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1
一、融情于理,推动儿童情盛的放飞
学生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在情感体验中感悟真理,就是像在这千千万万块奇妙的园地上播撒思想的种子、行为的种子、性格的种子、命运的种子。在情感体验中学习,学生感悟了人生,认知得以升华。如教完《自相矛盾》,内心充满了激动,在体验中,学生感悟了人生。
片段一:
师:同学们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真好!你们能把故事的情节表演出来吗?大家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故事情节的画面,看谁最富有想象力,小小组4人商量好,互相配合,一起表演。
生:(小组讨论,配合表演)
师:哪一组最想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
生:(争先恐后上台表演“自相矛盾”的故事)
师: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中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点评)我觉得他们表演得很形象,卖矛又卖盾的人既夸自己的矛好,又夸自己的盾好,把它自夸自擂的神情表演出来了。
生:我觉得表演很到位,把卖矛又卖盾的人张口结舌的神态表演出来了。
师:(指着表演者)请问一下这个又卖矛又卖盾的人,你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呢?
生:(表演者)因为我说自己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又说自己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别人让我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我回答不上来,哑口无言了。
师:(面向全体学生)围观人,你们在笑什么啊?
生: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太傻了,自己说的话前后矛盾,像他这样是卖不出矛和盾的。
生:这个人说话自吹自夸,而且前后矛盾,别人听了是不会相信的。
师:对啊!像他这样自己说的话或是做的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这就“自相矛盾了”,生活中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吗?
生:香烟盒上明明写了吸烟有害健康。可是香烟厂还是要生产香烟,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有些销售产品的人明明知道自己的产品不好却还要说自己的产品好,这也是自相矛盾,我们不能像这些人一样。
师:是啊,同学们又学会了一个成语,同时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文章的情感支点是作者创作的支点、读者品鉴的支点,也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支点。在上述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然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表演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置身其中。有所经历、有所思考、有所体验,促使学生的内心点燃情感的火花,从而产生了思维的碰撞。找准文章的情感支点,深入地引领学生咀嚼文本,涵泳深意。以此成为课堂情感的支点。让师生的思维火花随着不断行进的思考进发。
二、融情于思,催生儿童思想的碰撞
大凡文章都有线索、脉络,这是作者思维与情感发展的必然,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线索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每一位儿童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潜质和深厚的智慧潜能,关键在于唤起和激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情智教育素材。把握好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的时机,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渴望用自己对问题的独特智慧和情感因素来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开辟学生思维的新天地,激起美丽的浪花。
片段:
师:《滥芋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了。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
师:(出示图画)你们看,图上哪一位是南郭先生?他在干什么?
生:图上拿着竽的是南郭先生,他正准备逃走。
师:如果你在路上遇见他,你最想问他什么?
生:我想问他,混在乐队里吹芋不怕穿帮吗?
生:我想问他,现在逃走心情如何?
生:我想问他,以后打算怎么办?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南郭先生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
生:南郭先生会说:“我当然怕穿帮了,整天提心吊胆的,觉都睡不好,为了生存我只好继续装腔作势。”
生:南郭先生会说:“我现在逃走的心情非常紧张害怕,也非常后悔,早知今日,我应该认真地学习吹竽啊!”
生:南郭先生会说:“以后我要认真学好一门技术,掌握一项真本领,不要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师:是啊!这个故事不仅告诫了南郭先生的子子孙孙,也提醒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不要像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当中充数。(板书:没有真才实学)
师:少儿剧场的叔叔阿姨们把这个故事拍成了一部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片)
师:同学们,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有真才实学的人走遍天下都不怕,生活中有没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或现象呢?
生:背书的时候有些同学不会背就装成会背的样子混在同学们当中一起背。
生;有些商家把次品混在好的商品里充数。以次充好。
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受到启发,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上述教学环节,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用自己独特的智慧情感来揣摩南郭先生当时的心理。教师引导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真正理解,不仅活跃了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他们主动求知,有所发现。在亲切而不失机智的问答中,解放了他们的嘴巴,张扬了他们个性化思维,在平静的课堂上激起了一朵朵闪亮的“浪花”。
三、融情于人,促进儿童人格的塑造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理解文章内容及其表达方式,通过整体把握和语感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语文基础与技能,发展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性,更有其丰富的人文性。教师树立起大语文观,将学生学习的视角从文本引向对世界的思考,从文本引向对自我的思考,促进儿童人格的形成。
教学完《沙漠中的绿洲》一文,教师组织学生做了两个对比讨论:
1.阿拉伯人民脚踩着白花花的沙漠,也许这是上天对他们的不公,然而,大自然中也有美的事物和景象,这是上天的赐予。我们试想,这些美好的景物或事物如果失去了,比如冰川的消亡、物种的灭亡、瀑布的消亡,等等,它们能再回来吗?你们获得了什么启示?
