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的朋友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继母的朋友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继母的朋友们范文1

the pumpkin turns into a beautiful carriage. cinderella is wearing a beautiful dress and a pair of glass shoes. 南瓜变成了马车。灰姑娘穿着漂亮的礼服裙和一双漂亮的水晶鞋。

 

fairy godmother 仙女奶奶: yes, my child, but like all dreams, well, i’m afraid this can’t last forever. you’ll have it only till night and ... 是的,我的孩子,像所有的梦一样,恐怕它不能永远延续下去。你仅仅能拥有这一切到午夜……

 

cinderella 灰姑娘: midnight? oh, thank you. 午夜?噢,谢谢你。

fairy godmother 仙女奶奶: oh, just a minute. remember, on the strike of twelve, everything will be as it was before. 噢,等一会儿。记住,当时钟12点敲响的时候,钟将会打破,一切事情又恢复了从前。

 

cinderella 灰姑娘: oh, i understand, but ... it’s more than i ever hoped for. 哦,我懂了。这已经比我期望的要多得多。

 

at the party, cinderella danced with the prince all the time. they danced happily and everybody was watching them, talking about them. 舞会上,灰姑娘成了王子唯一选中的舞伴,灰姑娘与王子高兴地跳舞,旁人都很羡慕地看着他们,议论他们。

 

time passed quickly. all of a sudden, cinderella caught sight of the clock on the wall. oh, it is almost twelve o’clock—five to twelve!时间过得真快呀!墙上的大钟突然映入灰姑娘的眼里,12点差5分了!

 

cinderella 灰姑娘: oh, my goodness!噢,天啊!

prince 王子: what’s the matter? 什么事? ]

cinderella 灰姑娘: it’s midnight. it’s almost midnight. 午夜了,快到午夜了。

prince 王子: yes, so it is. but,why? 是的,但又怎样呢?

cinderella 灰姑娘: goodbye. 再见。

prince 王子: no, no, wait!you can’t go now. 不,等等!你现在不能走。

cinderella 灰姑娘: oh, i must, please, i must. goodbye!噢,我必须走。再见!

prince 王子: no, wait, come back. please come back!i don’t even know your name. how will i find you? wait, please wait!wait!不,等等,回来,请回来!我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呢。我怎么能找到你呢?等等,等等,等等!

 

cinderella lost one of the glass shoes when she ran away. 灰姑娘在逃跑的时候弄丢了一只鞋。

the next day, every girl in the town was ordered to try the glass shoe. whoever fitted the shoe well would be the bride of the prince. 第二天,国王命令城中每一位女孩必须试穿水晶鞋,能穿上鞋子的女孩将成为王子的新娘。

 

no one could put on the shoe, nor could the two step-sisters. when the officials were going to leave, cinderella appeared and asked to have a try. 但城中没有一个女孩能穿着合适,继母的女儿们当然也不能穿上那一只水晶鞋。大臣们正要离开时,灰姑娘在楼梯上出现了,她要求试一试鞋。

 

cinderella 灰姑娘: please wait!may i try it on? 请等等!我可以试一下吗?

stepmother 继母: oh, leave her alone! 哦,别理她!

stepsister 1 姐姐1: it’s only cinderella!她不过是灰姑娘罢了!

stepsister 2 姐姐2: impossible. 不可能。

stepsister 1 姐姐1: she’s mad. 她疯了。

stepmother 继母: yes, yes. just a silly child. 是的,是的,她只是一个傻孩子。

duke 公爵: of course, you can have a try, my fair lady. 当然你可以试试,我的女士。

duke 公爵: oh, oh, it fits perfectly!噢,太合适了!

cinderella 灰姑娘: you see, i have the other shoe. 你看,我有另一只鞋。

the prince was so happy to see cinderella again. cinderella and the prince held a grand wedding and they led a happy life from then on. 王子再次见到灰姑娘十分开心。王子和灰姑娘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继母的朋友们范文2

打这以后的几天里,无论我上学回来,还是在家吃饭,妈妈见到我总是阴沉着脸,即使在她和别人说笑的时候,我挤到她跟前,她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肥皂泡一样消失了。妈妈第一次打我,是在她回来的十多天后。我以为妈妈不在家,便大声地喊妈妈。这是妈妈披着零乱的头发从里屋走了出来,恶声恶气的骂我,并掐着我的胳膊把我拖进屋里,要我自己烧饭。我望着一脸凶像的妈妈,嘤嘤地啜泣起来。哪知妈妈竟然拿起锅铲打我的屁股,还恶狠狠地:“不会烧,我教你!”她见我不动,又扬起锅铲把我打了一下,这是我发现她气喘吁吁,好象要到下去的样子,我开始有点字责了,也许是我把她气成这样的,忙按照她的吩咐,淘米、洗菜、打开煤气罐……

这样,在她的“命令”下,我第一次做熟了饭。

更使我不理解的是,她还挑唆爸爸少给我钱。

以前我每天早餐是1元,中餐也是1元钱。从那一天起,她将我的早餐减成5角钱,中午一分钱也不给。我说我早晨吃不饱,每天早晨我起码要吃两个馒头。她说她原来读书的时候,早餐只有两角钱。她还说饿了中午回家来吃,以后只给5角钱,叫我别在痴心妄想要1元钱。至于中午那1元钱,更不应该要,要去完全是吃零食,是浪费。这样,我每天只能远远地站在一边咽口水。打这起,我恨起了妈妈,是她把我的经济来源掐断了,使她半我和小朋友们隔开了。

我的苦难远不止与此,由于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只能和妈妈在一起。好几次,我哭着要跟爸爸一起走,爸爸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他说他正在跑调动,还有一个月,他就能回来了。不能跟爸爸走,就只得受妈妈的摆布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竟连菜也不做了。我哭着说我做不好菜,她又拿起锅铲打我,还骂我:“你生来干什么,这不会做,那不会做,还不如当个猪狗畜生。”在她的“指导”下,我又学会了做菜。爸爸调回来的当天就催促妈妈住进了医院,他也向单位请了长假。

妈妈住院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去探望她。妈妈正在输液,已经睡着了。

爸爸轻轻走上前,附在她耳边说我来看她。她马上睁开了眼睛,并要爸爸把她扶起来坐好。开始时她的脸上还有一丝笑意,继而脸变得乌黑并用手指着:“你给我滚,你给我滚!”霎时,想起了她对我的种种苛刻,我头一扭,气冲冲地跑下楼,我发誓今生再不要这个妈妈了。3个月后妈妈死于肝癌。葬礼上,我没有流一滴泪。接灵的时候,要不是爸爸强按着我跪在地上,我是不会下跪的。

3年后,我有了继母。

尽管我的继母平时不大搭理我,但我总觉得她比我的生母好。那天我偷听到继母和爸爸的谈话。我爸爸坚持每天给我1元钱的早餐费,可继母说孩子大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给他两元钱的早餐费吧。第二天,我果然拿到了两元钱。我开始喜欢继母了,除了她增加了我的早餐费,还有另一层:我每天放学回家,不用烧火做饭了。有时我的继母工作忙,提前上班去了,她总是给我留下饭和菜。有时尽管是剩菜,但我一点儿怨言也没有,比起我的生母在世时,那种冷锅冷灶的景象不知要强多少倍。我跟继母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是在她一次得了感冒时。那天她烧得不轻,我为她找了医生,输过液后,她精神略显好转。她强撑着下床做饭,我拦住了她。我自己动手给她熬了一碗鱼汤,做了两个她喜欢吃的菜,她很感动。晚上,继母在和爸爸面前赞扬我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

