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子鱼论战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子鱼论战翻译范文1
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一、在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识记好所学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掌握通假、古今词义的变化,循序渐进、积跬步成千里而后触类旁通,就能较准确地用现代汉语表述原文的内容,否则,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二、学习文言文翻译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通读全文、领会大意,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境遇等诸多因素,力争从全局出发,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在具体翻译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即文言文句中的每个字词都要有相应的现代汉语词汇对号入座,不能有所遗漏。
例如:
原文:译文:
以(因为)
中(心中)
有(有)
足(值得)
乐(快乐)
者,(的事)
不(不)
知(觉得)
口(吃的)
体(穿的)
之(这些)
奉(生活享受)
不(不)
若(如)
人(别人)
也。(了)
(《送东阳马生序》)
2.直译为主,就是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做到准确、通顺、合乎原文的语气。
例如:
原文:译文:
吾(我)
视 (察看)
其(齐军)
辙(战车的轮迹)
乱,(乱了)
望 (远远地看见)
其(他们)
旗(旗子)
靡,(倒下了)
故(所以)
逐 (追击)
之。(他们)
(《曹刿论战》)
3.意译为辅,因文言文有省略、倒装等特殊句式,有词类活用、数量搭配等特殊现象,若硬是死板地去抠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句意不明确,因此,还需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译文句子更通畅,表意更明确。
例如: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伤仲永》)
译文: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
(二)直译时,要区别情况、灵活应对,运用好“留、补、换、调、删”五字口诀。
1.留,就是保留原词,文言文中的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均可按原文保留。
例如(保留不译者用曲线勾画):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2.补,就是补充词语。
(1)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翻译时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中为补充的内容):
项燕为楚【国】【大】将,数有【战】功,爱【护】士卒,楚【国】人怜【爱】之。
(2)为使译文通顺,语意明确,翻译时要把文言文句中省略的成分或内容补充出来,
例如(“【】”中为补充的内容):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辙屏视之,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3)换,就是替换词语。从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其中有大量的词,古今字形相同,语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和用法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能用现在的意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而是要按它原来的意义去理解。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加以替换。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牺牲”,这里指祭神用的猪牛羊等,而今用来比喻为正义事业舍去自己生命或某种利益。应用“祭神用的猪牛羊”去替换“牺牲”一词。
(4)调,就是调整语序。由于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有些句型古今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特别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与动词搭配的介宾短语等,翻译时需调整语序。
例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古汉语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中间用结构助词“之”作为提前标志,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常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时需调整到动词前面,作状语。“起于鲁”应调整为于鲁起。
(5)删,就是删去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为了保持译文的紧凑、简练,对一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翻译时要删去。
例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要删去。
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加点的“之”用在时间副词或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表达语气和补充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可删去。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子鱼论战翻译范文2
下见小潭(通“现”)
【古今异义】
(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行当)
(2)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日光下彻(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像长蛇)
(5)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齿一样)
(6)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7)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8)四面竹树环合(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9)日光下彻(形容词作动词,深深透过)
【一词多义】
以:A.卷石底以出/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 (《送东阳马生序》)
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相当于“而”)(《黔之驴》)
C.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
D.无从致书以观(来)(《送东阳马生序》)
E.(先帝)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出师表》)
F.吾欲辱之,何以也(用)(《晏子使楚》)
G.可以为师也(凭借)(《〈论语〉八则》)
H.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依,按照)(《曹刿论战》)
I.而吾以捕蛇独存(因、由)(《捕蛇者说》)
J.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出师表》)
K.以啮人(如果)(《捕蛇者说》)
【重要句式】
(1)坐潭上〔坐(在)潭上,省略句,省略介词〕
(2)全石以为底(倒装句,应为“以全石为底”)
【重要词语】
(1)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
(2)俶尔远逝(忽然)
【重要句子】
(1)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戏。〕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文法提示】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