2.把阿联首人民和我们无锡人民做比较:阿拉伯半岛是贫瘠的不毛之地,而我们无锡地处肥沃的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我们这里就被称为“水乡泽国”、“鱼米之乡”,和阿联首人民比一比,我们在保护环境、创造环境方面有何警示?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73-01
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量非常大,而像“水”“山”“火”“上”等这些常用的独体字还保留了原来的字形,与学生的实际认知度联系紧密,笔者以为,恰当地引入古汉字,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学习汉字、使用汉字,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字是文化表现载体的一种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自相矛盾》一课时尝试用古汉字猜生字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分析古汉字字形学习生字,借助古汉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入古字,提高对字形要点的掌握能力
二、借助古字,强化对书写要领的掌握技巧
每一个汉字的横竖撇捺好比砖石椽柱,结构则似竖梁立架。不同的笔画搭配,不同的位置及长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清瘦的、肥硕的、严密的、疏朗的等。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新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写字能力的要求更加的明确。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笔画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要通过对重点笔画的精准把握使书写的汉字端正、美观。
课堂上,通过“矛”和“盾”两个古汉字的引入,学生已经对其演变过程清楚掌握,对这两个汉字的重要笔画和结构成因也清晰明了,教师可以继续用好引入的古字,让学生掌握书写的技巧。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两个生字怎样写得美观呢?你能够再次把古今字连起来对比,找出书写这两个字的技巧吗?学生对比观察、思考领悟:“矛”的一撇代表挥舞起来的红缨,书写时要把这一撇写得长一些,还要有一点弧度。学生能这样理解,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借助古汉字穿越到战场,轻松掌握了“矛”字的书写技巧。
三、利用古字,降低对文本精髓的把握难度
《自相矛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意。对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在充分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掌握寓意,尝试解决或避免学习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现象。笔者再次利用板书中“矛”和“盾”的古字,在两个字的旁边分别出示商人夸矛和夸盾的两句话,并在黑板下方出示填空题:“如果他的盾
,那么 。”学生联系这两个形象的古汉字,根据之前对“矛”的锐利和盾的坚固的充分感知尝试表达,有的说:如果他的盾坚固无比,那么所有的矛都戳不穿,他的矛就不锐利了,这和第二句矛盾。也有同学认为:如果他的盾不能挡住他的矛,那么就说明他的盾不坚固而矛非常锐利,第一句就是说谎了。接着,笔者把填空题中的“盾”改成“矛”,要求学生转换角度思考,学生指出了矛盾之处:如果他的矛尖锐无比,什么盾都能戳穿,那么就和第一句相矛盾了;如果他的矛能戳穿他的盾,矛很锐利,盾就不坚固了,那么就和第一句话相矛盾。”“如果他的矛戳不穿盾,矛就没有那么锐利,那么第二句就是谎话了。”
这两个句式的训练,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两样兵器的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教学中通过古汉字的多次形象呈现,通过“如果……就……”的句式,让学生思路逐渐清晰,思辨能力、逻辑能力和表述能力在简明的目标指向性中高效形成。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4
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戒望文生义
从熟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民间俗语,其内涵是对原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有着一定的特殊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2题: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意思是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用于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2.注意把握成语的感彩,戒褒贬失当
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中已具有鲜明的感彩,只有注意它与全句的内容的和谐一致,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否则,褒贬不分或者褒词贬用、贬词褒用都会影响意义的表达。例如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13题选项D: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成语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3.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戒“一概而论”
