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发展概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发展概况范文1
“中国服务”品牌知名度提高,发达国家向中国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
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国家和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支持优惠政策;知识产业保护力度加强;交通、电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快速增长;企业自身素质、 服务质量、信誉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还较小,但“中国服务”的快速发展已为世界所瞩目。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服务 外包业务比重不断增大,众多企业相继在中国以设立办事处、子公司、合资等形式扩展业务。
外商独资和民营企业为服务外包承接主体,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2008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中,非国有资本较为活跃,民营企业占12.4%,外商独资企业占30.5%,国有企业仅占4.9%.2008年,全年合同签 约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6家,其中包括东软、海辉等知名企业,但中国外包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行业中仍缺少能与世界顶级企业规模相媲美的领军 型企业。
全球制造业设计研发环节逐渐向我国转移
中国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接近本地市场与生产是吸引跨国公司将设计研发向中国离岸转移的重要因素。中国将继续以发展嵌入式软件为契机,努力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与平台,发展自主创新优势,逐步向产业链上游的设计与产品研发进行拓展。
日本、美国为中国离岸外包的主要发包国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承接欧美市场的离岸业务的增速有所下降,但欧美业务总体规模的增长仍十分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由于东北亚区域的文化、地域、语言的先 天优势,承接日本业务量稳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两地的市场份额在2008年达到14.2%,成为内地增长趋势明显的主要业务来源。
表 2008年中国离岸外包业务来源地(按合同执行金额排序)
序号
国别/地区
合同签约金额
(万美元)
比重(%)
合同执行金额(万美元)
比重(%)
1
日本
106926.0
18.3
98158.3
20.7
2
美国
107958.0
18.5
90934.5
19.4
3
中国香港
69835.4
12.0
51292.2
10.9
4
中国台湾
18036.7
3.1
15404.4
3.3
5
英国
14723.3
2.5
14856.9
3.2
6
德国
14607.1
2.5
14690.2
3.1
7
新加坡
9774.4
1.7
12982.5
2.8
8
韩国
12575.8
2.2
6819.1
1.5
9
荷兰
24038.0
4.1
5750.5
1.2
10
法国
3700.2
0.6
5136.2
1.1
资料来源:商务部外资司 赛迪顾问整理
发展特点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处于起步期,发展潜力较大
从市场规模看,2008年全球信息技术外包市场规模,达2159.52亿美元,在IT服务总体市场占最大份额,保持高增长速度,2008年增长率达到 9.3%.2008年全球业务流程外包市场达1150.7亿美元,增长率为11.7%中国服务外包市场增速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19%的年复合增长率 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208亿美元,发展潜力巨大。中国ITO比重高,产业层次较低。中国IT服务外包市场是由硬件产品支 持服务发展起来的,逐步扩展到软件开发、支持服务和IT运营服务。BPO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为分散于不同行业领域的零散业务,总体规模不足10亿美 元。
服务外包内需市场庞大,增长性强
2008年,中国IT服务支出总量占GDP的比例仅为0.2%,而比较来看,印度为0.5%、韩国为1.3%、日本为1.8%、美国接近2%,英国甚至达 3%.按2008年中国的GDP大约为4.3万亿美元估算,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经济水平,规模能达到860亿美元,增长性极强。中国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 础,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过程以及产业的升级,中国的服务外包有着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这一点也决定了中国的服务外包发展不可能完全照搬印度模式,必须 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服务外包发展道路。
产业目标和路径选择体现城市特质
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制订了发展目标,并建立了各种服务外包产业的基地和园区,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如大连根据自身条 件,以软件外包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形成鲜明特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成都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水平,把数字 内容和金融后台确定为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领域。武汉立足自身地理、交通、商业、人才及生活成本、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在发展软件外包的同时,瞄准新兴的金 融后台服务业。上海市依托人才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力争成为长三角服务外包城市的领头羊,以ITO为主导,以高端服务外包为发展方向,争取往产业链高端发 展。
产业聚集初步形成,城市外包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国内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重点城市为核心的服务外包聚集地,其中华北以北京为核心,华东以上海为中心,东北以大连为中心,华南以深圳和广 州为中心的竞争格局。各个城市在服务外包市场开拓、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引进、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外包政策优惠、服务外包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建设下 了较多的功夫,随着服务外包发展环境的完善,不少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承接。(来源:赛迪网)
会议通知:“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火热报名中!!
