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1

关键词: 文言文 词类活用 推断方法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考查,不仅关系到文言实词的正确理解,而且在文言的翻译、文言内容的把握,甚至在诗歌鉴赏中都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在学习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是否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推断呢?下面我就归纳的几种推断方法做介绍。

一、语法推断法

在文言语句中,可以根据词语所在的语法位置推断它的活用现象。

例如:“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划分其句子成分,逻辑主语“秦”,谓语“封”,宾语“郑”,方位名词“东”处在谓语动词之前,所以这里的方位名词“东”做了“封”的状语,即名词做状语(在东边)。全句意思是: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又如:“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主语“唐浮屠慧褒”,“始”意义“开始、最初”,做状语,“于其址”做“舍”的补语,名词“舍”即“房舍”之意,在该句中处在谓语的位置,所以它只能是名词做动词意为“筑舍定居”。翻译为: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舍定住。

再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谓语动词“取、举、割、收”,宾语“汉中,巴蜀,膏腴之地,要害之郡”,“南、西、东、北”位于谓语动词之前,只能做状语。大意:向南收取汉中,向西收取巴蜀,向东掳掠物产丰富之地,向北攻克那些要害之地。

二、结构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等的语言现象较多,在这些句子里,我们可以根据相对应句中词语的词性,推知未知词语的用法。

例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并序)。

这两句大意是:羡慕自然界的生物顺乎时序茁壮生长,感叹自己近垂暮之年,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并列句中,我们要了解“善”在句子中的词性,可以根据动词“感”即“感叹”推断。即“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羡慕之意。

再如:“籍吏民,封府库”。

在这句话里,“吏民、府库”都为名词做宾语,前后句子结构一致,所以我们要推知“籍”在句子中的词性,完全可以根据“封”(查封,动词)确定,即“籍”名词活用为动词,全句大意为: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等到将军的驾临。“籍”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三、标志推断法

1.找能愿动词

在汉语语法中,能愿动词用在动词之前充当状语,所以,能愿动词之后的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能愿动词“能”修饰名词“水”,“水”在这里只能做动词“渡”解释,“乘船的人,并不一定会游泳,但是他一样可以渡过大江”。再如:“沛公欲王关中”,只要我们能关注该句中的“欲”即“想、打算”,表示主语“沛公”的一种意愿,那么后面所跟的“王”就为名词活用做动词“称王”。

2.找副词

副词在句子中多以状语、补语的成分出现,所以,当我们在句子中见到副词加名词的结构时,就要考虑这里副词后面的名词是否活用为动词。如:“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句中否定副词“不”,只能做状语,那么它所修饰的名词“群”,在这里就肯定活用为动词“合群”,否则句子就无法解释通了。全句为“鸷鸟不与其他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一来就是这样的”的意思。

3.找“所”字

在句子或短语里,“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但是在文言文中,会出现“所”加名词的结构,这时候,其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本为名词,其意义为“渔网”,在该句中,却为动词“用渔网网鱼”。全句大意为“放到别人捉到的鱼肚子里面”。

4.找代词“之”

“之”在文言中,经常以代词的身份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之”也有时候做动词“到、往”来解,这里不做说明),所以,如果我们在阅读中遇到名词(形容词)加“之”的结构时,就要考虑其名词(形容词)是否活用。

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代词“之”在这里做宾语,它前面的名词“名”活用为动词“命名”,译为:从那以后人们命名这座山为“褒禅”。再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该句中,“庸人”为主语,形容词“羞”(羞耻)做谓语,“之”只能做“羞”的宾语,根据前后文段,“庸人”也以“今君与廉将军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匿之,恐惧殊甚”这种情况为羞,所以,在这里,“之”前面的形容词“羞”为意动用法:“以……为羞耻”。即译为:就是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

四、语境推断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述了语境推断的内涵。我们要推知某些词的活用现象,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测分析。语境会给我们提供一把准确推断文言词类活用的钥匙。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2

