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平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平台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营销
伴随着互联网运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平台,正在日益成为各类企业的重要营销渠道。如何充分地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功能,结合自身产品的定位开展营销,选择行之有效的新媒体平台的营销策略以开拓市场,已经成为各类企业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平台对于企业营销的重要意义
和传统媒体营销相比,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比如微信营销和微博营销,已经通过实践体现出强大的优势,对企业营销的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快速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在传统媒体的营销模式下,企业产品的宣传推广往往会受制于宣传范围的广度和时效性。通过新媒体平台,产品宣传从速度到广度都将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微信营销运用朋友圈的强大扩散效应,能够让产品信息在很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微博营销逐渐兴起,由于名人效应容易影响到产品宣传在受众心目中的可信度,企业的营销宣传和微博工具相结合,在微博平台是进行产品的推广。通过公众号等媒介,可以不定期产品的更新讯息,持续强化知名度。和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新媒体平台的营销,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信息传播,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快速宣传推广的效果。
(二)有利于节约营销成本降低开支
传统媒体的营销需要比较大的成本开支,产品的宣传广告,通常需要依托于报刊出版物和电视传媒等平台,投放广告的资金对企业的运营开支形成了压力。即使选择开设自身的网站来产品信息和更新内容,网站设计和后期维护依然离不开相应成本的开支。在新媒体平台上,营销的成本开支得以极大压缩,企业可以创建公众号进行推广产品,在微信这样的开放平台上,通过朋友圈的分享功能,充分展现自身的产品和品牌,借助构思新颖的创意和活动设计,吸引受众帮助分享传播讯息。受众的使用感受可以在微博平台上直接反馈,无形中节食了市场调查的投入。实践证明新媒体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营销运营成本。
(三)有利于通过互动强化消费主动性
新媒体平台能够为企业和受众之间提供互动的渠道,从而对消费者行为产生新型的影响。微信作为现今普遍应用的社交联络工具,由此衍生出来的微信营销,已经成为各类企业越来越重视的宣传推广手段。企业的推广讯息,将会被接收的受众点击之间转发到各自的朋友圈,伴随着人际关系的辐射效应,产品讯息得到自发传播。微博营销很容易聚集消费偏好相同的受众,让微博成为不同类型受众之间交流反馈的平台,从而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调整,结合体验式营销强化受众的参与感,进而对受众的消费倾向加以引导。新媒体营销平台的参与功能,日益成为企业和广大受众之间良好互动的纽带。
二、新媒体平台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影响了营销推广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新媒体平台营销的认知滞后
尽管众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的重要性,但是对新媒体平台的认知不确切,依然停留在传统营销的固有思维。很多企业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的市场定位不明确,在布局设计新媒体平台营销时缺乏系统性,虽然认识到点击量能够带来人气,但是偏重于网络节点数量而忽视实际效果。微信营销立足于微信的运用,通过公众号讯息实现快速推广传播的过程中,对受众的隐私保护意识不健全,很容易产生受众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新媒体平台的企业营销,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具备相应的认知和思维,才能做到全面系统地布局营销渠道的各个环节。
(二)营销方式过于单一效果不佳
现今新媒体平台上,吸引关注成为众多企业的集中营销角度,因此很多企业通常会选择的常见营销手法,往往集中在鼓励点击关注或者转发,例如微信朋友圈的集赞就是典型的代表,基本思路无非是以奖品刺激受众帮助推广产品和活动,这类手法虽然能够实现短时间的讯息传播,然而受众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奖品的获得,讯息内容的核心却容易被忽视。这类活动已经成为跟风做法,在广为转发吸引关注的表象之下,真实的活动效果难以体现。在新媒体平台层面的营销推广,众多企业的营销方法太过单一,偏重于讯息传播,而缺少和受众进行持续性的交流互动,新媒体平台的沟通交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推广传播的效果难以保证
企业营销的效果评估需要相应的衡量依据和评估指标,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反馈做出综合评价。在现有的新媒体平台上,广泛采用的微信营销等模式的传播推广活动,评价效果往往局限于转发数量和点赞数量等等具体的数字,其中不乏掺杂刷单等行为影响了实际效果的真实体现。新媒体平台的即时动态变化的特点,要求企业应该对反馈的数据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而在微博营销的运用方面,很多企业缺乏对市场进行细化,未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受众。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沟通互动,是新媒体平台营销的必要环节,很多企业在这个方面较为欠缺,难以有效提升受众的满意度,从而影响了营销的实际成效。
