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信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信息

农产品信息范文1

美国农业部年度农业展望论坛于1923年开始举办,当时并未正式以官方名义报告。1997年后,形成比较完整的报告,开始在国际互联网上。近年来,该报告去除了标题中“基准”两字,以表明报告的作者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权威的信息和预测者。

美国2012年农业展望论坛于2月23-24日在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市召开,与会前一天我们与美国ERS专家进行了交流(包括第二天大会报告的专家)。年度农业展望论坛不仅为美国政府、农民和企业等提供重要决策信息,同时也对国际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一)2012年农业展望会议情况

此次会议是美国农业部成立150周年来举办的第88届年度农业展望论坛,论坛主题为“推动农业前进”(Moving Agriculture Forward),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代表共1555人注册参加会议。

2012年农业展望论坛共设粮食价格与农场收入、国际贸易、可再生能源、农业科学、环境保护、农村发展、教育与合作、气候变化、农业金融市场、食物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需展望等11个专题,来自美国政府部门、科研教学单位、企业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70多位代表做了报告。

23日上午召开全体大会,近2000人参加了上午的大会,美国农业部部长Tom Vilsack做了主题报告,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师Joseph Glauber介绍了2012年农业经济形势与国际贸易展望,9位前任美国农业部部长围绕“未来农业的发展前景”话题分别作了采访式发言(9人均坐在主席台)。下午开始,同时在5个会场召开了不同专题的专场报告会。

(二)2012年农业展望会议透析

代表团全程参加了23-24日的会议。23日上午参加大会,从23日中午开始,分头参加各个会场的专场报告会。

1.农产品市场短期展望信息

全球总供给增加,粮食价格将下降。总的看,2011/12年度全球粮食总供给预计为27.67亿吨,同比增加2.6%;其中当年粮食产量将达到23.03亿吨,同比增加4.4%。全球粮食消费总量为22.99亿吨,同比增加3.0%。分品种看,大米、小麦和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下降。2011/1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65亿吨,同比增加2.6%;小麦产量为6.94亿吨,同比增加6.4%;玉米产量为8.65亿吨,同比增加4.3%;大豆产量为2.45亿吨,同比减少7.2%。由于全球供应充足,预计2012/13年度粮食价格将下降。

全球油料产量下降,消费增加,期末库存下降明显。2011/12年度全球油料总供给为5.25亿吨,同比下降0.3%;其中当年度油料产量为4.46亿吨,同比下降2.0%。全球油料总消费量为3.88亿吨,同比增加3.2%。全球油料期末库存下降,为0.68亿吨,同比减少14.9%。

全球棉花供大于求,预计棉花价格大跌。2012/13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将是近10年来最为宽松的一年,全球棉花期初库存预计为1323.8万吨,与本年度相比增加29.4%;棉花总产量为2580万吨,与本年度相比减少3.9%;棉花消费总量为2492.9万吨,与本年度相比增长4.4%;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1410.9万吨,与本年度相比增加6.6%;库存消费比56.6%,与本年度相比增长2.2%。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师Joseph Glauber预计,由于供应充足2012/13年度棉花价格预计降幅超过20%,平均价位为80美分/磅。目前ICE期货价格为每磅90美分左右,考特鲁克A指数甚至更高,近期棉价下跌可能只是刚拉开新年度价格下跌的序幕。

中国进口需求旺盛,将进口全球大豆的60%以上和全球棉花的50%左右。2011/12年度全球大豆进口总量预计为8926万吨,其中中国将进口大豆5500万吨,占当年全球大豆进口份额的61.6%;全球棉花进口量为837.4万吨,其中中国将进口棉花399.6万吨,占当年全球棉花进口份额的47.7%。

2.农产品市场中长期展望信息

全球粮食贸易将大幅度增加。总的看,从2012年到2021年,全球粗粮贸易量将增加3700万吨,增长29%。分品种看,全球大米贸易量将增长2.9%,2021年达到4507万吨,比2007年的历史记录高出42%;小麦贸易量将增长15%,2021年达到1.57亿吨;玉米贸易量将增长31%,2021年达到1.31亿吨;大豆贸易将增长31%,2021年达到1.37亿吨。

