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蚂蚁和大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蚂蚁和大象范文1
森sēn林lín里lǐ的de运yùn动dòn会huì开kāi始shǐ了le,一yì头tóu又yòu高āo又yòu大dà又yòu胖pàn的de大dà象xiàn,成chén了le全quán场chǎn的de摔shuāi跤jiāo能nén手shǒu。它tā先xiān是shì和hé斑bān马mǎ摔shuāi,斑bān马mǎ哪nǎ是shì他tā的de对duì手shǒu,三sān下xià两liǎn下xià斑bān马mǎ就jiù被bèi摔shuāi倒dǎo了le。大dà象xiàn又yòu和hé长chán颈jǐn鹿lù摔shuāi,长chán颈jǐn鹿lù个è子zi虽suī然rán很hěn高āo,可kě是shì身shēn子zi没méi有yǒu大dà象xiàn大dà,三sān下xià两liǎn下xià,大dà象xiàn又yòu把bǎ长chán颈jǐn鹿lù摔shuāi倒dǎo在zài地dì上shàn了le。大dà象xiàn暗àn暗àn高āo兴xin:嘿hēi,谁shuí也yě不bú是shì我wǒ的de对duì手shǒu,今jīn儿er的de冠uàn军jūn准zhǔn是shì我wǒ。
大dà象xiàn正zhèn在zài等děn新xīn来lái的de对duì手shǒu,谁shuí知zhī道dào新xīn来lái的de对duì手shǒu竟jìn是shì一yì只zhī小xiǎo蚂mǎ蚁yǐ。大dà象xiàn一yí见jiàn蚂mǎ蚁yǐ过uò来lái,笑xiào得de肚dù皮pí都dōu疼tén了le:“哈hā哈hā,小xiǎo蚂mǎ蚁yǐ,你nǐ也yě敢ǎn来lái和hé我wǒ大dà象xiàn摔shuāi跤jiāo啊?哈hā哈hā。”小xiǎo蚂mǎ蚁yǐ说shuō:“试shì试shi看kàn,试shì试shi看kàn。”
大dà象xiàn说shuō:“试shì试shi看kàn,试shì个è啥shá劲jìn呀y?我wǒ看kàn你nǐ就jiù认rèn输shū吧b,啊á!”
小xiǎo蚂mǎ蚁yǐ眨zhǎ眨zh眼yǎn,一yí副fù不bú认rèn输shū的de样yàn子zi,大dà象xiàn摆bǎi出chū不bù可kě一yí世shì的de架jià势shì说shuō:“小xiǎo蚂mǎ蚁yǐ啊,这zhè样yàn吧b,我wǒ站zhàn在zài这zhè一yí动dòn不bú动dòn,任rèn你nǐ推tuī,任rèn你nǐ拉lā,任rèn你nǐ踢tī,任rèn你nǐ踹chuài,不bù管uǎn你nǐ采cǎi取qǔ什shén么me方fān法fǎ,只zhǐ要yào能nén把bǎ我wǒ摔shuāi倒dǎo在zài地dì,今jīn儿er的de冠uàn军jūn算suàn是shì你nǐ的de了le。”
“说shuō话huà要yào算suàn数shù。”
“我wǒ大dà象xiàn什shén么me时shí候hou说shuō话huà不bú算suàn数shù啊!”
小xiǎo蚂mǎ蚁yǐ对duì裁cái判pàn说shuō:“请qǐn你nǐ吹chuī哨shào,摔shuāi跤jiāo开kāi始shǐ。”
裁cái判pàn员yuán一yì声shēn哨shào响xiǎn,于yú是shì,一yì场chǎn奇qí特tè的de摔shuāi跤jiāo比bǐ赛sài开kāi始shǐ了le。
蚂蚁和大象范文2
大气是形容人做事很有气度,不拘泥于小节,大度更强调一个人不计较,心胸开阔。
大气:
1、名词,大的气度,大的气势。
2、形容词,气度大,气势大。
大度:
1、形容人气量大,能容人。
2、纸张大小的一种俗称。
蚂蚁和大象范文3
【摘要】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拟血管性痴呆(V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清醒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建立VD动物模型;造模后给予bFGF干预治疗;采用跳台法、避暗法及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bFGF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P<0.01);海马5HT和DA含量增加(P<0.05,P<0.01)。结论 bFGF通过调节脑神经递质5HT和DA含量改善拟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5羟色胺;多巴胺
有研究认为65岁以上的脑卒中幸存者中,大约1/3于发病后3个月内出现血管性痴呆(VD)〔1〕。在我国,VD可能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形式〔2〕。但其发病的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明了,临床干预手段缺乏特异性〔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对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和功能维持具有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4〕。大量的研究已肯定其对神经保护的作用〔5,6〕。而bFGF对VD引起的单胺类递质改变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实验在制备VD模型小鼠的基础上采用bFGF进行干预治疗,并检测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旨在探讨bFGF治疗VD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试剂
昆明种小鼠,体重(30.0±3.12)g,雌雄兼用,由长春高新区医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072008。bFGF注射液由Peprotech提供。DA、5HT均由Sigma公司提供。
1.2 动物模型制备及治疗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VD模型组(简称“模型组”),bFGF干预组(简称“bFGF组”)。参照文献采用清醒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建立VD动物模型〔7〕。清醒小鼠仰位固定,行颈部切口,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模型组和bFGF组固定拉紧丝线阻断血流,10 min后松线使血液再灌注20 min,如此反复3次。假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套丝线扣,但不阻断血流。术后每日肌注青霉素0.2万U,连续3 d。bFGF组给予bFGF 100 μg/kg溶于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手术后首次即刻给药,以后每日1次,连用7 d〔8〕。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7 d。
1.3 跳台实验
