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不拉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不拉的故事

冬不拉的故事范文1

那天在福海县文化馆,在走廊上的我,突然被一曲深情的歌声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走向了歌声的发源处。这是一间简单的办公室,两张桌子一个书柜,一名哈萨克中年男子坐在其中一张桌子前,手弹冬不拉,配以悠扬的歌声。他正沉醉其间,对于周边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乃至于我突兀的闯入也没有影响他。

随着他手势的起落,冬不拉琴声时而急促,时而轻柔,时而充满了秋风横扫落叶的肃杀,时而让人感到无以名状的悲凉。他的歌声,悠扬处显大气磅礴,轻缓处显款款深情,仿佛自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和叹息。再看他向窗外望去的眼睛,仿佛看的不是现实中的一景一物,而是遥远的过去和往事。或许这种漫长的没有焦点的遥望让他累了,他微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竟充盈着泪水。

这个正在歌唱的哈萨克男子本身就是一个气场,此时万物俱寂,歌声飞扬。而一旁静观的我,被这忧伤的歌声所击中,心底感慨万分,泪意涌上眼眶,虽然他的歌词我一句也没有听懂。

他就是文化馆的馆员哈得力别克・哈布力。从外表看,他很普通,但他又很特别,他的歌声和琴声分明洋溢着一种打动人的力量。哈得力别克刚才所唱的这首忧伤的歌叫《阿赛提和肯布尔拜》,同哈萨克族长曲相似的是,这首歌讲的也是一个在哈萨克民族中流传很广的故事

据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肯布尔拜是当时有名的阿肯,阿赛提是他的徒弟。后来肯布尔拜身染重病,让人带话给远方游牧的阿赛提,让他尽快回到师傅身边。阿赛提闻讯后跨上骏马就出发了,经过七天七夜的奔驰,才见到了临终的肯布尔拜。阿赛提扑进师傅的毡房里,流着泪问师傅,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肯布尔拜吃力地说:“我的儿子孙子唱的歌没有我歌里的味道,冬不拉也弹不好,我要把自己所有的歌曲全部传给你。”就这样,阿赛提和肯布尔拜在毡房里深谈了一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第二天肯布尔拜就去世了。阿赛提悲痛万分,发誓要将师傅所传精华全部传承下去。后来阿赛提也和师傅一样,成了草原上有名的阿肯。有人将这段往事作成了铁里麦,阿赛提自己填曲,将这段故事用歌的方式流传了下来。

哈得力别克整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忧郁气质,更何况这首歌本身就很悲伤,他在唱歌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是阿赛提,对阿赛提的种种心情感同身受,所以他传递给听者的也是那绵绵不绝的感伤。哈得力别克说唱完这首歌要用时七分半钟,歌曲难度很大,一般人很难唱完整。能够唱完的人一般都是有名的“铁里麦”歌者,据说只有在哈萨克斯坦国家音乐学院深造了五年的人,才有可能唱完。

铁里麦,通常以叙事的方式将哲理蕴含在诗里,给人们以启示。而将这种诗填上曲,能够完整演绎的人,被称为“铁里麦”歌者。铁里麦的演唱和普通唱法不同,对高音和气息运用有更高的要求,它还要求歌者随着诗歌内容的变化,面部表情和声音随之变化。换句话说,要有“长歌当哭”的本事。而哈得力别克成为一名优秀的铁里麦歌者,绝不是偶然的。

哈得力别克的这首歌却是跟着磁带自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哈得力别克在解特热勒乡的一户人家中听到了这个歌带,百般劝说别人把磁带卖给他。得偿所愿后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哈得力别克很难过,不由自主地落泪了,别人问他怎么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后来他每天在家听着磁带自弹自唱。当他真正学会这首歌时,才发现了这首歌一般人无法学会的真正原因。

当哈得力别克第一次完整演绎完这首歌后,他整整有一个星期没有再弹冬不拉,往常时日不让他碰冬不拉简直比不让他吃饭还难受。但这次的特例是因为他在那一首歌里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若不休息一个星期,他觉得自己无法恢复耗费的精气神。这首歌里充沛的感情必须要歌者用心用情去表达,若做不到这一点,这首歌就无法唱下去。所以,这首歌成了哈得力别克

今年41岁的哈得力别克,爱歌唱的种子早在他六岁时就种下了。哈萨克族牧民家家都有冬不拉,那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人们最喜爱的莫过于弹起冬不拉唱起歌。哈得力别克小时候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从来没有人教过他怎样弹冬不拉,他就是听别人的音乐,自己再摸索弹唱,这种神奇的口口相传让他学会弹唱本民族的很多民歌。

