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总结范文1
通过国内权威调研机构出具的数据表明,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普遍要求是拥有优良的性价比,其中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是自主品牌汽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要求自主品牌企业及其研发机构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组织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方法,是国际上几十年来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众多优秀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全球质量界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智慧结晶。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用以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面针对汽车自主研发机构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建设过程以及经验和总结进行说明,可为其他正在建设的自主品牌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1.促进制度化建设
文件化是质量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特征,自主研发机构依据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体系文件,为企业制度化建设打下重要基础,使得与汽车研发机构相关的各项质量工作更加程序化和规范化,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资源。
2.提高产品质量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浪费的情况下,逐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自主研发机构的竞争能力。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对消费者利益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护,也增加消费者(采购商)选购合格产品的可信程度。
3.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向外界表明了自主研发机构的质量态度和保证能力,能大大提高社会形象,提升竞争地位。同时,贯彻和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国际通用的共同语言和准则,已成为参与国内外贸易,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
4.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通过对员工开展各种类型的质量理论和标准培训,有助于员工提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顾客意识。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
1.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阶段
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根据目前汽车行业的现状和自身产品实现的特点,自主研发机构提出本机构的质量方针,针对目前影响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提出系统性的指导全员不断改善的质量体系建设指导思想。根据质量方针、顾客的期望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最高管理者的组织下,制定研发机构年度总体质量目标,并落实分解到各部门。
质量方针和总体质量目标指出了自主研发机构总的努力方向,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发展,其持续适宜性也要进行动态管理。
为了更好的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需对研发管理的基本法规和运行准则进行文件化,研发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编制质量手册,对本研发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过程以及相互关系进行规定,以证实本研发机构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根据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自主研发机构需要编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这个时期涉及标准培训、体系策划、文件编制培训、文件编写、文件评审和等一系列工作。这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阶段的核心工作,历时较长且前牵扯面较大,需要高层领导以及各级员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配合。
2.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阶段
在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后,需要将制定的体系文件在全体员工和各环节中进行贯彻实施。这个阶段涉及体系文件实施和学习、体系运行、内审员培训、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不符合项整改等工作内容。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和体系文件对各个研发项目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以保证项目的高效有序运行,而随后开展多次内审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体系的查缺补漏和逐步完善。
3.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阶段
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研发活动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识别和整改。研发机构可以向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对研发系统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充分性、体系实施情况以及有效性进行审核。证实研发机构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具备持续改进和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后,国家认证机构向其颁发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4.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与完善阶段
获得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可以说初见成效了,但是体系建设工作却不能停留在此。今后的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应转移到体系的持续运行和完善上,研发机构内部要严格按体系文件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过程的监控,持续改进研发质量。此项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充分有效的策划和实施,可以通过多次的大规模内审、项目专项审核以及管理评审等,暴露问题点和改进方向,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和总结
1.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前提
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的质量问题8020原则,即企业领导层可以解决80%的质量问题,充分体现了领导作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质量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前提,高层领导必须重视质量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推行ISO9001标准对自主研发机构的作用和意义,借此良机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全员参与是质量体系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质量体系涵盖研发机构管理和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让每个人都自觉按照体系文件去执行,质量管理才会产生成效。
2.充分发挥体系文件的作用,提高贯标运行效率
质量体系文件是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文件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将直接影响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编制体系文件过程中,必须与研发机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把各项工作要求纳入体系文件中,让工作有据可依,让过程受控。另外,在体系文件中要明确职责分配和各职能部门的接口工作,以此杜绝扯皮、推诿等现象,尽量减少内耗。在实施体系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体系文件来执行,避免文件与日常运行"两张皮"的现象。
3.重视PDCA过程方法的应用
PDCA(质量环)是过程运作的基本模式,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准则。我们往往比较注重在计划、实施、检查三个环节的工作,而忽略了处理环节的细化和深入。要对质量问题的纠正预防措施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4.加强体系审核,维护体系有效运行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各项活动的质量动态,及时解决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认真实施体系审核必不可少。除第三方监督审核外,还要强化研发机构的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实行动态化管理,要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部门每年至少审核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专项审核。由于大部分内审员都是兼职,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审核工作。另外,内审员的审核水平参差不齐,审核尺度不同,审核的权威性受到质疑。针对以上问题,研发机构应建立并实施内审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并尽量统一审核标准和尺度的把握,维护审核的权威性。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总结范文2
