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文化建设范文1
1、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
资料显示,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2、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农民除了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不少农民就通过打麻将、玩扑克牌打发日子。
3、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比如赌博斗殴、求神拜佛等迷信、偷盗、抢劫以及家庭暴力等问题的突出,都与文化水平低有关系。为了面子,互相攀比,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且日甚严重,房子、车子(礼车)、票子(礼金)一个都不能少,由于交际圈的不断扩大,农村人情往来事项越来越多,农民的家庭不堪负重。
4、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
在经济增值发展观的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文化,对文化建设没有考虑或考虑较少,导致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处于滞后。
5、政府的投资严重不足,基层文化馆站严重缺乏。
在农村所谓的文化馆站,也是一些设施陈旧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既没有活动经费,又没有图书和活动器材的“空壳站”,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文化财富和文化需求之间的断层,使得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途径不顺畅。人、财、物的供应不足成为目前农村建设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拥有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才会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的良好的社会基础、政治环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思想文化建设。
要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任务,使广大农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能动、积极作用。
2、道德文化建设。
道德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又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涵。新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主要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广大农民加强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科学文化建设。
要坚持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禁止赌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科技培训。
4、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坚持送戏(节目)下乡,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图书馆、电影公司等单位深入农村,为农民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下乡,以丰富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文化部门还要经常联合教育、科技、卫生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与组织,在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要不断深化内容,创新形式。
5、开展多种形式地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文化站、基层文化俱乐部要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如文艺宣传、灯谜会、知识竞赛、体育小竞技等,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做到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在参与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体育文化建设。
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例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以及打扑克、棋类、麻将等等。
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
1、细化文化建设环节。包括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文化、文化室文化、图书馆文化等等。
2、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包括各种艺术活动形式、体育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文化协会、学会、小组等等。
农村文化建设范文2
一、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先进文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是决定新农村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它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农村文化建设伴随着农村经济基础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对农村经济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民群众逐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科学,不断破除各种保守习气,克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观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农村文化建设是广大农民的需求。农村文化建设担负着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的重要任务。广大农民群众在劳动、工作之余,需要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将与日俱增。
3、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农村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各类矛盾较为突出,这给农村管理带来相当难度。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形态,以什么来感化人、凝聚人、引导人,进而推进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目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本土文化以其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老少皆宜等特点,使农民陶冶情操、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平衡心态,因此要特别注意文化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1、广播电视履盖率显著提高。镇文化广播电视站以提高中央台、电视节目入户率为重点,通过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努力,采取了无线或有线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大实话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通过充分发挥现有转播站的作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作,全镇基本实现了有线电视入村率达62%,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1%,并建立了电视接收点2个。此外还不断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做好农村接收广播电视的服务工作,能及时检修有线电视的线路、更新设备,力争使农民群众收看、收听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2、农民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当前农村的落后首先是农村经济的落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始终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农民、农村党员的培训,先后制定了《镇八桂先锋行农村党员培训方案》、《镇农民工培训计划》、《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方案》等各类培训方案和培训目标,从早期的《绿色证书》培训到现在的农家课堂,以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好对农民政策、法律、农业技术、就业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打下了良好的智力基础。
3、村文化室建设不断完善。村级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场地的建设是农民群众吸收知识和丰富他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村图书室为村民提供了科技书籍,为农民群众自觉学习农业技能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村活动场所为村民的农闲生活提供了活动的场地,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目前全镇有62%的行政村建有村图书室,有50%的行政村建有活动场地。
4、村数字信息服务逐步提高。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的发展和电信工程覆盖的不断扩大。全镇有线电话入村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33%;电信宽带入村率达88%,入户率达1.8%。
5、村文艺队建设多姿多彩。农村文化应让农民唱主角,村文化活动以贴近群众生活生产实际,坚持自愿业余、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原则,大力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他们中间卧虎藏龙。当前各行政村由农民自愿建立的文艺队4个、彩调团1个、醒狮队2个,他们通过文艺演出、节日活动,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节目在丰富着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法制意识、建设文明乡风等方面功不可没。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农村文化设施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有较快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环境较差等问题。据调查行政村的图书室虽有办公用房但室内无设备、书籍严重缺乏。
2、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对村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基本为零。图书室没有经费购置图书;文艺队只靠村委或个别文艺骨干出资,组织开展活动较为困难。由于投入少,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
3、农村文化人才匮乏。据调查了解,镇、村两级文化站(室)干部多为兼职,且业务能力不强,上级政府对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艺骨干的专业培训较少。
四、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大力发展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在做到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前提下,将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完善村级文化站的职能,可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室。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加大文化服务资源的共享。
