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经典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经典故事

古代经典故事范文1

现代西方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欧洲力量的来源,常是透过古代文明的再发现和新认识而达至,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为世人瞩目,也应如此,要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证明,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创新,都是以“复古”为名,借以对古代文明的新认识而达至。当代中国文化要充分发挥他宾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就必需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梁启超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宝典”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说:“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是在将过去的真实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这资鉴。”现代古典文化研究,背离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古代经典不是离民众越来越近,而是离民众越来越远,没有予以新意义和新价值,仍是照搬古代的经解,还堂而皇之地斥责古代经典有糟粕。所谓的“糟粕”,不过是不同时代的学者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用以服务当时的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新认识和再发现,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著名学者顾颉刚说:“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阐述都不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孔子。”

经典该不该读,问题不是经典本身,而是对经典的注解。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关键,是要对古代经典再发现和新认识,以现念重新解经。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中,唯一的先秦经典是《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推荐本是徐志刚教授的《论语通译》。我们不敢说此书有什么不对,但可以肯定地说,此书只是延续了封建文人为当时朝代服务的认识,而没有用现念去再发现和新认识。让中学生读这样的注解经典,自然是不读为好。

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这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书——《论语》。书中有一句话使人对孔子颇有微词: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认为这表明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是典型的。现在,各民族和睦共处,这种歧视性的传统注解不利民族团结,只会助长。现在的读来自然不合时宜。

且不说孔子作为周的臣民,是否会冒杀头的危险把中原称为“诸夏”,但也没有必要沿用封建文人的注解。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把这章断句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都心中有君,不这样(爱君尊君),是夏朝的灭亡原因”。夏被臣国商所灭,商被臣国周所灭,是同样的以下犯上,但孔子作为周的臣民,不便指责周,故只言夏,也是讲得通的。后儒的解释,原因想必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是以下犯上取得天下,而不敢直解。

古代经典故事范文2

【关键词】汉代铜镜;纹饰艺术;特点;人文历史

中图分类号:K8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08-01

作为汉代历史文化的艺术产物之一,汉代铜镜承载了那段时期的文化艺术记忆,尤其是汉镜的纹饰,是汉代工匠们艺术与智慧的产物,其背后承载了深刻的内涵意蕴。对汉代铜镜的纹饰特点进行探究,应当建立在对汉代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一、汉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汉初,由于常年的战争,社会动荡,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汉初统治者依照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实行“无为而治”。黄老思想的推行,使得国民经济发展得以恢复,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代中期,国力已大大增强,为满足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开始推行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为汉代文化历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地方的工艺面貌不断走向统一,人文关怀因素也不断被注入到设计中。并且受楚地文化的影响,汉代铜镜中保留了楚文化的神秘浪漫特点。

二、汉代铜镜纹饰的特点

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且受西域文化和楚文化影响,汉代铜镜的纹饰样式有了很大的突破。人物纹、动物纹是最常见的样式,而画像纹因为神话、历史故事的影响也逐渐出现在铜镜的设计中。汉代铜镜在继承前代形象纹饰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具象纹饰,两者交互运用,在铭文和图样的设计上,灵活地运用了几何纹、动物纹甚至是人像纹等等,展现了汉代铜镜在设计上的巧思和精湛的技艺。

汉代铜镜多为圆形、平边、薄胎,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总体来说,汉镜的纹饰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西汉前中期到西汉末。此时期铜镜工艺发展较为迅速,形制和纹样都有了较大变化,镜面增大,镜体增厚,主纹较为突出,开始以圆钮、兽形钮为主,基点以四乳钉为主,如西汉四乳星云纹铜镜。

第二个时期为西汉末至东汉中期,此时期铜镜纹饰大部分是以四神为主的兽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其他禽类兽类纹。这个时期的铜镜注重边缘的装饰,且铭文内容繁多。常见的铭文有“尚方”“善铜”等。整体样式朴素精致,较为敦厚。武帝时期,出现了真正的“汉式镜”,这种镜较以前的镜更大更厚,体现了庄重之美。西汉中期以后,还出现了透光镜。此时期的铜镜代表有汉五乳草叶镜,整体纹饰线条流畅,较为质朴厚重。

第三个时期是东汉中期到末期,这时候铜镜的纹饰由简单走向了繁杂,更加精细,出现了双鸟纹镜、龙凤纹镜等以剔地平雕技法塑成的新样式。并且在这段时期,浮雕技术在铜镜的设计上应用得更为成熟和广泛,因而纹饰变得更加灵活生动,结构更为精美。龙凤纹和双夔纹的使用,体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就总体而言,汉代铜镜的纹饰样式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铭文滑翔纹和自然环境类。

