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总结范文1
特殊教育学校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学校文化既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又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建设健康和谐而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对于培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富有创造力、残而有为的新时代残疾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平市聋哑学校,是一所市教育局直属的对听障儿童实施融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康复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在国家大力扶植特殊教育的大好政策下,学校借助东风,乘势而上,对旧校舍进行了彻底改建,建成了一所3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把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创建适合聋生发展的校园文化放到了首位。
一、强化环境建设,打造优美的物质文化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关注学校环境建设,艺术地打造物质文化环境,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前提,是学校精神内核的外部呈现。学校在教学楼主体建设完工后,就着手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首先,在操场方砖硬面化时,用不同颜色的方砖在操场的不同区域画出了几个不同游戏的图格。有丢口袋的游戏图格,有打飞机游戏图格等等,每当下课同学们就可以到相应区域做游戏。其次,学校还在楼前修建了一条休闲长廊,名为“思齐”,有见贤思齐之意。在长廊的每一根柱子上又画上了精选的成语图片,让学生在休闲时感受中华古老文明的精华。楼前的另一侧按上一整套健身器材。纵观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主要突出感观性,让听障学生感受校园的环境,让聋校每一寸土地都呈现活化的知识传授与教育影响。通过物化的校园校舍,体现学校的教育理想。经过努力,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健康和谐的崭新校园呈现在聋生面前。
二、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并用科学化、规范化的办学思想来统一学校师生的思想,引领教师们在特教岗位上无私奉献和奋斗,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富有特色的校风校训等。
校风是:务实高效创新和谐
校训是:崇仁尚德敏学健行
教风是:爱残乐教博学慎思
学风是:自信励志合作探究
教师发展目标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豁达乐群人格健全
学生发展目标是:自信自强品学俱进善美兼优身心同健
学校精神是:服务聋生成就卓越
每一项都充分体现了特殊教育的鲜明特点。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创编了自己校歌《向着更高更远飞翔》,由于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学生不能唱),所以在歌词下方配上了手语图,师生们就用手语来“唱”。在全市教育系统校歌比赛中,我校手语歌《向着更高更远飞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取得了比赛一等奖。
三、突出办学特色,健全规范的制度文化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教育事业,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特殊教育在这大好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特殊教育的工作者,他们能站在时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和看待教育改革的前景,准确地把握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推动学校内部制度建设。学校在制定和完善制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在制度的执行中,时刻关注师生思想的变化,不断地修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开展丰富活动,追求多彩的行为文化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狠抓班集体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认真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开展以“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一是实施“班务公开”制度。要求班主任在期末家长会上向家长汇报一个学期以来学生学习生活费用的使用情况。做到账目清晰、准确,方便了学生家长对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监督。二是加大班级文化氛围营造,广泛开展具有特色的班级“四化”(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创建。同时,按照“全员参与、自主参与”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特色班级的申报、创建、命名工作。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手抄报班”“书法班”“古诗诵读班”“剪纸班”“布贴画班”等,使“三特”(班级有特色、班主任有特长、学生有特技)德育模式在校内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可喜成果。学生处负责对创建活动的考核评估,期末对文明班级、优秀班干部进行表奖。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艺术节、风筝赛、手抄报展、钢笔字展、编织作品展、篮球赛、摄影展、参观战役纪念馆等活动,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自立自强的良好风气,并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大力开展禁毒、防止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学校文化需要构建、提炼、升华;学校文化更需要传承、发扬、光大。四平市聋哑学校将加大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校园各场所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作力度。积极创建更加完善的学校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聋生快乐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浅谈校园文化的内涵.济南大学学报,2005,(12):26.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总结范文2
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策略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证残障儿童能够得到早期、有效康复训练与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残障儿童早期干预,实现特殊教育向学前延伸。这是一项惠及残障儿童,为他们创造美好明天的爱心工程。胶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在胶州市教体局、残联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尝试开展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学前特殊教育与胶州市普通幼儿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相适应。
一、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现状
