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感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孝道感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孝道感恩

孝道感恩范文1

而目前的现实是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教育薄弱,重建当代感恩教育体系十分重要。感恩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多种途径,而提取传统孝道精华以传统孝道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通过以传统孝文化为支撑土壤,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形成、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孝道是感恩思想的重要体现。传统孝道以尊老、敬老为核心,以稳定家庭和社会为目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沉淀为我们民族道德观和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孝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异化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用以巩固其统治的工具。因此,我们在使用时,必须取精去粕,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重新诠释,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

一、 挖掘传统道德内核,培养未成年人感恩观念

挖掘传统道德内核就是要克服多元文化碰撞下的迷茫。在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的传统孝道教育中,教师首先应具备传统孝文化修养,熟悉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并从这些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传统孝道及感恩思想的精华,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为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构建德育评价体系,引导未成年人感恩追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虽然受着各方面的共同影响,但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理论上,我国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多措并举、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单一而呆板。因此,构建德育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德育评价体系,必须重视过程,重视整体,重视长效。学生能够以德育评价为目标,开展感恩行为,并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 凝聚德育工作合力,激发未成年人感恩情感

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家庭教育是“阳光”, 学校教育是“水”,社会教育是“空气”,三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学生不是实现父母愿望和荣誉的工具,因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首先要赋予学生应有的独立人格。其次,感恩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非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育中,情感交流是贯穿整个感恩教育的纽带,只有在情感上激起青少年的需要,才能够使其懂得如何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第三,家庭、学校都要转变教育观念,克服认识误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知识教育更多地在课堂,而道德教育则更多地在课堂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两者相互补充,和谐统一。现行的评价体制,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和智育并不矛盾,一个具有健康心理和道德修养的人,更能够激发出其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感恩教育赋予了特殊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1.家庭——感恩教育的亲情纽带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许多人格、观念的养成都是在家庭中奠定基础。在家庭里,最重要的是以亲情为纽带的自然情感。父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要培养其爱戴父母、礼敬长辈的观念,让孩子知道所得到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建立在他人劳动付出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回馈他人的感恩思想和责任意识。转变“大包大揽”的错误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在对传统孝道的教育中,父母借助于传统蒙学教材的同时,自身要做好表率,因为榜样教育的最佳例子就是教育者自身。封建社会提倡以孝治天下,天子尚且“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可见树立典范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应该通过日常的道德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尊敬师长、感恩他人的生活习惯,为今后社会性的敬老爱老奠定基础。

2.社会——感恩教育的人文环境

社会对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要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要让孩子处于感恩的人文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耳濡目染之后,将影响他们自身形成这一品质。社会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和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除了弘扬真、善、美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的假、恶、丑进行无情地批判,深刻剖析假、恶、丑的严重危害,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一道明确的是非界限,构建一个相互感恩和博爱的社会。

3.学校——感恩教育的互动天地

孝道感恩范文2

彭艺萱

“哎呀”一声,妈妈摔了个四脚朝天!我急忙跑下床:“怎么这么不小心!自己拖了地再去晾晒衣服还摔倒!都说了地面湿滑……”妈妈摔到腰了,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妈妈在周末干家务活,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妈妈又不让我做,这不,摔倒了。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一斜眼,看到了半截橡皮、一把小刀。如果加上一张白纸、爸爸的印泥……嘻!嘻!我暗暗自喜,准备开工,大干一场。

我拿起小刀,对着橡皮,勾出了个五角星的轮廓。我三下五除二,削去多余的橡皮,底部出现了一个扁扁的“五星体”,上部是一个可以拿住的长方体,印章完成!再就是画表格:一张白纸、一把尺子、一支黑笔,勾勒出我对母亲浓浓的爱,大功告成。

中午,爸爸下班回到家。吃饭时,我假装干咳几声,说:“我宣布一个规定:从明天,不!从现在起,每个人一天干两件家务,收拾房间也好,擦桌子也行,大事也好,小事也罢,总之,再忙也要干!每天,只要干了,就由事务长妈妈用橡皮印章在表格上印颗星,没干自然就没星。一周累计,星多者有奖励,反之,就是惩罚!”最后一句我格外加重了语气。

从那之后,妈妈忙碌一天回到家,再也没有那么繁重的家务了。虽然每天我也很累,但一见到精神焕发的妈妈便感到浑身充满了活力,心里喜滋滋的。妈妈对我的爱我一生感激不尽,就以这种方式来感恩妈妈吧。

孝道感恩范文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更应具有感恩之心。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不懂感恩的大学生:有的大学生认为既然父母生下了自己,就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却不知道自己对家庭要付什么样的责任,最后成了持高校文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啃老族,做出了威逼全家人勒紧裤腰带帮自己在城市买房的事情。感恩教育一方面要从青少年抓起,一方面要从教育这些青少年的教师抓起。在广西全自治区掀起感恩教育热潮的今天,作为广西师范教育龙头的广西师范大学会有哪些新招、实招?……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该校党委副书记唐仁郭。

明确感恩教育目标,以校训精神的弘扬和践行作为感恩教育的落脚点

《中国教师》:你们自治区提出了在全区各行各业大力开展感恩教育的要求,贵校在感恩教育方面已经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将来有哪些新的计划?

