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外合作大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外合作大学

中外合作大学范文1

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哲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7-0171-03

中外合作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它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规范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培养良好的政治心理素养就成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结合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探究其对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的引导意义。

一、当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思想文化影响价值观教育

中外合作大学的性质使得“国际化”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标志性特征,这类高校在授课体制、评价机制以及师资配比上往往会与国外的合作方保持同步甚至完全一致,学生也会有很多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这种“国际化”使得中外合作大学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即除了本土的思想文化外,学生也能够接触到大量外来的思想文化。

不可否认,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消除文化隔阂、增强文化交流以及完善个体精神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对正确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因为青年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往往仅凭着肤浅、感性的认识在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盲目地摇摆、追随——个别学生盲从于西方的实用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价值观念,从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模糊、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以及对家国意识的消解等价值观错位的现象,于是不可避免地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和迷茫。

(二)个体意识强烈增加德育难度

当代大学生的构成以“90后”为主,他们成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又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加之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德育工作相对弱化,造成了他们的狭隘化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尤为明显:由于这类大学的学费相对较高,因此入读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优越,“据我们对中外合作大学(学费/年≥5万RMB)1192名在校中国学生的调查发现,父母非官即商的学生占到了76.61%,屬于独生子女的占到了86.59%。”[1]宽裕的经济条件和舒适的成长环境在让学生有着广阔的视野和突出的综合素能的同时,也容易让学生的个性特征片面化发育。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凸显,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我的认同感很高,对于自我的认识欠缺客观审视,由此出现了过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以“我”为中心成为交往的主导模式,言行举止不顾他人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化。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会使学生对个人以外的问题漠不关心,社会责任感缺失,显然,这使得德育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重书重理”方式弱化德育实效

中外合作大学因其学校性质的特殊,在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大都做了一些调整: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内容编排、教学方法甚至授课规模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探索出不少符合其校情的新举措。

应该说,些改革举措增加了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在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理想信念的教育以及责任意识的形成等方面也确实收到了不少效果。但遗憾的是,这种探索和改革多数只集中于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方面,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在实践层面的涉及少之又少。而实际上,德育不能视同纯粹的知识传授,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加强学生对“道德”、“品格”、“价值”等的认知,更在于促使学生以自身能动性将这样的认知融入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因此,这种倚重理论教育的德育从实际层面来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以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的德育工作

(一)用辩证的、批判的方式面对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所以这种以辩证法的否定观为哲学基础的批判精神能够在怀疑、反思的过程中帮助人们不断认清事物的本质,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正确的认知。

中外合作大学中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是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引导学生。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社会思潮、文化虽然日益多元,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思想文化全然有可取的价值,所以要以辩证的、批判的方式认识和理解各种文化,增强对文化的甄别能力:既要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之处;同时又要学会理性地分析、辨别各种文化,将其中不科学的部分加以剔除,抵制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思想文化“必然有主有次,必然是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3]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4]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理论基础,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哲学就应当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帮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照下努力探求多样化的思想认识的平衡和各种文化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二)在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正确的自我认识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5]所以人的发展是哲学关注的焦点所在。对于“人”的理解涉及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讲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一切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的关系,其中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现实具体的人,他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各种价值归属中表现出来——作为社会的存在物的人,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应该成为人与人交往之中的共有追求。第二是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实际上,这源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鉴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价值也应然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因此针对中外合作大学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对自身价值、目的的实现比较看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等问题,应该用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加以矫正,帮助学生理解“个体”必须在“群体”中方能彰显意义,脱离他人和社会的“单个人”是不存在的,进而促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任何行动及其结果都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个人在进行活动时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感受,应该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人的价值是双向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自身”和“社会”两个向度来衡量,这两个向度不是彼此否定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只有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中才能成长为真正自尊、自强的人,最终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境界。

(三)以实践为基点构建德育模式,发挥德育主体的能动力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可见,哲学的使命就在于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合理地“改变世界”,由此将哲学的实践的思维方式加以明确。这种实践观同旧的实践观是有极大区别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8]所以哲学的实践观强调人的出场,强调人与对象、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以自身的方式参与对世界的改造。

中外合作大学在针对自身实际进行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时,就应该从哲学的实践观出发,不仅要对理论教育的教材、课程设置等“客体”面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要对德育理念、方式等进行反思和重构,彰显“人”的主体性,以主体的实践为切入点、立足点和归宿,避免德育与现实的人、社会相分离,陷入纯粹知识化、理论化的误区。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主体的思想状态、个性特征、生活方式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教学活动,丰富和发展德育的形式和结构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参与度强、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讲授,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实践性;同时要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其中,通过德育主体的自主性的体验活动促成其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自我教育,不断追求自我超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以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以践行哲学思维方式为核心引导德育工作

