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诚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诚信范文1
做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诚信。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诚信。做人而不讲诚信,他就很难立身处世。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班的周徐来欺骗老师,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也很少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说忘带了,想瞒天过海,但结果还是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成绩明显退步了。老师意味深长得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周徐来听完后,低头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好像在想: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讲诚信啊!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林肯吧!对,他是一位总统。他以他的真诚打动了人们,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他使大家相信,只有对人对己很诚实的人才最值得信任。
不瞒你们说,其实有时候我也欺骗过老师和同学,但现在我知道了,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同学们,我们的学习就算再怎么累,也不能忘记“诚信”二字,诚信甚至比金钱更重。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言必信,行必果……
谈诚信范文2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50-01
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和谐社会,诚信为本。现代化医院竞争的重点正在从单纯医院技术的竞争转变为医院形象的竞争,医院形象的优劣已成为医院能否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医院诚信是医院文化的表现形式,要构筑良好的医院形象就得从医院诚信建设入手,医院诚信建设是加强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诚信对现代医院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诚信有利于倡导医院精神、弘扬医院文化
医院精神是医院的信条,是广大员工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是医院的灵魂。“诚信”作为医院先进文化的表现形式,其要义是“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构筑医院诚信体系就是弘扬积极健康的医院先进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展现医院独特文化魅力的有效途径,是凸显医院办院宗旨的重要内容。
1.2 诚信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型的医患关系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医院和患者的矛盾不断加大,而加强医院诚信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正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必经之路。
1.3 诚信有利于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形象塑造,医院竞争力的增强,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医疗设备,优美的医院环境,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医院在社会上的诚信度和美誉度。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盛。医院能确立一个“诚信”的品牌形象,把诚信作为一张金色“名片”,有利于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2 医院如何开展诚信建设
2.1 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上讲诚信
2.1.1服务态度要做到热情文明具体而言要心系群众,落实好首问和首诊责任制,热情、耐心、周到地为病人和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讲究人文关怀和服务礼仪,杜绝服务忌语和服务态度“生、冷、硬、顶、推”现象,建立和谐的干群和医患关系。
2.1.2 工作作风要做到便民利民要牢固树立“诚信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减少就医环节,缩短医疗流程,为病友提供义务导医、急诊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免费为候诊病人提供各种服务,确保就医方便、快捷。要以便民为立足点,抓好“窗口服务”;以爱民为侧重点,无私奉献社会;以利民为出发点,改善医疗环境。坚持医疗质量第一、病人利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医院信誉第一的医院宗旨,统一和规范全院职工的思想行为。
2.1.3 管理要做到人性化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体贴职工,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和谐、融洽、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为职工构建事业发展的平台,创造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对病人实行人性化服务,不仅为病人治好病,还要加强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考虑病人利益,方便病人,取信于病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窗口建设和医护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树立“患者就是上帝”的意识。
2.2 狠抓医疗质量,在质量上讲诚信
医院始终要把提高医疗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全和完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的监控,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2.2.1 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为提高医疗水平,要狠抓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坚持“以普遍轮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基本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在职提高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当前需要与兼顾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敞开大门请“高手”、广开渠道育“良才”、“抓两头,带中间”催化成才的做法,通过培训、短期进修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形成新一代的名人效应。
2.2.2 实施特色技术发展战略为使医疗技术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医院本着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任用一批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学科带头人,确立“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以人带科、以科带院;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突出“专科、专病、专家、专药、专技”做文章,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学科建设的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疗法,坚持以特色吸引病人,壮大医院。
2.2.3 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责任重如山”的意识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建立院外和院内质量监控体系,努力做到“诊疗零缺陷”和“质量零投诉”;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和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2.3 严格收费制度,从收费上讲诚信
收费问题一直是病人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医患矛盾的关键症结。在收费上讲诚信,做到让病人“花明白钱”、“看明白病”:①深入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让利于民。②要坚持收费价格透明化,收费实行公示,主动接受患者监督。③要坚持“一日清单”制,向住院患者每日发放费用清单,让患者明白自己的费用并监督医务人员工作是否到位。④积极探索实施以绩效工资“二次分配”为重点的新的分配制度,杜绝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⑤要加强医务人员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观念教育和引导。
医院诚信建设内涵丰富,涉及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够深刻认识到诚信对医院建设的广泛性意义和推动作用,必将会对医院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品牌建设、队伍建设等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应从医院诚信建设入手,长期持久地开展诚信教育,使每一位职工懂得“诚信兴院”的道理,以逐步形成人人争当诚信职工,争创诚信科室,建设诚信医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蒋晓燕.用诚信构建和谐医院[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3):166-167.
