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名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名人范文1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法则。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要想体魄康健,必须法则天地,随从阴阳,分别四时,这样才能健身全神。如果不按客观规律养身,就会伤神损体,得病成疾。
一年四季,什么季节易得哪种病要牢记,什么节气进什么食、服哪些药要慎行。一日生活也要养成规律,力求做到起居有常,食欲有节,办事有度,活动有序。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即使身体欠安,亦可通过修身养性之锻炼,实现健康、长寿之宿愿。
蒲虔贯与药枕为伍
蒲虔贯是宋代司仪郎,他对养生颇有研究,在实践中摸索出用药枕防病治病的好方法。一次他卧床不起,读书怡心,无意中发现一个枕药治病的故事。古时有个经营药材的客商,常在各地收购药材。一次他在外地买药,路遇大雨,因中风病倒在客店中,头晕目眩,眼闭鼻堵,气息奄奄。药商怕有人偷走他的药袋,就日夜把口袋枕在头下。不料二三天后,身有汗泽,目明鼻通。不出五日,大病痊愈。药商把口袋内的药一一记下,传于后人,凡中风者枕此药,无不生效(此中风乃《伤寒论》中的“中风”,即感冒,并非脑血管意外)。
蒲虔贯见到此方,如获至宝,急忙取来中药做成药枕,果然一枕病即愈。他把这一偏方写入他的《保生要录》书中。实践证明,竹叶枕,清暑去热;荞麦皮枕,清热去火;枕,清凉明目。
吕不韦长寿之法
吕不韦,战国时秦国丞相。著有《吕氏春秋》一书,内有专论养生长寿之篇章。“圣人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吕不韦认定“得道者生以长寿”。他也指出,自古富贵之人都想长寿,寻求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只能是水中捞月。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修节止欲,方得身心之康泰。他总结出了丧生损体之“三患”。
一是好逸恶劳。“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日招蹶之机”。有些富贵之人,终日过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这样的人安能长生?
二是恣食酒肉。“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有些富贵之人,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终日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殊不知“酒是灌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古云:“大醉必生大害。”那些酒色之徒哪能长寿?
古代名人范文2
名特风味名人创
“涮羊肉”是名特风味。但能流传下来却和忽必烈有关。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火腿”是宋代名将宗泽发明的。宗泽是主战派,因打仗连连得胜,百姓抬着肥猪慰问,一时猪肉多得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由于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携带不便,所以常常把它们匆匆晒上几天,挂在风中晾干,日子一久,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
饮食癖好百千态
在饮食上,名人各有癖好。明代戚继光爱吃猪头,在他守戍关外时,为了过一过猪头瘾,不惜派快马手长驱北京的抄手胡同,专买那里的华家猪头。刘邦爱吃凉皮,在汉中封汉王时吃当地的凉皮就吃上了瘾。当了皇上后,还不忘记要吃汉中的凉皮。据说有人因给刘邦进贡凉皮还被升了官。咸丰皇帝爱吃凉粉,咸丰十年的一天,咸丰走出宫门在大街吃了两碗凉粉,觉得味道极佳,竟把卖凉粉的请到宫里住了一月,传授制作凉粉的技艺。还有,慈禧饮茶成癖;李鸿章爱吃咸菜;郑板桥爱吃狗肉;魏征爱吃芹菜。
名菜沾了名人光
“西施舌”是杭州名点,因美女西施而得名,形似西施娇小的舌头,清香甜润可口。“昭君皮子”是甘肃人夏日常食的酿皮子,据说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惯面食,厨师遂将面粉分离成淀粉和面筋。用淀粉制面条,昭君十分爱吃。“贵妃鸡”是上海川味名菜,借用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
古代名人范文3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生于现今的河南洛阳市。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是杜康。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中国酒品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又被称作酒祖。
历史评价
三国时期,曹操写有着名的《短歌行》,其中有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高度赞扬了杜康酒的美妙功效。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渊远流长,为酿酒业作出杰出的贡献,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但杜康是一位代表,在某种意义上,传说中的酒神杜康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文明精神、科学精神和独创精神。
古代名人范文4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必须顺乎自然,并要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老子还要求,养生首先要做到:少私念、去贪心,并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是伤身损寿之根。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处提到静和柔,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的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所以说,当我们常处于静和柔中,有利于生发人体的真元之气。老子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也是著名的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庄子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就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而所谓的“清心寡欲”,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从庄子以上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人要想达到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无忧无虑、安逸自在。
另外,庄子还特别强调养生要保持平常心、涵养自制力。《庄子・让玉》篇中日:“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为重伤者也。”其意思是说,不能克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而又硬去不顺从自我感情,错误的观念就会和良知相抵牾,反而平添了内心的烦恼,这样最易造成自伤而折寿。除此之外,庄子还将老子的“少私寡欲”发展成“无欲”。并明确指出:只有做到彻底的“忘我”,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欲”;只有在“清静无为”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而尽其天年。庄子还认为:养生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便可达到保身、全生、延长寿命的目的。
