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科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科技范文1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现代农业;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G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19—1

农业科技档案是国家的宝贵知识财富,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档案的宝贵价值。为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的目的,需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建设,建好高质量的档案,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发挥其知识和技术作用,促进农业科研成果产业化。要不断完善、积累农技资料档案,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网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优势,积极组织并参与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恢复发展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入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测土配方施肥、重大有害生物防灾减灾等重大行动。集成推广优质高效、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重大农业技术,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咨询与指导服务,起到“档案”作为信息资源、财富资源,发挥全国农技推广的“国家队”和“龙头”作用,为我国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档案工作是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石。把档案建设纳入各单位全年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列入中心主任办公会议议事日程。为加强专兼职档案人员的自身建设,需要投入必要经费用于档案员的学习与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档案知识专题讲座;并派人出去参加国家档案局、农业部举办的档案知识培训班。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抓档案工作,亲自部署预立卷及归档工作,并经常到各个业务处室,主动过问归档情况,到档案室抽查归档案卷质量,认真听取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每年的年终总结必须总结当年档案工作的经验与不足,为下一年的档案建设提出计划目标,并附有落实措施。要求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档案是信息、是资源、是财富,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并提出档案具有“记载历史、启迪后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作用,指出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反映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体现领导管理的能力和人员素质的高低”的试金石。

2 打造优秀档案员队伍

通过讲解档案管理基本知识,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了解自己在档案管理上的责任和义务、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档案连着你、我、他的主人翁意识教育活动。在加强《档案法》宣传教育的同时,重视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每年坚持对专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各农业单位的办公室作为档案工作管理部门,带头认真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管理知识,虚心吸取其他单位经验,全力支持、配合专职档案员抓好档案工作,很好的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 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科技档案不但是农业生产、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而且是现代农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载体和技术储备。

面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农业各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进一步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一是配合办公自动化,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在现有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积极研制开发和利用适合中心档案管理的应用系统,做到方便查询、网络检索、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加强照片、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积极探索应用光盘储存、缩微技术等管理手段。三是进一步改善档案管理设施,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保证相关经费的支持,逐步做到档案管理制度化、案卷质量的规范化、案卷装订的标准化。四是强化科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切实为农技推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榕,严巧玲,詹存钰.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2] 连华.农业科技档案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3] 陈娴,李咏梅,唐冰璇,孔利华.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略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王将仁.农业科技档案要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服务[J].四川档案,1984年01期.

[5] 汪子禽.浅谈农业科技档案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问题[J].四川档案,1984年01期.

[6] 林莺,何明忠.新时期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模式与措施[J].福建果树,1997年02期.

[7] 黄钺.农业科技档案的效益特点及作用[J].湖北农机化,1998年01期.

现代农业科技范文2

1.1确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一是确定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从农业科技的基本发展规律出发从长远利益考虑针对产业方面的需求提前部署农业基础方面的研究与前沿性技术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当成重要任务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能尧提升土地产出率突破现代农业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充分解决好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脱节等具体问题二是突出创新重点现代农业创新要明确今后创新的重点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院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并强化高效节水工程方面的建设曰下大力气研究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创新曰大力支持科技兴农做好良种繁育工作开发优质高产的动植物新品种建设国家级动植物育种繁育基地

1.2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积极改善创新条件一是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打破学科尧地域以及部门之间的界限全面整合当地现代农业科技资源创建创新机制逐渐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基本导向以相关综合性试验站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综合利用模式逐渐完善现代农业科技的评价机制不断培育将企业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战略体系积极推动农科教尧产学研的密切结合继续完善现代农业技术系统全面发挥创新主体的带动辐射作用落实农业科技高新技术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农业知识产权的全方位保护力度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二是积极改善创新条件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倾斜力度引导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能全面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之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力度积极消化吸收国外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充分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帮助完善相关的推广内容进而全面做好相关工作

2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般来讲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对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与整体素养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农业经济增长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尧结构不科学等情况需要加大农村从业人员的科技培训力度并打造新型农业人才进一步实施农业科技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流动尧开放与协作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尽全力减少科技人才流失充分依托当地农业科研院所尧农业高等院校等机构并发挥机构内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当地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3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附加值

