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人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动人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动人生

舞动人生范文1

二.活动目的:交谊舞是将音乐、艺术、体育和娱乐融为一体,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是生活中常见的交往活动方式。我系开展以“舞动青春,驿动人生”为主题的交谊舞会,不仅能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放松心情,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锻炼身体,同时培养大家的社交能力,为将来的社会工作及与人交往做准备。

三.活动时间:2012年5月4号(拟定)

四.活动地点:办公楼前篮球场

五.策划举办单位:百色学院中文系

六.活动对象:中文系广大师生

七、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宣传工作:宣传部和外联部做好宣传工作。以张贴海报、发传单的形式,确保绝大多数同学了解此次交谊舞会。同时做好班级宣传和宿舍宣传。

(2)组织部组织报名 : 以班为单位参与,广大党员、预备党员、党的发展对象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3)文艺部负责和舞蹈协会联系,确保培训开始后有教授人员,同时负责领舞人员的安排。

(4)网络部负责配齐培训时所需的音响工具。

(5)秘书部负责统计参加培训的具体人数,并且统计已有舞伴的人额数,以应对突况,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做好系干值班安排。

(6)生活部:购置道具,礼品等

2.开展交谊舞培训:

(1)培训对象:09、10、11各级全部班级,各班应有8——10人(至少有4对),系干于4月15号左右加入。

(2)培训者:舞蹈协会教员各班跳舞较好的同学

(3)培训时间:初定4月1号开始,每天17:40-19:00。

(4)培训期间每天由3名系干值班,分别负责管理音响、人员安排、协调工作以及考勤。(初定由组织部、女生部、心育部、网络部轮流值班)

3.五月份举办交谊舞会

舞动人生范文2

也许野惯了,不知觉的心承受一些无聊的事,还是真的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学业,现在对于我,我是个失败者,生活,现在对于我,我是个弱者,爱情,现在对于我,我是个欺骗者!现在,我是一个一无所成的人,无法融入人群的人!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远离了,还是我真的无法面对的事!还是我的自我中心太强了?

无法解答,还是要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里?我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时间是金钱”现在对我来说。时间无非是多余者,再多,也许还是照样挥霍掉?我愿意么?真的么有那样的必要,真的么舍得?我好像在脱离生活的轨道!脱离我的目标!呵呵,有些时候,看到别人在挥霍时间,总在笑别人,是那么自我!现在呢·?我也不还是生活的脱轨者,也在让人在耻笑!

时间和空气把我磨成块锈铁,不起眼,我连看我都不顺眼了,呵呵。这是自然反应吧!一个麻木的青春,一个可悲的想法,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足以击溃幼稚的灵魂,解垮动力!我说我累了,可以吗!我真的累了。可以吗?我想休息,我想逃离这个时代!无奈,我是现实者,离不开,生活所带来的砸闹!也许,我真的喜欢上了做一块锈铁,不想做光滑的铁吧!

初冬,以漫步来临,我想披肩而上,去欣赏那无名湖的冻水!也许,无法再遇你相遇,也许,学业无所成就,也许,我不能让生活和解!就让我直止崩溃,消失在这世界!

舞动人生范文3

春天,一个美丽的季节。很多人爱春天,爱春的阳光明媚;爱春的婀娜多姿;爱春的五彩缤纷。而我更爱春的“歌谣”,因为是春的歌谣告诉我们新一年的来到;是春的歌谣让我们华夏儿女的脸上有了灿烂的微笑;是春的歌谣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是春的歌谣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欢笑。春雨过后是露珠滴答滴答的歌谣;是七色彩虹的逍遥。明媚的阳光过后是多少人辛辛苦苦的勤劳;是无数儿女热情激动的拥抱。幽暗的黄昏过后是宁静的夜晚悄悄的来到;是温柔的晚风轻轻投入无数人们的怀抱。

我爱春,爱春的歌谣!

