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户外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户外培训

户外培训范文1

培训暖场环节——成立部落

一开始我们被分成了四个部落,每个部落都选出自己的酋长、涂鸦和制作酋长的服装、制定并展示了部落之歌和部落舞蹈,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们的酋长就成为了我们部落的领导核心。领导者具备把握方向和机会的能力,并能带领团队及时完成任务,这对团队的发展尤为重要。所以优秀的团队必须要有优秀的核心。

第一环节:猛龙过江

一条充气龙,五个手抓位,在教练一声开始后,比赛也正式开始,龙头的人把舵,带领身后的四个人员奋力前行,到达终点后换同组的另外五个队员接力返回起点。这个游戏中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步调一致,龙头和龙尾的人员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掌控整个过程中的方向和速度,我们小组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后,决定前五个人到达终点后要先把龙头掉过来再和下一组的接力人员交接,这样我们为后面的接力人员争取了很多的时间,结果可想而知,我们部落大获全胜。这个游戏中团队协作性非常重要,整个队伍必须保持一致的步调,否则就容易出现摔倒、直接坐在气龙上面等情况,一个人的失误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度。

第二环节——奔跑吧,润丰

这次的拓展训练我们一改以往的传统培训方式,学习《奔跑吧,兄弟》的游戏方式,将活动场地扩大到整个一棵树培训基地,通过闯关的形式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活动中有一个游戏叫《快乐传递》,教练出示一个成语,第一个人需要用肢体动作完成对它的表达,然后传递给第二个人,第三个…,最后一个人需要猜出这个成语。教练给我们准备的题目都不算复杂,第一个人做出的动作也很标准,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动作被扭曲,等到最后一个表演的时候已经一塌糊涂、表不达意,在大家一片欢快的笑声中,我们小组在3分钟内猜出5个成语。通过这个游戏我懂得了团队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去体会,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间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不良的人际关系会耗费团队大量的精力,只有良好的沟通,细心的体会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务。

《巧运气球》的游戏是开指压板上面开展的,两人面对面用胸部夹住气球,赤脚通过大约10米长的指压板,然后再背对背夹气球返回。指压板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刚好让你痛,但又不至于痛到站不上去"的微虐型游戏道具,一开始听说有这个项目我就已经胆颤心惊了,不过,真正体验了过才发现,走了一圈过后的脚板非常放松、非常舒适,累了一天的脚底神经都得到了充分的按摩,看起来很难的环节我也可以轻松拿下,并且真真切切体会了一把"痛并快乐着".团队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遇到困难首先不要选择逃避更不要推卸责任,保持一颗平常心,迎难而上、勇敢面对。俗话说,困难就是纸老虎,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有真正的努力的人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并且坐享成果。

第三环节——团队绽放

完成所有《奔跑》项目后,我们四个部落的人员全部回到了起点,教官要求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然后给出一条绳子,每人握住绳子的一部分双脚合并,脚后跟着地所有人同时握绳向后倒,人员调整到力量平均后,所有人同时用力顺时针完成100个画圆的动作。这个任务非常考验人的体力,并且在画圆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可以停下来,也不能放缓速度,如有稍微的懈怠会导致你这所掌握的这部分绳子脱手,那原来力量平均的圆就可能"圆不成圆"了。在教练的指导下,所有人员团结一致,在声声震天的呐喊报数中,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也为我们此次拓展训练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户外培训范文2

关键词:拓展培训;SWOT分析;蚌埠学院

中图分类号:F240/F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5-99 -02

一、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简介

户外素质拓展培训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时英国用于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教育培训模式。1970年左右,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九十年代中期,被引进内地,国内第一所专业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成立。时至今日,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在我国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当年的北京拓展培训学校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14家分支机构和21个拓展培训基地的众人教育集团。 在培训领域中,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区区十几年间,培训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正是由于拓展培训的独特的理念,新颖的形式,从而导致众多企业纷纷选择将拓展培训作为培训项目之一。从十几年前的外资企业开始,到现在的许许多多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等机构都开始逐步选择了拓展培训作为员工培训的项目之一。进入新世纪以后,率先将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引入到MBA、EMBA的教学课程中的高校是清华大学,随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院等学校也纷纷把户外素质拓展培训作为MBA、EMBA教育的指定课程之一。

二、蚌埠学院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就是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把与研究对象联系紧密的各种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其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列举出来,排列组合进行分析,同时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从而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以及发展策略等。