三、针对新媒体平台企业营销的改进策略
在分析新媒体平台营销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改进营销推广的效果:
(一)从认知上加强新媒体平台营销的思维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需要转变营销的思维观念,从传统媒体营销的固有思维转向新媒体平台的认知和理念。应该树立以受众为主导的观念,围绕消费者的偏好和倾向,从营销受众的角度出发,适应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这种认知的转变,不仅应该是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营销活动的负责执行人员的要求,企业应该开展系统性地对营销人员加以培训,从营销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去操作,强化新媒体营销思维,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新媒体平台营销管理运行模式。在营销实践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探索出切合受众心理的沟通交流方法,才能潜移默化地对消费者行为实现引导。
(二)根据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
新媒体平台的营销,企业产品的讯息容易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广阔网络范围,形成数量庞大的受众资源。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从企业目标出发,对市场进行不同类型的细分。由于新媒体平台讯息的接受者包括多种类型,例如,微信受众、微博受众互相交叉同时又各具特点,企业应该根据互动交流反馈的情况,从中遴选出潜在的目标群体,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根据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推广传播方法,开拓针对性的沟通渠道。可以对受众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记录进行总结分析,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实现细分市场、细分受众类型、细分营销策略相结合的精准营销效果。
(三)新媒体推广营销的方式和渠道多元化
企业选择新媒体平台营销的方式和渠道,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定位,吸引受众的关注,目的应该是持续提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媒体平台营销,不仅有常见的鼓励转发奖品刺激等,还可以定期企业动态和产品知识,受众可以浏览到微信微博等讯息,还可以有机会参加业内名人现场办活动等灵活多变的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和受众的交流,在长期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受众的消费粘性。新媒体平台营销讯息的,营销人员需要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注意的时间节点和间隔频率,争取在受众中形成最好的反响。多元化的推广营销形式,将让新媒体平台营销的优势更加充分发挥。
新媒体平台范文2
2月,手机新浪网WAP2.0彩版上线;3月28日,新浪空间进行公开测试,新浪正式从博客跨入SNS社区领域;4月1日新浪首页改版,更多原创板块被放置到了首页;随后新浪博客5.0推出,新浪TV豪华上线,新浪魔方正加紧进行内部测试;与此同时,新浪还正在开发Widget相关产品。这些具有前瞻性产品的推出,清楚地表明了新浪作为中国门户网络龙头的战略指向:打造一个功能更强大、用户体验更丰富的多元化超媒体平台。这也将加快新浪从“内容+广告”发展模式向“内容+产品+广告”模式的深度衍变。
4月10日,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在新浪・第三种人北京论坛上说:“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信息的获取平台是没有边界的,新浪在未来的策略上,将不仅仅把内容放在互联网上,也将延展至手机、IPTV、电视、电脑操作系统,甚至汽车上。”
由此可见,新浪2.0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新浪“多”媒体化的超媒体平台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实力的绝佳舞台,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同的人、群体、组织、企业之间的沟通,在2008年呈现出复杂化、个性化和密集化的需求态势。
以互联网为例,在经历了2006年的博客风潮和2007年的视频高峰后,2008年自媒体的发展需求愈加强烈。新浪应势而动,推出了众多互动新产品,并通过应用整合,旨在建立一个“多”媒体化的超媒体平台,以满足客户对网络营销的急切需求。而新浪博客的成功应用可以为此种“多”媒体化发展态势提供有力的佐证:2005年,新浪介入博客,使博客成为网友实现自我影响力的大众平台。据2008年3月的最新监测数据,新浪博客当月的日均浏览量高达309473187人次。
曹国伟认为:“Web2.0不是对Web1.0的替代,二者融合才是网络媒体的特征,也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在。”在Web1.0时代,新浪通过对传统媒体的内容整合,加上快速、准确、及时、权威的报道,脱颖而出,成为门户时代的领导者,缔造了中国主流强势的互联网媒体。随着Web2.0和Web1.0的融合,新浪必将走向“多”媒体化。这种趋势将在两个维度上实现,第一个维度是向多平台、多终端方向拓展,包括手机、PDA、电视等终端;第二个维度是挖掘新的内容表现与产品模式,包括播客、博客、新浪空间、新浪魔方,甚至Widget等。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手机WAP2.0、新浪空间、新浪魔方及新浪TV的推出,新浪的触角延伸到了手机、桌面工具、网络电视等领域,融合多种新媒体产品的超媒体平台已初现雏形。
“内容+产品+广告”模式的演进
新浪“多”媒体化的发展布局,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了新浪从“内容+广告”向“内容+产品+广告”模式演进。