【关键词】文言文语法;学习方法;文言文教育;培养兴趣

前言

经典的文言文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们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而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必修科目,令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甚至放弃学习文言文,转战其他知识点,学生们难道不够努力?不是的,是因为学习的方法不对,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们轻松地学习文言文,成为了必要解决的问题。

一、善于引导,使学生产生兴趣

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是因为自己再努力也学不会文言文,觉得在文言文学习上做的都是无用功,听不懂语法,解释不通顺句子,学习的耐心都被消耗了。而努力学习文言文的学生也并不是喜欢文言文或是喜欢学习知识,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可以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取得高分,在成绩上落下其他同学。

学生们忽略了从文言文中可以领略到古代的人文情怀,忽略了在文言文中的民族文化底蕴,学生们看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的字词句,听到的只是老师古板的讲解,想到的也只是学好文言文可以拿高分。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也失去了应该有的氛围和活力。

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加以引导,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一味的背课文、背解释,而是在基础上突破,逐渐学习。在平时课余时间留几个文言文字词要学生们自己领悟,在课堂上大家互相讲述自己的观点,无论对错,教师一定要给予鼓励,对的加以肯定,错的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告诉学生其实文言文并不难学,掌握主要的知识点,文言文也可以和现代文一样容易理解,从而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使学生对文言文重新提起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现在的中学课堂,更多的是老师板书加一张嘴,学生很难与老师互动,也无法及时的向老师提问,甚至完全听老师一味的讲解。如果老师采取强制学习的方式,叛逆期的同学会更加叛逆,达到相反地效果,调整、改变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一)增加互动

在课堂上,打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增加互动,例如: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做出解答。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比赛,学生的求胜心理会带动他们的热情,或者找几名同学代表相同的字,不同的解释做小游戏,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还可以找几个同学演文章中的故事,让同学们一起互动,选择自己想看的“演员”,大家记忆会更深刻,效果也会更好。一节本会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以前的课堂上老师喜欢推荐学生购买文言文解释工具书,在书本上不懂的问题可以查工具书来解决,但是更多的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又没有老师在的情况,人的惰性会自动选择逃避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时间长了就会越积累,学习越困难,从而放弃。对于这点,教师应当加强讲解,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在讲解的时候扩展一定的程度相同的知识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常见的句式和类型,便于以后遇到同类型的字、词、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积累、举例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言文学习也重在积累,只是书本上的文言文,积累量是不够的,在课堂上,在讲完全书本上的课文后,老师可以准备些与课文程度相仿的课外文章帮助学生积累和练习,拓展课外知识量,鼓励学生多看课外文言文,把不会的拿到学校来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每个同学拿一个问题来,全班同学就能学到几十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们处理文言文的水平。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有时间的时候做一些课外的习题,自己做完了习题正确的部分,还可以讲给同学,错误的部分找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大家互相讲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加强朗读

朗读虽然是看着书本读表面上学生没有学到什么,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一遍可能没什么效果,但是朗读几遍后,学生们一定会有所收获。阅读是学生认识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自己领悟到一些知识,获得成就感。学生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敷衍了事,在平时自习读课文只是读了字面,没有用心去理解,老师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增加乐趣,例如:一段大声朗读,一段小声朗读,读错的同学要受到惩罚自己大声读一遍。从而集中同学的注意力,减少浑水摸鱼的现象。如果之前没用过这类朗读方法的同学,老师应该挑选一些容易理解的、有趣的、篇幅短小的文章给学生朗读,先提起学生的兴趣。方式也可以采用大声朗读的方式,在几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声音大,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心也会督促学生跟着大家一起参与。在比赛中反复阅读,获取知识。

(四)增加多媒体教学

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文言文课上增加多媒体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制作PPT来节约时间,在一张PPT里可以直接显示出一个字词的多个意思,避免老师课堂有遗忘、或是记错,误导学生。