以胶州市为例,胶州市对残障儿童的早期教育工作始于1998年,由市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听障儿童康复中心,招生对象主要为6周岁以下的聋儿,对他们开展听力和语言康复训练,但从教学设施、教辅人员等主要因素看,无论在训练条件和训练水平方面与大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都存在很大差距。2007年,根据《青岛市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意见》精神,胶州市特教中心被确定为青岛市13处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之一,这才真正开始了胶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对学龄前听障儿童与智障儿童集中办班,开展学前教育,强化早期智力开发和听力语言训练,促进缺陷补偿和全面康复。目前,康复点共有6周岁以下听障儿童7名,10周岁以下智障儿童8名,他们障碍缺损程度不一,有的还伴有精神方面的异常。康复点共有指导教师4名,均参加过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康复技术人员培训班,他们热爱残障儿童康复训练工作,有一定专业素质和业务特长。
二、制约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因素
1. 康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原因在于部分指导教师缺乏康复知识和技能匮乏,对康复训练的方向和目标把握不够;在失望和打击面前,有些家长对残障儿童的康复不抱希望;社会上仍有人在一定程度上对残疾儿童持有主观偏见,对康复教育缺乏足够认识。
2. 由民政、残联等部门牵头举办的康复机构与教育部门相脱节。与特殊教育学校无联系或少联系,得不到系统的有关特殊教育方针政策及教学理论的指导规范,特别是多数教辅人员是从如何操作和适应机器设备入手实施教学,而对教学对象个体需求缺乏必要的认识了解,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大多数贫困家庭的残障儿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对康复机构只能望之兴叹,而不能就近接受训练或顺利完成训练。这就容易导致这些康复机构的生源没有均衡的保证,使残障儿童系统性、规范性接受教育成了问题,其办学效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4. 由于康复对象在听障和智障的基础上,还往往伴有多重残疾。而无论是单一残疾还是多重残疾均表现出多重障碍,需采取多重干预手段,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等等。但就目前来说,特教中心虽在仪器设备配置方面有了极大改善,但使用效率还不很高,难以适应当前康复训练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家庭对特殊教育的要求。
三、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 健全学前特殊教育体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以科学的康复训练和以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为突破口,改革学前特殊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满足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要求,使残障儿童在获得知识和技能、身心缺陷得到补偿的同时,潜能得到发展。
2. 在开展试点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受康复人数。学前6周岁以下听障儿童3年制入学率达90%,入学年龄向3岁以下儿童延伸。学前10周岁以下智障儿童3年制入学率达70%。
四、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理念先行,拓展服务
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满足残障儿童康复和教育需求,形成集“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培训指导”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将特教中心的功能从单一的为在校学生服务,扩展到为社会上的所有残障儿童服务。
(二)培训师资,建设队伍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学前特殊教育指导教师的选聘、培养计划,学校内部采取自培、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学前教育指导教师的训练水平和能力。将学前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纳入本市普通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之中,积极创造条件使这些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稳定学前特殊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分批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骨干教师到先进地区、学校进修,引进国际先进的康复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康复教育研究能力。
(三)加大投入,改善设施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聋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指出:特殊教育担负着医学康复与特殊教育的双重任务,应建立医学康复与特殊教育结合的综合康复体系,引进相关仪器设备,应用现代化的康复技术与装备,对残障儿童进行系统的个别化训练或康复治疗,以达到康复和教育的目标。
(四)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积极开展学前特殊教育康复训练课程的研究,以个别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为突破口,改革康复模式、康复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提高康复的质量和效益;将残障儿童的身心康复工作贯穿于学前特殊教育康复的全过程,针对儿童的缺陷,制定个别康复方案,采用康复、教育、医学、心理、物理等多种手段,科学地开展康复训练,使残障儿童的缺陷得到弥补。
(五)依托科研,提供支持
贯彻求真务实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我校科研上的优势,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对在学前特殊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有关特殊儿童的检测和评估的工具、方法等课题进行研究,为学前特殊教育和训练提供技术支持。发挥教研、科研、师资培训等骨干人员的作用,对学前特殊教育中有关信息技术教育、个别化训练、课程开发、提高课堂训练效益、训练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等深入开展研究,以提高教育质量。
(六)突出龙头,辐射全局
1. 建立和健全残障儿童筛查制度和随报制度。密切与残联部门的联系,定期做好残障儿童的检测工作,并将检测情况及时登记造册,做好学前残障儿童的入学工作。
2. 以残健儿童一体化教育的思想,指导学前特殊教育工作。加强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建设,集中力量总结和研究学前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工作经验,将好的经验做法向全市辐射。在普通幼儿园要普遍开展残障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对各种轻度障碍、发展落后的幼儿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充分发挥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的作用,对面上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对不能来园或康复机构接受集体教育的障碍儿童采用送教上门、社区辅导、走教、家长培训等方式,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和实施教育。
(七)制定编制,完善待遇
建议市教体局研究制定适合于特教康复定点机构的编制标准,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要适应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技术岗位要按比例单列,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同时研究进一步提高学前特殊教育指导教师、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地位,鼓励他们终身从事学前特殊教育事业。针对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特点,研究和制定适合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考核办法。
(八)加强督导,注重实效
