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德与生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范文1

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学科,它是在校小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要教会一个小学生怎样去思,怎样去想,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课堂教学是个点,学生在校时间是个面,怎样做到以点带面,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效果,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下面我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品德课是最受欢迎的1、特点一:爱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由此可见,玩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的第一课《我的课余生活》时,其中一课时的内容为“就让我们来玩一玩”,当我宣布这节品德课我们要到操场上去玩时,学生特别惊讶,也显得特别兴奋。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上,让学生尽情地玩,玩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的游戏或活动,此时让我看到了学生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平时比较文静的学生这时也完全释放出来了,她们笑得如此开心!2、特点二:爱观察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就会变为主动的学习。如在教学“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时?”我让学生四六人一组,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对组内成员进行了分工,再和同伴们动手做一做、记一记、比一比,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印象是深刻的。

二、贴近学生生活的品德课是最感兴趣的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是品德课程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资源。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的十二课《春节和圣诞》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1、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2、你知道春节里人们一般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3、你知道少数民族如何过春节?4、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习俗?等,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感兴趣,课外他们通过上网和询问长辈找到了答案。课堂上,他们津津乐道,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学得不亦悦乎。 三、联系生活中“小事”的品德课是最有效的我们常说,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一件小事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现实中,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课外却毫无行动,说归说,做过做,言行不一致。原因何在?其实我们教育者只追求结果,对学生期望很高,认为这些道理学生都应该懂的,学生也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而事实却相反,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要注意环保,可还有一些学生仍然会去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仍然有学生乱丢纸屑……因此品德课上我们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没有吐在石灰盒里。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在品德课上我就让同学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了,这样的教育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品德课学生是最喜欢的《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俗话说:“触景生情”,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张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如我在执教《隔海相望》这一课时,课前收集了大量关于台湾的介绍,包括“地理位置、“美丽风光”、“灿烂文化”、“风土人情”等,介绍地理位置时则通过地图,再加上文字说明,学生一目了然;美丽风光这一部分就让学生在观赏一张张美轮美奂的图片的同时较为全面地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使学生都有了一种想去台湾的欲望。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我们的课堂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意盎然。

品德与生活范文2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了课前、延伸到了课后,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那么怎样让孩子们“乐于探究”、“敢于探究”呢?下面就以《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在学习《与邻里和睦相处》一课时,课后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我的邻居老张突然跑来找我说:“新搬来的李某好可恶!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我非常同情他,说:“的确可恶,你没有马上报警?”他说:“没有。我就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听我的爵士乐。”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列举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邻里之间许多的凡人小事,如爸妈不在家时邻居是怎样帮你的、你的家人又是怎样帮助邻居的、你是怎样帮助邻居的等等,通过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让他们自己明白了与邻居相处要互谅互让,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从而引申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像《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和动物交朋友》等课,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通过对身边的事的回忆、讲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通过积极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学生们对保护好眼睛、爱护小动物,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他们的认识会达到更高的层面。

二、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

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而且是这部戏的主角,师生合力上演的是一部轻喜剧。正如海因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求职,主考人问他:“你帮母亲洗过脚吗?”大学生回答:“没有。”“那你帮母亲洗一次脚再来吧。”大学生出于完成任务,回家帮母亲洗脚,当他脱下母亲的袜子时,他内心震颤了,为了承担家务、教育孩子,母亲的一双脚历经风雨,已经变得那样粗糙、僵硬。当这个大学生再去公司时,他平静地说:“即使你们不聘用我也没关系,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大学生最终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员。一则小故事,让一节课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

当然,教师的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就像精彩的台词,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活”起来。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语言就会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一个优秀的品德教师的语言就应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地吸住着学生。大家都知道赵本山每年的春晚都拿大奖,那正是他的语言技巧。 转贴于

三、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

经调查,88.2%的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的活动化、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活动课、情景剧的形式引入到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头、工厂、社区等,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班集体等等情景。在举行“圆桌会议”时,可改变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零距离的互动平台……我相信这样的课收效一定很大。“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这是小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叹。

四、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

品德与生活范文3

关键词:实践活动 生活 学习 学生发展

《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而这个课程目标51uc.net.cn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所以这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那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什么样的活动或游戏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应当怎样开展?经过一段时间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我觉得既有困惑烦恼,又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后的反思。

