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纸花的折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纸花的折法范文1
准备一张正方的纸,然后对纸进行一次四等分的十字折叠,留出清晰的折痕 。接下来根据折痕将纸先二分,再四分折叠出这样的效果。
在折纸的中心位置为准,折出一个不要超过1厘米的小三角形,要用力!
展开整张纸,就可以看到一个小正方形,这时加强一下正方形的边
捏住两边的折痕,往中间挤压,成蚌嘴状,再次修正蚌嘴的边角
蚌嘴需要两边都作,然后展开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新的正方形
延正方形的边向两侧继续用力折出折痕,成如图的结构
有了上面的折痕,就很方便的可以把折纸折成如图的形状
此时可以展开成这样了,注意每个折边要完整
接下来一定要反过了,让那个小正方形冲下方才可以
将一个折边拉起来,向顺时针的邻边压过去,但是要保证邻边露出2-3厘米的空间
反过来也就是这样,把那个略微有点弧线的折痕压好
四个边都要重复上面的步骤,就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
按照弧形折痕,以小正方形为中心,开始进行螺旋并同时将四个角缩进去
一直旋转并缩紧到如图的程度就可以了
也就是下面的效果
从后面,也就是面向小方块的那个窝将边缘向里面折压进去
纸花的折法范文2
关键词:浙中;文化产业;金融支持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信息科技、文化工业、思想工厂四位一体时代所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经济类型,具有低资源依赖、高附加值、长价值链、大需求弹性等特征,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当前,浙中文化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已成为拉动浙中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对于建设和谐金华和实现浙中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高效益的行业,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正当其时。
一、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背景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
2009年,又提出了《关于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推动金华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浙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二)浙中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金华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小邹鲁之称,曾孕育了邵飘萍、严济慈、黄宾虹、李渔、吕祖谦、骆宾王等一大批文化大师,历史积淀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
在厚重历史文化的继承发扬中,浙中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在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政策的推动下,金华各地文化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目前,全市有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4万余家,从业人员30多万人,年产值超过450亿元,形成了印刷包装业等年产值达150多亿元的五大类文化产业,全市除了拥有5000余家文化经营单位之外,还有近9000家文化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文化产品年出口销售额达50多亿元,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212个[1]。网络文化产业、影视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电子信息服务业等异军突起,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市资源消耗较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朝阳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三)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体现金融发展内在要求
二、金融支持浙中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近年来,金华市金融机构着力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方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浙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金融支持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仍较为有限,金融服务滞后,不能适应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截至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贷款余额只有3.45亿元,仅占各项贷款的0.1%,与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超过6%的比重相比,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偏小,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浙中文化产业自身不足制约金融介入
近年来,尽管浙中地区的文化企业数量迅猛增长,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是浙中地区的文化产业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主体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具有小、散、滥的三大特点,主要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领域,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金华也一度被称为卖廉价劳动力的文化沙漠。义乌、永康等地的小商品、小五金等特色产业虽然较为发达,知名度较高,但由于缺乏文化创意的支持,只能处于产业链的底层,产品档次不高,利润十分微薄。同时,浙中地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尚在进行,市场化程度相对低,市场主体数量较少,尚未形成规模性的主体群。加上文化产业有形资产不多,还款来源无保证,市场价值确定性不强,文化企业的品牌、商誉和知名度等主要的无形资产难以进行有效评估等客观因素,使我市文化产业缺乏信贷准入的依据,影响了金融对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应有支持力度。
(二)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服务创新滞后
文化企业与工业企业有着显著的不同,文化的产业属性对大多数金融机构来说还很陌生,客观上制约了金融机构对浙中文化产业的介入力度。一是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我市文化产业产值较小,金融机构往往对其不够重视,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企业的惯性思维,导致服务于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动力和技术不足,很多银行业务人员对文化企业的业务不熟悉,存在畏难情绪,信贷介入积极性不高。二是现有金融服务品种难以满足文化企业需要。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仍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服务,文化企业亟需的咨询、顾问、理财等金融服务严重滞后,普遍缺乏针对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大都把文化产业贷款等同于一般性的贷款,没有在贷款利率、服务等方面区别对待。