2010年12月15-17日,由网盛生意宝(002095)旗下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生意社()主办,和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2010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将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论坛以“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发展路在何方?”为主题。
产业发展概况范文2
[关键词]竹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J5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32-01
咸宁遍布竹子,是远近闻名的“楠竹之乡”。上世纪80年代,咸宁便跃入全国九大竹产区之一。目前,全市以楠竹为主的竹林基地已发展到153.7万亩。楠竹基地主要分布于咸安、赤壁、通山、崇阳、通城五县(市、区)。现有楠竹总面积147万亩,立竹2.2亿株,年产竹2000万支。已建成千亩以上楠竹基地178个,万亩以上楠竹基地26个。通山县的黄沙、洪港、九宫山、闯王、厦铺,崇阳县的港口、桂花泉、天城、路口,通城县的黄龙等乡镇,楠竹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咸安区的汀泗桥镇、大幕乡,楠竹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赤壁市的官塘驿、陆水湖两镇(办),楠竹面积已突破10万亩。
咸宁竹类加工历史久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多为手工操作,规模小,品种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效益较低。进入80年代,全市造林绿化步伐加快,竹类资源大幅增加,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竹类加工增值,把竹类加工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世纪之交,我国林业定位发生变化,以竹代木势在必行。这一时期,全市不断壮大竹工业品,完善竹日用品,开发竹食用品,提升竹工艺品,引进竹高新技术品,竹类加工从传统型逐步转变为传统型与实用型、时代型、工艺型、科技型相结合,竹类加工技术不断翻新,加工产品日渐增多,达到10个系列600余个品种。竹胶板、竹地板等12个品牌荣获全国林(竹)业博会金奖,在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上,咸宁有8件展品获金奖。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利用竹蔸、竹枝、竹叶、竹屑等废杂物,试验栽培竹荪获得成功。市竹科所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竹汁饮料,并申请了专利。
同时,咸宁的竹产业发展至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制约发展的一些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咸宁地区竹产区的现有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竹木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且设施简陋,经营点分散。
第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咸宁地区现只有一所高等院校,但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相关的专业配备,全市无一所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传统的技艺已面临失传。
第三,加工深度不够,与其他地区相比,产品的层次、种类偏少。产品深加工的程度影响甚至决定了产业的整体效益,低端的竹产品通常很难进入高端的消费市场,企业的利润空间也相对狭小。
第四,竹业科技推广体系有待不完善。先进的科技与发展理念始终是竹业发展的保障,完善的竹业科技推广体系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种竹、育竹和用竹水平,能很好地起到利用科技实现增效的作用。近年的乡镇改革,在撤消了“七站八所”以后,城乡基层的农技站也相应的被撤消,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成为阻碍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政府管理体制相对僵化,已阻碍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咸宁地区竹产业的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当前负责管理竹业的部门有政府、林业、税务、工商、财务等部门,各部门往往思路和管理模式、手段不一致。现行的竹材采伐管理制度仍采用木材采伐管理办法,没有考虑竹子生长和竹材加工的特殊性。
第六,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意识不强。任何产品要想进入消费市场并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不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走标准化、品牌化之路是目前各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咸宁地区的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发达地区的同类产品尚存差距。许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短暂利益,不惜以降低质量来换取市场份额, 更不用说产品的品牌建设。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出发点,调整发展战略,走特色发展之路。
1.现代都市人群的环保理念越来越强,日常生活消费更注重健康和质量。竹制家具在设计理念上正好契合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和心理愿望。
2.竹制家具作为一项产业,应立足民用家具的设计和开发。积极发展竹子深加工,提高竹产品附加值。无论是圆竹家具,还是竹集成材家具、竹重组材家具和竹材弯曲胶合家具,都要紧跟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3.依托湖北科技学院等地方高校强大的科研与设计力量,推动科研创新,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下功夫。同时,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产品设计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不能一味的跟风,要立足本地特色,确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4.依托咸宁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竹工艺品的开发与制作,宣传鄂南地区悠久的竹文化,促进竹产业的全面发展。
咸宁地区竹产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充分挖掘这些潜力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惟有总结经验,面对问题,有计划、有目标地解决。进过努力,咸宁的竹制家具产业在鄂南地区,甚至在全国都将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概况范文3
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存在的问题
育苗场规模偏小在北京市采用集约化育苗方式进行蔬菜育苗的25家专业育苗场(户)中,延庆绿富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年育苗量最大,约为1005万株,其余育苗场育苗规模在100万~500万株,育苗设施面积在1500~7000m2,育苗规模普遍偏小,有待增加。集约化育苗生产投入品使用不规范针对品种、基质、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物使用不规范、标准化程度较低,可以建立相对标准的技术操作规范,有助于育苗产业安全、高效的良性发展;针对育苗品种相对单一,不能满足众多菜农的需求,可以对京郊的育苗场进行相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品种安排,既满足本区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全市的需求。同时为京郊的育苗场建立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场与场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建立联系,互通有无,更好地为京郊菜农服务。育苗场机械化程度低育苗场配备的自动化播种流水线、种子催芽箱等育苗专用机械,基本没有投入使用,育苗过程还是以人工为,主其他集约化蔬菜育苗配套机械也基本没有应用。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省时、省工、轻便的育苗机械应用程度低已经制约了育苗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简单方便的小型器械,如浇水、施肥的喷淋系统、穴盘清洗机等。育苗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育苗场的育苗技术有待提高,人员需要进行细致、有效的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育苗技术,配置更简单方便的小型器械,提高工人操作水平,从而达到工厂化育苗的要求,提高壮苗率,保证种苗的质量。