3.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转化率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一般来说现代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具有见效缓慢尧公益性强尧周期长与风险大等多个特点不能单纯依托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发挥其实效性作用需要积极加大政府的投入并确保开发主体的地位充分结合当前市场调节的相关办法积极鼓励企业与其他民间组织参加相关产品的研发研究工作进而有效节约现代农业科技成本尧缩短开发周期并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能二是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需要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实现农业科技的研发与转化并重并将农业科研开发与和市场推广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纠正长期以来重视学术而轻视利用尧注重研究而轻视推广的倾向并逐步加大关系到当地国计民生的现代农业科技的投入适当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切实调动当地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持续升级

3.2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推动农产品实现深加工让农产品加工链条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要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投资力度并注意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曰进一步整合当地优势加工业资源以畜产品尧粮油尧水产品等相关领域为中心并且创建技术研发的机构强化农产品技术的推广与研发强化人才的培训力度曰加大产学研的培训与合作力度推动相关产业工程的有效实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尧相关高校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高效协调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曰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的贡献效能增加农产品的加工业在整个农产品总产值内的比重并确保农产品在加工业中成为农业支柱促进农业专业化与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4创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4.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对当地推广服务机构以及资源加以整合并且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措施为农业科技的顺利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农业社会化与标准化服务体系为科技推广提供情报与信息强化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4.2对农业技术进行系统分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对农业技术加以分类对类型不同的农业技术由当地不同的农业推广组织与机构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推广农业技术是科技产品主要包含私人技术尧半公共技术以及公共技术对公共技术来讲具有风险性与公益性这决定了推广技术与转化技术必须由政府来主导曰对于半公共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并且尽量防止出现政府过分干预的情形曰对私人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来进行优化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5结语

现代农业科技范文3

一、示范园区的功能定位

示范园区不仅应能够供教学理论验证和教学实习之用,还须有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服务“三农”的功能。

1.工学结合的载体。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提供边学边干、工学结合的实训平台。为满足教师边教边干和学生边学边干的需要,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示范园区应实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成为农业类专业师生参观感受、实习教学、生产实训、科学试验、科技推广和产业开发的教学场所。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园地。示范园区既是农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又是现代农业科技组装集成、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的园地。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结合专业教学,让学生随教师一起参与应用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加工农产品及其过程的观察、记载、试验和实训操作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结合教学,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为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产业开发服务,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3.农村产业的开发场所。示范园区是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器,是催生农村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建立示范园区,能将现代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辐射至周边农村,打造“示范园区 + 农民合作社”、“示范园区 + 农户”等纽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农产品、新的服务项目和新的产业,进而转化为农业增产和农户增收的现实生产力。

4.服务“三农”的平台。农业高职院校及师生为“三农”服务的项目,主要是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现代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服务,及农村产业项目的开发服务等。要完成上述服务任务,必须建立示范园区服务平台,吸纳农民到示范园区参观学习,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在实践中应用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以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二、示范园区的建设实践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园区的建设实践,包括立项申请、选址规划、建设实施、项目引进、成果转化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环节。