1. 切实加强对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把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列入对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尤其要将残障儿童教育发展情况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监察的重要内容。
2. 做好有关调查登记工作。要建立学前教育阶段残障儿童入学调查摸底工作和未入学、辍学儿童登记制度,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并协助做好入学工作。
(九)动员社会力量,资助康复训练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总结范文3
关键词: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教育改革要实现两大目标,即提升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围绕这一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将加大以下七个方面的改革力度:
1.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此项改革思路是,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坚持普惠性,兜住底,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体现倾斜性,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促进均衡性,缩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当前,城乡差距、校间差距主要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引起。为促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先后和31个省市签署了均衡发展的备忘录,各省制订了本省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已经督导了22个省的义务教育均衡情况,将对全国三千多个县逐一进行督导。为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主要将采取以下措施:
(1)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
a.包括保障基本办学条件
b.改善学校生活设施。消除大通铺,宿舍小学生均不少于3平米,中学不低于3.3平米,配备洗浴设施,食堂、伙房、开水房、洗浴设施都要达到相关要求
c.办好必要教学点,暂时冻结村校的盲目撤并,解决好村小办学条件和交通问题,政策、经费、师资力量要向村小倾斜
d.妥善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县城学校大班额尤以高中最为突出,国家将采取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措施。对于大班额现象尤为突出的学校,应限制其招生规模。
(2)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学生
A.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县城要积极配合,确保随迁子女顺利入学,制订随迁子女在当地开展中高考政策;关爱留守儿童,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法制教育,解决好留守儿童上学交通问题。
B.更加关注贫困学生。制订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建立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加强重点学校食堂建设。
C.更加关注残疾儿童。国家将召开全国特殊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目前残疾儿童受教育率达76%,还有近80000名未入学,为此,国家要求城市人口在30万以上的城市都要有特殊教育学校,争取2万名学生进特殊学校、2万名学生采取送教上门,4万名学生进入普通学校跟读的政策,使残疾儿童的入学率要达到97%以上。
2.基础教育招生考试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总体目标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局面,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1)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出台《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实行阳光招生,减少特长生招生,国家将对19个城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情况进行督导,努力破解择校难问题,坚持学区制办学。
(2)推进中考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把学业水平考试定性为国家教育考试、省级实施,考试内容主要考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学生自主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参加考试,且每一门课程学完就考。
实行高考制度改革,一是改革高考科目内容,不分文理,减少科目,改变科目权重(语文权重适当增加,英语权重适当减少);二是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探索外语考试的一次考试管多次);三是建立综合评价招生机制(将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
3.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
总体方向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包括以下具体改革措施:
(1)推进电子学籍管理。学籍全国联网,一人一号,终生不变,对学生学业进行全程管理和实施监控,同时,做好电子学籍与事业行政学籍统计数字的核对和审核。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坚持校务公开,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公办、民办相结合的办学体制。
(3)推行学区化管理。按地理位置及均衡原则,合理配置学校布点,区内学校统一管理,推动学区内校长、教师的合理交流,推动学区内质量考核、教育培训、教学设备设施的统筹考核和配备。
(4)强化安全教育管理。把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把安全演练常态化,落实一岗双责,明确地方政府和监护人的责任,避免一些学校为了安全而不敢深入开展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面,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化解处理事故矛盾。安全不是一切,安全不大于一切。
(5)制订学校管理标准。义务教育管理标准,质量监测标准,教师标准,安全管理标准等法规条例将陆续出台,逐步形成教育标准体系。
4.基础教育育人模式改革
(1)加强中小学德育。加强学科学段统筹,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入德育内容,搞好活动设计,深化中国梦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实现课程育人。加快文化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建设,促良好校风、学风、班风,有针对性开展主题教育,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实现文化育人。加强班主任及德育工作者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实现管理育人;统筹校园、社会、家长等人员,开展红色旅游、公益事业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实践育人。
(2)深化课程和教材改革。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和修订中小学学科相关教材。
5.基础教育教学过程改革
(1)提高教学效率。开展优质教学的比、学、赶、帮,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升业务能力,整合专家和优秀教师力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率。