三是基层银行对文化产业贷款审批权限不够。由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成熟和高风险,信贷审批权限往往集中在上级行,很多小型文化企业的贷款均通过第5期陈婧: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探讨55个人贷款的方式获得,影响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如前几年,磐安县某银行曾有向当地传媒中心放贷的打算,却没得到上级行的批准。
(三)浙中文化产业的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与工业企业比较成熟的融资模式相比,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尚缺乏成熟的评估、交易和风险分担等平台,金融生态环境较差,这对以版权收益为核心资产的文化企业的融资带来明显的制约。一是融资中介服务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浙中地区尚无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也未建立著作权或版权等权利的登记、评估、交易流转和处置保护机制,对文化企业融资服务能力不足。二是缺乏贷款风险分担组织。浙中地区各级政府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规模普遍较小,可用于文化企业融资担保和贷款贴息的扶持资金有限,仅少部分文化企业能够受惠,同时现有的保险和担保机构对文化行业的介入积极性不高,专业性的文化创意融资担保机构非常匮乏。三是缺乏质押版权的交易平台。与有形资产交易相比,文化企业知识产权的交易更加复杂和专业化,由于缺乏完善的交易处置平台,银行作为贷款债权人通常很难处置企业贷款融资时所质押的文化版权,因而在更注重风险控制和责任追究的形势下,银行信贷员对文化企业的融资往往爱莫能助。
三、金融支持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浙中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要素的保障和支持。在当前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高度,加大对浙中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加大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浙中文化产业的财政性投入,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增加担保资金的规模,研究出台文化产业的贷款贴息和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研究设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充分激励商业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支持浙中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如可由政府成立财政独资或注资控股的担保公司,对需要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而暂时又达不到信贷准入条件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担保,降低信贷风险,从而提高金融机构支持浙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信贷窗口指导的工作力度,通过出台金融支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从文化行业金融的角度,注重研究浙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和金融需求特征,深入挖掘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增长点,重点支持浙中地区的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文化旅游、电子信息服务、会展服务等文化产业发展。
(二)推动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金融机构
要抓住当前国家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良好契机,对各重点文化产业领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信贷投入的重点,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的信贷业务增长点,稳步提高文化产业信贷投放的比重。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借鉴其他地区和其他业务领域的金融产品设计理念,结合实际开发出一些有助于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文化发展的能力。如针对文化企业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较多,可供抵押的房地产等有形资产有限的特点,大力发展股权、商标专用权、门票收益权、版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解决文化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推动文化产业融资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推动贷款流程改造,简化授信审批程序,提高贷款发放效率,有效满足文化企业高时效性的资金需求,并结合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旅游、电子信息服务业等文化产业的特点设计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范畴,建立健全内部的文化金融业务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文化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三)增加文化产业的多渠道资金供给能力
建立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渠道资金供给体系,在发挥银行信贷间接融资作用和正规金融体系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发挥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的补充作用,多渠道扩大文化产业的社会融资总量。首先,政府应深入推动文化企业体制改革,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培训、辅导和推介服务,推动更多优质文化通过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公司债券、地方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票据等方式融资,支持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融资发展[3]。其次,政府应推动建立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1 1年56组织开展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和银企洽谈会,文化产业相关信息、动态数据以及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等,推动文化企业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浙中文化产业,积极探索信托投资计划、人民币跨境融资以及文化产业项目未来收益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再次,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成立专门服务文化产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互助基金等融资服务机构,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针对性和专业化的融资服务,进一步增加文化企业的融资来源渠道。
纸花的折法范文3
简单手工折纸花的折法效果图
简单手工折纸纸花的折法图解
简单纸花的折纸方法,分成花朵和绿叶两部分完成,适合喜欢手工的小朋友来DIY。最后把做好的纸花放入玻璃杯,或是废弃的玻璃瓶中,都是很好看的装饰呢!