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他一生坎坷,其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可还是活了73岁。而他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注重养生之道。孔子晚年对饮食很有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来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这八不食是:食物变颜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除此之外,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里“食”是指粮食,“脍”是指切碎了的肉。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也是切得越细越好。孔子认为:只有美细,才可颐年。这句话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如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孔子晚年坚持了以上这些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无疑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也是杰出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家,相传活了141岁。而孙思邈的养生之道说来虽然简单,但如能长期坚持下去必然有效。孙思邈认为: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并可预防白发和脱发。其方法是,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孙思邈的第二个养生方法,叫目常运。首先将两眼闭上数秒,然后用力睁开。睁开后眼珠打圈,向左、上、右、下各望四次,并重复3遍。此方法有助于眼睛保健,可纠正近视,预防老花。
第三个方法叫,齿常叩。首先将口微微合上,然后让上下排牙齿互叩。操作时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需发出声响,共做36下。常叩齿可通上下颚经络,并可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及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第四个养生方法,叫漱玉津。首先将口微微合上,然后让舌头伸出牙齿外,并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12圈,产生唾液后将其吞下即可。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同样将唾液吞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唾液中含有大量酵素,能调荷尔蒙分泌,因此可起到强健肠胃功能等作用。第五个方法叫,手常鼓。首先用手掌掩双耳,并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重复做10下。以上完成后再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此方法可增强记忆和听觉。
古代名人范文5
齐白石是湖南省湘潭人。他在60岁时画风遽变,将传统的写意画和民间的绘画表现技法,融合成为独特的艺术风格,重新创造。齐白石擅长画鱼、虫、花、鸟,造型简练朴实,色彩热烈鲜明,笔墨纵横雄健。齐白石创作态度既严肃认真,又洒脱自如。尤其是创作人物画,一幅作品要经过多次的创意修改,以求得尽善尽美。他曾说过:“画画小技,人拾者则易,创作者则难。拾得者半年可得皮毛,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看还要有万石稿才行。”他在60岁时画的虾基本上是河虾的造型,透明度、质感都不强,虾的动态变化也不大。但在70岁以后画的虾,虾须众多,透明感和质感加强了。而后不久,他把虾头的短须去掉了,只画6条长须。从画虾的几次变革来看,齐白石虽然已年过70岁,但对事物的观察还相当敏锐,都是从生活中吸取教材,不仅观察创作对象的结构、自然规律,更主要的还是运用艺术规律和抓住创作对象的特征。他的画法不断变换,首先是不落前人窠臼,富于创造精神;再一点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塑造出自己理想中完美的艺术典型。齐白石常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一、忙碌冲淡闲散
齐白石直到90岁以后,一天都仍然挥笔作画,每天至少有5幅作品。他居住处的墙上,挂着自己给自己写的一幅字“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除去作画外,还爱交际,前往的亲朋好友总是络绎不绝,他常常忙到深夜,家里人怕他累坏了,劝他休息,可他却必须保持每天5幅作品问世。齐白石用忙碌冲淡闲散的养生方法,用现代医学来解释为:“一个人的大脑用的越多,思维会更敏捷。”
二、七戒是养生秘诀
1.戒烟:齐白石从不吸烟,更不为客人备烟,亲朋好友来到他家,他只是奉茶相待。很多会吸烟的友人来访,知道齐白石的习惯,也只好抑制住烟瘾。
2.戒酒:由于齐白石是著名人物,又爱交友,因此经常接到酒宴的请柬。在酒宴中,面对好友的举杯劝饮,他总是以“谢谢了,我从不喝酒”来谢绝。他认为,酒精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发生的因素。
3.戒惰:齐白石特别注重生活的自理。缝缝补补、刷锅洗碗、打扫卫生等琐事上,能自己动手做的,绝不依靠别人帮忙。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爱徒步。
4.戒空度:齐白石总爱说这句话:“一日不学,苦混一天”,因此,他每天都要学习、创作,这才是乐在其中,心慰意深。
5.戒狂喜:齐白石的作品名扬海内外,每当他的作品得这样那样的奖和选入国际画展,他总是隐乐于衷,镇静若常,不动声色,从不开什么庆功宴,保持一颗平常心。
6.戒空思:齐老在创作时,就会集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动脑构思,苦思苦想,直到作品满意为止。除此之外,他拒绝空思,尤其是在夜晚休息时,他从不动脑胡思乱想,将脑海中变成一片空白。因此,齐老的睡眠质量很高,卧床就熟睡,这样便于大脑神经的休息,合理的用脑。
古代名人范文6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中去世
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数不胜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
据史料记载,元v八年(1093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尚未开发,文化落后不说,还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是达官显贵们畏惧的险途。
还好,苏轼心理素质不错,在这外放的数年间,他以苦为乐,努力适应艰苦生活,读书写作,甚至还创造了许多美食,结交了很多穷朋友。后来逢宋徽宗上台,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加之正赶上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别恩准苏轼北归。但是此时的苏轼已经老了,身体极差,又正赶上夏季高温,终因旅途劳顿中暑。慌作一团的家人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抢救措施,苏轼于当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赵明诚:赴任途中中暑病倒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但是他最让世人知晓的身份应该还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系出名门,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也就是苏轼去世的这一年,他在父亲的主持下,与当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婚后的赵李二人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金兵开始南侵,时局动荡,家中财物丧失殆尽。
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赵明诚急需出仕为官。于是在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赵明诚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按宋朝规定,地方官员任职前,要到中央报备,有些还需要接受皇帝的当面问询。赵明诚也不例外。得到准确任职信息后,赵明诚就马上冒着六月的酷暑奔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觐见在此避难的宋高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建康正是高温肆虐,赵明诚赶路心急不注意防暑,才几天就中暑病倒。李清照得知丈夫病危心急如焚,带着惊慌和忧虑,赶到建康去见丈夫。然而回天乏术,赵明诚还是于八月十八日去世,年仅49岁。从此李清照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全部放入其词作中,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至今仍为文学爱好者们所吟诵。
郑成功:37岁天热突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