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珍惜时间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珍惜时间的成语范文1
关键词:基坑支护; 钢结构施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by more and more quickly,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Construction of all kinds of technical problems became restric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bottleneck.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the scene of the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technology and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thorough analysis, to this kind of project hope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益蓬勃发展,建筑向着大型化、高层化快速发展,大量大型建筑、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日益增多。众所周知,任何建筑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基础,对大型高层、超高层建筑来讲,这点尤为重要。近年来,开发商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建筑的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每一个功能的应用却又是建筑质量的一个瓶颈,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对各种技术的也是一种考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和钢结构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技术,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基坑支护技术和钢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基坑支护工程分析
在建筑工程当中,基坑支护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工程的主体结构在施工时保证其安全性,同时不会受到地下水所带来的干扰,为相邻建筑设施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1、基坑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坑支护的理论依据资料少。基坑支护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基坑支护技术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与稳定问题和维护结构与土体的共同作用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基坑支但大多数论述的是各种基坑支护技术的理论依据,但是针对一个有具体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功能要求的基坑工程,设计计算等理论性应如何选择一种既合理,又安全有效,且施工简便的基坑支护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论著资料却不多。二是深基坑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满足就建筑的需要,当前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已发展到以深、大、复杂为特点的新时期,尤其是在软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深基坑支护与开挖的困难大,隔水、降水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支护结构的合理选择及设计,基坑回弹隆起与侧陷变形的测试与稳定措施,各种计算参数的取值及测试方法,基坑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等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尽快发展。三是基坑施工质量低 ,事故频发。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多由施工单位自己完成,由于施工技术水平有限,进行参数取值、计算方法无章可循,使一些工程设计缺陷多、隐患较大,盲目挖潜,以致造成安全储备过低,发生严重工程事故,或盲目增加安全储备造成严重浪费。
2、基坑支护技术优化分析。一是桩排式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分析。桩排式围护结构是将单个桩体,如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等并排组成竖直的坑壁挡土结构,是维持基坑稳定的临时结构物。其优化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桩排式围护结构计算模式的选择,计算时,要根据场地地层,特别是基坑下部土层性状而定。当下部土层较好时,宜采用自由端法(简支梁法);桩排式围护结构设计一参数的优化,优化的主要内容是对支护桩的嵌固深度、锚杆的支点位置、桩身弯矩、桩径及桩边距、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参数进行合理化设计;由于锚点位置越往下,锚杆拉力越大,而锚杆拉力越大则意味着支撑的造价越高,因此在考虑优化时,一方面要使桩身弯矩尽量小;另一方面锚杆拉力也不能过大。二是水泥土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分析。水泥土围护结构是用水泥系材料为固化剂,通过特殊的拌和机械在地基土中就地将原状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经过土和固化剂(水泥)或掺合料产生反应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整体性和水稳性的加固土圆柱体。其优化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水泥土墙需优化的设计参数有嵌固深度、水泥掺入比、格栅数、空腔横向搅拌桩数、空腔纵向搅拌桩数等;在水泥土墙结构设计中,桩墙的稳定性及造价主要与嵌固深度、掺入比、水泥土墙厚度等因素相关,当其他设计参数一定时,上述因素对水泥土墙的稳定性及浩价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单因素分析,由于其他设计变量都取为定值,所以很容易取到最优值;在实际工程中,影响因素很多,单因素分析下的各最优值的组合并不一定是整体的最优值,由此,需对各设计参数进行组合、调整、验算,使之在满足基坑工程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达到最经济。
二、钢筋施工工程分析