1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逐步健康发展,人们对无偿献血的正确认识日渐提高;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正步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对血站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血站为适应新形势下血站工作改革创新的需要和对血液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遵循卫生部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4](简称“一个办法、两个规范”)中的规定,均建立起一套适合血站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控制、管理采供血工作和相关服务全过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是完成血站工作目标的基础,是保证血站血液质量的核心,是指导血站采供血业务的指南。血站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实现血站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就是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确保临床所使用的血液为合格血液;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能够极大地促进血站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表明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血站的血液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5]。
2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点
2.1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措施来实现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体系即为有效开展质量管理所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的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组合体。我站的质量方针确定为“以人为本,依靠科技,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向社会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和优质的服务”;质量目标确定为“确保设备及材料合格使用率、职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率、血液检测准确率以及无偿献血率均达100%,成分输血率>90%,一针采血率>99%,血液非正常报废率<0.5%,综合服务满意率>95%”等。
2.2领导班子重视,激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一个办法,两个规范”中明确规定,血站站长是血站的法人代表,是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血站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血站站长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发挥领导作用,要对血站的质量管理做出承诺;要联合各级领导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接口关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还要对建成后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努力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符合“一个办法,两个规范”要求。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只有依靠血站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员工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成败,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必须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并加强对全体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质量管理基础理论、质量体系文件以及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三部分内容,使全体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正确认识,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意义,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使质量意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均显著提高。
2.3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血站组织结构体现的是血站工作人员及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之间的关系。血站组织机构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办公室、质量管理科、体采成分科、血源科以及检验科等,严格依据适度性和规范性原则,将整个血站划分为一定数量、相对独立的业务工作岗位,并由此进一步对各科室、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做出明确规定,还要明确每个科室和岗位的工作接口,实现无间断、无重叠的状态。
2.4明确标准及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统一血站工作标准:血站工作标准主要由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构成,其中管理标准主要包括ISO9001、ISO/IEC17025及GMP标准等,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等,血站的各项工作均应依据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开展[6]。
(2)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标准、程序文件、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质量记录表单等,此外,还应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各类试剂和仪器的详细使用文件等资料。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又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体系总要求、资源提供、管理职责、采供血过程控制办法和测量分析改进措施等具体内容。
2.5认真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1)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最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自我发现缺陷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可以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问题,进而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我站每年开展2次内部审核,内部审核中所开列的不合格项均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后认真实施并经跟踪验证。
(2)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机会和变更的需要,目的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我站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每年进行1次管理评审,内容包括内部审核结果及验证情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用户满意度调查和分析、年度培训分析、业务设备使用、管理、耗损、需求分析;关键物料控制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各部门质量工作总结以及提出的质量隐患、资源需求和改进建议等。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血站应根据评审结果、质量反馈等信息,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实事求是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做出评价,对发现的缺陷,要结合实现血站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相应的修改或补充,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6建立自我完善、持续改进机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发展
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中,只有通过不断地检测、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发展。一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反馈来确保血站内部与用户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二是通过动态审核、定期审核、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等不断寻求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途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动态的,只有通过经常不断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加以完善,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稳步运行、持续发展。
3讨论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充实的过程,只有通过运用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动态监控、数据分析、质量分析、纠正及预防等有效措施,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稳步运行、持续发展,形成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从而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谨、全面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保证血液质量、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达到提升血站整体业绩、开创血站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国英,崔丽霞.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1):74-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S].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
