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1
从古到今,关于月亮的故事和诗词有许多。千古名句和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神话故事塑造了今天的中秋节。
月亮的美称如天上的繁星一样多,有:素娥,顾兔,婵娟等等。
浩瀚的夜空中。一个圆月皎洁无瑕的挂在天空中,身边有许多调皮的眨眼睛的小星星在天湖里洗澡。此情此景,好不美丽。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2
关键词:嫦娥;故事
中图分类号:i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74-02
中秋节总免不了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月亮里住着美丽哀愁的嫦娥,一只可爱的玉兔捣药,吴刚辛勤的砍桂花树,这样的场景无数次的被老人们提及。
嫦娥奔月故事中主要有嫦娥、玉兔、药、吴刚、桂树五个元素,它们各自代表了月亮的不同面。从这个神话形成的年代来看,上述六元素很可能是逐渐添加到月亮的象征体系中来的,因此出现了叠加、复合的状况。中国的神话体系向来以破碎、杂乱著称,往往同一神话有着各种说法,如龚鹏程所言,其中难有系统,“这些歧异,根本是不可定之是非。学者各执一词,各定谱系,而矛盾缺误,皆在所难免”。嫦娥奔月已是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但是,嫦娥为什么要奔月?传说她是吃了仙药后飞升上月的,这仙药何来?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是“失望窃药说”,另一种是“智斗逢蒙说”。我们对这两种说法加以分析。
一、故事人物来源
据考证,后羿这个神话人物,有两个人物原型,一是上古时期的射九日的大羿,一个是夏朝有穷国的国君后羿,部分学者认为传说中的后羿是抽取了后羿、大羿的特征而融合成的神话人物。《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羿是帝俊派下来为民造福消除祸患的天神,但他射十日,而这十个太阳恰是帝俊之子。帝俊无法接受羿射杀自己儿子的行为,对他极为不满,“冯珧利玦,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帝俊的不满,连屈原也对此表示疑惑不解。《随巢子》:“幽厉之时,奚禄山坏,天赐玉玦于羿,遂以残其身,以此为福而祸”,羿被贬为凡人。夏朝太康时代,夏太康是大禹的后代,是个昏君。后羿因射九日、平三怪,为百姓消除了灾难,百姓奉他为王,他领导推翻了太康的统治,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有穷,统治着南到长江、东起辽东、西迄陇西的广大地区,成为国家首领。天下太平后,他渐渐地骄傲自满起来,不问国政,经常到山中打猎为乐,把国家事务都委托给了宰相寒浞。成为凡人的羿,为逃避死亡的威胁,于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其实是盗取了西王母的不死药。
嫦娥奔月神话汉代形成于汉代。嫦娥形象的生成,经历了从蛙神——女娲——娥皇、羲和、常羲——嫦娥这样一个过程,她同后羿没有任何联系。但到了汉初《淮南子》等文献中,他们就变成夫妇关系了,并流传至今。
二、流传的两种说法
(一)失望窃药说
不死药是怎么到嫦娥手里的呢?根据“窃药说”,后羿拿回不死药后,并没有交给嫦娥保管,这可以从李商隐最有名的那句诗里看出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凭什么这么说嫦娥是“偷”的呢?《淮南子·览冥训》:“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盗”即“窃”,不死药是嫦娥偷来的。这么来看,嫦娥是无法忍受后羿成为国君后不务正业的变化,加之后羿有不死药还对其隐瞒,失望之极,才偷药独自奔月的。
嫦娥偷药还有一个原因,据《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故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雒嫔,水神,谓宓妃也。”宓妃似与羿有感情的纠葛。因后羿射日受到牵连,嫦娥被贬下凡,失去永生的权利,本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满情绪,加之失望和失恋,嫦娥窃药独自奔月,也就情有可原了。
民间也有关于嫦娥奔月后夜夜思念后羿,命吴刚砍桂花树、玉兔捣药,早日制成不死药,夫妻团圆的版本。如果嫦娥当年是对后羿失望之极独自偷食不死药飞升的故事成立的话,她应该不会再去后悔,即使是后悔,也不会再去造不死药以期夫妻团圆。她偷不死药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回头。这就令我们想到,她应该不是因为失望而窃药的,另一个版本由此产生。
(二)智斗逢蒙说
后羿射十日称王后,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淮南子·外八篇》中记
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嫦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嫦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这则故事中是后羿把药“托”与嫦娥,即存放在她处,不是嫦娥窃药。嫦娥吞吃不死药,是因为一个反面角色:逢蒙,正因为他要窃取不死药,还要加害于嫦娥,嫦娥是迫不得已独自吃了。在鲁迅的小说《奔月》中,逢蒙是以一个背叛老师的形象出现,他忘恩负义,把后羿当年除掉“封豨修蛇”的功绩都揽到自己头上,到处宣扬,还在路上截杀后羿。
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奔月之后的嫦娥,依然反叛着自己不信的命运,她不甘留在寂寥的广寒宫,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后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三、两种说法的比较
对比民间流传的“失望窃药说”和“智斗逢蒙说”,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把嫦娥奔月归因为内因——两人情感出现裂痕,嫦娥对后羿的不满加剧,不死药是导火索,导致嫦娥离去。这个版本更符合普通夫妻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更近情理。后者把这个原因归结为忽然出现的逢蒙,正是因为逢蒙的出现才导致嫦娥迫不得已吞药奔月,逢蒙的出现完全是个外因。嫦娥与后羿的情感故事的发展,是靠逢蒙这个外力改变的。后羿这个男主人公在故事的部分却缺席了。这就可以看出“智斗逢蒙说”这个版本的漏洞所在。研究发现,最早记载嫦娥奔月故事的几部典籍里,都没有提到逢蒙这个人。只有抛开逢蒙这个人,嫦娥与后羿的情爱纠葛,我们才能看得更透彻些。
黑格尔说:“爱情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上,而是显示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牺牲和另一人达到统一。”当婚姻不美满,家庭不和谐之时,嫦娥选择了反抗。反抗不完美的婚姻,对不忠的那一方予以报复,这样的文学形象在古今中外文学中都有体现,如古希腊悲剧《美狄亚》中的弃妇美狄亚、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前者为惩罚背叛的丈夫伊阿宋,在设计杀死情敌之后,不惜忍痛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让他同时失去爱情和亲情,永远的痛苦下去;后者为惩罚负心爱财的夫君李甲,当着他的面,把自己存着的珍宝一件件丢入水里,声泪控诉,最后投水自尽,以死殉情。西方的女性采取激烈的报复对方的方式,中国的采取毁灭自我的形式,都是对女性自我权利的争取,争取爱情,争取自由,这样的反叛意识,延续到后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
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的版本还有不少,随着时间的演变,每个时代的文人结合本时代的现状,对其进行补充和加工。但不管如何加工,嫦娥这个女性角色,她不管是追求自由还是追求幸福,都是对自身悲剧命运的反抗,在她身上闪现着千百年来女性争取自由幸福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龚鹏程.文化、文学与美学.时报文化出版,民国77年2月1日第一版.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3
2、晚饭过后,天色渐渐暗下来。妈妈在阳台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青翠的提子,有红通通的柿子,有金黄的香蕉,还有粉嫩的水蜜桃,看得我眼花缭乱。各种口味的月饼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我站在阳台,一阵秋风吹过,飘来一股香味。噢!原来是小区里的桂花开了,桂花的味道真香啊!微风吹拂着阳台上的富贵竹,只见它舞动着自己的腰肢,叶子在风中不停地拍着手,好像在庆祝中秋。
