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 生活化 数学教学 弊端 误区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却产生了一些极端的现象:一味选择生活化的数学素材,一味追求生活中的数学。下面,就从“弊端”与“策略”两个方面,针对生活化数学素材的选择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生活化素材干扰学生数学学习

1.弊端

一位教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时,利用多媒体呈现2件上衣,3件下装(一条裙子,两条裤子)。如果选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组成一套衣服,可以怎样搭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利用学具操作活动,小组交流。

生1:我们一共找到了4种搭配方法。生2:我们一共找到了6种搭配方法。师:哪6种,你们是怎样搭配的?

生2:第一件红色的上衣分别和3件下装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第二件蓝上衣分别和3件下装搭配,也有3种搭配方法,一共6种。

生3:我不同意,我妈妈开服装店,她说红上衣不能与绿裤子搭配,这种不算。

生4:那件蓝上衣是春天穿的,那条裙子是夏天穿的,这两件搭配也不合适……(课堂有点乱)。我认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干扰了数学学习。

2.策略

教师在选择学习素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用好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如果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也应该力求提供有价值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现实起点的基础上调整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材,也可以在把握学生所占有或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素材。再次,教师不要一味地追求改变教材,选择学习素材“随心所欲”、“凭空想象”,在没有把握教材本质的情况下改变学习素材,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上述学习素材只要改成清一色的服装,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就不会受到太多的干扰。

二、生活化素材抑制学生学习激情

1.弊端

在教学“1~5各数的认识”时,有位老师出示了一幅情境图,根据情境图讲故事:“一个老师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刚说了一句话,学生就争先恐后地打断了老师的话,“动物园里有1只大象,3只长颈鹿,3只小羊。”“还有2只小鸟,5个小朋友”。“不对,是4只小鸟”。教师请大家合作,数一数小动物各有多少只?学生奉命合作,但大部分学生都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现在学生家庭环境普遍较好,大部分学生都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学生对1~5各数的认识,已有良好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认识100以内的数。

2.策略

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关键是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的起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定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上面的教学不妨修正一下:教师直接板书1~5各数,请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这几个数,再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事物可以用1~5各数来表示它们的数量。然后再出示情境图,说一说情境图中的小动物各有多少只,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适当地提升。

三、生活化素材迁移学生学习情趣

1.弊端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上一些切割活动,比如让学生分苹果、分月饼、分西瓜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其实,这种“生活化”的数学素材就应该得到质疑。因为学生在切苹果、切月饼或切西瓜时,他们的数学思考已经淹没在苹果、月并、西瓜等色香味引起的其它想像中了,而把“平均分”之类的数学思考抛在脑后,淡化了“数学”味。

2.策略

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决定其理解质量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对“半个”、“一半”等这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数的理解,而这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数正是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获得的经验。上述教学设计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各种基本图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教师可选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并画成四色图(如右图)进行教学。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合起来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从这张纸上你还能找到那些分数……这样,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进步和发展。

四、生活化素材偏离学生数学思维

1.弊端

有位教师在上“千米认识”这节课时问道:你知道关于“千米”的哪些知识?学生纷纷回答:1千米是很长的;1千米是1000个1米;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就是公里,等等。老师肯定他们的回答后,提出了一个意料不到的任务: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还是让我们体验一下吧,下面让我们一起在跑道上跑1千米,怎么样?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花了大约10分钟跑完1千米,学生个个气喘吁吁地回到教室。当老师问:刚才我们在跑道上跑了5圈,每圈200米,一共跑了多少米?学生纷纷叫嚷:1000米这么长,真累;要是几千米,我们还不累死……老师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米有多长,设计了让学生跑1千米的活动,作为课堂的重要素材,它与数学并无多大的关系,特别是没有多少数学思维的含量,偏离了数学课以数学思维的培养为核心的特征。

2.策略

数学教学呼唤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产生喜爱数学的情趣。上面的素材不妨修改一下:让学生找找自己身上的尺子,量量自己的脚步,得出1米大约2步,1千米大约多少步?你家到学校要走几步,大约有多少米?让10个学生手拉手在一起,得出这样约是10米,学生充分感知10米的长度后,让学生想像这样的1000人能从这里到哪里?接着教师可以拿一根卷尺,提出用卷尺测量1千米。当拉出10米后教师就做上标志,让学生观察10米的长度。这时可提出以下问题:10个10米是多少米?能从这里到哪里?10个100米是多少米?能从这里到哪里?操场跑道有几个100米?一个运动员跑1000米,需要跑几圈……这样,教师通过学生身上的尺和卷尺等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从模糊到精确,学生最终对1千米有了清晰的认识。