1、钢筋工程常见的技术问题。一是钢筋的锈蚀。由于钢筋是经高温熔炼使稳定于自然界的铁的氧化物一铁矿石脱氧而得,处于高能量的不稳定状态。在高温环境介质(如水,氧气等)作用下,很容易恢复到本来较稳定的铁的氧化物状态,产生腐蚀。由于钢和混凝土组织的不均质性,水,氧气等这些环境介质渗到钢和混凝土界面上的浓度不一致,这就使得钢筋表面处于活化状态,即容易发生铁的离子化同时放出游离电子,而在钢筋表面的电介质却具有足够的氧化剂,能与放出的游离电子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因而握裹在混凝土里的钢筋存在着上述电化学反映的条件。在一般混凝土较为密实的情况下,水泥水化后生成大量高碱性的二氧化钙。二是钢筋连接同截面影响钢筋整体受力。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钢筋的承载力随着接头率的增多而加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被连接钢筋应能完成应力的可靠传递,等强传力是所有传力钢筋的基本要求。超强连接接头可能会改变钢筋的性能,引起塑性铰位置的转移(移至梁、柱短头箍筋加密区以外),对结构的延性及抗震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规范有对钢筋超强的限制,因此,钢筋连接接头并非越强越好。钢筋连接区段与整体钢筋的变形能力(变形模量)应该一致。
2、处理方法。一是钢筋链接区街头焊接处理。进行焊接时,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时对受弯构件而言宜设置在弯矩较小处(如反弯点附近),避开梁、柱端头箍筋加密区。对于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应该尽量避免有多个接头,以免对钢筋传力性能造成过多的削弱。接头应相互错开,对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钢筋占全部受力钢筋的面积百分率应加以限制,以避免过多的裂缝过于集中。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以增加对连接区段的围箍约束。钢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采用绑扎连接时,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方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技术规程的规定。二是钢筋受锈蚀处理。钢筋焊接好后,混凝土必须密实,不得有孔洞、蜂窝和麻面,混凝土水灰比宜较小,水泥用量宜较多,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来确定湿养护时间,如水灰比为0.4时湿养护宜为3d,水灰比为0.5时湿养护宜为14d,而水灰比为0.6时湿养护宜为6个月。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对钢筋受力影响很大,在确定混凝土厚度时必须符合相应结构的设计规范或规程的要求。三是钢筋绑扎处理。板和墙的钢筋网要靠近两行钢筋的交叉点,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20~22号铁丝绑扎,绑扎要牢固可靠,铁丝长度要适宜。板、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主梁与圈梁交接处主梁钢筋在上,圈梁钢筋在下,绑扎时切不可放错位置。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对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绑扎牢固。
三、结语
总之,上述问题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出现较为普遍,关系到建筑质量,施工方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章,达标施工,以确保建筑质量。本文是一些自己的看法,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杜显洲.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化设计研究[J].土工基础 ,2005
珍惜时间的成语范文2
关键词: 振动环境; 建筑工程; 抗震设计; 检测系统; DSP
中图分类号: TN710?34; TP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3?0106?0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anti?seismic detection
system under vibration environment
ZHANG Min1, 2, LI Feng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2.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bin 644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building engineering anti?seismic detection system has big output error and high power consumption, a building engineering anti?seismic detection system under vibration environment was designed. The detection system includes the vibration signal sensor module, baseline recovery module, clock sampling module of the vibration data, A/D module and program load module. The circuit of each function module was designed. The integrated design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the detection system were realized, and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system has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for the vibration data sampling and detection of the building engineering, and high accuracy, which can guide the anti?seismic design of the building engineering effectively.
Keywords: vibration environm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anti?seismic design; detection system; DSP
0 引 言
建筑工程的抗震性检测是保障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有效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在振动环境下构建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采用振动传感器进行振动信号采集,指导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设计和检验[1]。
建筑工程的抗震性检测采用振动传感器结合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进行振动信号分析[2],传统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采用的是可编程逻辑PLC设计方法,采用RFID射频读写进行振动监测,实现在振动环境下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和数据信息分析[3],但是传统的抗震性检测系统不能实现多道抗震防线振动性检测,输出误差较大,抗振动调谐性能不好,受到的振动干扰较大使检测准确性降低[4]。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存在的弊端,构建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并在Visual DSP++ 4.5环境下进行抗震性检测系统的性能测试。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总体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在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中,系统的功耗主要来自静态功耗[Pspc]和动态功耗[Pdpc,]即:
[Pspc=VddIdd] (1)
[Pdpc=VddITC+αCTfpV2dd] (2)
式中:[Vdd]表示不同加载机制下系统的额定电压值;[Idd]表示步串行电流值;[ITC]表示全双工同步串行脉冲电流的均值;[CT]表示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的负载电容;[fp]表示系统的外部DMA频率;[α]表示D/A转换器AD554的功率损耗。
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的静态功耗[Pspc]由[Vdd]和[Idd]决定,选择空闲功耗较低的处理器和芯片,实现检测系统的低电压启动[5]。根据式(2)得知,系统的动态功耗与[ITC,CT]和[fp]相关,由于[Pspc]仅占总功耗的1%左右,因此,系统的主要功耗为[Pdpc。]
1.2 器件选择及技术指标分析
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的技术指标为:
(1) 输出振动信号幅度
(2) 选用具有双16位MAC进行同步双工振动信号通信;检测系统具有低功耗特点,整体功耗
(3) 抗震性检测系统的串行D/A转换分辨率不低于8位,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精度不低于98%。
(4) 检测系统抗干扰强度>10 dB,内部时钟振荡不低于8位;
(5) 采用8个32位定时器/计数器进行振动频率测试技术;
(6) A/D芯片的采样时钟具有基线恢复和漂移抑制功能。
根据上述设计的技术指标,振动环境下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的器件选用ADI公司的A/D和D/A转换器,A/D选择ADI公司的高速A/D芯片AD9225,D/A芯片选用ADI的串行D/A转换器AD5545,采样频率为13 MHz,建立时间为2 μs,采用有源晶振电路作为时钟电路,如图2所示。
振动传感器接收的信号通过模拟信号预处理放大、滤波后,作为DSP输入数据进行振动幅值检测,对振动信号的有效性检测、频谱分析[6]在D/A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在晶振每一个电源引脚处放一个10~100 μF的钽电容,在靠近时钟输出引脚的地方串接10~50 Ω电阻,提高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时钟的波形质量。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的负载功率分析及硬件布局
在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的传感器模块中,振动传感器的电导[G=1RL,]振动传感器基阵通过动态增益控制码转化为电信号,产生的导纳为[B=jωC,]继电器的开关控制状态系数[BL=-j1ωL,]传感基阵阻抗匹配滤波的激励电压的有效相角描述为[7]:
[φ0=tan-1BG] (3)
[φX=tan-1ZXR′L=tan-1[ZL?G?(1+tan2φ0)-tanφ0]] (4)
通过功率放大器调制输出的振动信号,选用不同的稳压块进行基线恢复[8],得到检测系统的负载功率为:
[PL=V20?GX=V20?G×1+tan2φ01+tan2φX] (5)
设计LC滤波电路来逐级滤波[9],振动传感器的负载仅为[G,]有:
[PL=V20?G] (6)
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的输出功率为:
[PLmax=V2L?GXmax] (7)
通过上述设计,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输出振动能量谱密度信号放大后的指向性增益匹配函数为:
[η=10PL-WL-DI-170.710] (8)
在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工作中心频率[f0]处,使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10],根据上述设计原理,得到振动环境下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布局框图如图3所示。
2.2 系统的模块化电路设计
(1) 传感器模块。采用振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考虑到系统自激和噪声干扰问题,传感器模块采用三级放大器进行逐级放大,采用模数转换器(ADC)进行A/D采样,由DSP控制SEL1电平,振动传感器的放大分贝数由它的控制电压决定,传感器模块的电路设计如图4所示。
(2) 基线恢复模块。通过对基线恢复模块的设计,有效滤除了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接收信号中的杂波干扰,采用电容进行交流耦合,采用自缓冲基线恢复器提高系统的实际分辨率。设计时考虑到输入的建筑工程检测振动信号幅值较低,处于低频情况时,将D0~D12与DSP的PPI接口相连,设置PPI的操作模式,实现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输出1.15~5.5 V电平的自由转换,基线恢复模块设计电路如图5所示。
(3) A/D模块。采用DSP信号采集振动性原始信号,通过A/D模块进行数模转换,检测系统的外部I/O设备包括A/D转换器AD7864,硬件设计时AD7864的输出通道数设置为VIN1A~VIN4A接信号输入,VIN1B~ VIN4B接地。[H/S]接高电平,采用±10 V的双极性输入,触发DSP中断引脚[INT0,]在A/D中断设计中,由软件控制采样通道,系统的A/D接口设计如图6所示。
(4) 程序加载模块。先对SPCR1(串口接收控制寄存器)和SPCR2(串口发送控制寄存器)写0H选择非SPI时钟停止模式。在程序加载模块中,模拟电源和模拟地间添加10 μF和0.1 μF的去耦电容以去除高频噪声。经过一级反向的2倍放大,采用ADSP?BF537程序加载电路,使得振动检测的输出互为备份,外部接口片选信号和控制信号在CPLD上利用汇编指令PORTW,PORTR产生对外部I/O的控制指令,设计RS触发器选择信号电平,由此提高检测精度,得到系统的程序加载模块电路设计如图7所示。
3 系统调试与实验分析
振动环境下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的调试建立在Visual DSP++ 4.5开发平台上,调试平台分为集成的开发环境和调试器两大部分,配置PCR(串口控制引脚寄存器)的FSXM=1进行检测程序的写入,对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离散采样,设置发送和接收控制寄存器(RCR[1,2]和XCR[1,2]),波特率和同步信设定为[XRST,][RRST,][FRST]=1,选用32位标准C编译和ANSIC码库集成在一个交互式开发平台中,进行建筑工程抗震性测试和振动信号检测。实验过程中,首先运用WIN32 API函数CreateFile()打开PCI设备,DSP从右端口相应地址读取数据,启动DMA传输振动数据,然后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包括DMA模式寄存器、源地址寄存器、目标地址寄存器的初始化,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在软件上对振动信号进行带通补偿,由此进行振动信号采集和抗震性检测,得到振动信号的输入信号波形和频谱如图8所示。
对信号作FFT,采用本文设计的抗震性检测系统进行振动数据分析和特征采样,检测到的振动信号波形和输出频谱如图9所示。
比较图8和图9这两幅图对应的幅频值可知,本文设计的系统具有较好的频谱响应,宽带信号输出幅度一致,说明能准确、实时地检测到振动信号,在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中具有预测预报作用。
4 结 语