3、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抬头看,那带着一轮金环的月儿终于露出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缕一缕青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浅了,变白了,白了!它高傲地挂在天空中,俯看着大地。大地如同披上了一件朦胧的纱布,浪漫极了!我们全家一起坐在阳台上,一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一边聊着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天狗捞月、玉兔捣药等……一个个美丽而神秘的小故事,犹如雨点般落进我的脑海里。
4、说着说着,妈妈提议我们用“月”字开头完成词语接龙,而且要求不能重复。妈妈首先说:“月白风清。”哥哥不甘示弱,抢着说:“青天白日。”我不假思索地说:“日复一日。”妈妈和哥哥都哈哈笑了,指着我说:“日字重复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和大伙一起傻傻地笑起来了。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4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作为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每一位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范文1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三、主题开展时间
_月_日至_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四、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
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
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五、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
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
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
(大班)
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
(中班)
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
(小班)
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
大班)
六、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七、分散活动的配合
1、阳光超市体验——由家长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放园后)。
2、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全体幼儿)。
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
八、活动内容建议
(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小班《数月饼》、分类;
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4、艺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范文2一、背景分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这一主题活动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忙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完美氛围。而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节主题,就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在环境创设上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也就是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整个过程均让幼儿进取参与。在环境创设资料的选择上,要充分研究到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选择和自由支配。
二、活动主题目标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经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欢乐,分享完美的情感。
2.明白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明白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3.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本事。
三、环境创设
(一)主题环境创设:
主题墙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经过创设主题墙,让墙由“静”变“动”,融入到主题教学中,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地对话,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在创设前,先和幼儿讨论,多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确定环境创设资料,并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进取性,倾听幼儿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为幼儿供给适度的支持。其实创设环境的过程也是幼儿的学习过程。经过与幼儿讨论决定了墙饰资料后,教师应和幼儿一齐设计、准备材料和制作幼儿园迎中秋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幼儿园迎中秋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1.奇妙的月亮——关于月亮的图片(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整理)如:嫦娥奔月图片、月宫照片、神舟飞天照片、月球图片等(下头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丰富幼儿关于月亮的经验。
2.中秋风俗——关于中秋节各地风俗的照片。
通常中秋节与国庆节在同一时间段,能够布置中国地图,然后将共同收集的各地庆祝中秋节的照片按照地域布置在地图上。如: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登高望月等。由师幼共同完成。目的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中秋来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图片。
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传说。
4.团圆乐——幼儿全家福照片,体现中秋是团圆的日子。
5.欢欢喜喜过中秋——幼儿亲子手抄报。
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手抄报,体现中秋来历、中秋风俗、中秋儿歌、古诗等,图文并茂。增进幼儿对国家的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中华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6.中秋祝福——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幅长卷,让幼儿用画笔在长幅画卷上表达了自我对中秋的感悟。
月桂树下的玉兔、会飞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想都跃然纸上。
(二)区域活动创设:
区域活动是课程资料的延伸或拓展,所以本主题的区域资料来园与中秋节的相关资料,根据幼儿的不一样本事和个别差异投放不一样层次的材料,区域中的资料都是与课程和近阶段的活动资料紧密联系的,幼儿经过区域游戏,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迁移和提升。
1.团圆超市:
幼儿和搜集各种月饼外包装盒、手提袋、月饼盒、饮料瓶、各种水果等,开展“超市购物”游戏。
2.美工区:
巧手吧:幼儿利用月饼盒、手提袋等,借助教师供给的辅助材料(剪刀、双面胶、彩纸、丝带等)对包装盒进行装饰,组合制作立体化的作品。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废旧材料在孩子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就会变成宝贝,汽车、家具等。当孩子们体验创造的欢乐时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月饼店:幼儿利用橡皮泥,借助模具制作月饼。
