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过无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过无痕范文1
无痕本名不叫无痕,无痕是她的字。日暮修竹,风过无痕,很有意境。
是在初三体考前的训练时遇见无痕的。她的身材娇小,又有几分病态,似林妹妹般一阵清风便可将她吹到,可是从她骨子里透出的傲然万物的气质,又使她在风中依然独立,像古代那孓然一身的隐士,睥睨于尘世。
从认识她的第一天起,我,修竹,和她便成了亲密好友。因志趣相同,我便邀她入社,她也答应加入“红尘”。应邀之词是一阕小调,《虞美人》,题目是《拾残红》,有几许忧伤,拾的是残缺的落红,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发出几多感触。后来她的高中老师曾说她文笔好,但有些消极。我想是的,她晚生了几百年,她不属于这个时代,她对这个社会失望之极,在情感的抒发之时又怎能不一吐为快,又怎能不带几多忧伤、消极。
她在消极之时亦不忘批判这个社会,她曾经写过一首骚体的《觅佳人》,说的正是当今社会的那些胭脂水粉,整日浓妆艳抹,丝毫没有“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之质。我看后写过一首骚体的《佳人》回赠于她,将虞姬、杨玉环、窦后这些古代的佳人赋于笔墨,只是“佳人难在得”罢了。她看后什么也没说,仍缓缓前行,留给我一个落寞、孤寂的背影。现在想来,竟是我俗了,终是不能完全懂她。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敬畏她,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大概是她那无人可比的天仙之质云云吧,索性不想了。很多时候,就算拉着她的手,也会觉得离她好远,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距离,但又看到她近在咫尺的素颜,让我每每恍惚数久。
她的大部分想法在现代人看来都很偏激,或者有些奇怪,人们都不能理解她,而我,有时候也会跟着她一起不被人不理解。一日,无痕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把人卖了还会帮他数钱吗?”修竹答:“那人是傻子。”我说:“因为他想知道自己值多少钱。”言毕与她相视而笑……
她不属于这个时代,亦不属于思想被禁锢的学校。曾经她写过一首《伯虎别生气》,我给高中的同学看后,竟没一个人称好,是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思想麻木了吗?我自是对他们嗤之以鼻了,一群麻木的人!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吃完午饭,陪着她慢慢地走,很慢,很慢,让我听到了鸟叫,闻到了花香。而暑假时,和她一起去修竹家,她那健步如飞的步伐让我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解释曰:“我不属于学校,学校太压抑了,脚步自然会放慢许多,如今……”后面的话她没说,我知道,“如今,如今她得到了解放,终于自由了”!
现在,因为她不拘一格的性格,她并没有和我同校,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会大骂我们学校的招生办,居然错失了一个人才,真的很烦啊!现在,每每清风拂过,我都会想起她。风中,她似一个隐士,一个仙子,孓然一身了尘缘,日暮修竹,风过无痕。
附:
文中提到的无痕的诗词:
虞美人·拾残红
春去残花自飘零,随水东逝去。行人不解残红语,暮春又将残红拾。黯垂泪。
觅佳人
流于尘世,万千俗粉。何处有佳人?