谈诚信范文3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案件频频爆发,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遭到质疑,会计行业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诚信危机”。如何走出危机,重塑会计诚信,已成为会计业界关心的问题。
1会计诚信缺失探因
1.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市场尚是一种“弱式有效”的市场。会计信息制造者是“内部人”,是经营者,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外部人”,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依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就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1.2利益驱使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始动力在政治上,由于当前我国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的现象仍较为严重,企业高层管理者往往由政府任命,其政绩就体现在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上。为了取得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更高的职位或政治荣誉,企业管理者势必通过会计舞弊、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目的。在经济上,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了向资本市场“圈钱”,获得投资人投资、银行贷款、减少企业纳税额等经济利益,企业都有可能加入造假的行列。
1.3造假成本过低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关键诱因在我国,相对于会计违规行为的普遍存在,追究会计从业人员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情形却少之又少。这种轻惩薄罚的惩罚模式使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未得到有效保护。许多经营者和会计执业人员都从“失信”中捞到好处,一些擅长做假的人员还成了一些企业竞相聘请的“人才”。正是由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造假之风才会愈演愈烈。
1.4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首先是法律监督不力。在会计领域,人超越法律控制会计的现象比比皆是。法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想尽一切办法钻法律的空子,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无疑为会计造假打开便利之门。其次是专业监督不力。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所有者缺位,企业的经营者真正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续聘、审计费用等事项,经营者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必然下降。第三是公众监督不力。在我国,由于政府管制、新闻审查与监管制度的影响,使本应被社会公众知晓的会计失信行为无法被及时准确地披露,这实际上是对行骗者的保护与怂恿,变助长了会计行为主体的造假行为。
1.5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会计活动属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会计人员由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受企业经营者领导、管理和考核,个人的升迁由企业经营者决定。这种地位上的从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发挥,在领导的授意、强令或指使下进行会计造假常常成为会计人员无奈的选择。
2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治理对策
2.1开发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诚信危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要建立会计诚信,首先要建立社会诚信,把会计诚信建设纳入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工程之中。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对“不诚信者”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在会计业界应当长期坚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建立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及注册会计师信用档案,供社会公众查阅与监督。
2.2强化惩罚机制,加大造假成本一是改变轻惩薄罚的传统惩罚模式,加大惩罚力度,使诚信具有硬约束力。要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轻者使其名声狼籍,重者使其倾家荡产、甚至入狱坐牢。二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把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驱逐出相关行业;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坚决予以取缔。
2.3完善监督体系一是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包含内部财务监察制度,内部稽查和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总会计师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企业内控系统,及时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有效防范会计诚信缺失。二是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法律监督。政府应加强经济立法,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体系,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经常性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形成监督稽查合力。三是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强化行业监督。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促使其依法执业,规范操作。
2.4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增强会计人员工作独立性可以考虑建立会计委派制,通过派出人事关系不在被委派单位的会计人员,对被委派单位的会计信息实施即时监督。这种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人员业务管理的独立性,解决会计人员依法合规进行监督时的后顾之忧,会计人员在经营活动中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责,达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和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宇.创新会计管理制度 依法治理诚信缺失[J].人大研究,2004(5)
谈诚信范文4
关键词:审计诚信危机;CPA审计;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214-02
一段时期以来,资本市场上不断有“问题”公司被查处曝光,“银广夏”陷阱与安然事件可谓是件件触目。CPA审计诚信问题已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 信心,我国CPA也因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本文从我国CPA审计诚信现状入手,分析我国CPA审计面临诚信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1 CPA审计诚信现状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上市公司黑幕频频曝光,证券界的“假账风波”闹得沸沸扬扬,CPA审计诚信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信心。2001年的“安然”事件成为审计诚信问题的引芯,引起业界对“五大”等违规事件的关注。