一般说来,一个成语只有一个义项。但这仅仅是“一般说来”,实际上有的成语不仅一个义项,在流传使用中它除了适用于一般语境的常用义项外,还派生出适合于特殊语境的非常用义项,有的甚至达三四个之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特别是拘泥于思维定势,就会先入为主、以对为错。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13题选项C: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妙手偶得:①有高超技术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②也用来指诗文乐曲创作技艺高超的人,往往由于灵感,在偶然间就获得意外成功。此处用的就是第二个义项,是正确的。
4.把握成语的谦敬意义,戒主客颠倒
成语是语言的化石,沉积着诸多的文化现象。有些表现为谦词、有些表现为敬词。谦词要用于自己,而敬词只能用于他人。如果分辨不清楚,就会出现主客颠倒、对象失当的使用错误。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
在坐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于自谦。这里用于说别人,显然犯了谦敬不分、主客关系倒置的毛病。
5.把握成语的语法特征,戒滥加功能
不是所有的成语都可以任意来作句子的某个成份,有的只能做谓语或定语,有的虽然是动词性的,却不能带宾语;还有一些成语明显带有初始语境的特点,“出身”于否定句式中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中,而不能用在肯定句中。例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
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行看待。此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式中。说“已经等量齐观”不合语法特征,应该改为“并驾齐驱”。
6.注意把握成语的内涵外延,戒语义重复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虽然很适合于句子的语境,但与句子中默写词语的意义重复,成份赘余。这样,这个成语的使用也是错误的。例如2010年高考湖南试卷:
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不停。成语本身就含有“说”的意思,而句子中又说“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显然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
7.注意把握成语的特指对象,戒张冠李戴
有一类源于古代诗文或历史典故的成语,其适用对象只能特指用于某人、某事,不能移作他用。运用它们时,在年龄、性别、对象等方面都有特定的限制。语言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个限制。例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3题:
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这里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显然使用对象不当。
8.把握成语的逻辑范畴,戒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5
金庸对武侠的想象色彩缤纷,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他笔下的主角们都拥有一种超常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暴力的侵犯和伤害,自己却有能力随心所欲地伤害别人。
当然,有能力伤害别人,并不一定就要使用这种能力。真正的武侠,可以称为侠的人,一定要有武德,要遵守天道,不仅不使用超常的暴力害人,还要保护弱者,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侠就是凭一己之力匡扶正义的人,也是替天行道的人。
我们愿意当这样的人吗?如果需要算计一下再作回答,那好,请留意以下几项条件:
第一,当这样的人门槛很低。无须特别的家庭背景和超人的资质,我辈寻常人就可以入选。入选后,也无须吃特别多的苦,通常莫名其妙的几次奇遇就能使你获得常人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积累起来的功夫。保持这种功夫,还无须戒酒肉,更无须远女色。
第二,一旦成为这样的人,便会有美女――通常还不止一个――芳心暗许,闹得你的生活充满月影花香,情趣盎然。
第三,你的大名在江湖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敬。凭着这个名头,可以走哪儿吃哪儿,华服美屋,还动辄有几百两银子的进项(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不过二十两),无须当牛做马为稻粱谋,也永远不必为柴米油盐之类的琐事操心。
第四,法律管不着你。哪怕杀人如麻,大侠们也没有通缉逃亡之苦。没有查夜,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住店也不用登记姓名。
其实,不用这么充分的条件,只要有一两条就足够我满意了。孔圣人说,如果富裕可以求得,即使执鞭之类的事我也做;如果不可求,那我就干自己喜欢的事了。(《论语・述而》)金庸笔下的大侠既富且贵,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正义的事、受人感激的事,但愿这等十全十美的好事能让我撞上。
我们当然知道,维护正义是很麻烦的。在当代社会中,这是检查官、律师和法官们,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费了无数的心血和麻烦,勉勉强强还未必能维持一个大概的。指望一个武术高手在短时间内明辨是非,以暴力维持公平和正义,这简直是一个神话。不过神话恰恰是既省事又省心的故事。我们特别怕麻烦,怕费心,怕受约束,还怕合作,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怕走复杂的组织程序,怕背诵复杂的法律条文。我们幻想舍弃这一切麻烦,不支付任何代价,像呼唤神灵一般地把正义从空中呼唤出来。
原来,我们的白日梦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懒汉的富贵幻想。