德育的根本目标不在于使人们通晓相关理论,而在于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来面对自我和外部世界,树立正确的信仰、塑造良好的品格。因为任何一种理论、思想都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变化——马克思的思想也是随着时展不断充实丰富的,但无论他的思想怎样变化,其哲学思维方式始终贯穿其中,所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因而以哲学对德育工作进行引导,不能仅仅注重对德育主体进行相关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推进哲学的思维方式的学习和研究,将其贯穿运用,让德育主体学会“像马克思一样思考”——这是实现哲学对德育工作引导的关键所在。

(二)以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哲学素养为基础引导德育工作

在推进哲學对德育工作的引导中,德育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他们较好地掌握、理解哲学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德育中传达、运用哲学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因此,应该着力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哲学素养,从知识层面通晓哲学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以及相关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等;从思维层面培养哲学的辩证、实践等理念;从价值层面传承哲学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从实践层面体现哲学的品格,这是实现哲学对德育工作引导的重要条件。

(三)以倡导哲学教育的生活化范式为方针引导德育工作

中外合作大学范文2

关键词:现象描述分析学;学习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一、引言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界蓬勃发展。它的出现让很多学生在选择国内教育和出国学习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即在国内大学接受西式高等教育。目前关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的说法很不统一。根据2013年底第四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的统计数据显示,现今全国共有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共计1980个,在校学生大致有55万,约21%的中国境内大学都有这种项目,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各占到了一半的比重。笔者根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http://)的统计数据,目前在教育部备案的具有合法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概有800个左右。

总体来讲,目前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研究中,政策建议类和工作经验总结类占绝大多数,能够深入到教学第一线的调查并不常见。国内的研究者普遍地将视角固定在了宏观的层次,所谈内容空话套话比较多,真正能够对实践产生指导意义的非常少。关于项目中的日常教学状况的研究数量并不多,涉及学习观的更是凤毛麟角。故对该类项目中大学生学习观的实证研究一方面会对教育实践产生积极影响,为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改善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会丰富和拓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使其转变思路并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式的选择

目前主流的调查大学生学习观的路径是大规模问卷调查。这种方法虽然覆盖面广,但在深度上却有很大欠缺。因而,本项研究采用了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方式,即通过访谈的办法来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观状况,以希冀通过本次调查为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另一种研究思路和视角。

1.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界定

首位将现象描述分析学引入教育研究领域的瑞典学者马飞龙(Ference Marton)把这种研究方式定义为“一种实证研究方式,主要研究人们以怎样的质性不同的方式来感受、理解和经历周围各种现象或是周边世界的某些方面”。他指出,虽然人们对某种现象的描述可能会千奇百怪,但是他们经历现象的质性方式是有限的。对于现象描述分析学这一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通过特里格维尔(Trigwell)所绘制的一张图来更加清晰地理解(见图1)。

首先,从哲学上分析,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方式属于一种非二元性的性质,意义建构主要看感受者与所感受现象的关系。第二,它是一种质性的、非定量的研究学习经验的方式。第三,马飞龙认为,研究学习现象一般有两种视角:采取第一视角的研究者直接置于将要研究的现象之前;而采取第二视角的研究者更加关注他人对于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传统意义上绝大多数研究采取的都是第一视角,表明的是研究者的个人分析,而现象描述分析学作为一种质性的实证研究方式的出现正是为了描述分析当事人的观念,从而弥补前者所造成的缺憾,属于第二视角。第四,对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实证研究来说,观念是一个核心概念,意即“人们理解某种现象或目标的基本方式”,它与“理解的方式”和“经历的方式”都是意思相近的术语,可以替换使用。其研究中心点在于人们经历现象的方式的差异或变化。最后,现象描述分析学实证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描述的种类”,一般叫做“结果空间”,其内部种类之间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

2.选择“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方式的原因

本项研究选择这一研究方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在于这类研究的性质。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揭示的是人们经历和理解各种现象的不同方式。而这与本研究的目的,即调查大学生学习观是相当吻合的。其次,现象描述分析学采取“第二视角”,尽量排除研究者的个人主观意见和假设。这对本研究的启发有两点:第一,研究者可以在数据收集阶段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让被访者畅所欲言以收集更多有用信息;第二,在数据分析阶段,摒弃个人成见,仅从转录资料中分析并发现学习观,是有可能产生有洞察力的观念和联系的。最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方式能够有效组织和分析看似非常零散和互不联系的个人经验,这主要归功于最后的研究结果,即描述的种类。自从现象描述分析学被引入到教育研究中以来,其主要阵地是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跨文化学习观研究逐渐成为近些年的热点之一。在此情况下,对非西方文化圈的研究就有可能得到新的发现和启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首先,各国学生有可能会因为历史传统和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具有相异的学习观,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跨文化环境研究还是具有相当的价值的;其次,除陆根书教授在2003年和2006年的两项研究外,涉及中国高等教育的类似研究较少;另外,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还不够丰富。因此,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方式对这方面加以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调查方法