“银广夏”造假案中,对银广夏1999-2001年翻了近二十倍的业绩,许多业界行家当时都表示极大怀疑,而负责年度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至少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过三次全面审计,却都出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若排除业务水平原因,则只能认为事务所和CPA缺乏诚信观念。2002年的蓝田股份 案,其虚拟的业绩增长似“放卫星”,直至2000年后才出现回落。为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是采用何种方法核实水塘里有多少鱼、 又有多少固定资产?相信蓝田股份财务报告的签字CPA缺少的不是财会知识,而是诚信和公正。2006年的科龙事件,让外界看到的不仅是CPA不够谨慎或有 意识地被蒙蔽,而是主动参与造假甚至操纵审计报告,完全置诚信于不顾。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可谓件件触目,财务会计造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CPA审计诚信危机也又一次引起人们关注。如何摆脱诚信危机并重塑CPA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 CPA审计诚信危机的原因分析
CPA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必然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影响。我国诚信收益的市场条件还不完善,CPA行业诚实守信的作用条件尚不具备,必然导致CPA审计诚信危机。
2.1 诚信收益的市场条件不完善
在有效资本市场中,有诚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人能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能收取更高的审计公费收入、能节约更多的谈判成本等,这就是审计的诚信收益。资本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是产生审计诚信收益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独立审计质量不是寻求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益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相反,一些独立性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 审计意见,甚至会降低那些自身质量不高的待上市或已上市公司的利益,那些能提供符合客户要求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反而最受欢迎。诚信并未给会计师事务所 带来什么好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价格并不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公信度高而提高,我国现实的市场并不真正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人诚实守信。此时,会计师事务所 及其合伙人当然不会“逆势而为”关注审计质量的提高,而是与企业的人和大股东“合谋”,为客户获取银行贷款、争取上市资格、配股资格或者逃避 “ST”、“PT”或“退市”处罚提供方便,从客户“购买审计意见”中获得不当利益。这样的市场情况,怎能培育、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人的诚信呢?
2.2 委托关系失衡
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前提。审计关系由审计委托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三方组成,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股东委 托CPA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审计。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现实中的委托关系扭曲简化成管理当局与CPA二者间的关系,即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委托聘 任会计师事务所对自己进行审计,并且决定相关的审计费用等事项。管理层既是审计对象,又成了审计委托人,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续聘、费用支付等事 项,事实上已经成了CPA的“衣食父母”。尤其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收入严重依赖于某一客户的情况下,事务所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公司管理当局就有可 能通过提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威胁来影响CPA决策,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无诚信。
2.3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合理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取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组织形式。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采取的是有限责任制,且多数会计师事务 所的注册资本仅30万元。也就是说,在有限责任制下,CPA和会计师事务所无论给第三方造成多大损失,其经济赔偿责任只限定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这显然不能 满足投资者特别是资本市场中公众投资者的赔偿诉求,反而使专业人士逃避社会责任,不利于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相比之下,为降低成本而减少甚至省略必要的审计 程序,弱化甚至放弃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或者与审计客户共谋而得到的好处远大于30万元。既定成本与或有收益不配比显然不利于约束CPA的行为,甚至使 CPA抵御不了利益的巨大诱惑而置诚信于不顾。
3 构筑CPA审计诚信防线的对策
要使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实质重于形式”,使诚信行为得到补偿和鼓励,使不诚信行为受到惩罚和唾弃,使无力履行诚信义务者没有机会“承担”诚信义务,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来共同支持。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3.1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政府应加快CPA行业法规政策和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的综合整治力度,促进企业对高质量审计报告需求的增长,同时加 重企业责任人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从根本上治理审计市场虚假财务信息需求问题,从法规制度上体现坚决支持守信、严惩失信,给CPA行业一个 充分竞争的平台。
3.2 改进委托关系
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现状,应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如降低大股东控股比例,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以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保护 中小股东利益,在选举独立董事投票时应建立控股股东及其委派董事的回避制度,同时采取一人一票制,使中小股东与大股东在独立董事选举上有同等的表决权。
在董事会下设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以保证CPA审计独立性的发挥。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对公司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进行监督和控制,并 履行选择、聘用、解聘CPA以及支付审计费用。而实际上聘请或更换CPA的最终决定权仍居于董事会,被审计对象和委托人合二为一。因此,建议在CPA与上 市公司的业务约定书及审计报告中应写明委托人是公司审计委员会,明确表示CPA不受管理当局操控,并要求上市公司在管理层声明中声明其没有操纵审计委员会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
3.3 鼓励有限责任合伙制
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已成为当今CPA职业界组织形式发展的一大趋势。迄今为止,英国、美国绝大多数州和 加拿大都颁布了《有限责任制合伙法》,国际着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重新注册为有限责任合伙制,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欧盟一些成员国也已经采取事实上 类似的制度。在这种组织形式下,会计师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会计 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从而提高了违规成本,进而提高了CPA行业的执业质量,有利于减轻CPA行业的诚信危机。
随着政府有关部门、证监会、证交所和中注协对包括CPA行业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管理的逐步完善,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及CPA对行业的忧患意识的加强,CPA审计必将彰显其“独立”之魂,重建其“诚信”形象,真正成为支撑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市场经济之基石。
参考文献
张涛,吴联生.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一个理论分析[J].审计研究,2010,(2).