在后来的很多年,无论是在学校上学还是在工厂当工人,哈得力别克都没有放弃歌唱,还为学校和工厂争得了一些荣誉。1992年,在哈巴河县举办的阿肯弹唱会上,哈得力别克再一次听到“铁里麦”歌手的歌声。铁里麦歌手所唱的全是流传在草原上哈萨克牧民当中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歌词复杂,因为有很多故事情节在里面,所以歌词很长,需要歌手用全部的精神和心血去歌唱。这些歌里还蕴含了很多哲理,教导每一个哈萨克人怎样真实的做人,真实的做事,做一个真诚热情的人。哈得力别克意识到“铁里麦”是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听者无一不喜欢,所以他立誓做一名“铁里麦”歌手。

回来后哈得力别克将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读本民族诗人的诗歌,无论是谁唱的“铁里麦”,他都要录下来,直至学会为止。当时他读了很多阿勒泰地区有名的哈萨克诗人阿斯哈尔・塔塔奈的诗和一些“铁里麦”,后来他还试着给这些诗填上曲子,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时走路时,那个音符突然就从脑子里跳了出来,我拿起冬不拉就弹出来,唱出来。”哈得力用心血歌唱逐渐被更多的人知晓,很快他就调到了县文化馆工作,在那里,他完成了两首铁里麦的歌词和谱曲。

哈得力别克在演唱每首“铁里麦”时,都要先仔细地阅读诗歌。他说:“在一首诗里,作者处在什么时代,性格怎么样,他的心情如何,在想什么?想家乡、想爱人还是想母亲,这种味道在诗里都有表达,明白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唱的时候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带进去。”

每首歌都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对于歌曲的表达也像是鸟儿在飞翔一样,飞下来时要轻缓,如果直接落下来,就会把鸟儿的腿折断。唱歌时也一样,一些歌曲在结尾时,表达时一定要悠扬深情,才更能打动自己,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更多的听众。哈得力别克是这样理解自己的歌唱的。

在哈得力别克的眼中,哈萨克族的民歌就像在草原上空的鹰,就像在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自由的翱翔,尽情的奔跑,合着马儿奔跑的节奏,正是因为生发于自然,所以才产生了哈萨克族这样的音乐,他才能唱这么好的歌曲,马背上的民族的歌声才能流传得更久远。而今更多的时候不能在马背上歌唱,那种融入草原文化血液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遗失。

冬不拉的故事范文2

>> 酣睡佛祖腿上的小猫 不让学生的热情“酣睡” 唤醒你心中酣睡的巨人 沙湖故事 内沙湖标本 沙湖晚归 孜然的诱惑 丁吉文与沙湖纸业的不了情结 别猫家里,沙湖有好玩的 邂逅沙湖 贺兰山下的塞上江南 宁夏沙湖如梦如幻的塞外江南 塞上明珠――沙湖 贺兰山.沙湖 苏轼《游沙湖》探析 行走之邂逅沙湖 塞上沙湖 西夏风情 苏轼《游沙湖》解析 续写沙湖酒业悠久故事的人 沙湖公园经营性\参与性项目的探讨 拉森钢板桩在沙湖地铁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酣睡的沙孜湖 酣睡的沙孜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丁燕")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沙孜湖畔的简陋毡房旁站着一位哈萨克族老人。不同于巴里坤湖边的草高过人头,似无尽,沙孜湖的草,搅拌着铁锈红、灰绿和枯黄,短小矮壮。草到了这里,完全是种老态,如暗哑血管,在失去劲道的胸脯上延伸。

以天山为界,新疆分为南疆、北疆和东疆。新疆的草原,大多集中在北疆。除了赫赫有名的伊犁草原、巴里坤草原外,还有一个草原,因为交通不便,长期处于遮蔽状态:沙孜草原。

与其他草原相比,沙孜草原的地貌非常特殊,地形特征具备了山地(亚高山、中低山、丘陵)、倾斜平原、谷地三种地貌类型。

数千年间,沙孜湖一直在北疆沙孜草原的最低处酣睡。它,连同它四周的群山,覆盖在铁黑山体的青草,以及暴雨、阳光和微风,都不为外人所知。这里的土地虽不适合耕种,却是天然的好牧场。与惯常所见的油绿草不同的是,湖边草场的颜色是铁锈红、棕黄、铁灰的混合色,散发着香味。

