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寒潮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寒潮措施

寒潮措施范文1

关键词:埋弧自动焊;焊缝余高;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

在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制造环节,焊接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锅炉和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笔者从事的工作为锅炉和压力容器的驻厂监检,通过对埋弧自动焊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焊缝余高超标问题进行分析并改进焊接工艺,最终制定出预防措施。

埋弧焊焊接参数可分为主要参数和次要参数。主要参数是指那些直接影响焊缝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参数,它们是指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电流种类及极性和预热温度。对焊缝质量产生有限影响的参数为次要参数,它们是指焊丝直径、焊丝伸出长度、焊丝倾角、焊丝与焊件的相对位置、焊剂粒度、焊剂堆散高度等。

焊接参数从两方面决定了焊缝的质量。一方面,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三个参数综合的焊接热输入影响着焊缝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这些参数分别影响到焊缝的成型。这些参数的合理匹配才能焊制成型良好且无缺陷的焊缝。因此需了解各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型影响的规律以及与焊缝结晶过程的关系。

一、焊缝余高超标的原因

焊缝余高超标有连续超标和断续超标两种。影响焊缝余高的埋弧焊焊接主要参数为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焊接电流增大,使焊丝熔化量增加,焊缝余高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弧电压降低,使熔池、熔滴温度降低,焊缝宽度减少变得高而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速度减小,焊丝熔化量增加,焊缝余高也会增加。

影响焊缝余高的次要参数为焊丝伸出长度,焊剂堆散高度,焊件倾斜度。焊丝伸出长度决定该段焊丝在大电流时产生很高电阻热,使焊丝熔化速度增大,因此焊缝余高增加;工件倾斜为上坡焊时,随倾斜度增加,焊缝余高明显增加。

焊剂堆散高度过高也会引起焊缝余高超标。

在环焊缝的焊接过程中,因其工况和纵焊缝不同,还需考虑其他因素。纵缝焊接时工件不动,由焊接小车或焊接机架行走,焊接熔池的形成和结晶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而环缝焊接时,焊接机头不动,工件在滚轮架上做旋转运动,因此焊接熔池的形成和结晶是在运动状态下完成的。环缝焊接时焊丝与焊件的相对位置非常关键。

如图1所示,筒体做顺时针转动,内、外环缝焊接时位于b、a点,其目的是使熔池的结晶过程尽可能处于水平状态,使焊缝成型美观,d即为焊丝偏移尺寸。焊件的直径越大,允许焊丝偏移的尺寸越大,这是因为焊件直径越大,在同一偏移中心角的情况下,所对应的弧长越大;环缝的焊接速度越大,允许焊丝偏移的尺寸越大,这是为了使熔池和熔渣能在适当的位置凝固,以免造成铁流流失或下淌,保证焊缝质量。

当焊接内侧环焊缝时,焊丝偏移在点b处。焊丝的偏移使得焊丝处于“上坡焊”的位置,目的是使焊缝有足够的熔深。当焊接外侧环焊缝时,焊丝偏移在点a处。焊丝的偏移使得焊丝处于“下坡焊”的位置,这样一则可以减小熔深避免烧穿,二则使得焊缝成型美观。

焊接环缝时,因为筒体回圆效果不好,会造成筒体圆度差较大,在某些局部位置就会形成实际的电弧长度变化(即电弧电压变化)。在焊接处位置亦形成了局部筒体的曲率差异,但是焊丝偏移不能随着局部曲率改变微调。这些不同造成了环焊缝的焊缝余高超标较为普遍。在焊接开x型坡口的内表面环焊缝时,因为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直径不同的,成型要求的焊接参数值也不同,这就要求改变焊丝偏移尺寸d和各项焊接参数值。但是焊接过程中某些工人为了省事,往往在环缝的内部和外部焊接时采用相同的参数。再加上焊接内表面环焊缝时不如外表面焊缝容易观察焊接机头、送丝速度、焊接速度以及焊丝与焊件的相对位置等,这就造成了内表面环焊缝的余高超标最为常见。