(2)推进学生减负。即将颁布《小学减负十项规定》,实现阳光入学、均衡编班,实行零起点教学,减少作业量(低年级不留,高年级留点),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小学实行学业等级考试,避免分分计较,提倡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国家将开展“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组织督查巡视,对三乱、加重学生负担等违规行为严加督查,对认真贯彻十项规定的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适时召开全国会议,并进行总结推广,十项规定落实不力的,进行曝光。同时,对各省(所有地市)的课业负担进行量化排名,对全社会进行公布,把各地减负情况与各地均衡发展指标挂钩。
(3)推进信息化教学。建立“三通”“两平台”(校校通、人人通、班班通、教学资源平台,教育教学管理平台),2015年所有学校实现宽带接入,对开不起课的学校,特别是短缺学科,采用信息化手段上课,各地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信息化设备的利用水平。
6.基础教育教师管理改革
(1)改革教师资格认定。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五年一审,主要依据为教师开展继续教育情况及教师师德情况,保障教师队伍的质量。国家统一制订教师标准,各省统筹教师招考,县级统一管理,学校自主选择使用。
(2)改革教师编制配置。在职称评定上,高级教师指标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县城教师或中心校教师到村小工作。
(3)改革教师生活补助。对农村教师设立专项办公经费和生活补助,建立周转房,提高工资待遇,特别是联片困难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更要提高。
(4)改革教师职业从属。用3-5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规范化和常态化,通过好的校长,优秀教师的流动,提升薄弱学校的品质,对薄弱学校的政策支撑上给予倾斜。
7.基础教育的督导监测改革
(1)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各类督导机构,加强专兼结合的督导队伍建设,国家成立教育督导组,由刘延东同志任组长,直属国务院,实行四级(国家、省、市、县)督导,对各学段各类别教育进行督导,建立督导评估系统,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方法,提高督导评估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总结范文4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师德培训会,目的是回顾总结2008学年度教育工作,研究部署下学期全县教育工作的整体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动员全县广大干部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县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而努力奋斗。下面,我代表县教育局讲几点意见。
一、2008学年度教育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上一学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发扬团结实干、开拓进取的精神,克难攻坚,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任务,全县教育事业继续保持了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
一学年来,我们推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优化城乡教育。出台实施中心校战略文件,对“中心校”与下属学校实行育管理,统一财务制度,统一福利待遇,师培养,统一工作考核的“五统一”政策,充分发挥中心校辐射作用,带动镇域其他学校整体发展。建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基本完成第二批学校财务归并工作,为更好实施中心校战略打下良好基础。继续实施普通高中“阳光招生”政策,定向招生比例在原来40%的基础上提高到50%。首次实行中考网上阅卷,切实保证广大考生成绩的公平、公正。整合特教资源,做好筹建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保障智障儿童义务教育权利。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名师送教下乡、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承办西湖区名师送教活动;强化对支教教师的管理和考核,通过完善的城乡教师流动制度,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政策;投入140多万元用于职业教育助学金奖学金、三大类紧缺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免学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心营养餐。
一学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玉城中学迁建工程招投标工作,开始动工建设。楚门中学教学楼改建工程和电大、进修学校迁建工程的设计方案均已报建设部门审核待批。坎门中学综合楼已完工;城关中心小学体艺楼工程完成中间验收;清港中学教学楼危房改造对桩基进行静压测试。将陈屿、楚门、沙门3个中心幼儿园扩迁建工程列入重点项目上报省厅。投入367万元,新建多媒体教室90个,更换多媒体设备47个,购置等离子电视21套,学校办公电脑、学生电脑等413台。完成城关三中实验室改造;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全力推进玉环县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改版玉环教育信息网首页,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年来,我们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优化服务水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抓教育质量提升,树教育良好形象”为载体,深入查找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组织48所学校的3722名教师参加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活动。举办玉环县首届教职工运动会。抓好两个廉洁教育示范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水平。继续开展廉洁文化教育项目评比活动,继续对教育系统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实施防范廉政风险项目化管理。进一步转变职能,成立行政审批科。积极实施科室和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举行普通高校志愿填报现场咨询会,扩大教育宣传面,在《今日玉环》开辟《教育之窗》专刊。完成党代会、人大、政协提议案办理,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二、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2009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要继续围绕“质量、均衡、公平”的主题,坚持“明确一个目标(提升教育质量),确保两个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抓实四个环节(抓教育教学改革、抓教师队伍建设、抓学校内部管理、抓教育行风建设)”的总体思路,着力提升教育内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使玉环教育发展有新的突破。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教育强县;创建;特点;问题;建议
一、彬县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陕西省彬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9所,教学点72个: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13所,九年制学校2所,小学5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3144名,学生53258名;现有公办幼儿园8所,在建公办幼儿园7所,全县共有民办幼儿园40所,全县入园幼儿11086名。
2008年,该县实施教育创强以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强”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教育创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结构,全力提升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二、教育创强工作特点