一代又一代的牧人留在了这片草场,繁衍生息,这里不仅是连绵群山间的一汪湖泊,更是另一种迥异的生活形态。 米哈尔古丽晾晒的牛粪。牛粪几乎是维持草原生活的唯一燃料,米哈尔古丽家开了一处供游客体验的家庭毡房,牛粪不够用,无奈只好花钱买,一堆长、宽、高各一米的牛粪标价一百元(以前一堆牛粪的价格是三十至五十元)。她说:“做梦都在捡牛粪。” 身着哈萨克族传统服饰的老人。哈萨克族女人喜欢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裙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夏天扎一条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有猫头鹰羽毛。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戴披巾。

上天所赐的一汪湖泊

第一次到达沙孜湖,是初秋。

清晨九点离开乌鲁木齐,下午五点至榆树沟,算是已进入托里谷地。这片面积一百多万亩的开阔地带,位于托里县西南,被巴尔鲁克山和玛依勒山所挟。

谷地的最低处,有一片因雪水汇集而成的湿地,在春季或丰水年份,湿地中央会形成一汪湖泊―沙孜湖―在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大地上出现湖泊,完全拜上天所赐。

真的见到,仿佛活在梦里。这湖并不浩淼、丰沛滋润,它单薄轻柔,像片树叶,由几缕色带编织而成:先是青草的绿,裹着盐碱的白,后是腐殖物的姜黄,最后是青紫湖面上,嵌着团团灰云的倒影。我朝湖边走去,飞起的鸟群和静止的马群同时出现在视域中。湖边的味道与山坡不同,更浓稠腥膻。环湖的山势低缓,一座背后是另一座,形状大同小异,但颜色却越来越淡。

“沙孜”(哈萨克语,意为“湿地、沼泽”)一词,密码般传递在草原―谁占领了沙孜,谁就获得载畜万千的丰地。沙孜草原先后成为塞人、月氏、乌孙、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喀喇汗朝的势力范围,曾发生过无数乱战。直至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后,游牧于斋桑的哈萨克克烈部众,不愿随地归属沙俄,克服重重险阻,举部来此地驻牧,这片草原才算安宁下来。

沙孜湖依赖降雨和融雪水汇聚而成,湖水面积变化很大:春天湖面迅速膨胀,肆意(据说这里曾浩淼丰沛,现在水面已萎缩许多);初夏,温度升高,湖面的涟漪一圈圈缩小;盛夏,湖水变得浑浊,像匍匐在地平线之下。一般情况,湖水可维持到来年春天,但在特别干旱的年份,秋季湖面会变成一团椭圆水洼,直径不超过百米;有时,会变成大泥塘。牧人深谙沙孜湖习性,即便在最干旱的秋季,湖滨周围几公里内,都没有毡房驻扎,以防平坦之地,一夜间变成大湖。

沙孜湖所在的草原有很多草场,有些草场并非平坦一片,而鼓凸着一个个密麻麻的肿包,似绿色海浪,起伏跌宕。放眼望去,似一堆凝固的绿泡泡。这种草场被哈萨克人称为“孔额尔欧巴”―羊圈式草场。

哈萨克人将立起来的东西称为“欧巴”(苍天);而“孔额尔”是多义词,其一表示咖啡色;另一个意思为褐色的牛(牧民第一眼看到沙孜草原,这片丰美之地既不是黑色,也不是黄色,更不是红色,而是褐色)。因此,“孔额尔欧巴”,实际上是根据颜色、地形、气候而来的词汇―此地不冷不热,风也不乱刮,是上天赐予的褐色羊圈式草场。

我真的见到了这一切:湖水、毡房、土墩墓、羊圈式草场……每一样,都让我凝视许久。

在那些悄无声息的毡房里,到处藏着注目我的眼睛和身影。当我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时,我已进入到他们的视野。一切想不到的事情,在沙孜湖,都有可能发生。 草原上的习俗是“冬窝子不办喜事”―即便是去年冬天已把媳妇迎进门,也要等来年夏天才办婚礼,婚礼前还一定会赛马来庆祝。哈萨克族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如果丈夫和别人谈好了一只羊卖五百五,但他的媳妇不愿意,要卖六百,这买卖就一定做不成。以前,草帘子之类的,都是女人编织,现在女人都解放了,去买就可以。什么东西,只要掏钱,都能买上。

细雨中的哈萨克族婚礼

天空低低地匍匐,像一伸手,就能摸到。从乌云中,偶尔飘下零星细雨,令湖边草场略显湿润。

跨过小河,能看到一堆摩托车和小汽车―那里正在准备举行婚礼。

看到毡房,不禁心头一热,一掀门帘,躬身进入。花毡已铺成桌面,四周环绕着客人。瞅个空隙,挤了进去。原来,今天是一对名叫卡斯提和迪娜拉的年轻人举行婚礼。婚礼仪式还没有开始。有个老人叫住我说:“不要走,吃肉!”