“内容+广告”是Web1.0时代互联网门户的基本盈利模式,而新浪是“门户+广告”模式的缔造者和集大成者。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新浪完成了产品线的不断创新及丰富,内容也在逐步完善,广告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新浪2007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新浪2007年网络广告营业收入为1.689亿美元,占四大门户广告总营业收入的四成多。截至2007年第四季度,新浪的广告营业收入连续7个季度保持着40%以上的增长速度,高居行业之首。
进入Web2.0时代,新浪抓住时代脉动以及互联网行业的科技发展趋势,其“内容+广告”模式已逐步发展为“内容+产品+广告”三维商业模式。其中内容和产品两个维度旨在最大化吸引用户,而广告则依然是门户的基本商业运营要素。以新浪空间和新浪魔方为例,新浪空间成功实现了对博客、播客、相册、杂志、圈子、论坛和新浪吧等互动产品的全网互联,新浪魔方则是一个完美集成新浪全部业务的桌面产品,且仍在不断升级完善中。这些SNS社交网络以及Desktop工具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前瞻性,代表了互联网行业最新技术应用的发展大趋势及未来方向。
新媒体平台范文3
1广电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中应突出的重点
目前,广电在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内容优势。内容一直是各级广播电视台引以为自豪的筹码,依托母体在当地强势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节目资源和制作能力,是广电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一大优势。但目前除了几家有特色、资金雄厚的省级网络电视台增加了针对网络的自制节目,多数网络电视台、手机客户端、网站则是把已有版权的视频、广播节目照搬到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缺乏创新,也没有针对互联网传播特点的节目调整播放策略;此外,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并没有引来所期望的点击率和影响效果。广电必须认识到,要打造热门跨媒体节目,拥有广泛关注的内容是电视和新媒体吸引观众的关键,虽然广电建设新媒体传播平台是适应三网融合,迎接新媒体挑战的必由之路,但广电确实还需要在挖掘和创造具有吸引力的节目上下一番苦功,急需针对互联网传播特征制作出符合网络用户需求的视频节目,多推出原创、独家、直播、深度的视频内容。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广播电视台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强大的团队力量,在加强节目创新,提升节目影响力的同时,运用一体化运作模式,加强电视节目的二次创新,以内容资源的优势,提升节目在各个终端的影响力,为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广告业务的拓展提供优质资源。这方面可利用的优势是,各级广播电视台的广播、电视每天生产出不少的新闻和自制节目,省、市级还有下级广播电视台源源不断的内容输送,在原创内容的生产和集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各级广播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专业采编团队,在重要时政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大型节目活动的策划制作中,我们的记者都在现场,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新媒体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这些独特优势必须利用和发挥好。二是要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加快转变理念和做法。当前,互联网新媒体正在逐步吸走年轻的收视群体,这就提醒我们要根据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电视受众群体不同的特点,对什么人唱什么戏。受众发生了变化,节目调整是否也能跟上这种变化,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广电新媒体传播平台必须要深度挖掘满足主体受众需求的节目,积极开发新的用户群体,并对受众进行细分,适时对频道设置和播出模式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也就是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规律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不能在理念和做法上进行实质性的转变,仍带着传统媒体的习惯、思维去做新媒体,不但原有优势得不到发挥,反而有可能使优势变成负担。因此,广电在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新媒体用户的消费需求、使用习惯、欣赏习惯,按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进行运作,努力在选题、视角、表达、呈现等一系列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的转变,让新媒体用户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取信息,愿意看、喜欢看我们提供的内容。当前,传统的广播电视采编制作人员都面临着全面转型的问题,各级广播电视台的采编制作人员,必须要在思想意识上把受众作为用户来服务,全面强化产品意识,在节目策划初期就要主动考虑如何进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以促进传播内容及版本不断更新换代,努力满足新媒体用户的需求和变化。三是积极彰显新媒体特性,打造用户参与的互动平台。新媒体的特点是互动、参与、简单易用。广电新媒体传播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更要是一个互动参与平台,必须要融合用户上传、互动评论、个性设置等各种功能,更好地满足新媒体用户个性化、参与性的需求。