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在基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活力在基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活力在基层

活力在基层范文1

事先,由生活委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收齐烧烤需要出的费用。而后班委开会策划详细具体流程和实施方案。

当天上午,本支部计划兵分三路。一路在生活委员的带领下,我与班里几个“壮丁”开始了采购活动,考虑到大众口味与大家的厨艺,我们将食物的种类的挑选定义在简单与好吃的选择上。于是,鸡翅与肉丸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的首选目标。到达江湾市场,在几番挑选之后,我将主要的鸡翅与肉丸成功采购。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就是平日里极为内敛的杨阳同学原来有着一种“化腐朽为神奇”之力,其本人的砍价功力可谓无人能及。

第二路则是由支部里的剑凤同学带队到华润万家购买烧烤中除食物以外的必备物资。在之前,我们都准备好详细的清单,集思广益,不漏下任何东西。此对购买分量上没有第一队那样来的繁重,但是却是讲求精细活。东挑挑西捡捡,时时看着购物单不能落下一样东西。最后,第二路小队与第一路小队同时一起过去晓港烧烤场。

第三路分队则是支部里剩下的其他成员,负责带上一些烧烤可能要用的、宿舍也有的物品,最后出发,径直到达烧烤场布置和安排好一切,等待我们一、二路分队的到来,就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烧烤活动!

经过一番事前工作之后,于是,烧烤活动按原定的11:45开始了。起火,始终是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在历经酒精、炭精、食用油等起火方法之后,我们想出了一个最佳方法——借火。此次我们派出“受挫力”最强的陈刚同学去借火,果然,他不负众望,在辗转于几处烧烤处之后,通过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顺利借到了火。

解决了最为困难的起火问题,便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抢食”活动。高分子092团支部的男生们此时就发挥了他们的“狼性”,而女生也不干示弱,纷纷加入“抢食”行列。此时,大家都沉浸在手中的美味中,对外物都全然不理。

看,男生都盯着手中的食物,连身旁的美女也无暇顾及。美女更是狼吞虎咽,“吃着嘴里的,看着手里的。”不仅两手都拿着烧烤叉,连烤炉旁边的空位也放着额外的正在烧烤的食物。

烧烤在简单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着,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中午时间。没想到阳春三月的天也会那么凉快。从头至尾,这里都充斥着大家的欢笑声。本次烧烤,出了不少佳品“出世。一下便是我们大家公认的最佳之品。

活力在基层范文2

[关键词]记者 基层 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48-0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期间,全国新闻单位将根据要求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基层的新闻媒体也纷纷对“走转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在采编写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县、乡、镇、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对人物和事物进行深入挖掘。作为一名记者,身后脚印的深浅可以直接反映出新闻作品的高度、深度和思想的厚度。采访之路的远近,能丈量出来他眼界的高低和文字的风格。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可能把采写的稿件和新闻当成了“作业”,但“作业”与“作品”之间仅是一字之差,无论是在采写、制作的过程之中,还是从完成后的效果来看,都是大相径庭。一字之差,就让认知相差了一个层次。既然是转作风,改文风,那就是要不拘一格,用多种文体来展示鲜活人物。根据采访题材来确定文风的改变,我们甩开了思维束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见闻、自己的见解。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走基层活动就是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让我们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用群众话说群众事,这是改文风的题中之义。

我理解“走基层”不是“下基层”。“走”是行走在基层,是一种状态,而以前我们的“下”基层,是相对于“上”而来的。当有上下之分,就没有平等交流之分。但是走就不同了,一个“走”字,让记者深入群众中去,行走于基层,才能真正地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传达出真的社情民意。而这样,群众心中才能接受我们。

著名作家曹靖华曾经说过:“采得百花酿蜜后,智慧花开斓如锦”,说的意思就是在采访过程中,就好比蜜蜂采花酿蜜,十分艰苦,不能有半点的马虎,更走不得半点捷径。转作风,记者才能真正实现为“记”者。走出来的好作品,转出来的好作风,改出来的好文风,成就出了好新闻。下基层的潜台词就是要求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全国新闻战线的同行和前辈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在走基层活动中,更要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入脑入心。通过“三贴近”的新闻理念以及记者的新闻实践行为,将“走基层”中的新闻来源挖掘出更多更大的潜藏新闻价值。做到热爱生活、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对任何事物敏感,走在时代的最前面,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报道,做出有内涵的作品。