说明:为了体现幼儿互动,几个区域能够合作游戏。泥工区幼儿制作好的月饼能够送到巧手吧进行包装,由司机送到超市里出售。这些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由幼儿表达出合作游戏的愿望。
3.益智区:结合科学领域活动,在节前节后让幼儿观察月亮,进行比较,绘制出“月亮变化册”等。
4.音乐区:欢乐音乐会。
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碰铃等,音乐图谱,进行节奏乐练习,尝试为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彩云追月》,用不一样的打击乐器合作演奏,体验欢乐,尝试用乐器独立演奏幼儿园迎中秋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策划书。幼儿接触打击乐,能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幼儿耐心倾听与相互合作的习惯。
5.表演区:为幼儿供给表演的头饰、道具,引导幼儿举办中秋联欢会,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展示自我,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6.阅读区:投放关于月亮、中秋节的故事书、图片、识字卡片、图文并茂的古诗、儿歌,提高幼儿的阅读本事
(三)走廊环境创设:
走廊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室外场地和室内环境的通道,是幼儿每一天都必须接触和经过的场所,它同样肩负教育功能的职责。
(四)家园联系栏:
家长园地是家园沟通的重要园地,家长园地不仅仅要温馨、好看,并且要富有诗意,能吸引家长眼球,要让栏目“活”起来,真正体现家园之间互动。为让家长全面地了解班级活动,设立如下板块:教育早明白——张贴主题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本主题资料;本月话题:——家长讨论“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的方案,让幼儿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了解节日的来历、风俗等;我学会了——张贴儿歌、故事;温馨提示——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精彩瞬间——用照片的形式将幼儿园开展活动的情景向家长展示。从而体现家园共育的理念和主张!
在中秋节主题环境的创设中,要体现出以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本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欢乐中学习,让环境也成为幼儿的教师。
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范文3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
有些简单,再具体些,都可以准备哪些具体的材料,列举出来,有图片也可以附上
道具准备: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
全园孩子参加,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择自己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时间:14:30----15:30
活动一、二、三、四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行,活动五的时间可以另加的,但要结合实际定时间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
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准备绘画工具。
活动目标: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形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美丽图画。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作画后(15:50)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过程太简单,形式、画风、工具虽不限,但是也要给老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否则老师会觉得很空,例如:水粉画、水墨画、黏贴画、添画、手工折纸、剪贴、拓印、砂纸、陶艺、装饰瓶子(将瓶子外层图上水粉。
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作为装饰)等等,都可以,每种后边说明玩法,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师参与指导,都需要配合哪些环境布置,供老师参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师可以选用,这样老师就觉得简单多了。
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
时间:15:00---15:50
准备: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目标:准备期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
通过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1、先由一名教师生动的给大家讲中秋故事。
再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要求:家长、教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对讲者用以掌声鼓励。
第一组作画的幼儿边听故事,边作画。
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小讲台可以怎样布置,观众席怎么摆椅子,上台讲故事的幼儿可以穿上有魔力的魔法衣、魔法帽(也可以换成其他的名字,要对幼儿有吸引力)并附上咱们能搜集到的所有故事,供老师选择
2、可以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可以穿插着进行,提前准备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可以跟讲故事的是同一个舞台
活动三.学科学,懂知识。
时间:16:00---16:40
道具准备: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一个);整间教室都要遮光
知识准备: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注意:1、在幼儿进入此活动教室前,老师要跟前来的家长和幼儿沟通好,活动时的注意事项:要尽量保持安静;由于活动室内很黑,请幼儿不要乱跑以免磕伤;
2、如果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教师或分批进入
目标: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
活动:(一).奇妙的手影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
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二).“嫦娥奔月”。
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师与幼儿共同抠画出嫦娥奔月形态的纸板,用纸板遮挡在屏幕与投影仪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在幕布左上角粘贴上月亮图片。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此方法,既让幼儿更生动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让幼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
(三).神奇的月亮
1.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
2.模拟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孩子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还在举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开灯泡,大皮球围绕太阳转,小皮球围绕大皮球转,观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是否尝试过,是否在操作时能完成?