总之,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提高自己对数学学习素材的理解把握能力,充分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才能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并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使生活化的数学素材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3.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速度的重要性,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白板。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电闪雷鸣”吧?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出示课件:闪电

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学生回答(因为光比闪电传播的快。)板书揭示课题:时间、速度、路程

观察下面图片上的数据,它能帮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去闪电看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自主探究,收集信息

(课件课本62页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呢?谁来说一说?(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

(1)展示线段图,引导学生读懂线段图。

(2)你能知道哪辆车跑得快吗?学生尝试计算速度,指名汇报说算理。

要知道哪辆车跑得快,该怎么比较呢?(看一看哪辆车一小时行驶的路程多。)

(3)独立完成表格填写,说理由。

生1:先求出大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10÷3=70(千米)再求出大客车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70×2=140(千米)而题上告诉我们卡车2小时行了120千米,所以,大客车跑得快一些。

生2:把两辆车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都求出来,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120÷2=60(千米) 210÷3=70(千米) 大客车跑得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给更拓展思维的空间,也能分享别人的学习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合作交流,凸显个性

1.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卡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可以写成60千米/时;大客车每小时行70 千米 ,可以写成70千米 /时。像这样,单位时间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分、每时、每秒、每天等等。

速度和什么有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你能记住这几个关系式吗?快来记一记吧。

(设计意图)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感悟生活中的速度

(1)课件展示:书本上第 62页“看一看”

思考:为什么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

(2)让学生举例生活中你知道的速度

猎豹追捕猎物时的速度是120千米/时

火车全速行驶的速度高达2千米/分

(3)课件出示63页第二题

(设计意图)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互助、合作在的交流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3.路程、时间的计算方法(尝试探究)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6小时它行驶多远?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点。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1)(线段图)战马每时跑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时?

(2)(线段图)小蜜蜂的飞行速度是300米/分,蜜蜂从花园到蜂巢飞了15分,一共飞了多少米?

(3)判断正误

a、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210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时行100千米。( )

b、速度/时间=路程。( )

c、飞机飞行的速度为14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比飞机快。( )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用了哪些数学学习方法?

五、作业教材63页第3题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卡车: 60千米/时

大客车:70千米 /时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单位:千米/时 千米/分 米/秒 米/时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有:

(1)谈话导入,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入手,我设计了“电闪雷鸣”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合作学习,体现了自主探究的精神。比较两车快慢时,让学生合作交流,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对发言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3)利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育;求是;求真;求实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数学生活化理念已深入人心并被广大教师付诸实践,在教学中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生活情境的确令人拍案叫绝。但在热闹的背后,也令人遗憾地出现了数学生活教育“表面化”“形式化”“虚假化”等负面倾向,这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深反思。在探讨和反思之后则更需要我们以此为鉴,在数学生活化教育的潮流中坚持求是、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凝聚数学生活化教育的正能量,使数学生活化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培养学生成才。

一、求是――学生的生活数学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生活体验与学生的生活感受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成人以为的“生活实际”,也许并不为学生所认同。在教学准备中,教师要发扬求是的精神,要蹲下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数学生活情境。在这一过程中切忌以教师自我经验为是,以学生不熟悉的成人生活体验作为数学背景,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化。

如某教师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公开课时,给同学出示这样一道例题:小明和爸爸妈妈星期天上公园游玩,从家到公园的路程是12千米,他们叫了辆出租车,出租车起步价是3千米(含3千米)5元钱,超过了3千米路程每千米付2元,请你帮小明算算,一共要付车费多少元?

听课教师多数认为此题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考查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是一道不错的题。但学生的课堂反应却令人大跌眼镜:连续三位同学都觉得无从入手,无法作答;第四位同学道出了原因:虽然打过车,但没有自己付过车费,对这种计费方法从来没有接触过。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生活情境的创设,还是解决问题的应用,往往展示出浓厚的成人色彩,所提供的生活情境不是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而是成人世界的缩影。此类教学误区的根源在于数学生活化教学设计时,教者常常自然而然的以成人自我为中心,想当然的以成人的经验作为学生的体验,而忽视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在本例中,对成人来说司空见惯的打车这一生活原型,却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空白,正是教学设计的这一软肋造成了生活教学的失效。

二、求真――真实的生活数学化

求真是一切科学的客观目的,也是数学教学的立身之本。生活数学化之真包括两方面:一是客观之“境”的真实性,二是主观之“情”的真实性。

如某教师教授《几和第几》的公开课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教师及时纠正,认可了学生们的看法,课堂还算较好地收场。