[5]苗燕平,何华庆,王健,等.血站集中化血液质量监测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22(4):348-350.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贯标;测绘;认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水利工程投资。自2011年1号文件颁布以来,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投入稳定增长,对于水利工程测量等相关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由于国家地理信息局对测量行业制订了许多新规定,对测绘成果质量要求越来越规范,我单位为了适应整个测绘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对测绘资质进行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贯标”这个途径来提高加强我单位的测绘质量管理水平。本人作为单位贯标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又作为单位体系运行的主管,对贯标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对贯标给单位管理带来的“好处”有着亲身的感受。现将我单位水利工程测绘资质贯标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与各位同仁享。
1.水利工程测量贯标的意义
国家测绘局早在“九五”期间就开始关注要提高测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时隔十几年,越来越多的拥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来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使自身质量体系文件化、规范化,并按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于进行了质量体系贯标的我单位来说,我认为有如下意义:
1.1提高了管理水平、规范质量管理。ISO9000系列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标准,该标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多年对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制定的,有科学、有效、通用的特点。水利工程测绘产品的质量工作,以前主要集中在相关技术规范、上级检查验收的模式上,极少涉及到用体系标准去管理产品的质量。因此,单位贯标后可以将先进、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应用到水利工程测绘工作中,还可以在“9000”标准指引下,深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发展。
1.2提高测绘产品质量。测绘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单位的声誉和发展。要提高测绘产品质量并能长期稳定的产出高质量产品,就要求对测绘工作科学管理,有一套适应当今市场形势的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贯标就可以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并通过正常有效的运行管理体系实现科学管理,进而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贯标的主要程序
贯彻ISO9000系列体系的做法,各单位虽然不一样,但有共同之处,一般说来应包括以下环节:
2.1组织策划环节。(1)单位最高领导作出贯标决策,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贯标规划;(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2编写质量体系文件环节。(1)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制定质量体系文件编写计划;(3)编写质量手册;(4)编写程序文件。
2.3质量体系的运行环节。(1)组织人员学习质量体系文件;(2)贯彻质量体系文件并运行;(3)培训内部质量审核员,开展质量体系质量审核;(4)审核后采取纠错和改进措施;(5)进行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2.4质量体系注册环节。(1)编制、策划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计划;(2)选择认证机构,商谈认证事宜;(3)送审质量保证手册;(4)接受审核老师审核;(5)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取得认证证书。
3.贯标认证工作具体做法
3.1做好培训工作。首先,选择一家正规、熟悉水利工程测量行业的咨询机构对单位参与贯标工作的人员进行贯标的培训,重点对各标准的条款进行讲解,提高参与者贯彻标准的意识及能力。其次,请培训机构或认证机构进行内审员培训,为日常的内部审核提供人力支持。
3.2做好策划工作。如何编写适合水利工程测量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的管理体系文件,首先,必须对单位现有状况进行评估;其次,建立编写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方案和时间表。
3.3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工作。按照策划方案和时间表安排,安排专人编写文件。通俗地讲,管理手册是对标准条款的翻译,将适合于所有组织的标准条款按照行话符合企业要求一一对应地进行描写,变成自己的语言。但要翻译的好,成为“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也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程序文件的编写应以主控部门为主,重点写清楚“4wh”即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何地做。工作文件主要是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记录表单除了水利工程测量规范用表外,还需设计一些具有单位特色的管理体系运行用表。
3.4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的培训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经单位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予以实施,后,重点做好文件的培训工作,可分别对不同工作岗位职工进行宣贯培训,让全体职工理解领会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尤其是管理方针。
3.5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了确保单位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地运行,并促进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如:单位日常管理、水工测量业务等工作,就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的管理。在这方面,单位领导重视,有专门的领导负责,并授权专门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在全单位各个层面、各个部
门、各个项目部的实施。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以下内容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1)建立质量管理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个层面;(2)加大贯标工作的策划交底;(3)定期监控单位业务的管理工作;(4)管理评审。以上四点我们做到了、做好了,才能保证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真正运用体系去管理相应业务。
4搞好贯标工作的关键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房产测绘 质量内审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69-02
房产测绘是法定测绘,通过采集和表述房屋的有关信息,为房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准确、完整的房产测绘成果是审查、确认房屋的产权、产籍和保障产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如何提高和保证房产测绘质量,一直是房产测绘和房产管理行业关注的重点课题。
按照国家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要求,房产测绘生产单位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房产测绘质量管理体系,系统、规范管理房产测绘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房产测绘生产按照生产进度计划正常进行,对房产测绘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得最终的房产测绘成果能够满足项目委托方的要求,创造房产测绘项目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房产测绘的质量管理
1.1 建立和完善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 具有系统的思想、明确的目标、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方法等鲜明特点,有助于房产测绘工作规范化管理。房产测绘生产单位应建立以保证质量为中心,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防检结合为手段,全员参与为基础,生产过程全面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1.2 加强对房产测绘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应根据房产测绘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配置,组织相关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需用的仪器、设备、工具进行检验和校正,生产作业使用的软件和需用的物资应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技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委托人的要求,既要满足精度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对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质量检查、资料整理归档等测绘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确保房产测绘成果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1.3 提高房产测绘成果的质量