北京市蔬菜集约化育苗发展前景广阔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北京市蔬菜生产面积为3.9万hm2(58万亩),蔬菜生产量约为341.3万t,播种面积6.7万hm2(100.9万亩)。其中需要育苗的果菜类蔬菜占22%左右,按照每667m2需要秧苗3000株计算,共需要秧苗6.66亿株,而2012年北京市的集中育苗量只有8000万株,远远不能满足北京市果菜类蔬菜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北京市2012年建有农业设施面积2.6万hm2(39.4万亩),其中93.06%为瓜菜生产,需要大量的种苗,所以北京市发展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技术人员老龄化需要年轻技术人员加入据了解,目前北京市主要育苗场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个别育苗场的技术人员年龄达到了66岁,而且加入到蔬菜育苗行业的年轻技术人员比较少,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后备力量不足将会在今后的十几年内影响北京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蔬菜育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嫁接、穴盘育苗、信息化管理、机械化管理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年龄偏大的技术人员的知识、操作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蔬菜育苗技术的需求,需要年轻的技术人员加入,进一步提高集约化蔬菜育苗产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市型农业的建设促进了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具有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等突出特点,比起原始的一家一户的育苗方式更能展现出都市型农业的各种功能,在都市型农业的建设中起到了展示示范新技术、带动高产高效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高蔬菜产量等作用。因此都市型农业建设促进了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的进步也同时加快了都市型农业的建设步伐,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产业发展概况范文4
>> 手机3G技术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前瞻 武汉手机报在3G背景下的发展状况 中国传媒业的软肋 3G背景下手机报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下) 3G背景下如何打造手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3G背景下的《河南手机报》生存策略探析 3G背景下手机广告的发展弊端 3G手机――大众传媒与人际传媒的混血儿 3G技术应用对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3G技术下手机新闻的发展 3G背景下地市手机报发展思考 3G背景下手机报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上) “双重转型”态势下中国传媒业发展战略 中国传媒业拐点之后的走势 金融危机变局下的中国传媒业 3G时代背景下我国手机动漫产业的发展 关于现阶段中国传媒业转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观点 中国传媒业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构建及发展 手机安全-3G时代的风险 浅析3G时代的手机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中国3G市场前景看好三年万亿元投资和消费》,MSN中国网IT业界频道,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胡正荣、李继东、黄炜:《融合、角逐与突破:2007年电视产业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第1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胡正荣、陆地、杨硕:《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概况》,《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第141-14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广播人口覆盖率约95%》,中国网
产业发展概况范文5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获得快速的发展,部分IT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正逐步在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区域城市酝酿形成新的信息产业集群。目前,如何促进西部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 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概况
西部地区是指: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南五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华北的,中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2个省/市/区,面积约为59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2.25%;人口3.6036亿,占全国26.91%;2010年西部GDP合计80825.4亿元,占全国20.31%;信息产业产值总计4953.9亿元,占全国信息产业产值(86988亿元)的5.7%,占西部GDP总值的6.13%。
川陕渝信息产业产值合计为4295亿元,占西部总值的86.7%,占据了西部的绝大部分,川陕渝可以说是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代表,下面对川陕渝的信息产业发展作一简单的说明。
1.1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四川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是国家重要的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数字视听产品、信息安全、数字娱乐、服务外包、军工电子等产业基地,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信息产业第9位、中西部第1位,软件业规模在全国排名第8位。近10年来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较快增长。30多家世界500强电子企业和10多家国内电子百强企业来川落户。2010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136亿元。
从地市看:成都以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新一代通信技术等为优势;绵阳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城,以数字视听产品见长;乐山在半导体及多晶硅产业、广元在军工电子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德阳依托重大装备制造业,积极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道路。
从产业特色来看,主要是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航空航天电子六大方面很有特色。
1.2 陕西省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2010年全省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800亿元,电子制造行业实现43.32%的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65.86亿元,同比增长49.23%;实现利税22.04亿元,同比增长285.3%,利润16.7亿元,同比上升1072.8%。
从地市来看,全省整体情况较好,延续了上半年以来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其中:① 西安市行业运行良好,主要指标实现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提高,销售收增长速度达到50.83%;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1%;② 咸阳市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增长,销售收增长36.78%;工业增加值增长107.32%;其中,彩虹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74亿元,同比增长39.23%,占咸阳的67%;③ 宝鸡市收入增长较快,运行质量较好,销售收入增长26.1%;工业增加值增速28.81%;利润增长76.51%;④ 渭南市收入增长较快,行业运行进入良性循环,销售收入增长63.7%;工业增加值增长2.8倍;利润增长26倍。
