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的意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

3.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课文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2.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

播放乐曲《知音》,给学生营造一种气氛,奠定本课的情感基础:感受知音的可贵以及可遇而不可求。

二、初读感知,初解“绝弦”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节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

2.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会韵律美。

3.初步理解“绝弦”,感受“绝弦”的表层意思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以读代讲,教给学生学法,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深入探究,再解“绝弦”

1.学生借助注释和手中的资料自主合作,读懂课文。

2.在小组内和班上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点拨引导。

(1)抓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中,只要理解了“善”的意义,整句话的含义自然迎刃而解。

(2)创设情境,想象说话。在引导学生理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句话时,播放《高山流水》的视频和曲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变式练习,进行语言拓展训练。

师:既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那么——

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行云,钟子期曰:_______。志在明月,钟子期曰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钟子期曰:_______。志在_______,钟子期曰:_______。

学生根据要求想象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知音相遇的快乐,进而水到渠成地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深刻内涵,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知音可贵,自然油然而生。此时,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课文,将巧遇知音的欣喜若狂的心情从朗读表现出来。当学生沉浸在遇知音的欢乐融洽中时,再以世事难料转入课文的结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种情感的大起大落中,学生用自己的心去理解知音,去感受友情,这样文章的主旨“知音难觅”扑面而来。】

四、拓展延伸,深悟“绝弦”

1.配乐朗诵短歌《伯牙悼子期》,在情景朗读中感受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欲绝的心情。

2.学生练笔,体会知音的可遇而不可求,学会珍惜。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伯牙摔琴的深层原因后,通过展示拓展资料《伯牙悼子期》,并配以悲怆凄凉的古埙乐音,学生在感受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回叩文本,感悟千古知音的佳话。在心灵经历了一次艺术的洗礼之后,学生在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写下来,懂得生命的美好在于追求,学会珍惜。这样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五、回叩文本,回味“绝弦”

1.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以典雅的琴音浸润学生的心灵,再在《高山流水》的温婉凄美中诵读全文,收获对课文主旨的感悟。

这样,整堂课的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知规律,让学习不会因课堂结束而结束。

2.背诵课文。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2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伯牙绝弦文言文的译文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山高峻的样子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3

朋友大致分为两种。或是知己,亦或是过客。在交朋友上,我们一直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宗旨,不求多,但求精。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随之便想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或许,朋友之间的情谊就蕴含在这杳杳琴音中了,言语也略显苍白。而“子期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或许,这般的知己,就是对友情最好的诠释。

在古代汉语中,“朋”和“友”都有友人、知己的意思,那么,即使将两字拆开,也不会影响其中的意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又怎么能轻易分开?

朋友是一把铁链,它可以锁住彼此的心灵。

朋友是一座桥梁,它可以沟通彼此的内心,交流思想。

而在当今社会,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呢?有人说:“朋友就是互相利用的吧!”也有人说:“你有钱的时候就是朋友,没钱的时候就是损友。”

而我却认为:朋友不应该这样狭义的理解。只要你善于去摸索,去攀爬,愿意对别人付出真心,就会获得真正的友谊。

忠诚的朋友所带给你的是稳定的信任,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寻求他的帮助,因为是朋友。

有了朋友,在孤独的时候,我们便有了精神的寄托,在烦恼的时候,我们可以放心的向朋友倾诉,因为是朋友。

真诚的友情是长久的,不会暂留如水,瞬时烟消云散。有时候,朋友的一拳,胜过敌人的一吻。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4

一、于“美点”处练笔

教材选用的许多文章都有精彩片段,或语言优美,或用词精当,或句式工整,都是学生仿写的典范。可以挖掘的“美点”很多,教师要抓住其独特之处,使学生体会到词句表情达意的方式,并积累语言,模仿运用句式,习得写法。

如《伯牙绝弦》中有这样两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样的句式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志,一个赞。句式整齐,加上叠词的运用,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机会。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笔者先问:“作为名满天下的音乐家,伯牙的琴声里不单只有巍巍高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里还可能有哪些景色呢?你能学着课文这样用叠词来说说吗?”在学生说后笔者相机出示“春雨绵绵、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炊烟袅袅、秋风习习”等词语。然后笔者提出:“让我们也来仿照课文句式写一写伯牙琴声中的‘志’和子期的‘赞’吧!”出示句式: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兮若。”练写后进行交流,学生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说:“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秋雨,钟子期曰:‘善哉,萧萧兮若秋雨。’”……此时,笔者问道:“他们如此了解对方,如此默契,如此和谐!这样的默契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叫(学生答:心心相印、心有灵犀),若用文中的一个词就叫作(生答:知音)。”

这一处练笔,学生既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文言文的结构之美,领悟了“知音”的内涵。像这样精彩句式的练笔训练,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古文的乐趣,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收,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言语。这样,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就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了吗?

