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年级下册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年级下册数学范文1
奥数精讲1
学员编号:
年
级:四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数学
学科教师:
授课目标
C数的整除
C找规律
C
数字迷
授课难点
整除
教学重点:找规律
——数的整除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数的整除具有如下性质:
性质1
如果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数一定能被丙数整除。例如,48能被16整除,16能被8整除,那么48一定能被8整除。
性质2
如果两个数都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与差也一定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例如,21与15都能被3整除,那么21+15及21-15都能被3整除。
性质3
如果一个数能分别被两个互质的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这两个互质的自然数的乘积整除。例如,126能被9整除,又能被7整除,且9与7互质,那么126能被9×7=63整除。
利用上面关于整除的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与整除有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学习数的整除性,我们把学过的和将要学习的一些整除的数字特征列出来:
(1)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0,2,4,6,8中的一个,那么这个数就能被2整除。
(2)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0或5,那么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
(3)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一个数的末两位数如果能被4(或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5)一个数的末三位数如果能被8(或1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6)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例题1
在下面的数中,哪些能被4整除?哪些能被8整除?哪些能被9整除?
234,789,7756,8865,3728.8064。
解:能被4整除的数有7756,3728,8064;
能被8整除的数有3728,8064;
能被9整除的数有234,8865,8064。
例题2
在四位数562中,被盖住的十位数分别等于几时,这个四位数分别能被9,8,4整除?
解:如果562能被9整除,那么5+6++2=13+应能被9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5,即四位数是5652时能被9整除;
如果562能被8整除,那么62应能被8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3或7,即四位数是5632或5672时能被8整除;
如果562能被4整除,那么2应能被4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1,3,5,7,9,即四位数是5612,5632,5652,5672,5692时能被4整除。
例题3
从0,2,5,7四个数字中任选三个,组成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数,并将这些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解:因为组成的三位数能同时被2,5整除,所以个位数字为0。根据三位数能被3整除的特征,数字和2+7+0与5+7+0都能被3整除,因此所求的这些数为270,570,720,750。
1.6539724能被4,8,9,24,36,72中的哪几个数整除?
2.个位数是5,且能被9整除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3.一些四位数,百位上的数字都是3,十位上的数字都是6,并且它们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在这样的四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各是多少?
——找规律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见过“找规律”这个题目,学习了如何发现图形、数表和数列的变化规律。这一讲重点学习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问题。什么是周期性变化规律呢?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百花盛开的春季过后就是夏天,赤日炎炎的夏季过后就是秋天,果实累累的秋季过后就是冬天,白雪皑皑的冬季过后又到了春天。年复一年,总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这就是周期性变化规律。再比如,数列0,1,2,0,1,2,0,1,2,0,…是按照0,1,2三个数重复出现的,这也是周期性变化问题。
例题1
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3盏黄灯,然后又是5盏红灯、4盏蓝灯、3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1)第100盏灯是什么颜色?
(2)前15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
分析与解:这是一个周期变化问题。彩灯按照5红、4蓝、3黄,每12盏灯一个周期循环出现。
(1)100÷12=8……4,所以第100盏灯是第9个周期的第4盏灯,是红灯。
(2)150÷12=12……6,前150盏灯共有12个周期零6盏灯,12个周期中有蓝灯4×12=48(盏),最后的6盏灯中有1盏蓝灯,所以共有蓝灯48+1=49(盏)
例题2
有一串数,任何相邻的四个数之和都等于25。已知第1个数是3,第6个数是6,第11个数是7。问:这串数中第24个数是几?前77个数的和是多少?
分析与解:因为第1,2,3,4个数的和等于第2,3,4,5个数的和,所以第1个数与第5个数相同。进一步可推知,第1,5,9,13,…个数都相同。
同理,第2,6,10,14,…个数都相同,第3,7,11,15,…个数都相同,第4,8,12,16…个数都相同。
也就是说,这串数是按照每四个数为一个周期循环出现的。所以,第2个数等于第6个数,是6;第3个数等于第11个数,是7。前三个数依次是3,6,7,第四个数是
25-(3+6+7)=9。
这串数按照3,6,7,9的顺序循环出现。第24个数与第4个数相同,是9。由77÷4=9……1知,前77个数是19个周期零1个数,其和为25×19+3=478。
例题3
下面这串数的规律是:从第3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的个位数。问:这串数中第88个数是几?
628088640448…
分析与解:这串数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如果其中有两个相邻数字与前面的某两个相邻数字相同,那么根据这串数的构成规律,这两个相邻数字后面的数字必然与前面那两个相邻数字后面的数字相同,也就是说将出现周期性变化。我们试着将这串数再多写出几位:
当写出第21,22位(竖线右面的两位)时就会发现,它们与第1,2位数相同,所以这串数按每20个数一个周期循环出现。由88÷20=4……8知,第88个数与第8个数相同,所以第88个数是4。
【练习】
1.有一串很长的珠子,它是按照5颗红珠、3颗白珠、4颗黄珠、2颗绿珠的顺序重复排列的。问:第1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前200颗珠子中有多少颗红珠?
2.将1,2,3,4,…除以3的余数依次排列起来,得到一个数列。求这个数列前100个数的和。
3.有一串数,前两个数是9和7,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是它前面两个数乘积的个位数。这串数中第100个数是几?前100个数之和是多少?
4.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6,以后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一个数与7的和的个位数。这列数中第88个数是几?
——数字迷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例题1
把下面算式中缺少的数字补上:
分析与解:一个四位数减去一个三位数,差是一个两位数,也就是说被减数与减数相差不到100。四位数与三位数相差不到100,三位数必然大于900,四位数必然小于1100。由此我们找出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百位数上。
(1)填百位与千位。由于被减数是四位数,减数是三位数,差是两位数,所以减数的百位应填9,被减数的千位应填1,百位应填0,且十位相减时必须向百位借1。
(2)填个位。由于被减数个位数字是0,差的个位数字是1,所以减数的个位数字是9。
(3)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借1,十位又向百位借1,所以被减数十位上的实际数值是18,18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的和,只能是9与9,因此,减数与差的十位数字都是9。
所求算式如右式。
由例1看出,考虑减法算式时,借位是一个重要条件。
例题2
在下列各加法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求出这两个算式:
分析与解:(1)这是一道四个数连加的算式,其特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同,且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即都是汉字“学”。
从个位相同数相加的情况来看,和的个位数字是8,有两种可能情况:2+2+2+2=8与7+7+7+7=28,即“学”=2或7。
如果“学”=2,那么要使三个“数”所代表的数字相加的和的个位数字为8,“数”只能代表数字6。此时,百位上的和为“学”+“学”+1=2+2+1=5≠4。因此“学”≠2。
如果“学”=7,那么要使三个“数”所代表的数字相加再加上个位进位的2,和的个位数字为8,“数”只能代表数字2。百位上两个7相加要向千位进位1,由此可得“我”代表数字3。
满足条件的解如右式。
(2)由千位看出,“努”=4。由千、百、十、个位上都有“努”,5432-4444=988,可将竖式简化为左下式。同理,由左下式看出,“力”=8,988-888=100,可将左下式简化为下中式,从而求出“学”=9,“习”=1。
满足条件的算式如右下式。
例题3
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左下式的乘法竖式成立。
分析与解:为清楚起见,我们用A,B,C,D,…表示内应填入的数字(见右上式)。
由被乘数大于500知,E=1。由于乘数的百位数与被乘数的乘积的末位数是5,故B,C中必有一个是5。若C=5,则有
6×5=(600+)×5=3000+×5,
不可能等于55,与题意不符,所以B=5。再由B=5推知G=0或5。若G=5,则F=A=9,此时被乘数为695,无论C为何值,它与695的积不可能等于55,与题意不符,所以G=0,F=A=4。此时已求出被乘数是645,经试验只有645×7满足55,所以C=7;最后由B=5,G=0知D为偶数,经试验知D=2。
右式为所求竖式。
此类乘法竖式题应根据已给出的数字、乘法及加法的进位情况,先填比较容易的未知数,再依次填其余未知数。有时某未知数有几种可能取值,需逐一试验决定取舍。
1.在下面各竖式的内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四年级下册数学范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确定位置》。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教学用数对确定座位的方法。例1以多媒体教室情景为原型,以学生的座位表为依托,通过寻求学生位置的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并形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列”“行”的含义及一般规则。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并形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抽象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和合理性;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发展符号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
应、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小纸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听说我们四(1)班特别棒,这么优秀的班级肯定有一位能干的小班长。请你用一句话描述小班长的位置,让老师猜一猜我们的小班长是谁呢?