陕西省信息产业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安软件园。西安软件园聚集了西安90%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近年来,产业发展保持着每年30%以上的增速,每年新增企业过百家,新增就业人员1-2万人,已在软件开发、软件应用、信息服务等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和潜力的企业集群。
1.3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2010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359亿元,相对于2006年增幅达到285%,占全市工业销售额的12%,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2%。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信息制造企业有150多家,产业门类涵盖了信息产业所涉及的12个大类中的9大类。
在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投资3000多亿元发展信息产业,通过培育8条产业链,实现1万亿元的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同时依托“整机+配套”的笔记本电脑生产模式,“贸易+结算”的金融服务体系模式以及“制造+研发”的产业链延伸模式,准备建立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重庆市将通过本市的两江新区、江南工业走廊和西部新城“三个平台”,重点建设五条产业链分别是:① 计算机及周边设备;② 集成电路;③ 通信及物联网;④ 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数字化仪器仪表等应用电子;⑤ 智能家电与数字视听等5条产业链。并加快培育新的三条产业链(LED及光伏、电子装备和新型显示),准备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一批千亿级、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2 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获得快速的发展,部分IT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正逐步在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区域城市酝酿形成新的信息产业集群。然而,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产业增速下行,出口下滑,效益下降。
1)社会环境适合信息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就,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这必然为信息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产业政策更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关于信息产业的优先发展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和加强。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审议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将会成为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与此同时,《关于鼓励和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产业政策也在制定过程中。另外,2011年家电下乡限价提高,以旧换新实施范围继续扩大。
3)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比较优势逐步显现。目前,中国己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生产规模,连接成片,呈现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雏形。近年,西部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获得较快速度的增长,部分IT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正逐步在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区域城市酝酿形成新的信息产业集群。
4)信息产业投资回报率逐年递减,盈利水平有所下滑。2010年,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993亿元,同比增长44.5%,增速较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投资收益也有所下降,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相对依赖投资拉动增长,消费需求不足,必然导致投资回报递减。信息产业投入产出比逐年下降,由2007年的1:16.5,下降到2010年的1:11.2。
从2008年起,电子信息全行业盈利有所下降,电子信息产业利润率一直徘徊在4%左右(2009年为3.49%),全国工业企业利润率为6.0%,《财富》500强企业利润率为7.1%。
5)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至2010年底,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10万件,比上年增长10%以上,华为、大唐、恒生、中控等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服务器、通信设备、软件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4210亿元,同比增长27.4%,超过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措施,但是目前普遍认为资金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关键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 转化资金总量不足。实际投入约为理论需求的17%,严重不足。② 投入结构比例失调,缺乏应用开发投资。用于技术应用开发的资金明显不足,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③ 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少,缺乏市场急需的活跃的风险投资。
6)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回落,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长期以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但2007年出口对产业加速增长的拉动力量已经明显减弱,这一趋势在2008年更加明显,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呈明显逐步回落态势。在出口急剧下降的同时,出口依存度从2007年超过60%下降为57.5%,显示出中国内需市场对产业的影响在加强。2008年,信息产业的外贸依存度依然较高,进口依存度为40.1%;出口依存度为57.5%。随着外需逐步回暖,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依存度仍然超过50%,出口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大,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将对中国出口进一步产生负面影响。
3 促进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正逐步成为新的信息产业集群基地,如何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对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3.1 尽快制定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整体规划