15岁那年,我有辛考上了县里的名牌高中。爸爸和继母非常高兴。可是爸爸却犯了愁,学费还没有着落。继母却坚决地说,没钱先凑凑,伢儿只要能读上书,要多少钱我来想办法。这是爸爸突然一拍脑门儿,冲进屋里从箱子里拿出一个不大的铝盒,铝盒上了锁,他说,这是我母亲生前留下的。他告诉我:“你妈妈临终前叮嘱,这个铝盒要等你上高中才能打开。”我不屑地摇摇头,转身便走,爸爸生气地叫我回来:“你妈一把屎一把尿养你一场不容易,无论你多恨她,你都应该看一看。”继母也说爸爸说得对。无奈,我只好接过了铝盒,走进自己的房间。我扭开锁,打开锁。铝盒内有几张写满字的纸,纸下是一张储蓄存折。我展开纸,熟悉的笔迹跳入了眼帘:

儿:

当你读到这份遗书时,妈已经长眠地下6个年头了,如果妈妈果真有灵魂存在,那就算是妈妈亲口对你讲了。你记得吧,我和你爸从武汉回来那天,你撒娇地向我扑来,我真想把我儿抱起来,好好亲亲,但一想起医院检查的结果,妈妈的心颤抖了,妈妈得了绝症啊。在武汉时你爸非要我住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儿还小,所以我没住。

妈将不久离世,可我儿的路才开始。我以前太溺爱我儿了,儿想要什么,妈就给什么。我担心我死后,我儿不会过日子,会拿妈和继母比较,那就坏事了。因此,我拿定主意,想办法让我儿恨我,越恨越好。

妈怎么舍得打我儿哟!儿是娘的心头肉,你长这么大,妈没弹过我儿一指头。可为了我儿自己学会做饭、过日子,妈抄起锅铲打了我儿。可你去淘米时,妈偷流了多少泪水……

为了多看一眼我儿,我每天半夜起来服药的时候,就在儿床边坐上半个小时,摸遍我儿全身……特别是有两次打了我儿的屁股,我特地看了,虽然没有青紫,但我还是摸了一遍有一遍。

儿啊,我死前你的外婆筹到5000元钱,送来给我治病,我托人偷偷地把这笔钱存下了。你外婆几次催我买药,我都推说已经买了新药。现在,这笔钱包括利息在内能不能交够高中、大学的学费?要是不够,我儿也大了,可以自己打工挣钱了。

继母的朋友们范文3

They said: “You are in shock. ...It hasn’t hit you yet. ...You’re in denial.”

I wasn’t. It had hit me, but more like a warm hug than a punch. When I got the news, we were driving back from the boat dock in our beloved weekend town of Bellport, Long Island (my 16-year-old daughter 2)at the wheel and my brother Peter in the back seat), when I saw that my stepmother had called from Maine, where she and my dad have a summer home on a lake. I listened to the frantic voice mail message and said to Peter: “This sounds bad. Really bad.”

He also had a voice mail message from her. I dialed quicker. She said words that shocked me.

“Your father drowned.”

“What?” I wanted her to take the words back. Edit them. Add “almost,” as in, “Your father almost drowned.”

“He went into the lake for a swim, went down to touch the bottom and never came up.”

“You have to tell Peter,” I said, handing him the phone.

My daughter, Day 2 behind the wheel, pulled over as I gripped her arm, hard. I got out of the car and put my face to my hands and sobbed. Three 3)gut-wrenching sobs. And that was it. We went back to the house and sat in the sun, on the drying beach towels, and talked about our father, Tony.

He had been so weak; maybe he had a heart attack. Though he was 82 and a lifelong swimmer, he may have gotten 4)disoriented when surfacing and hit his head on the dock. Who knows?

The emergency medical personnel found him under the dock, pulled him out and tried 5)CPR, but after a half-hour he would not come to, and they had to stop. He had a 6)do-not-resuscitate order.

My stepmother was shaken up by not being able to save him, but how could she have pulled a man out of seven feet of water onto a dock two feet above the surface?

He had swung a 7)golf club that day, gotten our message wishing him a happy Father’s Day, and in a strange 8)turn of events, we got a return message from him hours later when I checked my voice mail, thanking me for the call and saying: “I’m going for a swim. Hope to be around to talk later. But no promises!”

He meant, no promises that he would be reachable by phone. But that’s just like our dad. He made no promises he couldn’t keep.

Everything around and within me is partly because of his fatherly advice, his example and even the fact that he could get impatient and stubborn. His good parts: mentoring young people and being generous with his time and advice. And his bad parts: the occasional eye-rolling and teasing and inability to take criticism.

My dad was so bright that he had 9)skipped a grade, then always seemed to judge us when we delivered anything but high marks at school.

But he also was in awe of my brother’s and my physical feats, the marathons and 10)triathlons we competed in. The next morning, when I got in the pool I thought about the fact that I didn’t have to call him and update him on my triathlon training, because he would just “know” things were going well, since he was all around me and within me now. I didn’t need to cry.

I went to work and told the story to my colleagues, and after a little weepiness in the telling, I said, “Look, I want to be here.” I canceled nothing and kept going. I felt loved and embraced by the e-mails and texts from friends, and by the comments on Facebook, where I’d put a picture of me with my dad at my wedding party, hugging me and laughing.

Why, my niece wanted to know, weren’t we having a funeral like her other granddad had when he died? He was formally 11)eulogized in a big Christian church.

My father, not a religious man, was 12)cremated, and we will spread his ashes over the lake and in a few choice spots he loved. We will hold a big cheerful celebration of his life in September, with his Yale 13)chums and publishing associates and everyone he touched who wants to remember him fondly.

My son was on his way to the 14)Royal Henley Regatta on the Thames with his college crew team and called to say happy Father’s Day, and I told him the news. He asked if he should come home, if there was to be a funeral, and I said: “Go to England. Row hard, row well. Your grandfather would want that.”

When I got that voice mail message from my dad, I kept it. He sounded so 15)chipper, so happy to have played golf and excited about taking his first swim of the season.

He was more upbeat than he had been in a while, since his body had been betraying him slowly but surely―first his hips, then his heart. And finally, his remarkable mind.

Later, I told my daughter that the weekend was surreal, because other than the disastrous news, it was full of love and I was surrounded, as luck would have it, by all my “siblings,” my brother and his girlfriend, my brother-in-law from London, and of course my loving husband.

“The universe is kind,” my daughter said.

First I thought she had said, “The universe is divine.”

Either way, I agreed: kind because death can come in nonviolent ways that spare the dying any long suffering, and divine because the person who left you can actually feel closer for being with you in spirit.

It doesn’t have to be all sadness, this thing called death. It can be warm and loving. It can be about going to work and being around colleagues. It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it to be.

When I think of my father, with his hands over his head in the lake, the image of him stretched out, his fingertips reaching for the surface, it’s like an inverted dive. He was diving upward, toward the sky.

Some people might say it was tragic. I think it was exactly as he would have chosen to say goodbye.

