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音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音标范文1
关键词:国际音标;自然拼读;Sight Words
自然拼读是欧美国家广泛推崇的英语教学法,也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语言启蒙所采用最多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大型英语培训机构相继引进推广这种学习方法。由于自然拼读在中国还没有正规的教学材料,许多家长和老师对自然拼读不了解。一些培训机构夸张宣传,把自然拼读描绘为快速读单词和背单词的神奇方法。利用现行的英语课本,教师使用国际音标来教学生朗读英语单词。国际音标和自然拼读哪一个更适合中国的学生呢?
1.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的定义
记录音素的符号叫音标,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英语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20个,辅音28个。音标就是每一个词或字母的语音形成。字母在各个不同的词中应该如何发音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归纳起来就是读音规则。由于单词的读音比较复杂,读音规则不能包括全部现象,这就需要靠查发音词典和记忆来解决。
自然拼读,主要教授英文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间的对应关系,是美国、加拿大本土孩子的必修课程。在初级英语中70%的单词在拼读时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种单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关系,让孩子做到不借助音标就能见字拼音,听音拼字。掌握了这种发音规则就不必去翻查字典而能够顺利地将单词读出,使英语阅读变得简单、快乐、有趣。
2.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教学过程的优缺点
国际音标教学在中国英语教学的开始,一般在学习过英文字母后。教师会从48个音标符号开始,逐渐向学生教授国际音标。希望让学生将基本的音标规则学会,能根据音标读单词。国际音标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联系所熟悉的汉语拼音知识来引出音标概念,使学生明白如同汉字的发音可通过拼音注音一样,英语单词可通过音标注音拼读出来,并且和汉语拼音有韵母与声母类似,英语也有元音与辅音之分,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缺点是学生在刚刚学会26个字母,马上就学一套48个音标符号,增加大量的记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甚至可能在认知方面产生混淆。
自然拼读学习法的优点是它不同于音标教学,无需重新学习一套新的知识体系,而是去学习如何发现和掌握单词音、型的内在关联和规律。学习方法是用分层次的阅读来总结和学习字母及组合的拼读发音规律,然后再进一步借助已习得的拼读发音规律进一步发展阅读。就是从learn to read(学会阅读)到read to learn(在阅读中学习)。
学生如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能做到看到任何的字母组合就会立即直觉反应应该如何发音;听到任何发音,也可以立即拼写出单词。这种学习方法的缺点是学习最初阶段, 学生需要先掌握大概220个Sight Words(常见词)。在累积一定数量的Sight Words(常见词)的同时,教师要协助学生观察字母在单词与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这两者对中国学习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适合学习的年龄段有所不同而已。只掌握音标,会造成现在很多中国孩子都有的碰到生词就无法开口的现象。自然拼读,会让孩子发现随着学习深入到脱离初级英语范围后,越来越多的单词无法直接用Phonics 拼出,发生和不少欧美人士一样的阅读困难现象。英语词汇中大概有27%的词汇是不符合读音规则的。当碰到单词拼写与发音无法对应的英文单词时,那么自然就非借助音标不可了。若是能从幼儿阶段引入易学实用的自然拼读,小学阶段再系统学习国际音标,养成拼读和阅读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达到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时提高的目的,这样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3.自然拼读教材分析
如果想尝试自然拼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呢?自然拼读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分级读物。教学可分为四步:发音(Pronunciation)、拼读(Spelling)、运用(Practice)、书写(Writing)。以清华大学引进的Ready Readers为例,读物共分8个级别,一共290本彩色图书。全套读物每个级别循序渐进,但从整体看跨度较大,较低级别与较高级别的词量差别很大。清华大学出版社把这套书分成《机灵狗故事乐园》和《开心小读者》两个系列。《机灵狗故事乐园》分为ABC级、第1级、第2级、第3级共4个级别,适合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后四级编入《开心小读者》读物,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所有自然拼读的教材,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将其所学的自然拼读技巧运用到拼读及阅读中,增加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强化所学过的自然拼读技巧,为阅读和写作建立快速有效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伟钧.英语语音教学手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国际音标范文2