李娜.新审计准则下独立审计的独立性思考[J].财会研究,2008,(2).
宋小彩.浅谈契约关系下的审计诚信问题[J].财会月刊(综合),2007,(2).
张亚军.刍议注册会计师诚信体系的重新构建[J].财会研究,2007,(8).
谈诚信范文5
关键词: 会计教学; 诚信教育; 重要性; 紧迫性
中图分类号: F2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54-01
在高职高专的财会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会计教学阵地,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不做假账,诚信为本”的教育,构筑德育工作的交叉网。
一、会计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诚信缺失问题,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甚至损害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重大损失。会计信息失真将会给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巨大损失,它会使会计职业陷入严重的社会危机中。所以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发展的根本。
二、会计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很重要,在校期间就必须要求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杜绝考试作弊。这是其未来职业生涯“诚信”的基础。
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今后工作时,老板要你做假账怎么办?”只有21%的学生回答:“坚决抵制”;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48%;选“愿意做假账的”占38%。而对另一题“当你不小心收到假钞时怎样处理?”居然有45%的同学认为:想办法把假钞花掉。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失望、更是悲伤。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要加入会计或者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行规――就是诚信。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和相应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然而,高职院校现在所开设的无论是基础会计类还是专业会计类课程,所讲述的内容都是“会计核算、分析、检查”的方法,很少涉及到对学生诚实信用的教育。因此,对财会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三、职业诚信教育应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作为会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当然,良好的诚信品德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而是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不仅在传授会计知识时培养,而且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由于专业课比较接近现实,涉及将来学生的“饭碗”,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1. 教师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
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本身应该首先做到。把诚信教育与平时的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教师要为人师表,做诚信的表率,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如平常上课、说话、做事要言行一致。这不仅可以在会计诚信教育中起示范作用,而且也使会计诚信教育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2. 充分利用有关会计诚信的案例丰富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的始终
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诚信方面的内容是有所欠缺的,正是因为单一地接受书本知识和教师按部就班地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不存在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很容易让领导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3. 利用专业知识与行业诚信的契合点进行诚信教育
在会计课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书本内容及行业规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比如:在《基础会计》“填制和审核凭证”这章内容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有关凭证的审核问题,会计人员应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或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有关经办人补充完整,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又如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要做到实事求是,决不能弄虚作假,既不能把该计的费用成本不计,造成虚增企业经营成果――利润,也不能把不该计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这样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税收及财政收入的正常管理,违背了会计必须坚持诚信的职业本质,最终也将会因此触犯法律法规而受到惩处,使学生意识到会计失信的严重性。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1. 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大多数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做到“常在河边走,坚决不湿鞋”。
2. 注重在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会计专业教学除了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还可以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到法庭旁听经济案件;还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案件,其中既有正确的,也有作假的内容,要求学生对于虚伪的案件进行分析研究,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有的健康的诚信品质和有关的道德情操。
3.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会计诚信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的各种阶段都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辩论赛,学生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的多。
4. 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诚信教育是极为有限的。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E-MAIL地址或者QQ号码告诉学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教学效果。
5. 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常规中
教育学生在校园内要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从身边小事做起,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训、顶岗实习过程中都应以诚信为本。如果出现抄袭同学作业,考试作弊或实习造假等现象,不管平时表现怎样,都给予操行评定为不合格。对每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都建立“诚信个人档案”,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养成诚信守信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J].会计研究,2002(2).