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强度,需要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进行抗震性检测,建筑工程的抗震性检测是保障建筑施工有效展开的基础性工作,采用振动传感器进行振动信号采集,指导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设计和检验,本文设计了一种振动环境下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检测系统,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对建筑工程的振动数据采样和检测的实时性较高,精度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超波,沈辰,高嵩.公路超载车辆动态预检系统的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4(12):49?52.
[2] 石鑫,周勇,胡光波.基于信号峰脊陡变调制的雷达测距算法[J].物联网技术,2015,5(4):12?14.
[3] 程桂芳,丁志帅,慕小武.自治非光滑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J].应用数学学报,2013,36(1):14?21.
[4] 陆许明,戴建强,谭洪舟.高效的多径衰落信道系及其硬件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14,26(1):197?201.
[5] 王炯滔,金明,李有明,等.基于Friedman检验的非参数协作频谱感知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36(1):61?66.
[6] 于笃发,邵建华,聂梦雅,等.基于动态阈值的可信度加权协作频谱感知[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1(2):511?514.
[7] 倪红霞,范志浩.混沌系统的耦合规律研究[J].科技通报,2010,26(5):737?742.
[8] 万明,张凤鸣,胡双.基于多步长梯度特征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J].光学学报,2011,31(10):1001?1006.
[9] 荣少魏,李斌,李昊.基于ARM9的直线电机潜油机无杆泵监测系统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30(3):60?63.
珍惜时间的成语范文3
河南省是一个农村人口大省,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有2800万人,已转移就业1500多万人,尚有1200多万人需要转移就业,每年农村还有100万左右的新增劳动力。
“十五”以来,河南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初步形成了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省辖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将城镇化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扩大城镇就业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本实现了城镇化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协调推进。 “十五”末城镇化率达到30.7%,比“九五”末提高7.5个百分点。5年累计转移农村人口600多万人。
“十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38万人,年均新增就业人员87.6万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64.0:17.5:18.5,调整到55.4:22.1:22.5,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提高了8.6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20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已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54.3%。
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看:
一是城镇化水平较低。2005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城镇化率低12.3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仍居末位(河南30.7%、山西42.11%、安徽35.5%、湖北44.4%、湖南37%、江西37.1%)。
二是城镇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水平。2005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30.7%)比全省非农产业就业比重(44.6%)低13.9个百分点,城镇化和非农化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增强。
三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55.4%)和乡村就业人员比例(83.9%)偏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22.5%)和城镇就业人员比例偏低(16.1%)。
四是部分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大中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个别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不强,特别是一些小城镇规模偏小,二、三产业发展迟缓,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制约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五是城镇就业环境和农村劳动力素质成为制约城镇化吸纳就业的重要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工入户、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一些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就业竞争力不强。
六是城镇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今后5年,河南省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阶段。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必将带动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超过30%,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河南省城镇化将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拓展新的空间。但是“十一五”期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城镇化水平提高,进城就业人员增加。201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预期达到40%左右,按照规划目标推算,全省城镇人口要达到4000万人左右,比2005年增加1000万人左右,年均增加200万人左右。如果至少40%的人员在城镇就业,每年则需要8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给城镇就业带来压力。河南省规划到2010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达到2300万人,年均新增近150万人。目前,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本省城镇就业的比例约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的20%。预计“十一五”时期年均新增30万人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进城就业。