【关键词】小升初;英语教学;单词记忆
1英语国际音标教学的方法
首先,从学生们人人熟知熟唱的二十六个字母开始。根据字母的读音认识其中涉及的音标:如从字母A[ei]中就可以学到三个音标[ei][e][i],从B[bi:]中就可以学到二个音标[b][i:],以此类推,就能从二十六个字母学到二十七个音标:[ei][e][i][b][i:][s][d][f][dз][t∫][ai][k][l][m][n][əu][ə][u][p][j][u:][a:][t][v][Λ][w][z],这样联系字母轻松地完成的将近一半的音标学习,而且当学生不认识这些音标的时候,他们也能从字母的读音中分离出这些音标的读音。当然在学习字母及读音的过程中也得让他们分清字母以及音标中的元音及辅音,并且时而不时地让学生们把音标中的一个辅音与元音相拼,如:[b]与[ei]相拼读[bei]、[b]与[e]读[be],学生们能很快根据类似于汉语拼音的拼法来拼读这些音标,为今后单词的拼读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学习辅音字母及其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1)掐头发学读音:指读下列辅音字母的名称音,将其第一个音去掉,余下的音即为该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如:Ff[ef]去掉前面的[e]余[f],这样L,Mm,Nn,Ss,Xx分别在单词中读[l][m][n][s][ks]。(2)去尾法学读音:指读下列辅音字母的名称音,将其后面的音去掉,余下的音,即为该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如:Bb[bi:]去掉后面的[i:]余[b],同样Cc,Dd,Jj,Kk,Pp,Tt,Vv,Zz分别在单词中读[s][d][dз][p][t][v][z],其中之一Cc有两个读音,在这ce,ci,cy组合中读[s],其余情况读[k]。(3)对比法学读音:Gg、Hh、Yy、Ww、Rr这几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类似于汉语的哥、喝、衣、我、弱,但要强调他们的不同之处。(4)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ch,sh,th,ph,qu,ck,tr,dr,ts,ds,分别在单词中读[t∫],[∫],[θ]/[ð],[f],[kw],[k],[t∫],[tr],[ts],[dz]。然后,让学生识别开单节和闭音节:
1.1开音节
(1)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尾的音节,简称为“辅元”结构。例:be,he.(2)以辅音字母(r除外)+不发音的e结尾的音节,简称为“元辅e”结构。例:make,like.在重读的开音节中元音字母按字母名称读音。
1.2闭音节
以一个或几个辅音字母(r除外)结尾而中间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音节,称为闭音节,简称为“元辅”结构。例:map,desk,is.在重读的闭音节中元音字母读做短元音。最后,结合五个元音字母分别在开闭音节中的读音以及前面所说的辅音字母及其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大量练习一些简单的中考单词的拼写及认读了。如:Aa在开音节中读[ei],那么学生们结合开单音节的结构就能很容易的写出下面的单词:date,late,hate,skate,plate,face,space,place,cake,make,lake,take,age,page,cage,save,same,name,game,grade,plane,safe,tape等。Aa在开音节中读[æ],学生同样结合闭音节的结构轻而易举的写出如bad,dad,sad,and,sand,hand,land,stand,had,glad,at,cat,hat,sat,fat,an,can,ran,pan,man,back,black,map,am,has,lab,lap,stamp,bag,catch等,当然含其它的几个元音字母的单词也能如此简单记忆。这样听词能写,见词能读的能力随着反复的练习也就熟能生巧了。
2结语
国际音标范文3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国际音标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92-02
一、自然拼读(Phonics)概述
“Phonics”一词源自希腊词根“phon”,意思为“声音”(sound)。在古希腊时期,书面语就是根据识记单词的发音习得的。1690年左右,在美洲大陆东北部的新英格兰殖民地发行的教科书新格兰初级读本(The New England Primer)中,就强调了拼读语音的重要性,学生在充满韵律节奏的诗节中首先练习字母发音,接着是语音组合的音节,进而实现达到阅读理解完整文本的目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70年代,“phonics”被用作语音学(phonetics)的同义词,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记录它(phonics)作为教学方法术语的使用义可以追溯到1901年。