夏之香

夏天,一个热情的季节。很多人爱夏天,爱夏的热情奔放;爱夏的清澈明亮;爱夏的百花齐放。而我更爱夏的“香气”,因为是夏的香气告诉我们夏天的来到;是夏的香气让我们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是夏的香气伴随着我们愉快的谈笑;是夏的香气和着明媚的阳光悄悄的来到。花期过后是花朵残余下的味道;是无数人轻轻的叹息声。海浪过后是孩子们欢笑着吵闹;是海面上平静而动人的歌谣。夜风吹过后是人们愉快的憨笑;是老人们轻轻的微笑。

我爱夏,爱夏香气的味道!

秋之叶

秋天,一个金黄的季节。很多人爱秋天,爱秋丰收的喜悦;爱秋清爽的微风;爱秋金黄的颜色。而我更爱秋的“落叶”,因为是秋的落叶告诉我们秋天的来到;是秋的落叶带给人们丰收的信号;是秋的落叶装点着我们生活的家园;是秋的落叶伴随着微风留下了金黄的符号。绿叶过后是金黄的叶子喜上树梢;是大地换上了金色外套。农民的笑声过后是他们辛勤的汗水;是大地丰收的微笑。清凉的黄昏过后是带着些许凉意的微风漫漫的飘摇;是人们欢聚一堂的欢笑。

我爱秋,爱秋飘渺的落叶!

冬之梅

冬天,一个雪白的季节。很多人爱冬天,爱冬的洁白无暇;爱冬的漂漂洒洒;爱冬的纯洁朴实。而我更爱冬的“梅花”,因为是冬的梅花告诉我们要坚贞不屈;是冬的梅花为我们中华民族树立了困难中坚强的榜样;是冬的梅花告诉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是冬的梅花伴随着雪花悄悄的来到。冬雪过后是孩子们洋溢着欢笑;是大地换上了白色的外套。寒冷的凉风过后是孩子们披上大衣在街头欢快的蹦跳;是人们拿着铁锹在院子中堆起一个雪人在冲着他们微笑。冷酷的黄昏过后是深静的夜晚悄悄的来到;是人们静静入睡的鼾声。

舞动人生范文4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选自吴敬梓《范进中举》)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选自朱自清《背影》)

借鉴点

中学生写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做不到具体生动。有的同学叙事的框架很好,却很难打动人,难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真实细腻、饱含真情的描写。

作文要写得好,平时的储备非常重要,正如富兰克林说的“空袋子难以直立”一样。写作技法的积累储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可供利用的素材还是语文课本。

细细揣摩以上从课文中截取的大师名篇,大师们运用生动细致的文字,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富有特性的动作进行描写,让读者形象地感知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思想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高明之处。

借鉴点一 分解动作,细致描摹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描写在冬天的百草园的趣事――雪地捕鸟,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借鉴点二 精选动词,突出特点

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鲜明个性以及思想境界,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这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所以要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动作来描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范进中举》的这个精彩片段中,胡屠户为因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将此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借鉴点三 选择场景,刻画性格

把人物的动作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刻画,这些特有的动作能生动形象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现人物性格。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再现了作者朱自清当年和父亲在浦口火车站分别的情景:他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就这么平平常常的几个动词,使那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背景下父亲的背影里蕴含着深沉的舐犊之情,特别有感染力。读到这里,我们心里自然会升腾起一股暖意,对长辈的疼惜之情油然而生。

总而言之,要描写好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形形的人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反复观察。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要准确恰当地运用动词且不重复。另外,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它常常和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和外貌描写结合起来,丰富人物性格。

平凡的动作、平凡的情景,经过大师之手就变得不同凡响、感人至深了。我们也可以这样,只要常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也能和大师们一样练成金手指。