小鼠置跳台仪中,适应环境3 min后,底部栅板通电,记录小鼠跳上平台的时间(反应期)和5 min内小鼠遭受的电击数(错误次数)作为学习成绩;24 h后将小鼠放于平台上,底部栅板通电,记录小鼠跳下平台的时间(潜伏期)及5 min内的错误次数,作为记忆成绩。电压36 V,反应期、潜伏期指标以秒(s)为单位。测验时若小鼠停留在台上超出5 min,将其取下放入箱内,尾对平台,给予电刺激,记录潜伏期。
1.4 避暗法
将小鼠放入明室中,在箱内自由活动3 min。3 min内不进入暗室者剔除(预选时不通电)。1 h后正式进行学习训练,记录小鼠进入暗室遭受电击所需时间为潜伏期,并记录5 min内遭电击次数(错误次数)作为学习成绩;24 h后重复上述过程,记录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作为记忆成绩。电压为36 V,潜伏期指标以秒(s)为单位。
1.5 Morris水迷宫实验
1 w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采用Morris水迷宫图像分析系统,在直径80 cm圆形水池中设一低于水面1 cm透明站台,水温(25±2)℃,行为测试在安静环境内进行6 d。前5 d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将小鼠从东、南、西、北4个入水点背对站台轻轻放入水池,同时开始记录小鼠自入水到找到平台所需时间即逃避到平台上的潜伏期,每次间隔30 s。4次潜伏期时间的平均值作为当日最终潜伏期时间作最后统计。如果小鼠在120 s内未找到平台,其潜伏期按120 s计算。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将水迷宫中的平台撤出,小鼠从平台的对角线处放入,记录小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即穿越有效区的时间和120 s内穿越平台的次数。
1.6 5HT和DA的检测
将小鼠迅速断头、取脑,放入预先冰冷的生理盐水中,去除脑膜和血管,分出海马,称重后加入预先冰冷的加入少量酸化正丁醇的玻璃匀浆器中,研磨制成匀浆,4℃ 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5HT和DA。
1.7 HE染色
水合氯醛麻醉后,迅速剖开胸腔暴露心脏,剪开右心耳,夹持心尖,自心尖左侧剪开左心室,将大隐静脉穿刺针经左心室插入升主动脉,灌注生理盐水,待血色变淡后,继以4%多聚甲醛(4℃)灌注固定,直至动物呈僵硬状态。原位静置1 h后取脑,用上述固定液后固定。取视交叉至体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冠状切片,厚度8 μm,进行常规HE染色,程序如下:石蜡切片常规脱蜡下行至蒸馏水中待染;切片置苏木素染液5 min,自来水洗去多余的染料;切片放入盐酸酒精中数秒钟,水洗;切片入氨水溶液中至细胞核变蓝;将返蓝的切片充分水洗,去掉碱性物质,然后入1%伊红水溶液中5 min,洗去多余的伊红;显微镜下观察核浆染色对比清晰后梯度酒精脱水、封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
1.8 统计学处理
数据表达采用x±s,采用t检验比较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bFGF对拟VD小鼠跳台实验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小鼠学习训练和记忆测试中的各项指标相近,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学习训练中反应期延长(P
2.2 bFGF对拟VD小鼠避暗实验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小鼠潜伏期,错误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训练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潜伏期延长(P
2.3 bFGF对拟VD小鼠Morris水迷宫的影响
定位航行实验:各组小鼠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但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bFGF组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小鼠穿越有效区时间以及穿越平台的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穿越有效区时间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bFGF组小鼠穿越有效区的时间延长(P<0.05),穿过平台的次数增多(P<0.01)。见表3。表3 bFGF对拟VD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及空间探索实验的影响(略)
2.4 bFGF对拟VD小鼠DA和5HT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小鼠海马组织5HT和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脑海马组织5HT和D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
2.5 海马组织CA1区HE染色观察
正常组:小鼠海马 CA1 区锥体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细胞排列较致密整齐,锥体细胞可见多层。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VD 模型组:小鼠海马 CA1 区锥体细胞稀疏,层次不清楚;有部分细胞缺失;有的细胞旁有空染区,出现核固缩、胞质浓染、胞体变小。bFGF组:小鼠海马组织 CA1 区锥体细胞排列尚整齐,层次尚清楚;较少见核固缩现象。
3 讨论
脑血管病所致脑组织反复缺血再灌注和长期慢性脑灌注不足是VD的主要原因〔9〕。本实验首选采用清醒小鼠反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VD模型。目前多用Morris水迷宫检验空间学习能力和参考记忆力,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作为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式条件反射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动物经过一次电击刺激后记忆获得和巩固情况。本研究通过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证明模型小鼠的被动回避反应能力和空间分辨能力均下降,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同时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出现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均说明此模型是较为理想的VD动物模型。