1、教育创强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在组织上,建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教育、财政、人社、国土、住建、宣传等部门参与配合,加强对“创强”工作的指导。二是制定出台了《彬县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并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把教育创强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建立了政府“创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了“创强”责任书,真正使“创强”活动成为该县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2、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9年至今,累计投入6.5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4.7亿元),在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实施了15大类139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国颁颁标准配足配齐了内部设施,并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行了集中供暖,极大地优化了农村办学条件。2010年,县财政累计投资2677万元,新装配实验室8所,音乐、美术、卫生保健室72所,添置各类教育器材17.57万台(件),累计投入188.34万元,在中小学全面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覆盖率达到100%。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5924.12万元,改善新建的7所公办幼儿园和教育园区等15所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设备,初步实现了现代化教学设施装备的全覆盖。目前,彬县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等方面已完全赶上城区学校,部分甚至超过城区学校。
3、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
县政府按照“三年计划两年完成”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累计投资9947万元,提前一年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3所,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兴建民办幼儿园40所,基本解决了学龄前儿童入园问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1%。
4、中等职业教育成绩斐然
投资1.8亿元,建成了高标准、大容量、现代化的职教中心,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创新办学思路,创建了一批省级骨干专业,并与台湾明新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创出了“滨州技工”品牌。连续多年职教招生完成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累计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13817名,实现了规模扩大和服务经济双丰收,县职教中心被命名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及“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5、教育园区创新实践取得实效
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自成体系、资源共享”的思路,投资7.82亿元,规划建设了县城及新民镇教育园区,开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6、学校青少年宫全省领先
2012年,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了18所学校青少年宫,为中小学生发展爱好、展示才华搭建了全新平台,更为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开辟了新的阵地。
7、校园文化建设异彩纷呈
累计投入600万元,以弘扬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为主题,在全县实施了“一校一品”校园文化鸡舍及“花园学校”建设工程,涌现了一大批校园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
8、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以学校青少年宫为依托,以兴趣小组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各类素质教育竞赛等活动,有力提高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9、留守儿童助学体系日趋完善
募集基金1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会,设立了贫困生救助基金,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
10、安全稳定工作富有成效
2011年,该县为各类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46名、专职保安85名,配备城区网吧义务监督员35名,配置安保器械1480台(件),并为10所城区学校安装了电子监控,有效改善了学校安稳工作条件。建立了多部门各司其职、联手协作的学校安稳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了校园的平安稳定,近两年无一例校园安全事故。
三、存在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
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无论是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生配备,管理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强烈要求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向县城集中,造成县城学校校舍紧张,班额大,教师负担重,农村学校校舍宽余,班额小,资源浪费;二是农村教学点和完小的办学条件差距大,完小基本是标准化建设,部室齐全,而教学点只有简单的教具箱,更谈不上部室;三是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差距大,发展极不平衡。
2、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仍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彬县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已跨入陕西十强县行列,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是空前的,从县城到农村建得最好的是学校,设施最齐全的是学校,环境最优美的是学校。但教育质量的提升还没有进入十强县行列,与别的教育先进县还有一定差距。
3、学校管理仍有不到位的地方
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师德师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教育园区交通不便,直接影响学校师生交通安全
四、几点建议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抓好教育强县的后续工作,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园区和城镇学校的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
2、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抓好69所创强学校的同时,要不断加强72个教学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薄弱学校、教学点创设优质教育资源环境。
3、继续抓好质量管理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教育的发展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4、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配足,配齐专业教师,幼儿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责任心的教育,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5、继续加强学校管理工作