唐仁郭:为什么要开展感恩教育,感恩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什么,这是我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时着重考虑的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认为,在大学生中间开展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次,经过认真研究,我们把弘扬和践行校训精神作为感恩教育的落脚点。我校的校训是“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弘扬和践行校训精神,即要求我校学生要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要树立感恩教师、感恩工作、感恩社会等意识。

2011年学校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上,我校明确提出了学校的大学文化即“乐群文化”,强调博爱、关怀和责任。一年来,学校文化建设以传承“乐群文化”为重点,打造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出了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形成了全校师生的价值认同,进一步激起了学生自觉加强感恩意识培养的内在动力。

注重身教的力量,让感恩教育走进课堂

《中国教师》:贵校在教学中是如何融入感恩教育的?

唐仁郭:作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我校除了开好思政课,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适度渗透德育,包括感恩教育之外,还始终坚持以教风带动学风的理念,要求广大教师身正为范,以师生的和谐情谊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的威信;鼓励教师将感恩话题带入课堂,并充分发挥身教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创新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经过辅导员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开发了很多感恩教育的特色活动。据悉,行政管理专业有个班级曾以漫画的形式分享了身边的感恩故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个班级曾进行过以“感悟、感恩、奉献”为主题的为期三天的团日活动,包括走进食堂、采访后勤、问候老教师。还有的班级奔赴中小学,和中小学生共话感恩教育,在教育别人的同时进行了很好的自我教育。

以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提高感恩教育实效性

《中国教师》:感恩是件知易行难的事,单凭教学难以取得实效,贵校是如何保证感恩教育实效性的?

唐仁郭:感恩教育需要说理,更需要通过实践去感悟。我校通过实践活动主题的精心设计和规范的学分制管理确保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进而提高了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在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立体式资助”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究。针对媒体报道的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课题立项,调查了本校受助生的感恩意识,发现78%的受助生有明确的感恩意识,但有的人不知道应该通过什么具体渠道表达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的感恩之情。有鉴于此,我校确立了“在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强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的指导思想,让受助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情,强化责任感,锻炼能力,培养才干。

此外,我校还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倡导公益育人,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策划、组织和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让他们在诚挚谢意面前深刻体验奉献爱心的快乐。此类活动是一种“爱心传递”的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延伸。它强调“博爱”,着眼于培养学生宽厚无边、慈爱关怀的大爱;它强调“义务”,倡导一种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它强调“责任”,鼓励道德自律,并倡导个体在对责任的承诺中滋养爱心;它强调“团队”,推动团队在共同承诺、共同奉献的基础上形成众志成城的精神。例如,我校以寒暑假和重要节庆日等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平台,并将其纳入了本科教育体系中。每年春节我们都会举办“感受亲情”摄影活动、“我为家乡献一策”的返乡调研等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乡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社会使命感,同时感受亲情温暖和家乡发展,以此促使其将感恩祖国之心转化为立志成才的不竭动力。

孝道感恩范文4

尊老敬老的礼仪

笤帚不朝着老人扫

扫地很有学问。首先,当家中有客人的时候最好不扫地,即便是客人在客厅也不要扫厨房。另外,即便是自家老人长辈在场时,扫地方向也不能朝着老人扫,任何时候扫帚都要朝自己的方向挥动,往后退着扫地,不能朝着老人方向往前扫。

应在老人身后走

和老人、长辈在一起时,无论是骑车出行还是步行,作为年轻晚辈,都应该注意不要走在老人、长辈的前面,这样有失尊敬。如果步履缓慢的陌生老人挡住你的去路,应客气地向老人道歉后,再借路而过。

点菜时先问老人口味

聚餐吃饭时应先让老人开口,等老人点菜完毕后自己再点菜。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多询问老人是否忌口,“能不能吃辣,能不能吃甜”。

老人面前少提“老”

现在多数老年人也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老人们在心态上最喜欢别人觉得自己依然正当年,所以称呼老人要慎用“老”字。此外,年轻人在长者面前也不要以“老”自称。

重阳节文化内涵

敬祖——四大祭祖节之一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魏晋时期气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代沿袭。受儒家影响,至今国人将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以祭拜先人的方式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敬老——新时代的“老人节”