(一)蚌埠学院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优势(Strengths,S)分析

1.户外素质拓展培训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优势

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可以激发个人潜能,并且能够提高团队协作力,是当代一种新型培训方式。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前提条件是:体验先于学识,学识与意义都来源培训者的体验过程。每个培训者的体验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个培训过程运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培训者自己主动去发现,并且学会归纳培训过程中提供的知识,从而激发个人潜能。从培训内容来看,大部分户外素质拓展培训项目具有“体能消耗最佳,心理挑战最大”的特点,培训者将面对培训项目中时间紧张、执行不力、信任危机等复杂的突况,促使培训者在激烈、紧张的运动中面对较大的心理挑战,从而认识自我,突破自我,提高沟通力和受挫力,激发个人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力等。

2.蚌埠学院广泛的需求优势

在对蚌埠学院实际情况的一些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蚌埠学院的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正处于起步阶段,蚌埠学院为将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带进校园做了不少尝试。其中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将拓展培训的内容和理念融入教学课堂;第二、教师自主讲解,帮助拓宽学生视野;第三、学生自发开展一些拓展培训活动,例如每年大一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共同开展的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活动,学院各学生会、各社团团建活动,团委对学生骨干的“青马工程”培训班等等。

根据近年的调查情况显示,某些大学生存在孤立任性、冷漠麻木、自私自利等不良品质,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而导致心理脆弱,不能正确地处理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突出的现实复杂问题,一系列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活动的开展,针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当下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户外素质拓展培训通过情境模拟,培训者通过体验培训过程、反思培训内容、分享培训心得,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在蚌埠学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充分反映了在蚌埠学院推进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有着广泛的学生需求。

(二)蚌埠学院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劣势(Weaknesses,W)分析

1.专业师资力量的缺乏

为实现户外素质拓展培训课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重要的是专业师资力量的保障。培训师不但要对各种培训项目熟稔于心,能够设计出针对性的体验情景,尤其培训师能够提升学生对培训项目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目前,蚌埠学院现有的专业拓展培训师屈指可数,部分其他专业教师虽然综合素质较高,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由于缺乏户外素质拓展培训专业相关的运动、心理、管理等学科知识,导致了在课程设计及分享提升上与专业培训师存在着明显差距。

2.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课程内容不够完善

目前蚌埠学院校内开展的一些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有点偏向两个极端:第一、只注重理论理念的讲解与传播,容易让学生产生无聊抵触情绪;第二、只注重实践操作环节,在项目的挑战和体验上,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偏差错误的观念从而认为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就是在做游戏。又由于部分培训师对户外素质拓展培训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从而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在选择培训项目内容上思考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在培训项目的难度上合理安排进展,导致了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性格倾向和个人能力的差异化等。

3.专业性场地、器械缺乏

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大致分为场地拓展项目和野外拓展项目,具体详见表1。

专业的场地、器材能很快使培训者进入状态,同时也是对培训安全的基本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在场地拓展项目开展方面:蚌埠学院拥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两个、综合性体育馆一座,有设施较完善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能够满足开设一些简单、自制器材的场地项目;而对于激发潜能、挑战心智的一些难度较高的项目由于缺少专业场地,难以开设。而出于人身安全、教学安排等方面的考虑,野外拓展项目如丛林越野等也难以开展。

(三)蚌埠学院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机会(Opportunities,O)分析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突出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重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人”的培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第二、“才”的培养,涵盖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改革以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人文关怀,设有社会责任分、创新学分等,这些措施都为蚌埠学院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四)蚌埠学院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挑战(Threats,T)分析

安全是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底线。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因其选择的场地、器械所存在的客观危险因素,存在人为失误的主观危险因素等,决定了它存在一定危险性,详见表2。

三、结论

通过对蚌埠学院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SWOT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户外素质拓展培训已在全国诸多高校开展且有成功案例,其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有其自身独特的教育优势;蚌埠学院广泛的户外素质拓展培训需求和在培训之路上的积极探索,为推进蚌埠学院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积累了经验。然而,目前蚌埠学院的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才刚刚起步,与蚌埠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地域优势和高校教学特点相结合,蚌埠学院应该因地制宜地构建蚌埠学院的户外素质拓展培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王和鸣.影响武汉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的因素及可行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王治国,李晓婵.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9(3): 102-104.

[4]张先松,刘丽.武汉户外拓展训练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2):101-105.