先来制作花朵部分,挑选漂亮的彩纸。
把彩纸卷起来就得到了喇叭状的花朵。
接着用绿纸卷成花茎,用胶水跟花朵黏合在一起。
纸花的折法范文4
[关键词]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胰岛素;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c)-068-02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efficacy
WANG Guijiao, YANG Liu, WANG Dali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 Jingzhou 434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with secondary sulfonylurea failure patients. Method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sulfonylurea failure in 21 cases had stopped using the original oral and received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2 weeks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y tested the glucose metabolism parameters, and calculated B-cell secretory 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status. Results: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after the average of blood glucose target (4.4±2.1) d, insulin dose averaged (48.9±19.5) U/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of B-cell secretory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Sulfonylurea; Secondary failure; Insulin; Diabetes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second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FS)是2型糖尿病(T2DM)口服药物治疗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B细胞功能异常有关[1]。近年研究证实,即使是新发T2DM,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也可保护和恢复B细胞功能[2-3]。为此,笔者对SFS施行短期胰岛素(Ins)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B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并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SFS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5年4月~2009年4月我院连续接诊且资料完整的SFS患者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44~62岁,平均(55.6±7.2)岁;体重指数(BMI)为(21.6~26.8) kg/m2,平均(22.9±1.9)kg/m2;糖尿病病程4.0~9.7年,平均(6.8±2.9)年。磺脲类药物种类为:格列本脲(含消渴丸)9例,格列齐特6例,格列吡嗪4例,格例喹酮2例,所有患者均为多药联合治疗。其中,11例联用双胍类,2例联用阿卡波糖,5例联用参芪降糖颗粒,另有4例联合保健品。SFS诊断按刘新民[4]标准确定:①T2DM患者服用磺脲类药物后,血糖控制满意并稳定1年以上。②在继续用药过程中,逐渐出现血糖控制不佳,且增加剂量后仍无效。③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量不变的基础上,空腹血糖(FBG)≥10.0 mmol/L,餐后2 h血糖(P2 hBG)≥16.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并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且能排除应激状态和其他能影响血糖的因素。
1.2 方法
入选患者,糖尿病按1999WHO糖尿病标准确诊,所有患者抗胰岛素抗体和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均阴性,先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物,于次日抽取过夜空腹静脉血用于生化检查,同时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完成上述检查后即开始胰岛素强化治疗。用胰岛素泵或多次皮下注射(基础加餐时治疗),俗称“三短一中”。均采用人胰岛素;剂量从0.4~0.5 U/(kg・d)开始,而后根据血糖谱(毛细血管血糖)进行调整,至血糖控制达标为止。疗程原则上为2周。2周后停用胰岛素并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而后根据B细胞功能及患者意愿等,继续用胰岛素治疗或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通过OGTT和IRT等数据参数,参照李光伟等[5]方法,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具体包括,①胰岛素初期分泌指数(IG):以糖负荷后30 min 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之比,即(I30-I0)/(G30-G0)。②新B细胞功能指数(MBCI):MBCI=(FNMS×FBG)/(P2 hBG+P1 hBG-2×FBG),式中FBG以3.5代替,即=(FINS×FBG)/(P2 hBG+P1 hBG-7.0)。③稳态模式Homa分泌指数(Homa-IS):Hhoma-IS=20×FINS/(FBG-3.5)。④胰岛素抵抗Homa指数(Homa-IR):Homa-IR=(FINS×FG)/22.5。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对血糖的疗效