1.选址与规划。示范园区选址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具备交通便捷、信息畅通、连接市场等区域优势;利于主导产业与主干专业、特色产品与专业技能等对接;还要置身农村、毗邻农户、与农田相连以及校地、教产、科教合作关系良好等。综合上述因素,该校选择距离江苏句容市约8公里的边城镇建立了示范园区。依据示范园区功能定位,将示范园区划分为核心区、功能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800亩,作为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生物应用技术和畜牧兽医等6个专业的教学、科研、产业结合的实训基地;功能区1800亩,按照现代农业企业岗位工种生产经营的实际,建立生态林及抚育、生物中心(组织培养)、彩叶苗木繁育、应时鲜果栽培、优质粮油品种繁育、畜禽饲养、无土草毯生产等7个教科产结合功能区;辐射区8000亩,将功能区与周边农户的农田连成一片,把经示范后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新技术向农户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校地合作建设。该校的示范园区是校地合作的结晶。其核心区800亩土地,是地方政府无偿划拨的国有林地,土地产权为学校所有。功能区1800亩土地,采用学校租用并由部分农民参与的共建方式。辐射区由农民自主经营,学校提供新品种,给予技术指导。示范园区的建设,一般要经历初创建设、演进发展、提升特色、功能实现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校针对繁育苗木专业,与边城镇赵庄村校地合作建立了苗木繁育基地,面积约300亩,这是教科产结合实训基地的初创建设阶段。2002年,随着江苏园林产业的发展,在原有实训苗圃基础上,校地再次携手合作,将土地面积扩至650亩,并将普通苗木繁育提升为有特色的彩叶苗木繁育,这是示范基地的演进发展阶段。2004年,该校作为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参观现场,促进了校地进一步合作,正式建立了“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土地面积增至2600亩,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相继落户示范园区,其中无土草坪、彩叶苗木等科技成果已开发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此时示范园区进入了特色提升阶段。随着该校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实践活动的开展,当前示范园区已逐步进入功能实现阶段。

3.引进科产研发项目。将科产研发课题项目引进示范园区,有利于提升示范园区的科技含金量,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发挥面向农村、为农民示范的功能。该校组织农业类专业教师申报各级立项课题,带领学生开展科产研发活动,先后承担并完成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52项,项目总经费达1亿元。其中有3项科技成果获省政府三等奖。现有国家“948”、“973”等13项部、省级科研项目落户示范园区。同时,该校在事业费预算中,专门安排校级科研经费每年不少于150万元,以此鼓励教师开展现代农业应用性课题研究。

4.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尝试。在示范园区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方面,开展了探索实践的尝试:成立示范园区管理机构,代表学校行使对示范园区的资产管理、协调监督等职责;将核心区各专业的教科产实训基地和7个功能区,分配给每个专业经营管理,实行课题项目管理和基地企业化核算;成立“绿苑实业总公司”,并购“中江种业公司”,分别对彩叶苗木、园林施工、粮油良种等生产经销,完全采用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各专业及教师成为科技创新、经营资产和进出市场的主体。

三、示范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该校示范园区从创建、演进到发展的各个环节,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示范园区资源利用效率未达到最优;二是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四是学校与示范园区存在时空差;五是示范园区的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为进一步加快示范园区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开源节流,努力完善示范园区的基础建设。要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各项功能,实现建设目标,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筹集经费,加大对科研、产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及各种仪器设备建设,以此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如该校各系(部)联动,专业之间相互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吸引“三资”(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资示范园区,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学校及专业教师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并逐步成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载体。同时,对内以专业为单位实行项目管理、企业化运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如利用畜禽粪便建造大型沼气池,基本解决示范园区的电力供应,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格局,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2.引进优秀企业,发展校企合作。示范园区必须优先考虑企业性质与学校的专业特色,引进优秀企业加盟,改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权利与义务结合、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机制,以增强示范园区的活力,促其健康发展。如该校把光明乳业集团和江苏红太阳集团等企业引入园区开办“光明乳业班” 、“红太阳班”等,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3.增强组织教学能力,调动学生参训积极性。目前,园区与校区之间距离较远。为更有效地在园区内组织教学、实训和开展科研、产业活动,必须在示范园区内建造学生宿舍和食堂,同时增加实训的工位数,以保证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定期入住园区。同时,还必须根据市场所需的技能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加强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指导他们获取相关职业资格,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4.创立品牌,提高示范园区的经济效益。示范园区既要确保培养高职人才的教育效益和服务“三农”的社会效益,又要创造经济效益。可以借助示范园区的科技与人才孵化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产品,然后把产品推向市场,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示范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

现代农业科技范文4

一进大门,就看到这里与外面的环境有鲜明的不同,整个生态园到处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距门口十米远就有一个巨型南瓜,有小孩子那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南瓜,好新奇。