[5]李金芬.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80-82.

[6]阮辉,吴华,邓定海.海南高校开展拓展训练SWOT分析及其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2):25-27.

户外培训范文3

户外体验式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部分组成。水上训练内容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训练内容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断桥、云梯、攀岩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题及攀岩、跳跃等多种心理训练活动。

一、开设体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意义

1、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还没有有意识地延伸到精神的层面,不太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主要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即使一些集体项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项目的核心精神(团队合作)。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己对这些运动项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提出,选项体育课、俱乐部制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类型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相继应运而生,而且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现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现代教育思想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依然摆脱不了体育的课程资源集中在学校的现象,难以充分利用资源开发体育课程教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户外体验式培训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与社会和大自然紧密联系,不仅突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顺应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传统的体育价值观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除了具有强身健体、促进德、智发展等共同价值之外,大学生把追求新兴时尚、富有激情的运动项目,以及在内容丰富而精彩的运动中培养社交能力、竞争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他们的主导要求。户外体验式培训项目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实用,贴近生活,形式上灵活,方法上多样,把趣味性与人文体育资源融入到现代体育课中,使大学生在挑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身心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开设体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实施对策

1、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经历,对户外体验式培训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户外体验式培训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户外体验式培训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户外体验式培训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户外体验式培训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

2、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过去,高等院校没有专门设置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因此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软件设施上都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应充分考虑必要的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的教学机构、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计、硬件配置和基本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开设后不至于被动。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户外体验式培训服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卡伦湖等地。高校体育开设户外体验式培训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还可以增设野外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我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户外体验式培训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

3、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组织管理

一是管理机构: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户外体验式培训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经费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户外体验式培训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户外体验式培训教学情况下,户外体验式培训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三是安全管理: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户外体验式培训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德惠.铁路职工培训的新探索――拓展训练[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0(01)

[2] 潘小燕.“拓展”难局――一个培训品牌成长的探索[J]. 企业研究. 2002(15)

[3] 拓展训练:将体验式培训引入中国[J]. 中国电子商务. 2006(04)

[4] 姜鹏,胡玲玲.用“产消合一”理念引领培训新思维[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7)

户外培训范文4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配合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2013年,共实施心内直视手术317例,男160例,女140例,年龄2~65岁。房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55例,法洛四联症14例,心内膜垫缺损5例,单瓣置换120例,双瓣置换37例,三瓣膜手术26例,冠脉搭桥+瓣膜置换8例,主动脉置换12例。手术均在全麻+低体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2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 术前1d巡回护士进行访视,查看患者病历和各项检查是否完善,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方式,明日手术开始时间,术前配合注意事项,鼓励安慰患者,使其调整好心态接受手术。

2.1.2手术间准备 安排在层流百级房间,调整好手术间温湿度,温度调至24℃,适度调整到40%~60%,检查监护仪、除颤器、手术床、手术灯、电刀吸引器性能,术前手术床放置变温毯提前打开进行预热。

2.1.3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 心脏手术对器械要求比较严格,选择专用器械。准备骨蜡、涤纶片、各种型号的缝针、Prolene线、无损伤缝线、测瓣器、瓣膜缝线、输液器、静脉留置针、红尿管等。

2.1.4手术室准备和个人准备 心脏手术属于重大手术,不相关人员禁止参观,非重要电话禁止转入手术间,安排心外专业护士参加手术。还要求护士做好自身准备,术前1d注意休息,手术当日要精神饱满,全身心的投入到手术中。

2.2术中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

2.2.1.1患者确认 患者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三方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其他操作。

2.2.1.2建立静脉通路 选择粗直血管建立静脉通路,对于静脉通路建立困难者,可以在B超(我科自2012年引入B超)引导下建立静脉通路,解决了开放困难静脉通道的难题。

2.2.1.3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有创操作 协助麻醉医师做好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B超引导)、麻醉插管。

2.2.1.4留置导尿管和肛温线 患者全麻后留置导尿管,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刺激,尿量是估计血容量和心输出量的可靠指标,也是衡量体外循环期间组织灌注是否满意的标志[1]所以术中观察尿量至关重要,将集尿器顺到手术床头,方便麻醉医师和体外循环医师观察尿量和颜色。将肛温线插入患者直肠,目的是为了能准确观察患者体温。