活动四.齐动手,共劳动
时间:16:40---17:15
准备:各种水果与食品、水果刀、盘子
目标:培养幼儿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幼儿、教师、家长齐动手制作美味的食物,教师与家长帮助切食物,例如水果、月饼等。
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制作水果拼盘以及食物作画等。
此活动都要准备什么(除了水果、还有哪些图片)?准备多少?
水果有一部分可以做成拼盘,另一部分直接清洗好并分类
什么人负责切水果?什么人洗?什么人拼摆?
制作月饼都需要准备什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画鸡蛋要准备哪些图片供幼儿参考?
活动五.吃月饼,同分享。
时间:17:15---17:30
准备:若干名教师做为引导员,个人小餐具,音响,乐曲。
活动: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摆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园共同品尝。
同时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备注:1、前四个活动的方式想有个小调整,原计划是幼儿报名,然后一下午都在一个教室活动,这样可能幼儿会觉得没意思,所以,在这里做一下改动,先报名做活动,然后自己报名的活动完成后,可以再到其他的教室参加或参观其他的活动。
家长陪同,然后整个活动中老师、幼儿、家长都要有礼仪行为,比如:不影响他人、学会排队、等候、老师在指引家长时的手势语,迎宾时要注意的礼仪等等,这些环节都要体现出来。
2、一共四个活动,四个教室,如果幼儿园班级较多,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搞同意个活动,幼儿园可以自己按实际情况安排。
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范文4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
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范文5活动时间:20__年_月__日(星期__)
活动地点:活动大厅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悬挂《中班组“喜迎中秋与爱同行”亲子活动》的横幅和贴有谜语的灯笼
2、音乐准备:《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感恩的心》。
3、家长自带水果、水果刀、月饼,教师准备盘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做拼盘时用)
4、故事:神话视频《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衣裳》的道具5、游戏用品:鼓、大花各一、抽题纸条,小奖品若干。
6、座位安排:家长坐在孩子的后面,整个呈半圆形。
活动流程:
一、幼儿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小朋友知道人们庆祝中秋节最主要吃什么?(月饼)现在就请欣赏小朋友演唱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二、播放视频: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小朋友,你们知道传说中月亮上住着谁吗?(嫦娥)中秋节的来历就和嫦娥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幼儿朗诵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你们会哪些和月亮有关的古诗?请小朋友一起来朗诵古诗《静夜思》和《泊船瓜洲》
四、教师讲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出示月亮道具,问:看看这是什么?(月亮)请欣赏吴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五、亲子猜灯谜
传统的节日,我们来玩个传统游戏《击鼓传花》,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前抽纸条,然后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去猜谜,猜对有奖。
六、亲子制做水果拼盘
按照六人一组围坐桌旁,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合作制作水果拼盘。
当场颁发创意奖、精美奖和造型奖、可爱奖及优秀奖。
七、家园齐唱《感恩的心》
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苦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幼儿园的工作也离不开各位家长大力支持。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请大家全体起立,一起来演绎那首温暖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
感恩,会是心境变得平和;感恩,会使自己感到幸福;感恩,会使生活充满希望!因为感恩才会有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5
关键词 阿来 《月光下的银匠》 抒情 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107-03
