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子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子的诗范文1
关键词:海子;“张力”;亚洲铜;幸福
海子,原名查海生,当代青年诗人。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4年第一次使用笔名“海子”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在1982至1989不到7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作品,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相继出版。作为一个抒情诗人,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在他的诗中表达了他一生的热爱和痛惜,其中有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也有对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很多人喜欢海子的诗,认为其中有海子对祖国的热爱,有海子纯净心灵的展现,但主要是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对海子诗歌的研究。在此笔者不禁好奇:如果不考虑海子本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因素,而是回归诗歌本身,海子的诗歌又会呈现哪种面貌呢?在此,笔者将以《亚洲铜》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运用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的“张力”说来对海子的诗歌进行分析。
新批评派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并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衰落。新批评是一种微观实践的语义学批评,关注点不在作者,不在读者,而在于诗歌本身。它认为,在剥离了外界因素的遮蔽之后,诗歌就只剩文本本身了。因此新批评主义者对诗歌的分析实际上就成了对诗歌文本的分析。针对文本的分析,新批评主义提出了细读法,张力说由此产生。“张力”说最早由美国学者艾伦・退特在1937年《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我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不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①在退特的“张力“理论中,诗歌是由“外延”和“内涵”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外延”是指词语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内涵”是指词语的比喻意义、感彩或联想意义等。他的“张力论”有三层涵义:一是诗歌的“张力”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二是诗歌外延和内涵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三是诗歌每一层的比喻意义都不与字面意义发生冲突。退特“张力”说主要针对古典主义过分强调外延而忽视诗歌内涵,浪漫主义过分注重内涵而忽视诗歌外延这两种不同错误倾向而提出,要求诗歌既要倚重内涵,又要倚重外延,诗应该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而这也是退特对好诗的评价标准。
一、《亚洲铜》蕴含的“张力”分析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漠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
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10
《亚洲铜》是海子在1984年创作的第一首诗,诗歌的“张力”在“亚洲铜”这一中心意象上得到实现。笔者将从诗歌的每一节入手,围绕“亚洲铜”一词的外延意义以及其蕴含的多重内涵意义,对本诗的内在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诗的第一节通过追溯一代代家族成员的埋葬之地,来传达“亚洲铜”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亚洲铜”传达着空间意义上对亚洲(东方)黄土地的指涉。“铜”的外延意义是人类最早冶炼并用于铸造工具的金属,其颜色和质地与土地相类似,此外诗的第一句又提到“亚洲”这个与西方相对的空间概念,因此“亚洲铜”从空间概念上,传达着对属于东方的中国黄土地的指涉;第二,“亚洲铜”传达着时间意义上对家族一代代深埋于土地的指涉。铜作为矿藏深埋于地下,诗的第二句从时间概念出发写从祖父到父亲到我这一家族都要“死在这里”,乡土是家族成员埋葬之地,暗含着“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和人的根在土地的本质,因此“亚洲铜”深埋地下对家族深埋地下的指涉。
诗的第二节将视野从家族转向大自然,呈现了“鸟”、“海水”、“青草”等一系列意象,来传达“亚洲铜”的主人是“青草”这一意义。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两层内涵意义。第一,“亚洲铜”传达着对中国黄土地生机勃勃的指涉。在这里“鸟”指涉自由;“海水”指涉宽阔包容;“青草”指涉渺小但坚韧自足的生命。从总体看,鸟在飞翔,海水在涌樱青草、野花遍地生长,暗示着自然界生命的涌动。但亚洲铜的内涵并不在此。诗的最后一句的 “却”字表达了只有青草是“亚洲铜”(黄土地)的主人的含意,因此这一方面暗指了“青草”作为黄土地的主人区别于“鸟”和“海水”的特征,另一方面视“青草”为黄土地的主人,用拟人的手法,也暗示了黄土地顽强的生命力;第二,“亚洲铜”传达着空间意义上农耕文明区别于海洋文明的指涉。在诗中,“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与“你的主人却是青草”正显示了这种区别与对立,意在说明亚洲铜所代表的农耕文明是位于东方的中国所特有。
