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现代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国现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国现代诗歌范文1

关键词:现代;历史;打破体式;情感抒发;现代技法;报刊分流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有其绵延的过程,它伴随着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其历史逻辑定然与其历史发展规律不可拆分。欲探寻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有一个概念必须明确。

什么是现代诗歌?

孙玉石在其《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一书中对什么是现代诗有着较为整体的观照。他认为:“现代诗”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有多种内涵。一种是与传统的古典的旧体诗相对的,自“五四”前后产生的中国新诗;一种是表现现代人情感的现代诗歌;另一种是指在西方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各种诗潮影响之下产生的作为一个潮流而存在的中国新诗。[1]

姜涛则解释了作为现代诗歌中的新诗之“新”。他认为讨论新诗的起点,一般要从1917年2月发表的八首白话诗说起。“它们虽未跳脱五七言的旧格式,但引入了平白的口语,已和一般的旧诗有所差异。”[2]而在次年出版的由、刘半农、沈尹默三人写作的白话诗九首则被评价为将旧诗的形式规范基本打破。由此可见,姜涛所谓的新诗概念有具体的时间点隔。他认为的“新”主要是打破旧诗的体式,这与孙玉石对现代诗的概括的第一种含义不谋而合,亦是对其的延伸具象叙述。

无论从诗的“新”亦或“现代”都逃不开以上三种范畴,第一种概念是指体式上的现代,打破体式之“现代(新)”;第二种是情感表达的现代,以现代之言语表达现代诗绪;第三种概念既是写作技法上的现代性。符合其一,便可认证现代。

姜涛在强调诗的“新”的同时也不讳言:新诗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相当的过程。特别是在那个动荡而又思想剧变的年代,我们必然地应从历史、审美和文化的视角来追论现代诗歌的发生及其历史逻辑。

一、现代诗歌体式的重塑与发生

现代诗歌发生的节点倘若由前面所说的第二种含义中所言“写现代人的情感”引申,最早或可追溯到晚清的“诗界革命”。而要谈论现代诗歌发生语言、结构层面的历史逻辑,当从文学革命谈起。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3]当时的革命形势,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在古典文学中最举足轻重的诗歌领域,被当时的文学革新者看中并以此作为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的突破口,既是革新者独具慧眼的举措,却与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和诗歌的自身特点有关。第一,诗歌是古典文学遗产中的重镇。由古至今已有了一套稳定的模式。选择对它进行革新,具有历史的意义及考量。第二,诗歌自身篇幅短,易创作,易接受的特点,使诗可作为文学革命的先锋。以此为契机,随着“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口号传达,让诗歌”适用于今,适用于俗“的创作实践,出现了突破传统诗歌观念形式的现代诗歌尝试。改变了传统诗歌的不分行,加上了适用于现代阅读习惯的标点符号,从形式上给古典诗歌形式以颠覆。

以为首的打破体式的现代诗,突出了诗歌形式的自由,李骞在《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中称不少如是的自由诗为“放脚体”亦或“白话自由体新诗写作”。[4]而在当时,白话作为大众的日常口语已相当成熟,社会日常的多种形式的解放也要求新诗的写作不再戴着古诗体式的镣铐。

二、现代诗情的发生

早在晚清诗界革命时期,黄遵宪、梁启超等人敏感于社会文化的急遽变化,就倡导写诗要书写出“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但“以旧风格含新意境”,遗憾未能打破古典诗歌体式。古老束缚的体式已不适合承载现代人情感的抒发。这是新诗发生的第二个原因,关系到现代诗情的发生:由写传统生活转向写现代生活;写传统情感表达转向写现代情感表达;由写过去的哲思改写现代的思想。