教师的设计本意是可取的,几个小动物也是学生们生活中熟悉的。也正是熟悉,学生们发现了违背常识的设计:小狗跑得最慢!这就提醒我们;学习的情景首先要客观、真实,不能人为痕迹过于严重,就算是教学需要对原始生活素材进行必要处理,那设计的场景也要尽可能接近真实,尤其是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与事实不符甚至相悖。

三、求实――实效的数学生活化

我们常说数学在生活中,但生活却不全是数学,数学与生活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全部混为一谈。生活是感性的、具体的,数学却是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生活化是要正确引导学生从感性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数学知识,并将之总结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一过程的关键是重实效,生活情境创设要紧扣数学知识教学,不能偏离教学要求,不能将数学课上成“生活认识课”;教学时也不能只停留在生活情境表象上而忽视了数学自身价值的揭示,使学生无法获得数学的本质认识。

如某教师教授《认识乘法》的教学公开课时,出示用软件制作的“动物园一角”课件:画面上白云悠悠,河水潺潺,鸡兔来来往往,赏析内容跳跃出现。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几乎把画面上的景物描述了一遍,教师只是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不断有新的发现,但都与教学联系不大。

听到这儿,笔者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气氛虽然热烈,可课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其实,在出示情景图后,教师可提问:“图上有几种动物?(两种,即鸡和兔)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兔是每2只在一起,鸡是每3只一堆)接着引导学生2只2只地数小兔,3只3只地数小鸡,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求小兔和小鸡各有多少只。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又如某教师教授《圆的认识》,在课题引入时,教师提出:“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学生举了很多例子:硬币、车轮……接着学习有关圆的特征、画圆的练习,后面没有再提到那些圆形物体。教师虽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但对这些例子的处理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揭示其中的数学本质:生活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我们的教学要突出“生活味”,但更要突显“数学味”。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生活情境创设要围绕数学教学服务,要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要区分教学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创设生活情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要将生活中的数学展示出来,而不是展示生活的全部。因此,生活情境的创设要讲究实效,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善于过滤与数学无关的生活信息,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深挖生活信息的数学价值,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究事物深层次的数学内涵。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4

下面是各位老师的评课总结。

陈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

在听课中,我组陈xx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一课,上的非常精彩,给各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陈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是一节朴实的随堂课,没有过多的依赖课件,没有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把重点完全放在实际教学中,直接用例题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直接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王:陈老师的这节课直接朴实,值得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说、练、强化规律,是一节很不错的常态课

于:陈老师的这节《积的变化规律》上得简洁大方,各个环节设计全面完整学生学得很扎实。

潘:陈老师上课扎扎实实,注重课堂反馈,当学生对除和除以分辨不清时,他给学生留足时间去思考,及时将错误纠正。本节课从教学设计上来看,层层深入,从积的扩大到积的缩小以及归纳总结到拓展练习,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较为合理,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樊: 陈老师这节课教学过程清晰,科学构建"研究问题—归纳规律—验证规律"的教学主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樊老师的《公顷和平方千米》:

樊老师紧紧抓住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学生熟知的我们的学校、金明广场、龙亭公园去了解1公顷有多大;以我们的家乡开封来初步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让学生从粗略的感知到细致的了解,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王老师的《垂直与平行》 :

本节课王老师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这些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王老师的《数字编码》:

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很好的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知道数字与编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掌握了数字与编码的结构和含义。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目标活、内容活、方法活、思维活"的四活"精神。

潘老师的《梯形的认识》:

这节课, 潘老师落实贯穿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充分利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多钟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通过听课让我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学习进步。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课堂,在以前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所以,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从生命的高度,以变化、动态、生成而不是静止、僵化、一成不变的观点来关注课堂教学。为此本文从此出发撷取几则教学片断进行剖析,与同仁们交流。

【案例一:预设成功】

课题:圆柱的体积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体积,然后让学生试求圆柱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

师:容器中水的体积是多少,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1: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就可计算出体积。

生2:“称”水的重量,就能推算出体积了。

生3:(插嘴)我也听爸爸说过,水的比重是1,不要“换算”……

师:刚才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用“倒”、“称”的方法解决了“圆柱体的水”的体积。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生4:把橡皮泥放在长方体容器中,压成“长方形的橡皮泥”。

生5:用手捏成长方体,量一量就可以计算体积了。

师:假如这个物体(指着橡皮泥)既不是“水”,又不是“泥”,而是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

生6:将它浸在装有水的长方体的容器中,问题就能解决了。

生7:刚才想圆柱的体积,都是倒、捏,我想要有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统一方法就好了!

