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抑扬顿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抑扬顿挫范文1
重音也叫重说,说话人根据表达语意和感情的需要,故意把某句话、某个词组、某个词或某个字说得重一些。表现为发音时扩大音域和延续时间上,同时增加强度,即表现为“音量”的加强和“音长”的延长。
重音在口语表达中是第三大要素,有人称它为口语表达的第三张“王牌”。恰当准确地运用重音,对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有词的音节重音、句中逻辑重音、感情重音。
而轻声是一种发音时对声音的弱化。在语流中,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因音节弱化而失去原有的声调,成为一种又轻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声调就是轻声。
抑扬顿挫训练方法有:
加强音量法。即把重音读得重一些,响亮一些。
拖长音节法。即把重音音节拖长,给以强调。
一字顿歇法。即在要强调的字词前后都作必要的顿歇,使其语言更加清晰有力,真挚感人。
重音轻读法。即把要强调的字、词或句子减小音量,拖长音节,同时加重气息。这种读法,常用来渲染意境,表达深沉凝重、含蓄内向的感情,听起来语轻音弱,而产生的效果犹如沉雷从心底滚出。
轻音训练法:如“云彩”、“吩咐”、“亮堂”、“走吧”、“去吧”、“去过”、“桌子”、“回来”、“奶奶”、“尝尝”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都要轻读。
抑扬顿挫范文2
一、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单调的声音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乐音却能有效持久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使其处于兴奋状态。教学语言要具有节奏感,主要是通过句式的整散长短,语言的高低起伏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获得。因此语文课中,必须加强语言调控,讲究对教学语言的巧妙编排与合理组装。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错落有致,主要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安排。一般地说,讲解教材的重点和深奥抽象的内容,应一字一顿,声音响亮;过渡语言及背景介绍应自然稍快一些,音调可低缓一些;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内容,可用快节奏的语言,慷慨激昂;表现宁静、优美、深郁、悲哀等基调的内容,可用慢节奏的语言,温情脉脉。有时,还可合理安排“静音”,以其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课堂教学结束时,如果是故事可用设问,给学生留下意犹未尽之感;如果是散文,可在把学生领进意境中时,悄无声息地下课,达到沉醉其间的艺术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所以,只要我们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就不愁学生学不好我们的语文。
二、舒缓连贯,疏密相间
一位教师应当是一个懂得教育艺术和技巧的语言大师。教学中语言须讲究和谐流畅、舒缓连贯,切忌说话句不连贯、词不达意。但也不能一路紧锣密鼓,没有停顿。流畅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才能调动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老师应有意识地调配信息的疏密安排。信息的疏密对应语言的急缓,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果。给人舒缓、轻松的感觉,密则使人感到急促和紧张。学生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而过于松弛,则注意力又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间,才会舒缓连贯,才能抑扬顿挫,才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平常我们上课都要设计导语,其实,导语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开始新课之前稍休息,然后逐渐进入状态。随着老师不急不缓的讲述,学生进入到课文,然后教师启人心智地提出问题,跟学生一起展开激烈的讨论,达到对新课的深入理解。期间,教师还可以穿插板书、提问,使学生的大脑不至于被抑制,使自己的声音不至于成为噪音。
抑扬顿挫范文3
知识的传授离不开语言,教学语言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学语言的内容、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语调作为教学语言的一个方面,也是影响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它的地位和作用却往往被老师们忽视。很多老师为了让自己的授课精彩无限,想法设法的去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片面的认为只要方法新颖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殊不知,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就有一把非常有用的工具,只要运用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件工具就是语调。
语调,这里讲的主要是教学语调,它是指上课时教师声音的高低起伏变化,即所谓的抑扬顿挫。语调一般分为平直调、低降调、高升调、曲折调等几种,语调高、低、快、慢、轻、重、缓、急, 错落有致,就形成了说话的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给人听觉上的美感。