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世界和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和隐藏的联系,把天地无言之大美挽留于语言之间,这是属于我们的“美”。“美”借艺术与我们相互靠近,我们就可以与之达成契合。鲜活的作品,就像一场热闹的舞会,它在每个细节上都留有读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合适的舞伴,进而暂时陶醉其中。作为读者,有多种渠道和作品相遇,与作者或作品的预设碰撞,就像我们在舞会中,碰到了旧时相交,或与某位邂逅者一见钟情。这些事故一方面取决于舞会筹划者的安排,也就是小说家的作者意图;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参加跳舞者自身的性格、经历、兴致、年龄等诸多因素,即读者潜在和显在的期待;也会因舞会中可能的无数偶然因素,比如,将侍者手中的盘子无意碰翻或踩到别人的脚尖,这样的事件可不是舞会举办者能够预料的,也不是与会者刻意所求。所以,阅读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影响过程和后果的不定因素,它们扑朔迷离,和读者捉着长长的迷藏。总之,阅读犹如按图索骥,故事牵着我们的鼻子,大家都可以看到舞会表面的热闹,但微妙之处就会各有所得,其中经历亦各有妙处,各有拙者。在阿来短篇小说《月光下的银匠》这一“舞会”中,我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哪些旧梦新知在等我?哪一个舞会的音符被我听到?哪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被错过?可有一杯烈酒将洒在我廉价的礼服上?……问号可以无限继续下去,也许许多读者都会得出自信的答案。但我没有自信的答案,我只是想说,小说中的月光激发了我许多难言于表的情绪,而在此我只是差强人意地记录之。
从故事粗看,《月光里的银匠》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人生的故事(那个故事不是关于人生的),如果抹去浓烈的地域特色(这迷惑了很多人),小说依循的是一个常见的故事模式:一个天才,在外在的压力、偶然的际遇与自己性格的交锋中,书写和结束了自己的命运。这种故事当然可以让我们垂泪感动,可如果只有这个故事,这篇小说就显得单薄了。小说故事的精彩取决于多种因素,也许高超的讲故事技巧能带给读者足够的情节惊险,比如中国古代话本式的,爱伦・坡式的、霍桑式的或者西区柯克式的,它们多以悬念和情节的精心制作取胜,在故事通往终点的过程中,许多意外的、又合情合理的插曲不断地涌入,读者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惯常的思维逻辑完全臣服于作者的安排,读者在文本的迷宫中历险观光,就像蹦极跳下后落地前的体验,惊险新奇曲折本身就完成了小说的任务。等读者在作品中转得差不多时,故事又会慢慢聚合到常规故事逻辑中来,平稳降落到常规的知识、道德和美学的规约之中,完成对冒险的叙事。但这种故事效果不是《月光下的银匠》所长,这篇小说里,阿来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小说效果。阿来这篇小说以民间神话故事原型,所以他可以比较便捷地以特殊抒情线索作为小说起首之间的连锁,而不是情节线索,所以具有独特的意蕴,让我们读来回味无穷。如果说上述小说是以故事充沛取胜,那么阿来这篇小说则以情感充沛见长,小说题名“月光下的银匠”暴露了这篇小说的美学机关。小说开始就写道:
一步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
满月慢慢地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叮咣!叮咣!叮叮!咣咣!于是,人们就忍不住要抬头仰望月亮。
人们说:“听哪,银匠又在工作了。”
这是个非常出色的开头。月亮升起之时,朦胧的月光撒满河谷,银匠在月亮里打银的声音也传来。这是通感手法(用死板的“通感”来描绘这种语言效果的时候,我觉得很蹩脚)的妙用。月光和银匠连续的打银声融为一体,阿来在月光和白银之间发明了一种隐蔽的联系,这隐蔽的联系让我们在对有关月亮的想象重获信心和乐趣。我们常用“银色”来形容月光,所以在很多作品中,月光几乎都是“银色”的,这成了月光的银色之死。阿来在此的妙喻刷新了这一几近僵死的修辞方式,激活了汉语这一古老的比喻,让月光恢复了自然天成的“银色”,在这温和雅致的“响脆”之光中,我们真正能体验到月亮和银子之间的“绵绵情意”,看到了在词语的支配下,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和睦相处的怡然状态。
更妙的是,这一开头产生了双重文本形象,使得小说具有了两种声音和线索。我们可以认为,阿来是在描写月亮升起时的幻美世界,他用银匠在月亮里的打银声,使静静的月光和月光下的人们热闹起来,使月光获得了恰到好处的声音效果。静景具有了动态,又在其中置入了人依赖世界的情感,使得小说一开始就沉浸在一片声光之美中;我们也可以说,作者在此描写的是银匠,他为即将出现的故事主人公披上幻美的面纱,在月光中登场,这使得故事一开始充满了神秘性,为整篇小说开启了一种独特的语调,这是对民间神话传说的妙用。
这两种可能性的之间是平衡的,其间平衡的张力开启了两条小说线索,一个是抒情的线索,一个是叙事的线索。两条线索有节制的分合,营造了内涵丰富的文本空间,使得抒情和叙事之间能够相互补充。而在题目“月光下的银匠”中,“银匠”居于主语地位,这给我们一个信息:“月光”从属于“银匠”,所以,开头营造的文本平衡其实已经被题目暗示的重心打破。所以接下来,开始讲述银匠的故事,叙事占了上风,月光作为另一条线索的主体象征,时而撒满小说的某一个截面,成为暂时的主人;时而在故事之间跳跃消失,成为叙事得以升华的温床。此后,小说依靠月光的第一推动力,离开月光之美,进入故事之中。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述了银匠泽达从孤儿到银匠的成长历程。