本项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半结构访谈法,原因在于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访谈有一定的结构,问题前后的逻辑性可以保证,而且研究者还可以适时地跟进追问。访谈的主要问题包括“你怎么理解学习”,“你怎么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你学习目的是什么”等;追问的问题主要有“你能再进一步解释一下吗”,“你能举个例子吗”,“刚才你说了X,然后又提到Y,你觉得两者有什么关系”,等等。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框架下所进行的访谈有其自身特色。首先,研究者个人的观点、已掌握的理论和主观经验都要最大限度地被搁置起来。其次,适时地追问很重要。阿克林德认为通过追问更能够洞察被访者潜在的所要表述的意思。再次,创造一个舒适静谧的环境很有必要。因为访谈本身带有很强的反思性质,需要被访者认真思考和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而这通常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所以一个友好的氛围和宽松的气氛更有助于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当时刻反思访谈问题以便及时改进。

研究选取了一项中澳合作办学的财经类项目,由中国内地某大学和澳大利亚某大学联合举办,至今已有十年左右的历史,应当属于比较成形稳定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在引进、整合澳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中方大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在办学形式方面采取“4+0”的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即全部授课及相关教学活动均在中方大学进行,学制4年。语言课程及专业课程均由两国大学的教师共同讲授,以便让学生接触、理解和适应跨文化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新形式。

现象描述分析学旨在发现人们经历某种现象的质性不同,所以在受访者选择方面最大化差异取样通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种办法是目的性抽样中的重要策略之一,它经常被研究者用来调查不同的当事人对于特定现象的各种经历方式。阿克林德指出,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通常只选取一小部分被访者,但是这些人在年龄、性别、经验以及专业领域等方面必须要有相当的差异性或多样化。

本项研究在该财经类的国际项目中召集到了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共23名志愿者。其中,计划内生源(n=11)和计划外生源(n=12)大约各占一半,男生数量有7人,女生16人。应当说这些参加访谈的学生充分体现了最大化差异取样的原则,他们在年龄、性别、学习阶段和经验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的不同。尽管这些学生相对于总体来说只是一小部分,但他们所体现的多样化可以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他们对所调查现象的经历方式。

(三)分析方法

访谈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访谈录音逐字逐句地转录的基础上的,这是现象描述分析学数据分析的基本要求。转录之后,研究者需要重复地阅读这些材料以便让自己对其有足够的熟悉程度,从而根据研究问题将转录资料中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内容摘抄下来形成一个“意思的集合”。随后,分析的全部焦点都要集中到这个集合中,摘抄下来的语句要经过认真的辨别和比对,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并进行归类。这实质上是一个重复的过程,要经过数次反复以确认和再次确认受访者的语句被适当地分配到各个种类中,并且种类之间的界限由模糊逐渐清晰化。进行到这一步仅仅是将类别确定了下来,下一步还要把它们等级化。

现象描述分析学认为,种类实际上是对经验的维度的描述。每一个种类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种类的质性的不同,并且它们内部之间存在一种等级的结构关系。等级越高的种类越复杂,而且还蕴含低等级的种类所不具备的新的元素。举个例子来说,“学习即应用”的学习观要高于“学习即记忆”,因为前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后者,一般来说,只有在记住了知识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应用到实践中。

三、研究发现

调查结果显示,被访的大学生约有六类学习观,即把学习看作知识量增长、记忆、应用、理解、解释现实和个人改变。

(一)学习观A:学习即知识量的增加

依照马飞龙(Marton)的理解,这是一种最为初级的学习观。“学习”一词在其中的意义非常模糊,或者说受访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去反思和深究学习到底是什么意思,亦即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外在的存在,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去获取。与此同时,他们不会去考虑知识之间的联系,因为他们认为它们就是零散的和互不相干的。这种学习观在访谈的学生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的表述如下(括号内的文字是被访学生的编号):

“学习就是通过一些手段可以吸收一点东西,从而让你自己有点提高。”(S02)

“就是你自己看看书啥的也叫学习,上课听讲也叫学习,就是学你自己以前不知道的。”(S08)