抑扬顿挫,说起来容易,做什么却很难。如果你去课堂上走走,会发现能每堂课都做到抑扬顿挫的却很少。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高而平;一种是低而平。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种语调的特点和弊端。"高而平",嗓门大,声音洪亮,乍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开阔提神,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会感觉耳朵噪的慌,单调而疲惫;"低而平",嗓门小,讲课平稳,镇定,刚听起来感觉舒缓细腻,但时间长了,学生容易走神打瞌睡。可以看出,语调太高、太低、太平、太快、太慢、太尖、太沉都会造成学生思维疲劳,影响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可见语调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把语调的作用仅仅局限在"抑扬顿挫",那就大错特错了。
语调的抑扬顿挫可以起到引起兴趣、提醒注意、增强表现力,同时语调又能表现出师生细腻的情感变化,传递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语调另一方面体现在由于老师个性的差异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的带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说话方式。比如有人惯用嘲讽、批评的语调,有的人喜欢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有的人倾向于和蔼、随和的语调等等。用不同的语调对待学生的成绩、错误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体会一下:
事例一:
情境:小刚是个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善言谈,但学习认真,好胜心强,各门功课都想争第一。一次,因为没有注意审题导致失分很多,名次靠后。为此小刚十分懊悔,闷闷不乐。此时,一位平时喜欢爱开玩笑的老师用"冷嘲热讽"的语调对小刚说:"原来你也有今天。"(语调上挑)
分析:这位老师的本意是好的,想用玩笑来开导小刚,但因为语调运用的不恰当给小刚造成了心理伤害。结果适得其反,一句玩笑话让师生之间产生了隔阂,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事例二:
情境: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经常有一些新的想法,但有时又很调皮捣蛋。一次上课,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边跳着一边大声喊着:"我,我……"。此时,老师想让另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回答问题。所以就说:"小明,先坐好!"(高降调,语气强)
分析:这位老师想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不太爱发言的同学,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关注,可是因为顾及不全面使用了命令式的语调,让小明在同学面前"颜面扫地",挫败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样是这句话,如果换成舒缓的商量的语调,那结果就会大大不同。
语调可以表达细腻的感情,不同的语调体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当它带着不同的情感进入听者的耳朵时,因为听者的个性差异又会表现出不同情感接受。上面的两个例子也给老师们提了个醒:细节万不容忽视,语调处处显神威。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跟他们擅长用细微的语调变化来表情达意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说话对象来选择适当的语调。激昂的语调可以催人奋进,舒缓的语调可以给人安宁,轻柔的语调可以让人温馨,同样刻薄的语调让人厌恶,嘲讽的语调伤害自尊,傲慢的语调增加距离……,如此种种,语调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适恰当的语调可以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间的关系。
何时使用什么样的语调,对什么样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语调,这样一个看似小小的举动却能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文化修养、精神风貌和调控能力,及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关注程度。
老师们,你是不是在用心教学,是不是在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从你的上课语调中就可以看出。所以,请注意你的语调,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孩子们,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第三要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此作为学生的辅导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责任心、爱心以及耐心,也要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与接纳能力,在心理学上具有一定的造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学习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正确的给予学生激励与鼓励,促使学生的心理成长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应当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抑扬顿挫范文4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解说;节奏;美学意蕴
电视纪录片,以其“记录真实”的文献记录价值、社会认知价值、历史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体验价值,拥有了其他影视作品无可比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电视纪录片中,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要素。除同期声外,听觉语言主要表现为解说。它的主要功能是延伸画面信息量、增加作品意蕴、渲染烘托气氛、提炼升华主题、表现画面未尽之意蕴。