二、预防措施

焊缝余高超标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严格按照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施焊,尤其要注意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这三个参数,另外对焊丝伸出长度,焊件倾斜度,焊剂堆散高度也需要加以注意。对开坡口的角度加强控制,焊接时应严格控制线能量在允许范围内。注意筒体回圆的质量控制,减少不圆度。加强对组装质量的控制,尤其要控制错边量和组装间隙。焊接工人加强对焊接情况的观察,焊接时作好记录,及时总结焊接参数对焊缝余高的影响。

结束语:

埋弧自动焊中影响焊缝余高的因素很多,在处理埋弧自动焊焊缝余高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仅针对埋弧自动焊存在焊缝余高超标问题进行了定性的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板厚,材质以及不同的焊接位置,要制定不同的焊接工艺并且在焊接操作中严格遵守。锅炉和压力容器生产单位,应当进行验证性试验,编制产品焊接工艺时寻找出最佳的焊接参数,不断改进焊接工艺,从而提高埋弧自动焊中焊接质量。

参考文献:

寒潮措施范文2

[关键词] 天气学 寒潮 环流演变 德庆

[中图分类号] P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236-01

德庆地处广东中部偏西地区,属亚热带亚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寒害天气发生频率也较北方低。根据《广东省各类主要灾害性天气标准》中单站寒潮指标规定统计德庆单站气温气象资料,发现德庆寒潮天气主要发生冬季12至2月。1981~2010年,德庆寒潮天气共发生12次,其中12月3次,1月8次,2月1次。近年来德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柑桔、巴戟天、何首乌、西江玉桂等已规模产业化,作为农业高影天气之一的寒害天气除对蔬菜、禽畜、水产等有影响外,尤其对这些产业化农业项目影响严重,易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影响德庆最严重的一次为2008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总经济损失3777.5万元,其中受冻害影响柑桔7万亩,经济损失达3162.5万元。因此做好寒害气象预报服务,可有力保障德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德庆最近一次寒潮天气发生在2010年12月14至18日,17日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温霜(冰)冻天气,大部分乡镇最低气温在0℃以下,导致柑桔等喜温的经济作物不同程度受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分析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特点和环流演变过程,并提出防御对策,以利于日后更好地做好寒害气象预报预测和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一、寒潮天气特点

分析德庆本站实况可知,本次寒潮天气过程具有前期回暖明显、降温剧烈、湿冷开始、干冷结束的特点。 11至13日潮湿阴天有小雨,日平均气温逐日升高。14至16日德庆降水明显,4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急剧下降10.1℃,16日最低气温4.9℃,17日过程最低气温0.1℃,全县有10个区域站点最低气温在0℃以下;18日低温霜冻天气维持。19日最低气温回升至9.3℃,寒潮天气结束。

二、天气形势分析

1.寒潮酝酿过程

500 hPa图上,8至10日远东冷涡维持,不断有冷空气在雅库茨克地区聚焦堆积。11日08时,亚欧大陆中高纬环流维持两槽一脊型;20时,横槽在黑龙江—贝湖生成,同时孟湾上空南支槽出现。 12日,横槽明显加强,中脊后部等高线密集,华南副高加强。

对应850 hPa图上,11日,远东冷中心达-37℃,0℃线在淮河一带。12日,0℃线在黄河一带;关键区内(50~60°N,70~80°E)附近存在一个152 dagpm闭合阻高,20时高压中心增强至160 dagpm,切变线南压至南岭附近。

对应地面图上,11日不断有冷空气从俄罗斯东亚北部地区南下堆积,冷高压中心加强至1050 hPa以上,12日,冷高压中心继续加强至1052.5 hPa以上,华南处于脊后槽前。

2.寒潮爆发过程

500 hPa图上,13日08时,横槽西段向南下摆;20时,随着中脊东移南压,横槽西段加强并南压,东段则转为东北—西南向,华南受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影响。14日,西段横槽继续南压,到16日20时横槽已全部转为竖,并与南支槽叠加成为强大的东亚大槽,槽的西北气流引导寒潮主体迅速南下,17至18日整个中国处于槽后西北西气流中。

对应850 hpa图上,13日20时, 关键区内冷高压中心为160 dagpm,0℃线南压至长江流域;14日,冷槽东段转竖,0℃线已过长江。15日,横槽西段继续南压转竖,切变线自北向南影响华南地区,0℃线南压至南岭一带;16日08时,160 dagpm冷高南压至四川,切变线出海,华南受一致的偏北风场控制,0℃线抵达华南中部地区。17日,广西转受东到东南风场影响,粤东为东北风场影响,暖脊快速建立,0℃线回推至黄河流域。