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alphabetic language),其字母的发音(sound)和字母(letter)之间的拼写(spelling)具有一定的对应规则。自然拼读教学(phonics instruction)正是通过训练学生的音位意识(phonemic awareness),教其解码单词意义所需的一系列字母和发音所对应的规则,当学生熟悉这套规则后,就可以根据离散的发音,猜出单词的拼写,做到看词能读,听音会写,从而提高学生的拼写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促进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自然拼读教学法评定为最佳英语教学法的项目,布什政府拨款50亿美元在全美中小学全力推广。2004年11月30日,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部长布兰登・尼尔森发起全国阅读能力调查,该调查研究指出当教师应用自然拼读法教学,整合音位意识、语音发音和单词辨识理解训练于一体时,这种教学方式最有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2010年11月,英国政府的教育白皮书中指出每位小学教师都必须参加自然拼读法教学培训。
在我国,2002年广州市各地区的教研领域已经开始探索研究并推广自然拼读教学。2010年后自然拼读法在我国各地区慢慢引起关注,比如2012年北京市和重庆市小学在课上推行自然拼读教学,研究发现,到二年级时,这些孩子近一半以上可以自主阅读简单的英文绘本。
二、自然拼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单词辨识能力和阅读能力
“在儿童学会使用拼音与拼写规则解码单词之间,他们必须知道词是由独立的音组成的”(Admas,1990)。比如很多初学者会认为cat,dog,bag等词是一个整体,但在他们开始阅读书面文字之前,必须意识到这些词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单位:/k//?//t/,/d//?//g/, /b//?//g/,并被诵读出来。
由此自然拼读法教学首先训练学生要有音位意识,从音系学角度,每一个对立的音就可以叫做一个音位(phoneme),词由不同的离散音位组成,音位转化成音子(phone)得以发声,在语流中,不同的对立音位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词。音位意识就是对“单词是由一系列离散的音组成的”这一本质的理解洞悉,自然拼读法的学习就是将处理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规则关系和书面文字结合起来,有效将拼音文字的音、形、义有机联系起来。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词汇理解的过程是:眼睛将看到的印刷文字,在大脑中解码处理成一系列音位表征或声音符号,再将其映射到心理词库中,提取单词意义,从而实现阅读文本理解的第一步。约84%的英语单词的读音和拼写之间存在着一定拼读规则(Anderson et al.,1985;Blevins,W.,2006),学生一旦能很好地掌握这些字母和发音之间的拼合规则,就能将他们大部分的口头语单词转写成书面文字。自然拼读法正是帮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组成词的字母或拼写和其读音的规则上,促进学生利用这些规则信息解码单词,同时这种对单词拼读范式的注意力培养也加快了学生对单词的识记。
在阅读过程中,自然拼读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单词的发音与拼写映射起来,快速解码单词,还可以帮助孩子通过运用拼合规则,解码不熟悉的单词。单词的快速解码帮助提高了单词的辨识,而随着自动辨识出的单词增多,阅读任务也将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学生不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解码单词之中,他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对阅读文本意义的理解,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单词的形式本身。
三、国际音标(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概述
第一版国际音标表发表于1888年8月,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的一组用来标示人类所能发出来的各语音的符号系统。在这套符号系统里,每一个独特的语音都有一个不同的字母符号相对应,而相同的字母符号出现自任何语言中都表示相同的发音,用来标注英语声音系统的符号就叫英语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English phonetics)。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效仿前苏联的做法,逐步在全国的各类英语教材中使用了这种注音方法,于是英语国际音标在我国一直被沿用至今。
音标是语音学家制订的用以记录世界各国人口头语声音的符号系统,它的用途主要是准确标注单词的读音,便于语言研究。实际上,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里,只有语言研究学者才会钻研音标。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更常利用自然拼读法帮助幼儿或低年级儿童认读单词、阅读文本。
在国际音标法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学会英语48个音位的发音,再用学会的音位去标注字母及单词,从而学会读字母和单词。这个过程就好比我们在学习汉语时,先学会汉语拼音的读音,再通过汉语拼音去标注汉字,学习汉字的读音。
四、国际音标和自然拼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劣势比较
如果学会了国际音标,那些在文本中,拼音与拼写没有对应关系的单词读音就难不住阅读者了,同时音标还可以用来标注英语中大量发音不规则的外来词。学会了音标,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掌握所有英文单词的发音,不论是拼读对应关系规则的单词还是不规则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国际音标可以帮助学习者准确认读单词。