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在学习之余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图片、短片、声音片段,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老师可以再屏幕上播放有关的图片,还可以配上朗读或舒缓的音乐,一边看图片,一边听声音,让同学们想象自己就置身于桃

(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4页)

花源之中,学生们可以得到感官的享受,也可以达到更加立体的效果。

很多文言文会拍成有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在讲课后,播放一点影片也是不错的选择,学生们相对于文绉绉的文言文,更乐意接受自己熟悉的现代汉语,也更喜欢通过电视剧或者电影来了解故事情节。

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学生去增强了解文言文,不再是单一的回避,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三、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在集体授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就是学生接受的程度不一样,但是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进度来进行授课。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程度拉大的现象,老师应该组织定期的小型考试,将学生按照相同知识点漏缺部分分组,进行单独辅导,从而避免学生在查缺补漏的过程中又被落下,在辅导后加强巩固。很多学生一次记不住、两次记不住,但是几次之后印象加深,就一定能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理解。文言文中有很多困难的知识点,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需要一步一步来,但这一过程就需要老师的耐心辅导,如果老师想要节约时间,那么就一定会有学生被忽略。

四、文言文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把教育生活化,把生活中平凡的事儿带到课堂,使得知识通俗易懂,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试着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很多学生不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是因为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大不相同,比如:“尝”,在现代汉语中应用于一个动作,品尝。而在古代汉语中却是“曾经”的意思,这类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差很大的文言词汇,也造成了学生们的困扰,如何让学生们记忆这类词语呢?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举例,用讲笑话的方式告诉学生它古代汉语的含义,例如:在教“尝”这个字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你在古代跟文人说“请你尝一尝这杯美酒。”古人一定不知道你要干什么,因为他们的“尝”还指曾经。

试着要学生假设自己是作者,讲述作者写文章时的心情,例如:陶渊明被贬官后写了《归去来兮辞》,让学生想象自己如果被贬官,心情是如何?带有感情的再去看《归去来兮辞》,可能就更加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

把单一的文言文翻译过来,学生很难去按照方法翻译,只是按照书中的解释和老师的讲解,如果能把文言文的内容先变成故事讲给学生听,再让学生去做翻译,可能就会容易得多,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想起老师的故事,会自己对照通不通顺。

五、结语

学好文言文并不是死记硬背的事情,要在学习中讲究方法,教师加以辅导,从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有误,时刻观察学生们是否真正的接受了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改正,在实践中不断领悟。同时,还要适当的向学生渗透文言文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认同感,对民族的自豪感,在精神上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加以辅导,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贺银红.品析文言诗词,感悟中华经典――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实效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4.06:117

[2]刘雪梅.初中文言文学习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3

摘 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受外来文化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是中学Z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接触、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在保证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文言文教学采取的是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去记忆教师讲解的知识,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削弱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和锻炼其语文学习水平,就要从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情况入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要求,进而保证文言文教学效率。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有调查显示,对于文言文,绝大多数中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现象,有些学生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感到在“听天书”,甚至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出现厌学、抵制情绪。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困难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一味地通过加大力度,比如上课耗时多、课后练习多以及复习多等,来强硬地逼迫学生去记忆。但是尽管教师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其中,造成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法不合理。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串讲法,也就是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介绍或讲解文言文的作者、年代、词意、句子翻译以及主旨等内容,学生被动记忆,时间一长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第二,教学内容不合理。在应试教育下,词语以及句子翻译逐渐成为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以及核心。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只能大量集中地去记忆升学考试中可能要考的各类知识点,而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考查也会集中在这些内容上。但是这恰恰忽视了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使本该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优美语言、深邃思想以及文人情怀的课程人为地变成了文言文词句的分析课、讲解课,从而与开设文言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就势在必行,这也是当前所有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探讨的重点课题。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古时候,文言文是当时人们常用的书面用语以及口语,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文言文也慢慢被白话文所取代,再加上对新创造词汇以及外来语的吸纳,现代汉语已逐渐形成并趋向稳定。可以说,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是文言文发展的必然。由于文言文的语境、表达方式、句式以及实词虚词等都与现代汉语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难免会觉得它艰涩难懂。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大声地朗读文言文,对其中存在的较为生僻的词汇予以指正,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文言文具有韵律感强的特点,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可以逐步提高对文言文的语感,使其渐渐适应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举例来说,诸如《兰亭集序》以及《归去来兮辞》一类的文章韵律感较强,句式整齐,且作者的情感也能在字里行间得到充分体现,将其作为学生诵读材料是十分适宜的,这种方式比教师的单独指导更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诵读中慢慢被激发。