而小说家的高明之处在于,当叙事伸展到抒情磁场的外层时,小说抒情的核心意象――月亮又出现了:多次出现在土司喜爱的书本中,出现在他抬头偶然遇见的天空中,最后成了银匠的名字:你就叫泽达,就是月亮,就是美如月亮。”当时的土司只是因为那时月亮恰好在天上现出一轮淡谈的影子,恰好手上那本有关事物异名的书里有好几个月亮的名字。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就是土司看见修马掌的人有一张漂亮而有些骄傲的面孔而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快,就想,即使你像月亮一样那我也是太阳,一下就把你的光辉给掩住了。
那时,土司那无比聪明的脑袋没有想到,太阳不在时,月亮就要大放光华。那个已经叫做达泽的人也没有想到月亮会和自己的命运有什么关系,和父亲磕了头,就退下去了从此,土司出巡,他就带着一些新马掌,跟在后面随时替换。那声音那时就在早晚的宁静里回荡了:叮咣!叮咣!每到一个地方那声音就会进入一些姑娘的心房。
小说写到这里,题目“月光下的银匠”中暗示的月光对银匠的从属地位暂时改变了,月亮成了银匠的名字,月亮就是泽达,就是银匠,叙事的中心人物和抒情的中心意象重合了。我们可以将月亮的一切美和命运加诸于银匠身上。读到此,我们可以松一口气,这个天才银匠终于名正言顺地和银子的最高境界――月亮联系到一起;我们也可以从土司的心里话中推测出银匠的结局(土司在赐予银匠月亮之名时,以太阳自比):这个有月亮气质的银匠,将会难容于世么?但高明的小说从来不会把答案藏在自己的大道边,而要藏在胡同里。小说在此又开叉了:银匠按照命运的意志,在得月亮之名后,开始了挣脱“太阳”的人生旅途,去到没有“太阳”的世界里,在那里大方光彩,成了古往今来最杰出的银匠。而年岁已老的土司,这个曾经自比太阳的人,一直在等待泽达(月亮)的归来,“他浑浊的双眼却总是望着那条通向的弹道。冬天,那道路是多么寂寞呀,雪山在红红的太阳下闪着寒光。”在这红红的太阳中和之下的雪山里,我们可以感到,一种必然的命运在等待它的承受者。老土司等候着,要以太阳的辉煌光芒了取消月亮的独立身份,让这以月亮为名的银匠以己美为美,服从于自己的意志。而总觉得自己欠土司一条命的银匠(太阳给了月亮光芒,土司给了银匠学技艺和外出的机会),最终接受了偶然命运的启示,回到了土司故地。被土司赐以月亮之名的银匠要回到自比为太阳的土司身边,月亮之光最终要消失在太阳光中,它只能在夜晚发光,它是一个美的强者,却是一个力量的弱者。于是,月亮的寓意在此变得丰富了:月亮不止代表幻美的抒情的意象,也暴露了唯美主义者在强大的世俗力量中虚弱的本质,美是理想的,是迷人的,高于世俗的,但在世俗中也是虚弱的,它必须以世俗的面孔在世俗中求取一席容身之地;在这篇小说中,美的追求者和弱者相连,而美的企图占据者和利用者却是恶与强大的象征。在这样的悖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生存的宿命,在更高远更强大的诱惑和命运力量降临之时,我们是顺从还是反抗?顺从了,是慢性的自我毁灭;反抗了,是悲壮的毁灭。当泽达回到土司城门口时,他就面临这样的选择。其实选择之前,在作家对太阳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偷看泽达未来的结局:
紧闭的大门前,他只好站住了。太阳正在西下,他就被高高在上的那一群人的身影笼罩住了。
他只好仰起脸来大声说:“少爷,我回来了!”
当泽达回到土司故地时,他首先遭遇的是西下的太阳产生的人群身影的笼罩。这西下的太阳象征着那当年放走他的以太阳自比的老土司,老土司虽然西下了,但是银匠依旧离不开土司的太阳。少土司宣布:“……在这亮晃晃的太阳底下,你从今天起就是真正的一个自由民了!”表明了泽达的自由民身份是在土司“亮晃晃的太阳底下”才成立的,这太阳象征着不可挣脱的强大力量,也许每个读者在这里都能读出一个不能自我左右的自己,如果我是泽达,该如何做?
小说写到这里,抒情和叙事两条线索中间终于孕育出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意旨: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抵御,这种题旨一方面是故事的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它一直隐藏在抒情线索中。但小说在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陷入惯常的悲剧故事中,而是借助抒情的力量让故事积压的悲剧意味缓缓散落,形成“气遇风则散”的效果。小说揭示但没有肯定这一题旨,它只是在呈现一种命运的动态,而不是对之作出判断。像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样,它以优美的姿态展现命运和心灵的坎坷之途,展现困惑生命的永恒之谜,寄希望于美好的梦想。所以,小说在透露了泽达(月亮)必然毁灭于土司(太阳)的信息的同时,也力图展现被毁灭者的精彩曲折的毁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丽的月光不断出现,这是毁灭的前兆,也是作者对美的流连,是作者在运用抒情的力量来缓解强大的外在力量和个体性格交错带来的命运无常和惨烈给故事带来的压力:
月光里传来了银匠敲打白银的声音:叮咣!叮咣!叮咣!那声音是那么地动听,就像是在天上那轮满月里回荡一样。循声找去的人们发现他是在土司家门前那一对虎头上敲打。月光也照不进那个幽深的门洞,他却在那里叮叮咣咣地敲打。下人们拿了家伙就要冲上去,但都给少土司拦住了。少土司说:“你是向人们证明你不是疯子,而是一个好银匠吗?”