bFGF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模型组,表明bFGF能够明显改善VD小鼠的智能。在VD的发病中,神经递质的改变对疾病的发展程度及预后相当重要。已有资料表明,VD发病过程中大脑海马的神经递质明显减少,尤其是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与VD的智力下降密切相关。多数学者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期间单胺的合成及降解均受抑制,同时神经末梢突触对单胺的贮存和重摄取功能也几乎丧失,这就使缺血前已合成的神经递质大量释放进入细胞间隙,最后这些递质一部分被降解,一部分被带入脑脊液及血液中,致使脑组织中递质含量下降。也有学者认为缺血早期神经元受到缺血的刺激,对神经递质的合成及释放增加,随着神经元破坏加重,其合成及释放又被抑制。本实验中VD小鼠脑组织海马区DA、5HT含量明显下降,这与其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基本一致〔10〕,bFGF组海马组织5HT和DA含量明显提高。本研究显示,bFGF可以通过上调海马组织5HT和DA含量改善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惠成,陈景清,曹中昌,等.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及生活功能变化的随访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725.
2 Roman GC.Vascular dementia may be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J〕.J Neurol Sci,2002;15(203204):710.
3 Fernandez M,Castro J,Molano A,et al.Prevalence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J〕.Curr Alzheimer Res,2008;5(1):619.
4 Springer JE.Nerve growth factor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Exp Neurol,1998;102(2):35465.
5 LinD A,Finklestein SP.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treatment for stroke〔J〕?Neuroscientist,1997;28(3):24750.
6 Bethel A,Kirsh JR,Koehler RC,et al.Intravenous basic growth factor decreases brain injury resulting from focal ischemia in cats〔J〕.Stroke,1997;28:60916.
7 岑德意,周兰兰,明 亮,等.清醒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6(2):2203.
8 杨 琴,胡常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发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25(4):3457.
蚂蚁和大象范文4
【关键词】 大鼠;葛根素;脑缺血损伤;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海马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uerarin on the expression of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in hippocampal neurons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methodsthe model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was established by achiev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with thread.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ischemia time groups, including 2 hour, 12 hour and 24 hour ischemic models and the control. puerarin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the models. the volum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as determined by tripheye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nnos-positive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us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the ce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in 2-hour and 12-hour puerarin intervention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p<0.05),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4 hour ischemic model and the control (p>0.05). the number of nnos-positive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started to increase in the 2-hour ischemic rats, and reached the peak in the 12-hour ischemic rats. the nnos-positive cells in the puerarin-therapy ra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s.conclusionnnos is involved in the early ischemic brain injury. puerarin may protect the brain neurons from ischemic injury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nnos in the neurons.