最突出的是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但又没有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资料链接】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美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就了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
【中考链接】
(2012陕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2)北堕小潭( ) (4)卷石底以出(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子鱼论战翻译范文3
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题型主要有:文学常识填空、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写法和思想内容理解等。从题型上看,主要考查理解和积累,对于感悟和运用考查较少。这样的考题难度不大,是课改后学生最不易丢分的一道大题,它和古诗词同为师生语文中考复习时的重中之重。可是受重视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好成绩的背后,丢失的是思考与运用。表面上古文化不绝于口,实际上却并未真正融于思想之中。究其深层原因,无外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但仍有令人惊喜的变化,笔者阅读了2011、2012两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比较中发现,中考文言文试题在稳中求变,在坚守文本的同时,有个别题型兼顾到文言文的现实意义。这类题型是文言文阅读题的突破,拉近了文言与现实的距离,而且题型灵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运用,促进了三维目标的达成。笔者把此类题型概括为“古为今用”题型,并根据其特点归纳整理为以下几类。
一、 明辨是非类
【考题再现】
(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曹刿论战》阅读题)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题型解析】
一般学习文言文时,教师都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主要特点。像《曹刿论战》这课,关注更多的是曹刿,然后才是鲁庄公。待提及到鲁庄公时,更多想到的是他浅薄的一面。这道题是让学生谈及鲁庄公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谓背其道而行之。细分析又在情理之中,世间万物都要一分为二去看待,鲁庄公虽愚,却善于纳言,有其虚心的一面。这样的问题虽教师课堂不曾问及,可学生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审视鲁庄公,完全可以作答。考题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复习推举】(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孟子·鱼我所欲也》与《墨子·贵义》对比阅读)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答题指导:1.准确的理解原文。一、二问作答要在原文中找答案,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2.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后一问,要带着对原文的理解,回到现实,把这种理解放到现实的社会中去衡量是非。看学生是非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
参考答案: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或国家的大义);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二、 举例概括类
【考题再现】(2012年甘肃省兰州市,《唐雎不辱使命》阅读)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题型分析】这道题把唐雎带出文本,并置于一个“古为今用”的情境中。这样的设置让学生重新认识了唐雎,唐雎不只是一个战胜秦王不辱使命的名士,还是“外交人才”的代表,像这样的人很多,古代的晏子、现代的。瞬间学生会把头脑中曾经零乱的外交人才与唐雎一起整理归类,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所帮助。学生的学习是积累、理解、运用的过程。只有把积累的知识,定期理解分类,才会条理清晰、触类旁通,有利于输出运用。而此类试题恰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打破古今界限,以一点为介,对所学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概括。
【复习推举】(2011年湖北省荆州市题,《行路难》与《出师表》对比阅读)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答题指导:1.找出原文中的典故,理解、概括主要内容。2.搜索头脑中积累的与所概括内容相关的成语和俗语。3.与原文比对,排查出最准确的一个。
答案示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三顾茅庐等。
三、 感悟精神类
【考题再现】(2012年广西桂林市题,《出师表》阅读)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题型分析】该题型是理解人物精神题型的升华版。对于第一问就课内文章来谈,学生在课堂上已知晓;若是课外篇目,稍难些,学生需先准确翻译课文,深入理解后,才可找到答案。第二问是对第一问的变形,要围绕第一问的答案来展开思考。这种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走出文本,由古人及己,让学生虚心学习前人的伟大精神,进而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复习推举】(2012年湖北省襄阳市题,《孙权劝学》与《送东阳马升序》对比阅读)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学习中悟出的道理。
答题指导:1. 细读文本,找出原文中人物学习方面的优点。如宋濂求学的刻苦,读书的艰难,求师的虔诚,吕蒙读书的广博等。 2. 围绕找到的优点,结合实际组织语言。3. 进入角色。答案是“我”“我们”怎样,而不是吕蒙和宋濂怎样。
答案示例:我们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获得成功。
四、 综合实践类
【考题再现】(2011年四川省达州市,《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对比阅读)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 。
【题型分析】此类试题融文言文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为一体,是中考文言文试题的一大亮点。它最大地发挥了文言文的实用性,由前几种的概括、思考、感悟层面,飞跃到了实践层面,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作答此类试题需找准关键词,其是连接文本与现实的点,本题的关键词就是“劝谏艺术”。学生要从原文中体会劝谏艺术,然后用以回答实践的综合题目。最后要注意综合实践题本身的答题要求,如本题属于口语交际题型,作答时要注意称谓、语气、情景等。
【复习推举】(201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题,《岳阳楼记》阅读)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一段介绍性的文字,使游客对岳阳楼有大体的了解。
子鱼论战翻译范文4
论文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从让学生通读全文到理解关键字、词、句这一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互动的方式完成。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并通过各种阅读形式体验作者情感,挖掘作品内涵,使学生受到文化素养的熏陶,提升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能力。
文言文的教与学是相辅而行的,语文大师叶圣陶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给方法,训练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指导自主学习