(二)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在不同的语境下,文言文中的词、字所表达的意思也会产生差别,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要掌握不同语境下词、字所表达的各种意思,使得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难免会存在“张冠李戴”的问题。与此同时,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且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讲解《鸿门宴》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了解,可以就“项羽在宴上不杀刘邦到底是君子风度还是妇人之仁”展开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针对那些存在想象空间的词句创设相应的想象空间,也可以为学生讲述与文章相关的故事,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综上所述,文言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学好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未来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正视文言文教学现状,通过诵读以及游戏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之后的文言文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4

关键词:活跃课堂 切入点 多媒体 讨论法

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死气沉沉,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考虑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问题。如何活跃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选好切入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中的切入点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有巧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就可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之效。

学习《氓》这首诗歌时,我要求学生以诗歌里的故事情节作为切入点,展开联想、想像,改写故事,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以故事主人公相识之前作场面的改写,也有以两人婚后生活形式作对话改写,有些学生还要求表演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整个课堂洋溢轻松活跃的氛围。在改写和演绎故事过程中,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字词的理解,印象会比单纯的翻译来得深刻,效果当然也会更好。

教学《我与地坛》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母亲如何疼爱并理解儿子的细节描写,再通过对母亲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的分析,启发、诱导学生理解了无私、无怨、无悔的伟大母爱;我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挖掘表现母爱的种种,体会这一深厚的感情。学生与本文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争相深情地诉说了自己生活中母亲关心爱护自己的细节,这节课在浓浓的感恩氛围中完满结束,也在无形中加强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方面的教育。

切入点选择得好,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来自主地理解课文。学生通过求索获得的知识,比起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既省力又深刻、牢固,也能很好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巧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据我校心理学老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老师走进教室时最先关注的是老师是否携带有笔记本电脑。的确,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图文并茂,声响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教学《鸿门宴》时,我先放映电影《鸿门宴》,然后以影片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谈看法:你觉得电影情节与课文记叙的一致吗?问题一提出,就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围绕篡改历史人物“妥当”与“不妥当”展开争论,由此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对项羽与刘邦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展开分析讨论,学生有了影片作比对参照,积极参与抢答,自然是学习兴趣倍增。

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北京大学于丹教授的视频讲座《风雅田园》,于丹教授广博的知识面,以及其对陶渊明本人和诗歌极为生动透彻的分析,还有扩展到的对浮世中人们躁动的内心剖析,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有了这段视频作前奏,学生学习的激情高涨,更深层地理解诗情。

语文教学只要顺应了学生的心态,就能强化学生的注意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学会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

三、 采用“讨论法”,促使积极参与。

讨论法,是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令课堂气氛活起来。

如在学完《孔雀东南飞》时,我还让学生对课文写法自行提出自己的质疑,于是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疑问,诸如:他们为什么不一起出逃,过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什么要选结婚这一天来双双殉情?为什么殉情时要分开进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交由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回答,引导他们各抒已见,积极参与。有时学生的一些见解可能有失偏颇,对此,我也不急于否定,而是从中进行引导,共同研讨、继续完善;对于学生回答稍中肯的,我都会极力加以表扬。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涨,甚至形成互辩的争论氛围。整节课同学们兴趣较涨,连过去爱睡觉的同学也精神抖擞。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5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必须理解文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