生8:我觉得圆柱体和长方体有联系。……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联系”,从猜想到动手、验证,发现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一课,因为教师结合知识点,根据学生实际而预设教案,在解决生活中的圆柱体水、橡皮泥、木块等体积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联想到需要统一办法或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也让学生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创造出“新知识”,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二:动态生成】

课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引导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18÷2/5。师:这是整数除以分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计算?

生1:可以把2/5化成小数来计算:18÷2/5=18÷0.4=45(千米)。

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除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用这种方法就不能很快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生3:因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我把2/5看作一个数,它的倒数就是5/2,也就是18÷2/5=18×5/2=45(千米)。当生3说完,全部同学先是一愣,然后都叫了起来:“嘿,答案一样!”

(原来设计的教案,是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后,假设学生不知道怎样计算,教师即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课堂上教师提问后,学生当即有办法解答,并且能猜想“新公式”,这出乎教师的预设。而此时,教师略作思考即改变教案,教学转为动态生成。)

师:大家想得很有道理,不过,这种计算方法究竟是否正确?大家能验证一下吗?

同学们经过一番想、画、算,用线段辅助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图略)

生1:从图上看如果把2/5小时行的千米看作1份,那么l小时行的千米数应该为18千米的5/2倍。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18千米的5/2是多少。列式为:18÷2/5=18×5/2=45千米。

生2:2/5小时行18千米,就是2个1/5小时行18千米,可以先求出1/5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18÷2=18×1/2千米,又因为1小时是5个1/5小时,所以求l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18×1/2×5,根据乘法结合律,可以得到18÷2/5=18×l/2×5=18×5/2=45(千米)……师:大家开动脑筋,发现并借助线段图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教师话音未落,班里的“数学谜”张晨凯站起来说:“老师,我想起来了,难证方法还可以利用商不变性质,同样可以推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18÷2/5=18×5/2÷(2/5×5/2)=18×5/2=……。”

数学课到此,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可谓波澜起伏,学生在“猜想――验证”的学习进程中,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不失为动态生成的成功案例。

【反 思】

所谓预设成功主要指教师按预设教案(备课与计划),较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育目标。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

由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因此,广大教师非常重视,而我们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成功好像被大家所遗忘,甚至有老师不敢提及预设成功,唯恐被同行取笑,或被冠以不懂课程改革的帽子,造成了现实课堂动态生成一头热,预设成功一头冷。实际上,这是对动态生成的片面认识,动态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首先,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现实的课堂大多还是预设成功的。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6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题。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是学生良好的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是小学生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二、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众多听课教师的评语中,“过程讲得真清楚”、“例题分析得真透彻”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句子,用类似这样的话语来评价上课的教师似乎是较高层面的肯定。因此,理所当然,“讲清楚”成为了数学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如果在教学中仅仅考虑教师“教”的成分而忽略学生“学”的成分,显然是很不全面甚至是有悖教育规律的,学习主体积极地思维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的教学状态。张天孝教授的报告中提出 “我建议数学老师不要讲得太清楚!”看似一句有悖常理的话,却道出了教学的真谛。的确,老师如果讲得太清楚,势必减轻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困难,从而“解除”了学生思考的任务,当学生的大脑无法经常性地获得一定强度的刺激时,他们思维水平提升的速度就会变慢,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当前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的策略才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于是,在教学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哪些东西我该讲,哪些东西留给学生讲?”、“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些问题经常在我脑海里徘徊。

三、挖掘数学课的“数学味”

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尝试以后。我的数学课堂渐渐“热闹”起来,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听数学”变为愿意主动“说数学”,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思维过程的暴露也正好反映出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更有利于我进行教学的调整, 挖掘数学课的“数学味”。

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课代表、小组长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教师给较好的小组发小奖励,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位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跳出自己看自己

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合作的意识不够强烈。因此,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在执教《千米的认识》这节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出示1千米=1000米。读一读,注意停顿。然后让学生围绕1千米到底有多长?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汇报交流时,学生联系到:米尺有1米长,1千米就是1000把尺子那么长;学校跑道一圈有200米,1千米就是要围绕操场跑5圈;学校门口的大道从东到西有1000多米――因为虽然学生对一米已经了解,1千米=1000米,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还不多,求知的欲望自然很强烈。而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畅所欲言,当堂生成的资源自然精彩纷呈了。

上一篇庄子名言

下一篇放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