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范文1
端午节是我青葱少年的企盼,吃粽子,喝雄黄酒,额上还被父亲划上一个大“王”字。入得午宴,少不了吃五红:黄鳝、苋菜、鸭蛋黄、龙虾、黄瓜,在回味美味佳肴中品咂着母爱的温馨。傍晚,总爱到青弋江看“龙舟竞赛”,赛手一色的白头巾,红衫衣,灯笼裤,一双双手紧攥木浆奋力齐整地划着,还喊着号子“冲——冲!”岸边人声嘶力竭鼓劲加油。夺冠的队员个个戴花披彩,好不威风。夕阳西下,余兴未尽的我随父回家,我问父亲为什么不早点开赛,他告诉我:端午是毒五月。正中午太阳毒不能出门,我们边说边走,不觉来到深巷,父亲指着家家户户门楣对我说:你看哪家门上都插了菖蒲、艾草、石榴花、龙船花,这就是为了“避邪”。父亲说他们小时候在乡下,大人很讲究“避毒驱邪”,他说江北人端午节还有“丟灾”活动,家家门框上贴有葫芦花,上刻五毒即蝎子、蜈蚣、壁虎、蛇、蛤蚧,贴在一张纸上。端午一过就统统摘下扔到门外,完成“丟灾”活动。你妈妈小时侯每逢端午,外公外婆总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戴石榴花用以辟邪。你妈妈嫁到我家后,每逢端午她都要回娘家,用绫罗制成小老虎、桑葚、樱桃等用彩线穿成串悬在钗头,简直成了“唱戏的彩旦”啦!当时乡下习俗就是如此,小孩子也是这样,还要用艾叶泡水洗澡意在消毒避邪。
父亲是个饱学之士,他还给我说了许多有关端午的故事:大诗人屈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最后投江而死。端午节人们投粽子到江中就是表达了人们企盼江中蛟龙、鱼虾不要吞噬诗人的尸体,江上龙船竞渡也是为了造声势,赶走蛟龙。他还说了“白蛇传”的神奇传说,至今,我心里对许仙与白蛇娘娘的爱恨情仇记忆犹新……
少不更事的我,懵懂感受到端午节好玩,有吃有戴还看龙舟比赛听故事。随着岁月的沉淀,知识的积累,我如今已成了老人,越来越深地体味到端午节的深刻文化内涵。每当吃上爱人包的粽子,我就情不自禁吟上唐代诗人元稹的《表夏十首》的诗句:彩镂碧筠粽,香梗白玉团。津津有味的粽子吃进肚里,暖遍全身,它可是爱人将爱和情一齐包进我的心房。如今过端午节,每当在姑溪河畔目睹诗城龙舟比赛时,我就想起了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不朽诗作《离骚》《招魂》《天问》,篇篇似座座丰碑矗立亿万人心间。我为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所感佩,为他救国无门的痛苦而忧伤,更为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得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饶精神而震撼。每逢过端午我总一遍又一遍吟诵屈原的诗作,一次比一次感受深刻。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范文2
一、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
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设民俗文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
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
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三、组织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范文3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目前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其中,与香有关的名称就有好几个,例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端礼节
按照湘南地区古代的风俗,于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另外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都与香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J《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挂草药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像宗懔(音:凛)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音:瓤)毒气。《荆楚岁时记》又一则: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穰毒气。
还有一些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小贴士:
香包的制作方法:
艾叶30g、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薄荷20g 。
药料研末,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
孕妇慎用。勿直接接触皮肤 。
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现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过中秋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这天,待到月圆时,人们便在皓月当空下,摆起香案,放上香炉、香品,供花、及其他供品,先行焚香礼,再祈求月神保佑。
古时,焚香拜月基本用香丸、香粉居多,直到明朝以后才逐渐使用线香,祭祀用香的形式也有很多,例如:焚香、浴香、涂香等,涂香是极细的粉末状,可以将其涂在手心里,或者四肢、前胸,也可在道场中扬撒。
重阳节
王维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指的重阳节的习俗,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看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臂上佩戴茱萸囊、饮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范文4
【探寻节日渊源,看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而这些充分说明了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1.春节又叫做过年。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和地下的地王菩萨。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年”。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动了。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年”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年”就一合。比象还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神农把装“年”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神农除“年”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人们还会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2.据史料记载,秦末就有 “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 (太乙: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武帝时,“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传说最早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4.端午节的渊源有好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开始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祈求平安幸福、以月寄情的一种形式。
【探寻节日文化,看中国民俗魅力】
活动一:对联