一、文言判断句特点及翻译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文言判断句的特点是主语和谓语直接相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文言里的“是”多作代词),而是借助语气词,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的。文言判断句主要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一)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1.用“……者,……也”的。(者,表停顿;也,表判断。翻译时,“者”和“也”都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上“是”。)

例如:(1)夺项王天下,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鸿门宴》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师说》

2.单用“者”或“也”的 。(“者”和“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

――《游褒禅山记》

(4)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是君王治天下用处最大的,是政治上的根本事务。)

――晁错《论贵粟疏》

(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项脊轩志》

(6)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力量雄厚了,就是您秦国力量的削弱。)

――《烛之武退秦师》

(7)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石钟山记》

3.句尾用“者也”的。(“者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8)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爱莲说》

(9)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很会说话的人。)

――《晏子使楚》

(二)用副词“乃”“则”“即”“皆”“系”等表示判断,有的还要用语气助词来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的“乃”“则”“即”“皆”等副词,皆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只是”。

例如:(10)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汉书・谷永传》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岳阳楼记》

(1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军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13)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我侯嬴只是东门的守门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

(14)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态的……)

――《病梅馆记》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论语・为政》

(1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你是一只忘恩负义的狼,一旦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红楼梦》

(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判断句中的“为”也兼有系词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如:(1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安葬的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五人墓碑记》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像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鸿门宴》

(四)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判断句中的“非”也兼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不是”。这是“非”的最常见的用法。

例如:(19)拾视之,非字而画。(拾起纸片一看,上面不是字而是画。)

――《促织》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六国论》

(五)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例如:

(2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桃花源记》

(2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在偏僻边远的州郡……)

――《赤壁之战》

(六)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动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翻译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23)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豪杰。)

――《赤壁之战》

(24)秦,虎狼之国。(秦国是虎狼似的国家。)

――《屈原列传》

(2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鸿门宴》

二、文言疑问句特点及翻译

文言疑问句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主要区别,一是疑问词不同,一是语序的不同。文言疑问句一般都含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语气副词,但所用的疑问语气词和现代汉语疑问句全不相同,所用的疑问代词、语气副词、固定结构,除个别的,也不相同。文言疑问句的翻译一定要把语气译出。文言表示疑问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单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恶等)。

例如:(1)座中泣下谁最多?(在座的人中谁落泪最多?)

――《琵琶行》

(2)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给这好郎君,以后你想怎么办?)

――《孔雀东南飞》

(3)吾子其曷归?(您大约什么时候回去呢?)

――《左传・昭公元年》

(4)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然明对子产说:“为什么不把乡校毁掉?”子产说:“为什么?”)

――《新序・杂事》

(5)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呢?”)

――《鸿门宴》

(6)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师说》

(7)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愚公移山》

(8)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懂得您的用意呢?)

――《齐桓晋文之事》

(二)单用疑问语气词(乎、欤(与)、耶(邪)、哉、诸等)。

例如:(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或没有,可以吗?)

――《石钟山记》

(10)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何况那些在乡间没有名气的人呢?)

――《五人墓碑记》

(1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

――《六国论》

(1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种程度啊!)

――《病梅馆记》

(1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庄暴见孟子》

(三)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4)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玉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季氏将伐颛臾》

(15)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五人墓碑记》

(16)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是什么原因呢?)

――《石钟山记》

(17)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现在越国已经降服了,您还有什么要求呢?)

――《勾践灭吴》

(四)语气副词与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8)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难道王侯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触龙说赵太后》

(1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如今您的恩惠足以达到鸟兽身上,而功德却到不了老百姓身上,又为什么呢?)

――《齐桓晋文之事》

(2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师说》

(五)单用否定词。

例如:(2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了,还那么能吃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用固定结构。

例如:(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不也很愉快吗?)

――《论语・学而》

(2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晏子使楚》

(25)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任随心意决定去留?)

――《归去来兮辞》

(2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季氏将伐颛臾》

(27)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为什么一定要君王劳神费心,代行百官的职责呢?)