这一诗情的发生,包含着现代诗人自觉的努力。这一代的诗人生活在由古而今的转折年代,他们诗情的迸发,与他们血液里深埋的古代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遥远的士大夫情怀始终根植于现代诗人的为人与赋诗之间,在他们自觉地抒发现代诗情时有所体现。早期写实派诗歌如文学研究会的徐玉诺写现代生活的残酷内容,生存困境,流露出古典的精神气质。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如郭沫若),他们取材于古典神话,抒发的却是现代的情绪,似乎更能体现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诗歌的模样被认作是“主心与主情”[5]的自由之作。而清新典雅的湖畔诗人虽说多有表达现代爱情、解放天性之作,但从他们的诗里都能找到诗经及宋词里描写爱情的影子。

由此可见,现代诗人的写作虽有意隔断与传统古典诗歌的关系,这在体式上已取得重大突破,但在诗情表达上却无法完全阻隔。现代诗歌巧妙地将古典情怀赋之于现代的诗性生活内容之上,加以思想解放与自由的表达,是以成就了为现代人所共鸣的现代诗情之所在。

三、现代诗歌技法的引进与更新

现代诗歌发生的第三个原因及表现,是文化层面的“引进来”,这直接关系到现代诗歌的写作技法的引进与更新。

现代诗歌的发生并不是少数人的闭门造车,越来越多的外国文艺思潮涌入国内,大量的外来诗歌译介打开了国人诗歌认识的门阀。现代诗歌发生期也接受了外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体现在写作思维和技法上。郭沫若的诗歌创作接受了西方浪漫派诗人惠特尼、雪莱等的影响。可见,他的浪漫主义写作技法和中国传统的浪漫主义是不同的。他独特的写作风格的形成与他“泛神论”的思想分不开,这又受海涅和泰戈尔的影响。被鲁迅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善于吸收外国现代诗歌中的有益养分,在创作中融会贯通”[6]。他的十四行诗,即是效仿西方的写作样式。小诗体的发生到自成一派受泰戈尔《飞鸟集》和日本的俳句、短歌影响,为现代诗歌注入了较为清丽的风气。

1925年,留学法国的青年诗人李金发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微雨》,宣告了中国新诗史上“象征诗派”的诞生。这是欧美现代派写作技法在中国文学中的典型体现。纵观现代诗歌的发生成长,外国文化,外国文艺创作思潮的影响都是其发生的历史逻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梁实秋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7]

四、新诗的规范与分流

新诗的发生与当时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也与无数诗人自觉的写作密不可分。这种自觉还体现在对初期白话诗泛滥的纠正上。在打破体式与抒写当下的强有力号召下,早期白话诗的写作更多在意的是写作本身对传统的反抗,而非诗歌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出散文化和情感的无节制,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又如“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在这种参差与泛滥的诗歌写作语境下,如何规范与引导诗歌的发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一工作上,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一些新月派诗人从理论到实践上做出了很大努力。提出了“新格律诗”的概念和新诗写作的“三美”,尽管也有人诟病其又将古典的镣铐戴上,但这些理论从形式到情感上对新诗进行规范,进一步完成早期诗歌写作的形式建构,使早期散文诗更多的向纯诗发展过度。

现代诗歌的发生也与当时报刊杂志的兴盛有关,而报刊对文人的集结与分化也造成了现代诗歌的发生(思潮)与分流 (不同社团、派别)。在那个报刊杂志盛行的年代,几乎每个诗歌团体都有其代表的刊物或诗集出版。此后,代际、社团的出现促使现代诗风见长。而政治的合流与存异也在潜移默化中促成中国现代诗歌的流变。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诗歌是一个语义丰富的概念,是多种内涵、性质的囊括。而其产生的历史逻辑可以说是诗人自觉和古今中外文化影响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包含历史、审美、文化等多层面的原因,通过语例形式、诗情表达、写作技法多方面的转变,促成了新诗的发生。在诗人在诗歌的自觉规范以及社团刊物的分流之下,描绘了发生期的新诗最蓬勃的样貌。

参考文献:

[1]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

[2]谢冕,姜涛,孙玉石.等著.百年中国新诗史略[M].姜涛:新诗的发生及活力的展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

[3]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

[4]李骞.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

[5]曹万生.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1.