动物纹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图腾的崇拜,而动物纹中的神兽纹路更是人民对于吉祥如意的期望;植物纹代表了汉代人民对于生命力和美的向往。草木文化自古就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对于花草的向往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的向往,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联系;铭文画像类的纹饰直接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又体现了汉镜图文合一的特点,充满了信息内涵,更准确、直率地表达情感意蕴;自然现象类纹饰表现了人民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在某种程度上寄托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和渴望探索的精神,这也是汉代“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汉镜纹饰的构成形式代表了汉镜之美,其构成形式主要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对称式包括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对称的使用,使得汉镜呈现出和谐、统一、庄重之美。

汉代铜镜纹饰图案从整体到局部都体现了大小、疏密的结合和精巧的空间感,即使再繁复的图案,其设计与排列都是井然有序的,严谨地遵守着空间秩序,这也体现了汉代人民审美情趣的高雅。

三、结束语

汉代铜镜纹饰艺术是汉代人民生活的映射,也是人民生活愿望的表达。其美观而实用的样式、精美细腻的纹路都体现了汉代制镜工艺的高超。纹饰的发展和不断丰富,使得汉代铜镜在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了审美功能,展现了汉代人民的生活图景。一枚小小的铜镜足以承载一个时期的文化历史,成为了后代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含着汉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在,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刘咏清.汉镜纹饰变化探释[J].丝绸之路,2012(4).

[2]邓林.汉代铜镜铭文与纹饰的组合形式[J].荣宝斋,2011(09).

[3]孙丽华.从艺术视角看汉代铜镜纹饰[J].文物世界,2012(09).

古代经典故事范文3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自然经济中社会劳动产品绝大多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的直接生活需要而生产的,而不是为了出售和交换,即不是为了他人而生产的。

2、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自然经济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条件下发生的。

3、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闭塞性造成了生产者的孤陋寡闻、因循守旧、易于满足和不思进取,必然阻碍和影响先进技术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使社会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

4、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古代经典故事范文4

2、《扶摇皇后》,作者是天下归元;

3、《特工狂妃》,作者是如沫;

4、《绾青丝》,作者是波波;

5、《美人温雅》,作者是林家成;

6、《千金笑》,作者是天下归元;

7、《九重紫》,作者是吱吱;

8、《锦绣生香》,作者是鬼鬼梦游;

9、《终难忘》,作者是秋夜雨寒;

古代经典故事范文5

关键词:古典文献学 精神实质 现代作用 探索

古典文献学时文献学的一个分支,文献学按照内容不同被人们分为文学文献、史学文献等。古典文献学主要是从时间上来分的,即指代1919年之前的文献研究,是一门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古典文献学是对我国古代文化上千年结晶的研究,其精神实质自然很丰富,对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充分发挥古典文献学的现代作用,我们首先应该对古典文献学的精神实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古典文献学的精神实质

“文献”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论语・八佾》。《论语・八佾》中曾有“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东汉时期的郑玄对该处“文献”的注释为“贤”。到朱熹时期,他在自己的《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曾对“文献”进行过注解,朱熹认为,“文“主要指历代典籍,“献”指贤。由此也可以看出,“文献”在最早时期的含义中,“文”指各种历史典籍和文字资料等,“献”指古代贤德之人的才识,这一时期的文献不仅包含有形的典籍材料,而且包括了人所具有的无形智慧。而社会发展到现在,文献基本都指导有形的典籍资料。虽然古时的中国并没有文献学这个名词,但这门学科却一直存在。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最初几乎都是依靠“经典文化”这一形式,展现在社会与个人的面前,它们所提供给后人的除了各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之外,还包括思想理论及知识系统。从历史的发展态势来看,很多民族经典的文化大多数都存在于民族古典的文献中。以《十三经》为例来说,《十三经》是我国儒家的经典代表之作,它虽产生的年代久远,但却影响了之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意识。《十三经》不仅是我国目前存在的很多古籍的始祖,同时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和演变的源头所在,《十三经》涉及范围之广,不夸张地说几乎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涵盖。正是因为它影响广泛,所以才能在时代的变换中一直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历史上,很多读书人会站在自身时代的需要上,对古典文献进行解读,从中找到对当时时展有重要作用的动力。