二、于“情点”处练笔

文章不是无情物,因此课文中的动情点不少,有的激情澎湃,有的隽永含蓄,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让人惊叹……让学生“循情而读文”,“情动”必然“辞发”。教师如果在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情感达到了制高点时,设计课堂练笔,学生就会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流淌于笔尖。特别是人文性浓郁的文章,教师更可以在课堂情感“井喷”处设计小练笔。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时,笔者先抓住了“父亲”的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对于人们的劝说,“父亲”每次都是答非所问,都是在重复这一个意思,不是因为精神失常,是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儿子。接着,抓住一个动作――“挖”,通过比较和引读,学生感受到了在36小时里,“父亲”昼夜不停地挖,是因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儿子。最后,从“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一外貌描写,让学生再次明确“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儿子。学生从“父亲”的坚韧中触摸到了其对儿子深沉的爱。此时,学生心中无形的“意”急需转化成有声的“言”,处于“不吐不快”的状态,于是笔者出示一个小练笔题目:我想对这位父亲说:“。”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什么呢?请将心中涌动的千言万语凝聚在笔端吧!”

这样,语文实践和情感熏陶这两条主线在练笔设计中糅合在一起,学生在读文品情,情感达到制高点的时候进行练笔,自然能借笔言情,收获刻骨铭心的感悟。而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提高了想象力与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一位永不放弃、信守承诺、深爱儿子的父亲的高大形象也已深深植入学生的心中。

三、于“空点”处练笔

作者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往往会在文中留下一些空白点,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因此也是绝佳的练笔处。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表达。

比如,《给予树》这篇课文中金吉娅说过这样一段话:“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这段话留下了许多空白,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如“她”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她”怎样一直盼望洋娃娃?“她”在卡片上写了些什么呢?……在教学时,笔者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领会“一直盼望”的意思,根据“一直盼望”想象小女孩的生活状况、心情,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然后,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首先,紧扣“一直盼望”设计练笔。笔者问:她会怎样一直盼望呢?请看屏幕:小姑娘多么想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啊!睡觉前;睡梦中,醒来时。然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一直盼望”还原成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女孩:1. 想象一下,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你觉得她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呢?请大家动笔,替她写一写。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5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激趣 文言文导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例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矛与盾》、《郑人买履》、《东施效颦》、《鹬蚌相争》、《活见鬼》、《学弈》等。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十分必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感悟文言文的精炼神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导入激趣

新颖、独特的导入新课方式,能在上课之初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执教《活见鬼》时我采取这样的方式导入:先出示“鬼”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三种字体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有的学生猜是“活见鬼”,有的学生猜是“鬼”的三种字体……学生兴趣盎然。伴随着谜底的揭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活中你们见到过鬼吗?”说起“鬼”,学生的话一下子多了,有学生说他在鬼屋见到过,还有的学生说他见过酒鬼……新颖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媒体激趣

近年来随着经典诵读的大力推广,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媒体作品,这些影音作品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成了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绝佳素材。看一幅古色古香的字画,听一首悠扬的古琴曲,观一段绘声绘色的动画短片,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学弈》之前观看一段三分钟的《围棋少年》短片,为学习文言文创设了一个情境。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出示《伯牙鼓琴图》,在古色古香的图画中介绍子期和伯牙:“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一身长袍,达官贵族打扮的,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而这位凝神听琴的,却是青布包头,两截布衫,劳苦大众的穿着,他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声、色、画加上教师的深情叙述,消除了年代的隔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朗读激趣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朗读,教师以“趣”字当头,引导诵读,就能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先在形式上让学生感兴趣,如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学着拖长音调吟诵,读准通假字,读出重音等。然后让学生浸润在经典文言文的反复诵读中,教师范读、学生比读、和着古乐诵读,从陌生到亲近直至融入;从读得生涩到读得流畅,到读得韵味十足。学生的文言素养在反复的趣读体验中得到迅速提高。