——引题
飞燕舞与掌中兮,衣X飘飘半掩。
颦儿葬花垂泪兮,香魂落落不语。
而尘世多俗粉兮,佳人今在何处。
姹紫嫣红已逝兮,佳人在天尽头。
海枯石烂不悔兮,士为佳人折腰。
风过无痕范文2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喜欢写怀旧的文章。有些东西,当你开始回忆它的时候就已经成为过去,拼命地想要记住却总是会慢慢遗忘,记忆需要某些物质作为载体,但真正记在心里的东西是很难忘记的。
曾经,住在南方的一个小镇十年之久,走遍了那里的大街小巷,玩尽了那里的山山水水,现在想来,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幸福。
喜欢看夕阳下错落的影子,那种感觉很温暖,亦有一点点闲散。那时的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看。是不是哪家的婆婆又在唠叨了,谁家的小孩考试得了满分了,天空是不是很漂亮啦。其实,在小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很美的。就像我,乐此不疲。
一直陪着我的有一个小伙伴,大概两三岁是就在一块了,现在还是朋友。她是个很活泼的家伙,跟我在一起却是少有的安静。是邻居,也是同班同学。小学分班那会儿,我俩粘在一块不让分开,连老师都拿我们没办法,这在家长看来倒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啦。
喜欢天空的颜色,她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桥上停留下来,看看天空,说说笑话。那座桥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紫水桥,小镇的名字跟这座桥,也跟这桥下的河有关。雨天,是我最喜欢的。微风吹拂,看那雨点落入水中,泛起细细的涟漪,无比快乐。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成永恒的图画。多年后的今天,仍在努力寻找如此般简单明朗的东西,就像,是在寻找那时的记忆。
也经常在夏天的傍晚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散步,经常去铁路边,那里有一段废弃的铁路,据说原来是用来运什么货物的,后来就没什么用了。锈迹斑斑的铁轨,陈旧而整齐的枕木,上面有过我的脚步,我的欢乐。一直都喜欢一个人走在前面,那种感觉很好,很希望就这么一直一直地走下去,希望不要有尽头。而每当我还沉浸在这种想法中时,却已经再也无法顺着这条路前进。童年,就这样消逝。
成长,是一个永不衰败的话题。SHE的《不想长大》曾经风靡一时,很多不想长大的家伙都喜欢这首歌。然而我们终究是要长大的,就连HarryPotter也是如此。于是,开始怀念过去,而过去,已经成为过去。
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但在老爸老妈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们老是跟我说XX家的小孩好懂事啊,要我好好向他学习之类的。想了很久,才明白,自己本就是个小孩。
暑假,去外婆家,舅舅的房间,拉开抽屉,很多的回忆变哗啦哗啦地从时间的长河中流出来了。曾经用过的文具盒,还装着几支铅笔,写过的作业本,依然好好地放在那里。几年前,我离开了那个小镇,去了外婆家,住在舅舅住过的房间。现在,是读小学一年级的表妹住在这里,很多东西是属于她的了。看到她作业本上稚嫩的字体,觉得其实她很像小时候的自己。多年以前,是小姨,也就是表妹的妈妈,教我读书,写字,做题。这一晃十年就过去了,而今坐在这里的,是小我八岁的表妹,而小姨,还是要教她的。
风过无痕范文3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课 无痕 教学法 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2-02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在山中茅屋里修行的老法师月夜散步归来,碰上一个小偷正从他的茅屋里出来。他知道小偷在茅屋里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呀!”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法师感慨的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早上,老法师睁开眼睛,便看见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的整整齐齐的放在门口,老法师高兴极了,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读完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老法师采用的教育方法没有任何说教,点到为止,不露痕迹,太值得我们学习。成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不顾及学生感受的滔滔不绝,而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让一切流淌于无痕之处。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法的提出
无痕,从字面意思来看指不露痕迹,无痕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有痕教学提出来的概念,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对无痕教学法,理论界暂时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普遍倾向于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自然而然的、不露痕迹的引导,使得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种不教而教的无痕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我国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这些都是对无痕教学法的精准诠释。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过程中与师生发生交互作用,并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教材必然是有痕的,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思想品德课所追求的无痕教学法,指的是教学内容传递方式的无痕,教师在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内心需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凸显对学生发自内心最深沉的人文关怀。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无痕教学法的必要性
1.无痕教学法符合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兼具德育性质的课程。而德育的内化常常是悄无声息的,无法进行强制灌输,只能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因此无痕教学与德育的内化过程是一致的,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2.无痕教学法顺应了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指出:“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当学生发现你的教育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是苍白的。”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明显增强,要摆脱对父母、老师和教科书的依赖,急需从过去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不时会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到不露痕迹,于是无痕教学法就应运而生了。无痕教学法将教学目标内化于情境中,为学生提供践行的机会,同时淡化了教学痕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