(预设)生1:我们的班长坐在第二大组靠后的位置。
(预设)生2:班长坐在我的西南方向。
(预设)生3:我们的班长和我坐在同一排。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你们的小班长坐在班级的什么位置”这个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表达班长的位置,与后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形成对比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还是没有办法准确的猜出我们的小班长是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数学中如何确定位置。(出示课题:确定位置)
师:在数学中我们用列与行来确定位置。(板书:列
行)
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生: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师:同学们生活经验真丰富,准确地说出了“列”“行”的含义。要确定第几列,数学中往往是从观察者的左边数起,如果大家在老师的位置,想一想我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
教师请班级第1列起立,第2列起立,第3列起立……依次数过去。
师:要确定自己是第几行,我们要从前往后数。
教师请班级第1行起立,第2行起立,第3行起立,依次数过去。
2.师:记住自己是第几列、第几行了吗?用列与行跟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
教师巡视,随机请学生用列与行说说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教师是如何确定班长的位置”的讨论,使学生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让学生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师:请你现在用列与行说说班长的位置,让老师猜一猜好不好?
生:第3列第4行
师:老师猜你们的小班长是这位同学。
生:是的。
3.
教师先请学生自己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抽象过程,在自主探索中首先让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和合理性。然后给出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格式。这里需要说明,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记作(3,4)。
4.
教师播放《笛卡尔小故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数对的来历。
5.教师请数对(5,3),(3,5)两位同学起立,通过比较这两位同学的位置进一步明确数对中两个数是有顺序的,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活动策划
1.教师说数对,请同学站起来:(1,1),(1,2),(1,3),(1,4),(1,5),同学们发现站起来的是一列,请学生解释原因。
2.请学生说数对,像老师一样横排叫起来一行。
生:(1,1),(2,1),(3,1),(4,1),(5,1)。
3.
请学生说数对,像老师一样斜着叫起来一行。
生:(1,1),(2,2),(3,3),(4,4),(5,5)。
4.
教师出示:(4,y),请数对(4,y)的同学站起来。
5.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个数对请起来一行的学生?
(预设)生:(a,3),(b,4),(x,3)......
6.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个数对把全班同学都请起来呢?
(预设)生:(y,y),(a,b),(x,y)......
四、练习巩固
1.教师出示小军班级座位图,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一些同学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表示座位的数对,让学生说出这些位置上的学生的名字,巩固用数对表示物置的方法。
2.如果老师把座位图中的列用竖线表示,行用横线表示,原来的座位图就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格子图。在格子图上出示书店(2,1),公园(4,1),学校(2,3),餐厅(4,3),观察这四个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并说一说这四个位置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请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探究指导的内容)
3.请学生说一说数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对的应用广泛性。
五、课堂小结
课堂的尾声,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砸金蛋的小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发展其空间观念。教师巧妙地设计金蛋内容,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第3列第4行
简约美
(3,4)
四年级下册数学范文3
课时目标导航
复习内容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性质、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鸡兔同笼问题。(教材第109页)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3.让学生回忆小数的相关知识
(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点移动,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简算等)。
4.对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能科学、合理地总结归纳与内化知识。
5.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
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熟练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1】复习四则运算的知识。
加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数叫做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4.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所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有关0
的运算
a+0=a,a-0=a,a-a=0,a×0=0,0÷a=0(a≠0)
含有括
号的四
则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回顾2】复习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的知识。
加法
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c。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乘法
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或a×(b+c)=a×b+a×c。
减法
的运
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除法
的运
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d=a÷c÷d÷b
【回顾3】复习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知识。
小数
的意
义和
读写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像0.3、0.04、0.013、…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0,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写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的每一位数字
小数的
性质和
大小比
较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去掉“0”或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比较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数大的小数比较大……
小数点
的移动
引起小
数大小
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1)把一个小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小数分别乘10、乘100、乘1000、…,将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即可。(2)把一个小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这个小数分别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将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即可
小数与
单位换算
1.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低级单位的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完成。
2.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来完成
小数
的近
似数
1.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时通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哪一位,只要看它后一位上的数字。当保留整数时,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当保留一位小数时,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当保留两位小数时,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2.(1)把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即可。
(2)把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即可
【回顾4】复习小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小数
加减法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计算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果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加
减混合
运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1)没有括号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小数加
减法的
简便
计算
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2.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回顾5】复习鸡兔同笼问题的知识。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1.列表法。
2.假设法:先作出假设,再根据这种假设进行计算、推理、解答。
二、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11~115页“练十五”第2、3、5、6、7、19、20题。
第2题:(1)6.4 (2)25.8 7.5 2.5 (3)42 4 25 (4)125 70 (5)3 b 3 20
第3题:
(160+880)×20=20800
550+230×62÷31=1010
第5题:(1)15 (2)0.04 (3)0.03 (4)100
第6题:2000 8787 13500 3300
第7题:34.17 33.96 34.06 34
第19题:(1)7.39+8.40=15.79(元)
7.39+6.95=14.34(元)
7.39+7.88=15.27(元)
8.40+6.95=15.35(元)
8.40+7.88=16.28(元)
6.95+7.88=14.83(元)
答:李逸能买《有趣的昆虫》和《航天员的故事》或《航天员的故事》和《趣味数学》。
(2)由(1)可得,除了《乐乐奇遇记》和《趣味数学》不能同时购买外,其他任意组合都可以。
第20题:艺术:(5×9-37)÷(5-3)=4(组) 3×4=12(人)
科技:37-12=25(人)
答:参加科技类的学生有25人,艺术类的学生有12人。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性质、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鸡兔同笼”问题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一、四则运算
1.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有余数的除法。
3.有关0的运算。
4.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二、运算定律及性质
1.加法交换律、交换律。
2.乘法交换律、交换律、分配律。
3.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性质。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四、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的加法。
2.小数的减法。
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五、“鸡兔同笼”问题
1.列表法。
2.假设法。
教学反思
1.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是学生进行计算和简便计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复习中,注重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记忆,再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搞清楚所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有哪些,分别用字母怎么表示,语言怎么叙述,达到全面巩固理解的目的,进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
教学目标。
2.本着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展开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采用了先让学生分组整理、尝试练习,然后集体订正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地回忆所学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以达到整理提高的目的。小数的加、减法内容相对少一些,也比较完整,结构比较清晰,利于学生自己把握。因此,在复习时,没有做过多的提示和指导,只是针对几个典型问题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做了必要的提醒。
3.“鸡兔同笼”问题的复习重点在于解题方法。让学生再次获得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高斯速算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四年级下册数学范文4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
通过学生手动,动脑,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
3.
动种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拼图游戏
师:三角板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板拼出不同的图形吗?
生:能
师:来,两人合作试一试(生合作拼图是巡视)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展示)
师:不错,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生:我拼的是正方形(展示)
师:很聪明,你是怎么拼的呢?
生:我拼的是长方形(展示)
师:谁还有别的奇思妙想?
生:我拼的是个平行四边形(展示)
(拼图活动,既让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更加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学生更加喜爱数学)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合作探究
1,
在生活中找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
生1:伸缩衣架
生2:学校地面砖上的花纹
生3:我们家窗户上的防盗网上的图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平行四边形,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门口的电动门,教学楼的楼梯,花园的篱笆)你能找到上面的平行四边形吗?(叫学生上来指)。
师:观察真仔细,还有吗?(叫另一个学生上来指)
师:你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初步猜测其特征
师:(师拿长方形可变的框架),来,孩子们看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生: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很棒,谁还有补充?
生:对边分别平行
师:很全面,看老师变魔术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成什么了?
生:平行四边形
师:猜一猜,它有哪些特征?
