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窗外即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窗外即景范文1
秋季已经过去,冬天也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
初冬,已经很冷了,十一月底生了一场病,动不了了,所以天天躺在床上,作业做不了,书也看不成,心里很不是滋味。
看到窗外的那颗大树,心里不免有些惆怅,都冬天了,你怎么还有那么多叶子,你落下来一点呗!于是,我从早上看着晨曦初起,又到中午的温暖灿阳,睡了一觉,到了四点快五点的时候,那一缕残阳在那棵生长不正常的大树后躲藏着。于是,我的一天,就在这无聊中度过了。
现如今,又到了快上学了,病假已过,又要开始投入到学习当中了。
早晨醒后,才看到窗外的树,叶子已经寥寥无几了,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挂在枝头,显得那么孤寂,单调。
原来,我才知道,自己喜欢的并不是那枯燥的树干和那寂寥的风景,缺少的只是那份悠闲的情致。学习后难免能够放松下来,经过病假这一段修养,发现自己变了很多,也许缺少的就是心中所期待的。
窗外初冬景,心生寂寥情,闲情雅致。
窗外即景范文2
关键词:户外广告;城市景观;创意融合
1 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关联
户外广告的载体通常是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其它如:飞艇、气球等,是以户外目标群体为诉求对象,通过广告牌、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电子翻版装置、橱窗、灯箱、实物模型以及张贴等形式的介绍商品、服务或公益性内容。
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2 如何创意性地融合户外广告和城市景观
户外广告的利用与发展遵循“服从、服务于城市风格和城市整体规划”把户外广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审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也要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布局要合理,总体应协调,在不同区域应体现不同的特色;整体上有,层次节点分明,变化统一、和谐美观。
城市景观的统一协调与户外广告追求的个性多样是互相矛盾的,但若精心处理,则能通过创意的融合使城市视觉环境达到统一兼有变化的完美效果。创意融合过程中追求一种相同和相似的内涵和艺术形象的表达。相同形式、不同要素通过在造型、色彩、肌理或材料以及组合方式上的精心设计,都能在视觉上获得悦目的一致性。个体上,户外广告的审美及审美判断应遵循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序列、风格和色彩等审美法则;整体上,户外广告应与周围事物、周围环境成为一个艺术整体,由此构筑一个整体优美的艺术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统一的户外广告能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采取复合式城市景观设计手段,使城市户外广告、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形成一体化设计管理与经营。
3 户外广告在具体城市景观处的融合
户外广告单体的创意融合造型应该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新元素、新符号和有效组件。充分发挥户外造型的艺术魅力,使具有现代形式感的广告造型,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新景观。要善于分析利用周围环境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户外广告的形状、大小、体积、结构等,根据建筑物的高矮大小、道路的宽窄、自然景观等来确定与人的视觉习惯合度的媒体造型,特别是一些大尺寸的户外广告如何融入环境需要精心的考量。
户外广告媒体之间的融合、媒体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融合、媒体物与街道环境的融合设置时应该特别强调其言元素之间的创意性,使其具有层次感和延展性。做为高层空间语言元素的楼顶广告,其设置应该从整体出发,注意单体广告牌的张力和广告牌之间的彼此呼应,保持楼宇、广告牌之间的轮廓线延展相续,尽量避免断裂。作为中层空间语言元素的墙体广告牌、灯箱广告和店招店牌应避免随意性,在空间尺度、上下之间、相邻之间尽可能保持一致,降低视觉效果的紊乱。作为底层空间语言元素的落地式灯箱广告和指示牌广告等形式上应与高层空间、中底层空间的语言元素相一致,在协调中求变化。
4 户外广告特征性创意融合点
户外广告的色彩的特征融合主要体现在户外广告的主色调融合上。主色调的确立既有自然与传统的历史性表现,也有现代人为规范的特点,还须考虑与城市居民的色彩心理习惯与心理文化结构相适应,体现现代城市生态化的特征。
与城市天空、绿化、水体等自然色彩状态相协调,从这些城市固有的色彩体系中寻找灵感,并对此作现代性的表述是户外广告色彩规划的重要思路。城市是一个系统的生命体,多姿多彩才能体现城市的活力,用单一的色调来要求一个城市的户外广告色彩既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城市户外广告创意性的融合需要根据属性确立要创造的气氛,根据特征创造特色,根据重点确定主体,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物件来创造整体效果。防止过多过大的商业广告破坏风景区、公园绿地的绿色景观,。利用绿化作为广告的背景进行设计,其尺度、形态不应破坏绿地景观和水体景观,
户外广告通过还可以通过一些创意性的表达将一些公益性信息传达。比如一则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广告,就利用垃圾桶,把其放置在不寻常的高处,打出的广告语是“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有这么难吗?”提醒人们注意城市卫生,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同时在设计户外广告装置时,也可增加城市家具的功能。如照明、座椅、遮阳棚、钟表等功能,体现广告的人性化。
窗外即景范文3
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发生药物外渗并导致一定后果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2~65岁。各种原因导致软组织明显肿胀者10例,导致红肿疼痛2例。经治疗1周内治愈者10例,2周内治愈者2例。
2 药物外渗的原因
