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地质勘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1
1引言
作为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工程地质勘查对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反观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依然存在着对水文地质危害不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水文地质危害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预先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才可实现对此类危害的有效控制,由此可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2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评价概述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周边地下水可能会对建筑物与岩土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考量,由此精确判断地下水能否对工程造成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勘查工作开始后,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种类进行详细了解,并结合工程类型着手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探究,除了要对各类水文地质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之外,还要为之后的工程施工提供扎实、可信的水文地质参考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整体进度和质量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水文地质危害有可能出现于地基基础下方的承压含水层,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估算和判断基坑底板被承压水突破的可能性,尤其是要考虑到岩土因水位升降而发生的不均匀涨缩以及地下水位所处的状态等指标。此外,在开展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还要测量和记录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腐蚀性,在开挖位于地下水位下方的基坑时,必须首先做好富水性与渗透性试验,继而对建筑物稳定性受到人工降水所引发的地表沉降干扰的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估。
3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地下水位升降
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后果极为严重,若不加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一旦发生危害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工程项目来说,水文地质危害主要来源无疑是地下水,不管地下水位是受到人为因素还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也不管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将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将其的变化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建筑物将不会受到威胁,但如果其超越了临界值,就将会对建筑产生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举例而言,地下水位的上升可能会引发基础土壤的盐渍化、沼泽化等问题,还有可能引发建筑物的倾斜或断裂,甚至导致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的下降和地下室被水淹没等等。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则很容易造成地面沉降等危害,这将对建筑物周边的土体结构产生负面制约,不仅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也会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总体上看,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对此,施工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应防范工作,否则将很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沉降的多发,进而对周边岩土体的结构和膨胀收缩度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岩土的不均匀膨胀,最终影响到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致使建筑物地基土承载力的不断下降。
3.2地下水压力变化
一般而言,地下水有着相对较小的作用力,地下水的状态如果始终正常,就不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工程人员如果未能在施工过程中足够重视地下水压力问题,就很有可能导致地下水压力平衡被打破,诱发地下水压力危害。在地下水的压力作用下,将有可能发生流沙与基坑突涌,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稳定程度破坏极大。而如果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出现问题,那么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说,工程技术人员实时关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地下水压力的变化情况,从根本上防范地下水压力危害的发生。
3.3地下水位的升高
地下水位的升高也会对建筑物造成诸多影响,而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受到周边水库、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制约。同时,排水管道的铺设、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灌溉工程的渗透作用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总体水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分析:1)地下水位的升高可软化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加大周边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使土壤强度的降低和压缩性的增强,这样便会引发工程项目的沉降和变形;2)地基易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而发生侧移,并且地基也容易出现隆起造成建筑物稳定性的破坏。