生1:对边相等
生2:对角相等
生3:对边平行(师不做任何点评)
3:通过做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感知其特征,猜测更具体。
师:根据你们的猜想,你能不能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生:能
师:心动不如行动,好,听清楚要求: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可以用摆一摆,围一围,画一画的方法来做,做完之后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好,开始吧(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
师:交流完的小组请坐端正,谁想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来,你来试一试?
1:钉子板上围
师:你们看这是平行四边形吗?
生:是
师:你是怎么做的呀?
生:上面这条边占了4个格,下面这条边也占了4个格,这样这两条边就相等了呀,一拉就成了平行四边形。
师:说得很清楚,谁还有不同的做法?
2:方格纸上画
师:这样画行吗?
生:行
生:上面这条边占了5个格,稍微一斜,下面这条边也占了5个格,然后用直尺连起来,
师:说得很有条理,还有吗?
3:用小棒摆
(叫4根小棒全相等的小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叫2根长边相等,2根短边相等的小组展示)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们组的4根小棒不能围成平行四边形?
师:(故意),哎,怎么回事呀?上来试一试?生围成的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我这里还有小棒选一根再试一试看?(生慎重的选了一根),这次行了吗?
生:行了
师:为什么?
生:刚才2根长的一样长,2根短的不一样长,所以不能围成平行四边形。我选了1根和短的一样长的小棒之后就围成了。
师:也就是说想要围成平行四边形,上面这条边和下面这条边要······
生:相等
师:左边这条边和右边这条边也要······
生:相等
师:简单的说就是?
生:对边相等
师:中间再加一个词
生:分别
师:非常棒,老师把这个词作为礼物送给大家,请孩子们牢牢记在心里,好不好?(板书:对边分别相等)
师:哎,你用的什么方法?来展示一下?
4:用直尺画两组平行线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横着沿着直尺的上下两边画2条平行线,再斜着把尺子随便一放,再画2条平行线中间的这个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这两组对边是?
生:平行的
师:好,我也把它写下来,也要加一个词语?(对边分别平行)
4:通过验证明确其特征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初步得出的这两条结论与开始的猜想相吻合,真理需要实践来证明,咋们来验证一下吧,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来,想一想,怎么验证呢?开始(老师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巡视指导)
师:对边分别相等怎么验证?
生1:用直尺来量,上下两条边都是10厘米,左右两条边都是8厘米,
生2:对折之后重合
师:谁上来验证一下对边分别平行呢?(生用三角板和直尺进行验证)
师:有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不久的将来你一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数学家
三:判断:火眼金睛,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师:老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难题,想请大家帮帮我,不知道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我们学校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坪,(指黑板上贴的平行四边形)想从中间通一条水管,怎么铺最短?
生:作一条垂直线段
师:谁想上来画一下?(指生上来用三角板画,老师提醒用虚线画,并画上直角符号,其他同学在画有平行四边形的纸上画)
师: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应的这条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老师标出高和底)(老师把三角板稍微平移)这样的垂直线段是不是最短?
生:是
师;猜一猜这样的垂直线段有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有·····
生:无数条
师:你能测量出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吗?
生:是3厘米
师:能以其它的边作为底来画一条高吗?
生:能
师:要求画完之后测量出来并交流汇报
师:强调:在平行四边形里,一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
生:长方形
师:对,这就是一个长方形,老师用力拉一拉,变变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这就是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1: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师板书: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生2: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师: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原来就是长方形。
师: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的数学问题
师:这种不稳定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范文5
大石乡凤凰小学
吕小兰
教学内容:
西师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了小数及小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数乘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真正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还认识我吗?跟老师打个招呼,
师:孩子们,今年有个最热门的词叫“中国梦”听说过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吗?现在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小刚的梦想,看看小刚的梦想是什么呢?可惜要知道他的梦想还得接受他的考验呢!
(二)合作探究不同数位小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1、探究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算法及算理。
课件:我上月收集的废品卖了10.32元,本月收集的废品卖了19.6元。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上月和本月收集的废品一共卖了多少元?
本月收集的废品比上月的多卖多少元?
上月收集的废品比本月的少卖多少元?
(2)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
怎样列式(板书:10.32+19.6=)观察这道小数加法和刚才这道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种新情况,会用竖式计算这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抽生上台写)
(3)
先独立思考后小班交流,再全班交流算法并探究算理。
①怎么不把末位的2与6对齐呢?
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要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就能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了。
②为什么一定要相同的数位对齐呢?
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中,在相同数位对齐的情况下,两个相同计算单位的个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师:还有没有结合这道题从另外的角度分析的呢?(钱的数量)10.32元中这个“2”表示2分,“6”表示6角,如果2+6=8,这个8表示什么呢?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只有在相同数位对齐的情况下,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才能直接相加减。2、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相同之处。
2、探究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算法及算理。
课件:本月收集的废品比上月的多卖多少元?
(1)怎样列算式:(板书:19.6-10.32)这是几位小数减几位小数呢,又是一种新情况,会用竖式计算吗?试试吧
(2)比较对错两种算法,从中探寻算法及算理。
师:你们的算法和黑板上同学一样吗?我刚才发现就有同学和他不同,是这样算的。(课件展示)这两种算法究竟谁对谁错呢就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班交流
①观察比较哪种算法不正确,说明理由。
②你有什么好办法使计算不易出错。
生:右面这道错在…….我的好办法是19.6后面添上0
师:这个0可以添上吗?为什么?别看这个小小的“0”,把它添上了,这种新情况就转化成了大家熟悉的两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了。
3、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孩子们,我们共同做了这么多不同情况的小数加减法,你觉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三、运用新知,尝试练习。
师:刚才我们走进小刚的梦想,从中还学到了不少知识。下面我们要走进梦想乐园,看看其他孩子的梦想是什么?
1、飞飞的梦想:我当小司机.
5.83-
0.7
12-0.43
(
12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为什么要在小数末尾添2个0?)
2、芳芳的梦想:我当小老师.
5.55-0.02,
5.55-0.2
5.55-2
被减数都是5.55,减数里也都有2,怎么结果不一样呢?
3、亮亮梦想:我当篮球明星
亮亮身高1.35米,叔叔比亮亮高0.65米。叔叔身高多少米?
(1.45+0.75)
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的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这是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四年级下册数学范文6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
进入奇妙的LOGO世界
教学内容:进入奇妙的LOGO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
2、学会启动PCLogoforWindows的方法;
3、认识PCLogoforWindows的界面及基本功能;
4、掌握LOGO的六个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LOGO六个基本命令的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学准备:
1、在教师机和学生机预先安装好PCLogoforWindowsv1.01a软件,
2、在桌面建立快捷图标;
3、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教材中的图1-16。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LOGO是什么?