key words: rat; puerarin;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nitric oxide synthase; hippocampus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生理状态下活性很低,一旦被激活,则可持续产生大量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参与脑缺血的病理损伤过程[1]。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对缺血损伤保护等作用[2]。已有研究发现葛根素对中枢神经元的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但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是否有nnos的参与尚不明确。本实验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缺血后海马区不同时间段nnos表达的变化,并阐明葛根素是否对nnos有抑制作用,以进一步探讨其脑保护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和仪器葛根素购自陕西安康正大制药厂。兔抗大鼠nnos多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sabc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leicu-2045德国产石蜡切片机,应用德国leica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1.2实验动物与分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05只,鼠龄2~3月,体重250~300g,购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3组:模型干预组(n=45)、模型对照组(n=45)和假手术组(n=15)。模型干预组及对照组根据干预时间不同又分为2h组、12h组、24h组,每组15只。各模型干预组分别于分组对应的时间点给予一次性葛根素注射液(100mg/kg)腹腔注射,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1.3脑缺血模型的制备参照zea-longar[3]和koizumi[4]的插线方法,略加改良。应用100ml/l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线栓的制作选市售标准尼龙渔线,直径规格为0.24~0.26mm,头部沾上清漆约0.5cm,使其头部略粗且光滑,晾干后酒精清洁,临用前置肝素中浸泡10min。从左侧颈总动脉插入,进入长度约为18~20mm,略感阻力即停止进线,从而制造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完全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记录线栓时间,均为持续栓塞。模型成功标准:①右侧肢体疼痛回缩迟钝或消失;②提尾倒悬时右上肢向胸前屈曲;③行走时右侧倾倒或向右转圈。模型干预组及对照组均建成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同上。
1.4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标本的制备与分析给药5h后,将大鼠麻醉迅速断头,剥离大脑。生理盐水冲洗片刻,-20℃速冻5min,然后弃去小脑和延髓,将脑从额极向后连续冠状切面,每2mm一张。放入10g/l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ye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中,37℃摇晃恒温孵育30min,0.1mol/l磷酸盐酸缓冲溶液冲洗2~3次。然后用40g/l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h。将固定的脑片按切片顺序排列,拍照后扫描输入计算机。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每一脑片白色区域的面积及红色区域的面积,乘以厚度(2mm)并将所得数值相加得相应的体积。
1.5取材与制片给药5h后,以100ml/l水合氯醛3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进行心内穿刺灌注固定,先用约250ml室温肝素盐水快速灌注,继之以4℃ 40g/l多聚甲醛300ml缓慢灌注固定1h。立刻断头取脑,沿视交叉冠状位切取大脑组织并分离小脑组织,将其置于40g/l多聚甲醛缓冲固定液12h,固定,随后梯度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片厚7μm)。石蜡切片经水浴烫片,贴在预先以多聚赖氨酸处理的载玻片上,60℃ 1h,37℃烘箱过夜。分别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
1.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nos阳性细胞石蜡切片常规脱蜡,30ml/l h2o2室温孵育40min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热抗原修复10min,室温冷却2h,正常山羊血清封闭20min,滴加一抗兔抗大鼠nnos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4℃冰箱过夜,生物素化二抗室温孵育40min,滴加磷酸盐酸缓冲溶液工作液,37℃孵育20min,dab显色5min,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磷酸盐酸缓冲液分别代替一抗经上述步骤染色作空白对照。
1.7nnos阳性细胞的图像分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所有nnos阳性神经元,以细胞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每张切片高倍镜(10×40)下随机选择5个不同的视野,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拍照,采用自带图像分析软件计数每个视野中阳性细胞数,取其平均值。
1.8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梗死体积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正常组织被染成红色,梗死灶呈苍白色,从而确定脑梗死范围并得到其梗死体积;假手术组脑组织被染成红色,无苍白色的梗死灶。2h干预组和12h干预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4h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梗死体积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表1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2.2各组he染色的病理特点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核膜清楚,核仁明显,未见神经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对照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分布不均,可见胞体皱缩,胞质浓缩,核固缩深染。干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介于上述两组之间(图1)。
2.3各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细胞数的比较镜下观察见假手术组海马锥体细胞层有散在分布的nnos阳性细胞,以胞质染色为主。对照组及干预组均见散在分布的nnos阳性细胞(图2),且阳性细胞数均增加,12h组表达最高,24h组较12h组有所下降,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海马ca1区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2)。表2各组大鼠海马ca1区nnos阳性细胞数的比较与对照组各相应时间点相比,*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δp<0.01。图1不同组海马ca1区he染色的病理改变fig.1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a1 hippocampal neurons in different groups (he, ×400)a:假手术组;b:2h对照组;c:2h干预组。〖2〗a:假手术组; b:2h对照组;c:12h对照组;d:24h对照组;e:2h干预组;f:12h干预组;g:24h干预组。图2海马ca1区的nnos阳性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fig.2 the nnos-positive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ca1(×400)
3讨论
no以l-精氨酸为底物,在nos催化作用下生成,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n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两重作用[5]:一方面具有神经介质传递信息的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另一方面具有神经毒性作用。nnos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尤其是小脑神经元中,脑缺血后过度表达的nnos在神经细胞早期损伤中起关键作用[6],其损伤机制可能是nnos表达上调,产生大量no,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线粒体及dna,诱导细胞凋亡,产生神经毒性作用[6]。因此,nnos及no在脑缺血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实验选择对脑缺血相对较敏感的海马区,观察脑缺血后海马ca1区nnos表达的变化,发现缺血2h组nnos表达升高,12h组进一步升高,24h组较前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nnos介导脑缺血早期的损伤,并表现为先升高、后有所下降的趋势。杨卫忠等[7]研究显示nnos mrna在缺血0.5~6h呈高表达,nnos基因在脑缺血早期表达,nnos主要在神经细胞胞质中表达,脑缺血发生后即有短暂的no增高,主要由神经元的nnos及血管内皮的nnos介导。国外学者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查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部位见nnos的神经元数量在4h增至高峰,24h开始减退,约7d后回到缺血前水平[8]。而在长时间的脑缺血模型中,也可检测到nnos mrna表达的增加[9]。脑缺血后期nnos活性的下降与快速升高的no有关。no可以使nnos中巯基亚硝基化,导致nnos活性下降。
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我们先前的实验亦证明葛根素可提高缺血脑组织细胞内氧浓度达到脑保护作用[10]。本实验结果表明,12h内给予葛根素干预能够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24h后葛根素干预脑梗死体积虽有所减小。但是,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神经保护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缺血半暗带,如果半暗带区域的神经细胞得到救治,梗死区域将不会扩大。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脑梗死后早期应用葛根素能够挽救缺血半暗带内的细胞,从而明显地减少梗死体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葛根素后海马ca1区nnos表达减少,提示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海马nnos的表达,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nnos的波动将引起细胞内no的波动;而王姿颖等[11]和谭军等[12]均报道在大鼠模型中可见葛根素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no的含量而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因此,葛根素干预后细胞内nnos表达的抑制应是其脑保护的一重要机制。但是,它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减少nnos的表达,从而拮抗no的毒性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splugues jv. no as a signaling molecule in the nervous system \[j\]. br j pharmaco, 2002, 135(5):1079-1095.