饭桌上,有专门削肉的人,拿着刀子,如庖丁解牛,瞬间,肉片散落盘中。他将耳朵给了小男孩,而递给我一条肥硕的羊尾巴油。我接过后,捏起瘦肉和煮熟的面片,一并放入口中,大力咀嚼,再吃馕,喝奶茶。

毡房外,客人们从草原的不同方向走来,妇女深目阔脸,双颊泛红,眼纹深刻,戴耳钉、项链、戒指;男人蓝衣蓝裤,戴花帽(西部牛仔礼帽、黑色红色鸭舌帽)。

草地上有台红色汽油发电机,嗡嗡作响,扯出的黄线连接着音箱,放在木椅上;提供照明的,是蓝白格的太阳能发电板;毡房门前,一概贴着圆形红纸,标明阿拉伯数字:1、2、3、4、5、6、7,颇为豪奢。毡房间的距离很近,差不多只有一米(日常生活中的毡房,可不能扎得这么稠密)。那间草绿色,长方形的帆布帐篷,做厨房用。

帐篷外的空地上,用红砖砌起炉灶,一长溜,搁着十几个茶壶,亮晶晶反光;旁边,立着六个白色塑料大水桶(水从泉眼打来);招待员皆为邻家大嫂,一律头巾、西装、筒裙、黑皮鞋,腰间系同一规格围裙(白底粉边、红花绿叶,大口袋),边干活,边大声说笑。

伴郎手上捏着根羊鞭,尾部缠着条崭新的红纱手绢,里面还裹着条白色绣花手绢。这双重手绢像凝固的两朵花,散发出甜蜜气息。

婚礼开始:音响里传出冬不拉弹唱。歌手三十岁左右,褐西装,头发向右偏,怀里的琴缀着几团猫头鹰的羽毛,羽毛随风摇摆,像在应和主人歌唱―

新娘来啊,快揭开面纱!

带上你的见面礼来看吧,

不要评论她鲜艳的服装,

先说说她的芳龄有多大。

新娘来了,快揭开面纱!

婆婆在向你把喜果抛撒,

这可是美丽的巴蒂曼、哈依霞、哈蒂霞,

传说中的佳丽,名扬天下。

歌声中,新娘的头纱被那根系着双重手绢的鞭子揭开。

撒糖很有仪式感:三个老太太兜着一块布,弓着身子,抓起一把糖用力抛出,喊一声哎呦,孩子们忙四处捡拾。有个老太太撒完糖,就站在场子中央擤鼻涕,再晃悠悠返回椅子,每走一步,都像在搬运一座大山。主持人将话筒对准老人们,风中传出的话语绵长深情。有个老人太过激动,止不住咳嗽起来;另一个,颤巍巍,从怀中掏出一页纸,念了起来……

半空中的云已汇聚成团,洒下细雨,可人群却纹丝不动,并不散去,在雨中坚守。新娘的婚纱显然有些单薄,伴娘为她撑起一把伞。小孩子们照旧打闹,跑动。烧茶的妇女,端坐炉旁,看守着十几个茶壶。

一个蓝西装男子上场,人群发出嗡嗡声。他四十岁上下,偏分头发整齐,蹙着眉,双唇紧闭,等待着。突然,他伸手手臂,朝天指去,起伏跌宕的词语从麦克风中迸出。这不是普通人在发声,是遥远祖先通过一种仪式,在为其子民训诫。

椅子上一个老太太站起,蹒跚上前,踮着脚,给一人的脑袋扣上花帽,右肩搭上青布头。突然间,这个人像触了电,语速变得奇快,语调也开始激烈,一句赶着另一句。兴致所至,居然围着场子转起来,一边朗诵,一边向观众侧身掷去手指和眼神。他激情万丈,将声音咆哮出来,时,语调中居然有哭腔。然后,闭上眼睛,内缩成一团,再一跺脚,猛然打开自己,将手指射向远方。

听众敛声屏息,恭肃严整,一共响了二十次掌声。

哈萨克人的精神世界多半是在口头诗歌的影响下形成的。整个草原世界被诗歌化了。诗歌从来不是草原上的阿肯(擅长即兴弹奏、对唱的哈萨克族人)或歌手所独有的造化,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大多数人民也参与其中。这在世界历史上都属罕见。