了解LOGO基本知识
1、T: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使用过许许多多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都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计算机语言就是计算机和人都能“听”懂的语言,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语言,LOGO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
2、T: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LOGO语言。
3、介绍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
学生倾听。
2、进入LOGO的世界
启动PCLOGO软件
1、讲解两种启动PCLOGO的方法
学生操作:分别用两种方法启动PCLOGO软件。
认识软件界面
1、简要介绍PCLogoforWindows软件的界面;2、特别介绍“标准化窗口“按钮;3、介绍小海龟画画的Graphics窗口;4、介绍书写命令的Listener窗口。
学生倾听;
学生操作:体会“标准化窗口“按钮的作用。
3、指挥小海龟画画的基本命令
学习LOGO基本命令
1、讲解FD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2、讲解R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3、讲解L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4、讲解BK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5、讲解HOME命令的作用;
6、讲解CS命令的作用。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示范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在命令窗口中键入相应命令,最终画出教材图1-10中的图形。
学生操作:体会HOME和CS命令的相同和不同作用。
4、指挥小海龟画画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图
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1(1)中的命令,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步步把讨论的结果画在黑板上;2、要求学生把讨论得到的(画在黑板上的)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3中;3、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4、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做一做”1(2)的要求,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5、与学生讨论他们写出的命令是否符合题中的要求;6、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写出的命令,在图1-14中画出正确的图形;7、要求学生讨论画出的图形,看大家画的图形都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谁画的正确呢?为什么?8、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将讨论得到的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3中;
学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输入“做一做”1(1)中的命令,验证画图窗口中画出的图形是否与讨论得到的图形相同;学生阅读教材,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将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4中;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键入自己写出的命令,验证画图窗口中画出的图形与自己在图1-14中画出的图形是否相同。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2中左图的正方形,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3、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来画出教材“做一做”2中右图的长方形;4、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
拓展训练
1、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3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说一说它们哪些不同的地方;通过讨论,尽量引导学生明白:(1)前进不同的步数,画出不同长度的边长;(2)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时候,有的需要用左转命令,有的需要用右转命令;(3)图中海龟下方的图形,可以先左转(或右转)再画,也可以直接用后退命令画出边长来。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图1-16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多。)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小结
1、小结本课内容:(1)LOGO启动和界面;(2)LOGO的基本命令;(3)用LOGO命令画图的方法;2、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第二课
会跳跃的小海龟
教学内容:会跳跃的小海龟
教学目标:
1、了解命令串的概念;
2、掌握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练习用LOGO命令画图;
教学重点:
理解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使用LOGO命令画出较复杂一些的图画。
教学准备:
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图2-2、图2-8、图2-9、图2-10。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复习上课学习的LOGO基本命令
1、T:在上一课我们学会了一些LOGO的基本命令,大家还记得吗?2、T:我们还用这些基本命令画出了正方形和长方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命令是怎样的?3、T:今天,我们要学习怎样指挥小海龟在画图窗口里“写”出汉字来。
学生回答、讨论。
学生回答、讨论。
1、教小海龟“写”汉字
学习命令串的书写方式
1、示范讲解用命令串方式书写和键入命令的格式;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输入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验证与教材图2-1中的正方形是否一致。
“写”连笔汉字
1、与学生讨论图2-2中左上角的“日”字应该怎样画,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白:(1)可以不按笔顺来画;(2)在一条线上再重复画线,不会影响已经画好的线;(3)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完成。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2中的“日”字及另外任选一个汉字。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2中的“日”字及另外三个任选一个汉字。
学习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写”分体结构汉字
1、T:像“旧”这样的字,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并不相连。在写这些字的时候,需要把笔尖抬起来,使笔画之间断开,这就要用到抬笔命令PU和落笔命令PD;2、示范讲解抬笔命令PU(教材图2-3);3、示范讲解落笔命令PU(教材图2-4);4、示范讲解用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画出“旧”字(教材图2-5、图2-6、图2-7);5、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在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帮助下,画出“做一做”1中的后两个汉字(“回”字和“同”字)。(由于时间关系,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其中一个汉字时,即可进入下一环节)
学生倾听;
学生操作:体会抬笔命令的作用;学生操作:体会抬笔命令的作用;
学生操作:在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帮助下,完成“做一做”1,画出图2-9中的后两个汉字(“回”字和“同”字)。
2、教小海龟画简笔画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图
1、与学生讨论教材图2-8中的图形,明确图形是由两个不相连的部分组成的,需要用到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8中的图画。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8中的图画。
拓展训练
1、要求已经完成图2-8中图画的学生,用LOGO命令画出图2-10中的图画。
学生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10中的图画。
小结
1、小结本课内容:(1)什么叫命令串;(2)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2、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的图画。
第三课
重复命令
教学内容:重复命令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复命令的作用,掌握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2、了解用重复命令画多种正多边的方法;
3、学习用重复命令画圆的方法;
4、学习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图。
教学重点:
掌握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教学难点:
用重复命令画多种正多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图3-13、图3-14、图3-16、图3-17。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复习用LOGO命令画正方形的方法
1、T:还记得画出正方形的命令吗?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四个命令串:
FD60RT90
FD60RT90
FD60RT90
FD60RT90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正方形一共用了8个命令,其实就是把FD60RT90这个命令串重复执行了四次。凡是这种有规律的内容,LOGO语言提供了一个“重复命令”来简化它,这就是REPEAT命令2、T: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重复命令。
学生倾听。
1、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学习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1、以正方形为例,讲解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学生倾听;
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1、以长方形为例,与学生讨论如何用重复命令画长方形;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键入画长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长方形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键入画长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长方形是否正确。
2、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
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
1、示范讲解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2、示范讲解用重复命令画正五边形;3、示范讲解用重复命令画正六边形。
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
总结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规律
1、通过以上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例子,总结出重复命令中每次转动角度和转动次数之间的关系:
转动角度X重复次数=360度2、由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得到正多边形转角度数的计算方法:
转动角度(外角)=360度÷边数3、以正十边形为例,重复命令应该为
repeat10fd50lt36:4、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键入画正十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正十边形是否符合要求。
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十边形,观察画出的正十边形是否符合要求。
3、用重复命令画圆
用重复命令画正三十六边形来模拟圆
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如何用重复命令画正三十六边形;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画出正三十六边形;3、T:通过观察你会发现,正三十六边形已经很像一个圆了,所以今后我们说画圆,就是让小海龟画一个正三十六边形来模拟一个圆;4、与学生讨论,改变重复命令中的哪一个命令可以改变圆的大小?得出结论:改变重复命令中FD命令的步数,就会改变圆的大小。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用重复命令画出正三十六边形并仔细观察;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用重复命令画出几个不同大小的圆。(教材图3-12)
4、重复命令嵌套
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出复杂图形
1、T:在重复命令里面又有一个重复命令,就叫做“重复命令嵌套”。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出的图形千变万化,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美丽图案。2、以图3-14为例,讲解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复杂图形的方法;3、以图3-16为例,讲解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复杂图形的另一种方法;
学生欣赏教材图3-13中的漂亮图案;
拓展训练
1、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2中的四个图形,参考提示的内容,说一说它们是怎样画出来的;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画出其中的一到两幅图画。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画出其中的一到两幅图画。
小结
1、小结本课内容:(1)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2)用重复命令画多种正多边的方法;(3)用重复命令画圆的方法;(4)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图。2、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图画。
第四课彩色绘图
教学内容:彩色绘图
教学目标:
1、掌握设置彩色画纸和画笔的方法;
2、知道如何使用填充语句FILL给图形填充颜色;
教学重点:
如何设置彩色画纸和画笔
教学难点:
用填充语句FILL给图形填充颜色。
课前准备:
课文中的蝴蝶、小房子和卡车,作为课前素材准备在师生计算机相关文件夹里。
教学过程:
一、师引入:前面小海龟画的图都是黑白的,生活是美好的,多色彩的,今天我们就来教小海龟画一幅彩色画图。
板书:(彩色绘图)
二、新课教学师:下面我们先为小海龟选择一张彩色画纸,在工具栏就一个能设置画纸颜色的工具,请你找到它,并试一试,你能帮小海龟选择一纸绿色的纸吗?
生:(探索性操作)
师板书:一、选择彩色画纸和画笔
师:(巡视)设置好的请举手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你设置彩色画纸的方法?
生:……
师:你是怎么知道该使用什么快捷按钮的?
生:……
师:我们怎样将纸色纸改成红色纸呢?
师:根据同学的操作和学生的回答总结。
师:下面,你能选择一支白色的画笔,在绿色的纸上画一只白色蝴蝶吗?