国际音标法和自然拼读法一样,都要求学生要有音位意识。但是利用音标学习读音的弊端在于它将单词的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对应关系规则分离开来了。对初学者而言,学习音标法意味着要先学习音标的发音,记住音标的形式,再去记住单词的发音和形式。而自然拼读法是训练学生认知从字母的拼写形式直接向读音转化,它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能够做到见词会读、听音能写,以此提高解码单词辨识的速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但是音标作为一套特殊的标音符号,它的形式与单词的拼写形式不一样,两者之间还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地方,加大初学者的记忆难度。如初学者对[j]和字母j([d?e?])的区分度较低,采用国际音标法教学,学生要分别先学会[j][e][l][??];[d?][u:][s]的发音,再将其整合起来记住yellow和juice。但如果采用自然拼读法教学,学生则是以:[j]、[j]、[j](it’s for yellow);[d?]、[d?]、[d?](it’s for juice)的方式习得发音,这样不容易将音位的发音和字母读音混淆。除此之外,英语国际音标本身又有不同体系,比如英式标音的Jones音标,和美式标音的KK音标,两者虽然在辅音音标符号上区别不大,但在元音音标符号上的差别尤为不同,这样对初学者更会造成困扰,比如necklace的英式音标标注符号为['nekl?s],而美音则为['n?kl?s]。要是学生只能靠音标法来识记单词,长此以往,会让学生把注意力过多放在注音符号上,而不是单词的拼写形式,这样在单词的存贮过程中,很多学生只记住了音标本身却模糊了单词的拼写形式,不利于提高单词拼写的准确率。同时也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每遇到无法从大脑词库提取的单词,就想去翻字典,从而降低解码辨识单词的速度,不利于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自然拼读和国际音标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同的意思。针对低龄段学英语的学生(幼儿园至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用自然拼读法去启蒙学生的发音,由于这个阶段,孩子处于具象思维形成和发展阶段,习得的词汇主要是自然界中有实物对应的具象物质名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词、描述对外界环境感知程度的形容词等,教师在渗透自然拼读意识的过程中,往往可以结合图片、儿歌、情景模拟、全身反应法等策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这个阶段学习字母发音时,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教师可以指着字母卡片并展示实物,同时利用全身反应法引导孩子模仿。如指着字母A卡片,教学生朗读[?][?][?],it’s for apple;字母B,[b][b][b]it’s for ball;字母C,[k][k][k]for cat等。但如果利用国际音标教学,教授字母发音时,则是要先教字母本身的读音,对孩子来说过于枯燥又不利于联想。但是随着孩子年龄阶段的增长,进入四五年级以后,随着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国际音标在英语教学中的介入对孩子辨识单词是有帮助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要习得的抽象单词增多,遇到的发音与拼写对应关系不规则的词也会变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北外青少英语教学总监刘宝胤认为最好在9岁以前系统学完自然拼读课程。如果错过了学习自然拼读的最佳年龄段,则要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自然拼读法了。对于高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要侧重帮助学生梳理自然拼读知识,辅助构词法,帮助学生准确辨读单词发音,提高单词辨识的速度,挺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在这个阶段,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元音、元音组合及辅音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而对于大学生或成人英语学习者群体,则可以通过学习自然拼读法的读音与拼写对照规则,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五、结语
受历史原因影响,现在的英语教师由于自己在初学英语时接受的是国际音标教学,在后期教师发展学习过程中,又受过系统的音标培训,所以对教授学生通过音标练习语音的方式也更为熟识,相反在采用自然拼读法教学上,则还有很多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是采取自然拼读法还是国际音标法,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多维度出发,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发挥自然拼读和国际音标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Blevins,W.Phonics from A to Z:A Practical Guide[M].Scholastic Prof Book Div.2006(07):1-49.