“解说这种手段在电视节目中的主要功能是延伸画面,扩大信息含量,补充画面不足,挖掘画面内涵,渲染烘托气氛,提炼升华主题,连接画面实现语言蒙太奇,顺利过渡转场,协调电视片的转化艺术效果。”[1]纪录片解说是将创作者的一度创作成果——解说词,通过配音员的二度创作以有声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配音员的生活阅历、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情感的生成表达、内外部技巧的运用以及用气发声时的音质、音强、音高、气息控制、语速等具有特殊性,这种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形成语流时构成了艺术的律动,具有美感。而在众多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中,“节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解说词的写作风格、纪录片的立意、音乐的节奏制约着解说的节奏。对于“节奏”掌握的优劣,直接影响配音乃至整部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效果和美感。本文拟就这一技巧对纪录片配音的美学意蕴进行阐释。
一、“节奏”在古典美学中的本源表现
.“节奏”这一概念在中国最早属于音乐范畴。《荀子·乐论》中提到:“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礼记·乐记》里也提到:“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在这里,“曲直是指转折、平叙;繁瘠是华丽、简约的意思;廉肉则指的是高亢、柔婉。”[2]82有声语言和音乐在节奏上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讲究旋律,有声语言讲究韵律,这个韵律就体现在节奏上。
六朝时期的刘勰在他的著作《文心雕龙·定势》中将“节奏”命名为“势”。“什么叫势,弩机发射的箭自然是直的,溪身是陡曲的,溪水自然是曲折而湍急,这是自然的趋势……说明道理的文章自然要求明白确切,即景抒情的文章自然要求在景中含情,即含蓄不露。命意浅露的,谈不上蕴藉;措辞明断的,用不着繁彩;情绪激昂的,自然发言慷慨,风格刚劲;情思曲折的,自然吐词婉转,风格柔婉。……刘勰认为‘辞已尽而势有余’就是话说完了,这种气势还留在听众的印象里,余音绕梁。”[3]作为有声语言的美学范畴,“势”反映着一种形诸于外,表现为具有审美意味的动态语势结构,指示着话语的心理和生理趋向。在古人那里,“节奏”具有的这些特点,体现了纪录片解说中丰富的美学意蕴。
二、“节奏”——富于美感的乐音之美
纪录片解说是声音的艺术,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在为画面及内容服务的前提下,解说语言自身也应具有丰富的美感,这对于提高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便是“乐音节奏”。徐世荣在《汉语语词结构的音乐性》中提出“音乐性”是汉语造词的一条规律。他认为:“音乐性增强表演效果,这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也是造词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实际是存在的,历史上已按这条规律造成若干语词,而成为语言中表情达意的好材料。”[4]但凡听起来入耳流畅、具有美感的解说词往往在遣词造句上下了一番工夫。往往通过平仄、对偶、排比、反复、谐音等多种形式构成听觉上的抑扬顿挫,形成美感。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经历了政治教化阶段(1958—1977)以及随之产生的“高调门”“强控制”“重修饰”的解说风格后,新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解说越来越回归到真实、朴质、大气、自然的特色上。在具体的解说实践中,起点、落点、起势、落势在依据文字稿件的基础上应该做到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在对比度、起伏度和明暗度上富于变化,形成乐音美感。
如纪录片《的诱惑》片段:(女)的诱惑,是一次次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纵马高山,是因为高原的生命这般顽强。
(男)的诱惑,是一次次在大山的怀抱里露宿长河,是因为遥远的天边,有过往日的辉煌。阿里旷野的荒城啊,古格王国的遗址,你是历史古道的风,你是千载流沙的浪……
开始出现的“的诱惑”五个字起声不必着力,只用平缓的语调引入,让受众进入纪录片营造的氛围即可。紧接着的“一次次”是平仄仄,配音时应注意控制好气口,声音状态做到上行的态势,“古老”是仄仄,且内涵沧桑之意,故应用下行且松弛的声音状态,“神奇”是两个平平,含有探究之意,配音时可表现出积极的上行态势。“纵马高山”给人感觉节奏急速且极具力量感,在配音时声音形式应贴合这一特点。“是因为”为过渡性语词,不必着力,一气带过即可。最后的“顽强”二字有坚定之意,在配音时可采用欲扬先抑的技巧。
三、“节奏”——合节推进的回环之美
“节,是节拍、节律、节制、节度的意思。既有段落分合的关联问题,又有控纵制约的分寸问题;既有时间的长短问题,又有空间的大小问题。……无节不断,无节不通。朗读时,必须把中断处加以留白,把衔接处给以填充。”[2]82在配音时,要善于找准语流中的地点和时机,使之不生硬、不平淡,从而达到“停中有连、若即若离、意在言外”的艺术表达效果。“奏,是推进的意思。单独的、单个的某种声音,突兀的、孤立的某个声音,不能称其为奏,它必须是一连串地、一段时间里的声音,而且要有变化,显示出某种走向、某种态势。”[2]85“节”和“奏”的融合造就了解说的“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流动美感。即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中阐释的弩机发射的直与溪水的结合。也就是纪录片配音中有声语言推进态势的过程。
在解说时,当思想感情喷涌而出、奔腾而下时,“节奏”就需要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它与有声语言的另一技巧“语气”紧密相连。在解说中,“语气”确定“这一句”的声音形式,而“节奏”则要驾驭由许多“这一句”构成的“这一部”。语气的跌宕起伏,造就了节奏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回环往复贯通了语气的轻重缓急,形成了合节推进的回环之美。这种回环往复一定是在某一个段落中,基本的语气和格式虽不能完全是同样的语流速度和样态,但却有大致相同的语气和语势。
如下面这段解说:
还记得那和着沂蒙小调的纺车吗?曾摇出多少情和爱?