外国现代诗歌范文2

一、注重积累,判断意象类型

想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积累,在平时的学习、练习中注意积累,判断意象的类型,从而准确掌握意象及其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平时阅读诗刊、报纸、杂志时遇到现代诗歌,首先判断意象的类型。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的阅读积累中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同学们在进行现代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学会辨认诗中意象的根本属性,平时注重积累,了解到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的作用,那么对于诗歌的把握就会更准确。同学们读到一些现代诗歌,可以试着把他们分类。看看其中包含的古典意象,久而久之,形成系统的认识,在平常的学习和练习中遇到这一类的意象应用可以很快地判断出来,并且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在赏析余光中的《乡愁》时,其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都是一种意象,这些意象都寄寓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充满了思乡情怀。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前面,作者还使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几个形容词,不仅诗歌更押韵,同时也能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作者在这几个意象上采用形容词、数量词,突出了这些意象的微小、简单,同时也反映出了被海峡分割的思念家乡的情谊,虽然指代乡愁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但是作者对大陆、对土地、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却从来不变。

很多乡愁类的现代诗歌,特别是海外游子所作的诗歌,都喜欢采用船票、邮票等来寄托自己绵长的乡关之思。《乡愁》中重要的意象把握是本诗歌思想情感掌握的关键。只要掌握了诗歌中提到的意象,并且深入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情感,那么就很容易把作者的思乡之情联系起来,从而整体把握住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透过虚象看本质,虚实结合分析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如果教师不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只是照本宣科,同学们就不能真切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近代诗歌中的意象运用有很多作用,意境就是通过意象所营造出来的。只有充分理解到诗歌中的意象,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现代诗歌赏析的过程中,透过虚象看本质,虚实结合分析的手法经常使用到。意象可以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神秘魅力,所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并通过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来体会其中的妙趣。这样,学生就能入情入境,沉浸在歌的美妙世界当中。

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徐志摩对康桥的特别情感。可以从诗歌的第一节中领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第一章节中的诗歌像是作者在轻轻的呢喃,又像是在浅声低吟。通过这种情景的营造,在反差中表现出了诗人难以抑制的真实情感,那就是对康桥的眷恋与惆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感受,从而充分体会到其中的意境。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康桥对于作者不仅是风景宜人的地方,更是精神所托之地。徐志摩曾称康桥为他的“难得的知己”,所以不难看出作者在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问。如:“作者与康桥离别之时,都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都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分析,认识到云彩、夕阳、夏虫等意象,再对这些意象进行深入的分析,那么就容易感悟出作者对于这些普通常见的意象所赋予的特殊情感。生1:“这些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生2:“表现了作者对于康桥的难舍情绪。”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意象方法,从而对现代诗歌更喜爱和深入理解。

三、强化诗歌意象,升华感情

很多诗歌其实都沿袭了古代诗歌“贵含蓄、忌直露”的特点,所以在现代诗歌中经常发现作者的表达是很含蓄的,有话不会直说,有情感也不会直接抒发,而是通过一些意象来进行委婉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中的意象,就能做到感知和升华诗歌中的情感。掌握好诗歌中的意象,是升华诗歌情感的一把金钥匙。

如在“纸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住“纸船”这一景象。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意象纸船,品味出作者渗透在纸船中的浓浓情感。教师可以做一些教学道具引进课堂内容。“纸船”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就是纸船,那么教师可以折叠一些纸船作为教学工具,方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师:“诗歌中多次提到纸船,那么纸船是从哪里来的呢?”生:“是作者叠的。”师:“是不是像老师叠的那么多只呢?”生:“不是,作者叠了很多很多只纸船。”师:“那么作者叠这些纸船的意义何在?”生:“作者通过折叠纸船,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很多的纸船说明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有很多。”师:“那么作者是一时兴起叠的纸船,还是长此以往都叠?从哪里看得出来?”生:“长此以往都叠,从不肯、总是,这些词语就可以看出来。”师:“同学们真聪明,都学会分析诗歌,表达其中的情感了。那么最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生:“表达了海外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把自己的思念之情都寄托在纸船上面。”师:“同学们都学会了怎么把握好这首诗的情感了吧?在领悟这首诗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纸船这一意象,感悟纸船的深刻寓意,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冰心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从而抓住整篇文章的思想情感。”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认识到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也掌握了意象的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只有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透过意象升华诗歌的情感,才能真正把握住诗歌的真实情感。