首先,定向,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例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作品时,我鼓励学生根据注释先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学习,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不求统解、甚解,力求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其次,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方面提出问题。再次是合作,这一步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翻译课文,可以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进行。如可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更正或补充。这样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其间,教师加以评价,肯定译的好的地方,明确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
二、教会综合比较
教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同义词的比较。例如“视”是近看,《曹刿论战》中有“吾视其辄乱”,“视”是“远看”,现代文还常说“近视眼”“望远镜”通过同义词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学会区别词义,从而确切掌握词义。
古今词义的比较。古今词义的差别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古今形同但词义不同:如《石壕吏》中讲“出入无完裙”。这个“完”作“完整”讲,跟现代汉语的“完结”的“完”(结束)词义不同。第二,古今词形式相同词义也好像一样,其实并不相同,如苟子《劝学》中的“劝学”,应当作“鼓励学习”讲,现代汉语的“劝”作“劝告”,“劝阻”讲。当然,古今词义也并非一刀切,要看有无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少常用的文言实词有很强的生命力,必须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另一方面现代普通话又常常采用一些历史性的或陈旧的词作为语素或构成熟语的一个词。如“完”在“完全”、“完美”、“完好”、“完璧归赵”、“完美无缺”等词中仍作“完整”讲,这对教学文言课文有很大帮助。
程度的比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得罪”是“获罪”(词组),程度重;现代汉语说“得罪你了”,“得罪”(词)只是“抱歉”的意思,程度较轻。
文言文的虚词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学时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虚词“之”,在“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中是“他”的意思,在“吾欲之南海”中是“到”的意思,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中是“的”的意思。
另外,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应了解一些相关的文言句式的特点。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并不是指除了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型,文言文还有一套独特的句式,这也需要我们对这些句式进行综合比较,理解其结构,准确译出内容。
三、训练语感能力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只知道一些词句的差异,并会翻译,我们学习文言文还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目标,为此,学习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
1.反复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通过诵读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记住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出来了。诵读越多,越能触类旁通。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可见,诵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把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其语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2 品味语言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1)品味“词”。学习《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如果从学习文言文知识的角度,教师会重点讲“清”的词义,然而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则应重点品评“清”的丰富内涵。柳宗元一再遭贬,心情抑郁,看到如此幽深冷寂的环境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吗?这“清”既是环境的特点,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这样品味,就能入情入理,深入到语言的内部,学生的所得也才是深层次的。(2)品味“句”。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唐雎听了秦王的威胁后,对秦王说:“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以死相拼,义正词严,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3)品味“段”《小石潭记》的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往来翕忽”等,表面上写鱼,细细品味这一段,又可感悟到处处体现了水的清澈。
3.背诵积累
文言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背诵量。背的方法很多但要讲究科学,首先,要口熟。其次,要利用支撑点,就是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记准若干昭示文意的关键语句,包括名句、佳旬以及连接上下文的语句,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第三,要掌握文章的思路,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特别要弄清楚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的一些特点。教师还可教给学生一些背诵的技巧,如古人行文时常用的结构修辞法和骈文、韵文等的特点来帮助记忆。文言文教学课堂上常进行这样的朗读背诵训练,日久天长,必能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
4.实践语言
子鱼论战翻译范文5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都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们传承着泱泱中华之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便不得不被重视。
但在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的处境却颇为尴尬。许多学生似乎对文言文学习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对文言文学习老是提不起兴趣,导致了文言文教学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老觉得文言文学习时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老是记不住记不牢,老师也苦于文言文教学费时、费力,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鉴于此,笔者想就如何引导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生利用已有现代汉语的积淀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果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利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活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活用现象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可以说,文言文语言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于词语的活用。根据笔者从教十多年的经验,在文言文翻译中,出现失误最多的就是当句子中出现了词语活用的时候,出现错误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没能够真正理解这种词类间的活用现象。我们先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1.“公将鼓之”中的“鼓”。(《曹刿论战》·左丘明)