当同事和朋友们得知我父亲竟然就在父亲节那天意外溺亡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我第二天还在工作,而且早上还去游了泳,并没有守在家中悲伤落泪。

他们说:“你被吓着了,还没意识过来。……悲痛还没袭来。……你在否认事实。”

我并没有。这件事的确给我带来了打击,但更像是一个温暖的拥抱,而非一记重拳。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们正从我们钟爱的周末休闲小镇――长岛的贝尔波特的船坞驱车回家(我16岁的女儿开车,我的弟弟彼得坐在后座上)。当时,我看到继母从缅因州打来电话,她和我的父亲在那里有一间湖边度假屋。我听着语音留言信箱里那疯狂的声音,然后对彼得说:“这听起来很不乐观。真的很糟糕。”

彼得也收到了继母的语音留言。我比他更快地回拨了电话。继母所说的话令我震惊不已。

“你的父亲溺亡了。”

“什么?”我真想她收回这些话。处理一下,加上一句“差一点”,就像,“你的父亲差一点就溺亡了。”

“他到湖里去游泳,潜下去触摸湖底,就再也没有上来了。”

“你得告诉彼得,”我说着,把电话递给他。

我的女儿已经开两天车了。当我狠狠地握紧她的手臂时,她把车停到了路边。我下了车,把脸埋在双手里,啜泣起来。三个人撕心裂肺地啜泣着。就这样了。我们回到家里,晒着太阳,披着正在干透的沙滩毛巾,聊起我们的父亲托尼来。

他近来身体很虚弱;也许那时他心脏病发了。虽然他已经82岁,游泳也游了一辈子,但是也许他在浮上水面时分不清方向,头部撞到了码头。谁知道呢?

急救医疗人员在码头底下发现了他,把他拉起来并尝试对他实施心肺复苏,可是半个小时候后他仍未能苏醒过来,他们不得不停止抢救。他曾签署过放弃急救同意书。

我的继母因为没能挽救他的生命而崩溃了,可是,她怎么可能将一个七尺男儿拉出水面,送到离水面两尺高的码头上呢?

那天,他打了高尔夫球,收到我们祝他父亲节快乐的短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数小时后,我在查看语音留言时收到了他给我们的回话,感谢我们的来电,并说:“我现在去游泳。咱们晚点再聊。也说不定,看吧!”

他的意思是,不保证能接听到电话。但是这就是我们父亲的做事风格――他从不许下不能兑现的承诺。

我里里外外的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父亲的建议、他的言传身教,还有他甚至偶尔会变得不耐烦和顽固的事实。他的优点在于,对年轻人谆谆善诱,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建议。而他的缺点在于,有时给你白眼,嘲弄你,接受不了批评。

我的父亲很聪明,曾经跳过级,如果我们在学校拿不到高分,他似乎总会看不过眼。

不过他也对弟弟和我的体育特长、我们参加的马拉松和铁人三项望而生畏。第二天,当我跳入泳池时,我在想我已经不必向他致电汇报我的铁人三项训练情况了,因为他会“知道”事情进展顺利,皆因他现在就在我身边,且已植入我心。我不必痛哭。

我返回工作岗位,把事情告诉同事们,在讲述时略感悲咽,我说:“瞧,我想呆在这里。”我没有取消任何工作,继续前行。朋友们的电子邮件、短信以及脸谱网上的留言,让我深感爱护和关怀。我在脸谱网上了一张我和父亲在我婚礼上拍的照片,他搂着我,满脸笑容。

我的侄女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像她的外公去世时那样为爷爷举行葬礼?她外公去世时,大家曾在一座宏伟的基督教堂里办过悼念仪式。

我父亲不信奉宗教,他死后进行了火化,我们会将他的骨灰撒在他遇溺的湖上,以及几个他喜爱的地方。我们会在九月份为他开一个盛大的欢乐追思会,邀请他在耶鲁大学的密友和出版合作伙伴,以及每一个曾经被他触动,并想愉快地纪念他的人。

我儿子和他大学的划艇队一起去参加泰晤士河上的亨利皇家赛舟会。途中,他打电话来说父亲节快乐,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他问是否需要他赶回家,是否会举行葬礼,我说:“去英格兰吧。努力划,好好划。你外公会希望看到你在努力。”

我保留着父亲给我的那条语音留言。他的声音听起来那么爽朗,因为打了高尔夫球而显得非常高兴,也因为将要在这个季节第一次下水游泳而兴奋。

他比前一段时间精神多了,因为他的身体已经明显地渐渐不听使唤――一开始是他的髋部,然后是他的心脏。最后,是他那了不起的大脑。

后来,我跟女儿说,这个周末感觉很不真实,因为除去这个噩耗,这段时间充满了关爱,我很幸运地被我所有的“兄弟姐妹”围绕:我弟弟和他女朋友,我来自伦敦的姐夫,当然,还有我深爱的丈夫。

“这个宇宙很仁慈,”女儿说。

我原以为她说的是:“这个宇宙很神圣。”

无论是哪一种,我都认同:仁慈是因为死亡可以以非暴力的方式降临,让先人免受长时间的折磨;神圣是因为仙游的人实际上也能感觉与你更亲近,因为他在精神上与你同在。

这被称为死亡的东西,并不一定全是悲伤。它也可以是温暖,且满载着爱意。它可以关乎回到工作岗位,和同事们待在一起。它可以是你希望它成为的任何东西。

继母的朋友们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 修身 行为习惯

从历史来看,百年闻中,经过几十代人的艰苦卓绝,积淀形成了“尚德崇文、变革创新、追求卓越”的闻中精神,在这一精神指引下,从闻中走出的无数学子,既有身膺重任的政治精英,也有勇搏善战的名流骁将,既有智识非凡的专家学者,也有德行至上的商界大腕。他们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做着贡献,为闻中、为闻喜争创着荣誉。

校园里的蜡树竞相开花,一朵朵小花溢满枝头,它们在积攒了整个春天的力量后,一夜间骤然暴发,散发出浓郁的芬芳,香气弥漫整个校园。每学期临近期末对学生在十个方面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上学期底我们评选出的38个优秀集体和288名先进个人,走上光荣台,接受表彰,让校园再次充盈着无比巨大的正能量。

过去的一学年,学校以德育为先、全面育人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工程,以创优环境强化三风为基本保障,以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为精神动力,团结协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课堂改革”和以激发潜能为宗旨的“激情教育”活动,使我校的学风更浓郁、教风更严谨、校风更纯洁。目前,学校人心齐、人气旺,校风纯、学风正,发展态势强劲!学校的良好发展绽露锋芒!

上学年,我校成功地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学生演讲会、体育运动会、冬季长跑比赛、板报和手抄报比赛、元旦游园活动、广播操比赛、各种征文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活动;我们成功有效地开展了教职工课改优质课大赛、班级文化建设、法制安全教育、感恩励志报告会、激情跑操、激情早读、激情宣誓、高考知识与心理辅导讲座等体现我校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体育比赛捷报频传,3次参加市里比赛都有金牌入账。艺术竞赛名列前茅,中华魂主题演讲全县高中组第一。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同学们在高中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受人尊重与敬仰的人!人生最美的桂冠是用“道德”编织而成的。作为一名闻中的学生,我希望你们能见贤思齐,勇于修身。

一、心怀报国志,实现人生梦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个人的梦想只有和国家的梦想链接,才能得以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化。闻中早年的无数英雄前辈,正是把全部身家性命都交付给了革命,才成为“闻中魂”的代表。今年起,国家义务征兵,将实行符合年龄人员全部登记,再根据志愿择优选拔的办法。国家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部队,我们也就更多一种途径来报效祖国。励志报国,永远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二、不忘父母恩,永做孝顺人

父母给了我们身体,教我们做人,用一辈子的心血浇灌我们成长。我们每长大一岁,他们便老去一年;我们每收获一分,他们便失去一分。孝敬父母可以说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最主要标志。在我国古代,一个人被提拔重用的前提就是“孝”,只有重孝的人也才能被委以重任。