生:(操作)
师:(巡视)
师:展示同学的作品,并点评。
师:请用你喜欢的纸和笔画一座小房子。
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展示作品
师:前面我们画的图都是空心的,图案只由线条组成,能不能给画图填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板书:(二、给图形填上颜色)
(一)填充颜色
师演示:
1、事先准备一个没有封闭的正方形,通过抬笔、移动、落笔将小海龟移动到正方形内,执行填充命令FILL,结果会出现漏色现象,引导孩子们类比画图找出漏色原因;
2、清屏后制作一个封闭正方形,再正确填充,引导孩子们总结,填充命令FILL只能对封闭图形填充;
3、启发,我们能不能在红色边框内填充绿色或别的颜色呢?让同学试一试,再回答结果;
生探索性操作:……
师生共同总结:封闭图形内只能填充与边框相同的颜色。
(二)填充模式
刚才我们给图形填充的是一遍色,应用中我们还可以教小海龟填充各种漂亮的图案。
师演示:图形的填充模式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彩色绘图,知道我们可以利用快捷工作选择画纸和画笔的颜色;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填充模式,用FILL命令填充图形。
板书设计:
彩色绘图
一、选择彩色画纸和画笔
二、给图形填上颜色(要求:封闭图形只能填充与边框相同的颜色)
三、选择填充模式
第五课LOGO语言的过程
教学内容:
LOGO语言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过程;
2、学习和掌握过程的编写、定义和使用的方法;
3、理解执行过程名其实就是执行过程中的命令串,一经定义后的过程,可以与基本命令一样使用。
过程与方法:
1、让同学回忆前面我们是怎样用基本命令画图的,如何画错了,我们又是怎样修的,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小海龟记住画图时执行命令的顺序过程,如果需要它再画相同的图形时,只告诉它要执行的任务,而不需要告诉它具体的命令过程,它也可以凭记忆完成任务。这样是程序结构化设计思想,也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过程;
2、通过完成画正方形过程的编写、定义、执行和修改任务,让同学在操作、实践、理解中掌握过程的定义和使用。
情感与态度: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地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什么是过程;过程的定义和使用。
教学难点:
过程的定义和使用;过程的修改和调试。
课前准备:
用LOGO语言画出的正方形、圆和三角形成基本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布置上机任务,同时也是复习的过程:请一组的同学画一个边长为30的正方形;请二组的同学画一个边长为60的三角形;请三组的同学画一个边长为5的圆;
2、生操作、教师巡视
3、随机再要求学生清屏后,调整参数再完成画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命令小海龟画图的时候,总是需要我们一行行地输入命令,这样虽然很直观,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保存,画错了也无法修改,如果需要再画一次,只好重新输入,非常麻烦。
另外,小海龟只会做前进、后退、左转或右转等简单动作,如何我们要小海龟画一个正方形,必须告诉它怎么画,那怕它刚画了一个正方形,还是不能记住画图的命令和过程。其实不是小海龟太笨,而是我们没有让它记住完成任务的命令和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小海龟记住画图的命令和过程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OGO语言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叫做“LOGO语言的过程”(板书:LOGO语言的过程)。简单地说,“过程”可以把画一个图形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给它取一个名字,并且让小海龟牢牢地记住。以后只要输入这个过程的名字,小海龟就能听懂,并老老实实地画出这个图形来。也就是说,小海龟学会了画这个图形的新命令。
二、新课教学
什么叫过程:把海龟画图过程中执行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就叫过程。
师: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呢?
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
1、过程的编写:EDITZFX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编写一个让海龟画正方形的过程。
师演示在命令窗口输入:EDITZFX这里EDIT是指打开编辑窗口,ZFX是我们要编写的过程的名字,注意在它们之间要留有空格。
师:(强调过程的格式)这时,LOGO就会打开一个编辑窗口,窗口中第一行TOZFX称为过程头,其中ZFX是这个过程的名字,被称为“过程名”,最后一行END称为过程尾,中间空着的一行,就是留给我们写过程命令的位置。
我们在过程头和过程尾之间写上画正方形的命令
2、过程的定义:F2敲F2键就可以完成ZFX过程的“定义”,回到命令窗口。命令窗口会显示ZFXredefined的信息,表示ZFX过程已经定义成功。定义过程就是让小海龟记住过程的内容。
3、执行过程:过程名当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过程名,就表示要小海龟执行过程头和过程尾之间的命令。在命令窗口中键入过程名ZFX,回车后,小海龟立刻画出一个正方形。
请你在命令窗口中输入:FD100ZFX,看看小海龟能画出一个什么图形?
师小结:说明定义后的过程可以与前面我们学习的基本命令混合使用。实际上,小海龟在我们的帮助下,学会了画的正方形的命令ZFX,并且一经定义的过程,可以任务的执行。
任务:试一试,你能让海龟记住画三角形和圆的命令吗?
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过程的修改和调试当编写好的过程需要修改时,只需要再在命令窗口中输入:EDIT过程名回车,就可以再次进行过程编写窗口,对过程进行修改,修改好的过程必须再次用F2定义,否则,小海龟还是记住上一次的过程。
师总结:我们可以用过程让海龟记住画图的命令。执行命令“EDIT过程名回车”,可进入过程编写窗口;第一个过程的都是以“TO过程名”开始,以“END”结束,在过程头与过程尾之间是海龟执行过程时画图的命令;编写好的命令必须用F2定义;执行过程时,只需要与基本命令一样,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过程名回车”。
任务:请同学们定义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过程:(小提示:你可以在编辑窗口中,一次输入多个过程。不过要注意,每个过程都应该有自己的过程头和过程尾。)
板书设计:
LOGO语言的过程
一、什么叫过程:把海龟画图过程中执行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就叫过程。
二、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
1、过程的编写:EDITZFX
2、过程的定义:F2
三、执行过程: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过程名回车
四、过程的修改和调试
第六课LOGO的文件管理
课题
LOGO的文件管理
执教
廖聪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上机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当前窗口”,会把某一窗口选择为
“当前窗口”;
2、掌握保存和读取图形的方法,并能在“画图软件”
中显示保存在文件中的LOGO图形;
3、掌握保存和读取过程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品质;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保存和读取LOGO图形及LOGO过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保存LOGO过程几种方式
教学准备
建立用于保存学生文件的文件夹、用于展示的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复习
1、定义一个的画边长为100步的正方形过程,过程名为“ZFX”;定义一个画长为100步宽为50步的长方形过程,过程名为“CFX”;
2、使用这两个过程画出图形。
1、语言引入(略)
2、巡视学生操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弥补措施;
3、在学生活动时读取课前准备的几个过程。
1、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2、定义好过程、画好图形为下一步教学作好准备;
3、乘学生不注意时读取过程,制造悬念。
活动二:
激趣引入
1、观察教师展示的图形和过程;
2、猜想老师是怎样实现在短时间内画出多个精美图形的。
1、展示课前准备的几张精美图形;
2、提问:大家都知道退出LOGO后所定义的过程就会消失,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快速画出这些图形的?
1、用精美图形及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大胆思考(猜测、推断)的能力;
3、引导学生说出“保存”、“读取”或类似词语。
活动三:
认识“当前窗口”
1、用鼠标点击画图窗口、命令窗口和编辑窗口,观察有什么变化;
2、把教师指定的窗口选中,使标题栏为蓝色。
3、小组内说说你的电脑上目前哪个窗口是“当前窗口”
1、介绍什么是“当前窗口”;
2、引导学生说出如何判断某一窗口是否是“当前窗口”;
3、快速巡视,了解情况;
4、特别强调:我们的操作都是对“当前窗口”进行操作。
1、引导学生通过标题栏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某一窗口是否是“当前窗口”;
2、通过小组内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检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互相纠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
认识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文件”和“读取文件”选项以及工具栏上的相应按键
1、回忆以前学过的应用软件中我们是如何保存和读取文件的;
2、尝试在LOGO软件中找出文件菜单中的“保存”、“读取”选项及在工具栏中的相应按钮;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4、小组汇报;
5、学生评价。
1、引导、提醒;
2、小组汇报后引导其他学生对汇报小组的评价;
3、教师评价、肯定、纠正;
1、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推断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五:
自主探究保存和读取LOGO图形的方法。
1、试试把画图窗口和命令窗口分别作为“当前窗口”时,按下保存按钮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倾听教师讲解;
2、思考,要把刚才画的正方形保存起来应该使哪个窗口作为“当前窗口”?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你认为可以怎样保存图形?