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体构想是:以西安、成都为科技核心,以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三个经济区为基础,率先发展三区的信息产业,随后以三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是近年来国务院审批的三个国家级的经济区,总地理面积32.84万平方公里,占西部的5.5%;人口13982.7万人,占西部的38.8%。这三个经济区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极点,促进经济区的发展必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3.2 做好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信息产业转移的准备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快于东部地区。2010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46.6%和55.8%;东部地区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7.3%和51.8%,西部高出东部19.3和4个百分点。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从2005年开始向内地转移,预计这波产业转移浪潮将会持续到2015年前后,目前大规模转移正在进行。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信息产业转移也是西部深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
3.3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转型
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以出口、投资拉动,低成本为竞争利器的产业发展,整体而言是粗放式的追求增长的速度。这种模式在这两年已经呈衰退之势,产业的中长远发展必须转向以内需拉动和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技术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上来。内需的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将是信息产业中长远发展的两个根本驱动力量。
1)加快信息化进程,推进两化融合。针对国内经济波动问题,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信息化的进程,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实现信息产业发展由投资推动型向投资和消费共同驱动型转变。
2)引导投资方向,培育信息产业新增长点。针对信息产业自身的周期性问题,要重点引导信息产业的投资方向,培育新的信息产业增长点;从多方面共同研究制定重点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引导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整,鼓励信息企业向更具比较优势的国内区域转移。
3)关注市场,促进战略性的产业升级。信息产业的显著特点是:技术、产品、产业升级、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并且具有破坏性创新。比如平板显示对CRT的替代,一旦创新性技术出现必然会导致整个产业升级换代,就会给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机会。
3.4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信息企业不论是在新兴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还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制约着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所以,应该从从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贯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力度;对信息产业企业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扶持;对信息企业的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各种费用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努力提高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总量,提高R&D占GDP的比率,同时倡导产、学、研和金融相结合,拓展成果转化投资的来源渠道。
3.5 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引导企业开展全球资源整合
2006年起,原信息产业部及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加快推进大公司战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从税收和研发、经费等方面都加大了对信息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加注重扶植优秀企业和鼓励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国际化发展,这为中国软件企业做大做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软件企业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以较低的代价展开并购、整合,壮大自己。用友、海辉软件等行业巨头,就行业整合的序幕已经展开。政府要及时引导国内信息企业对其进行并购、整合,形成西部信息产业新的发展优势。加快设立大型信息产业投资基金,给予支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保持产业平稳甚至较快发展。
3.6 放眼全球,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信息企业的发展要放眼全球,从国际市场寻找发展的机要进一步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开拓发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的信息产品市场,扩大国内信息产品需求。
二是要重点挖掘新兴国家市场潜力,如:印度、东欧、拉美、非洲等国外市场,为过剩生产能力和产品找新买家。另外,还要进一步重点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们的购买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远远强于美国、日本或欧洲。
产业发展概况范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模式 推进措施 对比分析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概况和模式。在美国,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产业被称为“版权产业”。早在1996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对外销售额和出口额首次超过汽车及配件、计算机业、航天业、农产品等行业,达到601.8亿美元,居美国各行业的第一位,成为美国出口份额最大的经济部类。美国版权产业的增值持续涨高,就2010年而言,美国整个版权产业的增值额为16269亿美元,占整个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10%。
美国在经过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全面干预”等阶段之后,进入了成熟的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美国实行的是市场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美国文化企业实行自由企业制度,通过反托拉斯法和保护中小企业法等措施来限制文化产业垄断,并减少国家行政干预,加强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
产业分类和产业集群。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类别有:核心版权产业、交叉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美国的创意产业是一条完整的、商业化的产业链,整个产业环环相扣、相互制约。迪斯尼王国、好莱坞影视、百老汇戏剧产业园、硅谷科技创业园等耀眼的名牌向我们展示着美国创意产业的丰硕成果,它们无一不是产业集群效应的产物。
版权保护政策。这主要是对内逐步提高版权保护水平,对外先游离于当时国际主流版权保护体系之外,然后主动融入国际主流版权保护体系,并在全球推行美国的版权保护霸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逐步提高国内版权保护的总体水平,包括范围不断扩大、版权保护期限不断延长、版权侵权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当国内版权产业落后时,美国政府长期庇护国内出版商对欧洲尤其是英国作品的盗版行为,并长期拒绝加入《伯尔尼公约》,但又谋求美国作品在《伯尔尼公约》缔约国内享受版权保护。三是当国内版权产业有竞争力时,美国主动融入国际主流版权保护体系,并主导全球版权保护立法,扩大保护范围,提高保护标准,以顺应美国版权产业海外扩张的需要。
版权产业推进中的措施。一是完善法律制度,重视版权保护。1790年美国颁布实施第一部版权法;1980年颁布实施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2年通过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1997年通过反电子盗版法,1998年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4年最终达成TRIPS协议。二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美国对国内非盈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对外国进口文化产品征收重税,以保护美国的创意产业。三是加大版权产业的科技投入和创新,重视网络传输、数字化、通讯卫星、数字电视等高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广泛应用。四是注重人才战略,重金培养引进、储备大量专业人才。