2.1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引起渗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溶液,如50%葡萄糖注射液、20%甘露醇;抗肿瘤药,如5-氟脲嘧啶、阿霉素、氨甲喋呤、长春新碱等。药物浓度过高是引起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2.2 机体自身因素 因输液注射部位血管弯曲,血管充盈度差,患者不合作,尤其是患儿头皮静脉较浅、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由于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血流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药液外渗后刺激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改变,微循环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渗出,血细胞粘附浸润,细胞受损变质。长期静脉给药使静脉内膜发生损害,导致通透性增加。
2.3 机械因素 机械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破坏了血管的完整性;选择血管不当,特别是患儿易动及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部位不准确、时间短;另外有的患者长期输液,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处穿刺导致药物外渗的几率均较高。
3 药物外渗的预防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对护理人员集中授课培训,熟练掌握易引起外渗的药物,并严格做好床边交接班、晨间交班。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穿刺成功率。
3.2 加强巡视,重视易损伤人群 静脉穿刺时对易损伤人群(老年患者、昏迷、神志不清、婴幼儿、患血管疾病者、长期静脉输液者),应高度重视,合理选择血管。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避免活动输液侧肢体。
3.3 血管的评估及选择 输液前应了解可能增加药物外渗的因素。如静脉血管硬化、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太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肢体淋巴水肿、有外周神经病变,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影响,为确保用药安全要选用近心端、管腔大、回流畅易固定的静脉给药,避开手背和关节附近部位,因这些部位靠近动脉和肌腱,易造成永久性损伤。
3.4 静脉通路的建立 输注化疗药和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药物。对需要复程化疗的患者要建立中央静脉通路,避免在同一条静脉多次穿刺重复或长时间输液。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对减少药物外渗起到了重要作用。
3.5 正确的固定方法 用输液贴固定穿刺针头的针柄,不用纱布或贴膜覆盖整个针头的置针部位,以便于观察。
3.6 护理知识的宣教 输液前及时告知患者药液外渗后导致的后果,嘱咐患者随时告知护理人员输液部位的胀痛觉、烧灼感,提高患者自我观察、发现药液外渗的意识。
3.7 严密观察 输注化疗药物、高渗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随时检查静脉通路的回血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特别是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密切巡视。禁用细胞毒性药液直接检查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4 药物外渗后的治疗及护理
4.1 非药物处理
4.1.1 一般护理 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在静脉给药过程,如发现或疑似外渗情况时,首先立即停止给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内的药液,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局部以稀释药液,降低局部药液浓度。
4.1.2 冷敷 冷敷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如氮芥、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处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
4.1.3 热敷 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亦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局部热敷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
4.2 药物处理
4.2.1 生理盐水、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 可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还可以外涂0.5%稀碘酒、654-2,外敷土豆片或生姜片。
4.2.2 局部封闭 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利多卡因可能作为激肽重要的稳定剂起到阻断疼痛的作用,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的活性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起到镇痛作用。
4.2.3 解毒剂的应用 硫代硫酸钠可用做氮芥类、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的解毒剂,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损伤。长春新碱药物外渗后局部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等偏酸性的药物外渗后也可用碳酸氢纳局部注射。
4.2.4 中药软膏制剂 按照中医活血化淤消中止痛原理制成的中药涂抹膏对各种药物外渗后引起的肿胀、淤血、疼痛疗效确切。如清热消肿膏外敷可治疗高渗药物输注渗漏所致的肿胀。
药物外渗为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往往不会引起广泛重视。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因该类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疗效,同时也使医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基础做起,首先掌握精湛的穿刺技术。其次认真正确掌握预防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
参考文献
[1]黄春英.654-2治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护士进修杂志,1996,11(3):39.