三是城镇自身劳动力就业需求很大。据预测, “十一五”时期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200万人左右。按2005年GDP增长速度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测算,目前我省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镇可新增9.6万人就业。“十一五”规划河南省GDP年均增长10%左右,每年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左右,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与实际需求相差100万个左右。
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加快,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据预测,2010年河南省就业总量将达到5860万人左右,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就业比例预计将调整到46:54;第一产业就业人员要减少到2696万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要增加到3164万人。“十五”末,河南省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为55.4:44.6;要实现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目标,二、三产业就业比例共需提高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8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就业人员需要增加639万人,年均增加128万人。据“十一五”时期二、三产业发展规划速度和弹性系数测算,能够顺利实现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结构和总量目标。但应引起重视的是, “十五”末,河南省二、三产业城乡就业人员比例约为35.6:64.4,表明大量的二、三产业就业人员还在农村就业。从GDP三次产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较分析,2005年GDP三次产业结构为17.5∶52.6∶29.9,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5.4:22.1:22.5。占就业总量55.4%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创造的GDP只占GDP总量的17.5%。即便到2010年,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到13:54:33,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就业比例调整到46:26:28,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也只大致相当于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46.9:53.1),占就业总量46%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创造的GDP只占GDP总量的1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仍然较高。
(二)
城乡就业结构是衡量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就业增长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指标。“十五”末,河南省城乡就业结构为16.1:83.9。表明城乡就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在就业总量中城镇就业比重太低。 “十五”末,全国城乡就业结构为36:64,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高于我省近20个百分点。中部其他5省的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也都比河南省高(山西29.8%、安徽20.4%、湖北35.9%、湖南27%、江西28%)。这表明,河南省城乡就业结构矛盾,主要是大量已在城镇就业人员未能在城镇落户居住,“候鸟式”就业,虽实现就业的地域转移而未真正实现就业和落户居住同步向城镇的转移;另一方面也说明城镇产业集聚能力较弱,吸纳就业能力不强,已转入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员在农村就业的比例过大,虽实现行业转移而未实现向城镇就业的转移。据预测,2010年全省就业总量将达到5860万人左右,城镇就业人员达到1172万人,城乡就业结构可调整到20:80(按现有城镇就业统计口径)。即到“十一五”末,河南省城乡就业结构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三)
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达到30%以后,城市化速度能否加快,主要取决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取决于城乡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因此,要妥善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提高与城镇就业容量扩大的关系,努力保持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
一、扩大城镇就业岗位,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
要高度重视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支撑,夯实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基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轻纺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继续扩大其吸纳就业的容量;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房地产、会展、社区服务、中介、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机会,全面开发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着力增强大中城市特别是中原城市群吸纳就业的能力,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同时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不断开辟新的就业载体,扩大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就业容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规范和加快园区发展,发挥园区集聚产业和吸纳就业的作用