快乐仿写

大清早,他的梦境被单调的闹铃声打断。他使劲睁开惺忪的睡眼,呆呆地盯着天花板,仿佛还在回味那个奇妙的梦。一会儿,他回过了神儿,眨眨眼睛,翻个身,从软绵绵的床上爬了起来。他举起被空调的习习凉风吹得有些僵硬的胳膊,不爽地叫一声,伸了个懒腰,便拖着无力的双腿走出冰冰凉的卧室,完全忽视了空调的存在。洗漱过后,他晃晃悠悠地走进餐厅,用疲惫的目光扫视着,果然连个人影都没看到。他只好从餐桌上胡乱抓起一块面包,塞进鼓鼓的书包里,慢悠悠地往门口晃去。他从鞋柜里拿出一双脏兮兮的运动鞋,鞋带都没解就把脚塞了进去。他使劲一推门把手,它便听话地打开了。刚把右脚踏出门,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公交卡还在书桌上呢。他又不得不匆匆脱下鞋,只穿着一双袜子就不耐烦地进入书房,抓起那根醒目的蓝绳子就往外走。无意问看了一眼手表,还剩十分钟就要上课了!他猛地拍了下头,顿时像服了兴奋剂似的,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楼下跑去……

(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初一

陈昌和《早起》)

这时,从门外闪入一位同学,迈着大步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路过一张课桌时,还绊了个踉跄。他大吼一声:“老师来啦!”只见教室里,原本七零八落的小圈子,迅速分散开。不管胖的瘦的,跑得快的还是慢的,都不假思索地把跑步水平发挥到极致。我快速转身,一屁股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心有余悸地嘘了口气。你看那位胖胖的男生,回头瞥了一眼教室的前门,立马从身边的椅子上跨过去,一屁股坐下来,随手拿起一支笔,埋头看着摊在桌上的书本,两秒钟后,他偷偷抬起头斜睨了一眼刚走进来的老师,又迅速低下头。再看班里那位脚骨骨折的同学,听到老师要来的消息,从同学的桌子上迅速滑下来,用一只脚,一蹦一蹦地朝自己的座位冲去,同时他的手也一上一下奋力摆动着为脚发着力。可有点儿远,要跳过不少椅子才能到达他的位置,大家的目光一直紧张地盯着他。老师进来时,他才跳了一半路程,但他坚持着,终于努力跳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大家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哄堂大笑。看到这情形,老师也忍不住笑了。

教师点评

作者构思巧妙,善于选点展开,虽然只写了一件事,但读来并不觉得内容单薄,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另外,文章开头很有特点,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留下深刻印象。主体部分动作描写更凸显了人物性格,文章前后连贯,塑造了完整的人物形象。故事虽平凡,却真挚感人。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欲语还休的感觉,耐人寻味。(徐铭华)

父爱

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初一 张舟

父爱如山,刚毅而坚强;却又似茶,深沉而热烈。

――题记

在你的童年,或许没有对父亲的太多回忆,因为父亲总是默默无闻的,虽然就在眼前,你却无法感知他对你的爱。

掐灭一缕白烟

童年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爱抽烟的人,似乎整天都处在“云雾缭绕”的状态,每天烟不离手,好在那时的我住在奶奶家。慢慢地,我长大了,要搬回去和父母一起住。

父亲点燃一支烟,一缕白烟袅袅升起,在空气中慢慢散开。烟味很快充满了整个客厅,我抬起埋在书里的头,轻轻咳了几声。声音很轻微。可父亲好像很敏感,马上掐灭了香烟,还用手在空中扇了扇,对我抱歉一笑。这一瞬间已成为永恒,心中有份感动在跳跃,试问父爱何在,尽在这悄悄的一掐中。

双手轻轻托起

那时我学游泳。刚开始对水有恐惧心理,不敢下水。父亲声色俱厉地让我下来,我有些委屈。我换气还不熟练,眼看就要沉下去了,突然一双有力的手臂将我紧紧抱住,轻轻托起,我才感觉踏实,忽然,那双大手很快缩了回去。轻轻一托一放间,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让我不断向前。试问父爱何在,尽在轻轻一托间。

离别转身回眸

“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这是出门前父亲的叮嘱。在我眼中,父亲总是这样,对我要求不断。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他每走一步,失望就在我心头增加一分。突然,他停住了,在街角,他停住了,回过头静静注视着我,与我的视线在空中相遇。他冲我招招手,又转身默默离开。在风中,我看到一根根白发在黑头发里忽隐忽现。望着父亲已不再年轻的身影,眼底有些湿润。那次回头,在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试问父爱何在,尽在默默回首中。