全球玉米贸易量增加的45%和大豆贸易量增加的80%将来自中国进口需求。未来10年,中国将面临生产和进口的决策,将可能增加玉米的进口以减少大豆进口的增加。预计到2021年中国玉米净进口将达到1800万吨,届时全球玉米贸易量的增加有45%来自中国。未来1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增加59%,到2021年将达到9000万吨,全球大豆进口增加的80%以上来自中国。

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将继续增加,但扩大生产的步伐有所减缓。预计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将继续增加。2010年,美国、巴西、欧盟、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生物柴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燃料乙醇产量占全球的97%。预计未来10年(2012-2021年)六个国家和地区的生物柴油产量将增长50%,燃料乙醇将增加40%。欧盟预计未来10年生物柴油产量将增加1/3,燃料乙醇产量将增加75%,到2021年欧盟生物燃料中的燃料乙醇份额将由目前的30%增加到40%。巴西预计未来10年燃料乙醇产量将增加90%,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的增加以及欧洲和美国的进口需求。阿根廷预计未来10年生物柴油产量将增加60%,且出口持续增加,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柴油出口国。加拿大预计未来10年燃料乙醇产量将增加80%(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产量增加70%(以菜籽油为原料生产)。

农产品信息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平台;安卓系统终端;服务平台;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75-02

1 研究意义

原生态农产品行业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行业,且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在其中的发展有一定的地位。我国的原生态农产品产量和贸易量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然而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的发展却很缓慢、很落后,使得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短板。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的原生态农产品在经过采摘、到存储、再到运输、最后再加工等流通环节之后,其损失严重,单在物流环节的损耗巨大,与发达国家原生态农产品损失的损耗率相比差距是非常的大。 在中国原生态农产品的非常丰富,由于信息的不畅通,或者是由于物流信息的不畅通,就造成了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地农产品运不出去的现象,在需要农产品的地方就出现了农产品运不进来"买难"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研究,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经验模式,结合通讯时代的发展,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服务平台,这有利于我国原生态农产品信息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 基于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2.1功能性需求分析

本论文的目的是设计安卓系统终端下农产品信息平台,前面已经对实现该功能所需要的技术进行了分析,那么通过前面谈到的技术,该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是用户在手机平台上查询农产品信息,用户对自己需求的农产品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行交易。本系统还提供了卖家的详细信息,用户可以直接和卖家进行电话交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2.2 性能性需求分析

对于安卓系统来说,系统资源天生的匮乏与性能的提升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且安卓系统的存储容量较为有限,尤为重要的是,存储空间越大,意味着系统文件的并行发送量越大,这将远远地超过系统总线的负载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建模简化来节约存储空间,从而实现信息在系统模块间的快速传输。

2.3 数据库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的整体需求分析来看,我们要实现数据库支持信息平台,提供功能齐全的数据表:农产品信息的数据表,用户数据表,物品表等考虑到方便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的应用,以及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实用性,平台应采取基于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服务平台B/S模式,即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ver.简称B/S模式。B/S属于方便易懂客户端,又是一个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体系,易于平台建设,利于对后台数据库的调用、管理和维护,又起到简洁、实用、安全等功能。

3 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3.1 农产品市场模块

此模块主要的农产品来源、质量、价格、品种、类型、数量和供求双方所需的关键性信息,对市场动态做一个预测的分析,主要要能够对农产品市场起到一定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引导生产者调整生产农产品的起点结构、减少短期供给弹性损失、增加生产者收入和稳定农产品市场营销变动的多重作用。

3.2 农产品物流供求信息模块

在此模块主要对农产品信息的管理和信息的交换,这里的信息来源范围广、相对分散、主体复杂、方式多,采用数据库集中方式,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数据库、日常管理日志和运行流程进程表等高效率功能,在统一管理上又要做到安全可靠,这是建立信息平台的重点也是难点。农产品的许多属性都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在系统后台数据库中要建立区分和规范信息供应的轨道,防止错乱、无序、无用的信息产生,建立信息的快捷服务、查询服务、统计服务等诸多服务机制,让农产品物流供应信息更加高效的运用,提高平台的运作速度,是在繁多信息对良好信息平台的考验和要求。