要高度重视城市各类园区的发展,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城市发展的新组团,吸纳就业的新载体。各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要统筹考虑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为企业和劳动力向园区集聚创造条件。加快制定促进企业和劳动力向园区集聚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增强小城镇产业支撑和吸纳就业能力。
三、进一步改善城镇就业环境,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
力争在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社保等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促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到二、三产业就业,促使有条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和落户居住同步向城镇转移。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城镇其他社会成员同等的劳动就业和公共服务的权利。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制度,切实搞好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省际劳务协作,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协作,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鼓励发展各类就业服务组织,加强就业服务市场监管。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
珍惜时间的成语范文4
关键词:真实动画片 教学支撑平台 高职动漫教学 课程体系
作为紧邻开发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动漫游戏产业作为国家十二五及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力推动的新兴产业,面临业界人才紧缺、高薪难求,院校培养过剩、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针对此状况,岭南职院动漫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为目标,贯彻校企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在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尝试。
1、专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004年在岭南职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下开设网络动漫方向。2007年独立作为专业进行建设。2008年,与广州千骐动漫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千骐动漫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工学并举”校企合作模式,由公司派遣一名动画组长,将其公司生产的动画片带入学校,使学生能真正融入企业的氛围,掌握核心技术,实训期间学生主要完成企业动画片的上色、描线任务。2009年,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开始直接引入真实项目实习,实习期间学生主要完成企业动画片中期动画制作等工作。2011年,与广州千骐动漫有限公司联合广东奥飞动漫公司成立「岭南·千骐星力量动漫游戏学院,实现校企“双主体”办学,校企联合培养动漫原创人才。2008-2012年期间,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参与制作了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出品海外的《御兽王者2》、《机甲兽神1、2》、《奇博少年》等多部动画片,完成了其中的6000多个工作任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合作方在片尾署名。
2、人才培养定位
依据动漫岗位群能力以及所需掌握的技术,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校企联合培养既具备“动画制作技能”又具有“创新创意思维”、国际化视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学生从具备“动画制作技能”的上色师、初级动画师,逐步成长为不仅具备动画制作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意思维的动画师、原画师、分镜师、造型师等。
3、课程体系构建
本专业以企业的动画片真实项目为教学支撑平台,以动画师的专项技能、动画制作流程为课程设置依据。在三年的课程设置中,构建了模块化、层级递进的项目化课程结构,以匹配专业技术技能的阶段性提升。专业课程的安排分成5大模块,专业基础课程、基本技术技能课程、专业技术技能课程、综合技术技能课程与创新技术技能课程。除了专业基础课程外,每个课程模块都辅以技能融合实践,通过课程来支撑技能融合实践,通过技能融合实践来对学生的技术技能进行培养。技能融合实践由真实企业项目与创意训练项目组成。企业项目提供最真实的企业流程与工作环境,让学生感受毕业后将要接触的真实企业氛围。创意项目提供宽松的创作环境与完整的设计流程,让学生提升创新创意能力。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支撑起相应的技术技能融合实践项目。企业真实项目的训练成果是即将在电视播放的动画片,创意训练项目的训练成果是学生的个人创作作品。同时为实现打造原创人才的目标,开设了训练学生创意思维的相关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前期设计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素养,开设了影视鉴赏与分析课程。
4、课程体系实施
课程具体实施安排见表1。
5、师资建设
在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打造了三位一体的师资团队,其中各师资组的主要组成、要求如下:
(1)院校师资组: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及扎实的术科背景,明晰企业需求,教学经验较丰富,在动漫完整制作流程中融入系统化的人文艺术培养,教导学生做人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
(2)国际化专家组:由总导演(日、韩导演)、美术指导(业界知名美指,制作多部迪斯尼、日本动画片)、创意总监(海归、多项原创项目主创)、策划总监(业界知名产品设计师)、资深执行导演等组成,具有国际化视野及行业领先技术。
(3)企业项目讲师团:台本分镜师、原画师、动画师、剪辑特效师、游戏策划等业务骨干组成,指导生参与真实动画片等项目,传授专业技术。
6、实践效果
学生参与完成动画片成果,详见表2。
7、结语
通过对近几年学生就业跟踪,2009届学生作为首批参与企业真实动画片制作,就业时从事描线、动画, 2010届学生就业时以动画师为主,毕业后1年左右能晋升原画师,而2012届学生毕业时已有部分学生能直接从事原画师工作。根据就业情况及就业质量分析,可以看出,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支撑平台,在训练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在企业氛围下适应企业的管理与要求,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职业化的转变,成为企业需求的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关于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的重新思考和定位》.中国青年报,2011年4月18日11 版.