趣读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文白对读。小学课本中通常先出现文言文,后出现译文。教师在文言文中选取一些语句,让学生凭借译文来弄懂文意,即老师读文言文,学生读译文。当然也可以与师生互换,老师读译文,学生读文言文。学生凭借手中课本,很快从书中找到答案,这一过程其实是让学生尝试独立理解文意,他们会觉得特有意思。

4.故事激趣

有趣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课堂上教师说到要讲故事,不管是白话文的,还是文言文的,学生就会来精神。要是再让学生上台充当说书人,融进他的独到见解,趣味改编,那兴致就更高了。

《楚王好细腰》一文时,我先向学生讲述了楚王的故事:话说晏子使楚时,晏子曾三次智斗楚王。你们可知道楚王的别名?楚王便是楚灵王。楚灵王偏爱细腰美女,民间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之说。在当时为了迎合君王得到宠信,朝中的文官武将都不敢多吃饭,有的把一日三餐减为一餐。有的早上起床整装时,要先屏住呼吸,把腰带束紧,然后扶着墙壁站起来。就这样,朝中的官员个个骨瘦如柴,早朝时常有人晕倒。

读懂了文言文,学生还喜欢“文白混搭”地讲故事,我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当说书人,结合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理解,将文言文改编成白话文的小故事,效果极佳。

5.表演激趣

文言文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作者往往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情感。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了解故事内容上,这显然是不够的。要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就要让学生进入角色,入情入境,成为文中人,体会文中情。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6

[关键词] 互文性 文本 广告 广告翻译

一、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称“文本间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Ch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她看来,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都是在与过去写成的文本、当代正在创作的文本、甚至未来将要写就的文本相互联系着的。也就是说,互文性“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它关注的是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秦文华,2006:2)。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Gerald, 1987: 46)因此,“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单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永无止境的。

尽管“互文性”的概念来源于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领域,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思路。本文拟在探讨互文性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重点阐明广告翻译中所涉及的互文现象。

二、广告文本中的互文性

从传播学角度看,“文本”是指由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符号所组成的某一表意结构。广告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即广告文本。与其他文本相比其特点是具有开放性、多重性、边缘性,因此更具有互文研究的价值。广告中互文手段的运用可以巧妙地暗示所推销产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消费者进行思考,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吸引受众注意,传递广告信息,实施有效传播广告的目的。广告中常见的互文关系包括引:引用(citations),即直接借用前文本,也就是说将一段已有的文字放入当前的文本中;典故与原型(allusion),即在广告文本中使用出自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和经典作品等等中的原型;戏拟或仿拟(parody),模仿的一种手段,只是在某些部分或结果中对原文进行解构或转换,或以变异的形式反映原文,或者挪用原文,或者用原文但不用原义,甚至扭曲原义(马中红,2006:74)。也就是说有意模仿已有的语言形式以构成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下面笔者将举例分别说明广告中常用的这三种互文关系。

1.引用。有一则广告中一位两鬓苍白的老奶奶拿着一瓶药说:“《渴望》播出这么多年了,观众朋友还惦记着,知道王沪生经常气得我头疼,所以寄来了头疼药。”这则广告明显地指涉20世纪80年代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经典电视连续剧《渴望》。看过该剧的观众马上会心领神会此广告的背景,引发许多温馨的回忆和共鸣。另一则是关于海王金樽酒的广告。画面呈现的是中国古代皇家场景、人物等要素,由国内观众喜爱的琼瑶版电视剧《还珠格格》主要人物之一“皇阿玛”的扮演者张铁林作代言。广大观众由此会产生熟悉之感,这样的组合又产生了新的具有趣味的创意,巧妙地传达了广告的诉求点。

2.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星河音响成佳友”。这是关于星河音响的广告语。其中“高山流水”有个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根据《列子》所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人们就把“高山流水”作为“知音”的代名词。这则广告语中“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寻找知音的意思(魏星,1999:111)。知道此典故的消费者不由会想到星河音响就是俞伯牙,正在等待知音的出现,而自己就可能是善解琴音的钟子期。这样的互文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显现出别有的文化底蕴。

3.仿拟。牛郎织女于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在民间广为流传。绿箭口香糖的电视广告就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意的仿拟,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画面呈现的是七夕之夜明月当空,星河璀璨,喜鹊搭桥,浮云漂动,流彩奕奕。美丽的织女如约而,牛郎欣喜万分,迎上前去欲亲芳泽。但是织女闻到了牛郎的口气,掩嘴离去。正当牛郎不知所措时一只善解人意的喜鹊衔来了绿箭口香糖,从而使牛郎织女共享美好时光,聊慰相思之苦。这则具有动漫色彩的广告增强了民间传说与口香糖之间的互文关系,仿拟修辞的运用在保持原由浪漫的氛围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气息,深受观众喜爱。