一、

关注孩子,以更好地设计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征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找到课程的生长点,而不是从老师们的脑子里想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设计活动要努力贴近儿童生活,事先要充分考虑选题的依据,凭什么做这个活动,凭什么认为这个选择是合适的,找准切入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同时去引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价值观得到提升,经验得到提升。

比如教材《小马虎旅行记》一课,是根据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的第一条“做事用心”,和第三方面“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二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来编写的,通过虚拟人物“小马虎”浏览马虎国的故事来进行教育,我觉得其中把“盐当糖放、建百层高楼没造电梯”等环节与一年级学生还较遥远,因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改造。根据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新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较多不细心、不认真、马虎了事的现象,而最关键的是学习上的粗心问题。于是我设计了“做拼音卡片”、“传悄悄话”、“做小先生”几个活动,在学做拼音卡片后,我采访了几位做得好的小朋友,问他们是怎么做的,有的说“我看着教师的卡片,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顺序”;有的说:“我细心地看,老师前2个字母圈圈在右边,后2个字母圈圈在左边”;有的说:“我先读了两遍,再像老师那样,认真写下来”。我边听边板书:看、记、写。这样,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贯通,课堂呈现的活动情境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熟悉的,也是学生生活提升发展所必需的。这样,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体现。

二、了解孩子,以更好地组织活动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组织好活动的前提。不同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小组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更是经常用到,我在开始组织学生讨论时,走了一些弯路:常常在确定讨论主题后,有的学生为了抢先回答,乱喊乱叫;有的学生只顾想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注意别人的回答;还有的学生高声打断别人的谈话,很没有礼貌 ……我真对“小组讨论”失去了信心。可是后来一想,我的学生还只有一年级,他们自制能力差,表现欲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但同时他们又特别信任老师、善于模仿。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坐到学生中间,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又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但跟以往不同的是请大家当老师,先来看看我们这个组是怎么学习的,评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讨论话题,于是,我就近跟同学讨论起来,其他同学们好奇极了,静静地望着我们,他们感到很新鲜。我们讨论结束时,“小老师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你讨论之前,先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有的说:“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认真听,而且声音很轻”;有的说:“一个小朋友讲完了,其他小朋友才提出意见”;有的说:“有的小朋友说得好,别的小朋友夸他真棒”;有的说:“有的小朋友接受帮助说谢谢了”。别看学生年龄小,你一言我一语还真把我刻意流露的优点找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希望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能得到表扬,甚至比我们组更出色!”从此以后,我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强化,使学生形成习惯,小组讨论变得有序、热烈。

三、相信孩子,以更好地开创活动

如果活动的每个过程都是由老师设计,然后按照老师的想法一步不差地走下去,这样学生怎么可能完全有兴趣呢?其实在活动中许多事情可以由同学们自己解决,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策划自己,这样他们没有过多的约束,就能想出很多有趣的办法来。

那次我上《我们的校园》一课,在设计“分组参观校园”这个环节时,我真的担心,孩子们跑出教室后会不知所措或乱闯乱跑而发生意外,所以费劲周折调好课,借来几位高年级的同学来带领他们,结果校园是有“序”地参观完了,但回来以后反馈的情况却很不如意,同学们仅仅是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走了一趟,回来后机械地向我汇报他们的一些情况,语言干巴巴的索然没味。我想这样不行,于是在第二个班大胆尝试,把孩子们分成8个组,选出组长,然后不作任何规定,让他们先商量喜欢去哪里,可以去哪里,然后自己想办法去。结果令人欣喜,在反馈情况时,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向我汇报他们去了哪里,是怎么走的,路上碰到了谁,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有几个小朋友还捡来了一些垃圾。这使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到: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创造性、创造精神,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即使做错了、做乱了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才是真正的孩子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孩子。

四、发展孩子,让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它对学生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的,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儿童是不是在实际生活中懂得有礼貌,是不是能真正地在生活中能养成好的习惯,是不是在生活中真正具有探索事物的那种好奇心。我们要努力去追求真正的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教材上的所呈现的内容,是不是都要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如果不是,哪些需要在课堂上做?哪些需要跟家长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哪些可以在校外去做?哪些是需要课堂跟课外结合?