五帝之一的舜帝,他的继母性情变化无常。舜多次受到她的陷害,但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传说干活时总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帮他播种,正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由于时代所限,《二十四孝》的故事存在明显的时代烙印,有的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但在以德治国的今天,坚守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确不可抛弃。出门时,你是否想过给父母们说一声,免得他们着急?长期在外时,你是否想过给他们打个电话,也关心一下他们的冷暖?放假回家后,你是一心想着去与同学朋友们玩,还是呆在家里与他们说上一会话,聊上一会儿天?父母的生日或许不需要你记住,但你得记住有两个人会永远记得你的生日。父母的事情或许不需要你操心,但你得明白你的好与不好都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心。

父母们毕竟比你大20多岁,不管他们怎么用心良苦,注定走不进你的圈子,走不进你的世界,他们采用的关心你的方式甚至让你厌烦,但毕竟血肉相连,心心相通,打你骂你,难道不是为了让你更好,让你更有出息,让你更少遭罪,让你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舜对自己凶残的继母都能以德报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自己的父母抱怨不断。

三、珍惜师生谊,善待眼前人

高中3年,与你相处时间较长的,当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是我们必修的课程之一。老师是我们朝夕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和老师相处的基本前提。虚心请教,勤学好问,是加深对老师了解的有效方法。与他相处,不仅要学习他传授和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他的为人之道、人格魅力。当然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他们也有缺点,诚恳而委婉地向他们提意见,老师才会更易接受,才会更喜欢你。

学会友好相处,学会正确对待同学,将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高中,是最为纯洁的人生阶段。此时建立起的友谊可能是最为巩固的。对同学的宽容、悦纳,是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基础。对同学的关心与帮助,是增进友谊的最佳办法。对待矛盾,如果能宽宏大量,以德报怨,这样反而会促使矛盾缓解,使坏成好事。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有基本的公德意识

在学校里,不要攀比谁穿的好,谁吃的好,我们要“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在行为上,要严格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向上、遵规守纪、衣着大方,举止文雅的好学生。在公共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信守规则。天热时,不在教学区穿拖鞋,显得散漫慵懒,也不在教室内“赤膊上课”,显得野蛮而缺乏教养;不在休息的时间,大声喧哗,不在学习的场合,肆意打闹;上楼下楼、出操、课间活动,上下学路上要遵守交通安全。在校外,不吸烟、不上营业性网吧和黑网吧,不追求奇装异服,不染发、不烫发,不攀比穿戴。要记住,一切的行为,都是内心修养的外化。最美的闻中少年,首先应该是有公德心、守规则的人。

不要以为个人的事是小事,如果把它放到公众的场合,它就是一个影响你所在集体的大事。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在一次接见外宾时忘记了系上西装的纽扣,被认为是对来访者的蔑视,严重影响到了两国的关系。学会遵守规则,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对规则所在社会制度的尊重,是在现在这个处处以细节取胜的社会得以立身的基本保障。

五、不忘自己的职业本分,要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是每位家长的期望,是每位老师的要求,更是我们将来立身处命的资本。学习是天底下最苦的事,“十年寒窗”要想脱颖而出,获得成功,也有许多的捷径可走。

不管是谁,“勤奋”总是成功的必要保证。是清代的名臣,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来激励自己,教育子侄。他抓住一切读书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他读书持之以恒,成了一种习惯。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使他得以博闻强记,学富五车,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学习还应该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宋代名相寇准学识不高,在陕西做官时遇到同僚张咏,虚心向他请教,张咏告诫他要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问智术。他豁然接受,刻苦学习,最后不仅出相且声名卓越。

学习还应该在不断总结中改进自己。司马光出相前,虽然学习刻苦,但总爱瞌睡,并因此常受到人们的嘲笑。他为了改掉坏习惯,想了很多办法,后来用“圆木做枕头”,只要一翻身,圆木就从头下滚掉了,自己也被惊醒,就赶快起来学习。正是靠着夜以继日地工作,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纂。

学习还应该在不断的坚持中获得突破。曾在决赛中因两次受伤,在领先一盘的情况下失掉比赛而屈居亚军的网球运动员李娜是一个典型的坚持型选手,她靠永不放弃的意志,一次次地征服全世界观众。她的世界排名一步步向上提高,从308名,到33名,到16名,再第4名,2011年她获得了法网冠军,2014年再夺法网冠军,创造了亚洲女子网球世界最好成绩。在众多同龄选手纷纷退役的时候,已经年满32岁的她选择继续努力,突破了自身的极限,达到了自己网球事业的顶峰,打破了国内高龄女运动员运动年龄的传统认识误区。在接受采访时她说:“虽然自己不太年轻,但我非常期待明年”。

在我们的同学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勤奋美少年。412班的宋琳,高一期中考试时,由第一名落到全校第46名,她迅速调整状态,虚心向同学请教,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积极问询老师,特别是在课后挤用一切时间,认真落实每一个知识点,系统总结每个学科的知识网络,蝉联了后来每一次考试的第一名。她不仅生活上简单简朴,还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担任班长职务,积极认真,勇于负责,带领412班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一个个的第一。

继母的朋友们范文5

那么,这些年来,作为一个名人,宋丹丹是如何教育儿子的呢?如何在婚姻里找回自我的呢?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继母的角色呢?

十年婚姻解体,宋丹丹与儿子相依为命

1997年1月2日,35岁的宋丹丹和英达离婚了,这段长达10年、在所有人眼里都是那么幸福的婚姻竟然走到了尽头,让大家都为之惊叹和惋惜。

那天,宋丹丹一个人拉着箱子背着包回到娘家,告诉父母自己离婚了。听到女儿的话,宋丹丹的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泪马上掉了下来,而父亲更是住进了医院。“是啊!看见已经35岁的女儿突然拖着行李回到家告诉他们自己离婚了,作为父母,他们又能说得出什么话来呢?”想到这些,宋丹丹心里真不是滋味。

离开了那个熟悉的家,宋丹丹回到了一无所有的生活。为了放下这段伤痛,她一个人去了美国旧金山度假。在美国的那段日子里,她时刻都在想念着自己的儿子巴图。“不知道巴图怎么样了?有没有哭?”想到自己义无反顾地离了婚,把孩子留在那个家就走了,宋丹丹心里有说不出的懊悔。

然而,当宋丹丹还以为可以重新回到那个家,以为一切还可以挽回和补救的时候,却得知英达迅速地再婚了。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想到还不到7岁的儿子,她就心如刀绞。于是,宋丹丹决定要回儿子的“监护权”。

回国后,宋丹丹马上见到了让她朝思暮想的儿子。面对着年幼的儿子,宋丹丹说:“儿子,妈妈现在没有房子,不能给巴图舒适的生活,可是,妈妈永远不想再离开巴图了……”

听到这些话后,巴图马上问:“妈妈,爸爸已经结婚了,你什么时候结婚呢?”儿子明亮从容的回答让宋丹丹大吃一惊,她没想到儿子竟然如此乐观开朗,心里甚是欣慰。

1997年6月30日,宋丹丹要回了儿子的监护权。那天,宋丹丹去学校接巴图的时候,一进大门,传达室的老大爷就对她说:“您来啦?您儿子这礼拜一直都在对别人讲:‘星期五我妈妈来接我,我归我妈妈了!’”所有的老师见了宋丹丹也都转达着同样的话,让她的心备感温暖。

宋丹丹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了。宋丹丹在北京亚运村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房子很小,光线也不好,房租却贵得惊人。那段日子,她的心情跌到了谷底。白天,她就待在那间小房子里以泪洗面,晚上抱着枕头说话,眼泪似乎永远都流不尽似的。离婚所带来的伤痛,在宋丹丹心里挥之不去。那时,宋丹丹想:只要有一个有房子、有文化、懂得关心自己和儿子的人,我就嫁了!看见宋丹丹伤心难过的样子,朋友们都热情地帮她介绍对象,劝她说:“丹丹,你不能这样下去了,你现在就是个女光棍,你得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重新开始生活才行。”一次儿子巴图偶然听到了这句话,在旁边大吼:“我妈妈不是女光棍!”看见儿子着急的样子,宋丹丹说不出的心酸,搂过儿子,眼泪不自觉地就落了下来:“妈妈还有好儿子巴图呢!妈妈不是一个人!”

