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技术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范文1

一、通过电教媒体的演示可以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

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电教媒体并不是万能的,例如用电教媒体演示学生的实验的操作,的确生动形象,所以个别教师干脆用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样就剥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上已经走向了一个误区,因为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光凭电教媒体的演示,只能削弱学生的操作能力,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嫁接技术”、“临时装片制作”、“标本制作”、“解剖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屏幕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让学生观察电教媒体(如投影、幻灯、录像等)可以代替对实物或标本等的观察

直观性原则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确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遗传规律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且肉眼难以观察的,因此是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这样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但是有些情况就不同了,如录像、幻灯和投影,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多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因为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如时间的缩短或延长,实物的放大或缩小,它不可能把事物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它的局限性。如果让学生单独看录像,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必然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如果在看录像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接触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闻一闻、尝一尝,情况就会大有改观,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完整的知识。如观察叶的形态时,让学生观察实物就比看录像好得多;又如蚯蚓体表的刚毛和黏液,只有亲自动手摸一摸,才体会到粗糙的刚毛和湿润的体表;苔藓植物的大小,要亲手量一量,苔藓植物叶子的形态结构,要用显微镜观察,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要到实地看一看,才能得到真正的结论。有关资料调查证实,86%的学生认为,单独看录像想象不出苔藓植物是那么细小的。还有一些动植物的特殊气味和味道,需要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答案。另外,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因此在有实物或实验可以操作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不能完全用媒体演示替代。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让学生亲身处于大自然中,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现象,才能领略到自然界的奥秘。

三、电教媒体在提高知识含量的同时可以忽视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计算机等电教媒体解决了生物学知识信息日益膨胀的无限性与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彻底改变了以往“粉笔+黑板+挂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所以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是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一般都是为了解决一些知识难点,也就是说它比较偏重于专业知识,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说这是它的一大缺陷。

教育技术学范文2

1、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是培养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者、管理者、研究者,以及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2、教育技术作为优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谓源远流长,这种说法则是以教学媒体的运用为前提。人们真正使用教育技术这个术语,并围绕它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则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当然它有一个孕育期和生长期,那至多也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

3、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教育技术概念充实的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力。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其最终的价值追求是优化教育教学。教育以人为本,以传授为主。

(来源:文章屋网 )

教育技术学范文3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教育信息技术 更名

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并向相关部门征求对《专业目录》的调整意见。[1]新颁布的《专业目录》将现在的“教育技术学”改为“教育信息技术”,这引起了教育技术学界的广泛关注。

一、专家学者的观点

南国农先生提出,教育技术学更名很有必要,但不是把“教育技术学”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而是改为“信息化教育”。因为“教育技术学”不符合中国国情,而“信息化教育”是本土概念,是信息化时代的“电化教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何克抗先生对更名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何先生从这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更名的反对意见。[2]包国庆教授从有利于学科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学科包容性、与现行教育学构成互补并列关系,以及建设一级学科等角度论证了教育技术学应更名为“信息化教育”。[3]教育技术学界的前辈、专家、学者的观点明确,论证充分,但是他们的讨论大多是从微观角度去分析的,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员,笔者从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的历史回顾、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教育技术学的未来抉择三个方面阐述反对教育技术学更名的看法。

二、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之路,必须对教育技术学发展史进行探究。教育技术学经历了视听教育到电化教育,再到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

(一)视听教育阶段:电化教育的诞生

中国电化教育(视听教育)的诞生正值国难当头的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中期,“救亡”、“强国”成为当时有良知的全体中国人的最强音。当时在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引导下,孙明经、舒新城等的具体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视听教育为工具和手段的宣传抗日救国的国民教育,视听教育成为当时宣传抗日主张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重心是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4]

(二)电化教育阶段:电化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电化教育由一项事业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确立了电化教育学专业。电化教育学科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最后走向成熟。这一时期,传播理论、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研究方法及教学设计理论等理论引入电化教育学科,丰富电化教育的研究方法,拓宽电化教育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偏向教学媒体和教育传播。

(三)教育技术学阶段:电化教育的深化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AECT94定义的引入,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这个更名曾引起了混乱,但是由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名称使专业领域更扩大,培养方向更具特色,国际交流更畅通;而且由于更名引发的广泛学术争论激发了研究者的学科专业意识,促进了人们对于该学科的“元理论研究”。[5]因此,这次更名还是逐渐被业界人士所接受。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弥补了电化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偏向教学媒体和教育传播的不足,从而教育技术进入了深入发展的时期。