我觉得家庭、家长是我们最能信任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是达到本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本课程需要搜集与整理大量的资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靠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家长学校上,积极向家长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理念,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的目的与要求,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家庭中配合活动的需求,帮助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生活中的体验。像《上学路上》、《盼盼迟到了》、《放学啦》、《坐立走 有精神》、《小马虎旅行记》等,哪一个活动不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我在《告别小马虎》课结束后,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带回家,由爸爸妈妈来做评委,先记下他平时在生活中有哪些马虎,然后改一个,就奖给一个笑脸,促使学生慢慢改掉生活中的马虎。本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接近自然、接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为每一个孩子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品德与生活》教师用书;

3、《心理学大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邵志芳);

品德与生活范文4

要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对社会、对生活有积极的体验,形成开朗、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乐观向上。这是自己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我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学知、在生活中求知,在知识中生活。其具体做法,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兴趣引入,互动交流,懂得生活

依据《品德与生活》这门新教材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这使我逐步体会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有意义、有趣味的课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实生活,熏陶情感,开阔视野。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求知。

二、实际出发,模仿体验,热爱生活

例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六课《秋天的收获》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我模仿割稻子、捆稻子、扒玉米、摘果实、摘豆角等各自的动作,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从事的是哪些劳动?学生猜对后,让他们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过这些劳动的?接下来,我让学生纷纷模仿秋天收获时的劳动的样子,让学生猜一猜是在干哪一种活,学生满怀兴趣,分别表演,猜的同学也展开想象,尽力思考。除此之外,我还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编排、演练一些动作,培养锻炼他们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并在知识中愉快地生活。我还注重扩展他们的想象与思维,设想:再过几年、几十年,在你的家乡还能看到手工劳动的情景吗?让学生描述一下大型联合收割机直收水稻、玉米、黄豆时的情景,教育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通过以上的模仿体验,使学生获得了生活的经验和农村生活的知识。

三、教材为主,观察搜集,尝试生活

在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学生的自身资源充实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去实践,去观察搜集,提高时效性。《品德与生活》课要强调儿童的直接参与,活动要尽量常态化,同时注重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教学活动既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教师要学会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来组织活动。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五课《秋天在哪里》时,我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留住秋天?留住秋天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快拿出你们的作品办一个作品展览吧!学生很快动起来,并结合教材内容,想出了许许多多留住秋天的办法。学生口头交流之后,我带他们去大自然中观察,并采集和搜集了一些他们特别喜爱的秋天的各种植物叶子,保存起来。在下一节课时,我指导他们用叶子贴画,用叶子做书签。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验到了去大自然中观察、搜集的快乐,同时也体验了生活的乐趣,并学会了将自己搜集的资料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看到学生们那开心的笑脸,我也特别开心。

品德与生活范文5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遵循三个“一致”,即一致地贯穿对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一致地重视把社会的、科学的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一致地体现出思想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真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品德与生活课程主要针对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具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体验来进行思考的特点。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辨明是非,感知善恶,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创设情境,激趣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展现的活动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都是学生所熟悉的。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在活动一开始,我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导入,请他们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从一个盒子里摸各种纸制品,并将课前搜集到的纸制品图书、扇子、纸杯、包装盒、人民币、复写纸等放到袋子里,再找其他同学上前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接着我还让大家看一看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是纸做的?用寻找身边的纸制品激发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感受到纸的方便之处,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纸的欲望。

二、调查体验,关注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达到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纸的重要性,教学中我设计了“小调查”活动。先让学生调查小组同学一天中的用纸量,将数据填入课前发给的表格中,并统计汇报。在此基础上和小组同学进一步算出全班及全校学生一天、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在这里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数据统计,把调查结果用书中的表格形式、直方图、曲线图表现出来。通过调查统计全校的用纸量,用两千多万张的惊人数据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突出本课重点,真正做到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充分利用了课堂资源,又将课堂延伸到了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同时又提高了他们调查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了解历史,激感

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例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在进行了寻找生活中的纸和生活用纸的调查这两个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地提问:“在纸张没发明之前,人们是在什么地方写字的?”此时,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自行交流。而后,出示视频加以补充引导,使学生了解到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他们对造纸先祖蔡伦的崇敬之情,并由此而产生民族自豪感。这一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

四、活动拓展,开阔视野

品德与生活课程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保持探究的热情。例如,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中,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各种新型的纸,说:“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纸。刚才大家说到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纸。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特殊作用的纸。今天老师请来一个纸家族中赫赫有名的纸博士,它给大家介绍几种特殊的纸”。(播放视频)在学生认识了几种特殊的纸之后,出示相关儿歌。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发性。