3、验证自己的想法,试试把正方形用老师指定的文件名保存在指定文件夹;
4、尝试清屏后读取刚才保存的正方形;
5、在“画图软件”中读取刚才保存的正方形;
6、小组相互交流、评价;
7、学生演示。
1、设疑;
2、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3、指定图形保存时使用的文件名和保存类型及路径;简介文件类型及路径;
4、巡视,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5、组织学生交流;
6、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究新知识,通过猜想——验证——交流——评价的方式完成从自学到合作学习的过渡,让学生感受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件类型和保存路径不是本课重点,只需简单介绍,不要求学生过多了解,故指定保存类型和路径。但对图形保存类型和过程保存类型要加以区分。
活动六:
独立探究保存和读取LOGO过程的方法
1、打开正方形过程的编辑窗口;
2、尝试独立保存此过程,文件名为“ZFX.LGO”;
3、尝试读取“ZFX.LGO”并用此过程画出图形;
4、说说在保存和读取LOGO过程时你有没有遇到困难?有什么困难?如有困难,交小组讨论解决;
5、学生代表演示;
6、全体学生操作练习保存、读取“CFX.LGO”
1、巡视;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答疑;
4、注意学生代表演示,及时组织学生评价。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向小组成员请教,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更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活动七:
拓展训练
1、刚才我们保存过程是在编辑窗口中进行操作的,试试在使命窗口使用保存操作会有什么不同?把你的发现报告给学习小组;
2、小组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3、如何一次保存多个过程?你有什么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听,大家共同试试,看谁的想法行得通;
4、小组验证后向全班汇报。
1、设疑;
2、巡视学生操作和讨论情况;
3、及时答疑;
4、组织小组汇报,及时评价。
1、保持学生探究热情,进一步抛出新问题;
2、将教学难点融入学生的探究学习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来突破教学难点;
3、教师设疑避免学生探究的盲目性;
4、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作业
P44、45页做一做
课后小结:(略)
第七课
在过程中调用过程
教学内容:在过程中调用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过程的嵌套;
2、认识子过程的作用,学会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画图;
3、理解用过程嵌套的方法作图的意义,学会分析任务确定子过程的方法,初步建立编程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过程的嵌套
教学难点:
区分子过程、主过程,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画图。
教学准备:
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需要用到的过程:正三角形SJX、蝴蝶DIE、小花HUADUO、小草XIAOCAO、花园HUAYUAN。
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师:前面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定义一个过程,现在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定义的这个过程可以吗?
判断:TODIE
RT40
SJX
RT30
SJX
LT60FD20BK20
LT60FD20BK20
RT50
END
引导分析:不可以!因为SJX是不是命令,LOGO不能识别它。
师:每一条命令都有自己的功能,我们定义的过程也有自己的功能,在过程中能不能把别的过程名当作命令来使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2、揭示课题:
第七课在过程中调用过程
师生读课题
3、带问题自学教材第一部分“在过程中调用过程——过程的嵌套”。
生自学教材46-48页
要求:
1)理解什么是过程嵌套?
2)怎样区分子过程、主过程?
3)上机试一试,用过程嵌套的方法作图DIE。
4、自学交流:
1)过程嵌套:在过程中调用过程的方法。
2)子过程:被调用的过程,如教材中的SJX。
主过程:调用了子过程,被直接运行的过程,如教材中的DIE。
5、过程嵌套的应用:
观察教材49页图7-6,分析讨论图的特征:
有4颗相同的草,有两只相同的蝴蝶。
师:用我们新学的方法如何编写过程?
引导分析:
1)先定义子过程蝴蝶DIE、小草XIAOCAO,再用过程嵌套的方法定义主过程花园HUAYUAN;
2)为了便于作图,子过程蝴蝶DIE、小草XIAOCAO也需调用上一级子过程正三角形SJX、小花HUADUO;
3)定义过程时,先定义最基本的子过程再层层推进,由小到大,最后定义主过程。
学生上机完成任务:花园
教师巡视辅导
6、本课知识回顾:
师:回到第一个问题,老师可以这样定义过程DIE吗?
引导分析:如果先定义了子过程SJX,就可以这样定义主过程DIE。
展示交流部分学生作品:点评学生定义的过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用过程嵌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快捷地组合一些复杂图案。
第八课
了解机器人
教学内容:了解机器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明白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知道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的目的。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3.能力目标: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得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人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好、更丰富、更智能的机器人”的结论。
教学难点: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准备:
乐高教育机器人的RCX、光电传感器、触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的视频录象;电影“机械公敌”的片段;
教学方法:
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电视里、新闻中经常听到“机器人”这个词语,那么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共同学习到底什么是机器人。(板书课题)
课前,各个小组已经就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一些调查,希望同学们能畅所欲言、就自己调查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二)、分组讨论:
讨论目的:合作、讨论分享数据、得出结论、解释结论,并进一步改善项目策略。
讨论内容: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根据问题得到的结果。
讨论方式: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学生先在组内就调查的内容展开讨论,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重点说一说机器人的特点、人类制造机器人的原因以及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组长做好记录,做好归纳总结,并代表组内在全班展开交流。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内容要围绕调查的主题开展。
要求全班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对每个大组得出的结论展开讨论,说一说他们的结论完整吗?有科学依据吗?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机器人技术近40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化高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1、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出示板书)
(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
(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出示板书)
(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
(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为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和各种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
(四)、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我们人类的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了呢?未来的机器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5—56(机器人的发展)并回答刚才老师所提的两个问题。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到目前为止,机器人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代机器人叫示教再现型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一个能任意转动的机械,通过演示教会机器人工作;第二代机器人是带感觉的机器人,它的感觉器官就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出示“乐高”教学机器人的几种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触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未来的机器人也就是第三代机器人,是我们机器人科学中一个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级的阶段,叫智能机器人,只要告诉它做什么,不用告诉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运动,感知思维和人机通讯的功能和机能。老师这里有关于未来机器人的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出示电影“机械公敌”的片段)
目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还是相对的只是在局部有这种智能的概念和含义,但像刚才电影中大家看到的真正完整意义的这种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并不存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它的内涵越来越宽,我们制造的机器人也将会更加完善、更加智能。
五、机器人与人类能友好相处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会越来越智能,那么,在将来智能机器人与我们人类能友好相处吗?会出现机器人统治世界的情况吗?(介绍“智能机器人棋手杀人事件”,请同学们就刚才的小故事相互讨论并发表你的看法)
教师汇总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展望21世纪,机器人将是一个与20世纪计算机的普及一样,会深入地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相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不会出现“机器人上岗,工人下岗”的局面,因为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实际上是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和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有更好的岗位去工作,去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人类仍然是机器人的主人,我们坚定的相信人与机器人一定能成为朋友的。
第九课
认识机器人
教学内容:认识机器人
教材分析:
在了解机器人的产生和发展,及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对机器人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机器人,并能够知道他怎样完成和执行任务的。
2、通过机器人与人的类比,了解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3、让孩子通过对机器人的认识了解,从而对机器人的搭建和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一、引入
孩子们,你们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将你设计的机器人与人作对比,看看你的机器人和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孩子们介绍自己设计的机器人的功能。
从这些功能来分析机器人最基本的特点。
(身体、会走路、会发出声音……)
类比人与机器人的差异,从而引导孩子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流程
通过上面的比较之后,我们分别来介绍机器人的“大脑”、“手”和“脚”、“眼睛”、“听”、“说”各个部件。
1、RCX(大脑)
我们每个正常人的言行都是靠我们的大脑思维发出指令的,同样我们的机器人也是如此。
展示RCX、RCU图片
让孩子们理解:
RCX、RCU就是机器人的大脑,它知道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怎样去处理各种问题。只要你在计算机上设计好机器人的程序,也就是给他下达命令,当然要机器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通过一条能够连接机器人和电脑的下载线将命令送到机器人的大脑(CPU)让你的机器人去执行这个任务。
孩子们喜欢电脑吗?
正如我们的电脑有一个CPU一样,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电脑啊,你看,你在电脑上打开你的游戏,马上漂亮有趣的游戏界面马上就会映入你的眼帘,电脑的反应这么快,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我们的CPU!
学生观看视频:下载一个走轨迹的程序,并让机器人完成走轨迹的任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眼睛和感觉器官(传感器)
(1)光电传感器(眼睛)
原来机器人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来识别这条黑线,并且沿着这条黑线走。
光电传感器将自己看到的颜色的值传递给机器人的大脑(RCX),让RCX做出判断接下来该怎么走。
(2)触碰传感器视频或实物演示
(3)温度传感器视频或实物演示
正如我们能感受冷、热一样,温度传感器比我们的皮肤能更准确的感知温度。
3、“听”、“说”能力
机器人的耳朵可以说就是一个录音机或麦克风,把听到的
声音转换成音频电信号传给RCX,看它对接下来的事情怎
么处理。正如我们在听课一
看完这个机器人去完成这个任务,孩子们,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个机器人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它又是怎样去完成任务的?