提交的房产测绘成果质量可靠,除要求作业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外。还应建立和完善“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要求参与测绘生产的作业人员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自检,不同作业人员之间对自检合格的测绘成果进行互检。不同工序之间的材料交接和转换必须安排质检人员进行交接检查,在测绘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应如实填写质量记录。设置专职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最终质量检查,检查比例按照《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等有关规定执行。最终由项目委托方自行组织或委托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验收。
2 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2.1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部分房产测绘生产单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在质量管理方式粗放,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责不明确,两级检查落实不到位,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导致测绘成果质量准确性、可靠性差。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大多找个模式照搬照抄,脱离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差,在技术设计、生产过程、技术总结和质量检查验收阶段的质量保证能力不足,导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差。
2.2 质量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不注重学习相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对质量管理的作用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不高,在工作中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马虎大意,敷衍塞责,无法将质量保证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2.3 测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房产测绘从业人员大多源自房产管理部门,普遍缺乏专业、系统性的测绘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专业素质总体情况偏差,特别是在面对新型、复杂的房产测绘时,很难保证不会出现质量差错。
2.4 测绘仪器设备的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
房产测绘生产单位普遍存在将未经测绘仪器计量部门检定的仪器设备(如:手持式测距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等)直接投入生产使用,或超过有效期仍在使用;平差计算、数据处理和绘图软件等应用不规范。在测绘过程中,测量数据常出现系统性偏差,面积测算和图形绘制错误,最终导致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
2.5 质量监督与考核力度较小
在实际的房产测绘质量管理中,没有把质量监督考核与日常的质量检查工作结合进行,奖惩机制不明确,对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总结不及时,制定的预防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纠正措施落实不到位,无法真正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
3 质量内审的工作要求
(1)质量管理者应重视并积极支持质量内审工作,受审核的测绘作业单位或个人应自觉接受审核,如实反映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审核。
(2)质量内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符合规定,熟知并理解审核的依据,掌握审核所需要的评价方法和技能,确保有能力从事质量内审工作。
(3)房产测绘生产单位应制定年度内审计划,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测绘生产过程和测绘成果进行质量审核,以检验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质量内审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应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独立开展工作,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促进测绘成果质量提高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 在房产测绘中的应用
根据审核的范围、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质量内审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房产测绘过程质量审核和房产测绘成果质量审核。
4.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的检查,评价体系是否按要求有效运行。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并覆盖体系内的所有部门及测绘作业单位。
审核内容包括:测绘作业单位质量管理情况,执行测绘技术标准的情况,测绘作业现场组织结构体系设置情况,测绘作业人员数量、专业素质培训和持证作业情况,投入生产使用的仪器设备检定情况等。
4.2 房产测绘过程质量审核
根据对过程结果的要求,进行房产测绘过程质量审核,检查是否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执行,并评价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应按照房产测绘项目施测进度和工序安排,侧重对关键、特殊过程及质量体系审核中存在不合格项多的部门、测绘作业单位或房产测绘过程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涉及房产测绘生产过程的项目技术设计、房产要素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图绘制、项目技术总结以及成果资料归档和整理等情况。
4.3 房产测绘成果质量审核
对房产测绘成果做出客观评价,以确定房产测绘成果质量水平,依据其结果可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房产测绘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的验证。应结合日常质量检查,侧重对关键、重点房产测绘成果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房产测绘成果和施测技术要求的对照检查情况,判断房产测绘成果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4 质量内审的组织实施
质量内审员根据《质量内审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充分运用查、看、听、记等方法,收集符合文件要求的证据,记录在检查表中,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应在检查表中做出标记。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经房产测绘作业单位确认后,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跟踪检查实施效果,编制《质量内审报告》上报管理者代表,最终提交给房产测绘生产单位进行管理评审。
5 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5.1 建立健全房产测绘质量管理制度
为自觉规范自身的质量管理行为,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加强对测绘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房产测绘技术、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规范房产测绘作业程序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权限,统一测绘技术标准和要求,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测绘成果质量。
5.2 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房产测绘质量管理人员应提高对质量方针“质量第一、注重实效”的理解和认识,加强质量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经常进行质量教育,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引导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将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能够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测绘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5.3 提高测绘从业人员素质
房产测绘从业人员应加强涉及建筑、房产、测绘三个方面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营造赶、超、学、比的浓厚氛围,加强横向沟通和技术交流,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岗位技术培训和工作技能考核,积极鼓励外出学习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努力提高测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并做好传帮带,为房产测绘生产单位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4 使用符合要求的测绘仪器设备
为确保量测数据的精度,建立测绘仪器登记备案制度,未经测绘仪器计量部门检定的仪器设备不得安排使用;平差计算、数据处理和编图软件,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技术验证,确保测绘成果质量符合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
5.5 加大质量监督与考核力度
在房产测绘生产过程中,应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内审活动,检验测绘作业单位的工序(过程)控制是否严格按照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执行,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设置必要的检验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6 结语
针对房产测绘工作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房产测绘生产单位应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加大质量监督和考核力度,通过质量内审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建立能够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达到对房产测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审核过程进行持续改进的目的,逐步提高房产测绘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S].国家测绘局.1997-07-7-22.