[2]陈露.英语拼读法训练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识读和听写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5(05).
[3]易敏.从机械复制到灵活裁剪――广州地区 phonics 教学实践的十年历程审视[J].课程教学研究,2013(02):32-43.
[4]周莉.Phonics:中国人英语学习方法的革命[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09-111.
[5]叶龙.综合自然拼读法与国际音标构建英语拼读拼写方案的研究设计[D].湖南大学,2015(05).
[6]梁燕葵,蒙雅娜.英语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的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W报,2010(05):93-9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onics and International English Phonetics Instruction
Tong Chai-h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xi Teachears En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530001, China)
国际音标范文4
(一)存差规模巨大。2005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17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的存贷差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存差的巨大,并不一定代表流动性过剩,也不一定会对银行产生不好的影响。但在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国内商业银行因资产运用渠道有限,主要的业务还是传统的贷款,除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资产运用收益都远低于贷款收益。因此,收入与贷款高度相关,大部分银行的收益都来自利差收入,贷款兴则银行兴,如贷款在资产运用中的占比减少,银行则要开始面临困境。存差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已经不能很好地安排资金的去向,大部分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率,存在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在现今的商业银行经营体制下,除了贷款以外其他的业务尚处在起步阶段,仍在摸索;而有些业务甚至还未起步,故现在巨大的存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因为除贷款以外的业务收益很低,甚至为负增长。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巨大的存差带来的是不好的影响。但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改革,随着银行业务的全面开展,巨大的存差则意味着提供了大量可用资金,提供了银行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有利于银行的发展壮大。
巨大的存差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另外又加剧了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有钱不知道该往哪儿放的怪现象正在我国的银行业中蔓延。
(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超额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人民银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可以用于发放贷款也可以偿还存款,它是衡量流动性的重要工具。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9次将超额准备利息率调低到0.99%;另一方面在2007年六次加息。超额准备金利率远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并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不断拉开距离。截至2006年底,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4.78%,较2005年年末提高了0.56个百分点。虽准备金率多次上调,中央银行票据频繁使用,但超额准备金率仍然大幅提高,在超额准备金如此低的收益率情况下,虽然是没有风险的收益,但也反映出银行的资金缺乏运用的渠道,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对策进行解决:
(一)促进优质贷款的增加,提高金融配置效率。上文已提到,贷款是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即收入来源,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迅速提高非利息差的收入显然是不太可能,所以短期内适当地增加优质贷款的数量,尤其是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的优质贷款,既有助于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又缓解了过剩的流动性。
1、完善信用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建设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可以大大减少金融风险,对优质贷款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征信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和科学定价,减少逆向选择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系统可以据此大幅提高信用风险评估能力和贷款定价能力,从而加大贷款力度的投放,有效减少流动性资产的积累,增加赢利空间和竞争力,而由于诚信环境的不断完善,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好,优质贷款会越来越多。故过剩的流动性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2、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当前,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民间借贷仍然相当活跃。目前,加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已成为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资产定价能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只有这样,中小企业的安全性才有保障。
目前,我国银行针对个人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贷款,但由于我国的储蓄率较高,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关注的比较少。其实在我国存款的大部分是富有的人,而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不高,大多居民仅仅靠收入来维持生活,缺乏资产的流动性。缺乏消费能力。如果我国银行可以适时拓展新的消费贷款业务,则既满足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又带动了企业投资,促进了银行的贷款需求。
(二)完善外汇体制和金融市场,减少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在短期内,促进优质贷款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毕竟只是治标,不是长久之计。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则必须改革我国的外汇制度和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1、降低贸易顺差,平衡经济结构。我国的外汇准备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宽进严出”的资本管理体制和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战略,因此要控制外汇快速增长,首先要加强对外国资本的流入管理;同时,要鼓励国内资本到国外投资,改革强制结售汇为自愿结售汇,藏汇于民,满足企业和居民对外汇的需要。藏汇于民,由微观主体进行投资的话,资金量比较小,投资更分散更隐蔽;另外,由于钱是自己的,这种投资可能会更谨慎,更有效率。藏汇于民同时也意味着原本由国家来承担的外汇风险,今后将通过某些方式逐渐变由民众、市场来共同分担。