“首先应该是让我学到了以前从未学到的知识,然后开阔了视野。”(S12)

尽管这种学习观看起来很合常理,而且学生本人确实也接触到了他们所不熟悉的知识,但是对于学习这一概念本身的肤浅认识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知识量在短时间内是可以完成一个累加的过程,但这种新学到的知识的持续性却难以保证。其次,对于所学内容本身缺乏辨别和认识势必造成学习者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前产生迷茫和手足无措。再次,所学知识是零散的,这种认识使得学生缺乏对知识的统合能力和关联能力。因此,这种学习观是比较初级的。

(二)学习观B:学习即记忆

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学知识就需要记忆,但他们将这种学习视作比较低级别的方式。与上一种观念不同,此类学习观多了一种功能,即可以用于考试。的确,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层级的教育都非常重视记忆,而记忆的主要动机在于考试。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几乎所有学生都将记忆、背诵知识与考试挂钩,尤其是在中方讲授的课程方面。事实上,传统的闭卷考试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大学期末考试方式。这所大学甚至明文规定学期末的最终考试要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者认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办法。对此,被访学生如是说:

“比如说期末考试之前背东西,就是那种把所有东西都放下,只看这个东西,就是整个脑袋里只有这个东西了。”(S05)

“我是考试型的人。怎么说呢?就是学习肯定是好的嘛,而且我也是比较倾向于爱学习的类型的人,通常是以考试来激励自己学习的。”(S22)

记忆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让学生记住关键的专业知识和内容,而且学习者也会在背诵的过程中努力寻求理解、消化和内化。然而如果只将记忆作为一种目的,或者说放大、夸大记忆对于考试的关键作用,那么记忆就只能作为一种短期性的和投机性的行为,其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有持续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考核如何做到多样化和科学化是教育者应当反思的问题。

(三)学习观C:学习即应用

由于所选专业属财经领域,很多被访学生都十分重视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价值,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如果学了东西不会应用的话就相当于没有学过。然而很多学生所谈到的应用只是一种比较机械地照搬照抄,或者是套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判断出他们所说的应用是在深刻理解之后的应用,还是只将步骤程序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存人大脑中,待需要的时候就搬出来套用上。比如说某些现象可以借助套用某些理论、模型来说明,有些练习题可以利用现成的公式解答出来,等等。

“虽然说你学进去了,但是你不会运用。不会运用等于没有学,然后就叫没效率。”(S03)

“我觉得学到了东西就是将来你工作的时候可以不用刻意去学什么,而是你到那儿就可以拎起来的东西,就能够出现在你脑子里面。比如说你去投行,然后你可以不用去刻意的学那些,……而是你当时就可以去做,就是不用再去温习那些基础的东西了,就是可以当时想起来的那种,拿起来就用的那种。”(S13)

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谈到应用时既有简单套用也有灵活运用,但是前者明显占据绝大多数,真正能够做到后者的寥寥无几。在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专业的初期,将知识与简单应用结合起来确实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可以明白某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并且这门学科也是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的。但应用不该止步于此,而是要更进一步,做到熟练和游刃有余地运用。

(四)学习观D:学习即理解

理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他们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投入和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内化。被访对象认为理解就是知晓某个模型、图示和某种理论的含义,但也有一些人主张要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解读理解的意义。无论如何,此类学习观与以上三种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学生对于潜在意义的探究。

“就比如说曲线,往上动往下动分别是什么意思?坐标轴又分别有什么意思?”(S09)

“我感觉‘懂得’要更深一层次,我感觉‘懂得’跟‘学到了’应该差不多。就看怎么理解了,可能有人觉得‘学到了’跟‘知道了’是一个意思,我觉得‘懂得了’应该比它俩更深一些,就感觉‘懂得了’应该是那种在这方面你是内行了的那种感觉。”(S18)

“理解”一词在访谈中出现频率很高,应当说持有这种学习观的受访者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的是一种比较积极主动的角色,因为他们的着眼点不仅限于比较表面的知识量增加和记忆的牢固,更多的是转向了对于意义的关注,并且通常情况下学生是出于内在的需求而探寻所学知识的内部逻辑和本源含义。这种活动本身并非轻松愉悦,因而它的确需要学习者的持续投入和认真思考。

(五)学习观E:学习即解释现实

通过访谈发现,学习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看待现实世界的方式甚至是学习活动本身。一部分受访者认识到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在此基础上,还有学生对某些现象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访谈中有学生明确地扩展了他们对于学习的定义,依照他们的理解,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堂活动,而是遍布于日常生活的大环境中,因而可以看出他们在学习中扮演了非常积极主动的角色。