离婚是否给儿子带来了伤害,宋丹丹无法确定,但心情平静一些后她觉得自己应该给年幼的儿子一个完整的家。于是,宋丹丹开始寻觅着可以让自己和儿子托付的人。可是,折腾了好几次,都没有结果。渐渐地,宋丹丹心灰意冷了: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实在是太难了,我还是和儿子一起度过后半生吧。

离婚后,宋丹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拍戏,生活非常窘迫。为了维持生活,她决定“出卖隐私”,出书赚钱。于是,在宋丹丹家里经常是这样一种情景:桌子上、椅子上、床上、地上,铺天盖地全是稿纸,稿纸中间有一个不洗脸、不梳头、面如菜色的她正在含着眼泪奋笔疾书,旁边是幼小的儿子,坐在那里寂寞地玩着玩具。

1997年7月的一天,在朋友的介绍下,宋丹丹结识了国内某机电总公司的总经理老赵。老赵的高大气派、彬彬有礼、衣着整洁给宋丹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朋友们都知道老赵也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还有一个16岁的漂亮女儿,所以都想办法撮合他和宋丹丹。

一天晚上,因为宋丹丹的车坏了,所以老赵送她回家,到了楼下老赵帮她打开车前盖看了看,把车给修好了。想着一个总经理在帮她修车,宋丹丹突然觉得很感动。看着老赵两手全是黑糊糊的汽油,宋丹丹说道:“上楼洗洗手吧。”于是他们一起来到那个小得可怜的房子里,看见满地的稿纸,老赵一张张拿起仔细地阅读起来。看见老赵边看边笑着,宋丹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那些文字让老赵读懂了她伤痛而落寞的心。

爱情突然降临,她似乎回到了18岁

在宋丹丹和老赵认识的几天后,他们便开始了频繁的交往。或许是因为两个人都曾经有过离婚的经历,都有过伤痛,他们就像认识了很多年的朋友一样聊得来。

一天,宋丹丹去外地演出回来,一打开家门,发现门底下塞进了一个信封,她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北京的赵老九先生说:我爱你,胜过萝卜和白菜。”

宋丹丹怎么也想不到,幸福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在老赵面前,宋丹丹什么事都不用操心,老赵的成熟让宋丹丹感觉似乎回到了18岁。

让宋丹丹担心的是儿子巴图和老赵的女儿。孩子都还太小,宋丹丹很担心他们没办法接受突然改变的生活模式,心里惶恐不安:巴图还那么小,能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突然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吗?

经过商讨,宋丹丹安排了老赵和巴图的第一次见面。那天,巴图正在宋丹丹的妹妹家玩。宋丹丹把巴图叫了出来,在楼梯上紧张地对儿子说:“儿子,一个叔叔爱上了妈妈,现在就在楼下,妈妈打算让你认识他,看看他是不是能和妈妈结婚……”

听见宋丹丹这样说,巴图似乎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于是很严肃地说:“行!我去看看他是不是对你好!”于是,他便和母亲一起下了楼。看见儿子小大人的样子,宋丹丹心里又紧张又觉得好笑。

“你好!巴图先生,我姓赵。男子汉见面都该先握握手的……”老赵伸出了那只大手。

“赵叔叔好!”巴图也把小胖手伸了过去。

看见他们的手握在了一起,宋丹丹挂在半空的心放回了原处。巴图和老赵相处得很好,巴图还给老赵唱起了歌,而老赵也像个孩子一样闹着。看见儿子能那么开心地接受老赵,宋丹丹心里高兴极了。

老赵的细心总是让宋丹丹非常感动。一次,老赵邀请宋丹丹和巴图去他家做客。当时,老赵的家刚刚装修好,铺着很漂亮的大理石地板。宋丹丹和巴图都习惯光着脚走路,老赵好几次让他们穿上拖鞋,可是他们都不穿。过了两天,当宋丹丹再去老赵家的时候,发现刚装修好的房子又在施工,正在撬大理石地板重新铺木地板。宋丹丹觉得很奇怪,便问:“好好的地板干吗换掉?”没想到竟然听老赵说:“大理石地面凉,怕以后你们娘儿俩老光着脚会着凉……”那一刻,宋丹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里下定了决心嫁给这个细心的男人。

1997年8月25日,在宋丹丹生日的那一天,她和老赵注册结婚了。直到他们结婚的那天,他们相识才不过28天而已。太仓促的婚姻让身边的朋友都不敢相信,可每当朋友们问到的时候,宋丹丹总是开玩笑地说:“我等不了了,我怕被他给甩了。看准了,就是他了,所以就结了。”

其实,宋丹丹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再婚了,以至于和老赵结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还常常会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我又结婚了?”然而,结婚后的生活让宋丹丹感到很幸福,原本什么都要靠自己做的事,现在却都被老赵一手包办了。

更让宋丹丹高兴的是,自己又多了一个女儿。结婚后,宋丹丹和老赵把女儿婷婷接过来一起生活。刚开始,婷婷很封闭,很少和宋丹丹或老赵说话。然而,宋丹丹想要给女儿如同巴图一样的爱,因为她能够体会到父母离婚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

有一天,宋丹丹敲开了女儿的房门,走进去坐下来对女儿说:“我和你爸爸之所以建立新家庭,是因为父母不可能因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幸福,父母也有自己的一生,但我们都非常爱你……”在这样的开导下,女儿慢慢开始袒露心扉。

为了和女儿更好地相处,宋丹丹总是把女儿当成大人来对待,和女儿说话也像姐姐一样。宋丹丹发现女儿过去不经常干活,于是总是故意吩咐她去干活,经常用很随意的口气说:“给我倒杯水。”见女儿不动,宋丹丹就走过去轻轻地踢踢她的屁股。

就是这样亲密的小动作,让女儿感觉宋丹丹不把她当作做外人,渐渐地,女儿在家里也慢慢自如了。一段时间后,宋丹丹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享受着老赵父亲般的关爱,整个新家也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有一种爱,叫相濡以沫

结束了第一次婚姻所带来的伤痛,宋丹丹更能体会到“珍惜”二字的含义。结婚后,宋丹丹整个人也精神起来了,似乎获得了重生一样。

1997年年底的一天,宋丹丹在拍摄李少红导演的《红西服》。那天,老赵下班后去片场陪宋丹丹拍片,直到凌晨一点多才回的家。晚上寒风刺骨,回到家后,老赵一进家门连衣服都没脱就径直走向沙发,躺倒在上面默默地流眼泪。

看见老赵这样,宋丹丹连忙过去询问。原来,老赵是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前妻:“我现在这么幸福,可是她太可怜了。家里原本3口人,我先走了,又把女儿也接走了,就剩下她一个人,这会儿不知道家里有多冷清……”

老赵的善良感动了宋丹丹,她不由想道:“他们的婚姻比10年更长,他的前妻比我年长,如果我对她心狠而冷酷,就是对他过去10几年生活的否定……”想到自己曾经失败的婚姻,宋丹丹也深刻地感受到老赵前妻的痛苦。

后来,宋丹丹和老赵的前妻成了很好的朋友,她们还经常一起讨论女儿的事。母亲节那天,宋丹丹特地带着女儿婷婷去商场给她妈妈选了一件衣服,又买了一张卡片。看见婷婷在卡片上写:“妈妈,我是您这一生最好的作品,祝您母亲节快乐!”宋丹丹感动极了,心里想:“我的巴图什么时候才能够长大,能说出这样的话给我听呢?”