2.“一狼洞其中”中的“洞”。(《狼》·蒲松龄)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愚公移山》·列子)
句1中的“鼓”本是个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是“击鼓”的意思;句2中的名词“洞”,在句中也作动词用,是“打洞”的意思;而句3中的名词“箕畚”,在句中却被用作了状语,应理解为“用箕畚”。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这种词类活用现象,在翻译时是极容易出错的。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用白话文中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种词语活用的现象,因为词语活用现象并非文言文的专利。如我们的校园里往往都会有一条这样的标语:“人人动手,清洁我们的校园。”这里的“清洁”一词,应理解成“使……清洁”,是典型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再看人教版教材的课文《社戏》中的一句话:“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句话中的“朦胧”一词也是典型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而且正是这种活用造就了语言生动的美和文章意境的美。
当学生真正理解了某一类具体的词语活用的语言现象后,再去把握文言文中其他类型的词类活用也就变得有章可循了。
二、利用现代汉语中的偏意复词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偏意现象
文言文中的词语偏意现象也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谓偏意词是指这样一种类型的词:它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一个复合词,但整个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构词的陪衬作用。由于初学文言文者对偏意词的这种特性缺乏认识,常常把两个词素同等对待、同时翻译,所以经常
出现误译的情况,于是便曲解了文章原意,有时甚至与原文要表达的含义背道而驰。
我们还是先看一些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几个例子吧:
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我们知道:句1中的“女郎”,是由“女”和“郎”构成的偏意词,只取“女”意,“郎”只起一个音节陪衬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句2中的“异同”,只取“异”意。句3中的“去留”,只取“去”意。既然只取一个词的意思,那为什么非要用两个词呢?原来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他们使用偏意词,是为了使语句结构完整、语气舒缓和谐,或是为了适应诗文音节需要,使句式工整,以增强诗文朗读上的美感。
事实上,现代汉语中又何尝没有偏义复词呢?如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国家”“人物”等都是偏义复词,其虽是两个语素并列,但其中一个语素意义消失,只在构词上起陪衬作用。“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再如动词“忘记”“死活”,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也是偏向一方的。熟悉了现代汉语中的偏意现象,再去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偏意就容易多了。
三、利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帮助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
成语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极具特色的部分,成语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古文中相承沿用下来的,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反复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可以说,成语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间一脉相承的血脉联系。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而成语中的某些重点字词的意思与文言文中的某些重点字词的意思可以说丝毫未变,它们简直就是文言文的生命在汉代汉语中延续的证明。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走马观花”中的“走”与“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中的“走”,都是“跑”的意思。
2.“悬梁刺股”中的“股”与“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中的“股”,都是“大腿”的意思。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的“已”与“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中的“已”都是“停止”的意思。
子鱼论战翻译范文6
一、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中借用过来,或由实词虚化出来的,因此,许多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在学习时,必须注意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别某个词在句中是实词还是虚词。可以说分清虚词实词是学好文言虚词的第一步。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中的“顾”,当“探望、拜访”讲,是实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中的“顾”,当“却”讲,是虚词。
二、辨明用法
虚词大都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它的意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夫”,在句首,是发语词。而“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中的“夫”,在句末,是助词。又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而”,是连接动词和宾语的;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中的“而”,却是表示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可见,同一个虚词,所表达的意义有时是不同的,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判断。不同的虚词又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如“以三保勇而多艺”(《冯婉贞》)中的“而”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中的“以”字,意义相同,都是连接前后部分的连词。又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中的“何”,与“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中的“胡”字意义相同。
因此,对待虚词需要我们随时留心,多加辨析,既注意同一个虚词的不同作用,又注意不同虚词的相同之处。
三、通晓古今
要了解虚词的作用,还应该与现代汉语比较,了解它的变化,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
1.有的沿用下来。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的“且”,今作“而且”“况且”讲。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中的“然后”,今天仍然作“然后”讲。
2.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作发语词;“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中的“者”,起停顿作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种用法。