[2] 赵丽芳.房产测绘的质量管理[J].企业导报,2011(1):117.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产品竞争力;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是综合性问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对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探究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效能、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改进的渠道,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三个部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改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效能
企业任何发展,需要参考标准和相关理论依据。质量管理依据也是一样。将2000版ISO900标准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是十分恰当的。其规定:“企业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该标准从六个方面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对相关战略的制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事实证明,持续改进企业必须做出的管理承诺,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现;持续改进是企业为增强自身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必须建立的一种良性循环机制;持续改进是由内而外,是前提也是收获。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改进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高度共享为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性与警觉性。质量为王的当今市场,消费者更加注重安全与质量。从客户需求角度考虑,企业生产应更着重考虑消费者着眼点。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更具市场竞争力。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能增强产品应对市场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改进能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内部凝聚力与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价值有很大的关联。而内部营销的前提即产品得到内部人员的认可和信任。产品质量受于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而不断提高,让企业内部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员工同时受益。形成全体员工踊跃付出,营造高度凝聚力的企业文化。3.增强品牌价值和客户忠诚度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能够最直观的反映该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与客户息息相关。但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不直接作用于顾客,唯一直接关联的便是产品。这也是顾客最关心的。因此,持续改进作用于产品,从而赢得顾客的信赖。
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渠道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复杂性的工程,关乎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体来说分为内部改进与外部作用。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改进首先,应加强过程的监控。根据管理过程的具体情况选择监控内容和缓解。如对产品生产的监视和测量,应通过对原料的采购、生产环节的技术保障、质量检测、产品试用等方面的内容来监控。其次,加强内部审核。认真挑选内审员和审核组长,加强审核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相关技术能力,加强内审员的培训,提高现场审核能力。使整个团队拥有较强的专业审核能力,与对产品对企业的责任心。最后,加强产品质量的检测。完善相关检测机制,在出厂之前,对产品进行整体评估,保证整体质量,严格把关。2.质量管理体系的外部作用一方面,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完善客户反馈机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消费者获取产品质量信息和相关体验。以市场体验为导向,让消费者成为最重要的检验员,帮助企业寻找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并通过此,总结产品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加以完善。另一方面,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加强对外交流。通过行业内信息的互通,与供应链上下端的反馈,进行关系营销,并收集产品质量数据。并据此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修正。此外,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向行业领先者看齐。基于基准化分析法或标杆瞄准法或定点赶超法向行业内质量管理体系较为成功企业学习,衡量与之差距,寻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针对特定环节或特点人员进行调整改进。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改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是社会的角色之一,因此企业的终极目标来源于社会,也实现于社会。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推销,更应该成为系统化的营销,寻找客户,创造客户。同时,企业主要功能不仅仅是实现自身价值,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就是实现绩效营销,统筹有型与无形绩效综合评估和制定发展战略。其中创新显得格外重要。创新也就是通过具有革命性的改变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及服务。对企业而言,只提供既定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够,必须提供更好更多更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不一定需要非常大的规模和暂时市场占有率,但是企业必须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建设自身品牌和文化,变得更出色。这深刻地描述了产品质量体系持续改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创新是企业的根本。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质量质量体系不断改进,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才能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由此可见,持续改进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推动了企业理念的创新,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要优化发展,要发展壮大,这是所有企业都在追求的终极目的。通过监测优化日常工作、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产品改进、定点赶超及体系的运行,能够有效而及时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是持续性而全面的系统化工程,需要最高管理者重视,各级管理者落实,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并根植于内心,才能把持续改进融进企业理念与文化之中,成为全体员工的重要思想和自觉意识,才能推动企业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1]杜学美,丁璟妤.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J].上海质量,2014,(10):42-47.