要围绕互联网的双向互动特征,把如何调动受众尤其是年轻人主动参与节目,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作为总抓手,这也是增强广电新媒体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2积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当前,各级广电机构要把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具有完备的新媒体特性、具有影响力的广电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重要工作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好下列工作。一是要建立一整套的保障机制。各级广播电视台要举全台之力全力打造各自的新媒体平台,要建立包括资源使用、考核激励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让广播电视台的资源能与新媒体平台有效对接,为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撑。二是要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广播电视媒体要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按照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打破采访壁垒进行机构重组,积极建立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和全媒体记者团队。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是整合广播、电视、网络等各个平台的采编资源和播出资源,让内容多渠道多平台,使新媒体平台成为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重要的终端。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的核心资源是全媒体记者,各级广播电视台应按照全媒体记者的要求,积极向全台采编人员及相关岗位扩展,同时还要加大对全媒体记者队伍的系统培训力度,让广播电视的骨干记者都成为新媒体平台发稿的骨干力量。三是要善于总结积累在新媒体建设和业务拓展中的经验。要根据电视、手机、电脑三屏互动和促进用户快速增长的目标要求,积极了解新媒体用户特别是手机用户的消费习惯、把握新媒体运营规律,全方位积累经验,为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提供有益借鉴。四是要建立多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要建立并完善多媒体网络考核评价体系,把新媒体监测数据纳入评价指标,由过去单一的收视调查转变为跨媒体传播效果的监测。五是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要办好办活广电新媒体平台,除了依靠广电自身的力量外,还要充分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各级广电新媒体平台在内容资源的整合和集成上,要与省内外各级媒体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努力保证新媒体平台有着充足的内容供应。同时还要与电信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装备、网络传输、客户端推广等各方面争取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这将有利于广电新媒体平台更好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3积极探索新媒体平台盈利模式
新媒体平台范文4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没有任何一个时间段像2013年那样让传统企业及其商业人士茫然和揪心。祖祖辈辈所推崇的价值观、商业模式好像一夜之间失去了魅力。更有人危言耸听地说,未来十年将是一个打劫的时代,所有还在用传统商业模式经营的企业都将成为被打劫的粮仓。
曾经,我们也像很多传统媒体一样,对互联网和新技术带来的巨大改变感到恐惧和纠结,面对一个完全摸不着、看不见、不能完全控制的新商业游戏一筹莫展,在转型道路上彷徨四顾。然而,当利用互联网思维快速成功的故事不断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终于颠覆性地突破了原有的自我。
《IT时代周刊》虽然是一本以报道互联网为己任的杂志,但自身却是一家传统企业。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摸索,我们终于完全看清,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从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一个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传播时代真真切切地来了。我们在反思中发现,做了十几年杂志,我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的用户在哪里,也没有真正和这些用户进行活跃的互动和交心。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网络时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我们未必了解。
今天,我们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经过一年多的痛苦试错,我们逐渐将思维方式互联网化。在以往几个月里,我们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不断试验,不断挑战自己,检验自己。我们忽然醒悟,我们需要基于杂志的优势,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一个全新的网站(而不是在杂志网站的基础上去做改良),在手机和PC端构建一个立体的互动平台,并以此聚集用户,为之服务。
基于此,大型新媒体平台《创客100》诞生了,我们将它的宗旨定为“创新、创业、创造”,在内容产出上用UGC的模式——用户产生内容,将公民作者和自媒体作者以及网友培养成我们忠实的作者、用户和粉丝,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利用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和资源为创业者提供辅导和帮助,架设一座创业和投资的桥梁。