农村文化建设范文3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农村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研究农村文化,首先应对文化、农村文化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解。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广义上来说,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一种意识形态,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各种价值和理念的有机统一体。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文化总和。农村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的符合不同地域的农民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农村文化不仅指农民的精神文明活动,还包括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和科学教育等。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等多方面影响,农村文化相对落后于城市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农村地区的生活实践也决定了农村文化不同于城市文化。首先,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其次广大的农村地区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最后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于城市文化的区别。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广义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指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为基础,以培育和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为主体的乡村文化形态建设。狭义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改革农村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农村的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围绕建设新农村展开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五位一体的飞跃。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与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经营模式也能得到改良和创新,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文化建设的力度加大,农民的文化品位也会相应的提高,有利于遏制低俗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农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大,还有利于扩大农村文化市场内需,实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乡村发展道路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正确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难以拟补的破坏,这都是不科学的发展观念造成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有限,只注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这是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相背离的。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并加强引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意义重大,一方面,许多农村地区都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农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还能解决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和建设,把文化发展成凝聚社会各阶层的主要力量。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即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也是维护农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全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能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判断腐朽思想的能力,通过文化建设来倡导健康、文明的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农村氛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柱。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政府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后盾,应该提高重视程度,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一方面国家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财政来源,应该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的加大能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引导城市文化发挥对农村文化的带动作用,保证农村文化健康、快速发展。基层政府应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应齐头并进。另一方面国家应实行监督问责制。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存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存在走过场、不作为甚至挪用文化建设资金的现象。国家应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惩治力度。利用匿名举报、网络举报、电话举报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对于调查属实的,应给予这些官员不同程度的责任追究。
(二)提高重点工程投放力度
首先,保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普及到千家万户,互联网在部分农村地区也开始普及,增加农民获取知识、新闻等的渠道。其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但是在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电影放映工作有名无实或停滞多年,应把电影放映工作落到实处,多选取一些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反腐倡廉的影片供广大农民群众观看,提高放映场次,有助于洗涤农民心灵,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然后,应该完善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为农村地区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优秀信息在全国的共享,让农民享受与城市相同的文化资源,逐渐缩短农民与市民的文化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最后,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单位,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应该加强文化站建设,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三)重视农村教育,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逐年增大,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城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保障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对于提高农村地区青少年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作为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今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对于成年农民应加强教育培训,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和现代设施的应用方法,提高加强自身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方式,有利于培养本土文化建设人才,对扩充本地文化人才建设队伍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设有文化专职干部起到带头作用,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回家乡工作,投身到基层文化建设事业中。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锻炼,形成一支既有专业文化人员指导,又有高学历文化人才参与和本土文化人员补充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
(四)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班级文化 建设 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9-01
班级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的新举措。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呢?在近些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见解,与大家进行商榷。
一、一个温馨的家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读书养性的地方。一个班级就是几十名学生共同的家,把教室布置、打扮成一个温馨的家,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的心愿。一个优美而温馨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何建设一个温馨的家,教室可以作哪些布置呢?那就要靠师生的智慧,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才能把教室布置出特色。
我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以来,有些教室里布置图书角、文苑、小画家天地、文化墙,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有些教室把大家讨论出的班名、班训、班级公约、班级誓言、集体获奖证书贴在最显眼处。一间好的教室布置就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围绕这个精神财富创造的活动,也是学生一个锻炼教育提升的过程。
二、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室的重要性,不是说教室布置好以后就万事大吉,就是所谓的班级文化了。实际上如这样理解就太肤浅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浓的学习氛围。
文明见行于细节上,文化蕴藏在行为中。“来要参,去要辞”“礼义廉耻”是我国悠久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们从小做文明、仁义、廉洁、守纪、诚信的好学生,并养成一种习惯,内化成一种素养。台湾教育家高振东曾说:“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这就犹如杯水的关系,把“德”做大了,才能盛更多的“智”。
经过两三年的实践,我班的孩子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到了实效:
1.卫生特清洁。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人做好“弯腰行动”,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没有一个学生不愿意搞劳动干卫生的,都认为干卫生就是在为班集体做贡献,整洁舒适的环境大家心里舒服。我还经常给孩子们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把为班集体打扫卫生这样的小事做好了,将来就一定会干成大事。小事你都做不好,长大还能干什么大事呢?孩子们都争着干!
2.早读很自觉。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学生们都能自觉地按时早读,教室里回荡着琅琅的读书声,没有迟到或乱糟糟的现象。
3.爱读课外书。这是我们学校班级的又一特色。除了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外,班级自办图书角,大家把自己买到的书放进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管理,供全体学生阅读。大家都以买到好书、读到好书为荣,很多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习作得到了很大提高。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看这个班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风、班风如何?还要看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活泼,是否学会学习,是否和谐均衡发展?