在这里,月光里又传出的声音了,与小说开始以来不断出现的月光相互回响,使整个小说都浸泡在月光中,美丽的月光沾染了所有的悲痛,人们发现天上的月光从银匠达泽手中发出,这一切,使得银匠即将死亡的讯号由急促变为轻盈。就在银匠泽达行将被毁灭的前夕,他命运的对手――土司给他了一个达到最高人生境界的机会,他在制银器比赛中打出了一轮最大的银月亮,自己站在其中敲打,银月亮发出最美的光芒,银匠在观众眼中俨然神仙。下面的一段描写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
立时,满天的叮叮咣咣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很快,那些手下的银子月亮不够大也不够圆满的都住了手承认失败了。只有银匠达泽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圆,越来越亮,真正就像是又有一轮月亮升起来了一样。起先,银匠是在月亮的边上,举着锤子不断地敲打:叮咣!叮咣!叮咣!谁会想到一枚银元可以变成这样美丽的一轮月亮呢。夜渐渐深了,那轮月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晶莹灿烂了。后来银匠就站到那轮月亮上去了。他站在那轮银子的月亮中央去锻造那月亮。后来,每个人都觉得那轮月亮升到了自己面前了。他们都屏住了呼吸,要知道那已是多么轻盈的东西了啊!那月亮就悬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月亮理解人们的心意,不要在轻盈的飞升中带走他们伟大的银匠,这个从未有过的银匠。天上那轮月亮却渐渐西下,侧射的光芒使银匠的月亮发出了更加灿烂的光华。
人群中欢声骤起。
银匠在月亮上直了直腰,就从那上面走下来了。
有人大叫,你是神仙,你上天去吧!你不要下来!但银匠还是从月亮上走下来了。
小说写到这里,月亮和主人公泽达实现了最完美的融合,小说的抒情意象和叙事意象再次重合。不久后,叙事意象就被一种神话逻辑溶解到抒情意象中去了。当天晚上,泽达拥有了最美丽的女人,也因此而犯罪,被土司处以下酷刑,在烫油锅中失去双手。这个有月亮之明的银匠在失去打造可以发出月光的银器的双手之后,自杀了,尸体消失在渺渺宇宙中。据说他回到了神那里,而少土司不久后也被神秘杀害,太阳和月亮的仇怨终于了解了,矛盾双方具有依存性,小说中,太阳月亮的譬喻为小说制造了二元对立之感,形成了另一个故事空间,而也因为敌对双方死亡而回归空无,而这中空无,给小说结尾抒情的意味腾出了地方,所以,小说最后,银匠不断面临不幸和悲剧时,月光出现的次数也更加密集。一切回到了月光里,小说里月亮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6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团圆美满的主题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神的活动。在远古时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太阳是光明的源泉,统治白天的宇宙,是最高的神祗;而夜晚则属于月亮,故月亮成为第二位的神灵。《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帝王希望通过神的保佑来达致国家稳定、百姓安康、人寿年丰。如此,中秋月亮的圆满形象,自然就引申出象征团圆美满的社会意义。贵族和文人仿效帝王祭祀月神活动,把拜月的习俗推广至民间,到唐代,中秋已经作为节日固定下来。
每当中秋,九州同庆,家家团坐。举头望天,天上明月皎洁可爱;低头看地,地上供桌红烛高照,檀香缭绕,供品罗列;环顾身畔,身畔亲朋好友喜气洋洋,高谈阔论;放眼四野,四野处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香气。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备感人生之幸福美满。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并不总是和平与美满。中秋月满,而人生却往往漂泊不定,备受天涯孤旅的煎熬。在月的清辉下,游子们心底里那根最柔软最脆弱的琴弦被有力地拨动着,弦音里回荡着对家人朋友、故土家园的无限相思意。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发思乡之幽情;苏轼则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望的美好却无法取代现实的残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由于此,团圆美满令人备感珍惜与向往。
由渴望团圆而引发思念,由思念而引发对家国的深情。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中秋佳节累积起中国人独特的思念亲人的文化情怀以及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无论是久居海外的华人,抑或是海峡两岸的同胞,每当圆月高挂的时刻,彼此心中都流淌着共同的情感与渴望――团圆和思念。
二、月亮传说: 惩恶扬善的启蒙教育
八月十五的月亮与许多美妙的传说相联。巍峨的广寒宫、温柔的嫦娥、可爱的玉兔、执着的吴刚和高大的桂花树都是传说中必不可少的物象。这些故事,不仅装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童年梦,而且在其幼小的心灵上引发了关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最初体会与判断。这种来自于童年时期的审美体验,对于成年后的心灵走向和性格形成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嫦娥奔月:版本演变中的审美转向
在所有的月亮传说中,嫦娥奔月是最为著名,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在民间流传的多个版本中,其情节颇有差异,而嫦娥的形象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第一个版本是说嫦娥贪恋奢华,窃药弃夫,最后成了月精白蛤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就慨叹:“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在第二个版本中,嫦娥则由虚荣女人跃升为体恤万民的女中豪杰,她勇吃灵药以救众生,随之奔月成仙,成了人人崇敬的月神。第三个版本是流传最广泛的版本,说后羿学生逢蒙趁后羿出门打猎,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药。危急之时嫦娥把药吞下去,立刻直飘云霄。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在这一版本中,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了嫦娥。这样,经过多个版本的不断演绎,嫦娥的形象渐渐与人们的美善品味相符,表达了人们对美善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嫦娥也奠定了其月亮女神的地位,代表了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表达女性优美的品格。
2.玉兔捣药:济危扶困的侠义讴歌
根据屈原的《天问》,人们推知,月宫中不仅有一只蟾蜍,还有一只玉兔。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成仙的兔子看到嫦娥被关在月宫里无辜受罪,非常同情,于是让他最小的女儿去陪伴嫦娥。汉乐府《董逃行》中就有“玉兔捣药”的掌故。玉兔传说,尽管情节繁多,但玉兔的侠义精神贯穿其中。在人们的美丽遐想中,玉兔已然成为美的化身、善的化身。或许正是因为玉兔的高贵品格吧,玉兔被称为“太阴君”或“兔儿爷”。每年的八月十五,过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人们都要郑重其事地对其祭拜。
3.吴刚伐桂: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