究竟什么人可以拥有超强的暴力,不受暴力的威胁,却能以暴力贯彻自己的意图?究竟什么人可以衣食无忧,既富且贵,身边美女如云?这种拥有匡扶正义的地位,凭借暴力获得立法和执法权威的社会角色,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皇帝的生活,乃是中国人所能想象的尘世间最幸福的生活。不过金庸又替我们想象了一个比皇上还幸福的角色,那就是大侠。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霍桑;《红字》;人物形象;矛盾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84-03
纳撒尼尔·霍桑生活于美国19世纪中期,他将严肃的道德主题和历史事件与卓绝的艺术创作手法融合,将天才的想象力与高超的语言表现方式结合,是一位极富创造力与鲜明特点的作家。二十世纪的一大批作家,如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福克纳等,无不从霍桑那里深受教益。《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悲剧爱情故事。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命运走向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和矛盾性,散发出耐人寻味的吸引力,表现了霍桑不断思考和探索一种深层精神需求的努力。自问世以来,《红字》便得到读者五彩斑斓的想象和评论家不同角度的解读。本文将着重探讨这部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和罗格·齐灵渥斯的形象塑造和命运走向的矛盾性。
一、霍桑“罗曼司小说”创作的思想根源
罗伯特·斯皮勒指出:“要研究霍桑的艺术,必须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因为两者是因和果的关系。要读好他的重要作品《红字》,也完全有必要知道一些有关作家的生平。”[1]从霍桑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个人经历出发可以发现:霍桑本人及其小说的创作都受到了清教主义、超验主义哲学和神秘主义等思想的深深影响。
1.霍桑对于清教思想的继承、怀疑和批判
霍桑于1804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的一个移民家庭,当地浓重的清教氛围时刻压抑着他,祖辈中两代人曾经参与的“驱巫运动”时刻困扰着他。他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怀着茫然若失的情绪度过了三十多年沉闷而孤独的岁月。《红字》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塑造和命运走向看似自相矛盾,然而正是这种矛盾性反映了霍桑对于宗教无法割舍的情结和犹疑不定的困惑。一方面,对于祖辈在“驱巫案”中的迫害行为,他感到愧疚,反对清教统治者以上帝之名来压迫人们;另一方面,他又寄希望于宗教,认为宗教在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有强大的力量。总之,《红字》中的人物在世俗之爱和宗教之爱之间的挣扎,折射出的恰恰是霍桑本人的生活体验和思想历程。
文学与宗教虽有很多区别,却至少有一点是共通的:两者都试图评判生活中的现象和人的本质,虽然采取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在某种程度上,《红字》描绘出的人和社会更接近于基督教对人和社会的描述,霍桑把社会的弊端更多地归于人的天性,寄希望于某种途径,使得人性得以净化,从而摆脱人类的困境。
2.霍桑对于超验主义思想的批判性接受
霍桑是一位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他在美国文坛活跃之时,超验主义——欧洲浪漫主义的美国版本——同时也在美国盛行,那么,霍桑与超验主义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从美国文学史和霍桑的传记中可以知道,在19世纪40年代,霍桑曾与超验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如爱默生、梭罗等人来往,与梭罗的关系甚为密切,甚至还参与过布鲁克农场(由超验主义者创办),不过时间不长,之后便退出。所以,霍桑毫无疑问受到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其作品中存在着超验主义的影子。然而,霍桑对于超验主义哲学的诸多弊端采取了一种审慎的态度,并非全然接受。
3.霍桑具有神秘色彩的人性观
清教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人的一生,毫无快乐,只需艰苦的赎罪才可以洗净“原罪”;超验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是人性本善,强调个人主义和自助精神,其精神价值体系的至高点是绝对的真善美;神秘主义以有神论为其思想基础,认为灵魂与上帝的冥合,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前面的两种观点,霍桑有所认同,但却是批判地接受,因此霍桑在小说中如何能够做到兼容并蓄的包罗世间万象,却不显偏激,不走极端,神秘主义自然成为最好途径。其代表作《红字》始终弥漫着一种明暗难辩、玄疑费解、自相矛盾的氛围,令其小说的阐释和解读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呈现出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这一独有的艺术表现特点折射出了霍桑对于人的社会意义和生命追求的深层思考,体现出一种现代性,超脱于普遍意义上的是非观,仿佛有了定论,却又全无痕迹;同时,因为作家的心态犹疑、困惑而彷徨,其作品的表现手法隐晦、模糊,使得《红字》这部作品的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深度都达到颠峰。
二、海丝特·白兰
对于海丝特·白兰,读者心中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海丝特与齐灵渥斯虽有婚姻,却无感情可言,后与丁梅斯代尔相爱,却要用一生来赎罪。在故事的末尾,她本可以留在女儿身边,享有一些她仅有的幸福时光,却仍然回到旧时的茅屋,直至终老。虽然清教统治者并未判她死刑,海丝特却仍然是因赎罪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