对应地面图上,13日,地面冷高压中心加强至1060 hpa以上,密集等压线主要在40°N附近。由此可见一股强大的冷空气将大举侵袭我国。冷空气前锋08时还在河套地区,20时已抵达华南,梧州转吹北风6m/s,气温为18℃,下降未明显。14日20时冷高压中心增强至1070 hpa,华南地区转受冷高压脊控制。15日寒潮冷高压继续南压,20时前锋到达南海。16日,随着寒潮主体冷高压中心南下,08时冷锋南压至南海中部,20时,寒潮主体影响华南。17日08时,寒潮主体继续控制华南地区,20时高压主体移减弱至闽浙一带。18日,冷高压变性减弱并东移出海。

3.寒潮结束形势

18日,500 hPa图上,高空槽东移出海,华南转受偏西气流影响; 850 hpa图上,华南地区受暖脊控制,转为偏南风场;0℃线回推至黄河流域;地面图上,冷高压脊变性减弱并东移出海,华南转处低槽边缘。

上述形势分析可知,足够的冷空气在中高纬积聚,促使横槽转竖为东亚大槽导致了此次寒潮天气的爆发。此次寒潮天气形势具有高纬度冷空气源地偏东;乌拉尔山地区有阻塞高压,阻塞高压以东有横槽存在;低纬度有南支槽配合,前期偏南气流强盛;爆发时突然,横槽转竖后快速东移出海的特点,导致寒潮天气前期回暖明显、降温剧烈、湿冷开始、干冷结束。因此在日后进行寒潮天气过程预报时,须注意考虑以下方面:

1、500 hPa高空引导气流的方向以及冷暖平流的动向;2、850 hPa闭合冷高中心的强度(160或以上),及0℃温度线动向

3、地面冷高压的强度(1060hPa或以上)和轴向,以及地面冷锋的动向。

三、寒潮的防御对策

寒潮是一个剧烈的降温天气过程,并伴有低温或霜冻天气,可使人畜、水产渔业,尤其是柑桔等果树受严重灾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积极防御,避免或者减轻寒害和冻害带来的损失。

1.增强防寒防冻意识,做好寒害防御规划。通过各级政府立法,制定寒害冻害防御规划,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进一步宣传寒潮天气特点、危害和防灾减灾措施等。

2.加强寒害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研究,提供防寒防冻理论依据。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寒冷预警、灾情评估及减灾辅助决策和抗寒应急议案。

3.当寒潮天气袭击时,积极采取有效防御措施:

3.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尤其加强做好老弱病人的防寒保暖工作;

3.2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保暖工作。首先要加强圈舍检修,并使用煤炉、炭炉、锯木屑炉等设施向舍内供暖,有条件的可采取红外线灯、红外线板、保温炉等保暖措施。其次要精心管理,搞好卫生及加强营养,提高禽畜的抗寒能力。

3.3 对柑桔等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农作物等种养品种采取防寒防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以柑桔为例,冬季为果实成熟期,在寒潮天气前,应组织人员采收的,要尽快采收柑桔上市销售。若没法及时采收的,应采取以下措施防冻:a、寒潮来临前2~3天喷施植物防冻剂;冻前培土,使土壤疏松,提高土温。b、保护物覆盖 果树要用草帘或稻草包扎果枝(穗)后再用薄膜套盖。c、树干可用生石灰等匀刷。d、在雪后初晴或长期阴冷天气、骤晴无风的霜冻天气夜晚点燃秸杆、杂草、锯木屑、谷壳等作发烟材料暗火熏烟。e、适时排灌 遇上湿冷寒流时,及时排除冻水,避免植株烂根、死苗。遇上干冷寒潮时,适时灌水保暖。

参考文献

[1]钱光明等等.广东省气候业务技术手册[M].气象出版社,2006.