我们走进植物科普园,一进园,我不禁惊叹了一声,里面是一个植物王国,到处都是蔬果,到处都是绿色。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一个特殊的门帘,这个好像是用某种植物的根须做的。一看介绍,才知道这是金丝垂怜,学名锦屏藤,别名珠帘藤,是系葡萄科的一种。夏季开淡白绿色的花,并结果。金丝垂帘最具观赏性,是茎节处长出的细长如丝的气生根,犹如用丝线做的帘子垂落地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用植物的根部做的门帘,环保而又不失优雅,平淡而又不失时尚。真是别具特色。我们撩开金丝垂帘,在我们左边有一个巨型南瓜,这可是真的,不是盗版。这南瓜像一块巨石,很快游客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它身上。我看了旁边的详细介绍,这种巨型南瓜是系葫芦科中的一种,其叶大似荷叶,果实巨大,单果重100公斤,很长,有三、四小孩子那么大,果实充实成熟,乃贮存,观赏的时间长。可想而知,此瓜绝非凡瓜,而是“神瓜”呀!除了巨型南瓜外,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如:太空椒、柿子茄、佛瓜、长柄大葫芦等等。我们在里面绕了一转,感受到大自然的确神奇,但是也要靠高科技,只有高科技才能孕育出如此奇特的植物。

出了园门,我们便直奔农耕文化园,这里保存着现代几乎绝迹的农具,它分为两个展厅和一亭园,我们来到南展厅,这里有将稻谷变为大米的原始机器,有以前人们用来磨豆腐的磨盘和其它的一些古农具,接着我们来到东展厅,这里有农民下田耕种的农具和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东西。有翻地的木梨,收割庄稼和割草的镰刀,松土和锄草的锄头,还有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盛饭的木制饭桶、洗脚用的盆,运货用的独轮车,纺纱用的纺车,照脸的黄铜镜……这些都反映古代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

现代农业科技范文5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 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

三、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WTO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

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 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科技范文6

梨树县2011年~2015年种粮面积保持在400万亩以上,201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65亿斤以上,其中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0%。经济作物在不断提高品质、创造品牌的基础上,到2015年,全县蔬菜生产总面积达到8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200万吨,总产值达到40亿元。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20万亩,产品优质率提高到80%。

2.梨树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

一是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每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实施以改造中低产田、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为重点的粮食增产工程,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进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的单产、总产、质量及效益目标的实现;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农田节水先进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保证粮食的稳产增产。

3. 梨树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进优质水稻、杂粮等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营,真正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要把握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阶段性、渐进性,在规模化建设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突出以产业整体开发为主的整合与集成。为此,必须加快包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市场及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内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支撑体系的建设,强化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推广,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发挥政府的推动和规范作用。

充分利用“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努力打造吉林省蔬菜生产基地县,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按照“一村一品”的目标,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无公害蔬菜瓜果的生产,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智能大棚、日光温室、微滴灌等现代蔬菜设施栽培,开展标准化棚膜蔬菜集群区建设,实现园艺特产业的大突破。通过集群区的建设和各项生产技术的应用,形成一套设施园艺节本增效生产技术体系,总结一套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一套高效园艺产业发展模式,培养一批园艺创新创业人才,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推动园艺业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以一核三带(四郑经济带)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公路沿线瓜果蔬菜基地建设,根据梨树县棚膜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四线四城多点”行动计划。即一是交通要道为主,建设沿路棚膜蔬菜产业带。在梨树镇――喇嘛甸镇、梨树镇――十家堡镇一郭家店镇――蔡家镇、梨树镇――万发镇――小城子镇、梨树镇――白山乡――榆树台镇――胜利乡――四棵树乡四条公路及铁路两侧,建设棚膜蔬菜产业带;以中心城镇为主,建设环城棚膜蔬菜产业区。在梨树、榆树台、小城子和郭家店等中心城镇,建设棚膜蔬菜产业区;以千家万户为主,建设庭院棚膜蔬菜产业群。利用农户的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建设棚室,发展蔬菜生产,形成棚膜蔬菜生产的小规模、大群体。同时抓好绿色认证,创建梨树品牌。

上一篇xp系统

下一篇活动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