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

教育技术学研究重心由媒体技术到教学设计,再到今天的学习科学,学习科学的研究试图揭示广义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学习的本质与条件。学习科学尤其关注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是有关学习、认知和发展的本质、过程和实践的研究;其二是有关从这一研究中获得的对于设计与教育的洞察。显然,学习科学的研究的重点在人的学习上,它促使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创新性学习工具的开发与支持在有意义的境脉中学习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创建。[6]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深度不断加深,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更多地关注与人的学习。

四、教育技术学未来的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技术学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研究内容泛化、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就业低下、学科定位不明确等。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教育技术学该如何抉择?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党和政府赋予本学科的重托。教育技术学人应该把握这个机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己任,加强本学科的内涵建设和实践应用研究,力争为国家的现代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从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来看,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本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

由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一,教育技术学的每次重大发展都是以扩大专业的口径为基础的,而教育技术学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是对专业领域的限制,不仅不会促进专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专业发展的桎梏。其二,教育技术学定性一直是教育而非技术,而教育信息技术给人以技术定性的感觉,这不符合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2]何克抗.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的一场重大争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1(5):24-28.

[3]《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发起的关于“教育技术学”更名征求意见讨论IEB/OL.http:///2128936063.

[4]朱敬,蔡建东.追寻历史走进先驱—解读我国早期电化教育专家舒新城先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9(9):116-120.

教育技术学范文4

随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及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它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作用,应在培养学生听说谈写这四项技能过程中,因地制宜地使用教育技术。

关键词:

教育技术;英语教学;教学工具;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英语作为一种更为常用的国际交流语言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中国受到的重视,也可以从其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中得以体现:英语课程从最初的从初中开始加入课程体系,到现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文,并且大部分家长都会付出相当的精力提高子女的英语水平。而随着英语学习的日益普及,学习英语需求量的急剧扩大,各种英语教学方法也随之丰富起来。由于大部分学习者并没有条件在纯英语环境下学习,使用情境式英语教学成了重要的一种方式,比如利用电影、广播以及电视等资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趣味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能够用多种形式表达信息,并且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有效快捷。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运用计算机、电视、电台、录像、VCD、DVD、幻灯、投影仪及互动式教学平台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自主设计课件,并结合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总而言之,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教育技术,充分地利用教育技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意义,将成为21世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素质的要求。

一、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所以教师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学生仅是被动参与到学习当中。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学课堂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打动人的声音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合适的教学情境的设置,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使不容易学习的内容变得具体和形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但学生学习英语时,大部分情况下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非常少,仅是课堂上的少许练习对于语言的熟练使用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环境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在课堂上应该更多设立教学情景,给学生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首先就听力这一项在英语学习及各类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部分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惧怕听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缺乏训练以及对听力材料中的语音连读、重读、弱化、同化、辅音、浊化及语调的抑扬顿挫等的规律和技巧不熟悉。仅有录音可听,学生很难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中所表达的准确信息。从记忆的效果看,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的信息,过一段时间的记忆率也是不相同的。有研究证明,如果单纯使用听觉,三天后的记忆率为10%;单纯使用视觉,三天后的记忆率为20%;听觉和视觉并用,三天后的记忆率高达65%。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尝试利用多媒体科技使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一种感官的刺激,如在听力的基础上加以可视化技术支持的图片和动态影片,使得感官得到更多的刺激,扩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师生互动

英语教学中使用科技手段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有了更多种可能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显示了Web2.0技术的使用使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了显著提高。比如一些科技支持的软件,使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及时给予学生问题提示(ques-tionprompts),课堂展示和脚手架支持(scaffold-ing),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还有一些Web2.0的工具,使教师对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能提供更及时的和针对性强的反馈。比如计算机支持的利用维基平台的合作写作项目,其中的改进跟踪系统能使教师清楚看到学生对英语写作进行的改进,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提高建议。

(四)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育技术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更加快捷。如在网络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BBS和留言板等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反馈和监督。其次,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仅是英语学科知识和技能,其他知识技能如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学生合作技能,都有所涉及。总之,教育技术的利用使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都更加全面和科学。

二、基于英语技能的教育技术使用建议

英语技能包括输入技能(inputskills)和输出技能(outputskills)。这两种技能又分别包括了听、读、说、写这四项技能。下面笔者将在这四项基本技能基础上提出使用教育技术的建议。