从上述广告实例中可看出在广告中巧妙地应用互文手法可激发人们记忆储蓄中对已有的文化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使人们购买该商品,同时也使广告的创作更具发展空间。

三、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分析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由于广告侧重的是效果,广告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功能对等基础上的等效原则。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中从事二度书写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合适的广告译文。译者的互文性知识储备和互文性调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妨从下面诸例中说明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性。

1.今日的风采,昨夜的“绿世界”。该广告词的英文译文是“Give me Green World, or give me Yesterday”。这句英文译文很容易使人想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公元1775年)著名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的演讲名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在此广告翻译者互文运用了此名句。在原语广告词中“今日”与“昨夜”不仅是字面上的差异,也表现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皮肤渐渐老去,不复年轻时的风采。而“风采”与“绿世界”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意思是昨夜用了“绿世界”化妆品后今日就“风采”照人。这会使受众联想到用了该化妆品会青春常驻,容颜不老。译者在翻译该广告时采用了互文套用名句的戏拟手法,独具匠心地将名句中的“liberty”和“death”换成了“Green World”和“yesterday”,象征美好的“自由”与“Green World”相对应,恐怖的“death”与需要抛开的“yesterday”相对应,不禁使人想到:即使青春的流逝像死亡一样灰暗和可怕,“绿世界”化妆品也会让你抛却昨天,还你青春的风采。这样的互文手法将原文的“风采”、“绿世界”和“昨天”的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且颇具人生哲理,向英语消费者提供了该产品的信息,使人产生购买的冲动,达到了广告的效果。

2.The 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互文性原理拼贴、仿拟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摇着扑扇,手触胡须,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映入广大受众心中,仿佛该汽车生产商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切都为消费者考虑周全了。通过此修辞手段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地完美性,激发受众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3.红玫相机新奉献。这是一则关于红玫牌相机的广告,广告翻译者将其译为“My love is like a Red Rose”。显然译者互文运用了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名诗“A Red, Red Rose”中的第一句“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诗人用红红的玫瑰比喻自己的爱人,抒发了对心上人的浓浓爱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或许该产品命名者与彭斯一样受到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娇艳的红玫花的熏陶,或许命名者受到彭斯诗句的感染,抑或是广告翻译者受彭斯诗句的互文联想与触动,这些便不得而知,更说不清谁互文来自于谁,因为文本之间本是互动的,都存在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但毋庸质疑的是英文消费者在读到该广告译文时心中便会涌现出美感的感觉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款相机拍摄出生活动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定格的冲动会促使消费者购买该相机,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和功能。

当然,由于不同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有各自的喜好和禁忌,在一种文化中能引起互文联想的语言形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联想。这正是广告翻译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如果翻译不好,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比如我国生产的“孔雀”牌彩电原译文为“Peacock Color Tv”,因为在中国孔雀象征着美丽和鲜艳的色彩。用“孔雀”作电视机的商标自然暗指电视机色彩逼真、质量上乘。可是英语民族通常视孔雀为污秽、猥亵之鸟,常给人带来厄运,且“孔雀开屏”被认为是骄傲、自大的表现,如“as proud as a peacock”(非常骄傲),“play the peacock”(炫耀自己)。因此英语中用“peacock”会引起消费者不好的互文联想,影响该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上面所举的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的例子都是巧妙地借他人之名言佳作、传说典故或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触发自身思想火花与创作灵感的动因,创作或翻译出精妙的文本,最终达到以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效果。广告翻译的构思要注重向译入语国家的消费者传达某种消费咨讯、产品特点以及心理联想、购买需要。广告创作人和广告翻译者为了使自己的广告更具吸引力以及让消费者在耳熟能详的同时又能耳目一新,他们往往煞费苦心地将古典的、时尚的、现代的、流行的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或援引、或改写、或借用、或戏拟;文学形象、历史故事、传说典故、名篇佳句等都可以成为其互文素材,引发受众的联想,最终推销产品,获得效益。互文性理论在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广告的意义世界,是一块值得研究和开拓的处女地。

参考文献:

[1]Prince, Gerald.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Z].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7

[2]马中红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J]. 中国广告,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