3.3 决策处理模块

通过对信息的运行管理,统计分析变动信息,充分利用国家扶持的惠农政策,合理分配资源,科学的决策,找到农产品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利益提到最高的科学技巧。要分析到农产品投资的最佳方式,便需要熟悉农产品流动运作的人才,人才就是农产品的新活点,从生产到销售都少不了人才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产品市场人才,所以建立一个专业人才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专业人才带领下才能更好分析出最佳的决策处理方式。

3.4 反馈评估模块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农产品物流信息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动的信息来源情况下,平台应该及时更新市场数据,对一些不易发现的薄弱环节,要阶段性的评估检查。平台是为用户服务的,要让广大用户积极参与进来,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台不足、短板、无效之处在此评估反馈,从而为平台进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实用、可行、可信的保障。

3.5 安全保障模块

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做好农产品网上的信息安全的核心功能也就是做好信息安全的保障,可采用会员机制管理,对会员用户实行“数字身份登录验证、数字签名收发信息、数字加密传递信息”的理念,实行时采用“公开密钥”技术,对如金钱、帐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更要加强安全的管理,在“公开密钥”技术上再加上不对称加密、数字信封和双重数字认证等安全措施。并加强系统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服务水平,能够保证交易信息、会员信息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在信息处理时提供可靠的依据。

系统功能模块图表示如下:

4 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展望

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中国,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农业产品在传统农产品交易模式下,又整合了先进、快捷的网络技术,搭建了信息应用平台,逐步完善了足不出户,买到天下物的网络交易平台。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 是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灵魂。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对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市场对农产品的宏观调控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共同支持与努力,也将对我国的城镇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生态型经济建设的改。 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宁,黄立平.基于信息网络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26(2):126-129,144.

农产品信息范文3

(一)信息源

信息源是指希望通过互联网向信息接受者传递的各种信息,主要以图片、文字、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存在。信息源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优质的信息源是影响信息接受者认知度及消费行为的前提条件。地标农产品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地标农产品的基本介绍、产品的地域特征、品质特征等相关信息。

(二)网络信息载体与网络信息传递渠道

网络信息载体是指网络信息的承载体,包括官方网站、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信息传递渠道指以企业网站、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以及其他第三方网络资源作为信息载体。网络信息传播渠道是网络信息向信息接收者传递或者信息接收者获取网络信息的通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官方网站、第三方网络商务平台、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载体与网络信息传递渠道从及网络信息接收渠道的契合度的高低,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互动的友好性,是信息传递的关键因素。

(三)信息接收者

信息接收者指信息最终目标受众或潜在目标受众即用户或消费者。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信息的接收者也会是信息的反馈者或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网络行为、网络习惯是选择网络信息源形式、网络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依据。在以用户(消费者)为核心的时代,信息接收者的网络行为直接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

(四)信息传递中的噪声和屏障

噪声和屏障即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不同的信息传播渠道都有不同的噪声和屏障,并且对网络信息传播产生不同的效果,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噪声和屏障进行消除,才能保证网络信息的有效传递。

二、地标农产品网络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解决策略

(一)提供详尽且多样的信息源

首先,地标农产品信息源所包含的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要尽可能地详尽,能够包含用户希望了解或未了解的所有信息,诸如地标农产品千百年来所沉淀的文化、地标农产品的独特品质特征、独特地域特征及生产工艺;其次信息源形式要多样化。要灵活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形式,制造适合目标客户多方面需要的高质量信息源;第三,要保证信息源的有效性,及时更新信息源,增加用户对信息的可信度。以地标农产品安化黑茶为例,他们通过制作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高质量的信息源,向消费者展示黑茶所沉淀的人文历史、养生功效、茶艺文化。安化茶马古道旅游景点的打造、纪录片的拍摄、茶艺视频、网上大量的功效宣传、相关企业官网如湖南黑茶龙头企业怡清源官网信息的及时更新等等,这些多样化的高质量的信息源提高了消费者对黑茶的认知度,为安化黑茶取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因为消费终端的撬动,带来了安化黑茶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选择可靠的信息载体,建立更多的信息传递渠道