新媒体平台范文5
富阳电视台于2011年11月3日在杭州文广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开发了《富阳网新媒体综合业务网络平台项目》(以下简称《富阳网》)。《富阳网》是契合国家广电总局三网融合的一个实验型项目。在大背景下,传统电视和互联网以及手机移动客户端三者实体结合,达到从传统的媒体行业向新型互联网行业转变。开发资金充实,开发队伍庞大,整套系统采用了非常“时尚”的开发技术和“时髦”的用户体验。
二、平台项目的技术和优点
(1)采用静态页面设置。管理员在后台文章之后。点击生成静态页面,或者全站生成静态页面。静态页面的有以下好处:①打开速度快②利于搜索引擎抓取③防伪标识,防止黑客直接攻击程序文件。
(2)网站在线系统采用PHP+Apache+Lunix+Mysql结构,Linux安全,稳定。PHP+Apache+Mysql开源,节省成本,后期维护快速,方便。并且开源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二次开发或者多次开发,非常节省时间。
(3)管理后台和网站前台分开。管理后台和网站前台分开,系统程序安全性提高,系统数据处理与数据显示分离。前台设计师和后台管理者之间互不影响,可以同时进行有效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
(4)门户,视频,论坛相结合。门户是展现信息的页面,视频是播放富阳电视台视频节目的界面,是富阳电视台的门面,论坛是富阳网和用户之间友好型交流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并且可以得到主持人的第一时间答复,提高电视台的线上互动性。
(5)视频,直播,图片三者有效结合。视频采用视频独立服务器,速度快,播放流畅,存储空间大。图片采用异步加载显示,用户友好型很好。直播采用独立流媒体服务器,将视频直播信号进行信号转换,速度快,数据处理流畅,播放清晰。
(6)该项目采用了多路信源软切换播控技术、WMV视频在线编辑技术、可自定义视频CDN分发技术、DRM技术等多种流媒体技术,实现了3个广播电视频道的网络直播、虚拟直播、10多个栏目视频的点播、节目单同步、视频广告、媒资管理等功能。
(7)该项目的多路信源的网络音视频采集播控系统配备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及采集卡即可完成整个系统的搭建。系统实现对多路不同信号的采集,添加字幕和台标,切换及叠加,直播录制同时进行,自动上传到媒资库,自动到网站前台,真正实现自动采集直播、录制、一体化业务。
(8)该项目的在线音视频文件物理分割系统采用WEB界面对在线的WMV音视频流媒体资源进行物理分割,分割时间精确到帧,突破了音视频文件只能本地编辑的限制,大大方便了编辑人员的编辑工作。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9)该项目的各项指标符合产品质量标准GB/T 17544―――1998和GB/T 16260.1―――2006的要求,通过软件评测。
三、平台项目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个性化域名的设计
随着需求的升级,个性化页面的设计已经满足用户的口味,个性化域名的升级和开通需要考虑跨域名下用户信息的安全和公用。
我们采用.htacess绑定apache的方式,另外在程序内部的首页文件里加入SESSION和COOKIE控制程序,以达到跨域名用户信息的保存和安全的效果。
3.2 静态页面的设置
网站信息量大,访问量大,就必须考虑静态页面的设置。以达到访问速度更快。我们采用打印HTML页面的形式,另外同时保存HTML文件。
3.3 视频采集和直播
视频采集和直播是富阳网的特色和亮点。但是这里需要解决从富阳电视台到富阳网的视频直接采集还要解决跨域名的问题。因为主站是www的,而视频网站是shipin的二级域名。
这里,我们采用的办法就是用Windows MediaPlayer直接采集视频,因为AdobeFlash的12路采集就需要花费几十万的费用,面对前期网站还未能盈利的考虑,AdobeFlash的方案被Windows 2003 Media Player取缔了。另外跨域名的方案我们就是采用5台服务器同时工作,然后将shipin的数据传送到www下,www用mms协议接受来自shipin二级域名的数据,就能实现直播了。
新媒体平台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数字化;美国《新闻周刊》;
传统纸媒遭遇的发展瓶颈
《2011全球传媒蓝皮书》指出全球报纸日发行量自2009年开始下降,2010年下滑到5.19亿份。全球报纸广告收入比2009年下降了20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300亿美元。[1]数据表明,传统的纸媒发行数量在逐渐减少,广告收入也在不断降低,媒体如果仅靠广告来维持经营收入,那么将会显得十分被动。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实效性不及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更新,信息量不及网络海量的搜索空间,付费阅读的方式也让更多受众倾向于在线浏览免费的新闻讯息。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菲利普?迈耶教授用这个数据提出了他的“寒冬论”,即纸媒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事实也正是如此,2009年拥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停止发行印刷版,拥有27年历史的杂志纸质版《电视周刊》也不存在了;2012年巴西的《纳塔尔日报》也仅保留电子版,停止出版纸质印刷报纸。近几年来,媒体业界的“纸媒寒冬论”呼声不断,特别是2012年10月19日美国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宣布,将在今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出版印刷版,从2013年初全面转型数字化。这个80年的老品牌最终还是倾向于数字媒体,这不得不让媒体人怀疑“纸媒寒冬”是否真的要到来了。