\[2\]潘洪平.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的药理研究进展 \[j\]. 广西医学, 2003, 25(10):1941-1942.
\[3\]longa ez, weinstein pr, carlson s, et al.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stroke, 1989, 20(1):84-91.
蚂蚁和大象范文5
关键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水杨酸;乙烯;基因表达
中图分类号:S532;Q786;S4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238-03
Effects of Infection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on Gene Expressions of Key Enzymes in Salicylic Acid and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Potato
ZHU Jia-li1,DING Yan1,XU Hong-zhang1,XIN Cui-hua1,CAI Lu1,XIAO Huan-huan1,
HE Yan-hong2,LI Na1,GUO Jiang-bo1
(1. Inner Mongolia Key Laboratory of Biomass-Energy Conversion/School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Inner Mongolia, China; 2. Forestry Colleg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20, China)
Abstract: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 and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 synthase(ACS) are the key enzymes in the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salicylic acid and ethylene respectively.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ene encoding these key enzymes(poPAL and poACS) in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fter injection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physiological strain 89148-9 to potato transgenic resistant strains DR1, DR3a and wild susceptive line D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pression of poPAL and poACS genes was increased in leaves of the three potato lines after inoculation of P. infestans. The expression level in transgenic lines was mostly higher than that in wild line and the peak value in transgenic lines generally appeared earlier to that in wild lin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oPAL and poACS were related with the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in potato; but the expression model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ransgenic lines and wild line, which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resistance or susceptibility to P. infestans.
Key words: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Phytophthora infestans; salicylic acid; ethylene; gene expression
收稿日期:2012-08-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44);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BS0506,2012MS030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NJZZ11139);内蒙古科技大学李保卫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教育厅“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朱佳莉(1990-),女,江苏丹阳人,在读本科生,生物技术专业;通讯作者,郭江波(197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博士,
主要从事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研究,(电话)15044701654(电子信箱)。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缓解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马铃薯晚疫病则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病害,给马铃薯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探明其抗病机制意义重大。
植物在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以降低病害造成的伤害。其中体内产生信号分子进而诱导一系列防卫基因表达和代谢变化是植物抗病行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乙烯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以诱导植物的抗病反应[2,3]。本研究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2个马铃薯抗晚疫病株系DR1、DR3a和野生型株系DG为材料,利用水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基因(poPAL)和乙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ACS)基因(poACS)的保守区设计特异引物,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接种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89148-9后各株系中两种酶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深入了解马铃薯抗晚疫病能力与水杨酸和乙烯信号分子介导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前期试验获得的转基因抗晚疫病马铃薯株系DR1、DR3a和野生型株系DG为材料,采用苗钵(10 cm×10 cm)温室培养。取生长8~10周的植株为接种对象。
1.2 试验方法