窗外即景范文4
关键词:输尿管镜;泌尿外科疾病;应用
随着腹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使输尿管疾病的诊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多以影像学检查或手术探查诊治泌尿外科输尿管疾病的状况。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及从常见病、简单疾病到复杂疾病一系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2005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运用输尿管镜技术诊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运用输尿管镜技术诊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共300例,用于治疗及诊断分别为250例和50例。其中男187例,女113例,年龄3~69岁,平均49岁。60岁以上患者23例。
1.2 手术方法:持续硬脊膜外麻醉,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用全身麻醉,原则上不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取截石位,经尿道放入输尿管镜。首先观察膀胱是否有异常,找出患侧输尿管开口,插入F4或F5输尿管导管,用镜尖部挑起输尿管开口上唇,进入输尿管;若遇输尿管开门狭窄,可用输尿管扩张器扩张输尿管开口,若遇输尿管痉挛暂停插管,待痉挛消失后再向上插入,观察输尿管黏膜色泽、血管走形、纹路是否清楚。<0.4 cm结石可直接用输尿管镜钳夹取出结石;较大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尽量碎石至<0.3 cm,若结石下方有息肉,可加压冲洗冲开息肉进行碎石,或钳取息肉后进行碎石,并放置双尾管2周;尿道结石可直接碎石或将结石推人膀胱进行碎石,不需留置导尿管。输尿管狭窄扩张或切开后放置双尾管3个月。静脉肾盂造影充盈缺损的发现为阴性结石者及为新生物者,分别行取碎石及取活组织检查。
2 结果
用于诊断50例患者,输尿管充盈缺损10例,梗13例,绞痛、血尿27例,检查阳性率为84.4%。而阴性结石、息肉、肿瘤、不明原因的血尿等临床常规方法检查常不易获得阳性结果。用于治疗250例,其中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38例,下段150例,膀胱结石32例,尿道结石6例,医源性双尾管滞留16例,5例输尿管狭窄扩张放置双尾管3个月,随访时间半年~1年。其中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取石成功率见表1。总成功率为93.01%(213/229)。
表1 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取石成功率
结石部位例数成功(例)取石成功率(%)输尿管上段5360输尿管中段383489.5输尿管下段15014093.3膀胱3232100尿道661003 讨论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输尿管镜技术成为治疗泌尿外科相关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上输尿管镜主要应用于上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于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取石及碎石术已成为首选方法。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发现,输尿管镜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
在诊断中如:①特发性血尿的检查:膀胱镜只能了解尿道、膀胱的出血以及血尿来源于哪一上尿路,输尿管硬软镜可了解输尿管、肾盂、各肾盏情况;②上尿路肿瘤:可观察肿瘤大小、位置、肿瘤基底情况,取活体组织检查;③上尿路狭窄:可确定狭窄的范围、程度、位置、狭窄的原因;④上尿路充盈缺损:鉴别血块、肿瘤、阴性结石、息肉等的性质,可同时取石、碎石、取材活检。输尿管镜能直接观察输尿管腔的变化,因此上尿路充盈缺损均为输尿管镜检查的适应证[1]。本组50例患者,输尿管充盈缺损10例,梗13例,绞痛、血尿27例,检查阳性率为84.4%。而阴性结石、息肉、肿瘤、不明原因的血尿等临床常规方法检查常不易获得阳性结果。
在治疗中如:①尿路结石:上段结石可将结石推入肾盂,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结石下端伴有息肉的可同时钳出息肉,小结石直视下可直接取出,较大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碎石后钳出部分结石,术后排石。本组取石成功率为93.01%;②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2];③取异物:本组医源性双尾管滞留16例成功取出,避免了手术取管;④输尿管狭窄: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⑤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腔内技术治疗小儿下尿路结石在不断增多,利用输尿管镜技术可同时进行取石、碎石、输尿管逆行插管、放置内支架管等。
综上所述,输尿管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其使用范围覆盖了整个泌尿系统具有微创、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对尿路疾病的诊治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4 参考文献
窗外即景范文5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泌尿外科;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55-0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也得到较好应用[1]。自从1991年Clayman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了肾切除术后,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腹腔镜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泌尿外科中腹腔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表现在各个方面,手术应用从初期经腹腔镜单纯切除器官到后期进行复制的重建保留手术,手术部位从上尿路到盆腔深部的下尿路,手术方法从经腹腔进入到经后腹腔等多种入路,应用范围从初期的个别应用到如今的广泛应用,器械设备从传统的腹腔镜到目前的单通道及机器人辅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精细、视野较小,对专科医师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长期来对腹腔镜手术进行不断的探索[2]。本文选择我院60例泌尿外科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泌尿外科中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33-68岁之间,其中包括输尿管结石8例,肾上腺肿物5例,左肾无功能性萎缩2例,肾囊肿24例,肾周脓肿1例,精索静脉曲张2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