3.无痕教学法弥补了有痕教学法的不足
传统的有痕教学法由于教学目的外显,教学手段直接并带有强制性、命令性等特征,面临困境。而无痕教学法由于其教学目的隐蔽,传递方式间接,教学过程情境化,教学理念人本化和师生关系伙伴化的特征,讲究启发与诱导,寓教于乐,因此日渐深入人心。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无痕教学法的策略
1.预设无痕
教学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一个优秀的教师是用一生在用心备课。而要实施无痕教学法,需要思想品德教师认真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隐蔽起来,采取巧妙的方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连接起来,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预设。
例如:在讲授《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用照片和文字的方式记录班主任老师一天的生活;在讲授《认识差异 展示风采》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男女生的差异;在讲授《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美国、日本、韩国、牙买加、澳大利亚、冰岛等国文化习俗的资料;在讲授《人生难免有挫折》时,课前我布置学生了解翟志刚的成长经历。
在课堂预设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走进生活,把教学目标隐藏起来,做到预设无痕。
2.导入无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精彩,能在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法要成功实施,必须要重视导入无痕,在不知不觉中吸引学生的注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课堂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五分钟,但是其作用不可小视。
把音乐引入思想品德课堂,用来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讲授《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时有《爱的奉献》;讲授《众人划桨开大船》时有《众人划桨开大船》;讲授《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有《雾里看花》;讲授《尊敬我们的老师》时有《好大一棵树》;讲授《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有《走进新时代》等,这样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带入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导入方式,例如,在讲授《诚实守信》时教师以曾子杀猪的故事导入;在讲授《与快乐相伴》时以《多愁的老奶奶笑了》的故事导入等,讲故事最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积极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起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要求学生能关注时政,因此给学生讲一些时事新闻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也是一种无痕导入的方法。例如:用汶川地震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入《弘扬民族精神》;用北京成功申奥、“神七”成功发射等导入《感受社会变化》;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导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些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学习中。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因此表演导入也顺应了学生的特点。例如,在讲授《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时编排了“父亲让孩子辍学务工,政府下发〈入学督促书〉”的案例;在讲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编排了《IPHONE的风波》等,这些表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无痕。
3.生成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怎么精心准备,总有意料不到的“意外”,对于始料未及的意外,应该做无痕处理。
例如:在讲授“孝敬父母长辈”时,我在说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时,声音哽咽,一个女孩子举手讲了一个她好朋友罹患癌症坚强面对的故事,安慰我要坚强,我很感动,并趁此机会告诉孩子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要善待身边人,学生都深受感动。这个意外在无形中唤醒了学生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还有一次在讲授《敞开心扉 学会沟通》一课时,当学生集体朗读完小诗《朋友》时,一个孩子主动举手要求我给他一分钟时间,我同意了,于是这个孩子主动走到班里一个孩子身边,恭恭敬敬的低头对这个孩子说了一句道歉的话语,然后回到座位。这一幕全班同学看在眼里,班级安静了半分钟,然后全班同学自发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对这个孩子行为的认同。
对于课堂的意外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让意外变成一次华丽的转身,在无痕中促成课堂的生成。
4.拓展无痕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要真正形成道德认知,产生稳定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课堂真实的感悟,更需要课后拓展的延伸和巩固。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结束后,我常常会布置一些课后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锻炼能力,增强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例如,在学完《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时,我布置学生搜集身边的交通标志,并注明其正确含义;在学完《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后我布置学生就“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小论文的形式递交成果;在学完《在责任中长大》后我送给每个任教班级学生一盆吊兰,让全班学生呵护吊兰的成长;在学完《孝敬父母长辈》后,我布置学生课后用一个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风过无痕范文4