在“走基层”活动中,将自己的业务技巧进行进一步增强,提高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个人认为在“走基层”活动中,由于“主题先行”,往往是为了下基层而下基层,对基层不熟悉,找不准也抓不好内涵丰富的选题,造成做出的东西总是有那么一点点欠缺。

在采访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出执政之基在基层,人民群众在基层。基层就是新闻的主战场。

提倡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事业新形势新要求。身沉基层,心系群众,不只是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世界观问题。作为与百姓零距离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真正把重点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在基层,把心操在基层,把劲使在基层,为百姓的基层生活鼓与呼。真实地再现老百姓的心灵世界,赢得民心。

我想在下一阶段的“走基层”活动中,在准备选题时,并不需要急着去往某地,而是先在家里做好贮备,利用相关的资料,对所去的地方和实际情况做深入了解,避免到了现场后“抓瞎”来掩盖我们内心的缺失,多关注细枝末节,抓好深度报道,让整个身心都走进采访对象生活的点点滴滴。

活力在基层范文3

摘要:本文围绕提升火灾现场疏散救人能力,从战前准备工作、现场处置对策、行动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就提升基层消防部队火灾现场疏散救人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火灾 疏散救人 对策行动要求注意事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火灾也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恐怖性、危险性等特点,这为我们的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们一些基层消防部队在战斗力生成上、在训战结合上、在火灾现场处置能力上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在火灾现场如何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科学有效地疏散、营救被困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人员伤亡,仍然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笔者实践,就如何提升基层消防部队火灾现场疏散救人能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战前准备工作

(一)培养官兵过硬心理素质

火场上,高温、浓烟、噪声等的刺激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危险, 因此,基层消防部队平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提高指战员在火场上的心理适应能力,为顺利完成各种复杂、困难、恐怖、危险情况下的灭火救援任务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

(二)科学制定疏散救人预案

基层消防部队应当根据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重点单位、主要建筑类型、主要灾害事故等情况,科学制定疏散救人预案,平时多进行演练,火灾发生时按预案有序地组织疏散救人,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疏散救人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疏散的组织和分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数量及分布、不同部位的疏散路线、疏散救人所需的消防车辆和技术装备、需要调集的各种协同力量等。预案的制订要经过现场演练论证,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应对措施,要进行反复推敲,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战性。对预案的演练要结合不同单位的不同特点,加大高风险、高难度时段的演练力度,提高部队现场处置能力。

(三)组织开展专业训练

1.“六熟悉”训练。开展“六熟悉”训练要在落实每周训练日制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防消结合。基层大队在开展工程验收、监督检查以及专项治理等工作时,要组织中队干部、战斗班长一并参与,方便中队官兵对辖区单位的内部情况进行熟悉,特别是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内部结构、重点部位、疏散设施和通道、灭火设施等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2.救助技能训练。火灾中营救被困人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导被困人员经由疏散通道到达安全地点。但是在常规疏散通道被烟火封闭或被困人员丧失独立行动能力的情况下,就必须由消防人员利用各种装备器材进行救助逃生。因此,平时开展救助技能训练对于火场有效抢救人命非常重要。

3.破拆、排烟训练。火场上为了更好地实施灭火、救人行动,往往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破拆,对浓烟场所进行排烟处理。破拆、排烟专业性都很强,需要指战员具有较为丰富的建筑力学、燃烧学知识。因此在平时必须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和训练。

4.现场急救训练。火场上,很多被困人员由于受到烟火侵袭或其他伤害而丧失独立行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消防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肺复苏、包扎、止血、固定肢体、伤员搬运等现场急救技能,以便对丧失行动能力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科学配置技术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装备对于有效扑救火灾、有效疏散救人至关重要。在技术装备的配备上,应在客观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辖区主要灾害事故为导向,注重实战、实用,实现技术装备的优化配置。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官兵的创造性,鼓励结合实战进行装备革新发明。

(五)完善基础训练设施

无论心理素质的锤炼还是技战术素养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实战来实现。平时,就应该尽量接近实战进行高难度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按照实战状况完善模拟训练设施,如烟热训练室、深井救援装置、化工装置等等。模拟训练设施建设耗资巨大,可以采取片区合建、分建轮训等形式。