还记得那日日夜夜转动的石磨吗?曾磨出多少支前的军粮?
还记得这弯弯曲曲的山路吗?子弟兵从这里开进城市,走向胜利。
这段解说在排比句的运用上达到了极致,解说效果一吟三叹,一气呵成,辞已尽而势有余,听之令人荡气回肠,如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运用了三个“还记得……吗?”和两个“曾……出”造成听觉上的一种积累和情感上的延续。在解说时,要掌握好停连、区分开重音。即重音不能在同一起点和落点上,停连也不能用在同一位置,要控制好咬字力度、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表达出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之美。
此外,在给纪录片配音时出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声音有中断的地方,也有衔接的地方。在配音时,要在中断处做到“音断气不断”,在衔接处做到“一气呵成”。
如:纪录片《再说长江——生生不息》中有这样一段解说:
茂密的森林是建设者眼中的栋梁;
林立的烟囱是高速发展的标志;
鱼跃歌飞的场景是丰收的喜悦;
大片的湿地更是成了耕种最好的选择。
这是母亲河20年的给予,长江流域以不到中国1/5的面积养育了中国1/3的人口,生产了中国1/3的粮食,创造了中国1/3的财富。长江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正在形成的第六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更是中国最宽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在这一段的配音中,配音员李易在体现总编导整体配音风格平实、平和的基础上,对“节奏”的把握与前后段落又有所区别,创造出了较强的审美性。李易一反一般配音员在同一段落中运用相同起点和落点的特点,从内容出发,将解说词中深厚的文化积淀用有声语言的形式很好地表现了出来。他的处理大致如下:
“茂密……的森林—是建设者眼中的—栋梁;林—立的烟囱是—高速发展的标志;鱼跃歌飞的场景—是丰收的喜悦;大片……的湿地—更是成了耕种最好的选择。”紧接着后面的一段解说词中出现了许多数据,这是配音员较为头疼的东西,因为配得不好容易给受众造成平淡无味的感觉。但这些数据往往又是撰稿人千筛万选后留下的,对于这种平淡中的“势”的把握则更显功力。此外,在看到这些宏大的叙事语言后,配音员心中往往会升腾起一种热血,语音语调会不由自主的拔高,但李易却没有这样做,他总是含着,用“欲扬先抑”的对比的技巧体现出“势”的美感。
在纪录片配音中,要想突出节奏的美感,还必须做到从整体出发,造就有声语言的“抑扬顿挫、回环往复”之感。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有的配音者认为在配音中语气和节奏是相同的内容,节奏表达的优劣也就是语气的优劣,这种想法是值得商榷的。在有声语言表达体系中,“语气”是一句话的声音形式,而“节奏”则是从全篇稿件出发的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声音形式。就像树干和树枝的关系一样,抓住了语气,节奏才有了根基,统住了节奏,语气才有了归宿。“语气的跌宕起伏,造就了节奏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回环往复,贯通了语气的轻重缓急。反过来,节奏的回环往复,是由语气的跌宕起伏的同一和统一形成的,节奏的抑扬顿挫,是由语气的轻重缓急的对立和并比形成的。”[2]88
[参考文献]
[1] 徐舫州.电视解说:安排与处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122.
[2] 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7.