——题记
风,轻轻的来了,带着几许疲倦、几许沧桑。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而存在,时而迷惘。风在我梦里徘徊,扰乱了我的思绪,使我迷醉。风在心中若隐若现捣出尘封的记忆,我仿佛听见了风的声音呼呼……哗哗……或远或近、或柔或急、或涌来或离去,小心翼翼的握起右手,风却从指尖溜走了,无处寻找无处捕捉。摊开手后,空无一物,只有一把苍凉。我慢慢的蹲下身子,有些黯然、有些伤神、有些无奈,风就这么溜走了,但那风却永远留在了心底欲挥不去……
风无痕,它带走本不属于这世界的一切,不过她总喜欢把这世界颠倒,她不留下一点点的思念,多么奢望她能够留下那么一点,不过就是这么一点都被她抛在了空中。也许她也在嫉妒,只不过她也只想被人思念,而不是在自然变换中就被冠以别名;或许她在冥冥之中就已经被安排成为了痛苦的帮凶,也许命运安排她如此,她被赋予美态,但是命运却使她无可逆转。也许她也苦恼过,也许她也被这该死的命运折磨过,只不过她虽有搏天之志,却无斗天之力。
风啊!你拂过柳岸,你携来了思念与无尽的愁丝。多少美梦被你惊醒,多少愁云被你吹来,别人怨不懂情肠,而你无法争辩,若你能言,你是否会告诉他们?风无痕,再无怨,不应有恨吧!风吹过,留下你的哀思,留下你的依恋。你会让游子思家,你能让思恋扩增,你也让夕日多情。只不过懂你心的都被你遗留在了某个角落,而不懂你的,却享受着无尽的爱恋。最言徒增悲。若懂,风该留下痕迹,无人懂,谁又在奢望些什么呢?怨吧!也许只有这样心中会少了悲伤的情调,而这情调被这无痕的风送至静谧的太阳,这样才会被这骄阳的融光给稀释。或许唯有这样,即摆脱了心上的悲,也少了悲伤的人。
风过无痕范文5
文/沐之蓝
云霓展,孤影自酌云烟事;浮生过,冷月还忆秋水情。
——题记
春去秋来,云烟氤氲,人事飘零,尽付流觞。闲倚在木椅之上,安静地休憩,无数次徘徊在心门的游离之外,深思着每段经年的浅岁无痕。几经岁月辗转,几经云水漂泊,那些风花雪月皆如风烟,远了,淡了……
遥望碧空云溪,寂寞空染三分;飞雁漫舞,难寄云中情思。那些飘在云中的过往,带着几许凄凉与惆怅,竟如大风狂浪吞噬着此刻安然的心情。挽不住落花流水的无情离去,握不住明月清风的闲逸飘然,若一些消逝无痕,于静默的流年里,还能守着内心的淡泊恬静,为这一季怅茫的情绪,墨韵浓情染就袅袅尘间的千秋清丽,还生活一份微笑向暖。
横斜疏影,叶落成伤,梦碎皆空,这一场凄绝的忧伤,翻腾起了沉寂千年的欲世风烟,零落两行萧然。曾经一路披荆斩棘、执著梦想不服命运之志的岁月,已成了回忆;曾经挚爱的故人和相约同行的朋友,已成了陌路。一些皆是沧海桑田、流年尘封,酸甜甘苦皆尝尽。
幽亭品酒闲吟月,满案云烟酿旧情。几笔浓墨,半卷旧文,惊梦繁华逝水。
满地残败的幽深庭院,举杯对月,天涯离散,红尘深处的思念泛起,散着馥郁的幽幽芳香,一丝柔绵的暖意涌上心尖。多少风化成烟的过往,已不可能再次寻回,纵然已成陌路的你会将我忘记,纵然我的眸光渐次黯淡,只剩下冷若冰霜,但那些沉醉在内心的感动和深入骨髓的情,总是那么的铭心惊魂,忆及,如在平静的湖面划出旖旎清波,那样的潋滟而美好。
顿悟通透,尘世情缘皆如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捧着诗韵古曲,执笔流年,描摹一腔难以释怀的愁怅,任烟散淡,了无痕迹,唯独孤影成痴。也许只有在生活中经历烽烟沧桑的枯败,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看破红尘万千的杂念,接纳过往无痕的茫然,生命才会渐显成熟,舍然卸下一身的疲惫,泡一盏清茗,让心融于高山流水,默守着剩下的流年。
风过无痕范文6
【关键词】无痕教育;暗示性教育;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12-02
暗示教学理论提倡用轻松教学的观念,将认知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潜意识有效结合起来,利用暗示作为师生交流的因素,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心理倾向,产生强烈的认知动机,提高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无痕教育则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不仅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更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暗示教学理论与无痕教育在很多方面相互吻合、相互印证,为研究数学无痕教育课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暗示教学理论简述
暗示性教学理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保加利亚著名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立的,因此也称为“洛扎诺夫教学法”[1]。该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暗示的方法,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者的心理潜能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洛扎诺夫表示暗示教学应该以教师为暗示源,通过消除和避免可能抑制学习的因素,并在多数无意识的情况下交流,综合各种促进学习的因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无意识情况下强化对学生的影响。暗示教学理论是使学生在环境中受到“熏陶”,暗示教学理论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2]。
二、暗示教学理论与无痕教育的联系
说到无痕教育总能联想到老子,老子主张“是以圣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处的“不言”不是指什么话都不说,而是反对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用于现代教育即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活泼地发展,避免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学生的思维,消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处于引导地位,精讲精练,少讲多思,在重难点处进行讲解和解释。无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传授知识。师生之间应建立的交往关系是:教师对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所说的话,能激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和力量,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将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推行无痕教育,可以通过借鉴暗示教学理论,通过对学生进行暗示,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在无痕教育和暗示教学理论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师需要通^营造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来隐藏教学意图和目的,淡化教育痕迹,消除学生学习障碍并激发学生潜能,从侧面、无意识层面影响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3]。
三、暗示教学理论的具体方法
