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未来

现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最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计算机,我们便利的生活和高效的生产均是计算机技术带来的福音。纵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感悟。为了深入探析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我们首先要简单回顾其发展历史。

一、计算机的发展四代历史性标志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

美国宾尼法尼亚大学在1946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其诞生主要用于军工导弹弹道计算而设计。虽然第一代计算机的诞生开辟了计算机发展之路,但其庞大的构造无法进行复制以及量产化的生产,在程序编写上全部采用机器语言,极不利于操作和修改。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

在经过科学家10年左右时候后,1956年研制出了以晶体管为核心的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的使用不仅能替代电子管的全部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在使用软件上创立了一系列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机器稳定性提高。采用中断观念,主要矛盾逐步转向软设备,并且提出了多道程序设计、并行处理和可变的微程序设计思想。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

1958集成电路的发明为计算机带来了新的时代,特别是1964年推出360系列大型机标志着正式迈入计算机第三个时代。这一时期提出了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计算机主存储器从磁芯存储器逐步过渡到了半导体存储器,其主要逻辑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运算速度、精度、存储容量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大大提高。

4.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67年出现的大规模集成短路和1977年出现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计算机步入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的完美的支持,也就如同进入了计算机的现代化岁月。现代计算机已更加趋向于专业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操作也更为简单、运算速度更快而且价格也更加便宜。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1.专业性

计算机的发展在今年来突飞猛进,例如微电子技术、复合材料技术及纳米技术的开发与英勇,其发展的方向逐步伸向社会各个行业各个角落。如今计算机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进行不同的改造及创新,甚至很多专业队伍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科研工作的计算机。这种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的用户进行多类别定制的能力完全体现出计算机的专业性。

2.智能性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周期约为18个月,但软件的发展已经快于这个周期。无论计算机的软件还是衍生出的手机APP,每天新诞生的软件是无法计算的。在软件技术上面,突破是不间断,例如电子人工智能系统、家庭电器智能系统、手机语言智能系统都能代替我们对周围生活生产进行判断,也体现出计算机智能性的一面。

3.实用性

计算机的实用性首先能让我们想到的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沟通、便捷及高质量的处理能力,并通过这些来满足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在生产中,协助我们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实验模拟演练,计算及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无人能代替。近几年的大规模数据库、网络云技术、大数据分析概念不断涌现,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

三、计算机技术发展展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衍生出诸多的外延行业,到现在为止无论是世界知名企业——微软,还是我国的阿里巴巴,处处可见计算机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今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更趋向于微型化、高智能化、高速化和多元化。

1.利用纳米技术

在诸多美国大片中,不断出现纳米技术的这个词语,简单来看纳米就是一个长度单位。纳米技术可以突破计算机集成处理和处理速度的限制,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推进计算机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2.大数据体系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今后,集群系统将成为大型系统的主要应用,并行计算计技术将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技术支持,也就是大数据处理体系,它将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快和高可靠的信息内容。

3.网络云技术

网络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网络云技术成为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云技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技术,宽带服务等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流,计入技术将得到更大力度的发展,HDSL、ADSL、DSVD和HFC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画面、音质、图像与数据传输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玮.CISC微处理器现状与未来[J].微电脑世界,2000(23).[2]CC.人类智慧的仿真——CPU原理及发展史[J].电脑应用文萃,2004(02).

[3]《书呆子的胜利-计算机发展史》[Z].美国,2005.

[4]王晓航.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5]赵莉楠.电子计算机发展对现代科技集成创新的启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

计算机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1引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来带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便利。但计算机病毒作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其诞生却造成了计算机资源的损失与破坏,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性的灾难。网络技术的兴起更是极大推动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对人们的威胁也与日俱增,世界各地每天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万计。[1]因此深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起源与发展史,从而提出有效措施以便防范于未然成了当务之急。

2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国际上对于计算机病毒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国于1994年2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3计算机病毒的发展

3.1计算机病毒的雏形

1949年,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在他的《复杂自动机组织》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能够在内存中自我复制。

3.2第一个计算机病毒

1987年,巴基斯坦盗拷软件的风气盛行一时,一对经营贩卖个人计算机的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编写出了一个叫作“C-BRAIN”的程序。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剩余硬盘空间给“吃掉”。虽然在当时这个病毒并没有太大的破坏性,但许多有心的同行以此为蓝图,衍生制作出一些该病毒的“变种”,以此为契机,许多个人或团队创作的新型病毒如雨后春笋似的纷纷涌现。因此业界公认C-BRAIN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计算机病毒始祖。