让宋丹丹欣慰的是,巴图和婷婷一直以来都相处得很好,如同亲姐弟一样。1998年,婷婷去了英国留学。那年春节,8岁的巴图把自己的压岁钱全部兑换成了英镑,寄给了姐姐,还写上一句话:“姐姐你随便花,反正我也不会花!”

2000年的春节,婷婷从英国回到了家,全家人在一起玩到很晚。当宋丹丹把孩子们都往房间里轰去睡觉时,婷婷一侧身闪进了卫生间,冲着她招手:“嘿,你过来一下,过来过来!”当时,宋丹丹心里很奇怪,看见女儿的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的样子,心想:这丫头肯定又干了什么错事了,要偷偷向我求饶?于是,宋丹丹便走过去问道:“到底怎么了?”只见婷婷定了定神,深呼一口气轻声叫道:“预备――起――妈咪!”这可把宋丹丹给吓着了,她愣了半天也不敢相信:“这是那个最初咬牙切齿叫我‘宋丹丹’的小女孩吗?她竟然叫我‘妈咪’?”听到那声“妈咪”,宋丹丹的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

令宋丹丹操心的事是巴图从小就是一个非常闹的孩子,在学校没有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因为感到打扰了其他孩子的学习,开家长会时,宋丹丹不得不站在讲台上对着所有家长鞠躬道歉:“对不起,因为我管教不严,让巴图影响那么多孩子的学习!”可是,一些家长对宋丹丹的道歉根本不买账,甚至小声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名人吗?就可以让自己儿子乱来吗?”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宋丹丹发现巴图的英语口语非常好,想着:“应该给儿子一个他想要的未来……”于是2004年,宋丹丹把儿子也送去了国外留学。

在巴图到国外上学的第一天,宋丹丹把儿子送到学校后便回到了酒店。她刚到酒店就接到儿子的电话,电话那头巴图哭着说:“妈妈,我饿,我特别想你。”听见儿子的哭声,宋丹丹忍着泪水让儿子去找学校管生活的老师,告诉他饿了就找老师要吃的。

后来,巴图渐渐地适应了国外学校的生活。现在,女儿和儿子都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宋丹丹心里欣慰极了。

继母的朋友们范文6

离婚,是因为不爱了、不幸福了,一如当初我们是因为相爱和幸福才结合一样,如今我们从围城里走出来,同样也是为了重启另一段幸福旅程。但是离婚后,究竟有哪些选择呢?有人说离婚后马上再婚,是弥补不成功婚姻的最好手段;也有人恐惧婚姻,离婚后只是找个人恋爱、同居;更有人离婚后,选择成为威胁另外一个家庭的“小三儿”;还有人和以上三种人都不一样,选择和孩子相依为命。

每种选择背后,其实都反映了个人对爱情、婚姻的认知。当认知发生偏差,我们就会离幸福越来越远。本期策划中,我们将探讨离婚之后,幸福的N种选择,看看哪种才是真正的出路,而非陷阱。

幸福选择之1 ―“再婚”?

再婚,是孤单的终结还是幸福的起点?

如果说离婚是人生中很可能会挨上的一记耳光的话,那么,钟小葵已经被狠狠地扇了3记半耳光了。彼时,这个刚满30岁的女人,正在考虑将第四段婚姻变成历史。

钟小葵当下的婚姻,是闪电般开始的。对方比她小8岁,高大健硕,一声“姐姐”就把她的骨头叫酥了。一直号称“爱情来了就要飞蛾扑火”的钟小葵火速沦陷,两人很快同居然后领了证,任她的父母和朋友怎么规劝,都没有用。因为她觉得:这是她的真命天子,他和之前的3个“前夫”都不一样。

但是,结婚3个月后,丈夫发现钟小葵有个7岁儿子。这个男人能接受钟小葵有婚史,但无法相信她都有了7岁的儿子!道歉得不到原谅,钟小葵无路可走,想到了离婚。

“离婚对我来说如家常便饭,我都离过3次了还在乎第四次吗?”面对质疑和规劝,钟小葵说,“离了再找呗!”全世界都知道,如果钟小葵这次真离了,她十有八九会很快嫁人的。尽管婚姻的滋味无比酸涩,她却总是奋不顾身地往里跳。

21岁那年,钟小葵嫁给父亲为她物色的男人。结婚第三年,她和初恋男友在网上情话绵绵被老公发现了,她拒不认错,对方提出离婚,她脱口而出:“好啊!”带着一岁儿子离开。钟小葵让初恋男友写了一份“发誓将你的儿子视如己出”的保证书后和他结了婚。但是半年后,她发现男友根本没把她儿子“视如己出”,两人大吵,一直不同意他们结婚的婆婆上门给了钟小葵一耳光。她哭着喊:“等着瞧,我一定会找个绝世好男人的!”

这次离婚其实挺让钟小葵受刺激的,她开始觉得儿子是“拖油瓶”,于是把监护权移交给了孩子父亲。钟小葵的第三任丈夫是检察官,大她5岁,有车有房,离异,孩子归前妻。钟小葵对这段婚姻很是上心,什么都听他的,他不让跟男性去吃饭唱歌她就不去,他让她见儿子她也乖乖遵命。但这段婚姻依然惨淡收场。丈夫出轨被钟小葵抓包,他不认错,还说:“你都离婚两次了而我只一次,我去找个情人有什么错?”钟小葵那个伤心啊,脱口而出:“离婚!”对方没有挽留,“离就离!”离婚时丈夫“忠告”:“就你这性格,得找个对你百依百顺的小白脸。”

于是她真的找了个小她7岁的小白脸,只是,这第四段婚姻刚开始了3个月,钟小葵又过不下去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钟小葵”,她们离不开婚姻,一离婚就积极地准备再婚。有的是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或者对抗父母,但实际上,她们骨子里还没准备好再婚,或者根本不适合再婚;还有些人再婚,只是为了填补空虚,迫切要再找一个人。

诚然,钟小葵在一次次离婚后迫不及待地再婚,是奔着幸福去的。她一次次哀叹运气太背以致屡屡遇人不淑,问题真的都出现在她的“丈夫们”身上吗?钟小葵自己就没有需要改进和反思的地方?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能带给她启示。

李青和钟小葵同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国企工作。一进单位后发现,比她小的女孩都结婚了。领导、同事开始热情地为她介绍对象,才25岁的李青突然觉得别人看她的眼光都怪怪的,加上父母也一直催,她知道自己得马上嫁出去。

相亲认识的王力,比李青大3岁,也是硕士学历,国家公务员,有车有房,一表人才。所有人都觉得两人很般配,李青没多想,跟王力谈了两个月恋爱后就结婚了。

王力家务活全包,但他从不陪李青逛街看电影;他炒个青菜都要放姜,跟他说多少次都没有用;两人吵完架,永远是李青先示好……李青开始后悔了,无数次问自己“我爱他吗?”不然,为何一见王力就烦?结婚半年后,两人离婚了。