父爱如此,你一定感受到了。

教师点评

“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老舍)写父爱,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动作,“掐灭一缕白烟”、“双手轻轻托起”、“离别转身回眸”,从不同侧面串联起父亲对儿子的深情,点到为止,虽不展开,却颇具冲击力,有以一当十的效果。从“掐”“扇”“抱”“托”“缩”“停”“回头”中可以品味出父爱的深沉博大与无微不至,蕴含无限深情。几个简单的动词,透露着沉甸甸的分量,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徐铭华)

传递

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初一 江宛婴

到了灵岩山脚下,顿感闷热。向前看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太多了。

好不容易抵达山顶,已是中午,便踏进面馆。

真是人满为患――两条长龙般的队伍从点餐口竟一直排到了大门口。尽管在山顶,且几台电风扇一直努力工作着,但面馆里的温度比外头还要高很多。排队的人们不停地改变着站立的姿势,疲惫不堪的眼神透露着不耐烦,但闻到面的香味儿后,似乎还振作些。我找到了空位,迅速坐下吃了起来。埋头吃面间抬起头扫视整个面馆,不禁钦佩起正在火炉旁挥汗如雨的师傅们与往来穿梭不停收拾着餐桌的阿姨们。他们忙得过来吗?这样担心着,我又低下头,夹起最后几根面条,一口气全送进嘴里。我有点儿渴,将碗缓缓前倾,把剩下的汤水喝尽,将碗筷端正地摆好,正要离开。

忽然,一位身穿绿色衣服的女孩快步向我走来。她扎着乌黑的马尾,白净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双臂的袖套、身前的围裙上也没有多少污渍……她不像是在这里工作的服务员啊?只见她熟练地将桌上大小不一的碗由大到小摞起来,十分小心但又快速地将剩下的汤汁集中到一个大碗里,左手仔细地将散乱的筷子紧紧抓在一起,那块还算干净的抹布传递到右手,右手在接过来的同时将抹布翻折到较干净的一面,最后将桌子擦干净。整套动作熟练利落。当她抬头擦汗时,我惊讶地发现:是一个只比我大两三岁、初中学生模样的女孩!我明白了,她是义工。

见我已经吃完,她快步向我走来:“请问,你吃完了吗?”见这位与我年龄相仿的人用这么恭敬的口吻跟我说话,我有些不知所措:“嗯……那个……是,吃完了!”“好,那我收走了。来,拿好了。”说着,她转过身去,把碗交给了另一位伙伴。我这才发现她身后还有一位比我更小的女孩!我刚才居然没有发现她。她的手中已捧着四五个碗了。

她们没有休息,又走向另一个桌子。

忽然,我眼前出现了一位背着紫色背包的女士,手中也握着一块洁白的抹布,为大家擦去桌上的汤汁。

越来越多的义工们站了起来。

很明显,这些义工中绝大部分都是刚刚坐在这儿吃饭的。是她们,刚才那两位女孩,感动了大家。于是我和游客们纷纷站起来,加入“义工”的行列……

我顿感温暖――为他人着想,这份爱心默默传递着,没有中断……

教师点评

善意的传递,爱心的延续,原来只通过一个小小的行动即可体现。禅院的素面馆里发生的小片断,传达的是以小善成全大爱的主题。其中描写“小义工”麻利地收拾碗筷这部分十分精彩,连续使用“摞”、“抓”、“翻折”、“擦”、“捧”等动词,可见小作者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准确的语言表现力。(徐铭华)

“菜鸟”英雄

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初一 华雪纯

他是一个“菜鸟”,但他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

赛前

舞动人生范文5

一、任务的设计

设计好学习任务是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关键。要设计具有内在的激励因素的任务,使之能提供挑战性的问题和创造的空间,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具体的设计中既要注意方法和知识体系,又要注意适合学生的特点,使任务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1.任务的目的性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先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形成知识框架,再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解决,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2.任务的生活性

任务要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实际生活、其他学科内容等相关联,从而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以及更有效地驱动学生的学习与探索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任务的适应性