哈萨克人的诗歌,并不遵守死板规律,而经过许多大诗人,及成千上万无名作者的传播和加工,成为了一种特殊媒介。

雷阵雨来得快去得急,团团云朵间显露出片片蓝得发麻的天空。最后的几滴雨珠,硬如骰子。我闭目合眼,脑袋剧烈翻涌。那些我根本不知具体含义的字句,铿铿锵锵,像棒槌敲锣,引得我周身炽热。 婚礼上,烧茶也是一项大事。一对新人的亲戚用红砖支成的“炉灶”烧茶,茶水要供给几十人喝,“只是泡茶都能忙死人”。 听着这位母亲弹奏冬不拉,半晌,我忍不住,掏出手机,脱鞋后,靠近那琴,将录音键按了下去,那母亲瞪大眼睛,有些迷惑。 草原人家的锅灶,依溪而建。锅灶很简单:就地挖下去一个大坑,直径一米,坐着口锅,上面用塑料布盖着,四个边角用大石压住。

在毡房弹起冬不拉

婚礼后,毡房前出现了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略瘦,布满雀斑的脸,门牙有豁口。他母亲从毡房里走出来,孩子扑进母亲怀里,女人报以沉默微笑。她看到我就掀开门帘,邀请我进家里。

毡房里的布置,貌似混乱,又各有其位,各司其职:靠门的左侧搭着一块木板,板上立着四个铁皮水桶,板下是茶壶;黑色拉杆箱上,是标有“背靠背”图案的提包;木桌上是台双卡收录机;白色正方形石英表,数字硕大;马灯自房梁吊下;矮柜上堆着硕大的盘子;木板上是三大块凝固的牛油;地毯正中,挂着三个相框(两张彩色全家福,一张黑白老人像)。相框旁,是一把饰有猫头鹰羽毛的冬不拉。

沙孜湖四周水草丰茂,非常适宜人畜生活,加之这一带的哈萨克人居住得比较集中,两百多年间不曾有过大迁徙,生产方式以传统畜牧业为主,文化和生态环境都没有遭到破坏,故而文艺氛围浓烈。在湖边的任何一座毡房,几乎都能看到冬不拉。

这位母亲不知该用什么东西招待我才好,见我盯着冬不拉――姜黄琴面已被磨损得裸出原木色,宝瓶状琴身,底部饰有褐色花纹。

我们无法交流――她和她的孩子,不懂一句汉语;我也不懂哈萨克语。我没有对她说一个词;她亦同样。然而,她很容易就看懂我。她脱下鞋,取下琴,抱入怀中。她的银镯和银戒晃动起来,男孩以和母亲同样的屈膝方式跪坐,侧着脸,一动不动地凝视。

我没有想到,琴声那样深沉。这个女人弹得非常直接,每一个音符都没有修饰,只呈现原本的模样:“砰、砰、砰。”它们只是一些“砰、砰、砰”而已。弹奏者并不熟练,但却极有耐心。显然,她谈不上运用技巧,甚至,在某些段落的衔接处,还出现了大段空白。她几乎是边想边弹;但这并不影响什么。

我听了半晌,忍不住,掏出手机,脱鞋后,靠近那琴,将录音键按了下去(那母亲瞪大眼睛,不理解我的行为)。这场持续十分钟的演奏结束后,我按动播放键,毡房里立即响动起陌生的声音:依旧是琴声,却比原声更弱小,但更尖锐。这活生生的赝品,亦步亦趋,像模像样,甚至连那几个空白,都记录在案。

那母亲初听,张大嘴,手脚慌张,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我按下结束键,声音戛然而止后,母亲才松开儿子,咧开嘴,笑了起来。

走出毡房,天色已暗。屋子侧旁的牛粪堆,已盖了灰毡。两根长木棍横着,搭着毛巾和打了补丁的褥子――可能是昨晚风大受了潮。再往前走,还能看见这家人的炉灶――就地挖下去一个大坑,直径一米,坐着口锅,上面用塑料布盖着,四个边角用大石压住。旁边是泥砌锅台,两个灶眼,扣着锈迹斑斑的大锅盖。

屋里屋外,是这一家人的全部财产。哦,不对,应该还有被男主人赶出去吃青草的羊群――大约有一两百只吧。这样的毡房,应是最普通的;这样的人家,应是最常见的。所幸,还有冬不拉。这乐器将草原和牧人神秘地联系在一起,于是,春夏秋冬,成为自然馈赠的丰厚遗产,行走其间的人们,将它们完整地继承了下来。(摘编自《沙孜湖》)