(一)听

在听的练习中,学生辨别并理解发言者,这个过程包括对发言者的口音或发音、语法及词汇以及对所述内容的理解。由于这四个内容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其中一项的完成程度会影响其他几项,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的锻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听,语言学习者不仅能得到信息,同时也可以由此来判断陈述者的教育背景、思想和世界观。可以说,听这项技能在语言技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听力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不仅从听觉上得到更好的体验,而且视觉的加强使信息的传递效果更加显著。以下这些基于互联网或者单机电脑的教育技术,都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活动设计:(1)网络广播(Broadcasting):具有语言教育意义的电视或收音广播,由于其信息的生活化、现代化和丰富化,具有很好的锻炼学生听力的作用。但是教师在选择广播来源时应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如BBC的一些具有权威性的卫星电视频道,就比较适合锻炼学生的听力。(2)CD机及CD碟片(CD-RomandCDPlayers):除了一些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学生成果评价方式,CD-ROM都可以被教师利用起来。(3)录音机(Tap-Recorders):虽然录音机作为一种听力训练方式比较传统,但是也可以作为一种互动式教学的工具。现在的录音笔音质清晰并且容量大,学生可以录下自己的朗读或者是教师的课堂讲解,课后进行复习。

(二)读

阅读是理解文本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词汇量和背景知识,故而阅读的练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使其获得新信息和想法,并提高实用型知识。以下笔者提供一些教育技术支持的方法供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使用:(1)基于电脑的阅读程序(Computer-basedReadingPrograms):区别于传统的纸上阅读,基于电脑的阅读程序更加智能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根据学习者的阅读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学习者在与程序互动的阅读过程中,增加词汇量并且提高阅读速度,渐渐从简单的阅读任务向难度较高的任务过渡,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2)多媒体软件(MultimediaSoftware):多媒体软件调动了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在阅读中除了文字以外还加入图画、声音、视频以及动画,这不仅加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且多种感官的利用使得信息的获得变得更加有意义。(3)浏览互联网(BrowsingtheInternet):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可以被教师充分利用。除了相当多的专门致力于英语语言发展的网站,还有很多电子形式的报纸、杂志、图书馆、词典、百科全书和时事通讯。这些资源都会大大增长学习者的词汇和阅读能力。(4)电子词典(ElectronicDictionaries):电子词典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英语学习者,但是也应当注意让学生不要过度依赖电子词典。开放的语言教学课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信息重组、变动和随意组合的功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巩固。学生能直接操作控制计算机来获取知识。这是一种适合学生自行学习课外知识和巩固原有知识的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因此,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三)说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中心位置,学生更多的是进行听的训练和记忆,这导致了学生输出能力弱化,特别是说英语这一项能力。在提高学习者说的能力方面,教师可以考虑加入的教育技术有:(1)网络聊天(InternetVoiceChatting):网络聊天不局限于空间,使得多种交流方式成为可能。学习者在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环境下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并且同时加强听力理解能力。在多媒体教室中,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学习者也可以灵活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同一组的学习者可以互相提出疑问并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合作学习使学生共享信息,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好知识的信心与兴趣。(2)讲话分析软件(SpeechSynthesisPrograms):如今有一些软件可以很好地捕捉语音信号并且进行话语分析,这种人工智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四)写

写作是语言输出中比较考验学习者能力的一项,因为这个过程不仅涉及词汇量和语法,还考察了学习者的组织能力、思维和逻辑,这些都属于认知能力中比较高的层次。下面几种教学工具教师可以考虑使用:(1)电子邮件(E-mails):电子邮件是现代的信息传输工具,在组织电子邮件表达自身想法以及回复的过程中,学习者学习了如何处理信息并且在不同情境中对不同的交流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内容书写。(2)网络文字聊天(InternetText-Chatting):在实时文字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跨越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与英语作为母语的对象进行交流,快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三、结语

教育技术学范文5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设有英语专业,根据培养计划,英语等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选修一门外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会选择日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笔者供职的学校亦是如此。本稿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二外日语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关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就乐于接受。诸多实践证明,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于一体的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场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

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语言学习环境的好坏决定了语言习得是否地道、自然。当然,学习外语最理想的语言环境就是目标语言的母语环境,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都有机会去国外学习外语。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文字、文本、声音和图像等进行综合处理和整合,使学生可以听到纯正的外语发音,感受接近真实的异域风情,不仅使学生学习掌握了外语知识,而且知道了应该如何利用所学外语知识进行人际交流,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三)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正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向转变。具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以老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讲解和灌输词汇、语法和句型,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只会应试做题而不敢开口说外语。与之相对,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国际交流中心日语教育基金会提出的《日语教育标准》则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着重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开展分组讨论、团队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小组辩论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发表观点的过程中,不仅应用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其自身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的进步,外语教学的手段、方法和场所等变得越来越丰富和灵活。教师在掌握好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紧跟时代,积极探索利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图片、影像等数字资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等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的课外学习状况,提高他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试验案例及分析