让学生讨论,机器人是怎样认路的?结论是:机器人有“眼睛”。
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机器人的触动、温度传感器。
并可以举例来说明其应用。
触碰传感器可以让我们的机器人遇到障碍后调转方向行走。
一个综合使用机器人“眼睛”、“听”、“说”视频:
清晨,天亮了,光感检测到一定的数值后,让RCX给下达命令,机器人发出声音,当机器人听到主人发出声音或击掌后,停止发声。
孩子们在观看视频或实例后,让他们自己参与研究讨论机器人完成的任务,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各部分感应器或积木块的作用及功能。
样,老师所讲的内容传入我们的耳朵,然后再传给我们的大脑,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在听课的人,我相信,这会你的RCX已经在思考了!
机器人的“嘴”就不用多说了,就相当于一个蜂鸣器,是电流的频率带动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4、机器人的“手”和“脚”
说了这么多机器人的重要部件,我们忘了一样机器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机器人无论完成什么任务,他都需要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呀!
还有就是马达,可以说是机器人产生运动的原因,没有它,即便是有再多的骨骼也不能让我们的机器人活动起来
让学生观察发现机器人怎样“看”、“听”和“说”。
这里的健康是机器人具有好的搭建结构,我们所看到的积木块都是机器人的骨骼,要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搭建出很多机器人,但你需要选择一个自适宜的搭建结构,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让学生进行简单结构的搭建。几个部件即可。从中体会到积木块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教学内容
5、机器人的能源
机器人的能源重要来自电能和光能,不同的机器人所需要的电池也不一样,这一点需要按照每种不同厂家的机器人的要求来。
三、总结
学完今天这一课,相信孩子们对机器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请你来帮我们总结一下机器人能够完成一些什么事情,都能用到哪些东西。
展示太阳能机器人。这里的太阳能不一定就是太阳光,我们同样可以用灯光代替太阳能。
应用今天所了解到的机器人的各种感应器,设计一个你的机器人,介绍它的功能,并能够说说原因!
相信你做得到!
通过孩子们自己的介绍,能够了解他们是否真正认识了机器人。
第十课
与机器人“对话”
教学内容:与机器人“对话”
教学目标:
1、了解与通用机器人“对话”的途径;
2、掌握如何与通用机器人“对话”,学会用LOGO语言编写程序指挥通用机器人运行。
教学重难点:
用机器人能够识别的语言编写程序,并运用仿真程序进行测试。
教学准备:
机器人跳舞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展示视频:机器人跳舞师: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机器人能按我们的要求跳舞呢?它能听懂我们的话吗?引导学生讨论
2、揭示课题:第十课与机器人“对话”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么样和机器人“对话”
(二)讲授新课
1、给机器人请一个“翻译”:
浏览教材75页,师生交流:谁是机器人的“翻译”?通用机器人能听懂我们学过的哪种语言?
2、给机器人命令
1)进入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吧!步骤:单击“开始——程序——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通用机器人”
2)带问题自学教材76—79页要求:a、了解“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b、怎样在编辑窗口中编写程序c、了解:机器人走一步的距离是多少厘米?d、试着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走边长是50厘米的正方形”
3)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师:程序用LOGO语言表达出来之后,机器人就能明白我们的意思了,那么我们就用仿真运行一下,看看机器人是否真的明白我们的意思,并能正确执行了呢?
4)学生活动:参看教材上的方法,运行编写的LOGO程序
5)探究活动师:在第七课中我们学过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编写DIE程序,尝试让机器人画一只蝴蝶吧!指导学生探究活动。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点评学生的程序编写情况
(三)总结:师生回顾学习心得:通过在“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教学系统”中编写LOGO程序,我们已经可以让通用机器人画“走正方形”和“画蝴蝶”了,其实机器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掌握了它的编程语言,就能够教会它按我们的命令做事。
板书设计:
第十课与机器人“对话”
一、器人的“翻译”
二、机器人命令
1、进入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
2、给机器人编写程序运行机器人程序
第十一课让机器人动起来
教学目的:
1、需要让同学自己设计、搭建机器人;
2、使用LOGO语言或者ROBOLAB编程软件写出使机器人能在普通的地面或者桌面上动起来的程序;然后将程序下传给机器人,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3、最后让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运动。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整个机器人活动的流程:机器人的设计、搭建——程序设计——下传程序——调试程序——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
1、掌握下传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2、克服小学生的焦躁心理,对调试工作要做好、做到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投影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系统学习了机器人能“懂”的LOGO语言,也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了机器人,还通过虚拟平台与机器人进行了“对话”。那么大家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机器人呢?又想不想让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听你的话呢?(大家都回答“想”)那请同学们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一、设计、搭建机器人
目前教学使用的机器人有两种形式:
1、有固定外形的机器人,如通用机器人,其特点是:方便安装;
2、积木式机器人,如乐高机器人,其特点是:变化多端。
二、安装编程、管理软件
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机器人的编程、管理平台,这些软件需要在机器人活动之前就安装在计算机上。
常使用的有:“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LOGO)”和“ROBOLAB图形化的编程软件”。
三、将机器人与计算机连接
要将计算机中编好的程序传送到机器人的“大脑”中,就必须在计算机与机器人之间建立联系,以便程序下传。
通用机器人有连接线,操作步骤如下(亲自演示):
第一,将机器人通讯电缆的一端插入计算机的串行口里;
第二,将通讯电缆的另一端与机器人的五线数据插头相连,注意两端的红色数据线相对。
乐高机器人则利用红外连接(拓展知识)。
四、下传程序(以通用机器人为例)
1、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
2、单击工具栏的“连接机器人”按钮。
3、此时可以看到“LOGO语言下传过程名”窗口中已经有了正方形过程名“ZFX”。(如果不是,请输入过程名)
4、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可看到“机器人通讯”窗口显示正常连接。如果显示未连接,请选择另一个串口试试。
5、单击“下传”按钮,机器人通讯窗口将显示下传进度,同时可以看到通讯电缆绿色指示灯变亮,表示数据正在传输。
6、程序下传成功后,在机器人通讯窗口中将显示“程序下传正确”和程序占用机器人“大脑”空间的百分比,此时单击“OK”按钮,完成程序下传。
五、程序的执行和调试
程序下传后,还需要让机器人执行,以测试机器人是否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1、关闭机器人电源开关。
2、将机器人与通讯电缆分离。
3、找一个合适的场地,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观察机器人的运动情况,看看机器人是否按你的要求“走”了一个正方形。
4、根据情况调整程序参数,再下传、执行,直至达到任务的要求。(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就需要我们对其参数进行一些修改)
六、让机器人按我们的意愿运动
根据实际情况还要做以下修改:
1、调整移动系数;
2、调整转动系数;
3、加入等待时间。
七、探究活动
P87—P89
第十二课
聪明的“光控路灯”
教学目的:
以乐高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以通用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教学难点:
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做好机器人的测试和程序的调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课件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编写了程序,然后将它“植入”了机器人的大脑,使机器人真正在我们身边动了起来。但机器人的功能仅仅是在我们身边运动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我们就要利用机器人来实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需求。
一、自动光控路灯
利用准备好的乐高机器人器材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
1、所需器材:光电传感器一个、导线、RCX一个、灯泡一个、组件若干。
2、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乐高光电传感器被封装在两个2*4的积木块中,在传感器的一端,可以看到两个灯,光电传感器工作时,红灯发出光线,照到物体表面,白灯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同时,在RCX上会显示接收到的反射光值。乐高光电传感器的光值以0至100的数的形式返回,光线越亮,数值越大;光线越暗,数值越小。(根据书上P91先完成试一试的内容)
3、自动光控路灯的设计
A、任务分析
白天马路边的路灯关着,天黑了,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变暗时,RCX会自动打开路灯;天亮了,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又变亮时,这时RCX将自动关闭路灯。这样通过自然光的变化便能实现自动光控路灯。
B、具体步骤
a、搭建自动光控路灯(看老师演示);
b、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
c、下传程序(RCX是利用红外线发射塔);
d、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e、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二、报晓机器人
再以通用机器人为例,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1、所需器材:利用通用机器人的左右光敏传感器。
2、通用机器人光敏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通用机器人有16个双向I/O(输入/输出)端口,打开和关闭不同的I/O端口,机器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通用机器人的左、右光敏传感器分别位于车身前端下面的左、右两侧,端口分别是PIN14和PIN15可理解为14号、15号(输入/输出)端口:。通用机器人的光敏感器只能分辨浅色和深色,其默认值为:
功能
照在浅色(白色)时
照在深色(黑色)时
左光敏传感器
:PIN14=0
:PIN14=1
右光敏传感器
:PIN15=0
:PIN15=1
3、制作报晓机器人
A、任务分析
晚上,地面是黑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为1,这时我们让机器人也安静地睡觉。天亮了,地面是白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为0,这时我们让机器人为我们唱歌,叫醒我们。
B、具体步骤
a、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
b、下传程序(用机器人和计算机的连接方式完成);
c、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d、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四、探究活动
P99—P100
第十三课
不会碰坏的机器人
教学内容:不会碰坏的机器人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乐高触动传感器的特性
2、初步会用乐高ROBOLAB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
乐高触动传感器的特性
教学难点:
乐高ROBOLAB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
教学过程:
一、演示
演示乐高机器人沿直线行进,碰到障碍物后退。
二、引导观察
机器人碰到障碍物就后退,说明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
答:机器人具有“触觉”的功能
机器人为什么具有““触觉”的功能呢?