Tips:坐着火车去沙孜湖

冬不拉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延伸; 阅读; 信息技术

一、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呢?为此,我除了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还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博的土地上。在教学中通过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 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积极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教《出师表》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三国历史及人物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诸葛亮的古诗词、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的情况,畅谈自己对出师表种种猜想,讲述三国豪杰们的故事,这样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有的把自己查找的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的。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45分钟来衡量的。

二、整合其他学科,改善知识结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通过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使学生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喂--出来》这样的课文就涉及到了科学课中的有关水、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懂水的知识、树木和土地的知识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教学时可引用科学课程知识;《冬不拉》一课的美景可借助 音乐 冬不拉那美妙的乐曲来烘托,使学生能很快地入情入境,感受到美妙的情景,进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而数学现在也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是在一种生活场景的表述出现的,学生也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深入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贤们把其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滋暗长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极开展“体验・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一些很好的机会。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金秋时节带学生去田野拾稻穗。辛勤劳动的农民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使学生顿感兴奋。大家比赛谁拾的稻穗多,谁拾的稻穗少,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拾的,谁的多,谁的少,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层出不穷。

四、引领阅读天地,提供生活素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给足读书的时间,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课外阅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所以,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冬不拉的故事范文4

每次去巴羊德的父母家,巴羊德稚气美丽活泼可爱的妹妹乌鲁罕就会给我们唱歌跳舞,倒茶做饭。

记得第一次我们兄弟几人去他们家,是秋天的一个黄昏。夕阳悠闲地伫留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灿烂的晚霞映射在雪峰群巅之上,次第尽染着缥缈的暮云,飘浮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纱绸。碧绿的牧草从天山雪线下披着金色的余晖慢悠悠地铺展过来,又款款地延伸向天际的尽头。无数白色的蒙古包如珍珠般散落在天山脚下、草原深处、木扎河畔,袅袅升起的炊烟洋溢着牧归的温馨。彩蝶在次第开放、荡漾清馨的菜丽、牡丹、蔷薇、野菊丛中翩跹起舞,招摇着生活的快乐与甜蜜。白杨林间鸟的啁啾、虫的鸣歌与归来的牛哞羊咩、狗吠、牧笛声汇成了黄昏的草原乐曲,婉转而又恬美,温馨而又宁静。我们兄弟与巴羊德一家围成一圈盘坐于草地,中间洁白的桌布上摆满了烤馕、羊肉、酥油、奶酪、蜂蜜和点心等各种食品,大家兴致勃勃举起清香的马奶酒为巴羊德又添一小弟弟祝福干杯。

远处,一阵歌声或隐或现款款而来,歌声童稚而又欢愉,清纯而又恬美。这是我们兄弟第一次见到乌鲁罕。十三、四岁的她,头戴帽顶绣花缀满珠子的圆顶帽,身着袖口绣花、下摆多褶的黑色连衣裙,外面穿着前襟缀满五光十色的金、银、珠、玉等饰物的紫红色坎肩,骑着枣红马,手里扬着五彩的长鞭,赶着羊群回来了。

农场人常说,咱农场最漂亮的的女孩就是乌鲁罕,如雪峰山巅上盛开的雪莲般的清纯,如山坡上怒放的紫红牡丹般的美丽,如草原深处盛开的野般的热烈。高挑、白晳,略带微黄的长发,高高的额头,深邃而浅蓝色的大眼睛始终飘逸着纯真的笑意。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朗朗地喊着我们“大哥”,跑前跑后热情地给我们斟酒倒茶。

这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般的黄昏,一顿令人心醉的充满温馨的晚餐。巴羊德弹奏起冬不拉唱起了哈萨克民歌,美丽的乌鲁罕大方地给我们跳起了舞蹈。她扭动着肩腰,表现着日常生活中骑马、放牧、挤奶、做饭的动作,节奏明快,表情逼真,造型优美,风格粗犷,舞姿里洋溢着浓浓的草原气息,让人有一种激情勃发的惬意。

以后,我们常来她家喝奶茶,更想多看一眼美丽天使般的乌鲁罕。时间久了,乌鲁罕和我们越来越熟。在我们心目中,她就象我们的亲妹妹,而她见了我们总是亲热地左一声“哥哥”右一声“哥哥”的喊着,缠着我们天南海北地给她侃大山。我们便总是先逗着她跳舞唱歌,于是她便迫不及待地跳完舞,然后给我们斟上奶茶,便静静地坐我们身边,双手托腮,扑闪扑闪的大眼睛注视着我们每一个人,听我们讲故事讲历史讲各民族风情逸事。上过小学的乌鲁罕听得着了迷。