“我觉得微观经济学上有收获,就是越来越会用经济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什么边际成本啊,边际量啊,那些东西……可以用到生活中。很多想法感觉就是运用学的东西,最后想的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全面了。”(S01)

“对这个问题就是了解得比较透彻,然后我可能会查一些资料,最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S11)

“任何东西都是在学习啊,包括我在跟你交谈时都是在学习,学习你的优点。其实(要谈)学习的话,更好的学习还是脱离书本的学习,也就是书本是辅助的。”(S13)

从学习观E开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和位置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由消极变为更加积极,由“学习者”逐步转变到“求知者”,由“要我学”演变到“我要学”。从学生形成了自身对某些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习者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所观察到的事物作出判断。这是大学教育不同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根本所在,即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六)学习观F:学习即个人成长

一些受访学生感受到了大学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变化。事实上,自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他们便开始独立地生活与学习,因而这也就促进了他们的个人成长。最后的这一种学习观可以被视作以上各种学习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们认为他们正在经历着改变,变得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越来越成熟和独立。

“我为人处世……原来比较急躁,后来慢慢地变得凡事先冷静,剩下的事情冷静之后再说。还有包括我做事情,慢慢地越来越会有条理了。就是在为你做事情中你会发现我是有条理的,发现我在改变,这就是我学习到的。”(S16)

“(通过)上大学你也学了这么多东西,然后人的这个思考也不一样了,可能就更全面了什么之类的,然后更全面的能为自己做打算了。”(S19)

经历过与未经历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大学所能够给予学习者的不仅仅是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会促进学生作为人的整体成长。通过学习活动来塑造人格,通过思考怎么做事促成年轻人的逐渐成熟。借助这里所简单列举的示例,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受访学生通过大学学习所取得的个人成长。这种成长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且多是非常积极的变化,例如为人处世、言谈举止、自我管理和脾气秉性,等等。

四、讨论和建议

从形式上看,本研究所得出的几项学习观似乎与西方学者的结论有很大相似性,尽管这是一项基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例如,学习观A、B、C、D和F都可以从马飞龙(Marton)1993年的研究中找出相似的结论。唯一的不同在于学习观E,即学习就是解释现实,而马飞龙等人的结果是学习即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借助台湾学者蔡今中(Tsai Chin-Chung)所构建的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项研究的发现。这一模型从三个维度考察和分析学习观(图2)。首先是知识获取的形式,包括重复、了解和延伸与发展,其程度是逐步加深的。其次是动机取向,包括外部取向和内部取向,前者旨在满足外部需求和面对外部压力,而后者注重人的发展。最后是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准,包括数量评判和质量评价。

记忆、知识增长的学习观属于重复性的知识获取形式,是典型的量性学习观,因为它们强调学到了多少知识,侧重知识量的积累和新知识的获得。然而这里的知识本身常被看作零散、关联性较差的事实和程序,学习者很少会关注它们的内在含义和联系。从动机取向来说,它们普遍地源于外部需要,如考试等。持有应用、理解、解释现实和个人发展学习观的被访者会寻求知识的本源含义。例如,学生会就某一概念展开学习活动,探究其前因后果和内在逻辑,思考它与其他概念和理论的联系,最终将其内化和整合到自身的既有经验和知识体系中。如果从动机方面考察,则它们都与学生的内部需求和个人发展有关。

正如马飞龙(Marton)所指出的那样,量性学习观侧重于对学习材料表层的了解和细节的把握,关注的是“符号”和字面意思;而质性学习观则不仅限于此,它聚焦于对所学知识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功能,例如解释种种现象以及促进个人的改变和成长。

中外合作大学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多数是和英语国家合作。英语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英语教学的成果优劣直接决定中外合作办学的成败。本文以湖北理工学院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中新(3+1)项目中的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讨论包括学生专业的特殊性、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建设、中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不同,在合作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湖北理工学院(HBPU)自2013年开始于新西兰尼尔森马伯勒理工学院(NMIT)合作开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引进新西兰先进的教学模式,新西兰方面提供核心专业课程6门的教师,六门课程包括(视觉文化I-IV & 专项设计I-II),学生在国内学习3年,最后1年在新西兰完成本科学习,毕业后获得国内以及国外的双文凭与学位。文章将就国际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根据我校(HBPU)与新西兰尼尔森马伯勒理工学院(NMIT)的合作协议,双方商定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按照新西兰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要求制定,包括6门核心专业课程和1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采用全英语的授课模式,这7门课程,要求使用NMIT的课程教学大纲,提供或者指定的原版教材及NMIT的外籍教师进行授课,课程考核方式严格按照NMIT的模式,从Attendance(课堂出勤)、Participation (课堂参与度)、Create your own design(自己设计作品)、Presentation(演讲)和Essay(论文)等几个方面进行,全英文的授课模式与考核方式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能够听懂外教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具备英语的思维模式,用英语来理解及运用专业知识。为了配合专业课程全英文的授课的模式,大学英语教W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学习特点,下面以国际学院中新合作项目