珍惜时间的成语范文5
关键词:地震资料处理 教学 实践地震勘探方法是应用在石油、煤炭等领域,寻找矿产资源的一种物探方法。经过野外地震勘探采集到的数据是数字化的,不能直接供地质人员进行分析研究,怎样使数字化的数据成为可视化,这就需要经过专业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完成。因此,掌握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应用技术是地震勘探工作的需要,也是目前石油、煤炭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提高我校地球物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特开设了“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研究生课程。
一、“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特点
1、课程内容涉及面广
“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涉及到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要想学好本门课程,需具备以下几方面专业基础。
(1)掌握地震勘探原理,熟悉野外采集施工过程。
(2)地质学知识。经过地震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地震剖面,需要用地质的概念加以分析解释。
(3)计算机知识。地震资料处理软件是安装在支持Linux或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目前,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比较熟悉,但对Linux或Unix操作系统还不甚了解。因此,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需要掌握Linux或Unix一些常用命令。另外,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因为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一些文本文件数据格式的转换。
2、实践性强
“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开课地点在实验室,现场讲解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软件的操作、软件各模块及参数物理意义,对实际的地震数据在所学软件系统上进行加工处理。这样,可解决以前教学与实验不同步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动手能力,体验将来所从事专业的工作过程。
3、吸引力大
目前,能够掌握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人员是石油、煤炭行业急需人才。因此,我校地球物理专业学生,学习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愿望非常迫切,无需对他们灌输“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的重要性,学生自然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设置
地震资料处理是应用地球物理方向的专业课,开设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技术,深刻理解处理的目的和含义;熟悉基本的数据处理流程,并进行实际的地震资料处理。目前,“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还没有系统的正规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结合课程的特点,按照生产实践中普遍采用的先进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来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其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1、野外观测系统定义
见表1炮点、检波点坐标(下页)
地震资料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野外观测系统定义是地震资料处理的第一个环节,而且非常关键。如果观测系统定义错误,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野外施工后提交的数据,一般包括每个炮点的坐标和检波点的桩号,且是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在(如表1)。这样的数据格式是不能直接被处理系统使用,需要经过人机交互或编程把它们转换成处理软件所需要的格式,才能进行数据处理。所以,观测系统定义内容主要是观测系统定义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无差错地完成野外属性定义。下面是将表1数据转换成的处理软件所需要的格式:
PT80,X 112.5,Y 211,
PT81,X 112.5,Y 209,
PT82,X 112.5,Y 203,
PT83,X 112.5,Y 201,
PT85,X 108.5,Y 217,
PT86,X 108.5,Y 201,
PT80=(PS 77,PAS0),
PT81=(PS 77,PAS0),
PT82=(PS 77,PAS0),
PT83=(PS 77,PAS0),
PT85=(PS 73,PAS0),
PT86=(PS 73,PAS0)
2、干扰波压制
干扰波压制属于地震资料处理中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内容,包括进行原始资料的干扰波类型分析,并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干扰波,采取不同的处理模块进行去噪。例如,在原始资料中,面波是最常见的干扰波类型之一。它的特点是,能量强、频率低。因此,首先应想到利用处理软件中的高通滤波模块,通过参数试验进行面波压制。
3、反褶积处理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反褶积处理是决定反射波波组特征的重要环节。所有处理软件系统均提供了多种反褶积类型模块供选择。例如,脉冲反褶积、预测反褶积等。本部分内容重点是反褶积类型确定和参数的选取。
转贴于
4、速度分析
动校正速度分析,一般是利用处理系统中的速度分析模块,在共中心点道集数据上,通过计算生成叠加速度谱。所以,速度分析章节要讲解的内容是(1)如何生成速度谱;(2)人机交互怎样选准、选好叠加速度;(3)速度参数应用。
5、静校正处理
静校正工作一般分为野外静校正和自动剩余静校正,本章内容包括目前使用的野外静校正和自动剩余静校正模块参数确定与实现。
6、偏移成像
地震资料处理的前期工作都是为偏移成像做准备的。偏移成像是把水平叠加后的反射波落实到真正的实际位置,之后才能供地质解释人员进行地质研究。因此,本章内容是:(1)偏移类型及方法原理;(2)偏移参数的选取原则;(3)消除偏移处理中画弧现象的方法。
三、“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
1、授课与实验同步进行
动手能力强是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在“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的特点,上课地点在实验室,授课方式由原来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变为边讲边实践的讲课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授课与实践脱节的授课模式。从而实现教学与实践同步进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精心设计实例,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当前,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1]。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经常会遇到因地震数据的振幅能量或模块参数填写有误等原因,使模块计算不能执行或运算结果错误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容易解决的,比如因地震数据的振幅能量引起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因为地震数据是以16进制数存放在磁盘或磁带上,看不见摸不着。因此,这类问题初学者很难对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适当设计一些有问题的地震数据实例,给学生提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差错、纠错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另外,再设计一些具有多解性的实例,比如在速度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速度拾取方案。具体选择哪种方案,这时就要看学生地球物理及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学得是否扎实,从而,提高他们判断和把握问题的能力。
3、双语教学
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是全英文的操作界面,各模块参数说明均是用英语来详解的。因此,为本门课程使用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该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处理模块及参数的含义。双语教学可减少英译汉的环节,从而可避免意译错误给学生造成的误解。可以说,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一举两得。
