心理需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当地政府旅游部门采取了适当的政策(在不牺牲传统产业并有所发展的前提下,将旅游业变成阳朔的支柱产业,以此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石)和旅游业发展策略(先自然发展+指导――逐步规范,包括立法)关系重大:与阳朔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与其在桂林大旅游区的旅游产品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有关。阳朔的旅游业从形成至今已近30年,正是由于其极具个性的旅游发展模式,使得阳朔的文化形态和居民的社会心理并没有被打上“新殖民主义”的烙印。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而言,阳朔的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及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决定了本地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强势地位。由于客观上旅游者的到访人数是相对有限的,东道主与适量进入的旅游者的关系得以建立在开放、平等、友好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使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生活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作为强势文化而发生着对旅游者背景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冲击。从经济的角度看,阳朔的旅游业发展是平缓的,旅游收入的增长是有限的。然而,从当地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来看,情况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进步,阳朔的旅游业发展方式是与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的。

(二)关于阳朔旅游影响的几点建议

1、提高社区参与层次,规范社区参与行为。当地政府和管理部门应该对居民的初级参与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行业协会。可以考虑在政府的指导下设立各种类型的行业协会,如乡村旅馆、竹筏漂流和导游服务等行业协会:(2)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阳朔可提请县人大审议通过有助于扩大社区参与的法律法规。

2、建立平等的社区对话及利益分享机制。阳朔政府应该努力搭建一个三方(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当地普通群众从旅游决策制定到其后的执行和管理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全面评估旅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协调好旅游地社区三大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提高了“社区参与”的层次,使社区居民的参与由操作层提升到决策和管理层。同时,只有社区居民的地位提高了,拥有了平等的对话权,才能在将来的收益分配中拥有合理的权利。

3、有侧重点地加强宣传教育。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对于该地区旅游发展能否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阳朔居民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普遍比较支持,但是不同群体感知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旅游宣传中有所侧重,特别要增加与那些非旅游从业居民之间的沟通。另外,阳朔政府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定期举办社区旅游免费讲座,邀请该领域专家学者或是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为社区居民做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以涉及:居民旅游环保意识的培育、参与旅游致富经验交流、国内外社区参与成功经验介绍等。

4、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评估和监控系统。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实时监控,定期评估旅游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尤其要注意分析旅游对本地居民的种种影响,防止居民与游客之间或是居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而引发冲突,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需要补充的是,该项工作应该邀请多方面人士共同参与,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5、保持阳朔山水田园的风光特色。在整个阳朔社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保持特色的原则,也就是说,任何景观、建筑物的新建都应以不破坏阳朔原有的田园风光特色为前提。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过分繁华与喧闹,县城的规模也不宜一味扩大。这是因为阳朔的客流多是为了躲避喧嚣,回归自然的城市人,他们的需求指向决定了阳朔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最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应该引起政府的格外重视。

三、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措施

(一)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积极影响

1、强化当地的民族认同意识。在旅游过程中,接待地的居民自觉不自觉地要与各种各样的国内外游客打交道,而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又往往会唤起他们对自身归属的认识,进而引起他们对自身身份表述的强烈关注。同时,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特定情势下,每一个民族都会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展示自己、张扬自己,以是其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并借机重新树立自我形象,强化民族认同。

2、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而人们外出旅游总是受一定动机支配的。在人们外出旅游的所有动机中,体验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逐渐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系统的保护、挖掘和利用措施,以使本国、本地旅游业更具特色和魅力等,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

3、促进当地开发自己的民族特色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是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瑰宝,但近些年有逐渐消失的趋势,但通过发展旅游,可以使濒临消亡的民族手工艺重新得以复苏。

(二)促进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积极影响的措施。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我们可以找出如何弘扬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和抑制其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从而推动目的地居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是,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吸收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使当地居民最大限度地从旅游开发中获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旅游开发后社会文化的改变状况。具体而言,以下五条措施将有助于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进行有效的控制:

1、为当地居民兴办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并从政策上予以优惠。这样,当地居民就能更多地从旅游开发中直接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其对旅游发展的支持。

2、对当地居民进行培训,使其具备被旅游企业雇佣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并且在旅游开发中尽可能地雇佣当地居民。

3、保证当地居民进入新开发旅游设施的权利,并在门票等方面享有优惠。在开发针对旅游者的娱乐设施的同时,针对当地居民特点开发相应的娱乐设施。

4、就旅游开发的规划、收益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当地居民开展广泛的教育,使其对这些方面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5、对外来旅游者的风俗、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等内容进行适当的介绍,以加深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了解。

四、结论

聚会英文范文6

【关键词】外汇储备;贸易顺差;藏汇于民;国内需求

自2002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激增阶段。尤其是2004年以后,外汇储备以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增长幅度甚至达到4619.05亿美元。纵观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国家,充足外汇储备作为发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及充当一国对外借债和偿债资信保证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国际上传统的一国外汇储备满足3个月进口额或占40%左右的外债余额标准来衡量,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表1)