2、减少储蓄,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可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有助于抑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而消费的增加也有利于减少居民储蓄。扩大国内需求首先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将富足的资金充实医疗、社保基金。周小川在2006年1月26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也曾表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钱是重要原因。不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只是暂时的,政府应该通过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改革,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使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正常水平。此外,还要扩展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鼓励消费信贷,要清理各种抑制消费的政策,近一步更新消费观念。
3、改变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增加收入来源。我国银行业必须改变业务结构,过多依赖贷款的单一业务模式会遭受巨大的风险,应允许银行通过多元化的业务来增加收益,分散风险。一要进行收入结构的创新,要大力发展个人零售业务,实现以个人理财为银行主要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平衡发展的转变,提高规模效益抵御风险的能力。二要多发展中间业务,在传统的中间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中间业务品种,改善收入结构。
国际音标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绩效评价 体系缺失 设计原则 指标设置
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管理手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各项考核指标按照多档次标准,通过功效函数转换为可度量的评价值,据以对评价对象进行总体的综合评判。在愈加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对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才能提升自身经营绩效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
商业银行是通过货币信用制度来发挥经济神经中枢和社会调控机构效用,因其面向众多客户,交往于社会各行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此具有影响社会经济政策的全局性和公共性,这也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必须遵循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等基本原则,其中流动性包括: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在不损失情形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和负债的流动性即能以较低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二是安全性,即保证资金安全、避免或降低资产损失的能力;三是盈利性,即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这三者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
(一)评价主体片面
绩效评价主体是评价行为的组织实施者,其评价目的不同,评价内容也有所差异。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初衷旨在衡量银行价值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各利益相关者均能认可的、客观的、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则未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顾客、员工等的信息需求,因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质疑,也不利于其价值最大化和权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指标设置单一
一方面,在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中,任何单一性质的指标都不可能使商业银行总行与支行的目标达到完全一致,加之多数财务指标都具有短期效应,单一性质的指标设置往往使得支行忽视长期发展战略而追求短期经营目标,进而与总行战略管理中所追求的远期竞争优势思想相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不仅体现于财务指标,而且综合反映在内部管理、品牌效应、技术水平、企业形象等各个方面,且后者对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可能更为重要。
(三)股权资本成本缺失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中只确认债务资本的成本,而忽略了股权资本成本,致使管理层常发生片面追求利润而忽视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往往会放大经营利润而忽略股权资本带来的价值。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一方面,必须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设计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以客观公正地反映其经营绩效。另一方面,由于反映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众多,不可能将每一个指标都纳入其中,而需要从纷繁复杂的指标中选取能从本质上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的指标。
(二)关联性原则
评价指标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评价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以把握其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指标体系中所设计的指标都应围绕一个中心,且各指标彼此相互协调,存在于体系内且相互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即就任何指标而言都必须体现与其他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指标的设计与选取要讲究真实性和规范性,要选取那些相对稳定、关联性强、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
(三)一致性原则
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当群体与个体都朝着同一组织目标努力时,目标的一致性才能存在。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能够使为分行最大现实利益而努力的经营者所作出的决策有助于总行总目标的实现,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所构建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程度,即只有保持总行目标与支行目标相一致,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总行的经营战略才能得以有效实施。
(四)可操作性原则
一是指标体系要切合实际,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二是各项指标数据要能够取得,每个指标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三是设计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操作的要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五)可比性原则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名称、计算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均应具有可比性。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可用于历史的纵向对比,也能够用于静态的横向对比;不仅可用于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银行间经营绩效的比较,而且考虑到参与国际资本流通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也能进行国际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
本文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本着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结果指标和驱动指标、当期指标和远期指标有机结合的理念及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从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和非财务性等四个方面(子系统)来设计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一)流动性子系统