即使“纸媒寒冬”会到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因为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纸媒在精品化、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中分化重聚,寻求新的聚合平台,参与新平台的形成,这将会使纸媒市场重获新生。这一趋势在内容上表现为纸媒产品突破传统的版面局限,形成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产业形态,在形式上表现为数字化、移动化的物质形态,把讯息通过分众的、定向的、交互的、即时的大众媒介进行扩散。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不管是否面临着寒冬,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仍然是其新的发展机遇。
纸媒数字化转型:以美国《新闻周刊》为例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成立于1933年,和《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同属美国三大时事周刊,但由于遭到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新闻周刊》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不断下降,2007年至2009年持续亏损。2010年8月,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把《新闻周刊》以1美元价格出售给悉尼?哈曼。3个月后,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把《新闻周刊》与新兴的新闻网站野兽日报合并,成立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现在的周刊归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所有。而2012年的10月份,正是IAC公司宣布《新闻周刊》要在2012年底停止发行印刷版,并在2013年初实现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发展的新出路,不论从媒体本身还是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到目前为止都充分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微利时代下迎合中产阶级群体的文化消费。纸媒的属性特征决定了它是高风险经济产业,高风险经济体现在纸媒销量的非确定性和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上。一方面,纸媒销量的高低源于新闻的“变动性”和“趣味性”,一则新闻的追踪报道或许会延长这份报纸在一段周期内的高销量,一则深度报道也许会引起群体大规模的兴趣而购买,但同样平淡无奇的报道则会让受众迅速在短时间内流失,再加上区域人员的流动性也会导致销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体现在高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上。据资料显示,中国的报纸每多1万份的印量要增加300万元的开支。[3]在高风险经济特征之下纸媒只能依靠广告来平衡支出,总体而言纸媒的印刷发行还是处于微利阶段。而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很好地弥补了这一问题。全数字化运行的《新闻周刊》改称为《环球新闻周刊》,采用付费订阅的模式来运营,这种盈利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数字纸媒,而是将目标受众定位于精英的、小众化的中产阶级的高端纸媒。中产阶级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是经济精英、知识精英、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印刷制的零碎内容已失去兴趣,而倾向于能够解答自己领域内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通过付费订阅来得到的,在他们看来获得的讯息是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也迎合了自己的文化消费。
厚报时代下满足“受众本位”的主动选择。厚报时代意味着纸媒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了读者的信息接收量,同时也意味着纸媒竞争的必然结果。纸媒有“二次销售”的产业特征,媒体将读者当作产品卖给广告客户实现第二次销售,纸媒的扩版意味着能够增加广告版面,实现广告主投放纸媒的影响力经济。但是纸媒的扩版也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有效接收,受众对被动灌输的信息只会“泛读”。举个例子来说,一份50个版面的报纸读者只用十几分钟就读完了,每个版面平均分配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几十秒就看完了一个版,无法达到对信息的深刻记忆。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市场所追逐的稀缺资源,如何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是纸媒生存的根本。数字化平台构建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期待,在读屏时代纸媒的受众不仅可以成为交互式阅读对象,甚至可以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在人性化的阅读界面中充分自主地选择和阅览信息,发挥思维的跳跃。美国《新闻周刊》在改版成《环球新闻周刊》之后锁定的目标受众是高端精英人群,新杂志电子版适用于平板电脑和其他的网络阅读设备,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终端来呈现多元化的讯息,把受众在厚报时代单一的角色转变为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让受众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和操控者。