3.有的意义或用法发生了变化。如“虽我之死”(《愚公移山》)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说;现在则与“但是”“可是”相照应,表示语意的转折。又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所以”,起提出结果以究其原因的作用,而现在则用于“因为……所以”的句式,只起表明结果的作用。
4.有的改用别的词代替。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何”改成“什么”;“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中的“乎”改成了“呢”;“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之战》)中的“兮”改成“啊”;“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改成了“唉”等等。
5.有的虚词从义训上转成别的词。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中的“顾”,当“却”讲,现在就用“却”了。又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中的“曾”,当“竞”讲,现在就用“竞”了。
四、特殊情况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值得注意:
1.兼词,它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诸”相当于“之于”的含义。又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中的“焉”相当于“于之”的含义。
2.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双音词,其古今意义不同。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中的“以为”的含义是“以此作为”,是两个单音词,现在是表示主观认为的一个动词。又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与妻书》)中的“以及”的含义是“由此推及到”,是两个单音词,现在是一个连词,相当于“和”的意思。
3.文言文中有虚词连用的情况,这连用的词起主要作用的是最后一个。用在句首的,如“噫吁,危乎高哉”(《蜀道难》)这是三个叹词连用。用在句尾的,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三个语气词连用。
五、体会语气
对于文言虚词,如果我们能多读书,归纳出它的用法,并借助工具书,从上述几方面作些分析,就能基本上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也就能体会到它所表达的语气。体会虚词与句子语气的关系,有以下两点:
1.体会虚词本身所表示的语气。如“庶竭驽钝”(《出师表》)中的“庶”,表示希冀的语气。“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何”,表示反诘的语气。“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中的“也”,表示判断的语气,等等。可见,关于这一点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2.注意全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其中的“乃(竟然)”字用在句中表示惊叹,作者强烈地反映出了一种“桃花源”般的仙境;而“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垓下之战》),项羽说这句话败局已定,他不甘心失败但又无可奈何,所以“也”的语气应是愤郁而悲凉。又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表达的是十分赞赏、肯定的思想感情,“者也”连用的语调应该是十分的肯定;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表达的是盼人警醒的心情,“哉”的语调应该是高扬的。由此可见,同一个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可以不同,这种差别只有根据语言环境去细心揣摩,才体会得出。体会虚词在语气上的作用,往往对文句的理解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阅读训练一】
石油
沈括
、延①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②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
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延:宋代、延路下属的延安府、州、坊州保安军、绥德军、银州。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沈括任延路经略使。②齐、鲁:今山东地区。
探究练习
1.下列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于水际 水际:水边
B.颇似淳漆 淳漆:清漆
C.松山大半皆童矣 童:儿童
D.旋卓穹庐学塞人 旋:很快、不久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
①试扫其煤以为墨。()
②遂大为之。()
③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
④自余始为之。()
3.请你补出下列句子所省略的成分。
①乃采入缶中。 ②试扫其煤以为墨。
③颇似淳漆。
4.填空。
古代对石油的称谓不一,如文中的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然而,“石油”最早是_______(谁)赋予的名称。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②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
【阅读训练二】
董遇谈“三余”勤读
陈寿
人有从学者①,遇②不肯教,而③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从学者云:“苦渴⑤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⑥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董遇传)
[注]①人有从学者: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②遇:指董遇,东汉人。③而:却。④见:同“现”,显露出来。⑤苦渴:苦于……。⑥时:此指一年四季。
探究练习
1.下列句子与“人有从学者”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村中少年好事者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环村居者皆猎户
2.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见”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才美不外见
C.我见相如必辱之D.冀君实或见恕也
3.下列句子与“冬者岁之余”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亚父者,范增也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刘备,天下枭雄
4.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与“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B.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C.云霞明灭或或睹D.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5.以下几种说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代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
②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
③阴雨是白天的多余时间。
④“岁之余”是最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放在“三余”首位。
⑤“夜者日之余”时间段相对较“岁之余”短,但积累起来也不少,所以排在“三余”第二位。
⑥“时之余”由于时间并不固定,所以排在“三余”最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讲练之虚词》
阅读训练一:
1.C(童:没有草木的山。) 2.①做②制造③是④利用3.①乃采(之)入缶中②试扫其煤以(之)为墨③(石油)颇似淳漆4.脂水;石漆、石脂水、猛火油;沈括5.①这种墨(石油)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②制造这种石墨的人,大概还不知道石炭烟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