所有患者血糖均得到迅速控制。FBG由治疗前的(12.89±3.46) mmol/L降至(6.80±1.70) mmol/L,P2 hBG由(19.88±4.86)降至(10.66±3.32) mmol/L。HbA1c治疗前为(11.24±1.86)%,2周后未复查。血糖达标时间为3~6 d,平均(4.4±2.1) d,胰岛素用量为24~76 U/d,平均(48. 9±19.5) U/d。
2.2 对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短期胰岛素治疗后,B细胞分泌功能显著改善(P
表1 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x±s)
与治疗前比较,P
2.3 不良反应
胰岛素治疗期间,共发生低血糖反应4例次,经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分餐比例后未再出现。有3例出现视物模糊,其中1例几近失明,未行特殊处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缓解。有2例在用药1周后出现水肿,加利尿剂后未影响继续治疗。
2.4 后继治疗
强化治疗结束后,有12例患者仍要求口服药物治疗,改用第三代磺脲类格列美脲或格列奈类促分泌剂降糖药,经剂量调整或联合用药后,血糖控制基本达标。其余9例患者用胰岛素预混制剂行替代治疗,血糖控制良好。
3 讨论
磺脲类药物用于临床已经有50余年,现已发展到第三代,在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模式中具有重要作用,使用率可能超过50%。然而,接受此类药物的患者,每年有5%~10%出现失效,称之为继发性失效或磺脲类药物作用不充分,成为临床上的难题之一。在笔者的有限观察中,SFS每年3%左右。SFS的机制可能有:①B细胞功能障碍。②吸收减慢,可能与胃排空延迟有关。③慢性脱敏作用,ATP敏感钾通道对磺脲类反应减慢,或B细胞对高糖缺乏识别能力等。④诊断错误,可能是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而非真正的T2DM。⑤其他因素,如胰岛素抵抗,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糖利用减少和体内产生抗磺脲类抗体等。但目前认为,主要与B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SFS的处理,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如换用另类磺脲类,加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或予胰岛素替代或补充治疗。但多是在不停用磺脲类基础上加用胰岛素[7],据称有较好疗效,并可恢复日后对磺脲类的有效性。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近年对T2DM传统的阶梯治疗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糖尿病新治疗策略,多主张早期启动胰岛素治疗。而各大型临床研究的揭晓,有关强化糖尿病控制糖耐量的意义,目前尚难肯定。但据笔者的初步观察,对于SFS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消除高糖毒性,使B细胞处于“休息”状态,其自身分泌功能得到修复,并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可避免继续增加口服降糖药带来的可能毒副作用。但由于笔者观察时间尚短,病例数也有限,尤其是以糖代谢参数计算出来的B细胞功能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与临床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故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B细胞分泌功能的有益影响,尚需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周密的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Genuth S. Manag ement of theonset diabetes with sulfonylurea failiug [J].Endocrinal Metab Clin Nor Am,1992,21:351-354.
[2] Vivian EM, Olarte SV, Gutierrez AM. Insulin strategie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Ann Pharmacother,2004,38:1916-1923.
[3]Alvarsson M, Sundkvist G, Lager I, et al. Benfical effects of insulin Versus sulfonylurea on insulin secretion and metabolic control in recent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J]. Diabetes care,2003,26:2231-2237.
[4]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94.
[5]李光伟,Bennett PH.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OGTT资料评估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8-12.
[6]Asvold BO, Jonsbu M, Gill V, et al. Increased Cardiovasularrisk in patiens with type 2 diabeted treated with sulfouylurea[J].Tidssk Norlaegeforen,2000,120:2560-2564.