4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策略分析
4.1调整和规范地质勘查工序
就工程项目而言,前期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非常重要,这不仅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也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产生极大影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不仅复杂程度高,系统性和专业性也很强。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逐渐出台和颁行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将得到有效地保障,同时工程施工的合理性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工程地质勘查规章制度应涵盖勘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对诸如勘查的目的、任务、评价等每一个工序和环节都进行详细规定,这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和进程都有着极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此外,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工程地质勘查人员都未能对相应规章制度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依赖于自身经验,这也会造成勘查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工程地质勘查人员必须对自己工作和职责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确保勘查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从根本上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保障。
4.2深入调查地下水实时状态
施工人员应在工程前期调查地下水的埋藏状况,确保工程项目不会受到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确定调查目的,设置相应的调查指标;2)了解当地的地下水类型,确定地下水位埋深,进而对水位的变化规律以及水质腐蚀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以上因素只有先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才能够为之后的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选材时,工程人员应根据勘查结果确定选用的材料以及施工方案,并在动工之前预先做好应急预案,并通过基坑深度的控制、水压力与地水位的降低等手段来避免水文地质危害的发生。
4.3将地下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若建筑物下方地下水位有变动,其质量和寿命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地下水位的上升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从引水渠管道和地下给排水管道两方面予以支持。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造成类似后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增强地下水的抽取工作,一旦出现地下水水位的失控,必须尽快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对工程项目总体质量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5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危害将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工程施工作业安全及日后的使用安全,相关人员就必须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严抓每一个细节,高度重视地下水的调查及分析,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危害的治理和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大幅度提升建筑的稳定与安全性能,从而在推动工程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石晓青 单位:山西省勘查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能芬.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27(12):381-383.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2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勘测;工程地质;勘查效率
引言
目前,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理的评价地下水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合理评价承压水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水文地质进行全面勘察,才能掌握准确、有效的地下水分布情况,以及岩土体的组成结构,从而合理的评价地下水可能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的相关影响。目前,地下水的勘察主要是对地下水产生的管涌和潜蚀等进行科学分析,从而避免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可能冲毁基坑地被,因此,合理的对承压水进行评估、计算等,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年增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安全问题。而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与水文地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工程勘查的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极其重要但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它可以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的特性,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地理位置比较复杂的地区,这就需要深入分析水文地质的勘查结果,坚决杜绝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有危害的情况出现。