牢固树立质量兴教,质量强校意识,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根本,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奖励激励机制,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6、 创造安全的交通环境
加快解决教育园区交通问题,保障师生交通安全,为学校师生创造安全的交通环境。
【参考资料】
[1]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教育强县评估标准〉的通知.(陕教政[2011]4 号).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总结范文6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要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三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要提升发展保障水平。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中国教育报)
北京派教研员进入初中校
北京市属和区县教研部门已经与城6区17所中学签署合作协议,从2014年9月起,将派出教研员深入学校开展课程改革并承担具体的授课教学任务。作为推进北京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的创新举措,北京市教工委、教委要求北京市教育学院和北京教育科研院以及区县教科研部门派出教研员深入一线课堂开展教学,指导学校开展课程改革,以带动提升学校的学科教研水平。同时,教研员还要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促进对口学校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并辐射周边学校。(中国教育报)
上海交大高考录取首推综合评价――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在工科试验班招生首推综合评价,首次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录取依据,其中高考成绩占60%,综合素质测试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据介绍,上海交大采用综合评价录取限于提前批,专业为试点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工科试验班,推行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总共招收300多名考生。在提前批录取前,上海交大组织专家分赴各省市,对报考学生按照一定比例展开面试,形式为3位专家分别一对一与学生交谈,得到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以上海市为例,该校提前批今年招收50名工科试验班学生,约1000名学生报名。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按照1∶2的比例,提供100名学生名单。上海交大在7月4日、5日对他们进行面试,而后综合3项成绩,确定50名提前批录取名单。
(中国教育报)
辽宁改革中小学教育督导方式 ――增值评价为学校“体检”
从2014年开始,辽宁省教育督导将采用增值评价体系为中小学“全面体检”,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幅度来评价学校,不再忽视学校的进步和努力程度。2013年秋季,辽宁省教育督导室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启动学校增值评价项目。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增值评价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程度,依此可公正科学地评价学校。该项目分两次呈现参与地区和学校的报告,第一次为“起点报告”,第二次为“增值报告”。(中国教育报)
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举行
外交部7月7日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介绍了即将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有关背景情况、主要活动、重要意义等。本轮人文磋商将以“缔结青年纽带,塑造和平未来”为主线,分别就两国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妇女、青年等领域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探讨下一步合作方向及举措,推动双方积极落实两国元首对中美人文交流的殷切希望。磋商期间将举行4场亮点活动:一是落实主席夫人女士和奥巴马总统夫人米歇尔女士为加强中小学合作的倡议而启动的“千校携手,热爱自然,绿色生活”项目;二是“中美留学35周年”纪念活动;三是中美青年创客大赛颁奖大会;四是中美青年智库学者对话。 (中国教育报)
山东将出台高中生均经费拨款标准
山东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普通高中生均财政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合理制定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招生及收费行为监管,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政策,进一步压缩“三限”招生比例。山东规定,2014年每所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含择校生数)的10%;严禁在择校生外以借读生、自费生、复读生等名义高收费招收学生。
(中国教育新闻网)
浙江师范大学成立省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
近日,浙江省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校长、中学特级教师、教研员等38人成为联盟首批成员。
据了解,浙江省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由工作在第一线的全省各地的中学地理特级教师、教研员以及担任中学正、副职校长或书记(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地理教师组成,旨在更好地培养地理名师,推动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与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浙江师范大学网站)
杭州市教育局加强权力下放后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杭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会议,要求各区、县(市)教育局成立相应的评审组织,制订配套规定,完善评价条件,坚持评审程序,切实做好评审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德为先,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继续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为长期在偏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任教的教师晋升职称创造条件;对出色完成支教和教师交流工作以及长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晋升。 (浙江省教育厅网站)
温州永嘉百名家长进校园客串“监考官”
6月26日,温州永嘉县上塘中学迎来了100多位应学校邀请来参加学校期末监考工作的学生家长。这些家长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参与学校期末监考,体验教师工作。在考场上,每个试场安排本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各一名,按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监考要求,既分工又配合,共同完成好监考任务。考试结束后,家长表示,当老师真辛苦,一场2小时的监考,老师一直站着,家长却可以坐一坐,对老师的敬意油然而生。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这是以开放的姿态开门办教育,不断提高家长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参与度,密切家校关系,增强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全面成长的有益尝试。 (温州市永嘉县教育局网站)
宁波鄞州区集体面谈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