政府、企业官网是最具可信度的地标农产品信息源的主要载体;行业资讯网站、综合网络资讯媒体也是地标农产品信息源的重要平台;B2B与B2C电子商务平台、开放式在线百科及博客、微博、微信是信息载体与传递合为一体化的资源,这些都是可靠信息载体,综合使用这些资源可以使地标农产品信息最大限度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不同的地标农产品面向的消费者群体不同,所采用的信息传递渠道也就不尽相同,而网络上各个年龄层次、各个阶级层次的人群都存在,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第三方平台等、传递信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此外,还要将网络信息传播渠道与传统信息传递渠道(如电视、广播等)相结合。对地标产品安化黑茶,怡清源不仅制造了多样化的高质量的信息源,而且充分利用独立的企业官网、博客、茶叶行业平台第一茶叶网、腾讯财经等网络媒体信息,同时还在阿里巴巴批发平台、淘宝和天猫零售平台及手机终端开设展厅、网店;在维基百科、博客、微博大量的黑茶信息及相关的词条,增加了地标农产品安化黑茶的网络信息可见度,提高了消费者的认知度。与此同时,根据不同消费者特点,利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网络社区、博客、微博等多种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信息传递渠道相结合,多渠道、多途径地向不同的消费者传递信息。

(三)消除信息传播中的噪声和屏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信息传递渠道越短,信息传递效率越高,越不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信息也就越容易被接收者发现并接收。地标农产品在推广与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消除来自同类产品信息的噪声干扰和打破竞争对手制造的壁垒,要通过采取各种优化技术,让消费者在使用搜索引擎、B2B、B2C或其它第三方平台站内搜索工具时,地标农产品的信息排名能靠前,或地标农产品相关信息展示在网页的重要位置,以提高其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

(四)了解消费者网络行为,保持信息传递的交互性

信息接收者的网络行为、网络习惯直接影响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要充分了解目标消费者的网络行为,获取网络信息常用的工具及渠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投放地标农产品信息,方便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可以利用QQ、阿里旺旺、微信等网络沟通工具,论坛、网络社区等建立信息传递的交互渠道,保证信息的双向传递,有效地提高消费者对地标农产品的认知度,也有助于地标农产品开发者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采取更有效方式与策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三、总结

农产品信息范文4

一﹑条码技术的创新促进

(一)农产品条码验证的重要实施。以往的农产品货物都是没有条码的,进行对农产品的销售中,不能够对其有很好的安全质量保证的信息支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农产品的产出日期、质量等进行了详细的检验跟进,将农产品中的各项基本信息进行了融合督促工作,把计算机的验证技术真正运用到农产品的安全建设中去,使农产品真正有了技术质量的保障。将农产品进行严格的包装之后,配送人员将其加入条码信息,信息中包括生产日期、配送时间、配送车辆等重要信息,使客户能够一目了然,使其质量能够有保证。同时也解决了对农产品各项数据的采集与录入的困难,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系统的运转效率,真正将信息技术的时效性与快捷性运用到了农产品的配送中去。

(二)射频技术的应用。对于射频技术的应用,使农产品条码中的各项电子信息能够被电脑所识别,将其中的数据进行有效验证,使其质量的好坏能够一目了然,加强了对电子识别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信息的识别能够广泛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使各项流程都能够保证对农产品技术的有效认识。其次,射频技术与GPS结合运用,保证在进行物流配送过程中,在各个环节都能够保证信息识别录用的准确性,提升了对农产品“身份”的认证能力。

二﹑跟踪系统的应用

(一)GPS的跟踪技术应用。建立一个庞大的跟踪系统,使GPS跟踪导航的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运用,保证技术的全面实施,将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不断进行有效位置、数据的传输工作有力实施,使车辆运输的实际情况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在跟踪技术人员的眼前,保证农产品的安全配送有力进行。同时,对GPS进行运用,通过网络进行全面监控,将各项位置、距离、时间等信息传送改配送人员,使他们能够及时将货物送到供应地点,保证农产品的及时配送。这样实效性的工作,能够使一些容易快速变质的农产品及时送到供应地点,保证其在售出之前不会发生变质的现象,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网络一体化的跟踪调查。进行网络的虚拟铺设,将GPS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结合,配送信息能够不断地进行传送,网络操作人员发现配送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周边配送人员的信息进行跟进,能够进行互相融合的状态。比如,配送人员甲进行配送过程中,车辆发生了故障,无法启动,中途出现严重的延误现象,网络操作人员就会及时发现。再进行附近配送人员巡查,发现附近有配送人员乙,就会进行对乙人员的快速信息传播,将甲的信息传送给乙,使乙人员能够在进行快速的支援,将附近的甲人员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快速赶到,使甲车辆的农产品进行转输,将农产品转移到乙车辆上去,帮助甲人员进行快速的货物运输,使农产品在合理的时间内及时赶到,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合格性。