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勘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的水位,不仅可以让资料更加可靠,还可以挖掘岩石体的潜在能力,消除水文地质对岩石体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推动工程勘查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提高工程勘查质量提供最有利的支撑。因此,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水文地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完成相应的工程勘查工作,将工程的具体勘查工作与建筑物的地基、水文情况等充分结合在一起,明确建筑物的各项参数指标,重点评估地下水对建筑物、岩土体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强度,评估和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
综合评价地下水对岩石体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预测出即将发生的岩石工程危害,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以防危险事件的发生。工程勘查过程需要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相关水文地质的问题,提供水文地质所需的相关资料。从工程专业的角度出发,按照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提出综合的评价方案,进行专业的施工建造。
3.水文地质的危害及对策
3.1水文地质的危害
第一,水位上升危害工程地质。自然界有诸多的因素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产生影响,其中气候变化、地球引力变更、大气气压的变化以及地上河流的水位高低等一些列因素都包括在内。水位的上升会增加岩土土体的密度,致使岩土产生的压密对工程建设的材料产生侵蚀作用。地下水水位不断变化,岩土膨胀与压缩的便会造成土体自身不断的发生变形作用,裂缝和突起点因此产生,不断加大的裂缝极大的降低了地表建筑物的稳定性,致使建筑物遭到破损。
第二,水位下降危害工程地质。时代不断的发展促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越发频繁,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的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致使地下水大幅度的下降,造成了诸如地面下沉、坍塌、地表裂缝等层出不穷的地质灾害,当前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不断的加重恶化,不仅仅危害着人类赖以生存、居住的环境,也极大的危害着工程建筑的稳定和质量。
第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地下水位对岩土性质的影响。地下水位升降过于频繁,使得岩土收缩膨胀以至于变形,产生了地面裂缝。惯性的挤压和崇礼,能够极大的破坏轻型的建筑物。在工程地质的勘察过程中必须对沿途的特性进行勘察,并观测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
3.2基于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的勘察造成的危害提出建议
第一,提升勘察报告的全面性和权威性,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保障。在工程地质的勘察进行过程中,对其相关的信息数据、参数和资料进行详尽而准确的记录,并进行细致的整理和周全的计算。在勘察工作完成之后,要对勘察的结果与原有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升岩土的工程勘察报告的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作为工程施工建设的最有力的参考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后续施工的步骤的顺利进行和工程施工建设整体的高质量以及安全保障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对水文和环境进行地球物理的勘察。对水文地质的近地面调查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而在对地面勘查中较为复杂的地域类型可以采取物理勘查、探测的方式,甚至可以有机的结合高密度的点出发勘探以及激发极化法的电法勘探进行勘察,深入的、细致的、高效的勘察工程地质的情况和水文地质的实际状况,详尽的勘测地下水分布情况和结构类型,对其水位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三,基坑突涌――强力治理。在施工前要对工程地基进行抗性检验,要严谨的、细致的、详实的对其基坑的周边地质情况和水文状况进行勘察。基坑周围的隔水层的基本情况,诸如隔水层的薄厚程度、岩石的形状等,进行详实的,明晰的勘察。对承压含水层的顶板进行检验,观察其是否能够对周边水文地质的状况和建筑工程的需求进行满足。
4.水文地质影响作用
4.1水文地质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
地质、气候、水文和人类生产生活都会影响地下水位,它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严重时建筑物还会出现倾斜或开裂的情况,进而引发安全隐患。
4.2水文地质对桩基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软弱的地基地层都不是由单一的土质构成的,很多情况下它都是相对复杂的,往往实施桩基工程起到加固稳定的作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免发生危险。为了不使桩周底层松动或者塌陷,在选择相应的成桩方式时必须考虑到地下水的具体情况。
4.3水文地质对基坑开挖支护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基坑也越来越深。基坑的深度会受到施工现场和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基坑的开挖往往采取的是垂直开挖的形式,开挖的深度基本都超过了当地地下水的埋深。深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地下水涌水、冒砂等问题,所以,要综合考虑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在工地地质勘查中、设计中和施工过程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5.结束语
水文地质的勘察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其结构的稳定性,作用不可小视。建筑相关行业和领域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对其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危害予以深刻的认识,有效的做好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不断对其进行学习,不断的探寻和搜索新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水文地质勘察专业的技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的对水文地质的勘察水准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史元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03:231.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3