二、火灾现场疏散救人

(一)合理调集力量

合理调集力量是有效控火救人的前提。按照《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的要求,组织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要在第一时间调集足够警力和有效装备。调集力量时,首批灭火救援力量要基本能满足疏散救人及控制火势的需要,宁多勿少;在装备的调集上,要以破拆、排烟、个人防护、登高、救生等装备为主。 应采取多点调派的形式,确保救援力量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

(二)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是成功抢救人员的基础。火灾现场遇有人员被困的情况时,救援人员要通过喊话、展示条幅、灯光照射等形式,告知被困人员自己已经被发现,要保持镇静、等待救援,不要采取极端行动。遇有情绪特别激动的人员时,要设法将作战人员送至被困人员身边或者就近位置,与被困人员共渡难关,达到稳定其情绪的目的。

(三)实施有效救助

1.引导疏散。救援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后,应通过询问知情人、外部观察、内部侦查、视频监控等形式,迅速掌握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受烟火侵袭状况、受伤状况以及各个疏散通道的可利用状况。对于有条件进行引导疏散的,要果断派出攻坚小组,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到达被困人员所处位置引导被困人员疏散。

2.内攻救人。在引导疏散无法实施的情况下,要通过内部强攻,强行打通安全通道疏散救人。内攻救人实施以前,必须查明疏散通道或者楼梯间被封堵的原因,如烟火封堵、门窗变形、建筑构件塌落等,以便采取正确的内攻措施;还应充分考虑内攻对被困人员安全状况的影响,如水枪、水炮射流对烟火的驱赶是否会加剧对被困人员的侵袭、是否会造成建筑构件坠落砸伤被困人员等。

3.架设外部疏散通道。当内部燃烧猛烈,救援人员短时间内无法对被困人员进行有效救助的情况下,应果断架设消防梯或登高车,或者使用缓降器、安全绳,从外部疏散营救被困人员。无论是架设消防梯还是利用登高车、缓降器、安全绳,都要保证救生点以及整条救生路线不受火势威胁、不受浓烟侵袭。

4.铺设救生气垫或软着物救人。对于所处高度10米以下的被困人员,在情况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在适当位置铺设救生气垫或海绵、棉被、稻草等软着物,供被困人员跳下逃生。软着物铺设的厚度和范围要适当,以免被困人员未跳在软着物上或缓冲效果不明显而受伤。

三、火灾现场疏散救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搞好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搞好救援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是完成疏散救人任务的重要前提。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和疏散救人的任务大小、难易程度确定。疏散救人行动前,救援人员要对所有的个人安全防护器材和装备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不得带任何有问题的器材装备实施战斗行动,以免发生事故。

(二)坚持速战速决

疏散救人行动和灭火战斗一样,必须坚持速战速决。所有参加疏散救人行动的救援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展开疏散救人工作,用最短的时间疏散抢救出最多的被困人员。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疏散救人措施

在实施疏散救人行动中,救援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疏散救人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困人员疏散抢救出来。一般情况应多种方法并举,多层面、多方位同时、内部和外部结合、疏散和救助同步,以实现疏散和救人效果的最佳化。

(四)反复进行火情侦察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火情侦察要贯穿战斗行动始终,要坚持全面、认真、不间断地实施火情侦察,以及时获取真实、可靠、最新的火情变化信息和疏散救人行动进展情况,为指挥员及时调整力量部署、变换疏散救人方法、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行动结束后,必须对火场进行“地毯式”的搜查,防止遗漏被困人员。

(五)科学实施破拆和排烟

破拆点的选择、排烟方式、方向的确定都要慎重,防止因破拆、排烟不当造成建筑物倒塌或者火势蔓延扩大。

作者简介:

活力在基层范文4

加强基层工会的建设程度,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是我国工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但是在这之前必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也就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到企业发展上。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我国相关的发展要求,以工会组织的建设工作为基础,以工会组织的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工会职工成员的具体评价为主要标准,以社会中企业的发展目标为目标,尽最大的努力推动我国的企业工会建设程度。对于社会中不同类型不同发展目标的企业,要进行准确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把握其正确的发展情况和改革状况,对企业中的在职员工面临的困难有准确的掌握。还要对企业工会的工作有具体的策划和目标,发现工作的重难点,找到企业工会工作的主要发展思想,把实际工作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强基层工会的建设程度,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建立起完整健全的企业工会建设。面对不断扩大的进城务工群体,企业工会建设要积极发展应对策略,不断增强工会在目前环境下的工作凝聚力。