诗的第三节将视野从大自然转换到中国诗传统之父“屈原”,号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屈原遗落的“白鞋子”。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对时间意义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指涉。“屈原”是中国诗传统之父,是中国传统中被放逐的先知,被误解的诗人原型,“白鸽子”象征着纯洁,诗中用“白鸽子”比拟屈原的白鞋子,除二者形状上的相似外,更为重要的是“白鸽子”纯洁的外表就像屈原圣洁的内心。此外,该诗借穿上“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这一表层意义,暗指的是继承屈原留下的文化遗产,拥有圣洁的内心和桀骜不屈的精神。
诗的第四节将视野从白昼转换着黑夜,在描绘“击鼓”、“跳舞”、“月亮”等一系列意象之后,又回归到“亚洲铜”这一中心意象上,传达一切“由你构成”的意义。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对空间意义上传承古老民族情感与精神遗产的指涉。“击鼓” 让我们想到“晨钟暮鼓”,它暗示着黑夜的来临,月亮的出现;“跳舞”是古老民族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与跳舞相同,“月亮”也是传达人们内心情感的媒介,因此,这三个意象在空间意义上传达着作为古老民族表达感情的媒介,诗的最后一句说“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从情感层面上来讲,月亮是属于“亚洲铜”的,是属于中国人的。因此,“击鼓”、“跳舞”、“月亮”最终又回到了“亚洲铜”这一黄土地上,因此“亚洲铜”作为人们击鼓庆祝的主角,传达着在空间意义上对古老民族情感与精神遗产的传承。
从整首诗来看,“亚洲铜”是全诗的中心意象。作为诗歌的外延部分,在阐述其作为金属与矿藏与亚洲黄土地相类似的第一层内涵之后,诗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意义上对“亚洲铜”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深化。而正是通过对“亚洲铜”外延下内涵意义的无穷无尽的表达,传达着对“亚洲铜”深沉热爱的诗歌主题。
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蕴含的“张力”分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1.1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首抒情短诗,全诗仅147个字,已成为海子流传最广的诗歌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必读作品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是成为大众流行语,传达一种明丽、温暖的感彩。在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解读中,该诗俨然已经成了语言朴素、意象清新、节奏明快,关注尘世幸福,表达博爱情怀的诗歌文本。然而,在笔者看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诗歌文本所蕴含的深意并非如此。在该诗中,“幸福”一词可以称得上是文本的中心~,全诗的意蕴主要由它传达,因此笔者将运用退特的“张力”说来对“幸福”一词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进行探究,以期纠正之前一些研究的误读,展现该诗无穷无尽的内涵意义。
诗的第一节用“从明天起”作为开头,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等事情来定义“明天要做的“幸福”事情,而在诗的最后一句却有一种突转,表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诗的第一节传达出两层关于“幸福”的内涵意义。第一是表达不曾拥有“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的幸福,对这样的幸福有向往之情。“明天”指的是今天的下一天或不远的将来、未来,诗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暗指今天并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是“一个幸福的人”要做的事情,同时也在暗指今天并没有做到这些事情,传达着对不曾拥有这样的幸福的内涵;第二是表达对隐逸的真正幸福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说“我”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暗指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而诗的第二、三句暗指的是一种平凡自由的尘世生活,很显然诗的最后一句表达的内涵与前二、三句所表达的内涵有一种生活取向上的内在冲突,由此诗的内涵意义再一次得到升华,即相比平凡自由的尘世生活,“我”更向往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隐逸生活带来的幸福。