关键词:地质勘查;问题;危害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用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便选择优良的工程场地,使工程建筑与周围地质环境相适应,保证工程建筑的稳定安全和正常运用。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一、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因为传统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将建筑施工项目的重点都放在了地质的稳定性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很少会关注水文地质问题,结果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之后,在地质勘查中对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1、在对水文地质评价中应该要重点的关注地下水对地下岩体以及建筑的影响,同时要预测出地下水可能会对整个工程的危害,并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的时候,选取的资料应该尽量的扩大年限的范围,应该选取全面的水文资料,将各种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将得出的结论与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水文地质中的问题。
3、在进行水文地质评价中,应该充分的挖掘出水文地质的特性,从而了解清楚地下水对整个工程的影响与作用,做到在不同的条件下应该重点评价的内容,具体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情况。第一种,当建筑物地基基础是选在一些软质岩石、残积土、膨胀土以及强风化岩等地质上时,就应该要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体的作用影响,比如地下水会对岩体产生软化或者崩解等作用[1]。第二种,如果在挖基坑的位置是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时候,应该注意地质中的渗透性以及富水性,同时因为是在地下水的水位之下开工,所以必须要进行人工降水,但是在人工降水的过程中要评价人工降水对整个土层以及周围建筑结构的影响,是否会发生沉降。第三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评价好地下水的腐蚀性,也就是地下水对各种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要是发现地下水的水腐蚀性比较严重,要做好相应的防腐措施。第四种,要是在基础下部具有承压含水层的时候,要评价在基坑开挖之后承压含水层对基坑的地板的冲击性。最后一种是当地基的基础压缩层内有许多的细沙与细粉的时候,应该要注意预测可能会产生潜蚀、流砂以及管涌的可能性。
二、岩土主要水理的性质与测试方法
传统的地质勘查中往往注重的是岩土的物理性质,经常会忽略岩土的水理性质,其实岩土的水理性质与物理性性质对地质勘查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下面是几种重要的岩土水理性质与测试的方法。
在岩土中的地下水通常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这三种,第一种地下水是结合水,第二中毛细管水,还有最后一种是重力水。岩土层水理性质主要就分为:软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给水性以及收缩性。第一种软化性的测试方法是利用岩土在浸水之后会出现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来判断岩土的软化性,第二种透水性是指岩土容许透过自身的性能,这种性能主要是看岩土本身的颗粒分布,主要通过检测岩土的渗透系数来测试。第三种崩解性是指岩土在浸水之后的解体特性,通常这种性能主要是检测岩土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整体的结构。第四种给水性指饱水岩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岩土裂缝中自由流水的性能,通常是通过给水度来测定的。
三、水文地质危害分析
水文性质影响岩土内部构造的稳定性,处理不当易造成岩土变位、滑落等,并且影响着地基的稳固性。传统的地质勘探工作对水文地质灾害的分析研究不够突出,没有显著的效果。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影响很大,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地下水水位升降变化造成的危害
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引起地下水水位的升降,无论什么原因,当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巨大的危害,包括水位的上升、下降、频繁升降等造成的危害,导致建筑物沉降、崩塌、下陷等。水位变化引起的危害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潜水面上升造成的危害
①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增大了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
②水位上升导致地质不稳定的区域如斜坡、河岸等易发生岩土体的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灾害。
③一些比较特殊的岩土土体结构易遭到破坏,其强度降低,地基软化等。
④ 容易引起一些工程粉细砂、粉土的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不良现象,导致工程失稳等。
⑤地下洞室水位上升后,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
(2)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
近年来,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私自开挖地下水、采矿中的矿床疏干、修剪水库、上游筑坝等使得地下水被大量开采、拦截,引发地下水的补给不平衡,地下水位的下降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多常诱发地面裂缝、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甚至造成地下水源的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也逐渐增多,对岩土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影响很大,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到威胁。
(3)地下水的频繁升降造成的危害。