该子系统重点反映我国商业银行满足客户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具体设置流动比率、存贷款比率、拆借资金比例、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和现金净流量增长率等5项指标。
流动比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营运资金越充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存贷款比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拥有更少的存款来源发放新的贷款或进行新的投资。存贷款比率=贷款总额/存款总额。
拆借资金比例。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资金营运过程中临时性资金的安排情况。该指标值不能太大,也不宜太小。拆借资金比例=拆入(出)资金/存款余额。
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该指标反映每单位净利润的实现需要的现金净流量。该指标值越大,表明盈利质量越高。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现金净流量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该指标值越大,表明现金流量的增长能力越强。现金净流量增长率=(报告期现金净流量一基期现金净流量)/基期现金净流量。
(二)盈利性子系统
该子系统重点反映我国商业银行报告期获取利润的能力及未来发展的潜力。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评价其经营绩效及成长性的基本标准。具体设置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收入比、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业务增长率、资本积累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等9项指标。
每股收益。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表明盈利能力越强。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股股数。
主营业务利润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大小。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获利水平越高。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利用自有资本创造利润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净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资金营运效率越高。总资产报酬率=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成本收入比。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使用效率。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资产使用效率越低。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营业收入。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报告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表明盈余质量越高。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业务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业务的增长情况。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业务发展得越好。业务增长率=报告期存(贷)款增长额/基期末存(贷)款余额。
资本积累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报告期资本的积累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资本积累能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资本积累率=报告期所有权益增长额/基期末净所有者权益。
营业利润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营业利润的增长情况。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成长性越好。营业利润增长率=报告期营业利润增长额/基期营业利润。
(三)安全性子系统
该子系统重点反映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体设置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净资产比率和拨备覆盖率等4项指标。
不良贷款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资产质量越差,风险越大。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
资本充足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通过融资增加资本或应付流动性,化解潜在风险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其中: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重估储备+一般储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
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
拨备覆盖率。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状况。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四)非财务性子系统
该子系统重点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资源配置、学习创新、营运环境等方面状况,共设置28项指标。
组织制度方面。具体设置股东持股比例、经营机制灵活性、激励监督机制完善程度、管理分工明确程度、组织边界科学性、制度执行能力、协作有效性、运营模式被模仿难易程度等8项指标。
资源配置方面。具体设置调配资源能力、外部协调能力、管理部门内部协调性、管理技术装备水平、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价值等6项指标。
学习创新方面。具体设置核心技术先进程度、战略决策水平、管理者素质、员工专业素质、员工培训实施、员工流动率、自主研发能力、新产品或业务推出能力、创新产品或业务获利能力等9项指标。
营运环境方面。具体设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市场竞争完善程度、行业平均规模、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5项指标。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每一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为了在总体上进行经营绩效的动态对比和行业间比较,还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并以综合评价值为依据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水平与能力进行评判。
参考文献:
1.王帅,王旭.基于DEA与BSC相结合的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2(8)
2.冯敏,方道军.基于DEA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10)
国际音标范文6
关键词:银行业;风险管理;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7-0034-02
一、目前我国银行风险集中的表现形式