3.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根据存在的媒体,计算机病毒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与网络型病毒,而它们的先后流行也正隐约暗示着病毒的发展趋于高端化、网络化。

3.4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1)技术高端化,综合多种编程新技术的病毒将成为主流随着计算机编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病毒的应用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综合利用多种编程新技术的病毒逐渐成为主流。从Rootkit技术到映象劫持技术,磁盘过滤驱动到还原系统SSDTHOOK和还原其它内核HOOK技术,病毒为达到目的已是不择手段。(2)制作病毒难度下降计算机病毒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得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妄图通过这一高科技犯罪手段牟利。而网络的发展令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空前高涨,如今人们要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已经不像十年二十年前那么困难。有些编程人员甚至制作了专门编写病毒的工具软件,用户只要略懂一些编程知识,通过极其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生成极具破坏力和感染力的病毒。(3)病毒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更快的网速,病毒的传播速度亦随之提高。而目前上网用户已经不再局限于收发邮件和网站浏览,文件传输也成为病毒传播的一个新的重要途径。此外,病毒常常是随着技术革新而进化的。(4)病毒更加智能化、隐蔽化,更难以被实时监测目前网络病毒常常用到隐形技术、反跟踪技术、加密技术、自变异技术、自我保护技术、针对某种反病毒技术的反措施技术以及突破计算机网络防护措施的技术等等,这使得网络环境下的病毒更加智能化、隐蔽化。

4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4.1给计算机安装正版有效的杀毒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杀毒软件各式各样,常用的有360安全卫士、诺顿、麦咖啡、小红伞和卡巴斯基等。现在的杀毒软件通常也提供了实时监控功能,一旦使用外来软件、连接外储设备或是连接网络时,都会先进行病毒扫描,一旦发现病毒便立刻报警。除此之外谨记定期升级病毒库,以便查杀最新型的病毒。

4.2多备份数据信息,重要信息加密保护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使安装了最新的杀毒软件,也难保能截获所有新型病毒,及时利用移动硬盘或者网盘备份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并对机密重要的信息加密写保护,可以在遭受到攻击时将损失最小化。

4.3加强防范病毒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早期病毒通常借助光盘、文件或是邮件作为载体进行传播,虽然现在盗版光盘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减少,但附在邮件或是可下载文件上的病毒数量依然见增不见减。这就要求用户平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浏览陌生网站,不接收来历不明的邮件,不随便运行不明内容的可执行程序。只有提高了警惕意识,方能防范于未然。

计算机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236-02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对经济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因此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的提高。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之上准确的把握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升整体的应用水平,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促进经济的建设。

2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

要想真正意义上加强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就需要正确认识到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对此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对此辅以进一步的措施实现加强和促进。其中主要的现状表现在:

首先是可喜之处,就是随着我国对计算机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计算机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就我国的影视娱乐行业来说,在进行影视娱乐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所熟识的影视创作其中包括了电影电视剧以及动画等都离不开网络和计算机的作用和应用。同时数字音乐也是近几年我们所关注的重要的内容,事实上,数字音乐从制作到后期的流通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而从农业上来看,则是相对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和流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使得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的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并对此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安排。同时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授课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和维护。网络授课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络授课能够打破以往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有效地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和推广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方面的进步,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同时,现有的发展状况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应用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还具有一定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计算机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低,事实上我国现有的计算机信息化的水平不足以满足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的大型工程中需要的软硬件产品皆是源于国外,依赖于国外的进口,这就使得我国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国外的依赖性极强,缺乏足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其次就是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落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这也就使得互联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在扩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缺乏一个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这也就使得整体的发展受到阻碍。再次,就是我国领土疆域均较大,这也就带来了一定的地理差异问题,给计算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事实上,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也就使得各地区对计算机等技术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有所异同,相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东南地区对计算机的使用量和需求量是相对最高的,因此推动经济前发达地区的计算机应用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后由于我国计算机整体水平偏低,在部分领域我国还是过于依赖国外的进口技术,缺乏创新性的同时缺乏自主性,使得我国计算机技术难以真正的发挥 其作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3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和发展趋势

为了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就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其中主要的方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向是:

3.1对新兴的技术进行应用

事实上,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形式,要想对计算机进行有效的应用,就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对计算机方向内容的研究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摆脱对西方国家的过度的依赖。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技术和能力上加以创新,促进新兴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其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加强对量子计算机的应用,事实上量子计算机的应用是我国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量子计算机左右平行运算的功能和平行处理的能力,这也就使得量子计算机被大为推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信息量越来越庞大,量子计算机的优势也就自然而然的凸显出来了,通过对量子计算机的应用从而实现快速查找和搜索需要信息的目的。例如我们需要从上百万的网址中查找我们所需要的网址,用传统的计算机就需要运行近百万次才能找到需要的网址,这也就使得这个过程中消耗巨大,而量子计算机则可以相对简单快捷地搜寻到需要的信息和内容。可以说随着信息量和数据库的不断地扩大,这就使得量子计算机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地突显,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次是对生物计算机的应用,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物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就越来越高。生物计算机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的重要领域,生物计算机简而言之也可以理解为是人脑的一种扩充,通过生物计算机可以和人脑进行连接,实现人脑对极其进行控制和指挥,能够有效地促进人脑和计算机的进一步的结合使用,加快了计算机运转的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损耗。

3.2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增强

事实上我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完善法律法规成为了我国计算机发展史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合理有效的法律体系能够保证计算机的正常稳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需要在原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保证法律法规最大程度的细化处理。事实上,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一个相对合理有效的规划加速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最大程度地给我国计算机应用提供快捷和方便,实现安全可靠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给人们带来最为有效的发展和进步。

事实上,只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路的处理法则才能够给用户提供最为基础的保障,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问题和危害就需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良性进步。

3.3 需要加强地区的发展和平衡

事实上,我国的地区经济技术的平衡发展将成为日后计算机应用的主流的表现形式。事实上只有一个平衡的地区发展关系才能够给地区带来友好的促进,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就需要相关的负责人对此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尽可能的保证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和进步,保证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共同而和谐的发展,不断地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保证人才的高效利用。

保证地区的发展和进步,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状况,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的出现,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进步。给计算机的普及工作带来最优的方式进行,保证计算机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3.4 微型化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来看,计算机经历了电子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四个打死的阶段,根据各种元素进行分析和探索。事实上,计算机已经在社会中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宣传和偶记。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体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必然会受到关注。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方便性的需求如此之高,希望能够随身携带各种计算机。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将是不断地趋向于微型化的发展和进步。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加强,最大化的促进生意的发展和需求。事实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计算机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密不可分的成分,就需要大家对此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确定,给计算机应用提供最大的便利和帮助,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和促进,给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万明.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1):177+180.

计算机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特点;发展趋势

从1979年我国在“长春一汽”首次开展会计电算化试点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经过这

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利润核算、会计报表处理和财务预测与分析等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入、广泛,其在会计工作中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大大推动了现代会计的发展步伐。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人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管理信息系统(MIS)中的子系统,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电子技术及会计理论与方法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及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和会计劳动力的解放。它是实现会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精确性和正确性,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会计电算化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会计信息处理领域,实现了会计信息处理的一次质的飞跃。会计电算化首次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会计工作中来,把会计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放出来,不仅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与此同时,在财务部门配备了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大大加强了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联系,使信息更加准确、迅速地在各个部门之间传输,增强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第二,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第三,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将分散于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账、转账和编表处理;最后由计算机根据指令将所需信息以账、表形式打印输出。

第四,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贮磁性化。在电算化系统中,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并以电信号、磁性号和光信号的形式贮于计算机的内外存贮器中,磁性和光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二、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电算化会计与传统的手工会计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据处理的工具不同。传统会计的处理工具主要是算盘、纸、笔等。从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要经过很多人的手工才能完成,增加了数据处理差错的可能性,工作量大,运算和记录速度都很慢。会计人员不得不边运算,边记录。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系统,除了数据输入和必要的操作控制外,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和数据的存储都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

第二,系统初始化设计的不同。手工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电算化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号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第三,内部控制上的差异。在传统会计条件下,会计的内部控制表现为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职责分工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等。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所有账簿及数据文件都集中于计算机系统内。因此,其职责分工和内部牵制的重点转变为系统管理员、程序员、数据程序保管员、出纳员与操作员之间的严密职责分工上,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新的以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为穆边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新的人员职责分工制度、凭证传递审核制度、软硬件管理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并且需要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来实施内部控制措施。如人员操作口令控制、软件和数据的加密技术、会计数据自动监测程序等。