1、地下水水位升降变化会引起岩土体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水位频繁升降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反复,直接加大了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幅度,容易引发地裂、沉陷,导致地基失去稳定性,造成建筑物尤其是轻型建筑物的土层失去胶结物,土质变松、土层孔隙比的含水量增大、承载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的处理带来很大麻烦,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变形破坏。
2、地下水动水压力造成的危害
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作用较小不会造成影响,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经常会导致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不符合,动水压力变动的条件下,经常出现基坑突涌、管涌以及流砂等严重的地质危害。
总之,地质勘查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与后续的结构设计和建设施工有紧密联系,必须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因此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过硬的专业技术部,自身要能精心做好地质勘探工作的本职,不断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严格遵守标准、规范,有效控制勘查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文华,任庆弟.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危害及地质问题[J].科技论坛.2010.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4
关键词:联合剖面法;视电阻率;工程地质勘查;推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7-0169-02
1 拟建场址地质概况
1.1 勘查目的任务
湖南一新建大型工业厂房工程,占地约40hm2。第四纪浮土覆盖,野生植被不发育;地形由西向东逐渐抬高,标高在200m~225m之间。本次勘查的目的任务是:初步查明场地覆盖层厚度,洞穴分布及断裂分布特征,为场地建筑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1.2 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1.2.1 场区地质特征
场区均被第四系(Q4)冲积层覆盖,总厚约6~18m。上部主为粉质粘土(含耕植土),下为5~10m的砂层和砂卵石土层,砂卵石层中含有砂金,场地内留下了显露和隐覆的古采金空洞,大多垮塌或半充填,分布无规律,给工程勘察和设计带来了困难。
下覆基岩为白垩系下统(K1)红色粉砂岩和砾岩。
1.2.2 地球物理特征
场区地质断面模型为:粉质粘土――砂卵石土(采金空洞)――粉砂岩――砂砾岩,经物性调查,该地质模型的视电阻率特征如表1:
从表1中可见:
①第四第全新统与下覆自垩系地层存在一个数量级的视阻率差异,二者存在较明显的电性界面,利用视电阻率探测法,可圈出第四系厚度及基岩起伏面。
②残留采金空洞表现为高电阻特性,其与砂卵石土与下覆红色粉砂岩有明显的电性界面、电剖面中的高阻异常为采金空洞的表征。
③充水裂隙为低电阻特征,其与完整围岩(砂砾岩)存在显著的电性差异。
2 勘查方法技术
根据勘查目的任务及场区地球物理特征,本次勘查采用电阻率探测法中的联合剖面法和测深法。
2.1 联合剖面法
主要探查采金洞和基岩中的断层裂隙带。根据探测目标的大小和形态及现场试验,测量装置为AO(BO)极距120m,MN=20m,点距10m,无穷远极。C>5AO。
测线方向基本垂直预测目标的走向,即111°~291°(线距20m)。除此设计了4条21°~201°方向的测线。
数据处理和图件绘制均在计算机上实现,最终编制联合剖面曲线平面图(见图1、图2)。
2.2电测深法
目的主要探查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及基岩起伏形态。从地球物理特征中可知,第四系各岩性土层与下覆自垩系砂砾岩电性差异较大,采用电测深可以解决覆盖层厚度问题。
场地较平坦,且覆盖层厚度小于20m,为此选用四极对称电测深装置,最大供电极距(AB)220m,测线方向为111°~291°,测点距40m。
数据处理与成图:各测点数据提取――各测深点高程提取和格式化一同剖面测深点数据转换成RES2DINV格式――反演――结果输出――在 AutoCAD2000中制作视电阻率测深断面图和基岩等深线图(见图3)。
3 勘查成果
3.1 根据联合剖面和电测深资料,场区内存在两个砂金古采空区。
一区位于5、4、3线间,长约60m,宽约30m,走向NE22°左右,埋深3~10m。(见图1)。
二区位于场区东南角,长大于100m,宽度大于40m(东南超出场地,未见边界。走向NE30度,埋深3~8m)。
推断分析依据:
①联合剖面pAs~pBs出现同步高阻的特点,其阻值多在150~300Ω・m间,两侧为相对的低阻区块。见图1。
②电测深成果反映了第四系厚度加厚区,其厚度10~18m,为砂卵石层加厚区,有利于砂金矿的富集,是砂金的目标区。
③地面调查两处均有古老的人工堆积土,据访问,上世纪三十年代有采金活动。
3.2 根据联合剖面资料分析,场区内存在一条断层裂隙带。
该断裂带异常特征是,在2、3、4、5及9、10线上,有明显的低阻正交点,见图1及图4。在图4中,pAs与pBs出现低阻正交点,根据物性特征,在基岩中出现的线性低阻应是断裂裂隙所致,根据pAs与pBs的不对称性及pBs曲线斜度特征,断层面倾向北西西,倾角45~50度的张性正断层。断层走向NE20度左右,断续延长约750m左右,规模较小。
3.3 基本查明了第四系土层厚度和基岩起伏面特征
根据电测深曲线类型并经定量解释,构制了场区第四系等厚度图(见图3)。
场区内电测深曲线类型有两种,即G型和HK型(见图5、图6)。
G型曲线为两层地质断面,曲线的前支为低阻,阻值为35~50Ω・m,其视电阻率相当第四系粉质粘土和砂卵石土(含水),故推断为第四系冲积层。尾支为高阻层,曲线呈30~40度角度上升,经定量解释,视电阻率1000Ω・m以上,应为下覆白垩系砂砾岩(见图5)。因此G型曲线反映了第四系与基岩接触的地电断面特征。
KH型曲线反映了四层地电断面特征,曲线的前支为低阻层,应为第四系粉质粘土和砂卵石土;第二支曲线呈35度以上的角度上升,定量解释其阻值大于2000Ω・m的高阻,且厚度小于10m,推断为采金空洞或塌落洞,第三支曲线为下降曲线,定量解释阻值多在80~120Ω・m间,且厚度多小于5m,推断为第四系砂卵石土(含水);曲线末支呈35°左右的上升曲线,阻大干1000Ω・m,且厚度大,应为下覆白垩系砂砾岩(见图6)。因此,该类型曲线的前三层为第四系冲积层,H特征点为第四系与下覆基岩的分界点。
据此对电测深曲线进行了正、反演计算,计算出各测点第四系厚度值,最终构制了场地基岩面等深线平面图(图3)。从图3中可见,场区内存在两个基岩凹陷段,其他地段,基岩面较平整。
4 结语
4.1 运用联合剖面和对称四极电测深法,基本查明了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基岩起伏面特征,圈出了两个砂金采空洞穴区和一条断裂带,为拟建工程规划和详勘提供了依据。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5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E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08-01