(一)运用语言暗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实现暗示教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利用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引导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同时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交流中渗透教学内容,使学生无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于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趣味教学的方法,将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带到课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更可有效地引入下一个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情景暗示。好的学风和校风可以体现一个学校教育环境的优良情况,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来说影响非常重大。众所周知,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同时也是暗示教学理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4]。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暗示教学创造条件。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情景,从多个角度刺激和感染学生,使其在影像、图文资料中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多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教学方法,将实际生活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同时学到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暗示教学理论对无痕教育的影响
暗示教学理论重点包括语言暗示和情境暗示,而在数学教育中实施无痕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无意识中开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风化雨中提升。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暗示教学理论对无痕教育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在情境中无意识地开始。无痕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开始学习。暗示教学理论认为:暗示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交流因素,若能达到人与环境“共振”,则能达到最为和谐的境界[5]。我们人类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中,很多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们无意识的对暗示的环境做出的反应。在教学中的环境暗示,主要指教师营造某种情景、氛围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在无意识中投入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有效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接受环境的暗示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各种生动的情景,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抽象问题与现实问题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激活生活经验,并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索欲望,从而在无意识中开始认知的新旅程。
(二)在活动暗示中不露痕迹地理解。活动暗示主要指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将教学意图渗透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暗示,并无意识地接受暗示,达到预期效果。多数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进行活动时,往往表现出最自然的状态,因此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暗示,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漏痕迹的学到知识。
(三)在语言暗示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语言是人类交流最基本的方式,语言的暗示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我思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巧妙的语言暗示可使情景暗示更生动具体,同时能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语言暗示,能使教学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能使学生在语言暗示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灵活巧妙的语言不仅蕴含启发性意义,更蕴含了教师的智慧,更有利于学生在无意识中掌握知识。
五、结语
无痕教育旨在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知识,并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暗示教学理论倡导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达到有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两者有很多相通相融之处,将两者有效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晓莉.基于新媒体时代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无痕教育的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82-86.
[2]杨艳.注意假设理论对语用教学解释力的实证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01):46-54.
[3]郄旭婷.浅谈如何通过腹部呼吸和冥想达到暗示教学法的目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37-38.
[4]刘明鹤,郭彩艳.暗示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实证对照研究[J].中国市场,2013(01):70-73.
[5]崔立华,梁静.开启激发学生潜能实现个性发展的艺术之门――运用暗示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1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