兄弟们常私下为之惋惜,乌鲁罕真该去上学的。

那时,我们兄弟几人常去深山里打野味。美丽的乌鲁罕便会在黃昏沿着木札河岸走到山囗,长久地站在那里晀望远山深处,累了便坐在石头上,拣着石子扔进河里,望着溅起的稍纵即逝的水花缓缓地唱着歌儿。一听到我们的说笑声在山谷回荡,她便会惊喜地喊着“大哥” 欢快地向我们跑来,帮我们拎着野味,笑着看大哥们在她面前显摆各自的战利品。一顿美丽的野味晚餐、一次美丽的歌舞,便会让这一夜充满欢快与温馨。

后来,乌鲁罕和她哥常去我们连队玩,不时地给我们带些奶酪酥油品尝,我们也常给乌鲁罕送些小礼物。

第二年深秋的一个阴沉的下午,我们刚下班在宿舍洗把脸准备去食堂吃饭,忽然看见窗外远远的那棵光秃秃的老榆树下站着乌鲁罕。一个兄弟出去喊她进来,她低着头不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兄弟们全跑了出去。经再三追问,乌鲁罕才緩缓抬起了头,清澈的双眸眩然含泪,美丽稚气的脸庞挂着深深的哀伤和恐惧。

“我被嫁人了,嫁给了一个爱喝酒男人。我好害怕呀!”

兄弟们几个沉默了,不知该怎样劝解她。一种难以倾诉的失落在我们心中漫延,一缕难以稀释的情愫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她才十五岁呀!哈萨克姑娘一旦嫁了人,一辈子就只能蹲在火炉旁伺候男人,任其打骂了。那时的哈萨克女人是命苦的。

伤感、茫然、稚气的乌鲁罕哭着走了。

那一夜,兄弟们躺在床上失眠了。兄弟们都在说,要是捡到一个女婴该多好!我们六个就是她的父亲。我们要好好培养她,让她依偎在我们的怀里,听着她喊我们爸爸,那该有多幸福啊!真有那一天,我们宁愿不结婚陪着她!

乌鲁罕出嫁那天,我们都没去。听说美丽哀伤的乌鲁依罕被男方用马驮走了,载着醉酒新郎满足的微笑和乌鲁罕撕心裂肺的哭声。乌鲁罕走了,走向了远方,走向了大山那边,我们不可能再见到她了。

一朵紫色的牡丹在深秋的季节黯淡了,一朵洁白的雪莲花在风雪的肆虐中坠落。美丽稚气的乌鲁罕、哀伤哭泣的乌鲁依罕,我们只能在心田里辟一座花园,留给你尽情自由快乐地如彩蝶般地翩跹起舞,如轻快的鸟儿啘转歌唱。

出嫁的第二天,乌鲁罕托人带来一句话:“我好想永远和大哥们在一起,可以懂得好多好多东西。”

后来我们这帮兄弟离开了农场,沿着各自的人生轨迹去了遥远的地方。三十多年了,我们沒有了她们一家的消息。

去年,几个哥们兄弟相约去了新疆去了农场去了巴羊德家。老阿妈一眼认出了我们,颠颠地拥抱着我们潸然泪下。“阿妈知道你们想看望我的女儿,可她结婚两年就死了。”

冬不拉的故事范文5

我们把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作为提高 农村 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改变语文学习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的唯一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贯穿无穷的知识呢?为此,我们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博的土地上。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 网络 上的热点话题,还积极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教《太阳》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太阳的一些未解之谜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太阳的古诗词、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太阳的情况,畅谈自己对太阳未解之谜的种种猜想,吟诵太阳的诗句,讲述太阳的故事,这样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有的写了有关太阳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的。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四十分钟来衡量的。

二、整合其他学科,改善知识结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这门学科也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使我们的学生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如《珍珠泉》、《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样的课文就涉及到了 科学 课中的有关水、破坏 自然 界生态平衡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懂水的知识、树木和土地的知识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教学时可引用科学课程知识;《冬不拉》一课的美景可借助 音乐 冬不拉那美妙的乐曲来烘托,使学生能很快地入情入境,感受到美妙的情景;《画杨桃》使学生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进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 教育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中帮助学生体验网络的简洁、迅速的好处;而数学现在也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是在一种生活场景的表述出现的,学生也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深入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我们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滋暗长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极开展“体验·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一些很好的机会。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金秋时节带学生去田野拾稻穗。那金黄的稻浪犹如一张宽阔的地毯,辛勤劳动的农民,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使学生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拾的稻穗多,谁拾的稻穗少,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拾的,谁的多,谁的少,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层出不穷。 四、引领阅读天地,提供生活素材