外国现代诗歌范文3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新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用白话写诗,更为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鉴赏现代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在作品中的真情。

1.现代诗歌朗读的层次性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词相比,在表现形式上更加自由,不受平仄、押韵、字数的限制,可以更真切地表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同时也为朗读者的有声语言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诗歌有单节的,有多节的,单节诗歌有时因为篇幅长、容量大而需要划分为若干的小层次,多节的诗歌可根据情感的变化和内容的关联程度或分为几个大的部分。层次的划分有助于更细致地体会文本,也有助于在朗读中更好地把握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

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学习,相对集中地让学生感知自由诗的优美。现以郑愁予的《雨说》为例,体会层次划分对现代诗歌朗读的意义。郑愁予的诗风轻美如音乐,这首《雨说》更是清新活泼,明朗而耐读,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雨生命的灵性,把绵绵的细雨化为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读来会觉得诗文如雨丝般飘入心田,沁人心脾。所以这首诗歌朗读时的整体基调是欢愉轻快的,体现出一种积极而明媚的感觉,但在其中又是有层次和有变化的,在朗读时需要细细体味。全诗共有九节,第一节写四月的大地在等候春雨的降临,第二节写雨轻轻来临,温柔而甜美,第三、四两节写春雨希望人们不要抗拒它,而要迎接它、亲近它,第五节写春雨滋润了大地和大地上的生灵,第六节写雨从远方来,是笑着长大的,第七八节写雨希望孩子们要像它一样勇敢地笑,最后一节写雨满足地安息,滋润大地,把甜蜜的果实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祝福。这首诗歌的层次感是很强的,也很易于分辨,所以教师在朗读指导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每个层次传达出的不同的情感色彩,在朗读时有意识地体现出这种层次感。这首诗第一节描绘的是细雨来临之前大地干枯停滞的景象,所以在朗读时应体现出一种滞重感和满怀的期待:“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两个“等待久了”要加重语气以显现出急切感,“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子”,这几句场景的描绘更要突出一种凋敝无力之感,语气要相对沉缓,直到最后一句“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转折,春雨一来,一切都将改变,所以朗读时要用兴奋而又柔和的语气,带着一丝惊喜,体现雨的降临所带来的喜悦。第二节主要写雨的温柔和对大地上的孩子的爱,所以语气要更加柔和,像一位母亲说给婴孩的温言软语,“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这样的诗句也需要用甜蜜柔和的语气朗读出来,展现出母亲呼唤孩子时的柔情。三四节的语气要变得急切一点,雨希望大地上的孩子不要抗拒它,“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春雨带着满满的热情而来,它希望和大地上的孩子们亲密接触,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它的滋润,所以这两节要表现出春雨迫切的恳求,应该加快语速。春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感受被洗礼过的大地,所以到了第五节,语调变得明朗起来,“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几句诗歌充满了童真童趣,朗读时要进入情境,想象自己还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伴着细雨,在田野、牧场、池塘和小溪边愉快地玩耍,所以朗读时的感觉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欢畅的。第六节又要转为和缓的语调,雨在讲述自己从哪儿来,是怎么长大的,读时要饱含温情,第七八节是全诗的,是雨教给孩子们要勇敢地笑,这两节的感情是最热烈的,“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一系列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一个充溢着欢声笑语的世界展现了出来,朗读中一定要把这种快乐的感觉传达出来,使听者仿佛听到了柳条儿、石狮子和小燕子的笑声。最后一节写春雨落地安息,留给孩子们甜蜜的果实,语调又缓了下来,变得较为平静,还有淡淡的感伤,但更多的还是对孩子们温柔的祝福:“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在朗读前对诗歌进行分层处理,体会每一层次体现的不同的感彩,再用最合适的语气语调来表现,会使朗读更有节奏感,更加灵动,更加引人入胜。诗歌文字本身是具有画面感的,而朗读时通过声音的张力,语气语调的变换,会使画面动起来,带给人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2.更高的朗读追求――诗歌朗诵