九九与“九九”同音,重阳节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内涵。西汉时人们就开始设宴求寿。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秀传统产生自蒙昧时期,经历了风风雨雨和时间的考验。由传统上升为法律,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孝老——孝道传统的承载

一个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谓五常,是家庭和睦兴亡的根本。中国诸子百家思想虽各异,但无不注重孝道。老人渴望孝道,因为其急需人赡养;中年人渴望孝道,因为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老年;孩子渴望孝道,没有孝道也就没有慈爱;社会渴望孝道,没有孝道,社会将变得冷漠;国家渴望孝道,没有孝道,国人将不忠于国。

孝道感恩范文5

[关键词]美术课堂 孝道文化 “五四”模式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明确告诉我们“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得以施行的根源。在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小学课堂之中,美术课堂教学以它特有的教育直观性、形象性、情感性、潜移默化性的学科教育特点和优势,辅以创新的孝道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渗透孝道文化教育,对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行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艺术是文人墨客表情达意的有效载体,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优秀艺术作品,无疑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可选择的丰富资源。教师应该成为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选择赋予孝德的优秀艺术作品和生活中的美好艺术形象,立足美术小课堂,遵循渗透五步(感知、进入、渐进、入境、提升)规律,运用孝道“五四”模式(五大内容、四种模式)的课堂策略,建构孝道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行孝激情,寓孝道教育于美育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一、欣赏・评述。推己及人爱父母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方式。美术课上选取父爱、母爱为核心的作品,适当运用情境陶冶式教学法,创新“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中的孝道感受,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多角度欣赏作品,通过推己及人的感悟,使孝道文化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心中,懂得感恩,学会尊敬和体贴关心父母长辈,并树立努力学习为父母争光的信心。

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国当代画家佟金峰《母亲》的木刻版画美术活动的创设情境环节,教师可以在出示欣赏作品后,播放歌曲背景音乐,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不限制他们的思索,旨在创设人性化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

二、造型・表现。循循善诱敬师长

“造型・表现”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利用教师节的契机,抓住尊师这个重点,可以进行良好的孝道教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将美术知识的学习和尊师教育相渗透,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尊师因素并进行引导。在教学环节设置上,要找准尊师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有序推进。如《老师和同学》一课,最后让学生创作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或同学的绘画作品,要突出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相貌特点和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捕捉老师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激发尊师情意,进行创意表现。通过人物肖像的大胆表现,在提高美术综合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培养高尚的尊师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三、设计・应用。创意缅怀学先烈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信息,美化生活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充分利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特点和目标优势,结合四月份清明节,确定以缅怀先烈为重点,以孝道教育为核心,以创意制作为手段,组织学生思念、缅怀古今中外的能人贤士、革命前辈,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立志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图强,成长为有用人才。此领域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由“目标确定――搜集信息――欣赏筛选――创作实践――展示评价――拓展延伸”六个环节组成。

模式中“目标确定和搜集信息”这前两项,是课前要做的准备,它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保证。在了解学生情况、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在把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搜集信息,师生齐心协力,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在《缅怀先烈》小报制作活动中,首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到图书馆、网络查阅先烈英雄们的资料。其次,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分享,并做好阶段性小结。第三,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内容并对材料进行检视和评议:如资料是否丰富,归类是否清晰、合理;是否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参与态度是否认真;能否做好相应的记录;能否与别人良好地交流和是否做作好阶段性小结等,让学生在材料搜集中饮水思源,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四、综合・探索。润物无声谢他人

“综合・探索”领域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感恩他人为重点,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加以综合运用。以制作贺卡为例,可以设计成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主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五步进行,加强学习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通过活动懂得感恩周围的人和事,培养感恩心,立志回报社会。

孝道感恩范文6

中华孝道不可或缺

邢东矿位于河北邢台,是华北地区最深的矿井之一,也是全国煤炭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已连续8年创造安全生产无事故佳绩。

多年来,该矿树立建设文明和谐企业的理念,一方面用科技成果推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用传统美德涵养员工的身心,书写着现代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篇章。这当中,中华孝道的推崇和传扬,使员工思想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道德楷模”、“好儿子”、“好媳妇”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再一个新奇的事实,就是该矿绝大部分员工能通篇背诵教化人们孝老爱亲的《弟子规》。采访的一天下午,30多名当班矿工整齐列队准备下井。笔者随机点将,请出三四位矿工,1080字的《弟子规》都倒背如流。

矿党委书记达乙更说:“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可是,文化又如影随形存在于我们的言谈举止间。‘润物细无声’,优秀传统文化时时影响员工的身心和行动。而煤矿的生产,‘没有安全一切都是零’。那么,如何打造安全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化促安全,我们想到了中华孝道。中国人讲亲情,一人下井,全家牵心;一朝出事,亲人牵挂。安全生产的根本在于人,人的根本在于亲情,亲情的根本在于孝道。孝道连着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读、听、写、行、立”步步递进