(三)3S的大力结合使用。对GPS、GIS、RS进行结合使用,将他的优点和作用能够不断进行融合,在进行有效的监督跟踪过程中,发现配送实际情况的各项数据信息,使跟踪网络一体化的完善得到保障。运用3S的技术融合,将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发现更快捷的运输方法,将车辆的各项实际信息做一个很好的跟踪调查,在进行有效的跟踪中,使时间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将运送信息不断进行更新,使技术性的东西进行融合使用,加强对技术的创新发展,使技术能够进行优良升华,加大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在发展中求创新,使整个运输网络完善的建立起来。

三﹑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

(一)最新信息的不断突出。通过对自己的农产品信息的输入,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本产品的各项信息,对于网上订货、发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的研究当中,将网络信息中的各项有力的因素能够及时的发现,将客户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更多的潜在客户,保证对农产品的销售与配送有更好、更多的信息补给,使自己的经济效益能够不断提升。在网上进行交易,更加快捷,更加方便,将客户的信息能够认识的更清楚,不断进行有效的信息断定,将整个信息进行渗透进去,使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你的农产品的信息,才能使他们在网上进行订购。

农产品信息范文5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5M1E追溯法 供应链追溯法 案例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食用农产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特别是疯牛病、奶粉事件、禽流感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追溯体系方面,Golan, Elisc(2002)设定了衡量可追溯体系的三个标准:宽度(breadth)、深度(depth)、精确度(precision);Diogo M.Souza-Monteiro针对追溯系统在啤酒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应用;元成斌根据四川60家食用农产品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可追溯行为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周善祥等(2007)研究了基于供应链的安全追溯追溯模式;在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方面,闫凤超等搭建了一种垦区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对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以及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屈晓晖等全面的探讨了蔬果农产品可追溯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及其应用。

上述文献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追溯体系、追溯信息系统的研究,而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方法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拟从5M1E信息追溯法和供应链追溯法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提供参考。

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方法

当食用农产品发生安全问题时或者消费者、政府、企业等需要对食用农产品进行追溯时除了前面提到的追溯码外,怎样追溯查询食用农产品的信息,是人们面对的有一个问题,这里总结两种追溯的方法。

1.5M1E法:即人、机、料、环、法、测对查询进行分类。

人:即人员,按照食用农产品整个供应链可查询的人员有生产人员、加工包装人员、质检人员、运输人员、销售人员,可以按照人员的类别对查询信息进行分类。

机:即机器设备,通常指生产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以生产设备为对象,按照不同设备进行信息的分类,便于查询。

料:指食用农产品的原料也就是食用农产品本身。以食用农产品为对象,根据食用农产品的不同建立数据信息库,查询时按照食用农产品名称进行产品追溯。

法:即所用的方法手段。以食用农产品整个供应链中的不同方法和手段为对象,根据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采用方法和手段为对象建立数据信息库,按照整个供应链中的不同方法和手段特征,分类进行产品追溯。

环:即环境,以食用农产品整个供应链中的不同环境为对象,包括食用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加工环境、运输环境、检测环境、销售环境等,进行产品信息分类,按照食用农产品不同的环境特征分类进行产品追溯。

测:包括测量方法和仪器。即按照食用农产品整个产品周期所涉及测量方法和仪器的特征,分类进行产品追溯。

2.供应链追溯法

这种方法即按照整个农产品的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追溯,即按生产环节、加工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分类进行追溯。