前面已经论述过朗读和朗诵的区别,朗诵是更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口语表达中最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朗诵带有表演性,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并不适合经常使用,但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朗诵水平,在朗读教学中渗透朗诵指导,以训练学生更高的朗读能力,也给学生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有更高的朗读追求。现代诗歌是非常适宜作为朗诵材料的,许多经典篇目都被搬上舞台,成为人们进行朗诵艺术表演的最佳选择,所以笔者将在此谈一谈初中语文中的现代诗歌朗诵指导。

朗诵是极富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所以要追求朗诵的个性化。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表达复杂多变的文学情感的基本能力,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朗读中渗入丰富的个性体验。而提倡诗歌个性化朗读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首先解放思想,对于诗歌的解读不可僵化,禁锢学生的思想,要锻炼学生的多元解读思维,让他们明白每一首诗传达的不只是一种情感,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有了多元化的欣赏和解读,才能使个性化的朗诵成为可能。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感情细腻的现代诗歌,写的是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遥望星空,满天的星辰勾起了他内心的温情和朦胧的憧憬。江河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这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在诗中抒发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讲解朦胧诗的特色以及诗人的创作背景,但是不能过于强调所谓的诗歌主题或者深究作者每一句诗歌有怎样的隐含意义,这样会把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的个性赏析和朗读。比如,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这句诗歌是什么意思?书上给的参考答案为:“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本来意蕴丰富的诗句被略显生硬地解读出来,还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如果教师仅仅是按照这两句答案来讲解,必然不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因为以学生的情感经验是不可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当时诗人的处境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诗歌本身,把自己当成这首诗的主人,想象自己在怎样的情境下会有这样的感受,比如青春的孤独,求学之路的寂寞,家人的牺牲和重托,这些真实的情感都有可能在诗句的诵读中激发出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体味和联想。当学生产生了与作者的共鸣,在朗诵时才能有真情实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惫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只有有了真情实感,这样的诗句才能更有力量地表现出来,或许在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面“飘动的旗子”,这面旗子给他们带来鼓舞,可是旗子的内涵又各不相同,这才是诗歌朗诵应该达到的效果。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听众。

外国现代诗歌范文4

关键词:短文;长教;语言;朗读;补充

文学作品的教学重,短文需要长教,也完全可以长教。笔者以现代诗歌为例,浅析如何让短文长教,让“诗歌”这样的短文在长教中诗蕴绵绵无尽。

一、细品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因此必须透过语言将隐藏的诗意凸显出来,这就必须借助对语言的品味鉴赏来丰富诗歌的内容,进而实现对其情感的完整体验,达到短文长教的目的。

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我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人借鸟歌唱土地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热爱后,便让学生细细品味鸟歌唱的内容――土地、河流、风、黎明,同时,品味其修饰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通过细品味语言来体会诗句、诗歌的情感。(摘录课堂实录)

对诗歌第一节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几个意象细细品味。

师:“暴风雨”指什么?

生:日寇的侵略。

师:这里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

生:象征手法。

师:土地象征什么?

生:祖国。

总结: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悲痛之情。

师:除了悲痛还有什么情感?

生:悲愤。

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从“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可以看出。

师:“永远汹涌”表明了什么?如果换成“永远流淌”感觉怎样?

生:悲愤之情非常强烈且持久。

同时明确河流的象征意义。

师:鸟儿歌唱了土地、河流,还歌唱了什么?

生:风。

师:风因为什么而激怒?因激怒而吹刮着,你看到了什么?

生:因暴风雨打击而激怒,我看到一种力量。

师:那么“风”象征什么?