2.2.1.5安置患者手术 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在肩下垫一软垫,充分暴露手术野,避免患者与金属接触,并顺好各种管路线路,以免影响输液、动脉监测和电伤患者,在患者易受压部位贴上防压疮贴。

2.2.1.6密切配合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各项监护,及时添加手术用物准确记录,熟练掌握除颤器、心脏起搏器的使用。严格执行手术清点制度,确保物品清点无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2.2.2洗手护士的配合

2.2.2.1准备 洗手护士术前掌握明确的诊断和相应的术式,以便选择适宜的器械和针线,并主动配合术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洗手护士提前30min上台整理手术器械,并于巡回护士清点台上所有物品,确保物品数目无误和器械的完整性。

2.2.2.2开胸配合 正中开胸,切皮,电刀止血,用胸骨锯锯开胸骨,骨蜡填塞骨髓腔止血,电刀电胸骨创面止血,递胸骨撑开器撑开胸骨,未成年患者需要切掉胸腺,以免影响手术操作,打开心包并悬吊,暴露心脏。

2.2.2.3建立体外循环 用游离钳游离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并递上阻断带,递2/3长单针无损伤线在主动脉根部正反各一针缝主动脉插管荷包、在主动脉根部确定部位缝上灌注荷包、在上下腔静脉根部缝腔静脉插管荷包,分别套上鲁米尔蚊钳固定,并分别插管连接体外循环管道,建立体外循环,当ACT大于480s可转机,鼻咽温降至30℃以下递阻断钳阻断循环[3],灌注HK心肌保护液停跳,并将冰屑放入心包保护心肌。

2.2.2.4心内操作 经右心房切口进行心内操作,根据手术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物品,洗手护士要全神贯注查看手术者的每一步操作,要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在手术台上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突况时要准确的传递器械,及时和主刀医师沟通,做好相应准备。心内操作完毕后,排空心脏内的气体,开放升主动脉,准备除颤板进行除颤复跳。

2.2.2.5撤体外循环 心脏复跳后依次拔出灌注针头,上下腔静脉管,然后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最后拔出升主动脉管道。

2.2.2.6关胸 检查无出血,放心包和纵膈引流管,清点台上所有物品,无误后进行关胸。

3结果

31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死亡现象

4讨论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属于高难度手术,手术步骤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术中变数较大,所以要求洗手护士术前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缝针、缝线,并准备好各种应急物品以备急用,为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洗手护士还要熟悉掌握心脏的解剖,每个手术的手术步骤,手术医师的习惯,传递器械时要主动、准确、迅速,确保与手术医师做到正确配合,在配合时要做到眼到,嘴到,手到。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总之如果护士不熟悉手术步骤、解剖结构,或与手术医师配合不好,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所以护士熟练有效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孙静.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31(7):1153

户外培训范文5

关键词:涉外护理单元,多元文化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护理操作技能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来华投资、旅游、交流、留学、探亲的境外人士逐年增加,涉外医疗市场进一步扩大,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以人为本的多元文化护理成为人们健康的保障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掌握多元文化护理知识,是提供文化照顾及注意“文化安全性”的前提。而我国的多元文化护理起步较晚,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水平亟待提高。我院目前有2个护理单元开展了涉外医疗,为使护士更新护理观念,增强多元文化护理能力,适应现代护理中的新要求,从2006年开始对我院从事涉外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方法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个涉外护理单元的护士53人,均为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28.8岁。学历:

中专21人,大专8人,本科24人;职称:护士23人,护师19人,主管护师11人;工作年限:1~年27人,5~年7人,10b年12人,21~23年7人;英语水平:

三级以下30人,三级6人,四级17人。1.2方法1.2.I培训方法I.2.I.1引导护士广泛接触异域文化材料,提高人文素养①在科室开设学习园地,摆放一些涉及各国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的报刊、杂志、书籍,让护士可以在闲暇之余加强阅读。②提供关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文地理知识的光盘,一旦收治来自这些国家、地区的患者,护士可立即查阅到相应的风俗、礼仪。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习俗、人文地理等来缩短相互的差距,了解他们的需要,促进有效沟通。③每2个月举办1次文化专题讲座,介绍有特色的中外文化,会后展开讨论。