这段失败的闪婚让李青难过更让她反省:以后不能为了面子为了父母结婚,更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做不了主。”李青用了大半年时间冷静,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再出发。现任丈夫石恕是亲戚介绍的,见面之前,李青和他在网上聊了大半年才见面,又经过一年多了解才决定结婚。石恕有三点打动了她:一是真诚,他在网上聊天时就坦率地说了自己一大堆缺点;二是单纯,他和前妻是初恋,只经历过这么一段感情;三是目标一致,他也希望如果再婚,不看重物质条件,就找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离婚两年后,李青第二次走入婚姻。

石恕本科毕业,工作一般,换成原来,李青肯定不会考虑。但离过婚后,她知道能让自己动心并理解自己的男人才能带给她幸福;同时她自己也做出了很多改变:石恕不太会关心人,下雨天也不会接李青下班,回到家后她小小嗔怒一下,他说下次一定接,李青也就释然了;有一次她过生日,石恕竟然忘了,但第二天给李青补了礼物她也不再郁闷。缺点多多但都不致命,李青学会了只看丈夫的优点,比如他不藏私房钱,每天按时下班;李青不高兴了,他会耐心地哄她高兴。孩子出生后,两人的日子更加和谐幸福,凡事有商有量,李青想吵架都吵不起来。再婚后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是李青打心眼里感到幸福。

李青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离婚能让一个女人反省自己在上段婚姻里的不足,知道什么样的男人会带给自己幸福,懂得如何经营婚姻,更懂得如何爱自己,那么,幸福就会唾手而得。否则,只能像钟小葵那样,不停再婚不停离婚,幸福还是那么远。

离婚之后迅速再婚的人,更多原因是想借此度过离婚后的创痛过渡期,核心的动机是自我补偿,表明自己还有魅力,想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信心。这样做暂时缓解了压力,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短暂的安慰之后,便会碰到心理上的困难。一段过快发生的情感,很有可能重演不成功的模式,带来新的问题。因此,一段婚姻失败后,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了解和反省,要把一段婚姻当成一面镜子,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有过一段婚姻后,年纪大了、阅历多了,情感和婚姻等各方面认知丰富了,其实更容易知道自己适合找什么样的对象。婚姻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初婚有矛盾正常,我们能很快化解;再婚有矛盾其实也很正常,我们用积极心态去调整就行了。另外,再婚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再婚为了啥。比如,有些女人觉得物质是婚姻里的重中之重,于是就去找了个有钱的老头结婚。结婚后才发现床上不和谐的婚姻很痛苦,原来性在婚姻里更重要。

幸福选择之2―“抢婚”?

不当妻子就做“小三儿”:偷来的能幸福吗

5年前,曾晓凡亲眼看见自己的老公和别的女人躺在自家床上,她发誓:“这辈子,我与‘小三儿’势不两立!”

当时,老公连滚带爬地跪在她面前,乞求她原谅。“离婚!”曾晓凡头也不回地吼道。婚是离了,她却患上了抑郁症,工作上一向尽心的她开始迟到、早退。还有一次小失误,差点害公司失去一大单生意。曾晓凡的异常,被上司乔中生看在了眼里。乔中生主动减少她的工作量,偶尔说些安慰的话语。渐渐地,这种关心和帮助开始渗透到曾晓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个头痛脑热的,乔中生会第一时间把药送来;遇见家里有换灯泡之类的活儿,他也会自告奋勇。乔中生对她的好,早已超出了上下级的界限。

这样的男人,才是她心心念念想嫁的。但,乔中生是有家室的人啊!

“你放心,她和孩子都在国外,不会知道的。”乔中生看出了曾晓凡的担忧后安抚她。一方面是真的动了心,另一方面也是这份工作待遇优厚,曾晓凡半推半就地和乔中生同居了。乔中生比曾晓凡大20岁,但曾晓凡觉得他除了年龄,其他都比前夫强。闺蜜劝她回头,她却说:“是他主动追求我,又不是我勾引他!再说,他老婆一星期才打一次电话,能有多深的感情?”乔中生除了每年例行两次的探亲,其余时间都会在国内陪着曾晓凡。这越发让她觉得,情人的老婆远没有她有吸引力,有错的是对方而不是她。

毕竟是地下情,曾晓凡也担心被同事或乔中生妻子发现。她也曾让乔中生娶她,让曾晓凡惊讶的是,他说会考虑跟妻子离婚。曾晓凡却犹豫了:结婚证不过是个戴着面具的骗子罢了,和前夫倒是有结婚证,最后还是敌不过“小三儿”的温柔乡!乔中生和妻子也有证,可那个女人徒有虚名,她曾晓凡才真正拥有乔中生呢。这样一想,她觉得不结婚更好。

乔中生对曾晓凡非常疼爱,房子、车子和票子统统奉上,甚至还提出要和她生个孩子。“我这辈子不会离开中国,我和你一起把他养大。”乔中生说,曾晓凡却紧张了:孩子生下来后被他妻子知道了怎么办?将来孩子知道自己身份后怪她怎么办?等自己人老珠黄了,乔中生移情别恋怎么办?所以,最好不要为他生孩子!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不久后曾晓凡怀孕了。乔中生得知后兴奋不已。那一刻,她突然想为他生下这个孩子。但是某天,当她无意间听到乔中生给妻子打电话,柔声地说“亲爱的”时候,曾晓凡又突然想打掉孩子。毕竟,她不过是觊觎别人婚姻,却又害怕再入围城的“小三儿”……

“小三儿”的心思你别猜

和那些未经历过婚姻而做“小三儿”的人相比,经过一段失败婚姻后再当“小三儿”的女人,乍一看她们的选择令人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却又似乎“苦衷”多多,是不得已而为之。

离婚后做“小三儿”,大抵有以下三种原因:一种是如曾晓凡,在自己的婚姻里被“小三儿”所伤,对“小三儿”恨之入骨,发誓不能成为那样的人,但奇妙的心理原因作祟,最终成了“我最害怕最痛恨的那种人”;一种是因为不再对婚姻有信心,不想再婚了,但很不幸,再次喜欢上的男人有家室,想要抽身已经来不及了;第三种原因,离婚和未婚的“小三儿”心理都一样:爱情来了就来了,来不及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名正言顺。

做“小三儿”有多遭人忌恨和不光彩,谁都知道。所以,“小三儿”的心思咱别猜,她有多幸福就有多落寞。如果一个女人在离异后想获取真实的幸福,好好地爱自己,她一定不会选择觊觎并破坏别人的幸福。

幸福选择之3 ―“不婚”?