纵观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发展,向来都有对古典文献尊重和解读的传统,古典文献学的存在也就有了其自身的价值。古典文献学研究,不管是汉代时期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还是宋代出现的疑经思潮,亦或清代的汉宋学争论,都不只是对古书语言文字考定问题的单纯研究。其深层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是汉语言文学勃兴的结果,是一种语言文化的问题和研究。作为传统的意识层面,古典文献学无论是对政治、经济,还是宗教和意识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当代社会和文化具有值得深思的深厚的思想意义。

二、古典文献学的现代作用

1.对现代学术信念具有强化作用

纵观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不会受到前辈文学名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好比弗洛伊德所说的,是一种“熟悉的”、“在脑子中早就已经存在的东西”。当然,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先代文献的宏大影响也会使后人在创作中意识上产生一定的束缚和焦虑,致使很多创作出现相同的审美特性或相似性,对新的经典的创作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天才是被排除在外的,这类人即使身处绝境,同样能够逢生。但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所以对这些问题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是对各种出土文献、域外文献,包括现代社会电子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清晰的分类和一目了然的研究结果,能够强化现代社会的学术信念,使现代的人才们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过多的学术重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对推动学术的转型有重要意义

从“以史明鉴”的角度来说,汉魏经今古文的兴衰,就已经表明文字载体的变化,会给学术的转型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的经验同时还明确告诉了我们,一种文化,不论沿袭的多久,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文字载体上没有任何的变化,想要仅仅依靠自己进行转型,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学术文化转型,都伴随着物质载体的推动力。春秋时的金文时刻取代甲骨文,竹简帛书渐渐取代金文时刻,之后纸张的参与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种学术的转型。在现代社会,纸质文献走向电子文献是一个必然经历的转型。古典文献学的发展及本质,无疑会推动现代社会的这种学术转型。

3.能够对学术体系进行构建

从当今的发展来看,我国传统的文化造就已经成为了人类所共享的财富,而不仅仅局限于我国内部。随着国际学术交往的频繁和加深,怎样在对国外新潮理念进行吸收的同时,对自己的学术体系加以构建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古典文献学作为建立在文献基础的研究,就是我国学术体系的骨肉和血液,有血有肉的学术体系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深厚精神实质与基础,是构建学术体系的重要支持。

我国目前正处在文化的大变革和大发展之中,学术领域很多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需要我们去解决。只有站在古典文献的基础上,对古典文献学的精神实质进行不断地探索,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创造出一个人人能参与其中的文明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古典文献学的现代作用,也是其学科本身发展的动力和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18-20.

[2]周少川,刘玉才.古典文献学的定义、知识结构与价值体现[J].文献季刊,2010,8(24):151-152.

[3]杜泽逊,陈树,赵淑梅.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J].文史博览( 理论),2010,5(10):93-95.

古代经典故事范文6

【关键词】山石;理景;古典园林;当代园林;继承创新

山石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素材。古人云“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等,说明古典园林对山石的依赖及理石的重要。在园林造景中,石可作庭园的点缀、陪衬小品,也可以山石为主体构成庭园的景观中心。园林景石的应用,取其形,立其意,借状天然,方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增色庭景。造景石种类有太湖石、黄石、卵石、花岗石、青石、木化石、石珊瑚等。山石理景在当代园林设计中同样必不可少。

1 我国古典园林山石理景的特色

1.1 传统园林景石造型种类

传统园林景石造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塑物型,一为筑山型。前者借意人间物像,虽几分形似,但介乎似与不似之间,更妙在神传、写意、抒情;后者仿作自然山体,虽一峰一石,以小见大、方寸容天地。

1.1.1 塑物型景石营造园林独特氛围、表达人之主体情怀

一般来说其所选的品石素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稍以加工,则形神兼具,意境提升。这类景石或置于园林入口、前庭,亦可居于廊侧、路端、景窗旁、水池边。如上海豫园香雪堂的“玉玲珑”、苏州狮子林的“嬉狮石”、扬州史公祠的“云曲”等,均是以某种主题来表达景石意境的,它或提领庭园的中心景点,或起到深化园林主题、丰富、补充园林景致等各种作用。古人常因地就势,巧妙布局,将山石亭榭等“人为”景物与自然景色进行和谐布置,摄取大自然的神韵,并以此表达人的主体情怀。

1.1.2 筑山景石摄取大自然神韵

古典园林为仿搬大自然,非常注重山型各部分特征的塑造,如砌筑山峰,一般呈下小上大,营造“似有飞舞势”之奇峰异景。筑山景石常与岭相辅作景,把挺拔的峭峰置于“翻若长鲸”的伏岭间。为了峰筑更奇险,还常用岩、壁、峡、洞的手法去强化,达到所谓“一峰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总之意在借石造山景并浓缩自然造化之精华。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古典园林的置山理石形式又有壁岩与峭壁山、石矶、山石池、散置石、山石花台等手法,经过千年古典园林的发展,已成为传统山石设置的精髓。