答:机器人身上安装了传感器——触动传感器,它让机器人具有“触觉”。
三、引导探索触动传感器特性
1、设计一程序,按下触动传感器,机器人就停,松开触动传感器,机器人就行进。应,从面感知物体的存在。
2、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按下触动传感器,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松开触动传感器,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结果说明什么?
答:机器人能利用触动传感器“感觉”到物体的存在。
三、用乐高ROBOLAB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见书P108页
五、运行和调试
运行机器人看看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果还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应找原因,修改机器的硬件或软件。
第十四课
能识路的机器人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原理。
2、初步会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
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
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
教学过程:
一、演示演示机器人沿白的线路或黑的线路行进,到达模拟的公共汽车站停止。
二、引导观察机器人能完成沿白的线路或黑的线路行进,到达模拟的公共汽车站停止,说明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答:机器人具有“看”路和“看”站牌的功能。
机器人为什么具有“看”的功能呢?答:机器人身上安装了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它是机器人的“眼晴”。这个机器人有多少支“眼睛”?答:三支“眼睛”
三、引导探索机器人“眼睛”的特性
实验一: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去挡住光电传感器,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结果说明什么?答:机器人能利用光电传感器“看”到物体。因为手挡在光电传感器的前面,一部分光就会被反射回去。这时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机器人的“大脑”就会有一定的反应,从面感知物体的存在。
实验二: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去挡住光电传感器并且前后移动你的手,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结果说明什么?答:机器人能利用光电传感器“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实验三: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去挡住光电传感器和没有任何障碍物挡住光电传感受器两种情况,观察机器人有什么反应?
四、根据机器人完成的任务编制程序见书P103页图13—2程序
五、设计仿真场地具体设计步骤见书103页设计仿真场地部分
六、仿真运行具体操作步骤见书106页仿真运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利用传感器控制机器人。
过程方法:1.通过任务需求分析,设计解决问题方案;
2.编写、调试程序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3.小组合作,互相促进;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1.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探索求实的学习习惯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程序设计思路的严谨与完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白色底板、黑线轨迹线及木质深色围墙板。
(2)学生进行前期活动准备。
(3)了解奥运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首先,让大家一起来回味一下奥运属于中国的一瞬间人们的感受。观看影片。
学生解说:人们从高楼、四合院、小巷,汇成一股洪流涌向了广场。所有的汽车竟忘记了前行,一起鸣响了喇叭,向苍天致谢。所有的手机、呼机响起来了,千言万言语化作了一句话——“我们赢了!”花店的小老板免费送上了鲜花;冷饮店有人在呐喊:“今天不要钱!”无数面小国旗在人们手中挥着、舞着,还有叔叔们脱下的衣衫。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久久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不肯离开。他看不见啊,可他说:“我的心能听得见!”如今,有百年历史的奥运也来到了中国。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越会倍加珍惜。世界给中国一个机遇,中国将还世界一个惊奇。那时,北京将更加美丽。那时,中国将更加傲然挺立……
主持人:“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中充盈着奥林匹克拼搏、竞争的精神,所到之处,无不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我们今天全班小朋友也准备在这儿一较身手,让机器人来打打擂,看哪个小组的机器人在比赛中获胜。我国的北京奥运将办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现在首先考考大家在前面对科技奥运和机器人知识了解多少。
知识复习:
主持人出示各种写有题目的小纸条,学生回答正确有奖。
好,下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二环节:
场地布置大比拼,看谁用最短时间完成比赛场地最好。要求:
利用准备好的材料,根据书中P127要求,分小组进行。
计时开始
实践探索
师:宣布本次比赛的主题:机器人探雷者。要求机器人沿着轨迹前进,乱走就不能排除干净轨迹上的雷。
分4人小组,合作团结、探索交流,共同完成比赛任务就为赢,其中最快、最好的是优秀级,其次为良好级,最后为合格级。每小组必须完成任务。具体要求见各组“小秘笺”(教师事先将书中P126任务要求等写在小卡片上发到各小组)。
宣读本次比赛的规则:
(1)各队按要求在规定的40分钟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及调试工作。
(2)在每次比赛之前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
(3)采取对抗赛形式,每次两小组比赛,三局两胜制,胜队进下一轮,负队淘汰。对决次序由队长赛前抽签决定。(4)比赛的过程中参赛队员必须服从裁判。
(5)比赛中,如果因为场外干扰或者场地的原因而未完成比赛,由裁判决定是否可以重新比赛。
(6)比赛过程中只允许每小组4位参赛选手和相关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其他人不能进入。
讲解记分方法:
分创意装饰得分与任务完成得分和时间得分,三项之和为每一回合成绩。记分方法详见各组“小秘笺”(书中P128记分方法写在小卡片2上发到各小组)。
宣布裁判员名单:
信息技术老师、班主任、不参加活动的班干部代表
他们人手一张评分表,汇总平均即为得分。[见书P129]
教师分析本次任务的特点及完成任务的思路。
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进行分组指导。
新授
一、引课一辆探雷车,要沿着同学们设定的路线前进,如果偏离了方向,那就会导致后面的战士触雷而亡。
请同学们给探雷车搭建、设计。
二、任务分析要让车沿着黑线走,应该用什么传感器能完成这个任务?(光电传感器)
需要几个传感器?(三个,品排)
为什么是3CM的等边三角形?(根据轨迹宽度计算)要让它有效前进,应该采用什么结构?(双电机后置驱动式三轮结构),这样保证转弯动力。
如果调整转弯灵活度,怎么办?(调整导向轮与后轮距离)
改变机器人运动速度,怎么办?(调整传感器与后轮的距离)
三、程序设计
1、2、3号光电传感器分别在哪个位置时,直线前进,怎样使机器人左转、右转?,怎样进行修正处理,让其恢复直行。
程序中的“着陆”、“跳转”图标分别是哪个?
“光值减小”的意义是什么?
进行程序设定
四、学生活动(教师下组个别指导)
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开始设计、制作。
程序输入、调试、运行
再调试,再运行。
五、准备时间到,开始比赛
比赛评定
学生开始分组比赛。
1、由每组学生代表讲解设计的意图、过程。
2、裁判进行装饰打分。
3、学生进行场地运行。裁判对过程打分。
4、对运行结果进行评估打分。
对于失败小组,待定,请小组交流,找出失败原因,进行二次调试,再次进行PK。
教师要及时处理好小组的违规及各类争执,保证比赛的相对公正、公平。
4.评价与反馈。
师:我们今天的比赛即将结束了,
现在让我们看看比赛的结果。
宣布比赛成绩。
各小组完成反馈表。。
为本小组的得与失进行评价及自我打分。
请小记者采访:
我想采访一下最能干的机器人探雷员,你们小组的机器人为什么这么厉害?
请优秀小组成员上台,作经验介绍。
教师进行小结,对学生的成绩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展望机器人在未来生活中的作用。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