学习活动方案中的任务设置、内容安排和探讨程序还应该符合教育科学发展特点,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使之结构巧妙、逻辑严密、井井有条、张弛有度,以保证学生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能保持活跃状态。

4.任务的创新性

任务的设计与表述要生动、新颖,能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愿望,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创造欲望。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下面以人教版教材生物选修本中的“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一节的内容为例,讲讲生物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生物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的实施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结合现实生活中人口众多而粮食缺乏的情况,呈现两张图片:拥挤的人群和有限的粮食,来展示它们之间的矛盾,营造研究氛围,使学生明确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探究动机,从而将学生引导到要研究的任务之中。然后提出具体任务:如果给你一亩田和水稻种子,你怎样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2.分析任务,细化任务

前面提出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己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并知道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任务范围内进行学习研究。经过学生的分析,认为想要提高水稻的产量,就要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等。结合学生的回答,把该任务分解成以下几个小任务:

(1)什么是光合作用效率,它与光能利用率有何区别?

(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3)这些因素和光合作用效率有什么样的关系?(用曲线图表示)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自主学习。当学生开始他们的任务后,会碰到很多新知识,这就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根据任务的需求主动地寻求知识,使学生能从书本上或教师提供的资料中获得相关知识。这类教学内容应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2)协作学习、讨论和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了相关知识后,针对学生自学后仍心存疑虑、难以明白的内容,即教学难点,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并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学生在协作学习中,不单是求学者的角色,而且学会了与同学交流、协作,提高了学习效率。

(3)解决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所在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

4.总结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强调进步,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校正自己的学习状况。

“任务驱动”教学具备“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生物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和创造者。同时,“任务驱动”也驱动着教师自身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立新.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1):69-72.

[2]郑毅胜.“任务驱动”与生物学科网络课堂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5,30(5):15-16.

舞动人生范文6

作者:罗微 马骊 温茜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任务的设计好的任务设计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任务的提出必须基于对教学目标认真的分析,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之中。实际操作中,可以先制定出一个较系统的总任务,然后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具体的子任务,通过子任务的逐个破解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系统的总任务[3]。例如在基因工程实验课教学中,总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取某种目的蛋白,但给出总任务后不能急于讲解,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总任务并提出完成该任务需要做的具体事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基因工程理论知识,将这个任务分解为相对具体的几个子任务模块:①获取目的基因;②构建重组载体;③转化细菌及筛选和鉴定转化克隆;④诱导外源基因表达;⑤纯化目的蛋白。上述每一个子任务模块又可分解为若干个更加具体的小任务,例如具体结合哪几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目标,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依据学生现有的理论背景,结合教学内容而灵活安排设定。

任务的实施任务的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后,首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将复杂的总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子任务,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去逐个完成子任务直至整个大任务被破解。在这一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独立自主的完成各项任务[4]。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若学生遇到困难或疑问,可以相互讨论、查询资料、或与老师进行探讨,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就是他们知识中的空缺和不足,此时再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取,将更加牢固地融入到其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结果的评价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一些普遍的难点和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最后再进行汇总和讲解。对于个别遇到的问题,可开展小组内讨论或单独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加深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结果的反馈和评价很重要,教师对学生融入了创新思维的实践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激励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对结果的评价不仅可以对已完成的任务和获取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还可以指导启迪下一个任务的设计和规划,因此也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工作,使任务之间具有连贯性,便于旧知识的扩展和新知识的吸收。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实施的方法并非唯一,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进行思考和分析,不能满足于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尽可能挖掘出更多可能的方法和措施。其次,对学生的要求没有统一标准,可分别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引导其循序渐进,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相应提高任务的难度和需掌握知识的深度。最后,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获取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应转换自己的角色,从传统讲授者和执行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5]。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已被积极推广并应用于信息技术、卫生法学、医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教学探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5]。生物技术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课程,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才是该门课程的宗旨和精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策划并实施完成任务所获取的知识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深刻得多。因此,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在生物技术实验课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对生物技术课的系统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整体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极大提高。

上一篇健康小报

下一篇科研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