2 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及相关辅助检查报告,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和手术路径,建立气腹,进行手术,其中实施全身麻醉的为5例肾上腺肿物的手术,其余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经腹膜路径的有患者18例,经腹膜后径路的有患者42例。
评估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的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3 结果
手术成功55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其原因分别为:1例患者因手术部位显露不满意行开放手术,1例为术中切除肾囊壁过于接近肾实质出现继发性出血难以内科止血行开放手术,1例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术中缝合操作困难。肾上腺手术时间50~160分钟,平均80分钟术中出血2~25ml;单纯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40~90分钟,平均80分钟,术中出血10~30 ml;肾囊肿手术时间30~60分钟/侧,平均45分钟,术中出血5~25 ml;肾周脓肿清除手术时间30-40分钟,术中出血约10ml;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平均时间约30分钟,术中出血约5 ml;术后住院3~8天,平均4天。经后腹腔镜途径患者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经腹腔镜途径患者术后开始进24小时进食,所有患者引流管均于术后1~2天拔除,并下床活动。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也得到较好应用,因其诸多优点越来越被泌尿外科医师所青睐,各类型手术中均有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自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应用中解决了经腹腔入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以后,其在泌尿外科中发挥了极大的效果。腹腔镜手术,要求高效的工作通道、操作空间为前提条件,其手术空间狭小,手术视野较窄,术中相关解剖标志不甚明显,要求手术操作者有较高的娴熟技术。目前最常规的手术方式为令患者健侧卧位,定位于患者腋中线髂嵴上侧2cm,穿刺并切皮,以手指入患者腹膜后并推开腹膜,置入Trocar,并将切口缝合缩小。进行此项操作时,可尽可能减少腹膜及脏器器官损伤,避免相关手术风险。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应用较为广泛,相对于开放手术优势较为明显,对机体的创伤较小,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患者能快速恢复,当前在泌尿外科中成为常规掌握的技术。
泌尿外科中腹腔镜手术途径,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正常解剖结构考虑以减少创伤、方便操作,且患者耐受程度较高为目的,综合考虑[4]。泌尿系统中的脏器多处于腹膜后,泌尿外科进行的大部分手术位于腹膜后,经腹膜后径路进行手术因其符合泌尿系统各脏器解剖特点,为临床医生及患者较多选用的手术方式。经后腹膜径路,较快进入手术视野,术中分离的组织少,吸入的二氧化碳较少,避免影响腹腔,进而避免了腹腔感染、肠粘连及肿瘤的种植,尤其是手术中的血液、尿液等引流物可聚积并局限在后腹腔利于吸收。但是此种入路方法也有一定的欠缺,如腹膜后手术空间较小,手术中定位手术部位较为困难,花费时间较长,对患者损伤较大。经腹腔入路对患者侵袭性较大,临床选用较少。对于患者有腹膜后手术史、双侧病变同台手术处理以及精索静脉曲张疾病的可作为首选。本组18例经腹腔路径手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损伤。而泌尿系统单侧病变、肾脏及肾周相关手术选取后腹膜路径较为优势,疗效好,且出现并发症较少。进行腹腔镜相关手术前,应行尿路平片及CT等辅助检查进行体表定位,明确病变的相关位置关系,便于术中寻找病变部位快速进行手术。另外,术前插管也是帮助腹腔镜下寻找输尿管的一种方法。
通过腹腔镜进行泌尿外科的各类手术,是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一项关键的技术,它促进了泌尿外科微创治疗的发展,因其具有能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疗效较高等优点,为临床泌尿外科的发展方向。在近二十年的腹腔镜应用中,部分手术中的应用尚不能达成共识,仍然需要专科医生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探索改进,进一步完善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更加明确其适应症、禁忌症,达到对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泌尿外科手术中,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径路,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能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疗效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国栋,王平.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34):112-113.