寒潮措施范文3

关键词: 薄膜育秧;死苗;原因;应对措施

采用薄膜育秧,对于提早插秧、避免高温热害以及减轻病虫害危害都极为有利。但是薄膜育秧受温度、土壤质地和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常发生死苗现象。根据对我市多年田间观察,分析死苗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1霉病和冷害

1.1发生及危害

霉病又称绵腐病、立枯病,常发生于寒潮期间。在低温阴雨期间,连续5d日平均温度在11℃以下霉病就会发生。一般是北边的厢头先发病,稻谷已坏或者扎根不好的弱苗先发病。秧厢两头和厢两边发病重,中间轻;抗寒力弱的品种霉病更重。当低温阴雨长达5d以上,叶龄2.5~3.0叶,秧苗叶片特别是心叶黄中带红,或者在已经死亡的稻谷或弱苗上开始发霉即预示霉病可能大发生。这时就要认真检查,及早防治。

霉病属寄生、腐生或兼性腐生微生物,只有当秧苗生长不良,濒临死亡或已经死亡时病菌才能入侵。另外,低温使秧苗生活力削弱,抗病力降低,有利于病菌侵入,而多湿则有利于病菌繁殖。但如果寒潮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次数多,就会出现冷害死苗,这属于低温直接伤害秧苗而造成的冷害,主要是受害植株根部活力被破坏较大、根压微弱、蒸腾显著大于吸水、水分平衡失调所致。

1.2应对措施

对于霉病的防治可采取在播种前或播种后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 250~3 750g/hm2,拌泥300kg/hm2撒施,或在稻苗一叶一心期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 000倍喷雾,防治效果良好。发病早期如果在不妨碍保温的前提下适当通气对于防治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寒潮期间,通气与保温有矛盾,应以保温为主(寒潮期内,膜内日平均温度一般比膜外高2~3℃)。寒潮期间应以保温、提高秧苗生活力为主。寒潮期间当芽鞘有霉病发生、需要灌“跑马水”洗霉时,应在中午前后进行。当气温在12℃以上时可揭开两头,或只揭背风的那一头通风1~2h,使水易灌进厢内,可改善膜内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有利秧苗生长,这对防治霉病有显著效果。正常天气,1片真叶以后,气温在15℃以上,就要揭两头膜进行炼苗,防止徒长。经长期低温阴雨的秧苗黄而矮,若寒潮未过,有短时间气温回升,揭膜则可防止高温烧苗。当膜内温度超过25℃时揭一头,超过35℃时揭两头。种谷下泥后,芽期保持沟内有水,秧畦湿润,以免阻碍扎根扶针。发生了霉病,要立即灌“跑马水”。当秧苗2、3叶以后,通气组织已经形成,秧苗生理需水量增加。这时除晴天灌水外,平时也要有1cm深的浅水层淹根,这样既有利于秧苗生长,又能抑制霉病发生。

苗期灌水要注意勤排勤灌,经常晒秧脚,防治秧苗过分伸长和“软脚”,并可增加土壤氧气,消除还原物质;要防止冷水经常流进秧田,降低膜内温度和泥温;排水口要不高不低,既要保持一定水层,又要让降雨能随时排除;落大雨时要彻底排净水,薄膜要密闭,压好膜脚,防止膜内外水分对流。

2青枯和黄枯

2.1发生及危害

寒潮过后忽然转晴,常引发青枯和黄枯死苗。青枯和黄枯都在低温阴雨过后的暴晴时发生。病苗从心叶等幼嫩部分开始萎蔫,茎部呈污绿色,先卷叶,然后整株萎蔫死亡。以2、3叶龄发生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低温阴雨,秧苗吸水力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当气温突然升高,使秧苗生长缓慢,叶绿素形成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生理失水而枯萎死亡。寒潮过境后,气温上升幅度虽不大,但因秧苗抗病力弱,原有病斑有的还会稍扩大,甚至出现新病斑,重病者常死亡。水稻生长适温是25~35℃,最高是38~40℃,温度过高时,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消耗多而积累少,时间短,危害不大,时间长了,就会使秧苗受伤死亡。薄膜育秧在高温晴天,应控制在38℃以下,超过40℃就有死苗的危险。高温烧苗的形态表现:叶片卷筒,轻的到第2天早晨能恢复常态,重的第2天经太阳曝晒,叶尖枯黄,严重的全部叶片枯黄,以致整株死亡。