二、提高维权能力,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

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这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工会基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工会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及团场政策规定,理直气壮地切实履行好维护的基本职责,才能得到所在单位职工群众的认可,才能把职工群众有效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工会基层组织还要从实际出发,履行好其它社会职能。工会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与全面履行其它社会职能是统一的、包容地,而不是排斥的、对立的。我们既不能一讲突出维护职能,就以为是不要履行其它职能了,也不能讲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就以为是不要突出维护职能了。基层工会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去开展工作,要善于把维权融入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全部过程,并通过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来提升维护效应。

三、加强基层工会的建设程度,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国在发展基层工会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基层工会的建设程度,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目前需要进行有效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必须有效的坚持党的领导,在工作建设的同时努力争取到我党行政上的支持和重视,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工会活动的完整可行性,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改制程度和发展脚步。二是基础工会的建设发展必须围绕工会组织发展的大局,在工会开展一系列关于职工的活动时,基础工会建设必须尽最大可能做好协调工作,提高工会阶层之间的活力,发挥出正确有效的基础工会工作价值。三是要提高我国基层工会的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完整性,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工会的民主程度,才能确保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完整性,对于基层工会中的诸多管理考核制度必须要强化审核,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让基层工会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广大职工真实热爱的组织,成为职工们“家”,为职工提供规范化的组织场所。

四、总结

活力在基层范文5

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重视基层、活跃基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工会基层组织的活力呢?

一、夯实自身基础

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的主题,服务大局,紧贴中心。工会要更好地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夯实自身的基础至关重要。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和实践者。目前,工会基层工作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非公企业迅猛发展,新建企业与日俱增,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涌现,使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的任务越来越重。新经济组织建会难度加大,空白点、盲点增多,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的发展与其工作基础薄弱的矛盾十分突出,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普遍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工会基层工作又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强化固本强基的意识,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促发展的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加强基层工会工作做为基层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版权所有

二是建立健全工会基层班子,切实按照《工会法》的要求选出职工群众信得过、能够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的工会组织班子。

三是加大建会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手段、多渠道,加大依法建会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队伍中来,最充分地把工会的活力激发出来。

二、全面履行工作职能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层职责,这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要适应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工会基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基层工会只有按照《工会法》的有关要求,理直气壮切实履行好维护的基本职责,才能得到所在单位、职工群众的认可,才能把职工群众有效的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工会基层组织还要从实际出发,履行好其他社会职能。

针对当前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着力抓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要把推进集体合同制度与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有机的衔接起来,并用集体合同调整规范劳动合同。二是积极协助政府加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续保、征缴、清欠工作力度,努力为政府分忧,为职工解难。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调整劳动关系的机制,维护好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方面的权益,积极调查、干预拖欠职工工资,随意加班和克扣加班费情况,规范工资支付,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四是密切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困难,积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工作。

三、推进群众化、民主化进程

活力在基层范文6

关键词: 工作创新; 员工积极性; 调动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85-02\

当今时代,是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推动发展的时代。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显得格外重要。为此,2011年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指出,技术创新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支撑,要下功夫努力抓好。

那么,作为烟草行业的基层企业,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人”这个核心因素。技术创新,需要多种资源,但缺了“人”这个关键资源,其他资源都成不了资源,也就不能推动技术创新,更谈不上推动企业发展。为此,抓好技术创新,就要把人作为核心因素,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让“人才”永远处于“第一”位置:一切为了人才成长,一切服务人才需求,不仅让其体面生活,而且让其快乐工作,全面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一、基层工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不断提高,也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特别是一些实用性技术成果诞生在基层单位,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技术创新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笔者认为,制约基层工作创新关键是人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由于激励机制、员工素质等因素,导致队伍活力不足,员工创新意识不强等,致使基层单位创新成果不多,技术含量低等。

(一)员工素质制约创新质量。随着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技术、办公自动化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全行业建立应用起来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工作平台。面对这个工作平台,基层员工业务技能断档,特别是40岁以上的“老同志”对信息化技术不能熟练操作应用,致使产生“马上内退,不学了,让年轻人干”的消极怠工情绪,而刚进入行业的高学历年轻职工,拥有技术手段而没工作经验,造成部分工作岗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工作只能按部就班,致使基层工作平铺直叙,创新亮点不多,就是打造的创新亮点,技术含量也不高。