第四,数据处理范围上的差异。受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传统会计一般只能开展日常的核算工作,产生规定的核算报表,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寄钱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综合系统地位得到加强,由原来的以提供日常核算资料为主,发展到面向企业的各类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包括高层的计划、预测、决策信息,中层的分析、控制、管理信息,以及大量的基层业务管理信息。

第五,会计的主要职能由核算、监督向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扩展。传统会计的主要职能确定为反映和监督,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只作为辅助职能。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职能将由原来的反映、监督职能扩展到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统中,核算部门的数据资料全部由会计信息系统在不同的部门或信息中心产生,而不是在财务部门产生。即占财务人员大部分工作时间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算账、结账等繁杂的重复工作由计算机在各职能部门分别完成,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任务中解放出来,核算职能实质上在不断地被淡化。传统的会计监督职能一般局限于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后反映和监督。会计电算化后,所有经济业务发生时,实时形成会计资料,在经济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就能由各有关部门实行有效控制,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延伸,不再是财务部门专有的职能,从而多角度加强了事中监督。会计工作由过去主要是对外报送会计报表转向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支持和参与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由过去单纯的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全面管理。会计人员的角色由为领导提供信息资料转变成为给领导提供决策方案,更多地从事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未来的会计人员将充当管理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收集、过滤、分析经济资料,并解释信息。

三、会计电算化对现代会计的影响

第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电算化会计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和数据转抄中解放出来,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第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电算化会计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从而真正促使会计职能由反应转向监督。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除了能够掌握坚实的会计学知识外,还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具有了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还具有排除一般性问题的能力。尽管如此,他们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

第三,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电算化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只要发出指令,计算机可随时根据机内数据完成上述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海量存贮和随机存取等特点,会计电算化已引起会计操作方法和操作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会计核算程序简化和信息提供方式改变;内部管理和控制措施的改变。

第四,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方面,从两极分化的局面发展成为一大批拥有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及会计学等专门科学的边缘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跨度大,内容多。在会计电算化的起步阶段,大量的会计人员不懂计算机,而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又对会计学不甚了解,两者难于勾通。这种局面,大大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1994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对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训提出了目标,要求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有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几年来,全国上下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会计电算化水平的应用人才,从而进一步加速了现代会计的发展步伐。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的结合越来越深入,会计电算化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网络化发展。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发展单机运行的不足之处日益明显,尤其对大中型企业来说,会计信息处理量大,会计与生产部门、供应部门、仓库管理部门、劳动人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的联系,仅依靠软盘传送数据,很难适应会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处理,不能发挥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效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能使企业的各项系统得到综合利用。

第二,向决策支持系统方向发展。会计决策系统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阶段。在该系统中,有存储企业内外信息的数据库,有以运筹决策等原理为特点的模型库,以及与决策判断、选择推理有关的知识库,便于用户通过对方案和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使决策者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中的作用。在未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中,会计系统把专家系统引入决策过程,将会计专家在会计决策中解决的问题和知识经验等按逻辑判断形式存入计算机内,从而达到专家水平,用它作为会计人员决策的辅助工具。

五、迎接挑战,加速现代会计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是大势所趋。在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长期被财会人员所接受的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必将逐渐被淘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严峻的形势,努力改变传统观念,转变角色,主动面对挑战。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条件下对会计从业人员新的要求,为推动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转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斌.论会计信息化得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8(7).

2、李斐然.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最新进展[J].财务与会计,2010(7).

3、吴达斌.会计信息系统之我见[J].经济师,2007(12).

4、谢向阳.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7(11).

计算机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一、概述计算机应用技术

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所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研究计算机应用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应用、技术应用、方法应用以及系统的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是计算机的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促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一个载体。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应用的分类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这两大类,这两大领域都具备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2.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最早出现大约是1945年,这个时候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数值领域时期。经过约5年的发展,我国计算机才逐步走向非数值领域,但还没有实现大众化,只是应用于工商业、企业和数据处理等领域。到1970年后,计算机才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各领域,并且走向家庭生活中。最近几年,网络技术凭借计算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1) 计算机应用不平衡

当前,国内计算机应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信息化指数的高低相差很大,东西部地区与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相差也很大。

(2) 社会应用

第一,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间的交往通过网络瞬间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校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远程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习更多其他的知识。第二,促进社会信息化。通过计算机应用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资源的共享,对促进社会信息化有很大作用。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开展电子商务。第三,推动教育发展。目前计算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两种: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3) 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