――《谏太宗十思疏》

三、文言被动句特点及翻译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在文言文中有“遭受”的意思。其句式的实质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被动句的翻译一定要把有关对应的词语译为“被”。文言被动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构成方式。常见的有如下形式。

(一)“于”字式

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例如:(1)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那么,现在那些达官贵人,一旦犯了罪要受到惩罚,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所收留……)

――《五人墓碑记》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过,又不被时下所约束,来向我学习。)

――《师说》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往往是由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伶官传序》

(4)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然而军队被陈涉打败,土地被姓刘的人夺走。)

――《汉书・贾谊传》

(二)“为”字式

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伶官传序》

(6)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鸿门宴》

(7)今为速往,恐为操所先。(现在如不赶快前往,恐怕就会被曹操抢先。)

――《赤壁之战》

(8)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别人杀害。)

――《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做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鸿门宴》

(三)“见(受)”式

用“见”“见(受)……于……”表示被动。例如:(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而被猜疑,忠诚却遭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屈原列传》

(11)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众人都昏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列传》

(12)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地被有道德修养的人取笑。)

――《庄子・秋水》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受别人的控制。)

――《赤壁之战》

(四)“被”字式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先生被捕,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五人墓碑记》

(1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成为过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无标志式

动词本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含被动意味。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邯郸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

――《六国论》

(1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

――《屈原列传》

四、文言省略句特点及翻译

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而且有些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里也经常被省略。其句式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今译时,应联系上下文补出。文言省略句有以下六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括号内为省略的词语,下同。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永州的郊外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花纹,碰过的草木,全部都会死去。)

――《捕蛇者说》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对张良说:“……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鸿门宴》

(3)(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经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书,亲手抄录,定好日期按时归还……抄录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人家……)

――《送东阳马生序》

(4)(曹刿)问:“(公)何以哉?”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问:“(您)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曹刿论战》

例(1)承前省;例(2)蒙后省;例(3)自述中省略;例(4)对话中省略。

(二)省略谓语动词。

例如:(5)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士兵的勇气便会减弱,第三次士兵的勇气就会消失了。)

――《曹刿论战》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中间,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加以学习,他们的缺点而及时改正。)

――《论语・述而》

(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老臣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上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8)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子丹到荆轲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六国论》

例(5)、例(6)、例(7)省略谓语动词;例(8)省略动词短语。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例如:(9)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尉官拔出宝剑,吴广奋起,夺过杀死尉官。)

――《陈涉世家》

(10)每字为一印,火烧(之)令(之)坚。(注:“令”省略兼语)(每个字做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坚固。)

――《活板》

(1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项王说:“真是壮士!给他一杯酒。”于是左右就给一大杯酒。)

――《鸿门宴》

2.省略介词宾语。

例如:(12)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小子不值得同共谋大事。)

――《鸿门宴》

(13)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这个渔人一件一件地向详细说了听到的事情。)

――《桃花源记》

(14)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相如拿着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准备拿往柱子上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为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例如:(15)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杞子从郑国派向秦国报告。)

――《之战》

(16)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希望让能补充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触龙说赵太后》

(1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回到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例如:(18)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鸿门宴》

(19)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现在把钟磬放水里。)

――《石钟山记》

(2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非心服也。(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的原因,被他的军威所迫罢了。)

――《赤壁之战》

(21)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一百金把它买到。)

――《荆轲刺秦王》

(22)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有时早上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江陵。)

――《三峡》

(六)省略分句。

例如:(23)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游褒禅山记》

五、文言变式句特点及翻译

所谓变式句(又叫倒装句),是比较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有些句子的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其句式的实质是文言里的句子中的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今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文言句式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四种。

(一)主语后置(或曰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愚公移山》

(2)甚矣哉为欺也!(做这种骗人的事太过分了啊!)