诗的第二节由表达自己想要的幸福转向与“亲人”分享幸福。在这一节中,诗歌同样通过语言内在的冲突,表达其内在深刻含意。在“幸福”的外延之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在“幸福”的外延下传达着不曾拥有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以及向往这样的幸福的意义。 诗的表面意义是“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而内涵意义却是到今天为止,“我”并没有那样做,由此,在幸福的外延下,诗的第二节传达着对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的向往这一内涵意义;第二,在“幸福”的外延下意在表达幸福于“我”是短暂的,宁可不要拥有的含意。“闪电”的外延意义是“云内、云际或云地间的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电光”。而诗中将“闪电”与“幸福”搭配,内涵意义是在表达幸福虽然像闪电一样夺目美丽,但也却会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由此外延“幸福”的内涵意义再次得到深化,即虽然有对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的向往,但暗含由于它是短暂的,“我”宁可不要拥有的内涵。
诗的第三节由与亲人分享幸福,发展为祝愿陌生人幸福。这一节在语言上同样蕴含着语言内在的矛盾与统一。在“幸福”这一外延之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传达着祝福陌生人所拥有的幸福,但采取俯视态度,并与其保持距离这一意义。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俯视的距离感,“陌生人”的 “尘世”“幸福”只属于“陌生人”,不属于“我”,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表达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隐逸幸福这一意义。诗中“愿”的外延意义是一种希望、愿望。诗的第三、四、五句都在表达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 , “在尘世获得幸福”,而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只愿”一词又将自己与陌生人分开,“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外延意义上是在为陌生人祝福,内涵意义却是在表达自己的不妥协与坚持,同时与诗第一节最后一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呼应,表面上是在表达自己对陌生人尘世生活的祝福,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对拥有隐逸幸福的不妥协。
从整首诗来看,看似在表达对尘世平凡幸福的向往与追寻,感情温暖、积极,实际上字里行间展现的却是潜意识中对尘世幸福的抗拒以及对隐逸的幸福的坚持与追寻,感情是矛盾且痛苦的。本诗的“张力”,正是在“幸福”外延下无穷无尽的内涵之中得到体现。
总的来说,艾伦・退特的诗歌语言“张力”说更多的是语义学上的外延与内涵的统一,他关注的主要是词语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强调的是外展与内包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下对诗的意义所起的巨大作用。在以上两首诗的讨论中,笔者分别选取两首诗的中心词――“亚洲铜”与“幸福”,在对这两个词的外延和内涵的分析中,笔者一方面更加明确了艾伦・退特“张力说”的主要旨趣,即诗歌的“张力”是外延与内涵的统一,在一个外延下,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内涵,而每一层的内涵即比喻意义都不与字面意义即外延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笔者也体悟到了新批评以文本为批评中心的优势――即在不考虑作者、读者的情况下,新批评理论仍旧能够显示出诗歌表达的主旨,而且正是在这样的分析中,诗歌本身的魅力才得以彰显。
注释:
①[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姚奔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30.
参考文献:
[1][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姚奔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奚密.海子《亚洲铜》探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3.
[3]海子.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海子的诗范文2
摘要:在海子的创作生命中,无论是其初登文坛的创作,还是留下永远伤痛前的绝笔,浓郁的黑夜意象贯穿着他创作的始终。可以说正是这种迥异于他人的独特审美心理与创作风格,滋养成就了海子。黑夜意识反思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并在绝望荒凉中归向了死亡。
关键词:海子诗歌;黑夜;忧郁悲伤;荒凉分裂;存在与死亡
“海子,还有他的朋友、年轻的短命诗人骆一禾,当他们出现在诗坛上的时候,诗歌领域正是充满喧嚣与骚动的时刻,反叛的旗帜林立,反叛崇高人格、反叛英雄神话、反叛一切与传统有关的文化遗产 ……急功近利的创新和狭隘琐碎的题材使诗歌创作进入一种无序状态,深刻反映出理想失落后个人性的脆弱。” [1]今天,当年狂欢的诗歌已经谢幕,诗坛主将们正在悄悄隐退或改行。在此背景下,海子诗歌却呈现为一种强劲突围的态势,在仅存的诗歌领地中稳固而顽强的存在。