寒潮措施范文4

[关键词]气象性灾害 大棚蔬菜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S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78-0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结构调整已逐步成为各地农村经济工作中的旋律。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大棚蔬菜生产,可以克服大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不利天气条件造成的蔬菜供应淡季,保证蔬菜均衡上市,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2014年嘉祥县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约有1万余亩,蔬菜品种主要有大蒜、圆葱、辣椒、马铃薯、白菜、菠菜等品种。嘉祥地区气候冬春季节差异较大,夏秋季节差异较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频发,气象性灾害对大棚蔬菜的生产越老越严重。嘉祥县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所面临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连阴雨、寒潮、大风、大雪等。

1 连阴雨

连阴雨指连续3-5天以上的阴雨天气现象(中间可以有短暂的日照时间)。据统计,嘉祥县每年冬天(12月至次年2月,下同)大约会有10天左右的连阴雨天气。出现连阴雨的天气时,通常温度十分低、光照很弱,会使成长中的植被停止生长,同时叶片伴有枯黄、脱落的现象。对此,应在大棚室内温度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同往常一样将草苫揭开,这样做是因为阴天时所散发的光照也能够维持蔬菜的生命, 同时可以在棚墙阴面加挂反光物来维持阴面作物的光照。

2 寒潮

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出现寒潮时,一般会有持续的低温,对于保温性能不好的大棚来说,蔬菜会因寒潮的影响受冷、受冻,轻者出现叶片发黄,重者落花落果、枯死冻死。同时,寒潮来袭时,因温室内温度降低,大棚不敢放风,使得室内湿度增大,成为了病虫害发生的最有利条件。对此,遇到寒流天气保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最直接的保温办法是可以通过增加棚内设备开始,如将较易进风的位置用旧塑料来做成围墙,或在门口加挂棉门帘来挡住一定的风寒。还可以在棚顶加盖一些旧的棚膜、草苫等。如果寒流袭来时棚内温度达不到蔬菜生长所需温度可以通过增设火炉、电热风等保证室内温度,防止作物遭到冻害。

3 大雪

据统计,嘉祥县每年冬季会出现5.9天左右的大雪天气。出现一般降雪时,白天也应保持草苫打开,因为散射光可以维持蔬菜的生长。遭遇强降雪时,一些保温性能较差、未及时采取防御措施的温室内温度也急剧下降,使一些喜温的蔬菜遭受冻害,长势转弱,抗逆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时,由于大量积雪覆盖大棚,甚至会压塌大棚。对此,当有大雪天气时,应及时清扫棚顶上的雪,防止积雪过重引起棚体坍塌;大雪过后也要将积雪清扫干净,使棚内蔬菜及时的接受光照。同时在大雪过后要注意大棚排风工作,为避免棚内湿度过高带来的病虫害的发生。

4 大风

春季是一年中空气对流最强烈的季节,北方冷空气逐渐退缩,西南暖湿空气逐渐加强,是一年中风力最强的季节。大风来临时,一般会使蔬菜大棚掀顶、棚舍发生损坏,轻者造成棚内降温,重者给棚内蔬菜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一般的,风力在5级以上就必须考虑棚室的防风工作,在大风来临前做好防风、固膜工作,检查好膜线、压杆是否够固定良好,草苫盖严,避免大风将其吹跑。

结语:大棚蔬菜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连阴雨、寒潮、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仅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为了使大棚蔬菜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农民朋友应经常收听当地气象部门播发的最新天气预报,根据不同天气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地防护措施将会使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寒潮措施范文5

关键词:昌图县;严寒;寒潮;防御

中图分类号:S165+.2 文献标识码:A

辽宁省昌图县是寒潮多发地区,冬季特别寒冷。寒冷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出行都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养殖业、蔬菜大棚、林果业的生产。春秋季节的强寒潮危害比冬季的严寒危害还要严重,特别是春季果树、榛子等花期如果遇到强寒潮,会造成无果或空壳,损失严重;秋季如果不是逐渐降温,而是过早出现强寒潮,烟叶没有收获而冻坏。所以分析严寒天气成因,提前做好预报,及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尤为重要。

1 昌图县寒潮分析

1.1 寒潮定义

24h平均气温下降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下降到5℃或以下,并伴有5级以上偏北大风时,称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主要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或霜冻,是昌图地区重要灾害天气之一,分析研究寒潮天气成因和形成机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昌图地区寒潮天气特点