1)水平低。当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教育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对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现在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重要领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多引进国外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

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1.微型化

无论是工作、学习使用,还是生活、娱乐使用,现在的人们更希望计算机可以在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硬件的体积变小,以方便外出携带。如现在使用较多的平板电脑、智能本和上网本,甚至一些智能手机等,都给人们极大的便利。通过这些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玩游戏、看电影和办公等。因此微型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其将受到更大的欢迎。

2.网络化

目前,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走向智能化,未来有可能实现家电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调控家电的运作,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从而提高家电的性能。同时利用互联网也可以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就能让家中的电器工作,为生活提供便利。

3.智能化

现如今,人们对手机的要求大都是需要智能化。而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模拟仿真技术上。设计制造出高性能仿真机器人,代替人去一些人类无法达到的地方,完成科学研究和深海勘测等是未来计算机的一个发展方向。

4.巨型化

这里的巨型化的计算机与微型化计算机并不矛盾,巨型化主要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更快、运算精度更准,同时它具备功能性更强以及储备容量更大的特点。

三、结束语

综上,计算机应用技术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系统,而且也为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计算机应用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是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对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张华.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农业,2012.

计算机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硬件 芯片 性能

中图分类号:TP302.1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031-01

新一代计算机硬件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有着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自动化、越来越容易操作的趋势。

虽然计算机的制作技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在基本结构上,一直沿袭着冯.诺依曼的传统架构,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构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发展,一个是研制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提高并行计算和处理能力,其次是以硬件或固件为发展主线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开发。

(1)软、硬件的功能分配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主要任务,而软件和硬件在逻辑功能上又是等效的。从原理上讲,软件的功能可以用硬件或固件完成,而硬件的功能也可以由软件模拟实现。提高硬件功能的比例可提高解题速度,减少程序所需存储空间,但会增加硬件成本;提高软件功能的比例可减低硬件成本,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但解题速度会下降,而且软件设计费用和所需的存储器用量也要增加。计算机硬件成本不断下降,软件成本的不断上升,计算机的硬件越来越便宜,软件越来越昂贵,因此,计算机系统朝着硬件比例越来越大的趋势发展。

(2)硬件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追求体积更小巧、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好、生产更快速、价格更低廉的芯片。现在处理器的发展真可谓日新月异,CPU对于计算机对计算机性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断的提高CPU的性能将对电脑的性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硬件的核心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从1995年以来,芯片制造工艺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在不增加芯片面积的情况下,使用更精细的生产工艺可以比老工艺大大增加的晶体管数量,并可以扩展新的功能采用最新制造工艺后,相同晶体管会占据更小的面积,使一块晶元能够切割出更多处理器,使整体处理器成本降低,直接结果就是单颗处理器售价降低。同时,速度越来越快,功耗越来越小。纳米技术的运用也使这些电器产品更加智能化,功能更多。整合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如声卡、显卡、网卡都地整合到主板上,这样可以使电脑的价格更加便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层次的电脑用户对电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需求上看,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多任务、多线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单核处理器在同时处理多个线程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提升处理器多任务处理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双核和多核处理器能大幅度提高了PC的工作效率。这也就表明双核和多核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需要。

(3)存储器的发展也具有容量大,体积小、价格低的趋势。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对数据的存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储器的发展将更多的关注速度和可靠性的提高,要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借助于先进的工艺优势,存储芯片的封装尺寸更小,也决定了存储器的低电压特性,更促进了便携式产品的发展。

(4)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功耗越来越低,可靠性越来越好,输入输出设备也朝着高性能、多样化、智能化和多媒体方向发展。同时,随着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发展,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一方面设备中也已越来越多地嵌入微处理器和软件进行控制以达到智能化和高性能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常常将原属于设备或设备控制器的部分功能直接设计进CPU,以便降低成本和改善性能。

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为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应更进一步缩短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操作系统与系统结构,程序设计环境域系统结构之间的语义差距,这些差距是用软件来填补的,语义差距的大小实质上取决于软、硬件功能的分配,差距小了,系统结构对软件的支持就加强了。软件跟上硬件的发展步伐还需要时间。目前,随着数字模拟融合、微机电融合、电路板硅片融合、硬软件设计融合的趋势,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和IP核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嵌入式整机的开发工作也从传统的硬件为主变为软件为主,嵌入式软件的发展将成为主流,会有超长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 耿增民.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上一篇电气安全

下一篇英语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