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概况和模式。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出版业已成为法国的第一大文化产业,仅图书销售额和版权贸易量就占到了全球图书市场的14.7%。法国旅游业发展良好,每年接待外国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为法国创收约350亿欧元。法国的三大精品创意产业:法国香水及化妆品、时装、葡萄酒以其独特的法兰西文化元素享誉全球,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
对于文化,法国与美国采取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艺术创作,采取“公共投入为主、国家扶持、多方合作”的政策。法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涉入较深,属于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强调文化与国家形象互相结合,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
重点文化产业。一是电影业。法国号称“世界电影之父”,每年举办26个电影节,其中以1939年开始举办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最负盛名。2010年法国电影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61部,比2009年增加31部;电影生产制作增长31%,高达14.39亿欧元;票房收入增长5.6%,达到13亿欧元。
二是出版业。法国有各类出版社5000多家,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法郎的有40多家。以阿歇特图书发行中心为例,它是法国最大的图书发行中心,总部设在莫尔帕市,面积4.4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万册图书,承担60多家大出版社的图书发行业务,每年销售图书1.1亿册,占法国图书发行总量的28%。
三是设计业。法国设计业所涵盖的设计领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时尚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19个行业。其中,产品设计占所有设计公司业务量的60%,是设计公司主要的业务内容。
四是旅游业。法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1.4万座古代建筑和遗址被列为历史古迹,有4000多个博物馆,还有很多新型的文化设施,如蓬皮杜文化中心、新国家图书馆、大卢浮宫等。这些名胜古迹和文化设施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法国曾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创意产业政策与推进措施。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政府的大力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在欧洲国家中最早设立文化部,负责协助文化的发展,并从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把文化列入五年计划之中。同时,法国积极与美国文化抗衡,“无国界的电影”、“文化例外”等政策都与法国密不可分。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法国通过开展净化法国活动以大力宣传本国文化、在资金方面资助本国影视制作业的发展、对美国文化产品的进口实行限额制度、加强同欧盟国家的合作等措施来保护法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独立性。二是政府大力支持。法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支持表现如下: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赞助、补助和奖金等;地方财政的支持;政府通过减税等措施扶持企业发展。三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管理和建设。法国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投入大量资金维护和修复建筑遗址、城堡等,同时加强博物馆、剧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概况和模式。在国外文化创意产业成熟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从整体来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文化市场空前繁荣,201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逐渐减小,以我国核心文化产品为例,2010年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笔者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应采取以政府和市场混合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即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
分类和产业集群。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北京分为9类,杭州市分为8类,香港分为11类,台湾分为13类。我国比较典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等。
产业政策。一是扩大准入的政策。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二是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的改革政策。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一大批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三是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政策包括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对新办的文化企业免征1~3年所得税、对符合规定的文化集团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文化类产品的进出口免征所得税、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
推进措施。在学习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建设,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等为核心的措施构架。
对比分析及启示
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体现了各国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也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美国是与自由市场相适应的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法国是“公共投入为主、国家扶持、多方合作”为主题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我国是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的政府和市场混合主导型,三者都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本国创意产业的主导产业,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推进措施,大力推动、扶持和发展主导产业,这一发展模式是相似的。美国和法国还非常注重完整产业链的建立,以文化为核心,依托优势产业,发展相关产业集群和衍生产品产业。
从上可知,我国应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成立专门组织来负责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依托现有资源,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重视中小创意企业的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鼓励各类创意产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这里,高瞻远瞩的总体规划、合理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良好的创意环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