昌图地区是寒潮多发地区,一般每年爆发寒潮8次左右,寒潮出现时间不同,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最晚结束于第2年5月上旬,特别是冬季,昌图地区一次寒潮爆发后,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寒冷天气可持续7d以上,气温回升不明显。

1.3 冷空气源地

冷空气源地有3处,第1个是在新地岛以西的洋面上,冷空气经巴伦支海、前苏联欧洲地区进入我国。它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寒潮强度的也最多。第2个是在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冷空气大多数经喀拉海、太梅尔半岛、前苏联地区进入我国。它的出现次数较少,但是气温低,可达到寒潮强度。第3个是在冰岛以南的洋面上,冷空气经前苏联欧洲南部或地中海、黑海、里海进入我国。以上源地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积累加强后侵入我国。

1.4 冷空气入侵昌图县有四条路径

第1条路径是西北路,冷空气从西北部进入关键区,再经贝加尔湖进入昌图县。第2条路径是东路,冷空气从东北部进入关键区,再经贝加尔湖进入昌图县。第3条路径是西路,冷空气从西部进入关键区,再经贝加尔湖南部进入昌图县。第4条路径是东北路,冷空气从东北部进入贝加尔湖地区,再从贝加尔湖地区东南下,进入昌图县。

1.5 寒潮的成因

冬季在北极地区500hpa高空图上,存在一个气旋式涡旋,称为极涡。人们常把极涡作为大规模极寒冷空气的象征。因此它就成为寒潮天气过程的重要成员。极涡发生一次断裂,分为两个低中心,即形成偶极型环流。亚洲一侧的极涡中心南压到西伯利亚北部,冷空气从西伯利亚源源南下,造成我国大范围持续低温。

1.6 寒潮天气过程的分类

寒潮持续3~7d为寒潮中期天气过程;寒潮持续2~3d为寒潮短期天气过程。

寒潮中期天气过程有3大类型,其中主要的一类是倒W流型(见图1);另一类是极涡偏心型;还有一类是大型槽脊东移型。其中倒W流型寒潮占70%~80%。

寒潮短期的天气形势也有三大类型,即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

1.7 高空槽脊的发展与寒潮爆发有密切联系

高空槽脊发展,经向度加大,有利于寒潮爆发;高空槽脊减弱,经向度变小,不利于寒潮爆发。

1.7.1 槽发展与温度平流有关:当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时,高空槽后有明显的冷平流,或者说高空槽区有正的热成风涡度平流。

1.7.2 槽的发展与空气散合有关:槽前辐散,有利槽发展加深;槽前辐合,槽将减弱。

1.7.3 槽发展与槽的方向有关:横槽或东北~西南向的槽,有利于槽发展,可加深;而西北~东南向的槽,不利发展,可减弱。横槽转竖易爆发寒潮。

1.8 昌图县寒潮的韵律情况

经数据统计得出,昌图县寒潮与温峰有一定的韵律关系,温峰后第25d和第36d有降水、降温的概率较高,明显高于其它的天数。

本文温峰定义为:长波槽经过本地时,槽前西南风,有暖平流,使本地升温;槽过境后,槽后西北风,有冷平流,使本地降温。这样就使本站出现一次温峰。

至于25d韵律,是中波槽(振幅一般为10个纬距左右的槽)的作用。一般中纬度地区中槽平均每天自西向东移动14.4个经度左右,这样中波槽绕地球一周需要25d左右。也就是说此槽经过25d绕地球一周后再次到达本地。

2 昌图地区寒潮预报着眼点

2.1 北半球500hpa高空分析图上

有高压脊向极地发展,并进入北极,使极涡分裂,其后极涡南压并发展加强,涡后较强的西北气流使昌图县明显降温。

2.2 影响昌图县寒潮韵律的天气形势为一槽一脊型

动力机制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峰区,促使寒潮爆发的流场为“低槽旋转型”。寒潮天气主要由槽后强冷平流所致,随着低层850hpa槽线过境降温开始,待高层500hpa槽线过境后降温达最大值。