生:抗争力量。

师:“无止息”表明什么?

生:只要有日本帝国的侵略,人民就会抗争到底。

师:鸟儿歌唱了土地、河流、风,还歌唱了什么?

生:黎明。

师:什么样的黎明?

生:“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师:为什么说是温柔的?

生:让人想起了母亲的笑容,给人温暖,令人喜爱。

师:为什么说“来自林间”?

生:鸟儿热爱树林,自然喜爱林间的黎明。

师:“黎明”象征什么?

生:光明,希望,这里指抗战的胜利。

通过以上细致地品味语言,打造了语言的精细读。而现代诗歌的教学,体会情感,实现“短文长教”还需要打造语言的厚度。于是,我又让学生对以上的意象做了一番比较分析,寻找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抓住了三个“这”和一个“那”字,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承受,“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是悲愤,“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是抗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憧憬。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斗争过程中,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进行这样的语言品味,无疑是增加了诗歌的厚度。

总而言之,通过对语言的细细品味,充实了诗歌的内容,对情感的体验变得深切,让“短文”真正实现了“长教”。

二、技巧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传达诗歌思想内容,表达其思想感情,让人渐渐进入诗文的意境,加深听众的情感体验,引发读者的共鸣,从而能有效地实现“短文长教”。

在教学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在品味语言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诗句的情感。当品味出“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一句饱含着悲痛的情感时,让学生及时读出这种语气,全班共同体会;当品味出“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一句饱含着悲愤之情时,让学生及时读出这种悲愤之情,全班共同体会;当品味出“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饱含着坚定昂扬的情感时,让学生及时读出这种昂扬的气势,让全班体会;当学生品味出“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饱含着一份希望之情时,学生及时读出这份期望,全班共同体会感受。然后把这四句连起来读,读出诗句的情感,及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重读。

于是,个人读,集体齐读,分角色朗读,老师范读,变着样式来读,反复体验情感。同时,我配上《辛德勒名单》主题曲,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人那种对祖国爱得深沉的情感。这样,诗歌教学的课堂既有文,也有声,课堂也充满着情感的体验与宣泄,“短文”也就“长教”了,而且更有效了。

三、适当补充

作为现代诗歌这样的短文,本身语言精炼,情感丰富,所以适当的课外资料的补充对于理解与体会诗歌显得特别重要。

在教学《我爱这土地》一文时,我补充了三个必要的资料。第一个是诗歌的背景资料:“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假如没有这一资料,学生较难理解“土地”的象征意义。第二个是时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无情的践踏与蹂躏的视频剪辑。这个视频裸地展示出中国妇孺老少被无情杀害的场面,配上惊心动魄的背景音乐,给人以震撼。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对于日本侵华的残暴与无情体会更深刻。这样,再来体会作者的那份悲愤之情、对抗战胜利的憧憬之情、对祖国爱得深沉之情就容易多了。第三个资料是艾青一生的重要贡献:“解放前,他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数十年来始终把自己同时代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一资料,就根本无法理解艾青的一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祖国。补充了这一资料,才可以帮助学生容易地理解与深切地体会“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含义与情感。

外国现代诗歌范文5

关键词:穆旦;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主体意识;自我形象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在经历了浪漫主义、前期象征主义的洗礼后,开始逐渐向现代主义转型,一方面是对欧美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吸收与扬弃,另一方面是对新月派、创造社、象征派的反思与超越。其代表流派是“九叶派”(或称“中国新诗派”),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30—40年代先后到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英美现代诗歌的两名新批评家理查兹(I·A·Richards,1893-1979)和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1}以及期间任教的诸多中国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如叶公超、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梁宗岱、李广田、赵萝蕤、吴宓等。正是得益于一批精通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外学者以及西南联大这个远离尘嚣的学术环境,一些视文学为生命的莘莘学子一方面亲身体验着战争年代的焦虑感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异化感,另一方面执著于艺术的探索与崇高的历史使命,使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奇迹般地茁壮发展,走向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并驾齐驱的道路。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是穆旦,通过分析其前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主体意识、身份特征等,可以看出中国新诗如何从早期个性化、统一的浪漫自我转向了后期非个性化、分裂的现代自我。不过,与多数现代诗人较为固守某种思潮不同的是,穆旦力图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个性与非个性、抒情性与知性这两种不同的文学思潮和写作范式中寻求某种结合点和平衡,把源自西方的各种文学资源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与自身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创造性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质的新诗传统。