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里都有对对联的活动。节日期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那充满祥和喜庆气息的对联。对对联,春节最为壮观。有一个故事就是讲春节写对联的:
清朝某年除夕晚上,乾隆脱了龙袍,换上便服,走出皇宫禁院,到三街六巷看老百姓怎样过年。他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户户挂彩灯,贴对联,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戴新帽,一派升平景象。他走着走着,只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对联,于是便轻轻敲开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只正在纳底的鞋子。乾隆没客气就进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小鞋铺,炕上放着几双鞋,桌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鞋楦,墙上挂着粗粗细细的麻绳。乾隆在炕边坐下后,问:“老人家,生意不错吧?”老头说:“我是一个老头子,挣得那几个钱混住嘴巴就行了。”乾隆又问:“过年了,怎么不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呢?”老头儿说:“红纸是买回来了,但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自己怎么写?”乾隆一听,忙说:“你要不嫌弃,我就给你写一副吧!”“那敢情好!”老头儿说完,忙到隔壁借来笔墨纸砚,又拿出买回的大红纸,裁了裁,乾隆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横批写什么呢?乾隆帝一时没有想出来,老头看着对联十分高兴,说:“如今乾隆当朝,天下太平,百姓都托皇上的福,安居乐业,横批就写‘天下万年’吧。”乾隆听了龙颜大悦,挥笔又写下了这个横批。老头儿当晚就把对联贴了出去,乐得一夜没睡好。
【请你参与】
1.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王羲之巧防“盗”联
据传,某年腊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迁居浙江绍兴。春节将至,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儿子贴于门口。不料刚贴出去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他又叫儿子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盗”走了。眼看要过节了,门口仍空空无字。王羲之的妻子很着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取过笔墨,又写一联。写好后,他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两纸“半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再来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 ”,“ ”。街坊看了,无不称妙。
2.下面是有关端午的对联故事,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3.(2012年湖北咸宁卷)
同学们,你知道吗?今年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插艾叶 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②有同学不喜欢过端午、中秋节,而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为此,班级专门召开一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2—3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揭示主旨的开场白。
活动二:猜谜语
猜谜是中国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娱乐活动。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同时也享受猜中谜语后的快乐。特别是在节日里猜谜语,会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随行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活动三:诵读古诗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可谓雅俗共赏。
1.写春节的古诗首推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旦之日的感怀之作。当时他位居宰相之位,正在全国推行新法,此诗正是以欣喜的心情,描绘了新法实行后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那踌躇满志和志在必得的心态。它既写出了元日的民间风俗,又通过对风俗的描写语义双关地表达了他对新法的评价,并反映出一个政治家的观察视野。
2.最能够表现出元宵节热闹非凡的诗应该当属唐代大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杜牧的“清明”诗可称为清明节祭祀扫墓的经典之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再现了清明时节扫墓时的雨中景、雨中情;抒写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的情怀。诗画合一,清新自然。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则记述了清明无人扫墓的情形: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这首小曲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凄凉情景和氛围。
4.唐诗中吟咏端午节盛况的也有不少。文秀的《端午》一诗,不仅反映了端午节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挂上了钩,还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其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屈为屈原。堪笑汩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读后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5.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大家所熟知的诗词之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代表意象,展示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请你参与】
1.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中秋。当时诗人任徐州刺史,见到胞弟苏辙,方作此诗。请对该诗做简要分析。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咏月的诗句经常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2009湖北荆州)中秋赏月(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品读节日美文 传承民俗文化】
在节日里徜徉
有的日子,值得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l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整合;利用