1.2 我国传统园林山石理景的特色。

意境美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山理石的核心特色。比如,古典园林中帝王宫苑假山的营造追求“仙山琼宇”的境界,宋代著名宫苑艮岳据记载说“山上奇峰怪石林立,千岩万壑,古木异卉……卢甘石则天阴也,能云雾,如至深山琼谷”。更多的私家园林的构思多取自然山林幽雅之韵,更多地追求诗情画意。幽远、虚静在众多江南园林中更被凸显。幽远,在中国艺术语言里面含有一种深远、寂寞、超群脱世的境界,寄托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宁静、脱俗、恬淡、出世的人生哲学。“虚静”则是园林拥有者和欣赏者的精神渴求,排俗世俗物的一切干扰和私心杂念,使心胸步入淡泊虚静进而实现容纳万物、与天地造化同契的境地。园林及其体现的人的主体意识,其实折射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

2 古典山石理景法在当代园林中的继承与发展

目前,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城乡景观中融进大量山林元素,已在我国各地成为热潮,传统的各种人工造景方式被大量拿来用于当下。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理景设计中,石山仍居于重要位置,但从我国近些年的现代风景园林实践来看,像著名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具有自然山石意境和山水林泉意趣的景观并不太多,不少山石景观人工痕迹明显,不能真实地表现传统园林山石理景所追求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有些则与周围景观不能谐调一致,置景显得突兀、生硬、做作。当代山石理景法需要很好地继承学习古代遗产并创新运用,才能适应未来城乡园林景观发展。

2.1 继承发扬古典山石理景传统,并与当下园林景观全新结合

古典园林的壁岩、峭壁山、石矶、山石池、散置石、山石花台等山石设置法仍适用于现代城乡园林布景中。艺术当随时代,园林亦须与时俱进,以“随宜合用,景到随机”为创新求变原则,实际的设计运用中应大胆地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山石理景进行创新式运用。

比如,草坪已成为当代城市风景的基础景观元素,为表现山水意境和山林野致,人们常在草坪上采用散置石理景。散置石可广泛应用于草坪、林下、花径,或坡脚、山坡,或河流溪涧、池畔、水际、池中、岛上等的理景。在运用中要根据草坪类景观特征,在散置石石质种类、散置手法等方面加以变化创新,创意出与草坪景观特征相适宜的散置石理景理想效果。

又如,石矶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属于水池理景的组成部分。就石矶之石而言,不在形之巧拙,重在理石之精微。在设计构思上,石矶位置的选择、石矶如何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石矶与驳岸、石矶与水际植物、石矶与鱼乐等传统石矶组景类型,对今天仍有启迪借鉴意义,但当代开放型、广阔型造园中,石矶运用也须有不同于古代园林之处。

2.2 在传统理石法基础上探索新型塑石模式

园林山石比较适合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以生态效益为目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山石作品,与其他物质要素结合,以建造优美的、合于时代律动的新型自然景观,更是今天山石理景的新命题。新材料、新技术正逐步应用于现代园林山石中。比如,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有机树脂、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多变,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多变,而且节省石材、节省开支;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塑石材料、技术亦会大有改进,塑石定会更加贴近天然山石本色,令“假”石不亚于“真”石的境界。

2.3 山石与现代建筑景观和谐统一

如今我们生活的环境已迥异于古人,当代景观多是开放型、广阔式、普及式的,山石设置也宜适应、配合当代城乡景观特征,要与现代建筑、道路、广场等周边景物相协调。这就要求当下园林山石设置既要与四围的现代环境相谐调,又要保持自然野趣、自然山林的审美效果。或应遵循以下几种法则:用石简洁,择要处而置,置石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因其敞开的、开放式环境,置石形式“置”多于“叠”,石组配置多做水平方向的列布,少做纵向叠垒――这有异于古典园林的局促与繁密;山石的形态上既可以追求神似,也可以拟形象物,但均须依环境及园景表现主题而定。

总之,对古典园林理石手法既不宜舍弃不用,也不宜依样全盘照搬,而应该在继承创新的理念下,面对当下城乡景观现实,使山石的设计配置力求与当代城乡景观有机糅合,并焕发出时代魅力。

【参考文献】

[1]计成,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