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特点:学习方法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讲,知识点独立性较强,并且作为高等数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高中数学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关系较为复杂,具有高度抽象性,本文笔者对高中三年数学科目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分析,并概括出以下三方面特点:

1.高中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

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抽象数学知识,如函数映射等。但高中数学抽象知识的逻辑复杂程度更高,在这一阶段,数学这一学科也将逐渐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这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来理解知识点。

2.高中数学知识点密度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增强。高中数学正是适应了学生这一思维发展过程,每单元涵盖知识点数量大,内容庞杂,课堂上需要介绍的知识点也很多,这就迫使教师要大大提高课容量。除此之外,高中数学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这就更增加了知识点的复杂程度。

3.高中数学知识独立性强

高中数学知识较之初中数学知识独立性更强,很多知识都是入门介绍,并无之前的学习基础作为铺垫,因而独立性很强。除此之外,高中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独立性也较强,他不同于初中数学知识章节关联性、系统性强的特点,其各章之间相对独立,函数与几何两大部分也相对独立。高中数学独立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要建立多式思维,要能够在不同知识间快速转换思路。

二、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1.高中数学的日常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不断增强,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四多”的习惯――多听、多做、多思、多问。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听”是“学”的基础,“做”是“学”的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二者统一到实际问题解决中,遇到难题首先要多“思”,要充分调动大脑思维运算所学知识点,如果自身还不能解决就要多“问”,务必要将难题弄懂、弄会,破除学习障碍和知识盲点。

高中数学除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也讲求一定的学习套路。具体来说,首先学生要善于听讲,会听讲,除了单纯的“听”以外,还要做好记录,将无法完全弄懂的知识点做好笔记,然后课下多做相关练习。尤其是教材后的练习题,这些都是高中数学中最为典型的题目,学生一定要做懂、做熟。同时,针对高中数学知识较为复杂的特点,学生还需要加大练习量,不断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而后,学生要对练习中不会做以及做错的习题进行系统分类与整理,对于仍旧无法解答的,及时向教师提问。最后,学生经过了听讲、练习、整理这一整套学习循环后,对知识点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此时教师要协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梳理,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整体思路。

2.高中数学的分阶段学习方法

在为期三年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学习重点以及学习方法各有侧重,下面笔者就分阶段介绍高中数学学习的策略。

(1)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过渡阶段,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若是不能打牢基础,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都会非常吃力。高一数学开始逐渐引入各类复杂、抽象的函数概念,如三角函数、反函数等代数概念,平面向量、立体几何等空间概念。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调动想象力去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做到既要明白概念本身的含义,又要理解概念所包含的的深层次的思路。例如,学生在理解反函数这一概念时既要明白函数y=f(x)与y=f1(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的,还要理解函数y=f(x)与x=f1(y)有着相同的图像。又如,在理解函数对称轴这一概念时,既要清楚当f(x-1) =f(1-x)时,函数y=f(x)的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还要能通过平移得出y=f(x-1)与y=f(1-x)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学生在认识这些抽象概念时要结合象限图形来理解,并充分调动形象思维理解抽象理论,这样才能把基础概念记牢、用熟。

(2)高二阶段是整个高中阶段数学的理论升华阶段,也是重点、难点最为集中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数学方法的学习,在高一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学生要将概念转化为解题思路,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高二知识点涉及数列、不等式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复数等复杂问题,这时需要大量辅助练习来强化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

(3)高三阶段是高中数学的收尾阶段,此时学生要应战高考,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已经全部学完,知识的串联也基本完成。这时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综合练习,以提高解题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选取要适当,不要以多为胜,要以质取胜,尽可能开发新方法,这样方便学生在考场时灵活选取,不至于应考时头脑放空。

三、结语

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人的思维能力是无限的,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只要学好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就能顺利地对付无限的题目。虽然高中数学充满了挑战,但只要学生树立起信心,把握住学习重点,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学好高中数学并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建华.TIMSS2003与美国数学课程评介[J].数学通报,2005(03).

2.徐文彬,杨玉东.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确立与变革及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2(03).

3.曹一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及其争鸣问题[J].数学通报,2005(03).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文2

关键词:衔接教育;高一数学;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91-01

进入高中以后,很多学生反映数学难学,对于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要能够透视问题本质,进行及时、准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度过转折阶段的学习难关,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个人浅见。

1 把握好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新课标下,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精髓,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 "眼到"、"手到"、"口到";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到有关的体系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因此只有精通了思想方法,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才能够随机应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处理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点

初中教材内容较少,结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再加上初中数学主要是对数量关系作具体分析,侧重于运算和求解,数学概念也较直观,主要是以形象和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述,学生习惯于老师的模式照搬照套。而进入高一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明显增加、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如从集合到映射,到函数的一般概念,函数的性质,最后是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习题(文氏图、分段函数、函数图象可以是点、射线、线段、曲线的一部分,图像的平移、对称、反射等等),学生感到应接不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时不能适应。因此讲解时注意巧妙衔接。如在讲集合与元素的概念时举出几个实例,特别的指出:"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就形成一个集合,而每位同学就是一个元素"。使学生置身于"集合"中,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哪些能够形成数学意义的集合,哪些不能形成数学意义的集合,通过分析让学生们归纳出集合的特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集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3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3.1 立足于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对高一新生来讲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的实际出发,降低起点、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逐层落实。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