语文教材的丰富性与内容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发展各种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与拓展,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充分进行利用,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把握教材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依托与基础,教师要在教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活用教材的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由于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要抒发的情感是相似相通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先利用每一单元的导语,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比如,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语提示:本组课文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根据课文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并将其进行整理,在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学习结束后,我组织了一个以“美丽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或是自己搜集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见闻,使其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信息以及课文的特点,开展综合性活动。比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前,先让学生阅读了少儿读本的《三国演义》,让学生先弄明白草船借箭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周瑜与诸葛亮的性格特点,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对课文的理解也很透彻。在这堂课结束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以“走进三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或是为学生介绍自己感兴趣或是十分欣赏的部分,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展开讨论,使每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把握好教材的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与联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整合学科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整合学科资源不仅仅指学科内的资源整合,还应该包括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学科内的资源整合即利用语文学科课文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课文“长城”时,教师可以将“颐和园”与“秦兵马俑”这两篇文章与该课文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我国世界遗产的宝贵之处,并且将“北京故宫、天坛、承德避暑山庄、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作为补充资料与课文进行整合,学生不仅受到文化的熏陶,还能增强对国家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国家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科间的知识融合,即利用学生学习的各科课程,将其与语文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各科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学习。比如,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和自然常识教材中的“桥”,为学生设计以“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即让学生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等渠道获取与桥有关的资料,并了解古今中外的著名桥梁,并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座自己喜欢的桥的模型。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因此,整合学科资源,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部分。
三、丰富学生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从生活中浓缩而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比如,在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后,学生了解了孔子的一些事迹,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端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意义等,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其爱国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进行诗朗诵、办板报等。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教师不仅要自己善于发现,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比如,若是下雨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有关描写雨的诗句或是歌曲,学生在充满意外与惊喜的课堂中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质量的提升。
总之,要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与手段,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将其充分利用,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综合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唐诗 古代体育活动 解读
唐朝是我国一个盛世的封建王朝,为我国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生活的繁荣昌盛孕育出了我国古代最为璀璨夺目的诗歌文化,至今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唐诗被广大人民所传诵。与此同时,体育活动在唐朝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普及和发展,所以在很多的唐诗里面我们都会读到关于古代体育活动的句子,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古代体育活动的繁荣状况,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体育发展状况。
一、关于唐代体育题材诗歌的总体概述