3 昌图县冬季寒冷的原因

3.1山坡地形的原因

昌图县多数地区是平原,东部有山区和丘陵,在晴朗的夜晚,山坡放射长波辐射,使山坡地表空气降温,山坡表面上的空气降温后,沿山坡下沉到山下,造成山下冷空气堆积,加之山下空气水平热量交换非常小,所以导致山下夜晚气温特别低。所以山沟和洼地比平原气温低,使人们感到特别寒冷。

3.2地表有雪的原因

昌图县2012年冬季降雪特多,总降雪量为86.3mm,比历年同期多60.4 mm;最大雪深为21cm,比历年同期深11cm;降雪次数为45次,比历年同期多15次;地表积雪覆盖时间为119d,比历年同期多50d。所以昌图县2012年冬季气温特低,平均气温为-10.4 ℃,比历年同期低2.1℃。

3.3天气形势的原因

在地面天气图上,昌图县受大陆冷高压控制;500hpa高空图上,在东经130°~140°,北纬50°~70°区域内有冷涡维持少动,昌图县处于涡后脊前的偏北气流区,在贝加尔湖地区有时有新的冷空气补充。符合上述条件时,昌图县可出现持续多日的寒冷天气。

3.4其他原因

如果夜间有雾、或有云、或地表很湿、或有较大的偏南风时,昌图县夜间气温不会太低,昼夜温差变小。云和雾可阻挡地表放射长波辐射,较大的偏南风可造成热量补充和水平热交换。

4 结论

4.1 冷空气源地有3处

分别在新地岛以西的洋面上;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以及冰岛以南的洋面上。冷空气入侵昌图县有四条路径,第1条路径是西北路(中路),冷空气从西北部进入关键区,再经贝加尔湖进入昌图县;第2条路径是东路,冷空气从东北部进入关键区,再经贝加尔湖进入昌图县;第3条路径是西路,冷空气从西部进入关键区,再经贝加尔湖南部进入昌图县;第4条路径是东北路,冷空气从东北部进入贝加尔湖地区,再从贝加尔湖地区东南下,进入昌图县。

4.2 春秋季节强寒潮爆发的原因

主要是北极低涡分裂,可使昌图县爆发强寒潮。分裂后的极涡,向中纬度地区移动并加强,涡后北风较大,冷平流较强,如果昌图县长期处在高空冷涡后部的偏北气流区,地面处在大陆冷高压控制,那么就会有长时间的持续寒冷天气发生。

4.3 昌图县冬季寒冷的原因有

东部山区地形作用固有的地理原因;强冷平流的原因;积雪覆盖的原因,地表积雪覆盖时间偏长,寒冷程度就强,寒冷天数就多,反之冬季降雪偏少,地表积雪覆盖时间偏短,寒冷程度就弱,寒冷天数就少。积雪和冷平流是昌图县严寒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寿绍文,励申申,王善华,徐海明,于玉斌,赵远东编著.天气学分析[M].

[2]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昇编著.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寒潮措施范文6

关键词:冻害;预防;补救措施;中后期管理

2009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多年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加上部分小麦种植技术和品种选用不当,不少麦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开春后是否仍有冻害,也未可知,因此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以保证小麦全面丰收。

1小麦冻害可防可救

据笔者调查访问、查阅有关资料及亲身经历,小麦冬季冻害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只是有些年份程度较轻,影响不大而未被重视。春季冻害,历史上也不少见,如1953年4月12日淮北地区突遭寒潮,所有麦田均遭严重冻害,不少老农至今仍记忆犹新;再如1995年3月中上旬和4月初的3次寒潮,也使部分麦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无论受害早晚或程度轻重,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加以补救,都可获得较好的收成,千万不要轻易毁掉[1]。

2冬季受冻麦田的补救措施

冬季小麦冻害,根据受冻程度可分为2种:第1种是严重受冻,主要表现为主茎和较大分蘖被冻死,但小分蘖仍有活力,且大分蘖基部还有小分蘖、刚冒出的蘖芽和潜在的蘖芽,只要管理措施得当,仍可发育成有效分蘖。这类麦田,在土壤解冻后要尽快补水、追肥。有积雪的田块,可在化雪时撒施或趁雨天撒施。土壤墒情不足的,要开沟条施或打洞穴施,施后浇水,使肥料尽快被吸收利用。一般可用尿素120~150 kg/hm2+磷酸二铵30~45kg/hm2。土壤基础肥力较差且底肥用量偏低的田块,适量多施;反之,酌情少施。第2种情况是部分叶片冻死,主茎、大分蘖苗心仍有活力。这类麦田可在土壤解冻后追施尿素75~90kg/hm2+磷酸二铵15~30kg/hm2,施用方法可参照上述办法进行[2]。