1.2.1.2狠抓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①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护士长或护理骨干每2周进行1次专业知识小讲座和护理技术操作演示,护理人员观摩后自行练习,相互指正;利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分期分批安排工作年限不满5年的护士到胸外科、神经外科等专科跟班学习,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②加强英语运用能力的培训。将英语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外籍患者的床旁交接班时要求必须使用英语;开展英语护理个案查房;并将常用的护理用语放在科室计算机桌面上,便于随时查询、取用;用餐时间在员工餐厅播放英语新闻和英文电影、电视剧等,如英语连续剧“实习医生格雷”等;开设护理英语学习,每周1次,时间18:30~19:30,为期半年;轮流选送护士参加医学院组织的英语提高班的半脱产学习。③礼仪与沟通技巧培训。邀请航空公司职员或星级宾馆服务明星等到我院对涉外病房的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礼仪、服务礼仪、外交礼仪和民族交往礼仪等。④加强涉外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学习涉外医疗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在护士交班本的首页张贴涉外医疗紧急救援流程、在华的国际救援机构代表处的联络方式、各种国际医疗保险文书、出入院和转院办理程序及国际支付结算方式等。针对涉外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组织分析、讨论。⑤加强交流学习。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到涉外医疗服务开展比较成熟的医疗机构参观学习,每半年1次f积极参加市内重大涉外事务的医疗后勤服务;选派优秀护士到国外培训学习。

1.2.1.3培养对外协作能力①组织护士进行涉外紧急救援全过程的角色模拟演习,让她们分别扮演涉外紧急救援所涉及到的旅游、交通、金融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使他们感受与各单位协调配合的重要性。②每年举办1次工作联谊会,邀请涉外宾馆、机场、银行等多家单位参加,通过交流熟悉对方的工作流程,密切联系,创建畅通、高效的服务流程。

1.2.2评价方法在多元文化护理系统培训前(2005年)、培训后(2008年),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①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采用自行设计的试卷,内容包括多元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英语运用能力,满分100分。②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于年终考核,得分≥80分为合格。③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就诊流程、健康知识教育、住院环境和后勤服务5项,共有25个题目,满分100分,凡综合评分≥90,该试卷视为满意。培训前后分别调查206例和320例患者。

1.2.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结果

2.1培训前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培训前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得分为84.4士4.1,培训后为91.8±2.9,培训前后比较,£=6.9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患者满意率为90.3%(186/206),培训后为95.9%(307/320),培训前后比较,Y2=6.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培训前后护士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比较。

三、讨论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对涉外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涉外医疗机构提出了全方面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涉外医院的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标准,在对疾病认识和护理关怀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多种文化并存的现实不容忽视,任何文化强加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了解这些患者的文化背景,分析文化差异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注重隐私权、风俗禁忌、饮食习惯、社交礼仪、就医体制和环境等方面内容,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进而提供文化一致的护理。一方面要掌握本国人文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知晓他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等,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克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理解差异,知晓护患双方在健康与疾病、尊重与亵渎等观念上的差别,避免因护患文化差异给患者或其家属造成误会,甚至伤害。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P<0.01),说明对护士实施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养是有效的。语言是交流的第一条件,因为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表达、传递、储存、延续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交流没有障碍才能谈及有效沟通。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有针对性地对中外护理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开展专题讨论,通过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其类似点、不同,由此消除在交流中来自母语文化的干扰,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顺畅地进行多元文化护理并在实践中理解对方,提高理解护理对象的能力,可为成功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打下情感和理论的基础。结果显示,培训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

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外籍患者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中,居前两位的就是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由于涉外医院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收治的患者跨度大,从儿科到老年科,从内科到外科,病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这要求护士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不但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精通各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及各种急救技术,因此,要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操作的训练,成为全科型的护理人才。培训后,护士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o.05,P<o.01)。

涉外医疗涉及面广,国际影响大,涉外医疗工作所反映的绝不单单只是一个部门的水平,它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医疗救护水平和对国际友人的态度。所以加强与医院内部各部门合作的同时,也要主动与旅游、交通、金融等多方机构联系,积极协调有关救援信息的传递、救援力量的参与、协调、联系、合作,医疗单位的动用,伤病员境内外的转运等事项的各有关方面。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协调一致才能营造出有序的工作环境,创建畅通、高效的诊疗流程,提供优质的涉外医疗服务。因此,需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大局观念。

总之,涉外医疗的发展使得以人为本的多元文化护理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护士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才能与时俱进,为在华就医外宾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21-129.

[2]胡军。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及。文化安全性“问题[J].护理杂志。2005。22(12)t82-83.