四、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试卷笔试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专业软件的教学要求,更无法产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作用[2]。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就必须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以前的考试方法,大都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死记硬背,所以高分低能的现象时有发生[3]。鉴于“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的特点,以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采取笔试和实际操作想结合的模式。笔试内容中,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外,在试卷中增加与实习相关的软件操作题目;实际操作测试内容包括:(1)对处理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2)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看是否能得到地震剖面,以及所得地震剖面质量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掌握“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的程度。最后,将两项考核内容按一定比例给出学生成绩。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课程的特点,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法研究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强调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抓住主要环节,讲深讲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其次,要精心设计处理实例,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谈到改革考试方式,以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付梅臣等“土地估价”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J].2005,(3):84-86
珍惜时间的成语范文6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校园体育活动。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活动时间长短上,使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延续和延长;二是在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主动选择活动内容。这样就使体育活动同时具有备了:内容丰富、活动时间长、参与面广、强度适宜、形式灵活等特点。它不仅可以对高中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有明显的实效。现今烟台城镇高中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已基本全面展开,但是仍有部分城镇高中学校仍然没有任何行动。本文希望通过一定规模的调查,充分掌握烟台城镇高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山东省高中进一步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莱山区二中、栖霞三中、栖霞四中、牟平二中、福山中学、蓬莱三中、龙口二中、招远三中、招远四中、海阳二中十所高中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和学术期刊,并通过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到相关文献30篇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的调查问卷由专业导师帮助审定,内容涵盖场地器材、教学设计、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等七大项,问卷共设22个题目,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共发放820份,教师发放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100%;发放家长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97 %;发放学生问卷620份,回收6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96.7%。同时本着科学、严禁的态度分别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信度相关系数为r=0.95,P﹤0.01,说明上述结果符合统计检验标准。
2.2.3数理统计法
根据题目研究需要,利用Spss对搜集结果和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台市城镇高中体育大课间开设情况
在所调查的10所烟台市城镇高中开设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7所,比例为70%,其中大课间活动定时开设的有3所,偶尔开设的有4所。由此可见,烟台市城镇高中对于体育大课间活动还是不太重视,主要原因还是迫于升学压力,许多高中只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的身体锻炼,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2 教师、家长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
表3-1 教师、家长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调查表
支持(%) 无所谓(%) 反对(%)
教师 84.57 0 15.43
家长 61.55 6.18 32.37
从表3-1我们可以看出,84.57%的教师支持高中开设大课间活动,只有小部分反对,可见,教师对于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的积极影响还是意识到的,这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层面、教学实践经验是分不开的;家长方面来看,只有61.55%家长能够理解并支持体育大课间活动而32.37%的家长持反对态度,其中原因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家长体育科学锻炼知识匮乏以及社会人生背景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想体育大课间活动顺利开展,进行必要的体育科普知识宣传还是必要的。
3.3 学生对大课间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
表3-2 大课间能否提高运动技能的调查表
有所提高(%) 不清楚(%) 没有提高(%)
调查的全体学生 90.38 5.85 3.77
从调查来看,90%以上的高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比较认可和积极参与的,另外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应包含许多体育活动锻炼选项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自主或者相互练习老师在体育课堂上教授的技术动作,使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得到巩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技能教学编入大课间活动中,让体育运动与游戏等有机结合,再配以合适的音乐,这将大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4 影响烟台城镇高中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因
调查结果表明,“时间浪费在中间环节太多,真正锻炼的时间太少”是制约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首选因素。有些高中学校虽然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了活动时间,但教学楼到活动地点太远,另外租借、归还体育器材,组织同学活动等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因而使得学生真正活动的时间大大缩水;另外活动的场地、器材太少也是阻碍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因素;管理、组织不够严密也是影响现今烟台城镇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活动的人数较多,活动范围较大,难于组织管理;二是学校管理组织大课间活动的人员有限,使得体育教师在管理组织大课间活动中显得力不从心。
4 建议
4.1要充分重视高中学生的身体锻炼,让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发挥其优点,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2上级主管部门要从物质条件层面上解决保障问题。场地、器材、经费、时间、学校重视等五个基本条件是制约体育大课间活动进程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效性的瓶颈。建议高中学校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必要体育工作保障体系,明确职责、保证制度。
4.3接受采纳多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确保有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项目,让更多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中。
4.4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的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有活动创新的观念和组织练习的手段、组织形式和练习内容,来增强活动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5针对高中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编制一些针对性强的放松身心的体育活动,在高考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练习,保证在满足学习需要的同时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向苏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意探索[J].《体育教学》,2008,(1)
[2]刘勇.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8B)
[3]赖新强.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教师学报,2007,(6)
[4]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6)
[5]李嘉鹏.体育大课间活动与校园体育特色[J].《体育师友》,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