1.2.1 马铃薯接种晚疫病病原菌 ①制备游动孢子。将生长14 d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89148-9的孢子囊用无菌水冲洗到灭菌培养皿中,在4 ℃冰箱中放置6 h使其释放游动孢子,然后镜检游动孢子浓度并稀释调整到终浓度为5×104 个/mL用于接种。②接种。每株系只取中上部3片叶接种,每片叶接种20 μL游动孢子液,接种后置于接种箱培养,培养条件为18~25 ℃、光照16 h/d,接种后24 h内用塑料膜覆盖保持100%的相对湿度,分别于接种后0、12、24、48、72 h取样用于poPAL和poACS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1.2.2 基因特异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poPAL(序列号Z37106)和poACS(序列号AB041521)基因序列,使用软件Prime 5.0设计特异引物,引物序列分别为poPAL,5′-GCTAGAGGTGCT
AGTGCTAAGGGATT-3′和5′-TTTGAAACCCTAGA
TAAGGAAATGGC-3′;poACS,5′-TCCTGGTGATGC
ATTTCTAGTTCCT-3′和5′-ATCCATCCAAATAAA TAGGCCAGCAT-3′。
1.2.3 目的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 植物总RNA采用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RNAprep法提取,cDNA的合成按照普洛麦格(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M-MLV逆转录酶操作说明进行。各株系cDNA浓度通过内标引物(poactin,5′-GATGGTGTCAGCCACAC-3′和5′-ATTCCAGCAGCTTCCATTCC-3′)来调整,然后以该cDNA为模板扩增。反应程序为:94 ℃ 4 min;94 ℃ 45 s,60 poPAL/57 poACS ℃ 45 s,72 ℃ 70poPAl(poactin)/40poACS s。PCR产物用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T-PCR半定量积分分析使用GelPro 60分析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接种晚疫病病原菌后各株系poPAL基因的表达情况
接种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89148-9对3个马铃薯株系poPAL基因的表达都有持久的诱导作用,从3个株系中都扩增出了长度约为1.2 kb的产物。对RT-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1)和半定量积分分析(图2)发现,转基因DR1株系中poPAL基因的表达量在接种后24 h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迅速下降,到72 h时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接种前水平;转基因DR3a株系中poPAL基因的表达量也在接种后24 h时达到最大,并保持一段时间的高表达量然后缓慢下降;野生型DG株系中poPAL基因表达量在接种后12 h时达到最大,到48 h时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接种72 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略低于接种前水平。除72 h时转基因DR1株系中poPAL基因的表达量与野生型DG株系相当外,接种晚疫病病原菌后72 h内转基因DR1和DR3a株系中poPAL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DG株系。
2.2 接种晚疫病病原菌后各株系poACS基因的表达情况
接种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89148-9对3个马铃薯株系poACS基因的表达都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从3个株系中都扩增出了长度为681 bp的产物。对RT-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3)和RT-PCR半定量积分分析(图4)可以看出,DR1株系在接种后12 h时poACS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在12~48 h内一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然后逐渐下降,但72 h时其表达量仍高于接种前;转基因DR3a株系接种后12 h poACS基因表达量迅速升高,24 h时poACS基因的表达量略有升高,但与12 h时没有显著差异,之后poACS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下降,到72 h时其表达量低于接种前水平;野生型DG株系接种后24 h时poACS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大,然后逐渐下降,到72 h时poACS基因的表达量已检测不到。在整个观察期内,转基因DR1和DR3a株系中poACS基因的表达量远高于野生型DG株系,而且转基因株系中的诱导为连续诱导,而野生型为不连续诱导,在接种后72 h时该基因不表达。
3 小结与讨论
水杨酸在植物的系统获得性抗性中是必不可少的信号物质[4],研究发现增加内源水杨酸表达量或者外施水杨酸都可以诱导系统获得性抗性[5-7]。本研究发现,接种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89148-9后,在马铃薯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株系中都诱导了poPAL基因的表达,表明水杨酸可能是马铃薯抗晚疫病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8]一致。但同一株系不同时间和不同株系同一时间该基因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转基因株系可能通过调控poPAL基因诱导表达的强度来实现对晚疫病的抗性。
在高等植物中,ACC经ACS或者ACC氧化酶(ACO)合成乙烯,它们是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而ACS和ACO受生物胁迫或者非生物胁迫正调控[9]。本研究发现,在接种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89148-9后,在马铃薯转基因和野生型株系中都诱导了poACS基因的表达,表明乙烯可能是马铃薯抗晚疫病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这与之前的报道一致[10]。但同一株系不同时间和不同株系同一时间该基因表达量有一定的差异,这说明转基因株系可能通过对该基因诱导表达的强度和时序的调控来实现其对晚疫病的抗性。
本研究选用的2个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株系在接种晚疫病病原菌后都启动了水杨酸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只是启动的强弱和时序上有较大的差异。这表明并非只有抗病株系才启动防御反应机制,而是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植物都具有潜在的防御反应机制,这些防御反应基因通过识别、信号传递和诱导,使植物自身防御系统被激活而相关防御反应基因被诱导表达[11,12]。同时也支持了有关水杨酸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在抗病防御反应机制中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复杂的交叉与重叠作用的结论。但是各株系接种晚疫病病原菌后相关基因的启动强度与时序性有较大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植物与病原菌所组成的不同互作系统引起的,也可能就是抗、感晚疫病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 屈冬玉,谢开云,金黎平,等.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358-362.