竞合时代下实现媒介的“内容为王”。竞合时代指的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传统的纸质媒体在与新媒体的合作下实现了移动APP产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媒体要把精力投在受众的服务体验价值上。当然,受众最需要的还是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更有效、更精典、更便捷地使受众接收信息,什么样的内容更能够与受众所处的生活、工作领域息息相关,受众就更倾向于选谁。“内容为王”的模式始终还是受用的,纸媒在构建数字化平台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把握住内容的主旋律,用原创性的信息去绑定受众的目光。数字化媒体实现内容的优化体验比服务体验更能让受众自愿买单。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媒体提供优质的内容,付费阅读也就会成为受众选择的一种方式,“内容为王”的竞争模式对于数字媒体来说是争夺受众市场的良好渠道。
展望纸媒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未来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纸媒走数字化平台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可以从以下几点构建数字化平台:
细分投放渠道。在市场营销学中所提到的细分市场,并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划分的,是从包括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准确地了解、把握受众的期待心理,捕捉有效的受众群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传播策略,将关系到传播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和有效传播。[4]媒体只有有效地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才能把有效内容精准投放,提高受众的阅读率,因此细分后的投放渠道对媒体经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网络、平板电脑、手机移动媒体、户外媒体等各种新媒体的包围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充满了机遇的。媒体可以利用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两者的互融。如纸媒与网络的渠道融合,开发电子阅读客户端、讯息数据库、网上书城;与移动媒体融合开发APP付费阅读下载终端,分众实现内容的细分投放或者移动媒体的在线阅读等。具体来说,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也可以实现投放渠道的差异化。年轻一族是网络、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等流行电子设备的主力消费者,他们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跟踪电子内容的生产、更新,传统纸媒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投放趣味性强的小说连载,开辟专栏与受众进行互动,根据受众的需求对小说情节进行开放性的征集等等。而针对年长的受众,他们习惯了传统纸质报纸或者期刊的传阅,一时间对网络海量的讯息还无法适应,因此可以开设电子书,以PDF的形式清晰地展现给这部分受众。
精品内容为主流。纸媒的数字化平台可以说是媒介形态的更新,也可以说是报网联合的一种新形态,充分利用公共信息提升舆论引导力,利用新媒体的环境去快速搜取精准讯息来设置议程,提升媒介价值。因此,纸媒数字化平台投放的内容实质上会影响媒体的定位。
早在几年前,研究市场营销的学者就提出了内容营销才是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这一观点。的确如此,除了运用图片、动画、文字等媒介符号烘托数字化内容的质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打造精品的内容讯息。在新闻讯息上体现为,要进行有影响有深度的采访报道和高效的媒体议程设置。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对客观现象与事实一针见血,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利用数字化平台可以高效地实现第一时间传播、第一时间共享,当然这也就要求媒体提供的内容第一时间内是精品化的。只有以精品的内容为主流才能体现出高端的媒介水平;只有锁定知识阶层的消费者,媒体才能在竞争大潮中保持常青。
拓宽盈利模式。传统纸媒的盈利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依赖广告,媒体通过“二次销售”把受众的注意力销售给广告商以此获利。该理论认为,媒体第一次销售的产品是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广告收益。如此的盈利模式也许能让传统纸媒获利,但却不稳定,因为越来越多的媒介形式正在持续分散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价值。因此,纸媒在数字化平台上要拓宽盈利模式,改变以往被广告商牵制的局面。
目前数字平台上的众多媒体都选择了“付费阅读”这一模式,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支付途径来阅读一些通常被运营商加密或隐藏的文字图像内容。这种方式被作为媒体盈利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唯一能够获利的方式。笔者认为,会员制的阅读方式既可以把潜在受众向固定受众引导,又可以实现媒体的盈利,通过入会的方式自愿索取讯息,为会员读者提供兴趣阅读,享受会员的读者服务,对媒体和受众而言是双赢的模式。拓宽数字平台的盈利模式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必须考虑的。
结 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形势所需,也是应对新技术挑战的必由之路。笔者始终相信在未来的媒介发展道路中,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对于媒体本身和受众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全球报纸出版种类增长日发行量下降
[2]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