(一)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信用交易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此外,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如:承兑、同业交易、贸易融资、外汇交易、金融期货、掉期、债券、股权、期权、承诺、担保和交易的结算都存在着信用风险(李林、耿世忠,2003)。从账面上来看,近几年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趋于好转,不良贷款的绝对量和相对水平都呈现下降态势。但与国际银行业的通行标准相比,目前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绝对量与比率依然很高,信用风险仍然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二)操作风险频发是我国银行风险突出表现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如操作失误)、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如流程执行不严格)、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如系统失灵)和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如外部欺诈、突发事件)等。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正在逐步暴露,其严重程度令人震惊。例如南海华光74.21亿元骗贷大案、交通银行锦州分行2.21亿元不良贷款核销案、造成4.83亿美元巨额亏损的“中行开平分行事件”、农行“内蒙古案件”、山西太原7.28金融诈骗案、黑龙江中行“高山案”、北京中行“森豪公寓”骗贷案……从中可以看出,操作风险防范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管理的软肋或者说金融机构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这些案件在一定程度上是银行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业务运作流程监控的缺失、系统建设的滞后所导致的操作风险的表现。
(三)流动性风险值得高度重视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整体上看,我国银行体系中潜在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随着国内银行市场对内与对外的“放”,银行间竞争程度将显著激烈。为了增长利润、提高竞争力,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不得不转而加速发放贷款,使存贷比指标上升,趋于严重。在这种情势下,如果银行再放松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加上不良贷款因素的影响,支付危机很容易发生。
二、我国银行风险集中的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多年积累起来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主要有:
(一)金融外部环境欠佳,法律制度严重缺失
从我国经济的微观主体来看,金融业面对的是信用度不高的企业群体。在传统的间接融资方面,一些企业在原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逃废债履见不鲜,严重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加上当地政府的“姑息迁就”,使其对银行贷款“敢借、敢用、敢不还”成为一种“时尚”。
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与法律、法律与政策之间存在着界限不够明确,标准不够统一,程序不够规范的问题,使法律制度存在较大弹性,导致商业银行在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依法维权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例如,现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原则处理破产事务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而不利于金融机构保全资产;对于债务人、企业和个人违反信用制度的违法行为,法律几乎没有可执行的惩罚条款。
(二)银行自身存在的缺陷
银行对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多偏重信用风险而忽视其他风险,不能统筹兼顾、分类管理;银行对风险的重叠认识不足,进而管理手段缺乏针对性;全面风险管理的技术条件、人员保证都不成熟。
四、改进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一是要从全新风险管理理念的培养入手,培养国内银行业的风险文化,增强风险意识,并把它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及标准化,促进我国银行业风险监控、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使国内银行真正步入现代化、商业化及国际化轨道。二是要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银行要积极引进并应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目前,国外有些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并已免费公布或低价出售,我国银行可以采用有选择的“拿来主义”,研究、改造并应用于我国风险管理活动中,为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主动研制与开发精确的、适合我国银行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重点增强其实用性、有效性。可基于自身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使用范围广的风险监控与管理方法,探索建立风险计量模型,如内部评级系统、蒙特卡罗模拟法、VaR(在险价值)等,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二)加大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风险管理的机制、方法和制度最终要靠人来执行,或者说人是风险管理的主体。因此,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必须加大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应建立高效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注重人员培训,通过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等各种形式,培养专家型、学习型的风险管理人才。同时,要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吸引、留住和使用好人才,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从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三)健全金融法制基础,加强外部监管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正逐步显现。要有效地改善金融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一是完善金融法律体系,适应金融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化的需要。例如,完善征信管理法规;对信用违约行为加大法律惩处力度;健全破产法规,保护银行债权。二是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应积极配合政府、银行监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协调联动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所面对的各种风险问题。三是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风险要加强风险分类,按照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实行不同的监管策略和标准,以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例如,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建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的同时,坚持以“疏”为主来研究加强有效监管和支持发展创新的措施;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则不带来任何效益,必须从建立和落实内控制度等方面做到“严防死守”。
参考文献
1.刘明康:“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国金融》2005年第11期;
2.项俊汝:“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法律制度的完善”.《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
3.马立军:“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杨有振等:“商业银行风险的重新分类及其管理”.《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
5.钟伟、王元:“略论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4期;
6.周小川:“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道德风险”.《金融研究》2004第4期;
7.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课题组:“现代风险管理论理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上海金融》2003年第2期;
8.陈林龙:“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9.田玲:“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