前言:在一系列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但也易于被忽视的问题。特别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入,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等问题,令勘察、设计和施工工作难以进行。因此,本文对水文地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水文地质勘查的要求和内容。
1.水文地质勘查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1.1 水文地质影响已有的建筑物
目前,我国某些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还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从而造成很多重大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比如由于缺乏合理的水文地质的评价,没有做到相应问题的预防,当地下水随着季节降水的增加而涌增,地下水位急剧的上升,第下岩土强度受到严重影响,而产生严重变形的状态,最终导致处于地下水位的建筑物发生爆管或者地面坍塌开裂的事故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的重大经济损失,从而对建筑业产生负面影响;
1.2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岩土和地下水之间有着互相作用的关系,也就是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岩土的水理性质,而岩土的水理性质又影响着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从而间接的影响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地下水能够引发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位的升降以及地下水的动水压力的作用。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够引发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是天然的因素或者是人为的因素导致,如果地下水位变化达到某一临界点,会严重的影响到岩土工程,。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勘查研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
1.3 水文地质影响工程地基建筑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基坑也越来越深。基坑的深度会受到施工现场和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基坑的开挖往往采取的是垂直开挖的形式,开挖的深度基本都超过了当地地下水的埋深。由于建筑物施工前施工人员没有对建筑物的水文地质进行有效的评价,事后由于人为的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降低,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地基下沉,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使得建筑物不能正常的使用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深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地下水涌水、冒砂等问题,所以,要综合考虑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2.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勘查要求和内容
2.1 加强建筑物水文条件和地质环境的综合勘查
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完成相应的工程勘查工作,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了解某调查地区地下水的埋藏、分布状况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概略估算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国民经济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的水文地质调查;将工程的具体勘查工作与建筑物的地基、水文情况等充分结合在一起,明确建筑物的各项参数指标,重点评估地下水对建筑物、岩土体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强度,评估和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
2.2 强化地下水存在状态及变化规律的勘查。
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主要就是对地下水进行研究和勘察,地下水的勘察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和状态、地下水水位的高低变化情况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等。其中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状态,注重研究地下水是那种水质,酸性水质、碱性水质还是中性水质,因为不同的水质条件对于岩土强度的影响不同,还要做好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的勘查,即对建筑物所处地区近年来地下水位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有个详细的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包括了两者之间的互补以及地表水的排泄状况勘查,分析出地表水的排泄是否影响到地下水的水位、动力和压力的变化等。
2.3 做好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测试的勘查
当对建筑物的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建立和使用,最重要的勘查工作是对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进行有效的测试。有效的测试是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只有通过此环节,建筑设计人员才会得到准备数据,从而根据数据做出精确的设计,例如地基的厚度、深度,建筑物墙壁的厚度等。因此,此环节是建筑物安全建立和使用的有力保障之一。根据所处地质条件的不同,所测量的方法也不相同。根据地下水是否静止,可以选择是否采用隔离措施进行测量,若为静水层,那么就不需要隔离措施,若为流动的含水层,那么就要采取隔离措施进行测量;对地下水压力进行测试时,可以采取几何法,先确定地下水能承受最小压力和最大压力,然后用压力与压力人水量的关系曲线进行绘图,进而测试出建筑物地段岩土的透水率。压力测试是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3.结语