3.2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类比联系,探究新知识。如学习立体几何时类比联系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等,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如在学习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来引导学生把握新知识。例如,对于ax-50和-4x-10

4 把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文3

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教材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增多,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不知道或不明确学习数学应具有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对自己学习数学的好差(或成败)不了解,更不会去进行反思总结,甚至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成败。

4、不能计划学习行动,不会安排学习生活,更不能调节控制学习行为,不能随时监控每一步骤,对学习结果不会正确地自我评价。

5、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

针对我校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在高一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究中,贯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着重在“读、讲、练、辅、作业”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一定效果。

1、读。俗话说“不读不愤,不愤不悱”。首先要读好概念。读概念要“咬文嚼字”,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及辨析概念。例如,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原始概念,是不加定义的。它从常见的“我校高一年级学生”、“我家的家用电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自然数”等事物中抽象出来,但集合的概念又不同于特殊具体的实物集合,集合的确定及性质特征是由一组公理来界定的。“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常常是“集合”的代名词。再如象限角的概念,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和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的细微差别;根据定义如果终边不在某一象限则不能称为象限角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其次读好定理公式和例题。阅读定理公式时,要分清条件和结论。如高一必修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中由三个条件推导出一个结论;对数计算中的一个公式,其中要求读例题时,要注重审题分析,注意题中的隐含条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书写规范。读书要鼓励学生相互议论。俗语说“议一议知是非,争一争明道理”。新课程教材中每一节内容都辅以相应的探究内容和思考的内容。例如,让学生议论分别通过图象与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分别掌握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等。

2、讲。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将“冰冷”的知识加温后传授给学生。讲是实践这种传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讲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每堂新授课中,在复习必要知识和展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着重揭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解决学生疑惑。比如在学习两角和差公式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五套诱导公式,可以将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某一个锐角三角函数值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半特殊的教(750度,150度等)能不能不通过查表而求出精确值呢?这样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就呼之欲出了,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中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鼓励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同步。让学生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例如,讲解函数的图象应从振幅、周期、相位依次各自进行变化,然后再综合,并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容易接受。其次讲要注重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3、练。数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怎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进行练习。首先练习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忌过早地进行“高、深、难”练习。鉴于目前我校高一学生的实际现状,基础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课本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要求学生要题题过关;补充的练习,应先是课本中练习及习题的简单改造题,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可以完成。即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摸得着”。一定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知识、应用方法,在练习中分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并获得再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老师们在现有习题的基础上基础上简单地做一些改造,便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题目;其次要讲练结合。学生要练习,老师要评讲。多讲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其中包括成功的与错误的。特别是注意要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发生过程,在课堂造就民主气氛,充分倾听学生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方法。还可适当让学生涉及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要求学生掌握通解通法同时,也要讲究特殊解法。最后练习要增强应用性。例如用函数、、三角、向量等相关知识解实际应用题。引导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所学知识,研究此数学模型。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高中的某些知识有些脱节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重难点,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它的知识点更难理解。初中数学也不同于高中数学,它没有那么多的知识体系,对解题的能力要求也不高。但是,初中阶段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一阶段既要衔接好小学的知识,同时也要为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初高中在某些知识上存在脱节现象。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初中教材一般都是用较为复杂的求解公式,但是高中阶段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常用的是十字相乘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在做题的时候可以节省时间,但是这种解题方法在初中阶段很少涉及。所以,在之后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此接受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二)初中知识比高中知识更具体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掌握方法是关键。许多学生在刚开始进入高中时,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为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的内容不相同,难度也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学基础的知识,容易理解,而且题的难度也不大,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较大的困难。但是,高中是冲刺的阶段,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要想在高中阶段学好数学,单靠做大量的习题是不够的。这一阶段对学生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刚开始接触函数,对于函数的理解不够,而且函数计算也很繁杂,给学生做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要想在高中阶段保持很好的学习势头,就要在初中为高中的学习做好准备。但是由于教材的原因,显然学生做好这一点是有困难的。

(三)初高中的授课方法不同

初中阶段数学知识比较少,而且也比较好理解,教学时间也很充足。所以,教学进度很慢,一般都是学一点练一点。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高中阶段,因为高中阶段知识多而难,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同时,高中数学的教学时间很紧张,教学进度比较快。这时,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大量的练习题,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也导致了初高中的教学衔接有难度。初高中阶段的教师教学方式是不同的,初中阶段的教师采用传授知识和讲解题目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是主动的一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但是高中阶段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再亲自指导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起到一个辅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提前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