走进海子诗歌,其“黑夜”抒写所占据的比重之大几乎令人惊讶,或许,“黑夜”意象才是海子内心真实的表达。
一、生命存在的荒凉――“黑夜”意象的意义
黑夜本身是一种自然界的现象,但不同角度,黑夜又随人类漫长生存、发展的历史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从社会学角度而言,黑夜是黑暗的象征物,其词义基本是罪恶、愚蠢与堕落。从哲学的视角出发,正是由于夜的寂静与漆黑,才有助于抛开白天的喧嚣与明亮,回归自我的内心世界,于是黑夜可视为“启蒙”的代名词。纵观海子诗歌,其黑夜显然无涉自然现象与社会角度,在黑夜中海子弹奏的音符无论是忧郁悲伤还是荒凉分裂,都满溢着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反思。
在《黑夜的献诗》中,“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升起/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大地”是海子农家子的天然情感归属,“天空”是处于“贫困时代”的诗人社会良知、承担精神的向度,两者共同构成了海子的精神家园。诗中,黑夜遮住的天空,丰收后空空的大地,恰是诗人精神家园失守的反映,诗人反思着:漫漫长路中你我的汇聚又分开,劳作者最终被“埋得很深”,人的生命在世代延续中周而复始,又在劳碌过后一无所有,诗中充满了历史的循环和人生的荒凉。再如《献诗》:“黑夜降临,火回到一万年前的火/来自秘密传递的火他又是在白白的燃烧/火回到火黑夜回到黑夜永恒回到永恒/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天空”,时间绵延,时空流转,终点亦是起点,历史的脚步不是前行,而是循环,满溢的希望终又跌落,无奈中“天空”再次让位于“黑夜”。对生存意义的思考直到海子生前的绝笔中,还在发问:“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向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而此刻海子的问句满是悲怆,犹如一个迷路的孩子不知所措。
学者崔卫平指出:“天空和大地、天堂和地狱、黑暗与光明,彼此对立的两极在他身上同时存在,并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延伸开去” [2],海子诗歌细读起来,对立的双方与其说是并列存在的,毋宁看作是偏义性质的,诗歌表面光明的背后直指生命存在的哀伤、荒凉与痛苦。
二、归向死亡――“黑夜”意象的最终走向
海子对生命存在的反思为何充满了荒凉?有研究者指出:“现代与传统、乡村与都市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冲突导致他心理上形成一个飘摇的‘中间地带’,这一地带关乎精神归属、家园意识和身份认同,海子对选择与认同的切肤之痛有深切的体会。”[3]乡间生活的怀念使海子在诗歌中呈现出强烈的“还家”冲动,但大都市知识分子与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着深刻变化的乡村,显然发生着地域、文化上的错位,因此,他的还乡注定着失败。同时,在社会转型期,那个“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的诗人显然不合时宜,他在“远方”的寻找中一无所获。海子曾写下《夜色》:“在夜色中/我有三种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无根的流浪,无果的爱情,无望的生存就是他在生活中的真实处境。而所谓的三种幸福:王位、太阳不过是诗歌的不同称谓,支持他在精神中畅游的只有诗歌,可见诗歌对诗人而言意味着太多。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属的海子,诗歌难以平衡他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惑:知识分子的精神归属、屡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和难以回馈父母的拮据生活,其人生体验为“黑夜”绘出了荒凉的图景,甚至“死亡”意识常如影随形的与“黑夜”交织在一起。“漆黑的夜里有一种笑声笑断我坟墓的木板/你可知道。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死亡之诗(之一)》),“我请求/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雨》,“在十月的最后一夜/穷孩子夜里提灯还家 泪流满面/一切死于中途 在远离故乡的小镇上/在十月的最后一夜”(《泪水》)这几首海子早期创作的诗歌就已经牵引着海子在生存与死亡之间搏斗,自我燃烧般的写作方式,长期边缘化的生存体验,不被理解和认可的孤独,最终随着“黑夜”情感的演进,海子越发绝望,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春天,十个海子》。
今天,海子已越来越成为我们文化领域不能忽视的存在,与此同时,纠结于诗人自杀后被赋予天才、先知、诗歌烈士的造神,越来越远离了海子本身。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海子的诗范文3
蔚蓝的大海
对我露出甜甜的微笑
岸边的礁石
是我努力吹散的泡泡
挺立的椰树
送给我丰厚的收获
可爱的海鸥
为我吹响胜利的号角
金黄的沙滩
是我柔软的床被
欢快的鱼儿
跟我一起自由奔跑
我是大海的孩子
我愿做一颗沙子
为大海增添一份美丽
我是大海的孩子
我愿做一块礁石
为大海挡住狂风暴雨
大海是我慈祥的母亲
我愿做一只海鸥
为她唱起那欢快的歌谣
大海是我强壮的父亲
我愿做一块珊瑚
让他少一条皱纹
不论我在哪里
我都是大海的孩子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海子的诗范文4
走着走着,我们长大了。回想孩提时代,美好,快乐,简单,幸福。当然,其中也不乏父母对我们某些想法和行为的不理解。那么,为人父母或是即将为人父母的你,遇到孩子这样那样的想法和行为时,你会怎么处理呢?