(学制四年的艺术类本科,以下简称中新合作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一、学生专业的特殊性

1.学生背景。在高考录取过程当中,艺术设计类学生的高考入学录取分数远远低于其他专业考试,而且他们还花了大量时间准备不同的艺术设计类院校举行的单独或者联合专业考试,导致艺术设计类学生不能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程。其专业特殊性,使得艺术设计类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感到困难,对艺术设计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考入学要求,会出现整体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基础差以及英语学习严重脱节等共性问题。

2.艺术生学习特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具备专业特点,在学习方面,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反之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多年的艺术专业学习使得艺术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想象力很强,但是思维跳跃性大且情绪容易起伏波动,这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英语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循序渐进的方式下进行系统学习。因此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特定的思维模式与形态,使得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能力比其他专业学生要差很多。

二、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用

1.课程设置。根据国际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要求,国际学院对2014级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两年的基础英语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听力、写作以及口语),第一年开设英语基础课程,每周8课时,还聘请外教开设口语交流课程(2课时),第二年英语基础课程,每周4课时,在第3学期,加开外教授课的高级视听说课程,每周4课时。

中外合作大学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探究;对外平台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重要依据

(一)历史依据。孔子曾倡导学无常师,主张广泛地向能者学习。当时盛行的“游学”之风,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格言,有“于无文字处读书”的教诲;被尊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我国近现代教育家晏阳初,先后深入长沙、北碚等地推进平民教育,一生致力于乡村改造事业。在他的感召下,有部分知识分子怀着一腔真诚,脱下西装,换上农民的粗衣布衫,“到乡间求知道”、“在农村作学徒”,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博士下乡”同农民为伍的亮丽风景;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主张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要让生活成为学生实践的素材和手段。先辈们的教育理念为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二)现实依据。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主题不够突出、形式走过场、内容欠实在、成效不显著等等,而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欠缺,实践创新能力不强,多数缺乏社会生活体验特别是对当前农村基层生活的体验,对国情、民情知之不多或知之不深。2013年为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学联决定,继续组织开展主题为“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环节。

二 、社会实践“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构想

(一)在校团委旗下建立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平台,成员有三部分构成:由党委牵头,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由团委、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宣传部等部门内的部分成员;伍校院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

(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通过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网站和社会接触对外宣传运转工作。主要负责联系社会实践点,链接完善供与求这一环节。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生存靠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三)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通过区域划分,由中心成员负责指导和监督社会实践的展开,并对社会实践进行部分考核。在实践结束后对指导教师和实践学生进行考核表彰,并对本次社会实践进行总结。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制要“全”。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建立“全方位”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校级组织机构也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制订和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从组织上调动并整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校团委领导和指导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在院活级组织机构中成立院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院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的实施,并对实践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其中各院级组织机构服从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安排和监督,共同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二)管理运行机制要“实”。为了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整套社会实践运行管理规范,形成有效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

1.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队伍建设遵循专兼结合。专兼结合是指要以共青团干部为主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专业队伍,同时聘请专家、学者、教师作为兼职队伍共同从事拓展工作。

2.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投入保障机制。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经费纳入人才培养成本,各院要逐年加大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还要争取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出资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3.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分层分类指导体系按不同年级的学生侧重开展相应实践内容的教育活动:即一年级为第一层次,体验式实践着重情感观教育,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群众观;二、三年级为第二层次,学习式实践健全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四年级为第三层次,服务式实践着重责任意识教育和职业信念培养,与专业学习、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重点开展科技咨询等实践活动。

(三)考核评价机制要“活”。探索建立具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体系。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并加大权重;将学校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入工作量,作为其职务晋升、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社会实践组织部门通过举办社会实践表彰大会及实践成果展等予以重点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对照、效仿、学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激励评价体系中增加创新的比重,如设立创新奖,引导大学生优秀实践成果与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结合起来,提升其目标层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必须对实践目标设定、方案优选和考评体系即实践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利用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支撑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好的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樊娟.走出去,撑起一片蓝天——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汤莉.构建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新模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中外合作大学范文5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调查报告、思路与对策