抑扬顿挫范文5
一、深情范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良好的深情范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无疑是一支良好的助推剂。老师的范读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大致了解和感知。同时帮助他们完成对课文中的生字的读音的掌握,直至把握整篇文章,并且在课堂上以声传情的范读,能创造出最佳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教师诱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渴望,学生受课堂语言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学生,课文作者三者产生感情共鸣,才能激发教和学的双重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矣。”我很重视范读的情感投入,披文以入情,只有文情并茂,才能打动学生,完成一节生动美丽的,充满味道的教学。
比如,我在教《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这一课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再现了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文字变成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进入意境,在春雨的梦境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语文课上书声琅琅,是正确的教学之道。
二、“涵泳”晨读
朱熹提了“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美学家朱光潜曾经指出:“读有读的道理,就是先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晨读很多学生是不带情感的背诵,这样的背诵只能一时的记忆,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不能深刻的理解,同时事倍功半,更为糟糕的是一步一步打消了学生读语文的兴趣,
语文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诵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语文非诵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抑扬顿挫之美,铿锵有力之声;非诵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节奏美。诵读还可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以及对文章的理解。既然是诵读,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我指导学生神情专注、深情地诵读课文,将自己在课堂上那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范读点拨给学生:“用欢快的语气读”、“用愤慨的语气读”、“用同情的语气读”……这样指导后,效果明显不同,原来的晨读,尽管老师在教室督促,学生也不情愿读,现在,不管老师在与否,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读得热火朝天,“要我读”成了“我要读”。读而得法,读而有获,学生兴趣自然就浓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境诵读。
诵读需要创设情景,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课堂情景,唤起情感,引导想象。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接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如教学《瀑布》一课,我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游览瀑布的情境中。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可播放浪涛声、松涛声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瀑布的声音。第二小节“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里可放录像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如烟,如雾,如尘”,播放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诵读涌起了激情,主动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激发了。
抑扬顿挫范文6
鉴于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正确而流畅的朗读和悦耳动听的吟诵艺术相结合,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
一、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先生在总结传统语文教学时,曾强调过朗读的作用,他说,“今时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读得烂熟,不知不觉之中,就懂得了它的条理”。
实际上,古代人早就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在教育子侄读书时说:“旧书不厌百回读,深思熟虑子自知”,指出了读的重要性。
朗读可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汲取精神营养,从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二、正确朗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出情来
1.读准。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学生把字音读正确。特别是文中出现的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等,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明确读音,练习朗读,直到读得顺口为止。只有这样,才能把句子读得流畅。
2.读顺。就是要求学生读得流畅,做到这一点,要求学生把握句读,注重轻重顿挫、高低起伏,让学生在体会文言文音乐美的同时,因声入情,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进而读出个人的感悟。
三、正确而流畅的朗读和悦耳动听的吟诵艺术相结合,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
朗读是学生阅读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建立在现代白话文基础之上的、以普通话为标准音的阅读方式。它汲取了古代诵读艺术的营养,但不是古人读文言文的方法,也就是说,朗读文言文就是要求学生用现代人读现代白话文的方法去读文言文,这样,我们解读文言文所领会到的情感、思想和古作者寓于其中的情感、思想就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用古代的吟诵艺术来阅读文言文有可能会取得更佳效果。
1.吟诵艺术的内涵
陈少松先生认为,吟,就是拉长声音像唱歌似地读;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吟诵艺术的含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艺术,是传统的读诗词文的方法,是一种独特的、行之有效的、为历代文人学士所普遍采用鉴赏手段,是我国一份宝贵而有生命的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作品久为传诵,主要是因为用优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美好意境,学会了吟诵可以使我们因声入境,充分领略作品的意境美,充分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情味,这是因为吟诵都依一定的腔调进行,一种特殊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习文言文,运用吟诵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吟诵艺术的运用。可简单归纳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1)抑扬,是指读文言文时高低起伏的曲折的变化,它使文章有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它表现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变化。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逐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感情,并根据内容的变化、情感的起伏,科学地运用抑扬的有关知识吟诵文章,传达出文章思想、情感的变化。
(2)轻重,是指声音的强弱,是力度问题,吟诵时关键地方,表意强烈的词句要重读,反之,则轻读。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通过轻重读,表现出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语重心长、殷切希望。