邢东矿推崇和传扬中华孝道,始自2009年,从全员学习《弟子规》开始。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泓波介绍说,《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据孔子的言论编写而成的,通篇以简洁形象的文字,对人们居家、外出、求学、做事和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娓娓道来,堪称为人处世、躬行孝道的最佳读物。

该矿动力科160多名员工人人可以熟背《弟子规》。党支部书记袁德润最喜欢的两句话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袁德润说:“煤矿一线作业,劳动强度很大,也造就了煤矿工人直爽粗犷的性情。《弟子规》三言两语,浅显易懂,每次班前会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读上几句给大家听,入脑入心,很管用。”

矿党委推而广之,步步递进,先是读,即通篇诵读《弟子规》。员工每人一本配有译文的《弟子规》,党委、支部两级班子学习会,员工周三、周五学习日,班前班后会等,都要个人背诵或集体诵读。党员干部带头,记不住的还要抄录数遍。走在矿区,《弟子规》全文上墙,输入电子屏,印制口袋书,写进罐笼、巷道、餐厅、宿舍,编成微信、微博,营造了浓厚的诵读氛围。

再是“听”,即听孝道音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矿党委书记达乙更认为,听觉艺术较之视觉艺术更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不经意间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矿党委挑选了《父亲》、《母亲》、《常回家看看》、《妻子好辛苦》、《感恩的心》、《团结就是力量》等等孝亲敬老励志的歌曲几十首,刻录光盘,送给员工。矿里开会,听歌唱歌作为一项议程,常年坚持,启迪员工的心灵。

三是“写”,即写体会、写孝道作品。“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得落实在笔端,才能记得牢。矿党委要求干部带头写,员工人人写。2011年以来,矿领导以“孝道与职业道德”、“以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为主题,撰写体会文章140多篇。巷修区“煤矿诗人”何泉强的诗作《咏煤》,“你黑/但你懂得孝/你和太阳一样燃烧/不屈不挠……”很有感染力。

四是“行”,即有孝道之行,做孝道之事。该矿规定,赶上春节、中秋节等,员工都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当天可往返的要带上礼物回家看看,算出公差;不能回家的要打电话报平安,还要汇款寄东西。再如,矿里提倡员工过生日这天可以不上班,回家陪陪父母,也算公差。还有评选最美孝子、最美儿媳,全家福照片进矿井,丈夫无“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妻子来矿抽奖等活动,全员参与,影响深远。

最后是“立”,即立身。邢东矿制定的员工立身标准是:在家孝敬父母、夫妻恩爱、育子有方;在矿守纪、敬业、奉献;在社会守法、文明有礼、助人为乐。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伴随着对中华孝道文化的不断接纳、消化、吸收,邢东矿员工的身心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通过孝道文化的滋养,该矿动力车间一对员工夫妻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前后判若两人。这位员工的父亲给车间党支部书记写信说:“我是一个年过古稀的父亲,老伴儿瘫痪在床,我的儿子在您那儿上班。最近,儿子和儿媳的变化让我们老两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过门儿十几年的儿媳改口喊‘爸妈’了,而且主动给婆婆洗头擦身子,老伴儿高兴得泪流满面。以前,儿子和我说话都是粗声大气的,现在说话也轻声细语了,去哪儿都跟我打个招呼。后来我听说了,他们学了《弟子规》,懂得孝道了,这才发生转变了,我们真不知道如何感谢您哪!”

一个“80后”矿工对笔者说:“学了《弟子规》,一些经典语录和言行规范也在脑海里时常浮现。过去,下井时磕磕碰碰受点小伤,总觉得不是什么大事,现在醒悟了,《弟子规》中有说法,‘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就是要爱护自己,不要让父母忧虑,一想到这些,生产中绝不能马虎。”

该矿有个副井把钩工,平时就好喝一口,过去常常因为酗酒不能正常到岗。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了“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的道理,彻底改掉老毛病,成为最守时的员工。

当然,在这个多年致力于“创建精品工程,处处事事皆有标准”的现代化煤矿,更多的还是优秀员工,他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坚守着安全生产的最高领地。

这当中,就有综采区区长刘振书。他创造了安全生产12年无事故的矿区记录。他对中华孝道的理解很实在:“对于煤矿工人来说,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的孝道。”还有巷修区员工石北京,从2010年起,他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访该矿周边上百户人家,每次拿出两三百元,送给贫困孤寡老人。他说,《弟子规》有言“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两三百元钱,就能让这些老人改善一下生活,何乐而不为呢!目前,该矿已有30多人加入他的行列。

上一篇不会寂寞

下一篇开学感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