[2] DEMPSEY D M A,SHAH J,KLESSIG D F. Salicylic aci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plants[J].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1999,18(4):547-575.
[3] DONG X. SA,JA,ethylene,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plants[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1998,1(4):316-323.
[4] GAFFNEY T, FRIEDRICH L, VERNOOIJ B, et al. Requirement of salicylic acid for the induction of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J]. Science,1993,261(5122):754-756.
[5] MALAMY J,CARR J P, KLESSIG D F, et al. Salicylic acid: A likely endogenous signal in the resistance response of tobacco to viral infection[J]. Science,1990,250(4983):1002-1004.
[6] YALPANI N,SILVERMAN P,WILSON T,et al. Salicylic acid is a systemic signal and an induce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in virus-infected tobacco[J]. The Plant Cell Online, 1991,3(8):809-818.
[7] ENYEDI A J,YALPANI N,SILVERMAN P,et al. Localization, conjugation, and function of salicylic acid in tobacco during the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to tobacco mosaic viru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2,89(6):2480-2484.
[8] HALIM V A, ESCHEN-LIPPOLD L, ALTMANN S, et al. Salicylic acid is important for basal defense of Solanum tuberosum against Phytophthora infestans[J].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2007,20(11):1346-1352.
[9] BLEECKER A B,KENDE H. Ethylene: A gaseous signal molecule in plants[J]. 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2000,16(1):1-18.
[10] SCHLAGNHAUFER C D,ARTECA R N, PELL E J. Sequential expression of two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genes in respons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leaves[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1997,35(6):683-688.
蚂蚁和大象范文6
摘 要:信息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海外电视剧不断在中国掀起收视。在此过程中,观众自发追剧现象功不可没。然而,这些海外电视剧为什么深受不同历史社会构造的中国观众的喜爱?笔者以具体日本电视剧文本《打工仔的梦想房》和《BOSS》为例,结合受众的社会构成,通过分析其对日剧文本的解码,探索“文化近似性”因素对观众解码的作用。
关键词 :电视剧文本 受众 解码 文化近似性
一、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的电视文化研究将电视剧文本置于信息发送者和受众者二元对立的结构框架内进行。英国伯明翰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斯图尔特·霍尔提出电视剧“编码与解码”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电视剧研究模式,开创了对受众在解码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的研究先河。约翰·菲斯克在《电视文化》中提出,观众是具有积极性的主体。这些社会主体拥有自己的生活史,生存于特定的社会构成(阶层、性别、年龄、宗教等混合因素)中,由复杂的文化传统所构造。其主体性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经验、媒介与媒体以及文本中的经验[1](P87)。这些被定位于社会性读者的主体,不仅从文本中提取意义,而且与文本进行对话。
因受众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或其所属的社会集团、社会性别、民族的不同,对信息意义的解读也不同。然而,历史、社会、文化等结构不同的中国观众是如何对话日本电视剧文本的?为解答此问题,笔者选取日剧中受中国观众好评的励志剧和侦探剧代表《打工仔的梦想房》和《BOSS》两部电视剧作为分析对象。参考影视评论网站豆瓣网上观众发表的评论,结合他们的历史、社会构造,探索其是如何充满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地对日本电视剧文本进行解码和再生产的。
二、电视剧文本《打工仔的梦想房》的受众解码
《打工仔的梦想房》是由富士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曾获得2010年秋季档日剧的收视冠军。主人公诚治毕业于一所三流大学,初入社会时浮躁不安、自以为是,愤然辞去刚做三个月的工作,沦为无业游民。面对父亲的训斥与遭受邻居冷暴力而精神抑郁的母亲,诚治开始反省自己,树立为母亲买新房的目标。重面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变得勤劳务实,决定在收入较高的建筑工地打工。同时遇到了为梦想奋斗的女主人公真奈美,真正明白了努力和人生的意义。
在豆瓣网搜索《打工仔的梦想房》,共有13779人对其进行评价[1]。如下评论,可以看出观众与剧中主人公诚治有着相似的经历。“为什么说它是一部适合我们80后的剧呢?剧中的诚治刚好是我们这一代刚入职工作,又不是很久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所有人的通病就是喜欢理想化自己工作后的生活。”