[2] 党向阳,王祥林,刘成倍,徐伟.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附186例报告)[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04):356-358.
窗外即景范文6
【关键词】后腹腔镜;泌尿外科疾病;临床分析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后腹腔镜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临床泌尿外科中,后腹腔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1]。此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我院对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成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59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43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在26~68岁之间,平均为(52.0±2.0)岁;10例左侧单纯性肾囊肿、6例右侧单纯性肾囊肿、7例左侧肾盂旁囊肿、左侧多囊肾7例、左侧萎缩肾6例、左侧结核肾5例、右侧萎缩肾6例、右侧多囊肾7例、右侧结核肾5例。肾癌根治术患者12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14例、肾输尿管全切术患者10例、13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输尿管手术中切开取石术5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员5例。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后期部分对精索静脉曲张以及肾囊肿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者联合腰麻[3]。让患者处于健卧位,将其的腰部抬高。在患者的中线骼嵴上方2.0cm处制作一个2~3cm长的横向切口[4]。使用血管钳钝性将患者的腰背筋膜分开,然后将气囊放入到患者的腹腔,随即可以充入CO2气体,成人的注气量为600~800ml;儿童为300ml。一般维持3~5min即可退出,并放入10mm的套管。在内窥镜的监视下,在腋后线的十二肋下和腋前线肋缘下或者腋前线水平三点选择2~3个点,然后分别进行穿刺并置入5mm、10mmTrocar。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这些患者都获得了手术成功,2例患者转为开放性手术,没有发生腹腔内脏器损伤和血管破裂等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后腹腔镜技术为微创手术,其具有手术视野广、组织分离少、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进入视野快、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痛苦小等优点[5]。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为肾肿瘤的根治和肾切除以及输尿管结石取出等。在单纯性肾囊肿中采用后腹腔镜技术非常合适,尤其是在位于患者的肾上极腹侧处的囊肿,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在临床上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会对患者的腹膜造成一定的干扰,同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腹膜炎和肠麻痹以及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所以,对于患有腹膜炎和肠麻痹病史的患者,不能使用后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在对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腹腔镜图像等相关辅助,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在分辨图像上肾脏方位进行筋膜切开时会需要很久的时间,进而耗费时间过长,使得手术时间得到延长,进而导致患者出血过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为了减少和控制此情况的发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采用气囊对患者止血时,需要严格的控制好手术的时间和气囊内的气体量,以便让腹膜后腔足够大。在对盖式筋膜切开时,需要紧贴患者的腰大肌来进行手术,同时在分离组织时,要减少和避免对患者造成腹膜损伤。在进行肾上腺游离时,要减少和控制钳夹对患者腺体造成损伤,避免和防止对患者的腺体造成渗血和破裂。
总体,在临床上,对泌尿外科疾病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但是其的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具有安全和微创等优点,但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在手术中要严密的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同时要利用此手术的优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用样,伊岱旭,廖尚范,黄志明,吴宗强,章锋,郑建忠.全麻下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尿NAG、血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02(3):115-118.
[2] 田昕玉,郑瑾.FTS理念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33(42):3104-3107.
[3] 沈桂枝,余春芳.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微创术与传统开放术的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2(4):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