[3]彭幼清。刘薇群。李佩珍,等。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4)。10—12.

[4]孙全冬。浅谈多元文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13(3):183-184.

[5]朴玉粉,王志稳。吴晓静,等。外籍人员多元文化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1.中国护理管理。2007,7(9):28—29.

[6]周艳,钟玉杰。刘淑香。中国多元文化护理lo年回望[J].现代护理。2005.11(16):1293-1294.

户外培训范文6

【关键词】 岗位培训;小儿外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04-02

小儿的生理以及病理特点等均与成人有着显著差别,因而其专科诊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对小儿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均提出了更特殊、更高的要求[1-2]。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科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巧,本研究对小儿外科护理人员中开展了为期1年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岗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在岗小儿外科护理人员24名,年龄在25-44岁之间,平均为(31.2±3.5)岁;护理人员职称分布:17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文化程度分布:19名为大专学历,5名为本科学历。所有护理人员均明确研究目的及流程,均自愿参与并且能够配合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理论准备 由院内小儿外科的3名医学专家、4名护理专家以及10名教研室人员组建培训设计专家小组。主要负责系统岗位培训内容等相关事宜的设计、实施以及规划。培训内容主要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人文素质三方面的内容。

1.2.2 人员准备 护理理论的授课教师:学历在大专以上,临床护理经历>15年,儿科护理工作经历>10年,职称在主管护师以上,具有专业的临床带教以及理论授课培训经验。临床医学知识的授课教师:学历在硕士以上,临床医疗经历>5年,小儿外科医疗工作经历>3年,具有专业临床带教以及授课培训经历。均经专家小组面试以及综合考评决定,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熟练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技能、良好的授课方法、较强的语言沟通及逻辑思维能力。本组18名理论培训教师以及5名技能培训教师。

1.2.3 实施方法 ①培训前考核:在培训前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进行考评,由专家小组制定3份考核试卷,均经效度以及信度检验,无显著差异。随机抽取1分进行考核,以初步评估理论水平。②培训过程: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培训,理论培训2次/月,2-4学时/次,培训时间为12个月,总学时为60个学时,根据护理人员的力创工作量进行调整。授课方式为教师课堂授课,并辅以病例讨论、讲座、业务学医以及护理查房等。教学形式多为照片、动画、视频等,每2周进行1次晨间护理查房以及业务学习,以巩固当月课程知识,并实施重大病例讨论,以避免临床护理隐患的发生,严格控制护理质量。以教师现场演示、多媒体光盘演示以及模型操作训练等方式进行集中技能培训,并以临床技能实践为辅助,以提高操作技能掌握的准确度和熟练度。③培训效果反馈:在结束当次课程时,由学员评价教学效果,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意见和要求等。由研究人员收集和集中反馈意见,并总结出反馈意见以及建议,及时与教师沟通,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1.3 效果评价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集中理论以及技能操作考试,并对其进行自评以及满意度调查。其中,自评问卷由专家小组研究制定并修改核查。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以经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χ2检验,P

2 结果

2.1 培训效果评价 本组24名参训人员均接受考核,培训前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57.8±7.9)分,技能考核成绩为(64.9±10.8)分;培训后依次为(90.3±3.5)分、(91.7±3.6)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

2.2 效果自评结果 结束培训后,参训人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为100%,其中10名非常满意,14名满意;培训方式:14名非常满意,10名满意,满意度为100%;授课教师:8名非常满意,15名满意,1名不予评价,满意度为95.8%;时间安排:10名非常满意,13名满意,1名不予评价,满意度为95.8%。调查参训人员对培训作用的评价,其中,100%的参训人员认为培训可提高工作信心,95.8%认为可增强护患沟通以及提高学习能力,91.7%认为可增强人文精神,83.3%认为可增强执业能力。

3 讨论

护理学的操作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均很强,护理人员需经过严格、系统、专业的培训以及临床实践方可满足临床需要。小儿外科患者多为不能表达或者无法准确表述其病情,且病情变化较快,这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2-3]。对小儿外科护理人员实施系统岗位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并改善其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小儿外科护理岗位的需求。由于小儿外科患儿较小,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不足,因护患沟通难度较大,如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及沟通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对患儿的病情评估以及医护方案制定[3]。

总之,在小儿外科护理人员中实施系统岗位培训,可提高其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执业能力以及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琼,胡丽君.小儿外科护理人员系统岗位培训及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12,29(12):67-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