《酉阳杂俎•天咫》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李白也有诗:“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仔细品味吴刚伐桂的故事,会发现其中饱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哲学意味,带有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既以罪与罚的残酷表达对世人的严厉警戒,又以悲壮的英雄式意志力来激励后人。吴刚的努力和行为本身就浸透着一种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正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虽经历无数苦难却从未屈服,并随着时光流转而日益闪耀光彩的不竭动力。
以上列举了流传广泛的与月亮有关的部分神话传说。神话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原始认知和体验,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习俗乃至整个民族心理价值体系的初源。我们从中清楚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美善情感,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对于假恶丑的极力鞭挞。其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他们以恒久的美的熏陶、善的培育。
三、中秋习俗:道德规范的养成
节日都有许多仪式,强调着某种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中秋节也不例外,通过其独特的仪式和风俗习惯,传达着其独有的道德意蕴。
1.祭月仪式
远古时期,人们对月的祭祀,表达了对月的敬畏情绪。到了后来,对月的畏惧心理减弱,而尊敬的态度仍在继续。只不过这种尊敬的背后被赋予了世俗伦理的意味。《国语•周语》说:“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古时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所以天子祭天地有示孝的意义,祭日月有示悌的意义,因而以此教民。这说明祭月的目的在于给百姓作个孝悌的示范。
最初祭月是皇家的专利。古代皇家祭月有一套完整的祭祀规则,借以表达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其中,既有政治的意义,更有道德教化的意义――既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又教化万民遵守秩序,和谐共处。到了唐代,祭月仪式走向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继续承载团圆美满的世俗伦理观念,并在八月十五固定的时间内,有了特定的内容。如全家团聚、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赋诗等活动,这已完全符合了民俗节日的性质。至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日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到了近现代,祈求心事达成的祭月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同时又辅以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成为中秋节的一道情趣盎然而又充满无限憧憬的美好风景。
2.赏月、饮酒、赋诗
月亮在人们心中是美丽、温柔、恬静和可爱的,集所有阴柔之美于一身。其表情极为丰富,每天都给人新的形象,而其形象又在不断轮回,既引人无限遐想,又令人充满期待。
人们对月亮情有独钟。赏月之俗由来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晋代就有了,东晋权臣庚亮就曾南楼赏月,南朝梁元帝赋有《江上望月》诗。到唐时,赏月成为文人时尚,而到宋时则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盛大活动。中秋节可谓赏月的最佳时日。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这一天恰逢秋收季节,人们满怀丰收在望的喜悦与欢畅,其情绪充实而愉悦;同时,此日的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人们兴致盎然,情绪高涨。亲人团聚,对美景饮美酒,举杯邀明月,把酒话桑麻,亲情款款,其乐融融。情由境生,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赋诗抒情成了中秋节的重要娱乐形式。所以,古往今来有关中秋的诗词不计其数,多有传世的名篇佳作。
在循环出现的中秋明月光的笼罩下,“赏月”培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对圆满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饮酒”促进了亲友间的交往,增加了亲密感;“赋诗”则在抒感的同时营造出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
3.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聚”乃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贵的人间美景。看着天上的圆月,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这一天,已经结婚的女儿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喻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就说:“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说法。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多重多重的心事、多浓多浓的忧思都一并放下,脸上透露着幸福,空气中弥漫着轻松,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种愉快的心境。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继而,大家边吃边聊,也许是相互介绍一下生活知识,或谈论一下生产经验,如果恰巧有从外地归来的家人朋友,必然会谈及外地风光、文物和传说,让大家听得新鲜而有趣,当然,长辈们也会指点着明月,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这其间,或许还会穿插吟诗作对,制谜猜谜等活动。
4.分食月饼,共享亲情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不仅赏月拜月,而且还要吃月饼。时至今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各地仍盛行不衰。
月饼,又称作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它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祈盼丰收和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共同心愿,同时,月饼也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以联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