一、思潮的转型: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1935年9月,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最初,和许多爱好诗歌的青年学子一样,他“首先接触的是英国浪漫派诗人”。{2}穆旦的同班同学王佐良回忆道:“从南方去的我,注意到这位瘦瘦的北方青年——其实他的祖籍是浙江海宁——在写诗,雪莱似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1}如写于1938年的诗作《我看》:“去吧,去吧,O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许多浪漫诗人都喜欢使用“O”、“哦”、“啊”、“呵”、“噢”、“唉”之类的感叹词,初出茅庐的穆旦也不例外,模仿的是雪莱、拜伦式柔美、纤细的抒情风格,喜欢运用风、云、天空、鸟、树、花朵、青草等美丽、纯净的自然意象,抒发着对生命、流光、青春的无限慨叹。从这个“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者“我”的声音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敏感多愁、孤独忧郁而充满幻想的纯情形象。

外国现代诗歌范文6

在课程标准当中明确写道:选修课程的开设依据是“本校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但受当前教学评价机制和社会因素影响,选修课开设与否、如何开设、开设什么内容等等都是由学校领导或语文教师“一手操办”的,学生除了接受别无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选修课”也就成了“选教课”。在上述情况下,新课程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严重变形,课程标准的规定与实际教学之间各行其事,课程改革无疑又是“水中月”“镜中花”。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任课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学生作出正确选择,但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完全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单方面设计课程内容,用选修课的形式来装门面,有何意义?

二、关于选课标准与高考改革

要使选修课发挥其最大功效,选修模块的选择至关重要。而选择选修模块,就离不开选择标准。南宫碑体书法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艺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鉴于此,南宫市奋飞中学开设以南宫碑体书法选修课,试图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南宫文化。但是,实际选修这一门课程的人少得可怜,使之“中道崩殂”。究其原因,就在于课程本身缺乏趣味性,也忽略了学生和家长以升入理想大学为最高目标的社会现实。显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一味地埋怨和指责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过于功利化,更多地应该是思考当前以考为本的考核机制和成绩第一的价值取向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考与课程改革之间的矛盾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现实,但也应该看到选修课对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当中,脱离高考谈语文教学,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选修课的设置与实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但受现实条件所限,我们在选择课程模块时,更应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高考考查内容,避免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虽然这样做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却也是委曲求全的最佳出路。总之,选修课的开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采取冒进式改革,否则就会自己设置新的绊脚石。最好的办法是两者兼顾,更多地引导学生去理性看待选修课与高考之间的联系,做到尊重事实,言行一致、有序推进。从上海和浙江2014年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语文学科“仅设合格性考试”“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上海);“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从这些话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强化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将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必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各选修模块之间冷热不均的差异

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精心设置的选修模块常常会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一)内容过度集中化和同类化的尴尬

选修模块的过度集中化和同类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内容的集中化和同类化,这一点不管是苏教版、人教版、鲁教版教材,都相同的,其选修部分都是以文体类型为标准进行的。而这些选修模块一学就是36学时,师生都容易产生疲惫感,容易形成厌烦情绪。或者说,如此密集地围绕同一种文体进行教学,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不妨采用不同模块交叉组合的方式来解决。如在人教版教材,我们可以选择《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进行组合,也可以选用《先秦诸子选读》《文章写作与修改》和《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三个模块交叉组合,这样一来,就实现了阅读与写作、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有机组合,既符合新课程的精神理念,又能使师生保持教学的激情。

(二)部分模块由于高考不考或偏难而倍受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