[2]刘欢.我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木材检测;检测质量;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S7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1―0269―02
1引言
木材检测工作已成为我国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木材检测技术进步,并提升其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木材检测管理水平关键是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而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质量控制,而质量控制中的能力验证又是重中之重。
2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含义和内容
2.1基本含义
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实施质量管理、实现和达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此来促进检测工作人员的信息协调,保证检测精确的机制。
在建立和完善检测过程中,需具备一些相应的条件,如需要配备符合条件的仪器设备、配备必需的检测场地和设施、配备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合格的办公设施。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此来确保木材检测检验工作的过程,使木材检测工作能够有效、协调地进行。在完善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注意木材检测的能力验证和对比等方式,从而保证木材检测的检验报告能够准确、可靠。在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要注重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作用,及时发现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同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措施来避免问题的出现。
2.2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
2.2.1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人员素质与水平是检测机构最宝贵的资源。检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取决于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因此配备足够的人员,重视和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保证产品检测数据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2.2.2定期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的检查和监督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实现质量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其由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两部分构成。质量体系监督检查主要是根据质量体系的需要,在对日常所需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测中,监督检查要贯穿始终,不能疏忽,从而确保日常质量检测工作的质量。
2.2.3在开展定期的质量管理评审工作
质量体系的评审是木材质量检测的最高管理者进
行的检查,目的是保证检测质量体系具有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从而最终达到标准的质量目标。
3建立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
3.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质量体系要能够为检测全体人员理解、实施并有效运行;检测数据能满足委托方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需要和期望;充分考虑对外服务的需要;重视质量问题的预防,便于检测结果的考核和验证。
3.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以顾客需求为关注点,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过程和职责。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资源。明确测量每个环节有效性的方法。确定出现不合格结果并消除其原因的措施。建立和推广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措施。编制质量体系相关文件,进行充分的培训和宣传贯彻。
3.3木材检测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的木材检测方式相比,木材检测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科学。信息系统是建立在检测流程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工作实际组合各类要素,依照质量管理要素的要求完成检测任务和质量控制,为木材检测管理建立了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优良的自动化运行。
(2)提高工作效率。木材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有着较为全面的仪器联结与控制功能,可以自动采集检测数据,减少手工录入的失误;可以进行必要的自动计算,加快数据传送的速度;对各类检测校准样品进行统一的登录和调配,优化检测任务,缩短检测周期。
(3)实施过程监控。在检测时,管理信息系统对每个样品进行了唯一性标识,并实时动态跟踪样品检测的每个环节;在审核过程中可对每个数据进行有效追踪,对防止错误处理提供可靠的保证。
4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管理
4.1将强对影响因素的控制
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建立相关部门的组织机构,确保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体系高效稳定的运行。
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水平。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性进行以及是否能保证持续性的发展,都需要具有高素质和高质量的管理与检测人员。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文件,是为社会提供准确可靠检测数据的主要依据和凭借。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要保证能够及时地应用国家更新的检测依据。
加强质量活动的记录和管理。记录质量活动是为了使得整个质量活动所取得的结果能够保证客观有力的证据,是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和步骤。
4.2加强木材检测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管理
管理体系的运行实际上就是执行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使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行,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领导决策层充分重视。木材检测要确保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确保应有的资源,并随时将组织运行的结果与目标比较,制定激励措施,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
(2)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过程的组合,不同的过程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只有全员的参与,才能使各个过程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达到预期的目的。
(3)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工作质量。在管理体系运行中,要专门设置质量监督员,质量监督员依据管理体系文件监督各项质量活动,保证检验工作质量,从中得到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质量。
5结语
木材检测的发展需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立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是必然。但即使建立了木材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和运行更是关键,这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首先,要以部门为单位,制定定期会议纠查制度。在此基础上,除了每年一次的内部评审会议,每月要进行一次整体的纠察会议,针对木材检测整体质量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部门之间协调问题进行纠查,最后得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改进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工作一线,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推动组织业务运作的规范化,使木材检测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红.全面提升木材检验的水平和质量[J].民营科技,20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