二、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

(一)让学生提前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教师在初中阶段就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适应工作。教师要在讲解初中知识之余,也适当地向学生提一些高中的知识,最好是与初中的知识相关的数学知识。一开始,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学生可能不太理解一些高中的知识。所以在这个时期,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困难进行相应的指导,让他们慢慢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高中知识的拓展,做好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明确目标。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创造轻松自在的教学氛围,认真备课,找出初高中相似的知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以及重要性,必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课本知识更加形象化,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类似高中教学环境的氛围

教师为了让初中阶段的学生提前适应高中的学习氛围,教学情境的设立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创造出高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高压下进行学习。为了做好这个教学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应先创造一个类似高中课堂的情境,让学生在类似高中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要针对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进行练习,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种教学模式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练习。不同程度的学生进度不同,所以教师不能制定同样的标准。学生一般都有不服输的精神,为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就要给他们制造难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这一点,将学生分成大致水平的小组进行数学学习,给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练习,让他们相互之间可以讨论。当然,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好奇心,他们对于高中的知识都会好奇,会主动去探究。为了让学生对于高中知识提前有一个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种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自己去拓展自身的数学知识面,去学习高中的知识,有可能的话还可以用高中的知识去解决初中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高中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自己做题的速度。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衔接是一个重点。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学好这个阶段的知识,也要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文5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新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

在新学期要上好每一节课,上有关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时,要重视教学过程,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有关解题思路探索和规律总结的习题课,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还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开拓思维,改正错误。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做到下笔如有神;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为“进”,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即退中求进了。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什么题目难得倒我们。

学好高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转变和改进。而做好数学笔记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环节,善于做数学笔记,是一个学生善于学习的反映。那么,数学笔记究竟该记些什么呢?手脑并用勤做笔记:

1、内容提纲。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一堂课的线索脉络、重点难点等,简明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同时,教师会使之富有条理性和直观性。记下这些内容提纲,便于课后复习回顾,整体把握知识框架,对所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清晰完整。

2、疑难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顾及每一位同学。相应的,一些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属于疑难问题,由于课堂上来不及思考成熟,记下疑难问题,可在课后继续加以思考和探究,加以理解和掌握,不致出现知识断层、方法的缺陷。

3、思路方法。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及时记下,课后加以消化,若有疑惑,先作独立分析,因为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榷和探讨。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在这基础上,若能主动钻研,另辟蹊径,则更难能可贵。

4、归纳总结。注意记下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同时,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后小结时,一方面是承上归纳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启下布置预习任务或点明后面所要学的内容,做好笔记可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前作准备,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5、错误反思。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用红笔醒目地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同时也应注明错误成因,正确思路及方法,在反思中成熟,在反思中提高。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数学网题目是难免,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怎样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呢?

1、精选题目。只有解决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高考题的形式、难度。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题范文6

关键词 职高学生 数学思维 障碍 成因 突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对数学思维的误解,一部分学生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家长也认同学生的这种误解而放弃指导。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很遗憾!实际上,数学思维是需要培养的,在高中数学中这种思维的形成是通过兴趣的培养和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来实现的。在职高工作几年里,对于学生这种思维上的障碍,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能遇到,给了公式、定理、定律、规定,学生看着也套不进去。还有的学生反映上课时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再有时,当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看到有学生拍脑袋:“唉,我真笨”。他们是真的笨么,不是!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们存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的障碍。这种思维障碍,一则是由于学生对某一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接受,造成学习上的障碍。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多年来的那种数学思维障碍所形成的。

1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

许多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不言不语,大多数的原因是学生在初中没有很好的学习数学,底子很差,对学习数学已没有了兴趣,只要一提数学就头痛,多年教学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初中数学成绩不足50分。但小学时数学能达到80分左右这种情况下,首先给学生一个定心丸,从初一补起。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初一到初三的知识,而是以串线的形式。将高中所需的初中知识一部分加以复习。复习后与高中相关知识进行串联,讲解高中知识,让学生有一种高中数学并不难,抬抬脚就能够的到,努努力就能学得会。不再因为初中学的不好而恐惧。

2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可以说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是用趣味的方法让学生去记忆数学知识,在高一数学《集合的运算》这一部分学生对交并集的符号总是记不清,就让学生们把(交集符号,取集合的公共部分)想象成一个叉子,一叉子下去自然只叉下一部分。另一个相反符号相反。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0)的解集时,编一下小顺口溜:“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ax2+bx+c>0,a>0)的解集。“大于小的且小于大的”(ax2+bx+c0)的解集。在记正切函数的图像时想像成跳舞的女孩。以此方法增快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感到自己也能学会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

很多学生数学不好并不是全部的都差,大多数学生是几何好代数差,究其原因立体具有直观性,接近于实际。所以在乏味的代数讲解中加入几何的图形,让那些喜欢几何的学生观察规律。如在利用图像找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时,结论完全让学生自己看图。学生自己找各个图交点个数,找规律从而消除对代数那种只记公式,没有图形的枯燥认识。

4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