三、基于供应链追溯方法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威海金蚂蚁水产品养殖公司为例,该公司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按照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划分,分为养殖信息子系统、加工信息子系统、水产运输信息子系统、批发市场子系统构成。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的追溯信息系统还要方便有关政府部门、质检单位、消费者等的追溯查询,因此该公司的追溯信息系统还有一个外部接口,便于这几类用户登入追溯查询,如图1所示:

1.在养殖环节,由于水产养殖产业本身的特殊性,养殖环节在整个产业供应链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养殖信息系统又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种苗信息、养殖饲料信息、养殖用药信息、养殖水域信息、捕捞信息。同时公司采用的追溯标签记录相关信息,并采用射频技术进行信息录入追溯信息系统数据库,便于查询养殖环节的细节信息。

2.在加工环节,系统采用的追溯标签内含有与企业当地数据相关联的信息,如加工批号、加工日期、加工方法、加工人员水产品加工环节的信息,便于相关的管理中心查询,同时也要便于供应链下游环节的查询,便于通过电子标签对水产品进行追溯。

3.在运输环节,运输工具的相关标签数据内包括的信息有:运输的水产品信息、运输的起始点、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所用容器、运输人员等信息。

4.在销售环节,系统的数据中将包含销售者的相关信息、销售的时间、保存的温度、到货时间、货源等。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通过该系统对水产品的整个养殖到销售的过程按照不同的环节进行安全追溯。这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已经存有各个环节的各种有关信息,当需要对水产品进行信息追溯时,只需要登入该公司的追溯信息系统,根据不同的要求,根据各个子系统的特点就可以实现产品信息的追溯。

通过这个追溯信息系统,与该公司相关的有关的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追溯对该公司的产品信息进行追溯。而且通过该系统的外部接口,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质量检验部门、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分别对该公司的产品进行监管、认证、检验和投诉。

四、小结

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得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工作,从而可以在出事后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和查明事故原因,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好的追溯方法来辅助该工作。本文所阐述的两种方法都可以很好的达到确定责任人和查明事故原因的作用,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Golan Elise,Kaissoff,Barry.Traceability in the U.S Food Supply:Economic Theory and Industry Study[J].2002,(6)

[2] Diogo M.Souza-Monteiro,Julie a.Caswell.Implamenting Traceability in Beer SupplyChains[J].Department of Resource Economic of University of Amherst Working Paper 2004-6,2004

[3] 元成斌:食用农产品企业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的行为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09

[4] 周善祥:供应链质量信息系统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农产品信息范文6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新疆

一、新疆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营销组织不完善,农产品营销力不足。在美国及其他农业发达的国家和我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农产品从信息、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到交易、出口,由一个或多个企业组织,形成环节众多的、围绕农产品贸易而形成的链条。我区发挥这一组织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尽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成长期。大多数农产品贸易主体的单一和农村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匮乏使得农民缺乏议价能力。

农产品营销力是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组织赖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基础。虽然我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农产品营销组织,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等落后因素使得农产品营销力不足问题凸显。

2.农产品营销渠道环节多,流通过于繁冗。在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构成中,营销渠道一般表现为:“农户采购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超市消费者”。由于过长的营销环节以及公路运输使得农产品的采购量和实际销售量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加大了农产品的成本。

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使得市场效率低,市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或被扭曲。新疆相对于中东部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不足。虽然有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但多数产品由于运输成本过高导致产品价格上升,竞争优势难以发挥。

3.农民普遍缺乏营销理念,对农产品市场需求调查不够目前新疆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分散化经营为主,这样不仅生产规模小,产品交易成本高,而且也直接导致农民只重视生产和田间管理,忽视农产品市场供应和社会需求变化。农民仅凭自己的经验来适应市场,种养上盲目跟随。由于缺乏引导控制,供需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形成结构性供过于求现象。

4.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落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新疆地区业生产产业化水平和商品化率较低,营销服务体系发展落后。农产品市场从布局上看,缺乏统一规划;市场之间信息相对封闭,不能形成高效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从市场主体形式上看,农民进入市场一般比较分散,没能形成一个群体或组织,因此初级市场的合约化和组织化程度很低,农民的谈判能力低。从政府在市场中的功能看,政府为农产品市场服务的面太窄,在规范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和市场谈判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做得太少。