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与投资差额进一步扩大,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货物贸易顺差增加。通过表1可以看到,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2007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其中,直接投资顺差509亿美元,增长64%。这些是决定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基本因素。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

“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中国等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一商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贸易顺差逐年递增,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世界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发高涨。2003年,第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来自日本。原因来自于中国成本低、质量高的商品大大冲击了日本制造业,但日本并不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人为打压本币来削弱他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日元汇率贬值,缓和通货紧缩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初,日本财相正式提出要求中国货币升值。而美国不断积累的贸易逆差和不断降息,激发了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自2005年7月正式与美元脱钩以来,对美元中间价已从8.2765上升到7.109,已经累计升值超过14%,预期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这是导致中国外汇储备长期增长的心理因素。

(三)强制性结售汇制度

中国1994年开始实施的银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即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除国家规定的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的以外,均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银行平盘后将多余的头寸卖给国家,另外中国还对个人购汇、用汇实行严格管制。1994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到了10366亿美元,2007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更高达13326亿美元,已较1994推行强制结售汇之时增长了26倍。在这种“藏汇于国”的政策下,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数量激增。这是形成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制度因素。

二、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效应

(一)降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情况下,一方面中央银行被动增加由自2002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激增阶段。尤其是2004年以后,外汇储备以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增长幅度甚至达到4619.05亿美元。纵观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国家,充足外汇储备作为发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及充当一国对外借债和偿债资信保证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国际上传统的一国外汇储备满足3个月进口额或占40%左右的外债余额标准来衡量,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另外,还会加强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促使机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改变资产结构,减持外汇资产,增持人民币资产,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加贸易摩擦。如此会导致中国技术含量不高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从而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利于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对本币升值的预期还会促使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中国,进行各种投资和投机活动,导致资产泡沫化,这样极易引发金融危机。近年来,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状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热钱的涌入已十分明显,长久如此将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汇率风险上升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为储备货币,美元汇率的变动,往往带来外汇储备价值的变动。近几年来,随着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不断增大,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纵容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断降低,使我国蒙受了巨额的外汇损失。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跌。如按中国外汇储备的70%为美元储备计算,则从2005年7月到2007年7月,中国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本币贬值已造成高达1571.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中国外汇储备越多,则暴露在汇率风险面前的潜在损失越高,外汇风险越大。

三、改善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应对策略

(一)改善人民币汇率体制,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现行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的重要因素。随着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结售汇制度将由现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过渡到未来的比例结汇或意愿结汇。根据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实际状况,扩大或缩小结汇比例。这样使企业增加持有外汇的数额,大大减轻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扩大居民、企业的用汇范围。藏汇于民的一个重要涵义在于:从国家持有外汇为主逐渐放宽持有与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换句话说,国家可利用市场化手段分化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合理的外汇储备,让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地持有并进入外汇市场。当然,藏汇于民的另一个重要涵义在于:扩大外汇储备持有与投资的主体,促使储备投资主体与策略的多元化,提高储备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如何更好地做到藏汇于民,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增加外汇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鼓励民间藏汇、用汇。目前,QDII制度的出台,为减轻外汇储备压力全部集中于国家身上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利用金汇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我国黄金需求严重不足,未来对黄金需求将有很大空间,以藏金于民推动藏汇于民。(二)提高国内有效需求,实现内外均衡发展

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在于存在一个“挤出效应”问题,即目前国内储蓄大于投资,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从而投资产生的过剩产能只好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寻求价值实现。同时,由于国内需求不足,进口商品也出现了被国内商品所取代的现象。因此,在消费疲软所导致的内需不振以及投资膨胀所导致的产能快速扩张的双重作用下,部分国内商品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出”到国外市场,而部分进口商品也将被从国内市场“挤回”到国外市场。可见,把中国外汇储备激增完全归因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的贸易顺差是错误的,根本在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当前,只有有效扩充内需,消除内需疲弱的“挤出效应”,才是打开外汇储备过剩的金钥匙。在传统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启动内需成效有限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从投资领域向消费领域转变才是明智之举。政府一方面应实行减税、藏富于民、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刺激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同时完善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增加教育公共支出,减轻老百姓对消费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外汇储备才能回归到一个合理的规模。只有内外均衡发展,才能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三)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长期以来,中国外贸增长方式采取以量取胜原则,大部分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虽在一段时间大大缓解了外汇紧张局面,但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却越走越远。在外汇储备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要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关键技术,如环保、冶金、计算机、精密机床制造等方向的技术,切实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促进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增长。立足由以量取胜模式转变为以质取胜模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此同时,政府要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一方面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培育我国的跨国企业,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外汇储备增多,应以有效利用国内资金资源、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和控制金融机构借用短期外债的行为,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政府承担外汇储备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彭菲娅.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风险及前景预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2]郭海峰.扩大内需与我国内外经济均衡问题研究.武汉金融,2007(2).

[3]2007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

[4]祝恩民.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对策.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周济.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中国外汇,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