――《卖柑者言》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即“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3)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石钟山记》

(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天气很冷,砚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能放松抄写工作。)

――《送东阳马生序》

(5)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寡人之于国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即“疑问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7)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鸿门宴》

(8)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鸿门宴》

(9)子何恃而往?(您凭什么前往呢?)

――《为学》

c.通过“之”或“是”(即“宾语+之或是+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文章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师说》

(11)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烛之武退秦师》

(12)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是说我啊。)

――《庄子・秋水》

(1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次出兵难道是为我吗?为的是继承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

――《左传・僖公四年》

(1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

――《季氏将伐颛臾》

(15)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只要推举出有才能的人,我得到就重用他们。)

――曹操《求贤令》

2.介词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即“疑问代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6)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

(17)不然,籍何以至此?(不是这样的话,我凭什么误会到这种地步呢?)

――《鸿门宴》

b.非疑问句中,“以”有宾语(即“名词或数量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怒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吧。)

――《诗经・氓》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论语・为政》

c.方位词,作介词的宾语(即“方位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20)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限制性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而修饰性的定语常放在中心词之后,后者则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都有词语作标志。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四种格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带领能的三个子孙。)

――《愚公移山》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想找个的人,也没有找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的石头,到处都是。)

――《石钟山记》

2.“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的官员,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五人墓碑记》

3.“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例如:(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的庙堂[指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处在的江湖 [指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岳阳楼记》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的爪牙,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心专一[的缘故]。)

――《荀子・劝学》

4.“中心词+数词(或数量词)”的格式。

例如:(7)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于是替长安君配备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触龙说赵太后》

(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刀和箭头,用它铸成金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过秦论》

(9)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的四周有十几亩土地,院子里还有草屋。)

――《归园田居》

(四)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大多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都要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因此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介词结构“于……”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少数则只能作。

例如:(1)青,取之,而青……(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更青……)

――《荀子・劝学》

(2)得双石……([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石钟山记》

(3)人固有一死,或重,或轻。(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有的人死得。或译为“人总有一死,有的重,有的轻”)

――《报任安书》

(4)公与之乘,战。(庄公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交战。)

――《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乎……”后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如:(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荀子・劝学》

(6)生,其闻道也固先,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老师。)

――《师说》

例(6)“乎吾前”也可译为:在我前面出生的人,而句中的“乎吾”今译时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补语。

3.介词结构“以……”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7)为坛而盟,祭。(筑起高台盟誓,[用尉官的头]作祭品。)

――《陈涉世家》

(8)掭,不出。([用尖草]搅动,蟋蟀仍不出来。)

――《促织》

【备考训练】

一、文言判断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的正确解释()

A.这个人一定有利用我来欺骗陛下的意图。

B.这个人一定有认为我欺骗陛下的想法。

C.这一定是有人利用我来欺骗陛下。

D.这一定是有人认为我欺骗陛下。

2.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政。

③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烈(注,人名)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汉书・疏广传》)

3.从令纵敌,非良将也。(《三国志・曹彰传》)

4.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北史・裴侠传》)

5.闻太子所欲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庄子・说剑》)

二、文言疑问句练习

(一)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①?”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②”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2.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桀(夏桀)其孰为此?

2.何谓得之于心?(元好问《射说》)

3.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使尧在上,咎繇(人名,法官)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理政》)

5.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宋史・徐责力传》)

6.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庄子・说剑》)

7.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唐・孙樵《书褒城驿壁》)

三、文言被动句练习

(一)选择题。

1.“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的正确译文是()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政治不好。

2.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D.请而反之。

(二)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鸠,同“纠”,聚集)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刘向《说苑・理政》)

3.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使力也。(《汉书・丙吉传》)

4.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5.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后汉书・朱晖传》)

四、文言省略句练习

(一)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2.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3.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二)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魏泰《东轩笔记》)

2.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五、文言变式句练习

(一)选择题。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2.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D.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与“后有老父遗剑于路”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石之铿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孔子家语・颜回》)

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苏轼《放鹤亭记》)

7.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上一篇明天过后

下一篇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