语文是母语 教育 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 规律 。”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给足读书的时间,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所以,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如今, 现代 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我们通过让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 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前,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北京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像以前的教学一样,只是让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是很难感觉到首都北京的雄伟壮丽的。为了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首都北京的雄伟,从而在情感上激起共鸣,笔者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当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激动得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那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加上教师简单的介绍,孩子们很快就对北京首都的主要建筑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壮观,也是孩子们渴望一睹为快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选择恰当的时机,播放了升旗、阅兵仪式的录像片断。国旗班战士优良的作风、雄壮的国歌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还有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观看后,笔者让他们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有的说想到了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的 体育 健儿,有的说想到了战士保卫边疆的辛苦,有的说自己将来也要为国争光……这一节课,架起了学生认知和理解教材之间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搜集、分析、处理所给的相关资料。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 科学 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活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冬不拉的故事范文6

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身高不足1.4米的库巴希动情地抚摸着一张张“兵儿子”的照片,幸福的笑容如春风般佛过脸庞,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多少个“兵弟弟”、“兵儿子”在这个小院里打扫积雪、种植蔬菜……他们的身影永远都留在库巴希的脑海。

记得1991年哪个冬天的夜晚,库巴希出生不满2个月的儿子叶尔肯突发高烧,面对瘫痪的哈萨克族丈夫胡仙,这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哈萨克族妇女,艰难地套上爬犁,迎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向医院赶去,因身体虚弱,赶到医院门口时她和孩子都已昏迷不醒。

就在这时,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步兵连一班长成王军带队出早操路过医院门口,看到昏迷的妇女和奄奄一息的孩子,他和战友们二话没说背起哈萨克族妇女和孩子向医院跑去。

敲开医院的大门后,将库巴希和她的儿子送进了急诊室,成王军和几名战士一直守候在病房内。

库巴希苏醒过来后,看到一个个红红的“八一”帽徽下辉映着绿色军装,这位哈萨克族妇女感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她紧紧地握着成王军的手说:图吾斯(“图吾斯”译为“亲人”),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看着自己的巴郎醒来后,库巴希抱起儿子就准备出院,成王军和战友们硬是拉住了年轻的母亲,问个究竟。

一向坚强的库巴希才道出原委,原来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一分钱,还有残疾的丈夫……

年轻的战士们得知情况后,都为这个残疾人的家庭震惊了,他们深情地对这个年轻的妈妈说:“大姐,以后我们就是你的弟弟,你就安心看病,家里我们来照顾。”

每周周末,哈萨克族毡房里,总有绿色军装出没,欢乐的笑声伴随着冬不拉的琴音,一年又一年在毡房内飘荡。

从此,“兵弟弟”春天帮她种菜、种小麦,秋天帮她收割,家里不缺柴、米、油,庄稼熟了有人收、积雪厚了有人扫。冬天他们会来看看煤够不够烧、房子暖不暖和,夏天他们会带来西瓜和葡萄,看看房子热不热。平时还给小巴郎叶尔肯带来学习用品和爱心助学金,这些两位残疾人也慢慢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改革开放的春风下,看着周围的牧民都富起来了,这位要强的残疾妇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苦于家里没有劳动力,整天愁眉不展。看着“姐姐发愁”,弟弟们也难受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最后还是连队送来致富的3000元钱和一个发家致富的“主意”。这个希望的家庭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买来5只羊让他的亲戚代牧,丈夫胡仙摆地摊,妻子库巴希贩卖蔬菜。第一年便买来了一台收音机,听着每天的新闻、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这个残疾人家庭幸福的笑容比蜜甜,年底抱着收音机照了第一张“全家富”。

最让库巴希不能忘记的是那个暴风雪的夜晚。

那天,她去距家15公里的库尔特乡贩买蔬菜,没曾想回来时遇到了“闹海风”,风刮得连马都站不住,铺天盖地的雪覆盖了前行的路。

怎么办?库巴希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

此刻她想到了“兵弟弟”,试着给连长秦利勇打去电话,秦连长及时请示上级,并准备了热开水和一些食品向库尔特乡赶去。

一路上,官兵们在雪中深一脚、浅一脚,上等兵马达力几次摔倒在雪中,手上划了几道血口,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的,整整3个小时,救援官兵在距县城11公里的地方找到已经生命垂危的库巴希,战士王慧明因路滑摔倒在地,头上划破了一厘米的血口子,鲜血直流,但他还是捂着伤口和战友们将库巴希送到了医院。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