(一)试验概述

笔者在教授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两个班级作为被试对象,进行对比研究。试验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班级:菏泽学院外国语系2013级英语教育四班(35人)和五班(35人)。试验课程:五十音图平假名的讲授。试验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日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试验步骤:

①制作两套不同的教案。教案一是传统的教案,以黑板、粉笔为教具,主要进行教材讲解;教案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包括五十音图平假名的发音、联想记忆图片、笔顺记忆图片等。

②使用教案一和教案二分别对四班和五班进行授课。

(二)教学效果比较

课堂气氛方面,在使用传统教案一对四班学生进行日语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发音练习,然后让学生边看课本边跟着老师书写假名。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刚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声抱怨假名书写复杂等问题。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维持学生兴趣。利用教案二对五班进行相同内容的授课,一开始通过图片给学生展示了平假名和汉字的关系,使其感觉非常新鲜和有趣;接着边听发音边通过假名联想记忆图解向学生介绍了每个假名的特点及其书写笔顺。在这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地跟着录音练习发音,跟着假名笔顺多媒体课件书写假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始终非常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三)教学效果监测

进行完日语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授课后,笔者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按行背诵五十音图,第二部分为限时十分钟默写五十音图平假名。然后根据发音是否标准,背诵是否流畅,书写是否规范作为评判标准,对学生进行优秀、良好、合格的评判。为了确保客观、公正,特邀请我校日语外教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判。测试结果如下:在第一部分背诵五十音图的测试中,四班和五班的优秀人数分别是20人和25人,良好人数都是7人,及格人数分别是8人和3人;在第二部分默写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测试中,四班和五班的优秀人数分别是21人和25人,良好人数分别是8人和6人,及格人数分别是6人和4人。

(四)试验结果分析

教育技术学范文6

1.1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在过去的课堂上,无论哪一学科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将知识重点展示在黑板上,书写的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组织,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虽然增加了一些老师的课外工作量,但是省去一部分课堂书写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2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传授知识重点一样举足轻重,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角色,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英语课堂上,可以制作一个模拟的商场情境,在环境音的提示下,让学生分角色来进行扮演,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融入感,便于知识的深刻记忆。

1.3课堂教学的延展性

课堂的拓展,一直是教师注重的环节,因为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不足以让学生完全理解课堂精髓,而作为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网络课堂,可以有效地延展传统课堂教学。网络课堂的应用,可以解决学生差异性;网络课堂的应用,便于教师网上布置和批改作业;网络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容易形成的弊端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老师素养的参差不齐,以及各级学校对教育技术硬件配置以及师资培训的重视程序不同,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多媒体技术应用过量,忽视知识的本体性

其实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不重视,一个是过于重视。不重视便不应用,过于重要又会应用过度,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成了一堂欣赏课。过于依赖课件,既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课下来,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却无法理解教学重点。

2.2忽视传统教学工具的应用,不能将传统教具的使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

只要老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善于发现,善于动手,很多平时不起眼的物品都可以是很好的教具,例如一杯水、一片树叶、一张纸,一块木头,都能成为教具,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传统教具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知识重点。例如数学课堂中,三视图的理解,非常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让学生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时,会有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感到困惑,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堂制作几个纸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分组观察和讨论,问题就会解决。这个时候,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具比现代教育技术要有优势。

2.3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一言堂,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

一个好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也不是屏幕一言堂,而是能将教育技术、老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结合起来的课堂,很多老师或者过于炫耀技术的应用,将课堂变成演示型低级课堂,或者老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工具,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了观赏,这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偏颇理解。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课件制作的再精美,也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成功。

3针对弊端的解决方法

3.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高低,决定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当与否,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具有多样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科学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融会贯通,并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什么环节该用教育技术,什么环节不用,以适当为原则。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工具巧妙结合。例如地理课堂上的地球仪,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容纳了整个世界,让学生产生无数幻想;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地深入宇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前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后者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应用教育技术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有效的课堂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也只是一种辅助学习工具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投影、录相、计算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与主宰,主动地探究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掌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