五、情景表演,升华情感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进行角色表演,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对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有一定作用。例如,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中,我设计一个版块。首先让学生想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纸,我们的生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接着请五个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上台表演《假如生活中没有纸》。让学生知道,如果有一天,真像小品表演的那样,找不到一张纸,那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甚至寸步难行,所以节约用纸是多么重要!我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每人写一张节约用纸小书签,写上最有感受的一句话,告诉大家要节约用纸。学生写完后可以将小书签在同学之间互送。品德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行”,而以在小书签上写感言的形式宣传节约用纸正是学生“行”的一面,同时此活动也把课堂内容向外延伸了。

品德与生活范文6

【关键词】生活;活动;开放;结合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与以往思品课不同,其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滞后、说教式的旧貌。它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而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归沸腾的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提升,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那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生活化

“品生”课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的课程。无论学生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还是品德行为的形成,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需要他们自己直接地去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人、物、自然社会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这就形成了“品生”课的活动性特点,同时也要求教师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开展活动,使学生真正融入生活而不是生活的旁观者。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由于环境的熏陶,使他们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班级里平时谁有了困难,他们都没有主动帮助的。老师无奈只得点名要求谁帮助谁,于是在教学《感受他人的困难》时,我积极发动学生走近身边残疾人,去了解残疾人的无奈和痛苦,为了使他们感同身受,,我开展了一个“品果”接力赛: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由一个“盲人”、“瘸子”(“瘸子”有两名同学扮演,分别把他们的左腿和右腿绑在一起,即两人三足)、“哑巴”、“聋子”组成。活动前,老师在黑板上方画一个苹果树,树上挂一些苹果图片。活动时先由“盲人”从苹果树上摘一个果子,传给“瘸子”,再由“瘸子”过几道障碍送给“哑巴”,再由“哑巴”品尝后把果味告诉给“聋子”,然后由“聋子”把果味情况转述给同学们,最终由其他同学根据各小组汇报情况,评定成绩。这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盲人”摘不到果子急得团团转,“瘸子”过不了障碍直冒汗,“哑巴”表达不出语言又打手势又哇哇叫,“聋子”听不到声音又摆手、又跺脚。真实地感受和情绪体验,使他们在“获奖感言”这一环节中,并没有谈成绩,而是说出了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内心的痛苦。

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体验生活的方式之一。如教学第三册《收获的季节》一课,我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组织学生搞一次“走进田野”的参观活动,让学生在领略观赏田野丰收景象的同时让学生亲身做一做:掰一穗玉米、捡一粒豆荚等;亲身画一画: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景象;亲口问一问: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伯伯的心情怎么样?亲手写一写:赞美秋天的语句等。这种回归自然的教学形式,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实践活动,启发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这样,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二、贴近生活化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而新课程标准也正是反映了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绝对放下权威者的角色形象,而以协调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灵活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节课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执教《邻里之间》一课时,大家都在讨论帮助邻居做些什么?一个孩子在底下小声的和同桌说:“爸爸妈妈都不让我出去,我怎么帮邻居呀?”对于这个没有大胆提出来的问题,是现在大多数孩子的现实情况,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了孩子的需要问题。于是,我当即结束了刚才的话题,就这个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父母不让出去怎么办?在讨论与交流中,我又引导学生关注下列问题:父母不让出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到哪里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出去,如何让父母放心?由于这个新生成的问题是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观点要发表,要补充,思维空前活跃。在这中间,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得到切实可行的能让他们自己接受的方法和结论。一节课结束,学生的收获甚大,感受至深。

同样,在执教《关心体贴父母》一课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学生要做家务,而家长不让,我也是采取了上面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认为,只有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尤其是要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让它有助于儿童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解决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才有助于儿童在生活中成长。当然,这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尤其需要家庭和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儿童的品德。比如,上述的两个问题就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否则难以达到效果。

三、坚持开放性

“品生”课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现在的教学已不是过去那种照本宣科,书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的教学模式了,而是把教材作为我们教学内容的参考和引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我们设计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我觉得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总之,“品生”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只要我们把“品生”教学坚持以生活为准绳,敞开课堂的大门,打通生活的渠道,与生活全方位亲密接触,才能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上一篇我和李小龙

下一篇话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