三、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态度和家人式的关怀,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这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目的所在。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父亲般的关爱、母亲般的温暖,并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情感氛围。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要让师生关系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平等;二是信任;三是民主。
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任何时候都把自己摆在孩子的位置上,和他们同欢乐,共忧愁。用他们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他们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他们的感情去理解周围事物。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获得成功。
四、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是每个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我们评价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景?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是否让每个学生在这个集体里获得成就感,产生幸福感?为了这个愿景,就需要打造一个有品位的书香班集体。我觉得可开展这样一些活动:
1.为自己的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2.征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班训、一首班歌。3.讨论确定班风口号。4.制定一个班级公约。5.制定一个班级奋斗目标。6.建立班级文学队、书画队、快板队、朗诵队、舞蹈队等社团,并为之起个好听的名字。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会使班级显得生机勃勃,文化建设丰富多彩。
本学年,我结合本地“千年古镇、红运土城”的实际,将刚接手的班级命名为“小班”。
班级介绍是这样的:,一个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善于学习,勇于胜利。我班每个同学要像战士一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钢铁一般的纪律,敢于藐视一切困难,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一往无前。
班训为:“顽强拼搏,一往无前”。学风为:“自信合作、乐学善思”。班级公约为:“上学准时不迟到,作业精美按时交。遇见师长要问好,同学相处要和谐。上课精神要专注,回答问题要主动。扫地迅速要准时,举手之劳作环保。”我给孩子们的寄语是:“把汗水留给自己,把芳香带给别人!”
农村文化建设范文5
一、乡镇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乡镇基层文化工作
有些少数乡镇党委领导,由于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不是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乡镇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工作发展滞后。因此,加强乡镇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首先是乡镇党政领导要提高对做好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识提高了,措施得力了,工作也就上去了。
二、乡镇文化站要保持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的密切联系,对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起行政及业务的指导作用
文化站也要积极配合上级举办的各种科学、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向上级反馈乡村文化活动情况,及时得到主管部门的指导,同时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必要的文化活动内容的调整与活动形式的更新,及时将外面先进的信息资源传递到乡村,使农民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与时俱进。
三、加强文化站队伍的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乡镇文化站的文化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首先要加强自身成员的学习和提高,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函授班及加强个人业务自修,不断学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同时,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加强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头脑,使农民能信任自己,让他们产生亲切和依靠的感觉。只有这样,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四、狠抓村落文化建设
村落文化的建立是整体乡村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单元,村落文化是沟通社会与家庭的桥梁,村落文化是农民学习和传播知识的理想场所,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载体,村落文化的发展便于农民直接参与,增进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调动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积极性,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精神,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前哨阵地。因此,乡镇文化站应随时与农民保持联系,了解农民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要。与农民一起根据当地的人文特点和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五、企业文化的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95-01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认为其核心是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建设好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建图书室、运动场、组织跳跳舞、唱唱歌,更重要的是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发展农村经济。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是很好的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列举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一)“不良文化”在农村普遍可见
农村的“不良文化”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迷信、赌博、重男轻女、早婚等。在很多的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不时的出现,农村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进年来在农村打牌、搓麻将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
在执政为民理念的指导下,党委和政府对农民给予了高度关注,但这种关注基本上都是物质上的从而忽略了农民群众对现代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一些基层领导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让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就行,至于文化发展好坏与否关系不大。
(三)缺乏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关键问题是资金问题,难点也是资金问题。由于受到经费限制,农村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没有钱再好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新农村文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物质文化的需要,农村文化建设才会有真正的“大繁荣、大发展”针对以上所谈到的问题,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对策。
(一)传播科学的文化思想
要想使得农村“不良文化”消失,就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迷信泛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较低的科学文化素质,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使得农民很难接受新事物、很难割断旧习俗。赌博蔓延的根本是:农民拥有了充足的时间并且贫乏的精神生活。重男轻女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民一直认为男孩才是家庭的保卫者。早婚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存在着不良的社会意识。
(二)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
文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成绩,除了其他方面的条件外,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为某乡镇办几件好事,不能当场临时性的社会文化福利活动,不能为文化而文化更不能“重经济、轻文化”。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文化工作摆在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的重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三)合理的利用已有资金和加大资金投入
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有投入才会有产出,离开了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
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虽然政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出资者,但是为了使农村文化事业获得更快、更大的发展,可以适当地采取其它方式筹集资金。例如可以在资金数额不大、群众负担得起的前提下,采取群众自愿临时的集资的做法。
(四)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专职队伍
农村文化专职队伍整体素质都不高,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的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