谈诚信范文6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博弈 会计诚信
利益相关者通常指企业的经理人员、政府、债权人、所有者(股东)、投资者(潜在)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见,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各不相同,而会计信息本身又是不完全透明和不对称的,这必然会引起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一定的冲突与对抗,从而产生了博弈。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是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此,本文也主要分析这三类博弈。
几点假设
所有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同时行动”是一个信息概念而非日历上的时间概念;只要每个局中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不知道其他参与人的选择,就说他们在同时行动。
局中人是完全理性的,即都会在对方战略选择做出预测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的战略。
每个局中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有完全的了解,即会计信息提供者知道使用者的所有战略选择及其效用;反之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如此。
假设会计信息市场没有监管者,中介机构及咨询机构,会计信息提供者和各利益相关的使用者完全独立自由地活动。
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对于投资者而言,为了使其投资效用最大化,总是希望获得更为详细和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使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以进行有利于自身的最佳投资决策。而对于企业而言,有时可能会少披露、不披露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其主要原因是:
出于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考虑
如果会计信息中体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不佳,已经进行了投资的投资者就会重新考虑他们的后续投资。此外,一些潜在的投资者(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则会对企业的投资持观望态度,从而影响企业吸收资金增股的计划。
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管理余地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是指市场交易中的双方拥有的信息量是不相等的,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作为“内部人”的企业经营者与作为“外部人”的企业投资者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经营者知道自己的态度和能力,并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自身的经营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而且在必要时为达到某种目的,可以利用政策的变更来操纵企业的利润。而企业投资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过程,只能通过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者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投资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
企业不愿披露涉及内部商业机密的信息,以免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比如新产品信息、企业的管理手段)不惜花重金聘用专门的保密人员制定保密措施。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保密制度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就完全选择少披露甚至虚假披露有关会计信息。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博弈矩阵来更好的了解这个过程。假设企业投资者投资得到的效用为I,不投资当然得不到效用,即效用函数为0;而企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效用为H,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效用为L。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博弈的战略表达式如表1所示:
表1:
投资者
投资
不投资
企业
真实反映
H,I
H,0
虚假列示
L,I
L,0
根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当H>L时,如果投资者选择投资,则企业为获取更大的效用会相应选择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策略,(真实反映,投资)此时是这个博弈分析的纳什均衡;当H
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将会导致财务欺诈、假帐盛行和经济的衰退。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被隐藏了起来,而虚假、歪曲的会计信息不断出现在广大投资者的面前,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用性产生怀疑,长此下去必然会动摇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
当前我国企业主要的借贷人是各个大商业银行,因此它们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它们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金结构,以确定是否将款项贷给企业。然而,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的运作还不能完全商业化。虽然他们是知情人,有充分的专业经验来认识借款企业的财务陷阱,他们也同时了解另一面即这些企业具有持续融资功能并能受到地方保护。
因此,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考虑更多的是国家对贷款的现行财政政策及担保。在我国压缩贷款规模的政策下,不管企业有没有偿债能力,都不提供贷款,以免出现纰漏。在国家扩大贷款规模政策下,不管企业有没有偿债能力,只要企业申请,均向企业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似乎银行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并不十分关心,或者说银行对真实会计报表的效用接近于零。于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也就取决于企业的支付效用函数了。但这种做法根本不值得信任,得到贷款的企业实际上没有能力还本付息;但它有能力维持资金流动,以新还旧。银行则为了完成当年利息收入任务,追求短期效益和个人利益,置事实上的风险于不顾,滚动放贷利息,不断放大风险,以至于形成坏帐。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政府作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它往往是依据包括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依据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在进行必要的调整来课征企业税收等。在宏观调控方面,不同层次的政府,其对真实会计报表的需求是不一致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在一系列的企业造假活动的背后有实质性或间接性的政府影响。地方上市公司作为一种区域资源,深受政府保护,它可以直接影响税收、财政收入,又能解决就业问题,更有意义的是,它是一种形象工程。
这些行政利益因素导致上市公司享受到地方保护主义。但有些行为超越了界限,政府部门权力以非市场化的手段操控上市公司,从而剥夺了多数投资者的平等地位;为了显示其所辖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从而达到使自己升官晋爵的目的,往往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
另一方面,我国的课税制度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现行课税制度下,政府每年制定一个税收增长计划,必须一级一级往下分配。政府在制定税收计划时会考虑实际的经济状况,但在各级税务部门时往往不会考虑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为了完成计划,所有企业都要征税。他们很少关注企业的会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真实的会计报表效用较小,博弈的均衡取决于企业的支付效用函数(当然,政府对会计信息造假者的专门检查及惩罚除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投资者很关心企业的会计信息,但因其处于劣势,无法真正得到客观的会计信息;债权人虽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在放贷时往往不将其作为重点考察指标;政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但一些地方、部门及官员也因为私利而削弱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与监督。我们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强制企业充分披露会计信息,加强社会监督,改革信贷政策,切实贯彻政府监督职能,会计诚信问题才能得到根本上的缓解,也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会计粉饰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6-12
4.赵家保,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及治理[J],会计研究,2002,4:185-186
5.李志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剖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