二、新疆农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1.产品策略。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管理和品牌维护,提升各地州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一方面,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不仅在农产品的识别功能上,品牌的功能更多的是市场影响力以及在带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发展特色农业,对于有资源优势的常规作物和畜禽,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在精深加工上体现特色。日本在农产品的品牌发展方面曾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1975年的“一村一品”战略到后来的“地产地销”战略,再到目前的“本场本物”制度,在农产品品牌命名上长期坚守商品品牌=品种品牌+产地品牌的模式下,日本各地的农产品发展渐成气候。

做好市场调研,实施差异化战略。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农产品生产和营销都应根据本地气候、资源、区位、市场和消费群体来确定,农民应注意掌握瓜菜等农产品旺季和淡季价格差异的客观规律,尽量积极发展早熟或反季节品种,蓄意制造“时间差”。这就要求各生产营销组织派农业调查员深入市场,了解农产品供需的最新动态。另外还需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进行差异化生产和销售,例如我们把城市家庭消费分为3个阶层:工薪消费阶层大部分销售在农贸市场;年轻白领和高薪退休阶层喜欢在超市消费;小康阶层多追求高档、独特等。

加强产地形象的宣传,发挥原产地效应。首先,充分利用新疆农业光热资源丰富、环境污染少等优势条件,着力塑造“绿色新疆,品质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其次,新疆各地州要做好自己的“地区营销”,为消费者树立一个优良的原产地形象;最后,保持原产地绿色农产品独具特色的品质,形成原产地品牌的影响力,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推进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拓展农产品市场需求,满足城镇居民的多层次需求。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利于储藏与运输,也有利于顺利实现销售及增加农民收入。

2.渠道策略。大力培植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克服分散经营的缺点,鼓励和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产品销售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鼓励发展专业营销合作组织,促进农户与市场的联系,降低市场风险。培植各种协会和合作社的关键是如何使其真正成为代表农民利益、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组织。

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按照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标准,加强疆内流通体系建设,提高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能力。积极促进口岸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其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农产品配送,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和终端销售环节,推行农户+连锁超市的“农超对接”一体化营销模式。特色产品生产地区应建立专业贩销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繁荣市场,充分发挥经纪人的作用,切实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还要开通产品与市场之间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采用各种新的营销渠道模式。会员制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销售额,降低流通业经营成本,已受到普遍青睐。农产品企业的会员制也在悄然兴起。会员制是联系和稳定品牌农产品产销的有效渠道。可利用会员的长期供货优势,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创立从生产到销售的供应链,打造稳定持久的销售渠道。新疆棉花已经采用了会员制渠道模式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新疆其他农产品营销的借鉴。

广泛借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金融市场进行营销活动。农产品网上贸易便利又省时,相信这种交易方式会成为将来农产品零售交易的一种主流趋势。对于大单的农产品交易,拍卖交易将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最能反映市场供求信息的交易方式。为避免农产品价格波动给生产者带来的风险,也应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此外,还可运用配送策略。城市在不断扩大,买农产品(特别是安全营养的农产品)越来越不方便,因此特定的消费对象需要有品质的农产品配送。建立电子商务、电话、店面等配送体系将是今后的一种发展方向。

3.价格策略。价格的定位也是影响营销成效的重要因素。对于求实、求廉心理很重的中国消费者,价格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对价格策略的调整不仅有利于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企业效益。

4.促销策略。好酒也怕巷子深,与工业产品一样农产品也需要通过促销手段扩大销售和提升品牌知名度。这里以江西南丰蜜桔为例,借鉴其成功的促销策略来推动新疆农产品的营销。南丰县在努力做好质量和品牌两篇文章的同时,实施了“南下、北上、东进、西扩”的蜜桔营销战略,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赴全国各大中城市推销南丰蜜桔,与此同时,还组建了蜜桔流通协会,在各大中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了直销点。我区各地政府组织要牵头广泛宣传各类产品信息,带着产品“走出去”,把各地顾客“迎回来”,结合实际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拓展农业新的发展空间,兴办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创造新的市场,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媒体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传播农产品信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康勇.试论新疆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J].新疆财经,2010(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