纸花的折法范文5
【关键词】MS;儿童;青少年;患者治疗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MS可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占整个人群的约3-5%,最年幼的患者仅2岁。在儿童时期,患者发病的性别比例几乎相等,仅仅到青春期后,女性患者才明显增多。临床病程以复发缓解型MS(RRMS)居多,占80%以上,与成人相比较高。在一项37名患者参与的研究中,60%的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而在一项有63名患者和57名对照的研究中,约1/3的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复杂注意力、命名、视觉记忆等方面,在2年的随访中,2/3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仍在进展。此类患者的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值一般较成人低EDSS达到4分的平均时间约20年,而成人该时间约为10年,但由于其发病时间早,仍可能在较为年轻时进展到无法独立行走的残疾程度。磁共振成像(MRI)在T2加权像上可见更多的病灶,提示炎症表现更明显,且脑脊液(CSF)白细胞计数在发病时也较高。
一,急性期治疗
类固醇激素治疗可促进急性症状的恢复,但对疾病远期进展的作用则不明确,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抗炎与免疫抑制。急性发作时给予3-5天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一般作为首要的选择,针对该类患者可根据发作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使用,如体重小于30kg,需每天按3Omg/kg计算使用,如大于等于30kg,则可每天使用1g。而对于是否使用口服激素,没有适应此人群相关研究支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睡眠障碍、过敏、增加食欲等,尽管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副反应在儿童及青少年中不易出现,但大剂量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压、尿糖、血钾等指标,抑制生长也是儿童青少年使用类固醇激素需注意的问题。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许多自身免疫疾病中使用,剂量为0.4g/kg连用5天。一项研究在成人患者使用类固醇激素的基础上使用IVIG治疗,与安慰剂对比二者没有明显差别,其并不改善MS的疾病进程,所以并不作为急性复发的推荐。在儿童青少年患者急性脱髓鞘发作,而使用类固醇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作为治疗的选择。血浆置换(PE)是治疗自身免疫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有利于清除炎症介质,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细胞因子等。在一项双盲的成人临床实验中,急性发作者42%症状改善。在41名成人患者参与的研究中,多次复发的炎性脱髓鞘患者,39%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其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MS患者的研究相对有限。
二,疾病修饰治疗(DMT)
DMT主要用于MS缓解期,目的在于减少疾病再发的频率,降低恶化的程度。一线治疗一般作为首要选择,多来自于在成人治疗的实践中,药物包括干扰素- (IFN- )和醋酸格拉默(GA),干扰素包括IFN- la及IFN- 1b,三者均为注射药物。在成人的MS治疗研究中,一线治疗可防止30-40%的新的复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远期残疾。约有一半的儿童青少年MS患者在使用一线治疗后转向使用二线治疗,其中有28%因为治疗失败,而19%因为对于治疗本身的耐受性差。近10年越来越多二线治疗在儿童青少年MS应用,特别是难治性。其中FDA仅批准部分药物作为成人MS的治疗用药。关于药物在儿童青少年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一些观察性和回顾性分析。
1,一线治疗
IFN- 在成人MS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治疗RRMS的机制在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诱导抗炎介质、减少淋巴细胞的迁移,减弱自身反应T细胞活性。在成人MS患者的研究中,使用IFN- 治疗2-3年中,与安慰剂的对比可减少30%的恶化率。一系列样本量较小的回顾性研究证明,在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使用成人剂量的IFN- la及IFN- 1b,同样是可耐受的。通过模拟人类髓磷脂碱性蛋白,诱导活化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抗炎细胞因子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发次数在治疗成人RRMS的三期临床试验中,GA与安慰剂对比能减少29%的复。在一项使用GA治疗7名儿童患者的研究,在随访患者完全未复发,年的回顾性研究中3名患者EDSS保持稳定。在另一项包括24个月后,有2名14名儿童患者青少平均ARR由发病前的2.8降至0.25,结果与成人相似。主要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包括注射局部反应和胸痛。
2,二线治疗
NTZ是重组的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止血管内皮粘附分子与其相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复发频率。在一项德国的研究中,对3名儿童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差,其中最小的患者为12岁,的研究使用NTZ治疗中,在6个月的随访中均未见MRI新发病灶。因为可能与导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相关,曾一度在美国撤市,现经过FDA批准在严密监控下仍可使用该药。PML是一种有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JC病毒感染相关,有研究表明JC病毒的抗体检测可将催患PML的风险分层。其中有一项病例报告提到使用NTZ治疗1名14岁女孩发生了PML,故如治疗过程中相关症状突然恶化,需警惕PML的可能。
环磷酞胺作为化疗药物并未应用于MS的治疗中,目前在使用环磷酞胺脉冲疗法治疗成人MS的一期实验中,发现可减少疾病活跃程度,且年龄小于40岁者对药物的反应较好。在一项回顾性分析中,17名患者年龄跨度从9岁到18岁,分别使用脉冲或诱导疗法,在治疗1年后,复发频率和EDSS均有改善。而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脱发、骨质疏松、闭经,其中1例患者发现膀肌肿瘤。在环磷酞胺在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己经有一定的经验,但用于MS患者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语