孩子的想法,也许很奇怪;孩子的要求,也许很为难;孩子的行为,也许很特别......但是,你要知道,孩子的世界,简单而多彩。往往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让他们无比的快乐,也会让他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面对孩子这些那些让你感到讶异的想法、要求或行为等,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应该坐下来,好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呢?
这种沟通,既不是一对一的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话,也不是你单方面的“侃侃而谈”。沟通,由心开始,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判断失误和表达错误的时候。所以,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并不可能每一次都能成功,也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当然,与孩子沟通还会存在许多外界的因素。
父母在与孩子进行心的交流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情绪是否良好?今天有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这些事情都解决了吗?要是有的话,你就要等到情绪恢复时再与孩子进行沟通。否则,沟通会变得没有价值可言。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是不够完美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事情做完美。因此,不能够要求孩子事事做得完美。父母在学会观察孩子的变化的同时,也要学会反思自己,学会成长,不论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学历有多高。如果你停止成长了,那么,孩子的心会离你越来越远。
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父母还要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沟通方式。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要倾注自己对孩子的爱,与孩子进行内心的交流。沟通并不一定需要太多的技巧,它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已。
除此之外,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人与人需要沟通是没错,但是人也需要独处。所以,孩子也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你要知道,沟通能使人得到外部的支持,但是,思考就会获得更好的潜能。
“孩子,你不懂!”为人父母往往喜欢对自己家孩子说这样的话。其实,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吗?当和孩子真正的交流过后,你才会知道孩子到底懂不懂。所以,切忌轻易否定孩子!
每一个孩子,在他们小小的心里面,都希望父母能多多参与他们的活动。所以,当孩子邀请你一起加入时,不要马上拒绝!先看看孩子渴望的眼神、期待的表情再做决定!百忙之中的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失望的心吗?
海子的诗范文5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下课了,我们开开心心的走出了教室,我就去上厕所了。
上完厕所出来,就看见王飞豪他们,我走了过去和他们一起聊起了洛克王国有哪些宠物。突然刘一被谢来鹏给弄倒了,我又被谢来鹏一推刚好趴在了刘一的背上,然后谢来鹏故意的坐在了刘一的脚上。只听“啊”的一声,悲剧来了,我看见刘嘉豪扶着脚哭,好像很痛的样子。这时,铃声响了啦,这节课刚好是语文课。我想谢来鹏肯定会跟老师说是我弄的,不知道老师会怎么处理。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非常紧张。老师来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谢来鹏对老师说是我弄了,吴晓静说是谢来鹏弄的,我也说是他,不过他用了一招“死赖功”。老师就问我坐了没,我知道自己是个诚实的孩子,就坚强的说了句:“坐了。”老师就给了我两板子,我觉得自己很委屈,我告诉自己以后得离谢来鹏远一点。
最后我想告诉朱华勇,我们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撒谎,要不然以后没有人愿意和做朋友。
广东广州白云区海珠区实验小学四年级:曾云林
海子的诗范文6
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害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常在灾害后早期引起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2、食物短缺
尽管向灾区输送食物已成为救灾的第一任务,但当规模较大,涉及地域广阔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局部的食物仍然难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条件的破坏,人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储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变和腐败,从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流行。
3、燃料短缺
在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见的现象,在被洪水围困的灾民中更是如此。
4、水体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体的污染,造成一些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5、居住条件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