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众多的研究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的,更多的是探讨了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很少有人从古代体育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和研究,对其中的关于体育活动的描述进行评价和衡量。通过对唐诗的阅读和分类,我们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关于体育活动的描述,很多作者都是选取体育活动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比如诗人韦应物的诗歌《寒食后北楼作》:“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简短的几行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了将士们在寒食节的时候进行蹴鞠的热闹的场面;唐代诗人张建封在诗歌《竞渡歌》中用“飞万剑、鼓声似雷”为我们描述了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进行龙舟竞赛的壮观场面和激烈的划舟场面。在唐朝,踏青、荡秋千和蹴鞠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体育活动,在众多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像这样的体育题材的诗歌不胜枚举,同时从这些诗歌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出古代劳动人们的体育活动的盛况。
二、体育题材的唐诗的主要分类
(一)球类体育活动在唐诗中的体现
球类活动在唐朝受到了王室和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就连妇女也十分喜爱这一活动,唐朝的球类活动主要有马球,蹴鞠和步打球,所以在唐诗中有很多关于此类体育活动的描述,这样我们也可以推想球类活动在唐代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王建的诗歌《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中:“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君臣不作多时别,收尽边旗当日来。”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代打马球的规则,如果是皇帝参与了马球赛,那么第一球必须由皇帝来打,皇帝在打马球的时候,不仅要有王妃贵族的注视,同时还要有龟兹乐曲来助兴,从这诗歌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当时马球上运动健儿的矫健身影和旁边人群的欢呼声。
(二)射箭体育活动在唐诗中的体现
中国在很久之前就出现了弓箭,在原始社会时期,射箭是人们狩猎的有效方式,对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弓箭经过逐渐的演变,转化成为人们战争的武器。在古代,射箭被当做战争中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射箭具有攻击距离远,杀伤性强的特点。
在我国的唐朝,在朝廷所举办的科举考试中,射箭是武举中的必考科目。所以在唐代,许多妇女都有机会参与到射箭的运动中来。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中就有对当时宫女射箭的描写,杜甫在其所写的诗歌《哀江头》中写道:“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三)棋类体育活动在唐诗中的体现
在唐朝,围棋运动也受到了许多僧侣的喜爱,在唐代的许多关于体育题材的诗歌作品当中,许多是描写僧人下棋时的场景。在白居易所著的《思渭村旧居》一诗当中提到“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许多诗人墨客都把围棋作为自己喜爱的休闲娱乐的方式。例如张乔所著的《咏棋子赠弈僧》和白居易所著的《池上二绝》等等,在这些诗歌作品当中,都对僧人下棋时的专注和闲适的场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
三、体育题材的唐诗中看古代体育的盛况
(一)唐代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
我国唐代时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繁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既有之前已有的体育项目,又有唐代独创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类别也是丰富多样。例如在唐代的球类运动中有蹴鞠、马球和步打球等;唐代的休闲运动项目包括荡秋千、踏青划船以及放纸鸢等;唐代的技术类体育运动包括有射猎、武术和围棋等。在这个时期有许多诗歌的内容都是和体育运动相关的,例如唐代的诗人张建封所著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中就对军队当中的将士进行体育活动做了详细的描写,将士把作战时的策略合理运用到了球类的运动当中,体现出那时将士们高超的竞技水平。在马戴所著的《射雕骑》一文当中,对当时少数民族射手精湛的骑射技艺做了描述。在王建所著的《秋千词》当中,对少女荡秋千时的欢乐心情与动人活泼的场面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在元稹所著的《有鸟二十章》一文中,对儿童放风筝时的情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的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并且受到了男女老幼的共同欢迎。
(二) 唐代的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
在我国唐代的体育活动当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庞大,职业遍布各行各业,所以说唐代的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体育活动有着极大的热情。在唐代,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新兴的体育活动层出不穷,并且在这些体育活动当中按照等级、年龄、性别、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比如唐代诗人张建封在诗歌《竞渡歌》中用“飞万剑、鼓声似雷”为我们描述了全国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进行龙舟竞赛的壮观场面和激烈的划舟场面。
(三)唐代的女子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我国唐代时期,社会思想比较开放,很多女性得以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当中,这就极大地扩充了当时体育运动的人群。在唐代,女性在社会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女性的活动不会受到限制。在这个基础之上,唐代的社会中又盛行体育风气,所以很多的女性也加入到了体育运动当中。如王国维的诗歌《寒食城东即事》中描写古代女子体育活动的名句“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从这个诗句中我们可以得知踏青、荡秋千和蹴鞠都是比较受女孩子欢迎的体育活动。在诗歌《岳州观竞渡》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在岳阳举办的声势浩大的龙舟竞赛体育活动,比赛的氛围紧张,扣人心弦,场面热闹非凡,江边更是人山人海,在江边还有歌女在为比赛进行献艺表演,以此来为自己所支持的队伍助威呐喊,为了提高队伍的士气,女子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
四、结语
文学作品是古代劳动人们取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艺术性的升华和记录。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里面蕴含了众多有价值的文学史料,通过对唐诗中体育题材诗歌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对古代的体育活动有更多深刻的了解,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余清风、张宝强.唐代体育诗歌的勃兴及其原因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04).
[2]刘秀萍.对古代体育文学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11).
[3]黄鹂、孙义良.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审视中国体育文化[J].体育科学,2008(02).
[4]刘博、张保强.唐代女子体育的盛况及其原因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