不婚同居:女人的幸福来自于婚姻还是自己

静姝和孙宇认识的时间说起来已有6年之久,两个人因为工作上有业务往来,一来二去熟悉了。但很长时间,他们在工作之外并没有什么交集,直到无意间孙宇遇上正从商场“血拼”完拎着大包小包的静姝,他顺路捎她回家。闲聊间,竟知道原来彼此都是离婚单身。

那时的静姝离婚已经两年了,一个人过着单身的惬意生活。上一段婚姻里,她尝到的都是苦涩滋味,自己全心全意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对方无情的背叛。离婚后她也有过一段灰暗生活,一个人的夜里,静姝总会翻来覆去地想,为什么有过火一样热烈的爱情、有过相互搀扶走过困窘日子的两个人,后来就变成了冷漠的路人,成了除了争吵没有其他相处方式的怨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终于想明白,婚姻中一厢情愿地付出、忽视自己的需求委曲求全不是真的爱情。爱对方之前,先要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好一点”便是静姝追求的幸福。

静姝逐渐适应和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前夫最讨厌而她最喜欢的香菜出现在饭桌上,还有前夫最讨厌的古典音乐和旅游,也成了她享受生活的必需……她不用再努力为了讨好一个人,而把自己改造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单身的静姝觉得没什么不好,心情从未有过的自由平和。而此时散发着自信光彩的静姝,身边不乏追求者,孙宇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两个月后,孙宇向静姝表白了。之前在工作上的来来往往,她对这个男人有很多了解,他真诚、善解人意。尤其是他在追求过程中表现出的体贴让静姝动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静姝确定自己也爱上了孙宇,但此时,她并没有再次结婚的冲动,而是答应了孙宇的同居邀请。

静姝搬到了孙宇的住处。孙宇把儿子送到了不远处的父母家,跟儿子保证,父子俩仍会“频繁”见面。静姝对孙宇想得这么周到很感激,她不是不想对孙宇的儿子好,可两个人的磨合是否顺利还未知,何况多个孩子。

静姝和孙宇都有各自的圈子和生活空间,两人都有时间时,会一起旅游、看电影,一起买菜做饭。孙宇和静姝出去玩时,有时也带上孩子。这种细水长流的相处方式,让两个人都觉得舒服自然。

母亲一个劲儿催静姝再婚,说孙宇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抓紧时间生个孩子更好;朋友们也纷纷劝静姝,别错过这个男人,趁早抓牢。静姝却说:“我们都很享受现在的生活,至于婚姻,我不会为了任何人去结。只有我自己想好了,才会选择婚姻。时间会给我们答案,否则,不婚同居就是最好的选择。”

是的,再婚或单身都是一种幸福。只是,再婚的幸福显而易见,而单身的幸福有如凤凰涅。而真正懂得爱自己的女人,才会更享受和珍惜涅后的幸福!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再婚

未婚同居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现在老年人选择同居不领证的比例,甚至比年轻人更高。换成年轻一族,在以不破坏别人家庭的前提下,和一个单身男人达成一致然后同居,更是不错的选择。

不领证避免了很多矛盾,但同居并不适合所有人,要看两个人真的要什么。一般来说,女方父母都很担心,两人过些日子再分手了,女方年华老去怎么办?你会为了父母的担忧、旁人的眼光而匆忙选择再婚呢,还是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和呵护,在没有遇到真正适合的人之前,沉浸在单纯爱情的甜蜜里?真正爱自己的女人一定会找到幸福的真正答案。

幸福选择之4―“一切以孩子幸福为前提”?

离婚后,孩子是追求幸福的绊脚石吗

听过租房租车的,听过租“周末爸爸”的吗?还别说,真有一个北京单身妈妈,要为孩子租“周末爸爸”!至于原因,人家在帖子里写得明晰:“我是一名离异女士,有一个将近3岁的男孩,儿子是那么的聪明可爱,出去玩的时候,儿子经常围在别的孩子的爸爸身边转,我看着心如刀绞。为了儿子,在此诚征‘周末爸爸’,周末有半天的空闲时间,可以和我一起陪孩子出去玩。用钱买父爱实属无奈,望大家理解。”

“实属无奈”几个字,透出背后多少难以言说的心酸。我离婚了没关系,但孩子缺少父爱是个大问题。帖子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有近万名网友点击查看。拥趸者认为,后爸后妈问题不少,对孩子真心好的不好找,花钱雇最保险了;反对的人说,不是知根知底的还是不要随便征了,省得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意外或麻烦;还有人说,还是物色个好丈夫,给孩子一个家吧。

再婚,肯定是要为孩子找个好父亲,但是那样的男人在哪里?

离婚了,但不能让孩子缺少父爱,这是许多女人再婚的根本原因。“孩子没有了爸爸多可怜!”这是她们想得最多的,有人甚至为此降低标准,放下自己寻找幸福的理想,以替孩子找父亲为终极目标。只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找回来的男人,在现实中真的能对你的孩子好吗?继父对孩子稍有不好,很多女性都会伤心欲绝或大发雷霆。而对方显然觉得委屈和诧异:一方面我和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你怎么能要求我视如己出?另一方面,人家会考虑:你跟我结婚,到底是为了你自己幸福还是为了孩子有个爹呀?

如此看来,一味为了孩子再婚,是盲目和不负责的,既达不到让孩子幸福的目的,也会让自己和上一段婚姻一样不幸福。

还有些女性恰恰是“为了孩子”坚决不再婚,理由很简单,怕对方对孩子不好。家有女儿的女性更平添了另一份担忧:女儿面对继父,那“危险”不说你也明白。在这重重顾虑之下,她们为了孩子,自己断了再婚的路。有些女性倒是再婚了,但婚后又因为对方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好离了,这“不好”有时候也只是她的自以为,觉得继父没能像亲爹那样对待孩子。“孩子受苦了”,成为她再次离婚的理由,“对我的孩子不好,我怎么能再跟他过下去!”

总是有许多女性,把自己寻找幸福的成了“为孩子”的事。再婚的路上,她们不是把自己的幸福放在第一位,而是以“成全孩子”为第一。只是,这样的牺牲真的能换来孩子的幸福吗?孩子眼中的幸福,真的和你一致吗?即便孩子幸福了,你真的会保证某天不抱怨“当初妈妈为了你,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吗?

孩子不应该成为幸福的绊脚石

对女人来说,她和孩子组成了一个稳定共同体,孩子的存在足以让她们抵挡寂寞和困难,她们担心一个男人的加入,会破坏她和孩子的这种稳定关系。当孩子长大成人,工作了结婚了,这些女人才会考虑再婚。而且,都市人群为了生存、过日子而再婚的并不多,现在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女强男弱”,女性独自带孩子的承受力更强,男性则相反。所以,因为孩子不再婚的选择未尝不可,但请记住:孩子的幸福重要,你自己的幸福更重要。只有妈妈真的幸福了,孩子才会幸福。

当你想在一段婚姻里有更多回报,一定要体谅并感恩对方对你的孩子的付出,不要主观地把对方捆绑到你孩子身上,逼迫他成为“亲生父亲”,这对孩子和对方都不公平。另外,如果对方有孩子,你对他的孩子付出真心和爱,无疑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方式。

再婚,你准备好了吗?

1,弄明白上一次婚姻失败在哪里?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记住:每一段失败的感情中,我们总有许多需要反思的东西。

2: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明白了这两个问题,在寻找下一段情感的时候,你才会更明白自己的方向。

3:放下了对前夫的怨恨吗?对上一段感情怨恨对自己无益,对下一段婚姻更无益。

4:我是否试图在再婚对象面前扮演孩子的保护者?“保护者”让对方有种你过于防范,以及孩子是你“一个人”的感觉。

5:我是否做好了孩子和再婚对象之间的桥梁?“桥梁”会让孩子和继父、继母之间有更多的接近和互动。

6:我是否希望再婚对象成为上次婚姻伤痛的补偿者?应尽快用他(她)给你的爱自愈,而不是期待他(她)来治愈你。别把一段感情当成疗伤的工具,这样的话,你会陷入另一段“伤”里。

7:上次婚姻遗留下来的所有“纪念品”我都放下了吗?如果没有,我是否一味要求对方完全放下却对自己一味大度?前提是,你要懂得对这份大度感恩和尊重。

8:我是否时刻在拿现任和前任做比较?刻一句话在脑子里:“他就是他,不要拿他和之前的任何人做比较。”任何比较,都会破坏你们现有的感情。

9:我是因为他有钱有房才决定再婚呢,还是看重他的人品?再婚时,房子、车子和票子都不好使。不要盲目、赌气,认清对方人品之后再下决定。

离婚后,你的幸福来自于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