“营养与食品卫生”是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于2007年与韩国培材大学合作办学开设的。本项目引进韩国培材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与山东中医药大学营养学专业相结合,充分利用韩国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把积淀千年的中医养生经验与现代西方营养学理论相结合,培养出具备中西方营养学理念的高级双语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的临床、教学、科研以及食品烹饪、药膳、食疗的设计与开发应用等相关工作,在中国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学生成绩合格并符合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条件者,颁发山东中医药大学普通专科毕业证书。完成学业后,可推荐到韩国攻读更高层次学历。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韩合作办学专业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该专业的影响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力度,特对三年来该专业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于下。

一、情况调查

组织该专业2007、2008、2009三个年级共136名学生,以问卷的形式作了深入的调查,主要涉及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水平、教学计划、教材建设以及他们、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等情况。现将主要情况列述如下:

1.1 对所学专业的认识:72.9%的学生表示喜欢,只有14.1%和12.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无所谓。对专业设置,大部分学生认为该专业新颖有特色,对将来就业和创业的前景比较乐观。

1.2 对任课老师的总体评价:1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58.8%的学生认为差强人意。学生普遍反映任课老师多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课堂式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和灵活,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授方法有待改进。

1.3对课程设置的看法:58.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反映较多的主要有:课程重复的问题,在一年级未学到基础课,到二年级学专业课时严重脱节;专业及专业方向课与中医类课程的关系未处理好;专业课程未由专业老师任课等,这些最终导致专业课的知识掌握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

1.4 关于学习状态:2.4%的学生表示很好,34.1%的学生表示还可以,54.1%的学生认为一般。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未处于最佳状态,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加之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低、对课程设置的不尽如人意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有些懈怠、得过且过的思想,甚至出现逃课等现象。

1.5 关于学习方法:多数同学还停留于课堂听课、记笔记,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完书本一扔的状况。缺乏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广泛涉猎的精神,学习方法比较简单。

1.6 对外籍教师的评价:96.5%的学生表示满意和认可。外籍教师参与教学,既引进了优秀的教学方法,又借助PPT教学、课堂论辩、演示教学及社会实践等方法,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了境外教育机构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丰富了知识并拓宽学习思路,切实加强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2.1专升本的问题

中外合作班为三年专科,学生今后能否专升本,扩大职业上升空间,是他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中韩合作办学的特殊要求,学生的外语是韩国语。但据了解,目前专升本考试中可选择的外语只有英语、日语和俄语,不包括韩国语。因此,学生们是否有资格参加学校的专升本,能否用韩国语参加专升本外语考试,都是现实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可看出,学校对该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的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对接不顺畅、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等,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2.3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合作“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但目前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模拟配餐实验教学设施、实践配餐基地标准化建设等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三、思路与对策

3.1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支持力度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建议学校派相关人员赴韩进行考察,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否则,会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削弱该专业的成长,同时导致受教育者付出了高额学费,但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优化课程设置应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3.2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行为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而教育教学质量又直接关系到教育消费者能否享受到等值的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与其他教育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就是能直接和及时地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建议除了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外,还应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把国际合作办学推进到更高的层次,这是学院乃至学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招生规模和合作办学项目能否延续等问题。

3.3完善政策制度,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发展

建议学校加大对该专业的扶持力度,在专升本的问题上,在师资、教学设备、实验以及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使得这一新兴专业能够规范、有序地发展,最终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4 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知程度

任用一些懂得管理学、谙熟心理学及教育学的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从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帮助引导学生及时转变角色,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尽快掌握学习方法。

发展国际教育是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人类保健事业的必然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从政策层面给予了中外合作办学明确的身份。高等中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水平、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重任, 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加强,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医药科学和技术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1]

中国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主要针对的是本科院校的医学教育,国际社会还没有建立基于中医药国际发展和行业认证的全面人才培养标准。因此,现在发展国际中医药教育,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科学、严谨、合理、可行的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目前,因规模、师资、课程设置、实习基地等条件限制,中医教育设置还不尽完善,水平也差别悬殊,人才培养标准各不相同。制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标准,规范院校基础设施、教学师资、教学计划、临床教学基地、考核等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制定办学定位时,也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来制定[2],即学校的政策支持、地域环境、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师资状况、生源质量、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也就是一所高校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各类条件保障状况。中外合作办学应该是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外方资源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创造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与人才培养模式[3]。

总之,中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应认真研究对策,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使我国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刘秋颖,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问题探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6:26

[2]徐洁,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22

中外合作大学范文6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SWOT分析;学院;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21-02