在工程勘查的过程中,水文地质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具体的工程勘测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明确与岩石的相互关系,还需要做好防范措施,提出与治理相关的建议。另外,在工程实施前要按照地质勘查当中应该勘察的内容和要求做好准备,要根据所勘查的地域、地质、水文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施工计划,做好积极的防护措施,消除工程危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要按时完成工程,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 曹源,师明川.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4):79-80.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勘查技术;应用研究
1我国目前沿途工行才能勘查技术应用现状
岩土工程最早在上个世纪兴起于欧洲国家,并且以地基、边坡、地下工程等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现如今,岩土工程已经成为全新的一种技术类型,其打破了传统的种种限制,解决了许多岩体与土地中出现的问题。
1.1岩土工程地质勘查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中要求地质勘查工作全面并细致,若是在工作中存在疏忽的情况就极有可能对岩土工程的工作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并给后期的施工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全面考虑到我国对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现状能够发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勘查过于盲目,没有具体的针对目标。简单来讲,即不同的岩土其特点大不相同,因此这就要求勘察人员在勘查的过程中应按照不同的岩土性质将其进行必要的分区。另一方面在于勘查人员在取样期间取样的种类过于单一,造成其结果的分析不够精准。例如,风化岩、残积土等原状岩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地质勘探人员应对其进行综合考量,并根据其不同性质进行较为全面的试验,务必保证其结果的真实与准确。
1.2造成问题的成因
经过对国外的技术进行学习并对比国内的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现状总结出造成其问题出现的三方面原因:第一,应该根据建筑最初的设计初衷来决定使用勘查方法的种类,总的来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确保勘查工作顺利并合理进行的首要前提。不过在实际的地质勘查中勘查人员的勘查地点的选择过于简便,并未将建筑的设计理念纳入勘查地点选择的考虑因素之中,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勘查的针对性大大减弱。第二,在勘查工作开始前没有详细的勘查计划,对勘查区域的分类过于盲目。在我国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勘察单位在勘查期间应按照实际情况设定勘查点及其间距。不过实际上我国的勘查单位并没有完全按照规定进行,不仅钻孔的深度不达标而且勘查的范围远远不够。第三,我国现如今应用的地质勘查技术过于落后,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讲,若是要对碎石层进行勘查只有一种方法,即静力触探法,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无法对岩心采取率进行探测,使其对接下来的工作起不到任何的推动作用。
2勘查技术基本原则
要想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就要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勘测与了解,为使其满足实际需要,在实际的勘测过程中应保证做到以下勘查原则。首先,对勘探区域进行科学的划分,提升地质勘探的水平。为了保证地质勘查的水平,应将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作为勘查的首要原则,即对勘查方案进行科学规划,综合考量后选择最适合勘查方法,保证勘查工作完成的质量,并使其符合国家的明文规定。其次,科学布局,找出质地条件的发展规律,保证勘查工作的有序性。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因此地质条件呈现着多样化、复杂化的变化规律,所以这就要求勘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科学的勘查,以此保证勘查工作的质量。最后,应用创新理念再与实际地质条件相结合,实现勘查技术的更新。为保证岩土工程勘查技术能够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应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岩土勘查工作进行必要的创新,传统的凭借个人经验工作的方式早应该被人们淘汰。不仅如此,为了全面的保证岩土工程勘查的质量,应对各种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与规划,利用较为科学先进的技术使资源能够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
3保证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的措施
3.1重视并完成好地质勘查测绘工作
在岩土工程的勘查工作中还包括绘制岩土勘查的各项数据,其中包含岩土的地貌等较为详细的地质信息。其次科学划分出勘查界限,合理、科学的选择勘查点能够有效地降低滑坡等自然危害的发生几率,再根据适合的比例将地质基本情况绘制在图纸上。然后对地貌情况进行规划,其中包括地下水的水质、水位以及流量等基本信息,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应拍摄相片为勘查起到辅助作用。
3.2钻探技术
(1)应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对钻探技术进行选择,针对不同的地质使用不同的钻探技术。例如,对地下水高于比地层高的土层来讲适合使用陶土钻法,因为这种技术不会对土层产生破坏的作用,最大程度保证其稳定性。
(2)掌控好钻机的深度,在钻进时要求误差在5厘米以内。保证钻进深度的精准有利于控制勘查工作的质量。
(3)控制好取芯率,针对不同岩土之间的不同,起取芯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要求土层的取芯率为100%,而残积岩的取芯率为85%即可。
(4)在钻进的过程中要对钻机情况进行记录,并保证记录全面,在遵守钻进规范的前提下保证钻进技术的质量。
4结语
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涉及范围广,并且其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勘查工作界面划分的不合理、勘查技术等诸多因素大大的限制了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的学习国外诸多的先进工作经验与勘查技术,并不断地提升钻孔技术,使勘探技术得到良性发展,保证岩土工程的勘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鑫.浅谈如何提高岩土工程地质测试与试验的准确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
[2]高仁忠.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水平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