此类评价颇多,可见很多观众曾经或正在处于和主人公诚治相似的状态。从离开大学校园的这座象牙塔走向社会,无法适应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处处碰壁。这也是当下大多数中国大学生所直面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630万人。然而,近几年对大学生需求的增加远远不及大学毕业生增长的速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化,高等知识分子加入一般劳动者队伍。大学时代社会的宠儿在踏足社会时,被“卖方市场”的现实所挫。如下面观众所述,“大多数80后一代的年轻上班族,虽然是有吃有穿了,但前途依然未卜,未来的结婚、养老、小孩教育,甚至买房,一切都是浮云,最基础的生活变成HERMES铂金包般的奢侈品。”如同“蚁族”和“房奴”所描述的,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迫于就业和住房压力,对未来充满焦虑和不安。
观众与诚治产生共鸣之处除了同样面临的就业问题外,还有诚治父子间的关系及其家族关系。“主角诚治的父亲是家庭中典型的强硬派,他们时常会反驳你的理论,用大人的思维来教你怎么成为一个社会人。而诚治的母亲则是典型的婉柔派,他们是支持你梦想的人,他们宽容、平和,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将自己的担心放在心里。”同为中国儒家文化圈影响下的中日两国家庭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有着共通之处。“严父慈母”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理想的家庭模式,父亲往往是不善言辞将对子女的爱通过训斥的方式表达出来。观众中多数人都有着被父亲所训斥、被母亲所袒护的成长经历。
无论是就业问题还是家庭问题,从诚治身上可以发现自己的影子,观众对主人公诚治的经历和心境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如下面观众所述“这部剧无疑给现阶段的我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自己的状态真的是我人生中的最低谷,但是我想我会走出来。”《打工仔的梦想房》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看到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诚治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也助长了观众相信自己会实现美好未来的想法。与美剧、韩剧不同,着重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向观众传递正能量的“励志剧”往往将主人公设定为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这更容易使观众将自己的感知、心情和主人公交织在一起而产生情感一体化。
三、电视剧文本《BOSS》的受众解码
日剧《BOSS》由富士电视台分别于2009年4月16日到2009年6月25日、2011年4月11日到6月30日分两季播出。面临多样化的犯罪和低下的检举率,日本东京警视厅设立了特别对策犯罪室。受野立信次郎之托,由美国研修归来的大泽绘里子担任BOSS,其下属是被各个部门当作多余包袱的所谓的“精锐”。两季《BOSS》在豆瓣网上分别有29654[2]人和15380[3]人对其进行评价。
笔者选取关注度较高的热门评价进行分析。“天海佑希扮演的女强人,总是超级强势的三高剩女,给人以根本不需要男人的印象。”“御姐是强大气场的散发者,而女王,是完全无敌的存在。”如上面观众所评论,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不同,女主人公大泽绘里子作为一个工作能力超强的女性登场。通过“三高剩女”“御姐”“女王”等用词可以看出大泽绘里子在观众心目中是一个不依附男人、内心强大的酷女性形象。在男权社会的警视厅被嘲笑,依然态度凛然、毫不妥协。女性BOSS被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所肯定和赞赏。1970年代以后,中国女性的就业意识也开始萌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追求经济独立自主的女性不断增加,男女社会性别平等观念不断增强,女性的工作能力受到重视。当今,活跃在各大职场的女性的身影不断增加。如下面观众所述,在想成为什么样的女性这个问题上“BOSS给我了一个答案,一个参照物,一个标杆”。女性BOSS大泽绘里子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榜样式的存在。《BOSS》所展现的职业女性形象与中国观众的社会性别观相符,得到观众的心理认同和憧憬。
除女性BOSS外,对电视剧其他角色的评价也较多,大泽绘里子所领导的下属汇集了各部门所遗弃的成员。然而,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向不同喜好的观众呈现了一款适合自己的人物画廊,成为吸引其注意力的焦点。该剧不仅展现人物的闪光点,也大胆地刻画其弱点和个性,有观众表示《BOSS》运用幽默夸张的手法塑造的一个个充满特色的人物形象是该剧的魅力所在。
洪美恩在《观看〈达拉斯〉》中指出,消费者从媒介文化中得到的来源于对符合自己心情的东西的认识和感情移入[2](P20)。日剧人物设置的现实性、日常性、可替代性的特点使得观众更容易发生感情移入。在观看过程中,观众对自己所认可的故事或憧憬的人物形象,自然而然进行感情移入,并从中获得希望和即是观众被吸引的原因。
四、结语
岩渕将日剧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间的传播置于文化近似性与近时性相结合的框架内进行分析,指出相似的文化因素以及种族特征促进了文化共鸣感的产生,更容易唤起情感现实主义的产生[3]。尽管社会文化方面存在着相异的因素,不同空间内发生的相似经验、故事,使电视剧文本的受众者容易产生共鸣和亲切感。同为中华儒家文化圈影响下的中日两国在面临的社会问题、人际关系、价值观方面存在着相似因素。相同或相近的时间范畴、不同的空间范畴内存在着相似的文化语境对受众的解码作用不容忽视。
注释:
[1]参照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944035/,2014年9月22日。
[2]参照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692611/,2014年9月22日。
[3]参照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951228/,2014年9月22日。
参考文献:
[1]约翰·菲斯克著,祁阿红,张鲲译.电视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Ien Ang.Watching Dallas: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M].London:Methuen,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