国际交流学院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有关规定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山东农业大学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截至目前,学院已有七届学生1557名顺利毕业,现有在校生742人。毕业生约三分之一在德国攻读研究生或工作,约40%进入大众、西门子、Arrow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以及银行金融系统、石油化工行业等工作,约10%选择自主创业,约10%考取国家、省、市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编制,学生毕业时具备娴熟的德语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等毕业优势,既可从事德语语言类翻译、外事等工作,也能胜任经济类、管理类在金融投资、政府机关与教育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等领域工作,尤其深受各类德企的青睐,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办学现状

国际交流学院中德项目由中国山东农业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合作,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三个本科专业,36个班级,有山东农业大学德语教师2名,外聘德语教师9名,外聘学生辅导员5名。

二、办学SWOT分析

1.优势。第一,山东农业大学位于巍巍泰山脚下,植根于齐鲁文化沃土,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齐鲁名校。学院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独立颁发学历证书,不独立进行招生,学历证书与山东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学历证书相同。学生合格毕业,可获得山东农业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第二,本项目采取两国两地双校园“3+1”合作办学模式,这种“渐进式留学”克服了学生直接出国留学语言不通、环境陌生、心理压力大、生活难以适应的种种弊端,让学生先在国内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打好基础,接受正规而严谨的与在德国一样的高等教育,在德语和自理能力臻于成熟的情况下再出国深造,顺利完成学业。第三,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学生可近距离体验其教学特色。德方课程多为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第四,引进德方高水平教学专家团队。与其他学科个别引进某一方面的学术专家不同,国交学院整体引进了一个专家团队,从而带动国内教师队伍走向国际化。同时,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选派的教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水平,其中很多人还在大企业或政府部门、咨询部门工作过。他们渊博的学识及丰富的工作经历,极大地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并在交流讨论中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及独立思辨能力。第五,盘活教学资源。学院多次邀请农学院等相关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到国交学院听课指导、借鉴学习,对德国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探讨,取其精华,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按照社会的需求对学科和专业进行必要整合,并积极构建开放、合理的新型课程体系,为学生主动学习、开放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2.劣势。①师资队伍建设。德语语言教师大都来自社会招聘,队伍很不稳定,一旦教师因故脱岗,将直接影响学生上课,后果不堪设想。②德语是一门较难学习的语言,特别是其严谨复杂的语法结构让很多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此项目望而却步。③合作办学风险。合作办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可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合作在两个国家或地区间进行,影响因素多,不确定性高,如两国关系恶化、双方任一国发生大规模疫情、合作方单方违约等。

3.发展机遇。第一,留学美、英、澳、加等英美国家,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约为25万人民币左右。与之相比较,中德项目四年学费16万元人民币,生活费约为10万元,而且还掌握一门新语言,费用相对划算。第二,独特的教学模式。学生第一学年强化德语语言应用学习,采取小班教学,因材施教,每个班级约22名学生;第二、三学年进行德方专业课程学习,采取“教授主讲+助教辅导”教学;第四学年出国留学,按专业模块教学,全德语语境学习。第三,德语是小语种,受益于德国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发达经济与文化传播,德语作为一种稀缺小语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的德语人才紧缺,随着中德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学习并掌握这门新的语言——德语,再加上过硬的专业技能,必将增加学生就业筹码,拓展就业空间,提升就业竞争力。第三,学院专职辅导员1名,外聘专职辅导员5名,与学生比例为1:124,远低于教育部辅导员与学生1:200的配备要求,而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07。

4.面临的挑战。①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加剧了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突。由于中外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中外合作办学不可避免存在中外文化差异性,涉及管理理念、思维习惯、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诸领域,由此产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一元文化与西方文化价值观多元并存、交织、碰撞甚至冲突现象极易给思想活跃的学生造成影响,使其面临抉择。②教学模式的独特性彰显了应试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差距。根据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业课程设置,大都前期集中进行外语能力强化学习,为后期外方课程学习夯实基础。特别是在后期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外方课程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给长期养成应试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学生提出了严峻挑战。③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促进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整合。相比其他高校的学生,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具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但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个性较为突出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思维活跃但自控能力较差;理想抱负远大但缺乏奋斗目标定位。④近几年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增多,竞争激励,加之高考报考人数逐年下降,造成生源数持续下降、生源质量也随之降低,这些不利因素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三、践行“十精神”,加强“中国梦教育”是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高校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要义,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解决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2.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长效机制,强化合作办学特色。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质,学校要立足于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规避风险、实现双赢,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建立诸如合作办学教师使用管理办法、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合作办学领导机构分工制、合作办学风险预警制等长效机制,从而使合作办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培育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才方面的主体作用。第三,强化管理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模式,建立各个阶段对应学生的跟踪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广松,吴衍涛.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