3春季麦田防冻及受冻后补救措施

3、4月,小麦已先后完成春化和光照2个生育阶段,抗寒能力明显下降。这期间,我国冬麦区,特别是作为小麦主产区的黄淮平原,倒春寒天气常有发生,因此小麦发生冻害的频率和受害程度都比冬季大,应特别注意防范。

(1)对生长过旺的麦田,开冻后要及早镇压,控制其生长发育,避免过早拔节,降低抗寒能力。

(2)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在寒潮到来前一两天给麦田浇水,使土壤导热能力增强,田间温度提高,对预防春季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3)在寒潮到来当日晚6~10时,气温降至4℃以下,即有可能出现霜冻。此时可在麦田上风处,每隔10m左右堆放1处烂柴碎草,点火熏烟,要求做到只见冒烟不见明火。此法在20个世纪50~60年代的淮北地区农民常有使用,对预防和减轻冻害有不错的效果。

(4)寒潮过后立即浇水施肥,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使总茎数达到900万个/hm2以上。

(5)在起身拔节期喷施壮丰安,一是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能力。二是可以控制第1节生长过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4受冻麦田的中期管理

受冻麦田由于主茎成穗减少,提高分蘖成穗率并使其形成大穗,成为中期管理的主要目标[3]。因此,在管理上要有促有控,即促有效大、中分蘖快速生长,控制小分蘖生长和蘖芽冒出,并使之尽快枯死,以免与有效分蘖争水肥、争阳光。

(1) 群体略小、个体较弱的麦田,尽早浇水追肥。

(2) 群体较大、麦苗较旺的麦田,及时中耕划锄,必要时可喷洒50%的矮壮素3 750~4 500mL/hm2,对水成500倍液,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和生长;控制旗叶和倒2叶过长,使小麦株型紧凑。

(3) 喷施叶面肥。用尿素7.5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对水450~600kg/hm2。受冻较重麦田,隔7~10d再喷1次。将肥水尽量喷在大苗叶面上,促使大、中苗快速生长,抑制小苗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 如春季遇有连阴雨,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渍害。

(5) 注意病虫害防治。中期虫害主要是麦蜘蛛和麦蚜,用2.5%的敌百虫防治。病害主要是锈病、白粉病,可用50%的粉锈宁1 500~2 250g/hm2对水900~1 125kg/hm2喷防。

5受冻麦田的后期管理

受冻麦田虽然前期做过一些补救措施,但较正常麦田,其穗数与穗粒数仍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而采取措施增加粒重就是取得理想产量的重要手段[4],千粒重每增加1g,产量即可增加150kg/hm2以上。

(1) 中期发生的一些病虫害,由于防治不彻底或其他原因,后期仍有可能发生,要注意及时防治。

(2) 浇好扬花、灌浆水。扬花、灌浆期是麦粒形成期,水分不足籽粒退化,同时又是根系衰退期,适应能力降低。此时既不能缺水,又不能浇水过多,可浇跑马水,使土壤含水量占最大持水量的70%~75%。

(3) 有脱水现象的麦田,可再进行1次叶面喷肥。

(4) 预防干热风。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这时正是我国冬小麦进入灌浆和乳熟期。受干热风影响,作物水分蒸腾旺盛,根系所吸收的水分远远满足不了这种天气条件下小麦大量需水的要求,致使小麦早熟、瘪粒甚至青枯死亡,造成大幅减产。群众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的谚语。所以干热风是小麦生育期的一种主要气象灾害。预防的主要措施是:①浇好麦黄水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田间湿度;②喷磷酸二氢钾500倍液1 125~1 200kg/hm2;③喷石油助长剂225mL/hm2或三十烷醇300mL/hm2,以减少叶面蒸发。

6参考文献

[1] 王丽,赵绿源,李莲娜.冬小麦冷冻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23):25.

[2] 王东海,许进堂,李新会,等.河南省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9(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