(二)思想观念固化创新思维。作为基层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一线,外出参观交流机会少,眼界单纯,启发熏陶较少,思维模式单一,大多数同志认为只要按照岗位职责流程,做好日常工作就可以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现象,只是埋怨塞责,而不能从改变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流程等方面,想办法、议措施,久而久之,工作创新意识逐渐淡化,造成基层工作创新亮点不多。

(三)工作环境限制创新进展。在基层人员岗位配置上,还需进一步明确细化。随着行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工作的精细化、痕迹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业务股室内部管理人员严重缺编,目前人员岗位编制没有为各股室编制内勤。另外,县级综合办公室对口部门太多,人员兼职太多,办公室6、7个人,上对市局十几个部门、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下还要承担日常综合管理业务,任务重、压力大,根本没有心思进行工作创新,只是疲于应付日常工作。

(四)机制不畅挫伤创新活力。由于市县法人一体化企业管理模式正在完善阶段,许多制度都是在摸索,特别在工作创新方面制度欠缺,人员奖励机制不全。作为县级局各项费用开支、人员薪酬都是市局(公司)一对一进行核算拨发,县级局物质激励工作措施资金来源无法保障;加之县级局人员受理论水平限制,只能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不能一下子形成创新大项目,创新过程时间长,创新技术点相对比较低,而且区域特征非常明显,推广较难。而目前实行的创新项目资金申报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级局自主拨发小量专项资金,进行工作创新实验,这样就造成了县级局(分公司)创新工作进程受到了阻塞。

二、激发基层员工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策略与方法

作为基层单位,我们如何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应从几方面抓起。

(一)加强危机意识培养,增强工作创新的紧迫感。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唯有创新才是发展的活力之源。国家的发展是这样,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更是如此。无论现在或是将来,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新矛盾、新知识都会不断地出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原来的管理模式也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绝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行业基层员工要敢于突破它,汲取精华,学习借鉴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实际,加以创新,为己所用。创新是一个解放思想,克疾治病的过程,需要有“忍痛割爱”的前瞻意识和胆识。当前,烟草行业要进一步深化绩效考核,规范操作程序,时时、处处、事事进行对标管理,严格纳入绩效考核范畴。要真刀实枪的考核,要敢于动真格,敢于碰硬,下猛药剔痼疾;要沉下底去,善于触及客户服务、专卖等管理上的“软肋”和思想上的“痛处”。唯有如此,才能营造“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敬业氛围,营造“谋事、干事、干成事”的务实创业氛围,才能永葆烟草行业肌体的创新力和活力。

(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营造工作创新良好氛围。目前,由于受到体制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创新意识还未能深入人心,员工还没有普遍具有创新精神。特别是基层人员,认为“创新”很深奥,创新无从着手。为此,当前创新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的创新热情,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人人钻研业务,人人讲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是全员明确创新活动的范围,明白一个小的技术改进是创新,一项大的成果是创新,一个合理化的建议也是创新,区别只是它们所起到的效果不同,只要能够提高技术水平,对工作改进有好处,我们都应该鼓励,而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大项目上。只有这样,才能调到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群体的潜能。其次,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亲自倡导、亲手带动、亲身示范,积极在各种会议上宣传,在各项工作中引导,在工作过程中带头,身先士卒引导工作创新。第三,加强员工业务基础知识学习,筑牢员工业务技能基础,并引导员工清楚应该向哪方面努力,如何才能创新。通过教育引导,要使职工认识科技创新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新观念,切实增强当代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搭建岗位技能培训平台,筑牢工作创新基础。为激发职工群众勤学苦练技术、努力提高技能的劳动热情,采取形式多样的岗位技能竞赛,促进职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技能、练本领风气的形成。大家有什么好的工作方法,拿出来大家共同交流交流,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如果实践证明这个成果能够经得起考验,有效果,真管用,我们就给予奖励,鼓励其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激发大家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好的办法大家都可以来学习,这样就起到了推广科研成果的效果,达到了创新的目的,我们搞创新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行业整体的效益和发展水平。通过岗位竞赛这个方式的激励,可以鼓励大家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