儿童及青少年MS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的研究表明此类患者较成人患者有更高的疾病负担。成人MS的治疗方法包括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如一线治疗的IFN- 和GA,二线治疗中的NTZ、环磷酞胺、芬戈莫德等。基于一些小样本的回顾分析和病例报告,将这些治疗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大部分是安全且有效的。但这些药物仍可能存在短时或者长期的健康风险,因此
有必要针对此类人群进行设计严谨、多中心合作、长期随访的大型临床对照试验。对儿童及青少年MS的治疗提供进一步指导。
纸花的折法范文6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运用;方法;策略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学生对于新知识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也是比较困难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对于吸收新的知识就需要适当的上位概念,就比如在对物质的量、化学键、原电池等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第二种,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但也不太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虽然有一些适当的概念,但也不是稳定的、清晰的,很难与新知识形成有意义的结合点。比如在对强弱电解质、燃烧反应、金属腐蚀等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对这些内容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又不能对这些概念进行准确的回忆和描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想要让学生不受阻碍的把新旧知识进行同化顺应,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有效地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这样学生才会避免机械学习,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进行有意义地学习奠定基础。
1生活体验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把“生活化学化,化学社会化”的理念很好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就是所说的生活体验策略,这是一种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组织者的策略。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知识构建理论也指出:学生都是基于自己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知识进行主动构建的。让化学更加贴近生活更贴近社会就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所以老师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理解和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和社会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高二学习的对于化学反应的碰撞理论,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学生倍感抽象,老师要想讲解透彻也非易事,这时就需要设计“先行组织者”。以投篮为例,对于投篮很多学生都有体验过,自然就会理解力度和方向性是投篮时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不可或缺。经过这样引导,学生不但容易理解化学反应中微观过程,而且也会深刻理解有效碰撞的概念,从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2化学实验策略
化学实验策略是指老师把化学实验当成“先行组织者”来指导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构建的一种教学策略。实验可以说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利用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初中就是通过磷的燃烧实验进行燃烧条件学习的,而在高中在进行燃烧概念以及燃烧条件的学习时,就要对初中学习掌握的知识进行修正,所以如果老师只是口头进行讲解是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候想让学生全面掌握燃烧的概念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由实验作为“先行组织者”,学生在新旧知识冲突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才逐步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从而建立新的知识认知结构,自然而然的就得出了燃烧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3设疑的提问策略
设疑提问策略就是老师以设疑提问的方式对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一种教学策略。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往往就是设疑提问组织者主要的出发点,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容易出现错误的出发点设置“先行组织者”。比如学习 “盐类的水解”时,就可以有意的结合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进行提问,学生大多都会根据旧的认知结构进行回答,当实验的结果和学生的回答形成了矛盾时,学生就会疑惑,同时对问题的答案感兴趣,接着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不仅对于盐类水解的本质进行了理解,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对自己主动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的提高。
总之,“先行组织者”本质就是把准备工作放在学习之前,以达到让学生对新课程知识更容易接受的目的。展现“先行组织者”对学生学习思维可以起到引导和激发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关键性思维方法和认知技能的培养。设置良好的“先行组织者”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对学生有效的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大有帮助。但是也要注意到设置“先行组织者”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还有开拓性思维方面的局限性,在课堂的教学中,应该有效地把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结合到一起,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